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紡織工業發展情況視察報告

政協二屆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就“如何振興我市傳統輕紡工業”等相關議題提出了許多高質量的意見和建議,並以提案的形式提交有關部門。對此,市政協提案委、財農委組織部分委員在喬萬榮副主席的帶領下先後到二毛紡廠、皮革廠等企業進行了帶案視察,並和有關部門、部分企業代表進行座談,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市紡織工業發展情況視察報告

一、我市輕紡工業基本狀況

輕紡工業是我市歷史悠久的傳統支柱產業,曾是全市利税貢獻最大、從業人數最多的行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輕紡工業一直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過非凡貢獻的產業,佔工業總產值65%,利税70%左右,財政收入33%以上,就業人數達12萬多,在我市經濟發展史上書寫了輝煌篇章。上世紀末,由於受政策、體制、管理、設備、人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輕紡工業全面滑坡,國有、集體企業逐步停產、破產。到本世紀初,衰落到谷底,僅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0.6%左右。近年來,稍有所回長,XX年,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的0.9%,XX年1—6月份完成總產值7億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3%。我市輕紡工業的基本特點是產業分佈較廣,各縣區都有,有食品加工、服裝、紡織、皮革、皮毛、醫藥及工藝美術等十多個種類;有食鹽、食品、飲料、白酒、啤酒、西服、防寒服、地毯、毛毯、花炮等幾百種產品。這些產業的發展壯大,將對我市提供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穩定社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我市毗鄰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其地理位置、資源狀況與我市基本相同。近年來,鄂爾多斯市緊緊抓住國家能源戰略西移的機遇,依託資源優勢,開展科技創新,在重點發展能化產業裝備製造業的同時,大力發展輕紡工業,帶動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1990年全市輕紡工業總總產值7.56億元,佔全市工業總值的56.97%。XX年全市輕工業總產值70.16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8.45%。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鄂爾多斯市通過國有企業改革,將優勢輕紡企業轉製為民營企業,激活了企業經營機制。同時,政府對鄂爾多斯集團等強勢企業進行重點扶持,採取撥款支持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協調金融機構解決企業資金困難、鼓勵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協調金融機構解決企業資金困難、鼓勵企業打造名優品牌、建立輕紡工業園區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出鄂爾多斯集團等龍頭企業,不僅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壯大,也創造了鄂爾多斯品牌形象。XX年,全市輕工業總產值達到114.34億元,佔全市工業產值是我市的7.7倍以上。輕工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帶動了當地工業經濟多元發展,也有效地緩解了就業壓力。鄂爾多斯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二、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主要問題有:一是我市輕紡工業總體上技術含量低,生產規模小、市場份額少、競爭力弱,處於自由發展、自我生存狀況;二是國有集體企業紛紛破產關閉,民營企業各自為戰,影響做大做強;三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差,在輕紡工業上沒有存續的知名品牌,毛紡、地毯、製革及製鞋等傳統優勢產業已退出市場;四是在農產品加工上,處於小、零、散狀態,加工簡單,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五是以工業產品為原料進行深加工,如進行日用化工等終極產品生產、拉長能源化工產業鏈的項目幾乎是空白;六是當地城鄉居民就業率底,就業結構不合理。

影響我市輕紡工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能源化工產業“擠出”效應影響,能源化工大項目與地方產業發展聯繫不夠緊密,帶動不了輕紡工業的發展。二是能源化工產業巨大投資回報,影響了投資者的創業心態,也扭曲了一些地方、部門領導者的政績觀,影響了持續發展理念。三是對輕紡工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宏觀政策措施不強。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扶持輕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四是行業管理缺失,政策引導困難,協調服務滯後。過去輕工業由政府一個職能部門管理,現在,輕工業主管部門撤銷,其職能分解,造成行政資源分散,難以發揮應有的引導調控作用。五是扶持資金分散、總量少,企業自籌資金困難,技術改造、產業升級無法實現。目前,市上還沒有扶持輕工業專項資金,對輕工業的發展不能從整體上宏觀調控、形成合力。六是觀念落後,政策滯後,錯失了國有向民營和股份整體轉制,利用原國有企業的技術、市場優勢,趁勢做大做強的時機,在改革上往往是關門走人,流失了大量的生產要素。七是民營企業的一些經營者眼界不寬,存有抱殘守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思想,不思進取、不想聯合重組、影響做大做強,致使目前產業仍是小、散、低、弱的局面,形不成產業龍頭,發揮不了規模優勢。

三、振興和發展輕工業的對策建議

1、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振興榆林輕紡工業指導思想。各級領導要更進一步地認識到輕紡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竟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優化產業結構、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擴大社會就業、促進城鎮化等經濟社會發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要認識到重工業是強國工業,輕工業是富民工業。要吸取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經驗教訓,未雨綢繆,要學習毗鄰地區如鄂爾多斯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要認識到我們有充裕的土地資源、原料資源、勞動力資源的發展優勢。

