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報告

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報告

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報告

青年人朝氣蓬勃,是耀眼的驕陽。作為農業大國,農村青年佔國家青年的大部分。農村青年作為我國青年的主體,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推動社會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生存、生活及發展狀況對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就必須充分發揮廣大農村青年的優勢和作用,凝聚廣大農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教育是素質能力的決定因素,全面掌握農村青年教育水平發展狀況,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全面掌握廣西省農村青年發展狀況,為農村青年學習提供重要依據,在南寧範圍內開展了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活動。總共條調查人數為100人。

一、農村青年學習現狀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農村為了提高青年農村勞動者素質,強化勞動技能,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各類培訓。如較早的單項生產技能培訓、階段性實用技術培訓,其後的綠色證書培訓,以及各類黨團知識、政策法規、經營管理知識教育與崗位技能培訓相結合的綜合培訓。這些培訓在幾十年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中不同程度地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這些培訓雖各有優勢卻也存在明顯不足。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產業結構升級對人力資源需求的提升,農村轉移就業人口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問題日漸突出。從這次調查中發現南寧農村存在着青年對技術的渴求和技能培訓偏少的矛盾。農村青年認為“現在最需要學習的內容”所選最多的三項是實用技能28%,農業科技知識26%,法律知識26%。“最想從事的職業”選擇最多的是經商41%,其次是從事掙錢多的特色農業25%,而想要規規矩矩務農的只佔4%。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的農村青年認識到了自身知識的不足。農村學生大部分國中畢業即進入勞動力市場,不具備應有的職業技能,素質狀況顯然與產業發展、城市化的目標有相當距離。即使到城市打工,由於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大多也是從事最髒、最累、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這些都刺激着農村青年對知識、對技術的需求。他們自願接受多方面的培訓。在“最希望參加哪種培訓”中選的最多的是電子機械技術45%和種養加工技術28%。有79%的青年認為技能培訓會有助於增強他們在就業中的競爭力。

二、影響農村青年學習需求的問題

(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長期以來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國家政策原因,導致偏遠山區經濟發展較慢,生產水平低,直接導致農村教育發展滯後。農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環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導致農村人才的流原因失,這就是農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二)農村傳統思想錮禁

農村社會封建思想依舊殘留,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導致農村青年性別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對教育的不重視也是一個瓶頸。

(三)青年農村青年工社會保障問題突出

農村青年就業創業能力普遍較弱,大多從事低收入的體力型職業。普遍缺少職業技能,法律意思淡薄,從而導致青年農村青年工勞動、就業權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農村青年學習需求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技能培訓和學習

在這次調查中,可以看出農村青年會成為未來新型農村青年的主力,他們的整體受教育程度提高,66%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很容易接受技能培訓和吸收有用的知識,這樣會逐漸擺脱傳統的體力型、經驗型勞動力的束縛,具備現代化生產對初級技術的要求。要重視提高農村青年素質的提高,就要重視培訓,通過培訓讓農村勞動力升值,給農村青年帶來真正的實惠。要注意政策落實和多樣化、實用性的技能培訓非常重要。要根據當地情況制訂具體可行的培訓實施計劃,將符合條件的學員分期分批列入培訓計劃,各地聘請當地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培訓人員承擔農村青年的培訓任務。另外還要充分利用縣鄉農業、教育、團組織現有教學設施,以縣鄉各示範區、示範田、示範場以及規模較大的個體農場、畜牧場作為實習基地,使學員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能夠多為農村青年統籌考慮,將政策向農村傾斜,進一步擴大培訓對象的範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針對農村青年的就業問題,在職技能培訓、就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見習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讓農村青年也能享受優惠政策。

(二)鼓勵自主創業學習

當前,由於農村青年還存在的這些劣勢:資金短缺、經營管理能力不夠、信息閉塞、法律知識貧乏、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等,使得他們所缺失的東西無法從市場上得到彌補,他們唯有轉向掌握着最多的政策、資金、信息、人才、技術等經濟資源的政府,希望能夠提供優惠的政策、容易獲得的貸款、真實及時的市場信息、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和實用的科技知識。他們迫切地需要一種力量來組織他們闖蕩市場、抵禦風險。農村青年們選擇了致富的門路,開始往往會遇到缺資金、少設備、無原料等實際問題,基層團組織應該積極地為他們穿針引線、鋪路搭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及時地為青年人排憂解難。

(三)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農村青年是建設鄉風文明的主體,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發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開展農村文明創建活動,都離不開廣大的農村青年。一方面他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需要業餘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他們生活在農村,貼近實際,貼近羣眾生活,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發揮着重要作用。各地政府要根據本地資源優勢和傳統文化風俗,可以村、鎮為單位,利用農閒或節假日,在農村青年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中注入現代文藝樣式和內容,舉辦羣眾樂於參與的各種文化節慶活動。積極扶持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農户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允許其以市場運作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以滿足農村青年自演自賞、自娛自樂、自我發展的精神追求。

(四)加強實際技能培訓,為他們掌握科學文化技術創造條件

目前,農村青年為求富而求知的慾望空前高漲,這就需要團組織發揮文化智力優勢,為他們掌握科學文化技術創造條件。培訓是就業的基礎,要組織好對農村青年的培訓,使他們擁有一技之長,瞭解城市競爭與生活規則,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增強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他們在城市中穩定就業,和城市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另外,做好農村無業青年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是一項社會的系統工程,不僅在於預防犯罪,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為社會做出一定貢獻。共青團如果能把農村閒散青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主動抓起來,抓出實效,自然而然就會有青年凝聚在團組織的周圍,就能贏得更大、更高的社會地位。團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不僅要團結培養先進青年,同時也要做好弱勢青少年羣體的凝聚和服務工作,進一步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面和工作領域,鞏固黨的青少年羣眾基礎,從而提高團組織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地位。

(五)學習農村團員青年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榜樣形象

農村青年的思想主流是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有着較高的個人道德水平、社會正義感和責任心,對地區經濟的發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但是,也存在着政治素質不高、信仰觀念淡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致富能力等問題。團員青年作為農村青年的中堅力量,他們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是農村中的知識分子,是農業實用技術的運用者和創造者,科教興農的重擔最終落在他們的肩上。因此必須加強農村團組織對他們的領導和教育,充分發揮他們在科教興農中的先鋒作用,促進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要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優化團幹隊伍,切實保證把那些有熱心、肯負責、素質優良的優秀青年,選拔吸收到團的上作崗位上來,通過他們自身的行動,去影響、引導、帶領農村青年勤勞致富,活躍農村團組織工作。總之,農村基層團組織應該與農村青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從黨的現行農村政策出發,立足於當地資源,積極引導農村青年,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六)加強農村基礎教育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支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更新教育理念,為廣大農村青年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農村青年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而農村青年作為當前我國農村青年的主體,他們的生存、生活及發展狀況對發展農村經濟,穩定農村社會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準確真實地掌握農村青年基本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農村青年工作,農村青年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建設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