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精選10篇)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1

為切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我縣國小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根據縣教研室工作計劃精神,從3月16日~6月15日,對全縣國小進行重點調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國小開展進課堂聽課、參加校本教研活動。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精選10篇)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調研,掌握全縣國小課堂教學現狀,查找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對策。我們先後對八個鄉鎮和縣城的13所國小進行聽課指導。通過深入農村國小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多少年來,教師用課程標準提出新理念引領國小課堂教學,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發生很大變化,教師的確在努力改變着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善着學生的學習方式,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改以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成為國小數學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村小聽課中,大部分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效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令我們眼界大開。如,台吉鎮中心校於豔華老師上二年級《方向與路線》這節課,在導入部分創設生活的情境。

把書中辨認方向的情景改為校園內部情景,出示圖後問:學生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本校的校園花壇)以校園花壇為中心學習辨認八個方向。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從看到校園內的照片激發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為有效學好八個方向奠定了基礎。

二、重視有效操作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

實踐操作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想象、模擬、設計、思考等實踐活動能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教師要十分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來理解新知,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可感知內容。

如,台吉鎮中心校呂彩華老師上三年級《分一分》這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試一試、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塗一塗等活動來初步認識分數的概念,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讓每個學生經歷過程和體驗成功,不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注重有效學習方式體驗成功快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在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究活動方式,他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來自於外界探究性活動。

因此,要讓學生用探索的學習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獨立思考的能力,採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如台吉鎮中心校劉興閣,教學有風格,在上五年級《合格率》這節課,緊扣自編的一首兒歌“要求合格率,其實很簡單,分母是總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結果是一個百分率。”改變以往學生單一,被動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根據次兒歌自主探究出勤率、發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體驗快樂,獲得知識。

四、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到村小聽課,聽的都是常規課。但教師都能努力去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把課堂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多媒體的聲、像畫面,為學生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

用情境的外在形式,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活動。如台吉鎮中心校劉劉雪梅老師,在上一年級《認識人民幣》這節課,能有效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在電腦上購物操作,體會應付的錢、付出的錢、與應找回的錢三者之間的關係。很有效果,做到了“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雖然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教學策略僵化,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他們的心是真誠的,這一輩子哪都不想去,就想為村小奉獻一輩子。然而,這一輩子哪都沒去過,出外學習的機會幾乎沒有。教研員的到來使他們興奮不少,在純真中感受真和善,體味苦與甜。可以説一部分教師對課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視本質。出現了不少制約課堂實效性和影響教學質量的新問題、新困惑。實事求是地講存在問題也不少:

1、有些課堂教學內容被機械的情境所套住,牽強附會地聯繫生活實際,其結果是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

2、教師鑽研教材不夠,想法太隨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編寫意圖。

3、在部分教師課堂上,學生分組學習流於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學生之間在缺乏問題意識和交流慾望的背景下,應付式、被動式地進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溝通,沒有深層的交流和碰撞;

4、在部分教師課堂上過於追求手段現代化,有的教師不惜花費很多時間精心製作課件,可結果並不有效。

5、課堂練習設計缺乏層次性和趣味性。形式單一。知識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師課堂上預設過度,擠佔生成的時空,表面看教學有條理,實質上這是傳統以師為中心,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積極互動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師面對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缺乏應變能力,教學語言不夠準確,缺乏幽默詼諧,規範、精練的語言。

8、從課堂教學上看出教師平時不愛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識。

9、對師校單元測試卷不能做到及時使用,更談不上研究試卷,忽視了檢測,影響有效教學。

總之,通過深入村小的調研活動,是我們更加堅定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生命。探索和建立和諧的有效課堂教學之路,是我們的責任。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使雙基訓練更紮實,教學容量更厚實,學生思維更活躍,教學方式更靈活,課堂教學更有效。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2

一、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我縣開展幹部下鄉住村幫扶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以點帶面、推動全局的客觀需要,是引導農民創業致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新農村建設工作合力的重要舉措。

通過駐村幫扶這一載體,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速度,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密切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使幹部受鍛鍊、農民得實惠。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幫扶村實現農民生活新提高,鄉風民俗形成新風尚,村莊面貌呈現新變化,基層組織發揮新作用,因病致貧得到新保障,因此駐村幫扶工作受到廣大羣眾擁護和歡迎。

二、x村基本情況

x村位於縣城北15公里處,全村150户564口人,耕地面積3919畝,全村共有黨員24名。畜牧業以羊、豬為主,羊存欄1500只,豬存欄80頭。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150元。年輸出勞動力的140多人。

20xx年在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1萬元維修了村委會併購置了辦公桌椅;投資5萬元為村裏維修淘洗舊機井一眼,為解決全村人畜吃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和文體局協商投資1.5萬元給文化大院配備了音響等文化器材,活動場所內辦公、電視、電話、廣播、遠程教育網絡和圖書、象棋等設施配套齊全,各種規章制度上牆,選配了一名認真負責,有文化的村民擔任代辦員,直接屬黨支部、村委會領導,報酬落實。

幫助村民辦理包括退根還林、農機補貼、農村低保、兩免一補、糧食直補、計劃生育、醫療合作等20多項內容,受到了羣眾的普遍讚譽。特別是現代化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為村民學習、瞭解信息提供了便利。

發揮了活動場所的功能,使村級活動真正成為農技諮詢,技術指導,信息發佈的中心,成為村民文化娛樂的場所,技術培訓的陣地,凝集民心的載體和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平台。

