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調研報告(精選4篇)

閲讀調研報告 篇1

班級課外閲讀狀況調查報告

閲讀調研報告(精選4篇)

一、調查方式:

為了使調查取得預期的效果,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於調查前精心設計了四張調查表,分別從“閲讀興趣”、“讀書類型”、“讀書時間”、“讀書方法”、“家長重視程度”等方面,採用問卷、採訪等方式進行實地調查。即先設計好調查表,再分發到同學們及家長的手中,填寫完畢後回收彙總。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透過本次的調查狀況總體上看,自開展“振興閲讀”活動以來,學生的課外閲讀潛力既有了明顯的提高,又存在着種種的不足現象,具體狀況從以下幾點分述:

1、閲讀興趣統計(單位:﹪)

調查顯示:班級中只有50﹪的學生喜愛課外閲讀,20﹪的學生不喜歡讀書。在調查中我又走訪家長了解到孩子的閲讀興趣並不高,多數是在家長的督促下才讀書的。

2、讀書類型統計(單位:﹪)

調查顯示:44﹪的同學讀的書籍集中於童話與科普類,26﹪的同學喜歡讀漫畫類書籍而閲讀作文類書籍的同學只佔了20﹪其中多數是在家長逼迫下才閲讀的。透過採訪我還了解到40﹪的家長只是偶爾帶孩子去書店,25﹪的家長從沒有帶孩子到書店購書,家庭的藏書量也不多。

3、讀書時間統計(單位:﹪)

調查顯示:60﹪的同學平均每一天閲讀時間在1小時以內,24﹪的同學那經常堅持2小時左右,只有16﹪的學生平均閲讀的時間為3小時左右。調查得知,大部分同學喜歡看電視、玩電腦,只是偶爾讀課外書,因而總的閲讀量較少。

4、讀書方法統計(單位:﹪)

調查顯示:同學們的閲讀方法不是很科學的。只有

24﹪的同在家長和老師的要求下寫讀後感,做筆記的同學較多,佔40﹪,能夠看出同學們是對好詞好句的積累還是比較注重的。

5、家長重視程度統計(單位:﹪)

調查顯示:只有半數的家長重視孩子的課外閲讀,仍有半數的家長對子女閲讀不夠重視,這樣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潛力和閲讀潛力的提高。

三、調查後的思考與推薦。

針對同學們的閲讀興趣、閲讀面窄、時間的不足、方法的不科學等問題,我推薦:

(一)培養閲讀興趣

1、循序激趣

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必須的順序性和階段性,學生髮展的各個階段都有其觀察世界和解釋世界的獨特方式。教學中要充分地思考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水平,知識結構要適應某一學習階段學生普遍能接

受的形式,安排好知識結構的合理序列,深淺程度應適合於認知發展的水平。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活動,要拾級而上,強化學生閲讀時學會、會學的心理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調查中可知44﹪的同學讀的書籍集中於童話與科普類。因此,教師在介紹讀物時,對低年級學生應多介紹童話和通俗的寓言讀物,並儘量帶給直觀感性材料,如聲像材料;對中年級學生,應多介紹科普知識、歷史故事、人物介紹;對高年級學生,則介紹民間故事、短篇小説、歷史故事、人物傳記。在課型特點上,低年級多開閲讀物介紹課,中年級多開閲讀彙報課,高年級多開閲讀欣賞課、讀書筆記指導課,使學生“讀有所用,讀有所得”,讓學生掌握課外閲讀的鑰匙,在課外閲讀的廣闊天地裏自由馳騁。

2、環境激趣

環境激趣,就是按照校園的環境規劃,精心設計每個空間,使整個校園、整個教室既有優美的環境,又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氛,讓學生在和諧、優美的感受中得到啟示、移情、冶性,而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教師要結合教學授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使他們帶着強烈的閲讀興趣將知識內化。調查顯示:25﹪的家長從沒有帶孩子到書店購書,家庭的藏書量也不多。個性農民家的孩子,想看書可家長並不樂意去買書給孩子。於是,我組建班級“圖書館”,將學生的圖書資源“共享”。學生手裏都有幾本甚至十幾本的課外圖書,但是據調查,由於受電視動畫片的衝擊,多數學生對讀書不感興趣,有的讓家長讀給

