針對“現代人沉迷網絡現象”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和背景

針對“現代人沉迷網絡現象”的調查報告

現今的社會,科技普及,高科技產品進入千家萬户,給人們的物質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其中,電腦普及尤其廣泛,幾乎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與網絡有一定的聯繫。工作、娛樂、生活,網絡給人們帶來的便利真是數不勝數。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正如,“有效利用”或“沉迷其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弊大於利”或“利大於弊”一直是個富有爭議的問題,“網”與“被網”全在行走於互聯網上網民的選擇之間。關於網絡,不同的觀念總在碰撞,正是這些碰撞,引發了我調查研究的熱情。

二、調查過程

1. 2019年10月2日,我在網上發了一篇日誌,調查人們上網的一些情況,做了一份調查問卷,分發給周圍的人。調查表附後。

2.2019年10月3日,我之前在網絡上發表的日誌得到了眾多人的迴應。並對主題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想法。

3.2019年10月4——5日。我將調查做了一定的整理和總結,並做了修改,完成了報告。

三、專家觀點和事例分析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集了一些專家對“網絡利弊”問題的一些看法和評論。並加以歸類與整理:

心理專家:互聯網帶給青少年的好處。上網,儘管是在一個不現實的空間,但是,它方便。輕快。靈活的特點,讓我們增長了見識,讓我們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同樣也可以享受各種娛樂方式。例如,在互聯網上的虛擬學校裏進行學習,在這裏你同樣可以找到最好的老師,得到最精要的學習方法;以及,通過網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廣交朋友,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發表觀點見解等等。

社會專家:網絡還是有弊端。最明顯的是許多學生沉迷於網絡遊戲。聊天中,荒廢學業,浪費時間。一旦上癮,後果不堪設想。更嚴重的是,有少部分學生因為上網而走上犯罪道路,最後,遺恨終生。可以這樣形容:學生們的自制力有限,網絡的吸引力無限。

在平時的報紙和新聞上,我們時不時看到網絡對於青少年的危害。一則新聞:17歲少年小新(化名)為了偷錢上網,竟然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事後,小新投案自首。其實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少年,這個時期是他們意志最不堅定,最容易犯罪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沉迷於電腦,無法自拔,那就會做出一些非理智的事情,哪怕是親情。案例裏的小新砍死了奶奶,砍傷了爺爺,這是多麼令人髮指的事情!儘管他最後還是覺醒了,但是到這個時候,錯已經鑄成,事已經發生,什麼都挽回不了了。這令人產生一個觀點,網絡害死人!

新聞事件中,小新對於網絡已經發展到“沉迷”的地步,以至於失去理智而鑄成大錯。而以比爾•蓋茨為代表IT一族,卻通過“有效利用”網絡開創了事業,積累起財富,服務於社會。所以,網絡本身並無過,關鍵要看你怎麼去利用。事實是,具有能動性的人造就了網絡這把“雙刃劍”。

四、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

網絡普及,帶給人們的到底是什麼?現實生活中,人們又是如何對待網絡的呢?通過問卷調查我發現:

不同年齡段的人情況各不相同,綜合如下:

國小生:1. 玩小遊戲 打文章 查資料 2.一個星期上網一兩次 每次40分鐘左右 3.利大於弊 利:娛樂 弊:浪費時間 4.上網沒成癮,(爸爸媽媽管牢了)5. 爸爸媽媽控制的。 6.不會。

國中生: 1. 空間 遊戲 聊天(QQ) 看影視劇 聽音樂 打文章 查資料

2.放假的時間 30%是每天都上網 26% 人從不上網 44%不固定 平時:80%在週六、日上網,20%人不上網(原因是父母控制)

3.多數人説利弊相等,利:豐富了生活,帶來了方便 弊:浪費了時間, 遊戲會上癮

4.66%的人認為自己上癮了34%的人認為自己沒上癮

5.75%的人認為可以用“興趣轉移”的方法控制(可以出去玩,運動等)

6.70% 經常會 20% 偶爾會 10% 不會

高中生: 1.查資料 打文章 聊天(QQ) 2. 週末 時間很好 3.利弊取決於對網絡的使用情況,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是好的,但是沉溺於網絡遊戲就不好了 4. 沒有成癮的現象 5.為了大學聯考,給自己樹立目標 剋制自己不玩電腦 6. 不會