三、當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相當一部分農民還不富裕,文明程度不高,公共事業和綜合保障不健全,農民主體地位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因地制宜開展工作創新不足,管理、保障措施不完善,工作成效不明顯。

2、缺少農民經濟技術合作組織,農户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在農業領域全村目前無任何專業協會組織,使農户在技術、銷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託,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3、幫扶村羣眾有較為嚴重的依賴思想,缺乏自我發展的主體意識,等、靠、要思想嚴重,借力發展、奮發自強的精神不足,期望值過高,有相互攀比現象。

四、開展幫扶的目標和措施

1、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幫助村、組制定一個好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目標和措施。要使這個規劃家喻户曉,啟發羣眾主動求發展的積極性。

2、引導農民建立專業協會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重點建立養殖類、種植類專業協會組織,創建生產、技術、銷售及農資服務載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3、加強與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聯繫,着手解決羣眾關注的重大問題。

4、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民主進程。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切實保障農民民主權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級管理新機制。引導黨員幹部學理論、學政策、學技能、學先進,爭當政治上強、帶頭致富和帶領羣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強”黨員,爭創領導班子好、黨員幹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羣眾反映好的“五好”黨支部。

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幫助農村黨員幹部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增強基層黨支部帶領農民發展致富的能力;通過搭建舞台、正確引導、創業扶持,支持“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發揮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充分調動農民參政議事的積極性,共同決策村級大事,加快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3

為切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我縣國小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根據縣教研室工作計劃精神,從3月16日~6月15日,對全縣國小進行重點調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國小開展進課堂聽課、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調研,掌握全縣國小課堂教學現狀,查找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對策。我們先後對八個鄉鎮和縣城的13所國小進行聽課指導。通過深入農村國小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多少年來,教師用課程標準提出新理念引領國小課堂教學,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發生很大變化,教師的確在努力改變着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善着學生的學習方式,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改以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成為國小數學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村小聽課中,大部分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效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令我們眼界大開。如,台吉鎮中心校於豔華老師上二年級《方向與路線》這節課,在導入部分創設生活的情境。把書中辨認方向的情景改為校園內部情景,出示圖後問:學生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本校的校園花壇)以校園花壇為中心學習辨認八個方向。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從看到校園內的照片激發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為有效學好八個方向奠定了基礎。

二、重視有效操作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

實踐操作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想象、模擬、設計、思考等實踐活動能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教師要十分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來理解新知,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可感知內容。如,台吉鎮中心校呂彩華老師上三年級《分一分》這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試一試、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塗一塗等活動來初步認識分數的概念,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讓每個學生經歷過程和體驗成功,不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注重有效學習方式體驗成功快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在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究活動方式,他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來自於外界探究性活動。因此,要讓學生用探索的學習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獨立思考的能力,採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如台吉鎮中心校劉興閣,教學有風格,在上五年級《合格率》這節課,緊扣自編的一首兒歌“要求合格率,其實很簡單,分母是總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結果是一個百分率。”改變以往學生單一,被動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根據次兒歌自主探究出勤率、發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體驗快樂,獲得知識。

雖然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教學策略僵化,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他們的心是真誠的,這一輩子哪都不想去,就想為村小奉獻一輩子。然而,這一輩子哪都沒去過,出外學習的機會幾乎沒有。教研員的到來使他們興奮不少,在純真中感受真和善,體味苦與甜。可以説一部分教師對課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視本質。出現了不少制約課堂實效性和影響教學質量的新問題、新困惑。實事求是地講存在問題也不少:

1、有些課堂教學內容被機械的情境所套住,牽強附會地聯繫生活實際,其結果是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

2、教師鑽研教材不夠,想法太隨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編寫意圖。

3、在部分教師課堂上,學生分組學習流於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學生之間在缺乏問題意識和交流慾望的背景下,應付式、被動式地進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溝通,沒有深層的交流和碰撞;

5、課堂練習設計缺乏層次性和趣味性。形式單一。知識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師課堂上預設過度,擠佔生成的時空,表面看教學有條理,實質上這是傳統以師為中心,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積極互動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師面對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缺乏應變能力,教學語言不夠準確,缺乏幽默詼諧,規範、精練的語言。

8、從課堂教學上看出教師平時不愛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識。

9、對師校單元測試卷不能做到及時使用,更談不上研究試卷,忽視了檢測,影響有效教學。

總之,通過深入村小的調研活動,是我們更加堅定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生命。探索和建立和諧的有效課堂教學之路,是我們的責任。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使雙基訓練更紮實,教學容量更厚實,學生思維更活躍,教學方式更靈活,課堂教學更有效。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4

0xx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地處X省西部地區的DD市CC縣,原是全國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推廣市縣之一,長期以來,這裏的人們一直籠罩在貧困的陰影之下。據統計,20xx年年底,該縣農村人口平均年收入僅為670元,有7個自然村不通公路,平均每村約有30户特困家庭,1500多人生活用水困難。而如今CC縣農村,卻讓人刮目相看。標準化的教學大樓拔地而起,寬闊平整的出村公路蜿蜒伸展,大棚蔬菜、優質超級雜交水稻、股份制養殖悄然落户,行路難、飲水難、脱貧致富難的問題已經成為歷史的記憶。