自己聽,有的乾脆只是一種擺設。於是我就想,何不將學生的圖書集中起來,組建一個班級“圖書館”,發揮圖書應有的價值,讓全體學生都來關心閲讀,調動學生的閲讀興趣,構成一種“羣體閲讀”的風氣。在班內做好了動員,同學們興致都很高,紛紛把自己的各種圖書都“貢獻”了出來。為了便於管理,我規定,圖書還是由自己保管,只要將圖書的名稱報上就行。這樣,我把學生的姓名、圖書名稱列了一份清單,用電腦打印一份,貼在了班級的一角,圖書角。同學們只要到那裏找到自己想讀的書,就可到書的主人那裏去借。作為老師,我也和同學們一齊借書、看書,班內構成了濃厚的“羣體閲讀”的風氣。在這種風氣的感染下,每個學生都自覺不自覺地有了進步。校園還可把走廊及牆壁都充分利用起來,經常出讀書專刊,譬如“歷史上的這天”、“歷史名人與變法”、“我心中的一本書”、“祖國五十年”、“愛國人物傳記”懸掛文學家、科學家、教育家畫像;書寫名人語錄,如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劉向的“書猶藥也,久讀能夠治愚”等,要求班級按規定的主題和資料定期出黑板報,並由校少先隊大隊部負責組織評比。組織開展這些活動旨在充分利用校園的環境對學生進行無聲的教育,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引導他們

逐步把閲讀興趣轉化為自覺的閲讀實踐。另外,還可在班級中舉辦能進學生課外閲讀的活動,如舉辦“讀書節”、“讀書演講會”、“課外閲讀知識競賽”、“讀書筆記展覽”;評選“金鑰匙———讀書用心分子”。組織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能為學生帶給展示課外閲讀成果和個人才能的機會,在校園或班級中構成課外閲讀的良好氛圍。

3、擴展激趣

擴展激趣即引導學生把閲讀中獲得的知識應用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透過“同化與順應”的擴展活動進一步將所學知識系統化和概括化,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構成一種調節活動的心理結構。學生在擴展活動中,帶着強烈的求知慾進行課外閲讀,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閲讀潛力。在國小生課外閲讀材料,有許多介紹歷史人物和回顧歷史事件的書籍,這些書籍之間有着諸多的聯繫。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時,教師能夠此為契機,進行認知水平結構範圍內的縱橫發展,使學生温故而知新,多方面地掌握歷史知識。如學生閲讀《錢學森》一文後,為錢學森的愛國主義,堅韌的毅力,不懈的追求而感動,為他的創造成就感到驕傲。教師可順勢啟示:“你明白錢學森創造發明了些什麼呢?你還明白哪些名人取得了哪些成就?”激發同學們去尋找更多的名人故事來閲讀。現行國小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是名家名著的節選,為了讓學生了解這些優秀文章的時代背景和作者所抒發的感情感情,佈置學生課後擴展閲讀,如學習課文《海倫凱勒》後,可擴展閲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習課文《槐鄉五月》後,可擴展閲讀《故鄉》學生透過擴展閲讀,既鞏固和發展了課外閲讀的成果,又獲得了更多的知識。

(二)指導學生制定閲讀計劃

班級制定學期閲讀計劃,學生根據班級的閲讀計劃制定好個人學期閲讀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做到天天有計劃,天天有閲讀目的、任務、結果。

(三)多種閲讀方式並行,讓孩子們徜徉在閲讀的海洋。

1.鼓勵家長協助指導,家庭內部進行共同閲讀──“親子閲讀”。本次調查發現40﹪家長偶然督促孩子看書。“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應是“學生、家長、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課程標準》)。因此,我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閲讀──“我與孩子同閲讀”活動(也是此刻比較流行的“親子閲讀”)。每週一向全班同學帶給一篇文章,讓學生帶回家和父母親共同閲讀,反覆討論,第二天與同桌合作在《班級採蜜集》上寫上各自的體會,把記錄本交給老師審閲。最後全班交流心得,回家告訴父母成果,到達親子互動,共同提升水平的目的。