2、制定政策措施,確保輕工業健康有序發展。建議市委召開常委會、政府召開常務會,專題研究我市輕紡工業發展思路和對策,以市委、市政府名義下發關於振興和發展輕紡工業工作指導意見,制定XX年規劃,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恢復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現有產業,鼓勵發展新興產業,明確發展的總體思路。要從發展目標、領導機構、扶持措施、考核督辦等方面全面指導我市振興和發展輕紡工業工作。從而使我市輕紡工業逐步走上健康和諧發展的軌道。

3、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多元化產業。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要改變目前我們“跛腳”發展方式,即重工業“一條腿粗而長”,輕工業“一條腿短而細”的不合理狀況。要大力發展輕工業,應在政策上給予傾斜,資金、技術上給予支持,項目的引進上有所側重。要堅持三個“兩手抓”既要抓能源化工產業,又要抓傳統輕紡工業;既要抓大型企業的引領,又要抓中小企業的發展;既要抓國有企業的改制,又要抓民營企業的發展。建立三個反哺機制,即工業反哺農業;重工業反哺輕工業;城市反哺農村。大力發展毛絨、紡織、服裝、食品等傳統產業。

4、理順行業管理,加大協調服務的作用。一是要扭轉輕工業管理方面的混亂和缺失,明確經委行使輕紡工業行業管理職能,引導輕工業健康發展。二是政府成立類似於“扶持南部發展辦公室”的臨時機構,或成立輕紡工業發展振興指導小組,由市政府有關領導任組長,經委,發改委、財政局、農發辦、農業局、林業局、科技局、中小企業局等部門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經委,這樣可以整合行政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利用各部門的相關政策,集中各類扶持資金,力爭到2020年左右,實現工業經濟結構趨於合理,輕工業自身健康發展的目標。三是鼓勵支持輕紡企業成立聯合會、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實現自由發展。

5、加快園區建設,力爭項目早日落地。加快《榆林市“xxx”工業發展規劃》確定在榆林經濟開發區建設輕工業園的建設步伐,儘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行業准入條件,吸取先進技術,充分利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契機,通過招商引資、聯合重組、政策優惠等措施,創造條件,吸引各種經濟成分的輕紡企業入園,引進國內外大型輕紡企業集團落户榆林。把園區建設成具有經濟規模最佳,專業化程序最高,擁有生產、科研、信息等多功能的現代化紡織工業生產基地。到XX年,總投資9600萬元,建成毛紡、製衣等傳統產業集中園區。

6、實施品牌戰略,引領企業的發展壯大。一是要把“繡雞牌”毛線、“古城牌”毛毯、“長城牌”地毯、“嬌舟牌”呢絨、“三愛牌”服裝、“天舟牌”羊絨衫、“古城牌”皮革等曾經具有寶貴財富的馳名品牌保留住、宣傳好。二是要在傳統輕工企業實施改制時,必須要努力做到保住牌子、留住隊伍,門不關、人不散。即使是破產企業,相關部門也要注入一定的商標保護專項資金,確保商標在近期內不被註銷。通過政府整體打包積極尋找合作伙伴,用無形品牌調動有形資源,讓老品牌展現新魅力。三是要創新機制。從研發人才培養、專項資金扶持、創新成果激勵等方面支持和促進新產品的研發,制定高質量、高標準的具有地方特色產業產品質量標準,用特色化推進品牌化。四是要加強產品宣傳力度,政府應在扶持經費中專門列支一塊用於補貼支持本地產品在國家級媒體上的廣告宣傳。

7、啟動創新研發和人才培養工程。一是把自主創新擺在振興發展輕工業的突出位置,從政策上、體制上、機構上激勵自主創新,培養創新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二是合理啟用原一毛、二毛、羊絨分梳廠、皮革總廠等一系列中、高級人才,加強與科研機構和專業院校的交流合作,準確把握國內外輕工業市場發展動態,緊緊跟蹤市場需求,研發新產品。三是通過配套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體制環境,實現科技成果產品化、產品企業化、企業市場化,進而形成產業化。

8、建立責任考核體系,加強對輕工業運行監測分析。一是統計部門及相關單位要加大調研力度,安排全市輕紡工業普查活動,全面及時瞭解我市輕工業發展動態,為制定扶持政策提供第一手資料。二是落實經常工作經費,充實工作人員,建立像煤、電、油、氣一樣的輕工業經濟運行長效監測分析體系,確保及時採取調控手段,解決輕工業運行中的問題。三是應將重振傳統工業工作納入縣區工業經濟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以確保輕工業振興計劃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