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範文大綱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當前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實現農村、農業、農民持續健康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年初部署全縣文化工作時,文化局把檢查調研全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發展作為一項必須落實的目標。11月27日至31日,西吉縣文化局聯合有關業務部門對全縣農村文化情況進行檢查調研,對今後規劃建設農村文化事業,指導農村文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新農村指導員調研報告範文大綱

一、基本情況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06個村級文化活動室,88個農民文藝團隊,4個社區藝術團,19個農民文化示範户,2個農家書屋。

2、綜合文化站基礎設施。

(1)XX年新建綜合文化站6個。新營站佔地XX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紅耀站佔地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什字站佔地18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西灘站佔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王民站佔地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平方米;火石寨站佔地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

(2)XX至XX年先後建在鄉(鎮)政府院內的文化站有:硝河站50平方米,平峯鎮站80平方米,將台鄉站100平方米,吉強鎮站100平方米,興隆鎮站73平方米。

(3)XX年以前建的獨門獨院的文化站有:沙溝站(XX年)佔地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平方米;馬建站(XX年)佔地260平方米,建築面積181平方米;馬蓮站(XX年)佔地2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平方米;蘇堡站(1999年)佔地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平方米;白崖站(1998年)佔地1000平方米,建築191平方米;偏城(1998年)佔地848平方米,建築面積165平方米。

(4)已拆除無站舍的有興坪鄉站、田坪鄉站。

3、文化站人員現狀

全縣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共有91人。其中男81人,女10人;幹部8人,工人83人;回族36人,漢族55人;大專以上學歷28人,中專及高中48人,國中15人。技術職稱:中級1人,初級34人。在崗80人,離崗退養11人。50歲以上42人。

4、村文化室基礎設施。

全縣有村文化室(黨員活動室)306個。標準化建設的活動室88個,總面積7920平方米。組織部門給306個村活動室均配有電教設備、桌凳等,文化部門配備娛樂活動設施的活動室10個。

全縣原有農民文藝團隊(村社戲班子)169個,皮影戲班7家,現在正常活動的農民文藝團隊88個(包括1家皮影戲班)。XX年以後縣城成立社區藝術團4個,建立19個農民文化示範户,2個農家書屋。文化部門給予扶持配發設施器材的農民文藝團隊8個,文化示範户19個,農家書屋2個。

二、農村文化工作情況

全縣農村文化機構健全,鄉鎮有專職工作人員,村室有兼職人員。

XX年全縣鄉鎮綜合文化站舉辦較大型的羣眾文體活動總計206次。活動次數最多的吉強站16次,將台站15次,最少的田坪站、新營站、硝河站、什字站、火石寨站8次。舉辦科普文化培訓班總計121次,5901人(次),最多的8次,分別是吉強站、興平站、將台站、硝河站、興隆站、火石寨站、沙溝站、偏城站,最少的4次,分別是紅耀站、田坪站、馬建站、蘇堡站。全縣19個綜合文化站陣地活動均在240天以上。全縣306個村文化室每年活動3216次,平均活動都在10次以上。全縣88個農村文藝團隊年演出總計2735場(次),21個農村示範户(農家書屋)每年活動總計320次,平均活動都在16次以上。農村文化工作建立資料檔案的有吉強鎮、硝河鄉、馬建鄉,其它16個鄉鎮均無資料檔案。

三、存在的問題

1、鄉站的基礎設施建設參差不齊,面積窄小,功能不全。有拆除無站所的、有破舊不堪的、有的在鄉政府院內、有的地處偏僻、有的是磚木結構、有的是磚混結構,面積有大有小。興坪站1991年建,1997年維修,佔地650平方米,建築154平方米,XX年擴建興坪中學被拆除。田坪站1999年建,佔地281平方米,建築154平方米,XX年擴建市場被拆除。蘇堡站、馬蓮站、白崖站、偏城站、馬建站、沙溝站為獨門獨院磚木結構,面積都在100平方米左右。吉強站、興隆站、將台站、平峯站、硝河站是近年新建磚混結構都在政府院內,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紅耀站、新營站、火石寨站、王民站、西灘站、什字站是XX年按照自治區統一設計建設,結構、功能和使用面積都達標,但沒有配套活動器材,圍牆、院落沒有硬化,目前還不能使用。

2、鄉站的陣地和職能作用沒有運用發揮

XX年全縣19個鄉站全部配發了數字電影設施,落實“2131”目標,只有沙溝站、火石寨站專業人員開展農村放映,其它17個鄉(鎮)站電影放映專業人員閒置,在社會上另聘的人員放映。鄉(鎮)站的活動陣地一部分出租為門市部,一部分為家屬院。鄉站的專業人員絕大部分被鄉(鎮)政府挪用包村駐隊,進行其它工作。全縣19個鄉站都沒有正常開展日常業務活動的場所。

3、農村文化工作沒有納入目標管理,指導、協調、配合不夠,致使農村文化工作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近XX年來,特別是鄉鎮機構改革文化站移交到鄉(鎮)政府管理後,業務主管部門就很少與鄉鎮站取得聯繫。在本次調研時,鄉鎮領導和鄉站工作人員均提出建議:一是將文化站收回文化主管部門管理,利於開展工作。二是每年部署全縣文化工作時,農村文化工作要提出目標並聯係指導。

4、村級文化陣地設施器材相對滯後,缺少必要的活動器材和報刊書籍,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管理引導不夠,致使大部分文化陣地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近2年爭取項目扶持村級文化室10個,文藝隊8個,文化示範户(農家書屋)21個,但對其開展活動、設施的使用沒有跟蹤調查,致使一部分設施閒置,一部分設施流失變為私有。

5、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多頭管理,資源配製等方面各主管部門關係未理順,各唱各的調,因此資源的綜合利用不夠。

6、鄉站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偏低,年齡偏大,學歷低。90%的人員為工人,70%的人員無專業技術職稱,50歲以上的人員佔50%。

四、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 對農村文化工作進行分級管理,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管理指導鄉級文化站,鄉文化站管理指導村級文化室、文藝團隊、文化示範户。

2、 將鄉鎮文化站建設納入城鎮建設規劃。積極爭取文化建設項目,建設功能齊備,面積達標的綜合文化站,並陸續配套文化活動廣場和舞台,改善羣眾文化活動條件。

3、 整合和合理配製文化資源,建設集羣眾業餘文藝演出、體育活動、新農村信息化、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村村通”小功率發射點等綜合功能的農村文化陣地,並設立專門的村級管理組織,指派專門的管理人員組織開展活動,理順部門之間的關係,有效地利用現有文化資源。

4、 村級文化室購置一定數量的農村、農業和農民方面的報刊書籍。以農村文化室為陣地,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延伸到村級,並堅持送戲下鄉,以解決農村羣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

5、 積極組織引導農村羣眾業餘文藝演出和體育活動,舉辦較大型的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活動,以激發羣眾參與文娛活動的熱情。

6、 對農村文藝和文化方面有特長的農民組織培訓,培養農村文藝、文化體育活動的骨幹。

7、 扶持農民業餘劇團,建立文化示範户和農家書屋,鼓勵農民自辦文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文化建設。

8、 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引進文化專業人才,培訓現有人員,提高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