2.發揮小組合作性,促進小組共同進步,開展手抄報比賽。

不定期開展手抄報比賽,學生自由組合,分工合作,資料自定,規定時間內完成。孩子喜歡美術,所以手抄報都很有質量。例如上學期,本班舉行了一次主題為《我閲讀我快樂》手抄報比賽,孩子們僅僅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就把他們能搜刮到的書籍與資料資料,製作出一張又

一張精美的手抄報展覽期間,孩子們都從中閲讀到許多關於課外的知識。而更就應表揚的是家長在背後為孩子們帶給的支持。

3、利用“三分鐘演講”,交流讀書所得。

學生讀書了,讀得質量如何利用課間操以後上課以前這段時間我組織了“三分鐘演講”,按學號每一天一名學生登台“演講”自己的讀書所得。為了不給學生增加難度,我規定,圍繞你看的書,説什麼都能夠。能夠説你喜歡的書中的一個人物;能夠將看的資料作為故事講給大家聽説的資料可多可少。一個學生説了,其他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也能夠就此展開爭論。為了不致登台時無話可説而“尷尬”,同學們看書時,比以前認真多了,都或多或少的有收穫。

(四)展示閲讀成果及時評價

1、開展剪貼報活動,展示閲讀成果。

讓學生把平時感興趣的報紙雜誌上的圖片或者語言收集起來,做成剪貼報展示。這個實踐活動提高了閲讀質量,加強了對閲讀材料的印象,拓寬了知識面,還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所以這不但是一個積累材料的好方法,還是一種調動學生用心性的好手段。

2、及時表彰鼓勵,評價讀書。

有競爭才有上進心,有上進心才能有進步。對學生的評價能否及時跟上,是決定一項活動能否長久堅持的關鍵。歌德説過:“讀一本

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交談。”適合兒童閲讀的中外名著,科學普及讀物,甚至包括優秀的廣播、電視節目以及網絡資源,經過教師認真的篩選,都能夠作為國小生閲讀的重要資料。有關資料證明,國小生語言的積累近一半來自課外,由此可見,課外閲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廣闊空間。就應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督促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透過這次調查,我更深刻地認識到,閲讀課外書是國小生很重要的一項課外活動,不僅僅能提高孩子的知識修養,而且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增強孩子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因此,我們務必長期堅持下去,要讓孩子養成閲讀的好習慣,為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閲讀調研報告 篇2

一、調查的目的和好處

在國小中段語文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在校課外閲讀用心性高,校外不能堅持,閲讀習慣較差。課外閲讀的時間普遍偏少,課外閲讀量不大,閲讀方式單一。學生看得比較隨意,大多是走馬觀花。閲讀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地進行。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表現出語言表達潛力差,不能順利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詞彙量少,語言平淡。作為教師的我們心痛着,思考着,我們想要培養學生的課外閲讀潛力,為學生綜合潛力的提升奠基,我們嘗試開展一個關於課外閲讀的活動,我們要讓學生愛上課外閲讀……

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潛力低下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擴大學生課外閲讀資源?怎樣爭取家長配合,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如何激發學生濃厚的閲讀興趣?如何對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方法指導?……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能探索出來,我們就有期望讓學生愛上課外閲讀,課外閲讀潛力得以提升。

瞭解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現狀,瞭解分析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潛力低下的原因,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探索和培養,是我這次調查的目的。二、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1.調查的對象:

樂至縣八一期望國小20xx級1班全體學生2.調查的方法:

在收集相關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潛力的資料和對本班學生課外閲讀潛力現狀的觀察的基礎上,我制定了“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潛力現狀調查表”進行調查。同時,用不定形式的訪談法,對20xx級1班家長和學生進行訪談,目的在於瞭解本班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及影響因素。三、統計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發放問卷共32份,收回32份。透過問卷調查表,我發現,學生課外閲讀現狀較為樂觀,與訪談記錄大相徑庭。於是,我又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查,並在調查前,向學生強調不記名如實填寫。第二次問卷調查較為真實地反映了本班學生課外閲讀現狀。