CC縣何以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呢?在今年七月上旬為期六天(7月5日—7月11日)的暑期“三下鄉”活動中,我們對這一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通過在該縣潭灣鎮、孝坪鎮等地農村進行問卷調查、上門走訪,以及與村委會舉辦座談等方式,我們掌握了一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在分析整理這些資料的基礎上,我們總結出了該縣農村脱貧致富的一些主要的成功經驗:

第一,抓住機遇,充分把握國家給予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等有利條件。 我國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歷來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為切實改善農村經濟狀況,緩解城鄉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黨和政府一直把“三農”問題作為國家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先後頒佈實施了一系列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扶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相關政策法規。例如 20xx年春季,國務院正式公佈了全國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推廣單位名單(共有592家,DD市CC縣名列其中),並明確指出要對這些單位予以資金支持、科技扶持和政策保護。為將政策保障落到實處,今年年初,上任以後,黨中央又下發了《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見》的一號文

件,號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增加農業投入、深化農村改革、繼續做好全國的扶貧開發工作,進一步解決貧困人口和受災羣眾的生產生活困難。政策實施以來,X省省委、DD市市委和CC縣縣委都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宣傳國家政策、下撥扶貧基金、開展科技下鄉等措施,對該縣經濟發展加以扶持,在該縣農村廣泛建立起各類扶貧開發重點項目,如大棚蔬菜種植、二元雜交豬養殖等為農民增收創收提供了便利條件和切實保障。談到這些,潭灣鎮杉樹村村長歐建國深有感觸地説:“多虧黨的政策好哇,讓我們這個邊遠山區的貧困村也搭上了改革開放的順風車,走上了脱貧致富的光明路。”

第二,加強組織建設、實行責任到人,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深入CC農村,我們發現這其中活躍着一支支優秀的基層領導隊伍,他們都是由X省委組織部派專人下基層,深入各村黨支部,牽頭建立起掛靠於各村支部的黨小組,帶頭負擔起各村的組織建設和扶貧開發工作任務。潭灣鎮杉林村村支委就是各村當中湧現出的“領頭羊”班子的典型代表。自20xx年年初開始,他們每年都組織村民開展頗具特色的民主評議選舉活動,讓村民自主評議上任領導班子的業績和表現,並對下任村支委人員進行提名和不計名投票選舉。這樣,能者上,不能者下,保證了幹部隊伍的年輕有為。工作中,他們還結合村情,每年挑選10名具備較強經濟實力和致富能力的黨員與村支部簽訂聯户責任狀,結對幫扶特困户,先富帶動後富,以更好地實現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縮小貧富差距。杉林村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齊抓共管的做法,受到了《X日報》的發文表彰,並被作為表率在全縣範圍加以推廣。

第三,深化制度改革,使扶貧工作做到有理有據、公正公平。

扶貧的終極目的並非“輸血”,而是要幫助農村建立起自己的“造血”機制,

因而,CC縣扶貧工作組在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時,還注重推進農村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扶貧制度體系。例如去年年底,該縣扶貧辦與縣信用合作社商定了一項規範農村信用貸款的協議,要求縣信用社在各鎮村中心區域廣泛建立分支機構,方便農民在家門口進行貸款;另一方面,在貸款資格認定方面,他們也配備了一套有效章程,指出扶貧範圍和對象的確定必須經過三個步驟: 首先是農户自行申請,其次是村民大會表決通過,最後要經由扶貧辦和信用社審核確定。扶貧標準為每户信貸資金20xx元,利率為每年7.43%,期限2年,若情況特殊,縣財政局還會給予適當的無償補助。在這些制度的規範下,兩年來,該村扶貧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村民也普遍感到滿意。

第四,實施科技扶貧戰略,確立因地制宜策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有了組織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扶貧開發工作還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支撐。因此,該縣一開始就重視增加農業的科技含量,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學的發展思路。根據該縣地多田廣、人力充足的實際情況,他們確立了“近抓種、遠抓養,形成基地快致富,科技興農闖新路”的基本方針,進而明確了近三年需要着力實施的三大扶貧項目:

一是調結構,大力推廣優質稻。每年從省農科院直接引入兩優培九超級稻種,引導農民調整水稻品種結構。

二是走出去,積極發展養殖業。一方面在自願的基礎上,各村確定40-50個重點養殖户,給予資金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還與正大集團簽定協議,由該集團提供豬種和飼料,並負責產品的收購與代銷。

三是請進來,向專業人士取經。該縣每年從外地邀請一些農業專家,面向各村鎮帶頭人開展科學技術講座,村鎮幹部負責技術推廣和落實。此外,他們還花重金聘請一些科學種養專業户進村落户,為農民實地示範優質高效農業。 基於上述原因,CC縣人民步步為營,逐漸擺脱了貧困落後的局面,走上了

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當然,CC的改變與當地農民的勤儉節約、吃苦耐勞也是分不開的。近幾年,該縣農民在搞好農業生產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還走上了發展副業的道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即是南下打工,形成了一種“農時耕種、閒時打工”的年生活作息規律,為農户家庭創收開闢了新門路,同時也為東南沿海地區密集的鄉鎮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目前該縣人民唯一的遺憾就是屬於各村鎮自己的鄉鎮企業還為數不多。CC人民普遍期待,有朝一日,鄉鎮企業能像雨後春筍一樣長滿湘西各地,到那時,他們就不用外出打工,而只需在家門口“上班”了。相信這個願望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得以實現,也祝福CC的明天會更好。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5

青春朝氣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揮灑熱情與汗水,播種希望的種子!激情澎湃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傳播文化和知識,綻放愛心的花朵!

