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數學認知誤差與糾偏工作的調查報告大綱

一、本課題提出的背景。

國中數學認知誤差與糾偏工作的調查報告大綱

人的認知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繁雜,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在學習中要掌握好知識,認識過程的完善是至關重要的,無論對掌握概念和定理、公理都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世紀之交,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認知過程的完善,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優秀的教師,無不把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如,讓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設計思考題目;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提出質疑;課後及進複習,獨立完成作業,經常閲讀課本、看筆記,抓住課本概念,既是正確理解的體現,又能有助於準確地把握。反之,如果沒有養成完整理解數學概念的習慣,即使理解了數學概念,時間久了,也會模糊,進而影響後繼知識的學習。-傳統教學模式是學生接受學習,強調教師直接把知識傳遞給學生,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教學形態,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便將教材提供的複雜知識體系變得淺顯而易懂,以便於學生所學知識的容易接受,但往往並不是預料的一樣,在對數學的認知過程和處理有關數學問題中,學生會不斷地出現某些誤區與偏差,某些誤區與偏差反覆多次後依然會發生。針對學生所出現的認知誤區,作為教師,應該先對認知誤區深入的瞭解,瞭解發生誤區的原因及其糾正這些誤區的方法與途徑,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我們本課題提出的根本所在。

二、本課題的理論依椐。

第一、是教師的心理方面。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優點是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其弊病是:完全由教師主宰課堂,忽視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不利於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材的成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種模式往往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還容易偏離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要正視學生的認知誤區。教師害怕學生所出現的解題誤區,對錯誤嚴厲禁止的態度是司空見慣的。在這種懼怕的心理支配下,教師只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結論,忽視提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害怕因啟發學生進行討論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第二、是學生的心理方面。

國小生進入國中,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以及新的教學方式,很多學生覺得難以適應和接受。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多數帶有自卑等消極情緒。學生雖然接受了正確的知識,但對錯誤缺乏心理的準備,看不見錯誤或看出錯誤但更改不了,甚至弄不清錯誤的原因。基於以上的原因,教師對待學生的認知誤區要採取寬容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作為教師也要鼓勵和學生一起積極嘗試,找出認知誤區的前因後果,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解題意識,通過不斷的假設、修正假設、質疑、解疑,使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水平不斷要提高,繼而趨於成熟。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國中數學的認知誤區調查研究的實踐意義,是在於提示認知誤區,是為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儘量減少錯誤。從某個意義上來説,認知誤區只不過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某種嘗試,它只是反映學生在數學解題的某個水平,而不能代替其最終的實際水平。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正確的結論,而是領略了探索、嘗試、自主學習的過程,這對學生的知識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會產生有益的影響,使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發現錯誤、糾正錯誤。這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其理論價值是通過教學中給學生展示了這一嘗試修正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做到獨立解題、正確解題的目標。完全符合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衡量學生能否排除外界干擾,不跌入到認知誤區,從而達到正確解題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成效。

四、探究國中學生出現認知誤區的原因。

學生能夠正確解題,是對知識的認識程度和處理問題能力強弱的重要體現,其表現在其觀察、分析問題,提取運用相應知識的環節上沒有受到干擾或者説能夠克服干擾。就國中認知誤區而言,造成錯誤的干擾主要來自以下方面。

1、國小數學的干擾。

在國小數學當中,解題的結果往往是一個確定的數。進入中學,字母代數是由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轉變的開端。通過有關數、式、方程、函數等內容的學習,學生不但要掌握各種概念、運算法則,而且要學習各種代數變形的思想方法。通過代數學習,使學生的歸納、演繹、抽象、概括等思維形式都獲得發展。學生學習小數形式的某些認識會妨礙他們學習代數初步,使其產生認知錯誤。認知的錯誤可追溯到國小數學知識對其新知識的影響。國中數學知識的意義(如:用字母表示數)、範圍(正數、0、負數)、方法(代數和、代數方法)與舊知識(具體數、非負數、加減運算、運算方法等)的不同,也極容易造成學生對新知識的干擾。

2、國中數學前後知識的干擾。

隨着國中知識的展開,中學生智力隨着年齡增大、年級的升高而迅速發展,其智力差異也日益顯著。國中數學知識本身也會前後干擾。學生在解決單一問題與綜合問題時就明顯表現出這一點。學生在解決單一問題時,需要提取、運用的知識少,因而受到知識的干擾相對少了,產生的錯誤可能性也較少;而遇到綜合問題,在知識的選取、運用上受到的干擾大,容易出錯。總之,這種知識的前後干擾,常常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出現困惑,在解題過程中選錯或運用錯的知識,導致認知錯誤的產生。從而跌入到認知誤區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