透過調查研究,發現20xx級1班學生課外閲讀現狀如下:

(一)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觀態度用心,但難以堅持。

二年級學生已經開始個性的發育,處於性格、興趣、愛好構成傾向性的萌芽狀態。他們求知的慾望,個性是對適合於自己興趣、愛好的各類信息的渴求,與日俱增,想開拓自己的視野。因而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觀態度用心,比較愛看課外書,但國小生的興趣容易不見。他們意志品質較弱,在需要耐心恆心的課外閲讀中往往堅持性較差,意志動搖,不能堅持到底,導致課外閲讀的斷續、稀疏甚至中斷。學生在校,大多數時間都被課內知識的學習所佔有,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閲讀,這就意味着學生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外,更多的是在家庭進行。但事實上孩子在家,又有多少家長能一如既往地督促孩子進行長期的課外閲讀?

從調查結果來看,無論是學習日還是雙休日,絕大部分學生平均每一天只能保證10分鐘左右的課外閲讀時間,學習日內堅持課外閲讀20分鐘的僅佔12%,雙休日內堅持課外閲讀20分鐘的也僅佔28%,每一天堅持課外閲讀1小時的更少,學習日內僅佔1.5%,雙休日也僅佔8%。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國小第一學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第三學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要完成上述字數的課外閲讀,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是較難做到的。更何況,這三個學段145萬字的閲讀總量僅僅是“下限”,是學生務必到達的課外閲讀量的“底數”。如果閲讀量高於或大大高於《課標》的“下限”,那對學生閲讀意志的要求就更為苛嚴,就更需要學生進行堅持不懈的閲讀。

(二)學生課外閲讀資源貧乏。

在調查和訪談中發現,農村學生的家長由於文化素質較低,加之經濟狀況所限,很少主動給孩子購買課外讀物。絕大多數學生有閲讀的興趣卻沒有書可看,學生家中藏書20本以上的1人,佔3%,10本以上的3人,佔9%,5至10本的10人,佔31%,5本以下16人,佔50%,無1本的2人,佔6%。學生放學回家想看書卻無書可看,以致學生把寶貴的空閒時間浪費在玩耍和看電視上。

八一期望國小是20xx年依靠部隊支援在原南塔十村國小基礎上新建的國小,基礎設施的配備相對簡陋,經濟條件相對薄弱,沒有設置圖書館。這樣也就不能為學生的課外閲讀帶給良好的環境,使得學生缺乏課外閲讀資源。課外讀物的匱乏,無疑是國小生課外閲讀潛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三)學生課外閲讀潛力低下,缺乏指導。

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教師未能給學生帶給閲讀的條件和機會,把超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語文和數學兩科的課業學習上。由於學生得不到教師的正確指導,就是手頭有一本書去讀,也不明白要去讀什麼,將要從中學到什麼。因此,學生閲讀時,看得比較隨意,大多是走馬觀花,翻看插圖,瞭解一些故事情節或大概資料,看完後,自己的大腦中並沒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甚至根本就不求甚解。這樣的“讀”,不但讀書效果甚微,還養成了不少閲讀的不良習慣。

進一步調查發現,在課外閲讀方式上,學生普遍選取獨立閲讀形式,家長指導閲讀所佔比例僅為9%。大部分家長本身文化水平低,以為自己孩子理解了教育,學習了校園課程,閲讀潛力就好,對孩子真正的閲讀潛力,表達潛力瞭解不深。家長的低要求,間接導致學生課外閲讀潛力低下。