盛夏的驕陽燃燒着我們的熱情,一年一度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如既往地順勢進行。XX年7月10日,我們背上行囊,踏上“三下鄉”的征程,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實踐活動,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我們把愛心付諸行動,匯聚出不凡力量,在實踐中奉獻,在奉獻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

樹立服務信念 做好工作準備

能夠擔任我們學院的重點團隊之一的主要負責人,這讓我感到十分任重而道遠,畢竟是第一次帶領團隊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組織得是否得當,工作分配是否合理,還有住食問題、安全問題等都是我們隊長要考慮的。因為怕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位,自信心起初當然會受到一定的打擊。為了能夠讓這次的活動做到盡善盡美,在出發前,我對所有的隊員做了思想工作——必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貢獻,在服務大眾的同時,培養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並且讓各個隊員做好準備工作和工作展望。準備工作如期進行,大家都有了大概的工作理念。自然地,充分的工作準備,不僅給予了我極大的自信心,而且還使工作順利地展開。

調研調民生 聽聆聽民聲

萬事開頭難。調研工作在開始階段通常是十分困難的,於是我一邊跟蹤調研隊的進展,一邊針對發生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讓其他隊員明確工作方向。通過與源水村村委會的座談會以及實地的問卷調查和走訪村民,我們發現阻礙幸福源水建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出村道路狹窄,農作物運不出村、耕地面積廣闊,灌溉水源不足、無牌農藥廠排污,影響源水空氣。看到調研隊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看到村民們能夠與隊員相處和諧,溝通融洽,真是令我們這次三下鄉增添了不少色彩,也是我樂意看到的一派景象。

接下來,要數是跟進支教組的工作了。支教組的工作雖然有一點小意外,但總體上還是如我所願地按計劃進行。學生們是活潑的,是可愛的,是純真的,雖然我不是支教組的一員,但是我如同訓導主任一般,監督老師工作,看管學生紀律。慢慢地,學生們與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即使我沒有跟他們上過一節課,他們也對我叫道:“李老師,您好!”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甜滋滋的,這是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感覺到我是一名老師。也由於這個原因,我更加積極地籌辦在活動最後一天的遊園活動和文藝晚會。在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遊園活動和文藝晚會最終能夠成功舉辦,而且還得到了村委會和學校領導的好評。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中,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另外,作為一名負責人,除了協調好各小組的工作,協調好隊員與隊員的溝通也是尤為重要的,這能大大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所以我前後組織了三次的隊員內部聯誼活動。隊員們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不分你我。團結互助,和諧相處,這種融洽的氣氛瀰漫着整個三下鄉活動。在隊員的説笑聲中,我感覺到,隊員的心已經緊密地相連。

在這次三下鄉實踐中,我的工作給予我了我極大的挑戰,通過這次的挑戰,我得到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收穫:實踐經驗、出世之道、服務大眾、顧全大局……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6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席慕容

時間凝固成金點,然後拉成長線,連接一年又一年的細小縫隙。有時候我也不得不承認,席慕容的確把青春看得非常地透徹。站在時光的十字路口,回望過去的種種單純與美好,悲涼而欣慰。

花開花落,風捲雲舒。青春如同流沙般從指縫溜走,過去的倔強與輕狂,原來如此荒誕不羈。青春是打開了就合不上的書,愛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賭注,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頭的路。

三下鄉回來之後,我覺得自己突然間長大了不少。三下鄉的點點滴滴彷彿是一場場夢,夢中我們走過一個充滿光芒的世界,而醒來,我們終究重回原地。但我不會為離別而哭泣,只為曾經而微笑。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懂得:花開花落總有時,何必珍藏一地落花,只是我經過了一棵熱鬧非凡的樹,看見一樹繁花,開滿了青春的回憶。

三下鄉,我們哭過,笑過,經歷過,感受過,收穫過。三下鄉這一本相冊,記錄了所有青春中最珍貴的場景。在最美的時候,永遠地定格。張開雙臂,閉上雙眼,靜靜地擁抱青春,這最永恆的年華。三下鄉伴隨着我們走過無知,走過幼稚,走過放蕩,走過不羈,走過酸甜苦辣,走過崎嶇坎坷,又漸漸走向成熟。在青春的旅途中,總想踮起腳尖,觸摸那束最耀眼的光芒,因為我知道,那束遙不可及,卻又近在咫尺的光芒是屬於自己的最神聖的夢想。多少次抬頭遙望燦爛的星空,總堅信自己一定會是那最耀眼的一顆。

流年,不會因夢境而駐足;緣分,不會因強求而眷顧。不該説的話,可能沉澱一切的錯;不該吟的歌,可能透析一切的悲楚,成長的代價得自己付出, 卻不該用淚水去陪伴失意。

時間,從指縫間匆匆流逝。曾經天真幼稚的我們如今年少輕狂。不知淡忘了多少時光,就這樣匆匆的成長了。

青春,夢一般的青春。促使我們肆無忌憚地瘋狂,在我們的世界裏瘋狂。花季中我們,最耀眼的我們。充滿了活力與激情,也許我們已不再像從前一樣天真,無知。但我們依舊純真。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7