上班族: 1.查資料 娛樂 (聽音樂 看電影) 炒股2. 晚上 時間不定 3.利大於弊 4. 沒有成癮現象 5. 不用控制 自己有分寸 6.不會

中老年人:1.娛樂(看新聞等) 炒股 2. 時間不定 3.利大於弊 4.沒有成癮現象 5. 沒有想過要控制 6. 不會

從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齡段的人在網上做的事各不相同,其中,國中生涉及的範圍最廣,中學生也是上網時間最多的人羣之一。不難發現,心理成熟的人都認為網絡具有兩面性,到底是利是弊要看自己的使用情況,而一般高中生及以上年齡層的人都可以控制自己,上網有目的性,有價值性。而國中生,國小生則普遍是聊天,遊戲等,而且自己無法控制,如果家長不控制的話,就把時間消磨在網上,尤其是中學生,70%的人在網上經常無所事事。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人因為不會很好的利用網絡,導致他們荒廢了很多的時間。對此,我們該怎麼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呢?

根據以上各年齡段的調查,總結後得出以下幾點:

1. 明確網絡利弊,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2. 合理控制時間,上網時間不能過長

3. 離電腦有一定距離,隔一個小時出去遠眺一次。(眼睛是人與世界的維繫,一定要保護好眼睛)

4. 自己控制好玩遊戲(玩什麼遊戲,玩多久),不沉迷

5. 上網做些有意義的事,如果無所事事,那就不要在電腦面前幹坐

6. “愛好轉移” :多參加室外活動,培養自己興趣愛好。

五、我的感受與呼籲

網絡在我們的不同選擇中,成為一把“雙刃劍”。

1、積極有效利用網絡,我們“網”住知識和能力

互聯網拓寬了我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我們足不出户,可以聆聽名師的講授,查閲豐富的資料,瞭解國內外大事,邀遊於知識的海洋,使有限的精力得到延伸。並且上網學習可使我們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我們的主體作用,在網校上進行學習,可以毫無顧忌地發問,直到弄懂為止,有時課本上一些枯燥呆板的知識在網上變得趣味橫生,從而使學習的積極性大為增強;其次網友間交流思想,探討人生,以解憂愁,啟迪心扉,同時可克服面對面的膽怯心理和羞忸之情,使大家樂於參與、樂於展示自我,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交流能力。

2、沉迷於網絡,我們便淪為“被網”的俘虜。

互聯網上有大量不良內容,它們時刻在我們瀏覽網頁時趁機滲透,污染我們的精神世界。有一部分青少年上網瀏覽色情、暴力網絡等不良內容,沉迷於格調低俗的網上聊天等。而網絡遊戲,更是讓不少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網上的不良內容不僅造成了人的心理傷害,生理上的傷害也已出現,“網絡上癮症”就是近年來出現的醫學新名詞。這種患者深陷於網絡世界而不能自拔,無意與正常人溝通,下網後就出現斷絕症狀,如精神萎靡、身體不適等,以至造成學業、工作的荒廢。

當網絡的美麗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絢麗多姿的時候,一種無色無味無形的毒性也正在迅速的滋生,在不經意間,把這種美麗消散於無形……所以,合理使用網絡資源是關鍵。政府應大力宣傳,學校老師應該多多教育,徵文,繪畫比賽可以多辦辦,使社會上每個人都明確應該合理上網,綠色上網。

讓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一起為打造綠色上網的氛圍而努力!

附:調查表

職業情況:

國小生:

國中生:

高中生:

請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寫明職業等,並寫清各位在網上經常做的事:

有以下一些選擇可選擇(僅供參考):

1、遊戲(網絡遊戲、小遊戲或者是其他的遊戲,請寫清)

2、查資料

3、看新聞

4、聊天(寫明最常用的聊天工具)

5、看影視劇

6、看書

7、博客、空間

8、聽音樂

9、E-MAIL

10、其他(請寫明)

請再做一下一些問題的回答:

1.請問你為什麼上網?

2.請問你多少時間上網一次?每次上網大約多少時間?

3.請問你認為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有哪些利?哪些弊?

4.請問你有上網成癮的現象嗎?

5.請問你該如何控制自己上網呢?

6.請問你會在網上消磨時間,無所事事嗎?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經常在網上做的事,然後抒發自己的感想,發表一下你對網絡的意見。

(教師評語:以“網絡利用”為切入口,展開對網絡利弊的調查研究,是本課題的亮點。通過網上發表日誌,作問卷調查是調查過程的新意所在。 “有效利用”還是“沉迷其中”,“網”與“被網”全在行走於互聯網上網民的選擇之間。網絡本身並無過,關鍵要看你怎麼去利用。事實是,具有能動性的人造就了網絡這把“雙刃劍”。這些觀點,彰顯出該學生獨特的觀察視角與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