(四)學生課外閲讀面較窄,閲讀量少。

我在班上做訪談,要求學生説出自己有多少本課外書籍。調查31個學生,能列舉10本以上課外書籍的一個都沒有。最多的能列舉6本課外書籍,並且只有2人。大多數學生能説出2至4本書名,有3個學生一本書名也説不出。學生能列舉的大多是《奧特曼》、《喜羊羊與灰太狼》、《虹貓藍兔七俠傳》之類的。這都是媒體時代,學生的視覺聽覺在媒體狂轟濫炸的漩渦裏旋轉。少數學生列舉了《十萬個為什麼》、《格林童話》、《媽媽教我學唐詩》等書目,此外,還有一些卡通連環畫。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那些真正能滋養心靈的好書卻少有問津。

大多數學生閲讀課外書只是看熱鬧,走馬觀花地看一遍,喜歡看《奧特曼》一類的動畫圖書,對知識性的書籍不感興趣。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課外閲讀量極小,平均每週讀課外書不到1本的佔72%,1至2本的佔19%,2本以上的佔9%。對於身處農村的大多數孩子來説,要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不是件容易的事。

(五)家庭影響巨大,家長對課外閲讀的認識還有待提高。

由於地理條件限制,受社會經濟大潮的影響,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忙於生活,操心掙錢,懶於學習,無暇讀書。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文化氛圍濃,書籍報刊豐富。那麼學生有書可讀,其課外閲讀狀況就好,反之,無書報可看,學生想讀也是枉然,其課外閲讀必然是紙上談兵。另外學生家長文化素養低,不讀書不看報,對孩子負面的影響也不可低估。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家庭缺少文化氛圍,農村學生家長生活壓力大。生活大多艱辛,沒有時間也不習慣讀書看報。閒餘時間家長讀書看報的不到10%,60%的家長看電視,30%的家長下棋打牌,孩子耳濡目染的不是學習讀書,而是無所事事,自然而然地效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的課外閲讀就無從談起。

在與家長接觸中,發此刻農村,學生家長都渴望子女“跳出農門”,他們只期望孩子把校園裏的課本念好。“讀書就是讀課本,與語文數學無關的書都是野書”的觀念仍是大部分家長的主導意識。

四、調查後的思考

1.提高培養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潛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要用心開發家長資源來培養農村中段國小生課外閲讀潛力,透過家長會、家訪、來訪、電話交流等形式。主動進行家教指導,幫忙家長也提高認識,共同促進學生的課外閲讀潛力的發展。

2.用心為學生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

只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讓每個學生都能與書結緣,撲到書籍的海洋中遨遊,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課外閲讀潛力。在選取書籍,帶給讀書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等方面,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啟發和準備。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活動,使家長成為合作伙伴將會到達更好的效果。

3.有待於探索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閲讀潛力。

在缺乏指導的學生課外閲讀中,學生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閲讀潛力低下,閲讀習慣較差,收效甚微。只有學生在懂得怎樣閲讀的前提下,在良好的閲讀指導下,學生才能有目的地閲讀和思考閲讀,並堅持下去,為綜合潛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1.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使學生到達”毋需揚鞭自奮蹄”的功效。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主要是靠教師啟發和誘導的,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首先是榜樣激勵;榜樣能夠使學生產生向上看齊的心理,能夠是名人效應,介紹一些偉人、名人的課外閲讀經歷,比如説,介紹列寧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在圖書館看

書的地方踏出一雙雙腳印;也能夠是典型的學生,讓他們從身邊學起,樹立起熱愛書籍的興趣,進而從中去領悟、去汲取,教師還能夠適時展示學生閲讀課外書的成果,比如讀書筆記,根據閲讀課外書製作的手抄報等。作為家長,也要做好子女的表率,給子女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2.針對學生閲讀範圍的狹小,首先學生要養成熱愛書籍的良好習慣,博覽羣書,不侷限於一個範圍內,要大膽去閲讀,去發現。圖書室作為學生閲讀課外書的主要渠道,校園應做好圖書室圖書的補充,充分保證圖書的數量、質量;並定期為學生推薦好的圖書,做好閲讀上的指導,在校園構成一個課外閲讀氛圍,作為家長,則應適時為子女補充各類書籍,督促子女去閲讀,在子女身上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3.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的養成。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提高閲讀的效率,首先要做好讀物的推薦,最廣泛的就是與教學資料相關的,比如説學習了《草船借箭》能夠推薦學生去閲讀《三國演義》,去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學習了《景陽岡》能夠推薦《水滸傳》,去了解武松之後的經歷與命運,從而體會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身不由已的人物形象。另外,還能夠推薦他們年齡特徵相適合的,六年級的學生充滿了求知慾、充滿了幻想,能夠為他們推薦《十萬個為什麼》、《科幻故事》等等,讓他們感到課外書知識的豐富。其次,學會閲讀的方法。學生的年齡特徵決定他們很少能細細品味一本課外書,多數學生都是篩選精彩的來看,往往是大體瀏覽一下,學會閲讀的方法就十分重要。教師要根據課外書的特點、結構、結合學生的實際指導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閲讀課外書,有效充分利用時間。第三,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不僅僅能夠增強對課外書的理解,還能夠進一步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寫作潛力等等,比如説讀了《作文集》可