在這半個月裏面,我感到每一個隊員都有一個蜕變的過程,無論從工作方法、應急處理、溝通交流……都有着質的飛躍。第一天的手忙腳亂,往後的遊刃有餘;第一天的不知所措,往後的處變不驚……隊員們每一天都在學習,每一天都在提升。

三下鄉是一系列活動組成的有機整體,所有活動就像一條鏈條,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一個活動的好壞影響着下一個活動的進行。例如,要搞好我們的講座就一定要在宣傳上下重功夫,確保有足夠的人知道我們的活動,而且活動還必須要有吸引人的亮點,只有吸引到一定的人到來,我們的活動才能順利進行下去。

正是由於我們的活動是環環相扣的,所以在整個三下鄉活動之前,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整體的規劃。

首先,我們要決定我們活動的方向。結合了我們隊員所學的專業和曹江鎮的特點我們達成一致的共識——支農。決定我們是向着支農這一方向前進後,我們就要制定我們活動的項目了,經過我們的再三討論,反覆磋商,精心篩選,終於決定了幾個活動:擺檔攤,調研,講座,多媒體放映,慰問老人,田間考察……最後就是確定這些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法了,這步很複雜,很繁瑣,但也很重要。要儘可能的考慮更多的細節,考慮得越深入越細緻,活動的實施也就越容易。看到我們的策劃書由簡單的十來頁變成厚厚的一疊,我們的工作重心要由書面向實際轉移。

為了搞好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合力起草我們的策劃書;聯繫好當地的領導;到曹江鎮實地考察一次;蒐集大量相關的資料;購買活動相關的物資……每一項都是極具挑戰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合理分工,充分發揮每個隊員的特長。在我們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後,才可以向目的地進發。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我有幾個很深的體會:

活動要分工,更要合作

14號的良種下鄉活動還未正式開始之時就有一批農民前來諮詢取種,為了不讓他們久等,我們還是在檔攤還未完全準備好就接受他們的諮詢與取種,當地農民很熱情,我們原定的人手已經不足以一邊和農民講解一邊佈置攤位了,就在這時候,隊長迅速把要去做調查問卷的隊員調過來協助我們佈置攤位。十來分鐘後,佈置工作就完成了,在這期間我們的諮詢與取種工作一直進行,農民依然熱情,攤位前的人流有增無減。團隊合作讓我們的檔攤迎來一個開門紅。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這要求我們學會靈活變通。要靈活分工,也要靈活合作。

良好的溝通技巧能讓我們更好的完成任務

在做調查問卷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微笑,語氣語速要適當,還有一個要點是要把問卷上的問題用口語表達出來,不要直接把讀問題出來,以免令村民的不耐煩,可以的話儘量把做問卷當做是一次談話,圍繞問卷的題目進行談話,談話結束問卷題目也就已經記錄好了。

當然溝通不侷限於和當地村民,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和我們隊員之間,工作之中信息萬變,只有加強溝通我們才可以更好的合作,才能更好的互相配合。任務是艱鉅的,我們要合作就必須溝通交流,缺乏交流的合作是失敗的,加強溝通能減少誤解,增強隊員間的凝聚力,讓我們工作更有效率。

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學到很多很多東西,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沒有的,這會讓我終身受用,三下鄉雖然已經結束,但我會謹記着我在裏面學到的知識,用這些知識指導我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8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説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雨的洗禮?誰説象牙塔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能否不辜負他人的期望,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裏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這個假期的三下鄉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中,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歷時一個月,過得十分充實。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也對中國體制環境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社會實踐作為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瞭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形式,對於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次假期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收穫不少:

第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得人心。正好乘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正如現在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所在,新農村建設不僅要鞏固發展生產的大路子,要堅決貫徹科學發展的要求,積極結合當地實際,立足於自身根本,發掘自身潛力才能做到發展生產。要把努力提高農民生活富裕作為政府和村民一同努力的大方向,生活富裕了,農民才能進一步的往上層建築發展,只有讓農民富裕起來,才是政府最直觀的能力體現,農民只有富裕起來了才能積極切實貫徹黨提出的“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才能在工作之餘,茶餘飯後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去動手描畫自己的多彩生活,從而做到“鄉風文明”“村容整潔”。不斷地建設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不止在物質建設上,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管理民主也提了出來,當然農村的建設不是簡單的類比城市,農村建設相對有的優勢是建築用地平面化,它不需要象城市那樣向高層發展,也許有人也希望在農村建高樓,建大廈,但是這相對於農村的人口密度來講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所以,在今後的信念農村建設發展中,管理民主不僅僅只是體現在政府的政務公開,同時也要把民主與經濟,文化相結合,走羣眾需要走的路線,發展羣眾需要的產業,創造羣眾需要的小康生活。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真正做到黨提出的“發展生產,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成果。

第二,大學生是新農村建設新的主力軍。三下鄉社會實踐也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學生下鄉,一方面大學生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帶到農村去,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多少提供了一些線索;另一方面,大學生到農村去,也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一個訴説苦情,發表自己觀點的空間,讓他們緊鎖在內心的話語得到釋放,所以大學生下鄉受到各地農民的熱烈歡迎和全力擁護,我們所做的事情雖然並不多,但是這樣一種無私的活動也為他們提供了些許幫助,所以各地農民都非常滿意。而且,這樣一種社會實踐,也為中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一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送科技下鄉,服務新農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同時也增強了更多的人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認識,讓更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樣一個行列當中來,共同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這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拉動經濟增長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第三,三下鄉對大學生成長和成才具有重要意義。三下鄉與其帶給我不少的鍛鍊不如説帶給我不少的思考的角度,這次三下鄉讓我真真正正的從管理者的角度在思考着問題,即使很幼稚,很懵懂,但卻是讓我思維的方式有了重大的轉變的。在下鄉之前,我對“三下鄉”的認識,僅僅只是有所耳聞,認為那是一項大學生們的下鄉旅遊。但是,在這一次個人實踐調查哦活動的過程中,讓我受益匪淺,這一次為期一月的實踐活動不僅僅充實了我的暑期生活,更讓我在活動中瞭解了國情下的新農村建設發展,讓自己受到教育,增長了才幹。同時,“三下鄉”還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也讓我認識到了理

與現實的差距。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大學生,要想盡快地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就絕不能只埋頭於書本之中,必須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積極地投身於社會實踐之中,開拓視野,認識社會,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正確地做人做事,學會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辛苦而極富意義的一個月隨着時間慢慢流逝,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圓滿結束。帶着一份激動與期待踏上征程,想想我和村民們分別的那一幕,想想我和革新村的人民共同度過的那點點滴滴,想想我留下過的足跡,想想這些天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經驗和收穫,它也是這片天空下不滅的回憶,這將成為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值得我永遠珍藏。三下鄉就是要我們這些熱血青年好好利用自己的學到的理論來與實踐相結合,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鄉情,知道自己作為一名新農村服務隊隊員和一名當代大學的責任和使命是什麼。並要在實踐中肯定自己的價值,並認識自己的不足,這就要求我們更加努力去學習和充實自己,去更好地為以後為人民服務作好準備,這才是我們三下鄉的意義。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我希望將來

能有機會多鍛鍊自己,希望我的將來更能深入基層,去真實的看待新農村發展,這次“三下鄉”並不苦,但是重要的是通過“三下鄉”讓我自己真正的明白什麼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自己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需要在充實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實踐的執行,在理論和實踐的共同作用下不斷地總結過去,提高現在,展望未來,真正的做到“澎湃之後容量更大,激越之後內涵更深”!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9

摘要: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鍛鍊成才的有效途徑,是學生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的必由之路。為進一步貫徹落黨中央有關大學生“三下鄉”的批示精神,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廣西民族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組織學生進行了主題為“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本校和學院的實際情況,我們團隊於2019年7月14日前往南寧市武鳴縣羅波鎮。我們是21世紀的新時代大學生,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大學生們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際中去,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在活動中瞭解社會、認知社會、傳播文明、服務社會,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體現了廣西民族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學生的大力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我們團隊主要對武鳴縣羅波鎮的基層幹部工作以及工作成果進行調研。本次調查我們團隊通過座談會、實地考察、專訪、走訪、問卷調查以及拍攝照片和收集相關資料等方式進行的。因此,通過對南寧市武鳴鎮的調查,我們瞭解其基層幹部的工作以及工作成果,通過分析總結髮現在幹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農村經濟帶來的影響。提出發展的新思路、新措施,為弘揚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出謀獻策。

正文:

我們團隊“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共進行六天,7月14日下午,全體下鄉成員和當地政府人員召開座談會,向有關部門瞭解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以及當地基層幹部的現狀。15日上午,全體成員分成幾個小組,在當地政府人員的帶領下走訪羅波鎮周邊的農家併發放調查問卷,瞭解當地基層幹部的日常工作及工作成果。下午,主要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專訪,通過與當地大學生村官溝通,交流,發掘和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蹟,學習他們紮根基層、服務人民的精神。16日全天,在當地政府人員的帶領下分成五個小組走訪鄉村進行調研活動,到村委會了解基層幹部情況,以家訪的形式,收集基層幹部的基本信息、照片、感人故事等資料。17日上午,我們重點採訪一批先進基層幹部,與當地基層幹部進行實地考察。因為當地正在修路,所以下午我們協助當地基層幹部做好修路的相關工作。18日上午,在當地政府人員帶領下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的活動。19日,

全體下鄉成員聚集當地政府舉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儀式,派代表讀感謝信,至此,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順利完成。

羅波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下轄的武鳴縣東部,距縣城24公里,東與賓陽縣交界,西鄰陸斡鎮,南鄰太平鎮,北鄰馬頭鎮。賓(陽)武(鳴)公路貫穿中部,交通較為便利。全鎮總面積161平方公里,轄有1個社區——羅波社區居委會;13個村委會——鳳林、舊陸斡、暮定、板歐、聯新、石樑、樑彭、布凌、天馬、西邊、尚黃、四棟、壇;192個村民小組,103個自然屯,2019年有9948户,37709人。近年來,羅波鎮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整體效益不斷提高。依靠科技進步,根據市場需求,加強產業結構調整,不斷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玉米、甘蔗、木薯、水果、經濟林等為主。鄉鎮企業主要有澱粉廠、酒精廠、磚廠、水廠、紙廠等,主要產品有普通澱粉、變性澱粉、機磚、機制包裝紙等。工業發展因為沒有完善的政策、先進的技術、充足的資金等問題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僅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因此,羅波鎮的基層幹部的工作壓力很大,但其對羅波鎮工農業及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壓力是由許多綜合因素造成的。

第一、近年來,計生工作壓力大,農村農民的日常瑣事不斷增多,既要嚴肅、恰當地處理,又要杜絕強制手

段,難於完成落實。當前,基層綜合治理和維持社會穩定工作壓力大,由於體制改革,土地田園劃分、企業破產改制等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基層存在着較大的不穩定因素,以農村土地、安全事故矛盾糾紛居多,導致基層幹部的各項日常工作壓力增大。 第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農村農民及牲畜安全等工作壓力大。特別是鄉政府權小責大,沒有處罰權、審批權、執法權、拘留權,各種權限歸各相關上級部門執行,其往往只能是以教育為主,但安全責任又由鄉政府承擔。從而使安全管理壓力大。

第三、大部分鄉鎮除了最高領導幹部有獨立辦公室外,其他工作成員都是幾位共同用一個工作室,甚至有的是在分管的部門臨時佔用一張辦公桌辦公,更談不上有電腦、空調等現代化設備。因此,基層幹部的辦公環境得不到改善。

第四、幹部之間溝通交流少,導致心理壓力大,幹部關係緊張。幹部與羣眾之間也缺少溝通交流,有的羣眾不理解國家政策,加上幹部隊伍中一些害羣之馬,使得幹羣關係趨於緊張。醫療得不到保障,連每年一次集中體檢都沒有。鄉鎮幹部正職異地使用、機關選派等相對較多,鄉鎮幹部副職年紀大後也沒有像以往一樣能到縣直機關任職,基層幹部覺得自己在經濟上沒來頭,政治上沒奔頭,心理壓力較大。

造成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工作生活壓力大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種:

第一、自身能力有待加強。一是有的領導幹部早年接受正規教育少,僅憑多年的經驗應付工作,對轉型時期的工作缺少學習和探索,新提拔的年輕或剛從機關下到基層擔任領導職務的幹部,對基層工作的特點、規律尚未掌握,無法適應新時期新工作的新要求,出現“新方法不會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的尷尬局面。二是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和專業培訓,心理調適能力差,健康狀態不佳。

第二、幹部考核評價體系未完善。上級人人都喊自己一攤子工作最重要,對上表決心,對下壓擔子,幹不好讓位子,沒有設身處地多為基層幹部考慮些,到底可行不可行,究竟有哪些“一票否決”的工作真正是基層能夠解決的。開展考核的好處不可否認,但過分地憑分數論英雄,造成很多領導幹部怕在考核中不過關而瞻前顧後。同時,在開展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上級不夠理解和寬容,幹部壓力更大。在考核的過程中,對政績的界定過於僵化,只重結果不講過程,挫傷了一部分同志的積極性,缺少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

第三、社會認同感降低。隨着社會轉型和社會思潮的變化,物質利益佔主流,理解基層幹部奉獻精神和甘於清貧的人相對較少,基層幹部與直接從事商業活動的同齡人相比,失落感油然而生,特別是政治上沒有奔頭的領導幹部悲觀失

望情緒更加嚴重。此外,工資過低、補貼太少,物價的不斷上漲,朋友往來、瞻養父母、子女上學就業、購房買車無能為力,照顧家庭過少造成朋友、親人不予理解,妻子孩子產生抱怨,社會認同感低,人際關係緊張。

第四、用人機制尚未健全。一是公務員制度實施以來,在鄉鎮政府中,非公務員不能提拔使用,但連續多年沒有新進公務員,新進的也通過借調、調動、向上掛職等形式流失過多過快,造成隊伍老化,工作難於開展。年輕的非公務員幹部看不到奔頭對工作缺少激情,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加大工作難度。二是個別基層異地提拔領導幹部過多,基層副職領導提拔重用的機會相對少,甚至個別班子成員在同一崗位上幹2019年甚至20年,工作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傷。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以及分析的原因,由此得出減輕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工作生活壓力的對策:

(一)加強培訓教育。一是多組織幹部到外地參觀考察,既可開寬視野,又可陶冶情操,減輕壓力,增進幹部之間的接觸交流,提高工作水平;二是要藉助各種教育平台,多傳授一些思路前瞻、操作性強的工作辦法,提高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通過講座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導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地位觀、價值觀和金錢觀,掌握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二)建立健全科學考核機制。要建立健全科學考核機制,最大限度地減輕基層黨員領導幹部的工作壓力,布臵工作任務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多加體諒和理解,少些埋怨和責備。同時,對基層一級政府既要交任務,又要交政策、方法;既注重檢查,又不失時機地加以具體指導;遇到問題和失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幫助找準癥結,不能動不動就“摘烏紗”,使他們背上心理包袱;要根據工作性質和崗位特點,制定具體的幹部工作崗位職責、任務與目標,減輕因角色模糊、職責衝突等給幹部帶來的工作和心理壓力。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緩解工作壓力,以便能輕裝上陣,集中精力謀發展、滿懷信心辦大事。

(三)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一是切實提高工資待遇,落實節假日補貼等,提高生活質量。二是要適當加大基層辦公經費的投入力度。三是完善醫療服務機制,定期組織領導幹部進行健康檢查,設立心理諮詢機構,及時為基層幹部身體和心理上存在的健康隱患提供治療。四是堅持實行基層幹部休假制度,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是充分調動各種有利因素建設、改善基層幹部住宿樓,改善幹部居住環境。六是對幹部家屬給予一定的人文關懷,增加其優越感,同時,在領導幹部崗位變動時,組織要為其子女、配偶的上學就業等問題提供便利。

(四)拓寬幹部成長渠道。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對長期在條件艱苦、工作辣手的崗位工作的

幹部適當照顧重用。一是優先提拔。即對長期在基層工作尤其是在艱苦條件下並取得突出成績的幹部,優先提拔使用,並注意各年齡段領導幹部的比例,梯次配備領導幹部。二是優先充實。即堅持把優秀的基層領導幹部優先 充實到上級部門領導班子,調整上級主要領導幹部考 慮優先從擔任過鄉基層正職領導幹部中選拔。

2022年下鄉調研報告 篇10

今年暑假,本人有幸作為XX學院三下鄉代表隊的成員之一,來到清遠市XX縣福堂鎮進行實踐調查。7月23日,我們經過6個多小時的顛簸,來到了福堂鎮。這塊土地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挺窮的,矮矮的房子,窄窄的馬路,一點也沒有城市的那種繁忙的氣息,這是一個嫻靜的農村。 我們在這鎮上呆了9天,短短的9天,説實話,我們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不過,我們也盡了心,盡了力。

九天的時間,我們熟悉了鎮容鎮貌,鎮的一些基本情況,進行了法律諮詢活動,到敬老院拜訪老人,作計劃生育的宣傳工作,參觀了尚在施工中的天鵝湖旅遊風景區,而且還進村入户進行摸底調查。全隊分成了3組,分別到榮利村村.太平村進行掛職工作。 據我的調查,XX鎮的基本情況,離縣城約30公里,位於XX縣的正南面,總人口11,300多,民族為壯.謠.汗,而壯族.瑤族所佔比例為51%。總面積約133平方公里,這裏的山很多,可以説是開門見山,人均土地面積為0.9畝。主要作物是水稻;山上的主要作物是杉樹.松樹等經濟林作物;主要的經濟作物是生薑.沙田柚.草菇.甜玉米.辣椒;有一做電壩,東風水壩,可供20xx千瓦用電。至於該鎮的團建工作,現14~28週歲的青年共有2948人,團員共有408人,3個團總支部.12個團支部,團的工作是以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為中心。地理位置方面,西面為廣西貴州市,東面為連南(大約9公里),北面為永豐市,主幹道是S263。而在鎮面上,以個體商販、供銷社為主。 在9天的實踐調查中,我總結了5大問題,分別是:

計劃生育問題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9月份,新的計劃生育法開始正式實施,可見國家對計劃生育的重視程度。而且,在農村,説真的,計劃生育是發展經濟之後的第二大的事情了,是農村的主要工作之一。福堂鎮有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情況存在,孩子多了,農民負擔自然就重,惡性循環,想讓他富都難。應嚴抓超生,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普法宣傳問題

號,我們進行了一個上午的法律諮詢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普遍一個問題,就是農民的法律意識薄弱,法律知識太少了。他們不懂得用法律來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從和農民的私下談話中我們也發現,司法部門在某些時候、某些事情上沒有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而是以權代法,以人治代替法制,沒有很好地從根本上保障農民的利益.

科學致富問題

致富需要科學的方法,想蠻牛一樣死幹是不能真正地致富的。在我們的入户調查中發現,很多農民都有心想致富,讓日子好過些,但是愁於沒有人指引方向,缺乏資金等。農民想致富,這是好事,而他們需要指引的人,這便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了。福堂鎮的主產作物和經濟作物較單一,而且分散經營,能不能找到其他途徑致富。開辦農業技術培訓班,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進行現代化經營;引進龍頭企業,定單產業,做到規模效應;以點帶面,輻射全鎮。加強鎮上的軟件和硬件的環境的建設,搞好投資環境,吸引外資,不單要生產原產品,同時要進行加工,深加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以旅遊資源(天鵝湖風景區)為龍頭,帶動其他林業等發展。另外,政府還要打通銷路,有農民反映,他們曾嘗試種新的產品,但銷售不出去,以致價錢低下,虧本經營,政府應拓展銷售渠道,做到產、工、銷一條龍。

科教興國問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據調查反應,福堂鎮普遍落實了九年義務教育。不過存在亂收費的現象,在學費單上,仍有 教育附加費 這一項。由於經濟的問題,孩子上學比較困難。而且上大學也是一個大問題,很多人考上了大學也不敢去拿通知書,不敢去上。農民不知道有助學金、貸款等,我認為在這方面,政府應做一些獎勵措施,鼓勵考上大學的學生去完成他們的學業。

交通不便問題

XX村,該村由於資金等等的一系列問題,至今還沒有一條通出去馬路的馬路,拖拉機、汽車等進不了村,唯有的馬路都是泥濘路,連小孩上學騎車都困難,設想,農田所需的肥料,建設所需的材料都要靠人手搬進去,怎麼發展起來呢?現在,XX村的馬路已經在建設中了,這對經濟發展是件好事。所謂路通財通路路通嘛!

以上便是我在下鄉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問題。總的來説,福堂鎮要發展,必須要與外界溝通,要賺錢,必須賺外面的錢,建設好硬件、軟件,以良好的狀態吸引外資。政府應站在一個高度上看問題,分清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提高農民素質,另外,發展是需要時間的,政府、農民都不應該急噪,應該腳踏實地,把成績幹出來。

對於我自己來説,通過這次三下鄉,我無論在認識上、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經過這次以後,我覺得自己成熟了,真正感覺到我們肩上的任務很重。這次下鄉的口號是與人民緊密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要做到緊密結合真的不容易,以專長服務社會,用熱情譜寫青春,把下鄉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