以摘抄一些好詞好句或寫寫對某一篇作文的、感想;讀了《中國民間傳説》則能夠談感想、展開想象,還有就是要建立起豐富多彩的各種課外閲讀形式,落實檢查,這樣才能督促學生良好課外閲讀習慣的養成。

閲讀調研報告 篇3

關於國小生課外閲讀狀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閲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九年課外閲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國小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為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閲讀量,校園要創造一切條件,加強課外閲讀的管理和指導。

鑑於此,我對唐山師範學院玉田分校附屬國小學生的課外閲讀活動進行客觀的調查和了解,目的在於:具體而真實掌握學生課外閲讀的有關狀況,瞭解他們課外閲讀的興趣程度、閲讀面、閲讀量、閲讀途徑、閲讀方式和閲讀效果;掌握學生對“課程標準”中“關於誦讀篇目和課外讀物的推薦”的實施狀況;瞭解校園對學生課外閲讀活動的要求以及量化狀況;瞭解學生對課外閲讀活動的要求和推薦;為我們制定學生課外閲讀活動的設計方案帶給第一手資料;為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閲讀的策略研究,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進行了此次調查。

二、現狀

在新課程理念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教學方法、教學關係逐步得到調整,湧現出一些以學生為主的活動式、體驗式、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使素質教育得以全面實施,應把新課程理念從校內帶向校外,從課內閲讀帶向課外閲讀,使學生的素質得以全方面的提高。

目前,我縣居民的經濟收入逐年提高,我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漸完善。但學生的課外閲讀比較嚴重地存在着幾種現象:

1、不想讀。沒有嚐到閲讀的樂趣,所以不想讀。於是,被其他的媒體奪去了幾乎所有的課外學習時間。

2、不會讀。拿起書來,無從讀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迷迷糊糊讀了,也沒有收穫。

3、不能讀。一是沒有書來讀,家中沒有藏書,或者沒有適宜的書;據初步調查,我校國小生擁有的書量太少。透過我校、六年級四個班的家庭藏書統計,結果如下:家裏孩子讀的書有100冊以上的只佔6%,50冊以上佔44%,63%的家長給孩子買書既買練習冊又買課外書,這其中還不乏漫畫類的書。二是沒有時間讀,這是教師們家庭作業過多所致。超多的習題,重複的練習,應試教學的資料充塞了學生的空間。

以上三種現象,其實是相互作用的,沒有課外書或沒有時間,當然就不能讀,而學習的興趣與方法正是從學習中得到的,不學習,又如何能得到學習的興趣呢?於是不會讀,不想讀。反過來,如果真有了興趣,他會想方設法借書閲讀,擠時間讀,就會讀得津津有味,讀得忘乎一切。而學生家庭藏書量甚微,閲讀資源匱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學生的課外閲讀。

三、調查對象與方法

隨機抽取我校五、六年級200名學生及其家長,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了調查。

四、調查結果分析

對收上來的學生問卷與家長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狀況分析歸納如下:

(一)對課外閲讀價值的認識不足。

超多的課外閲讀能夠為學生帶給良好的“智力”背景,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但是一些學生和家長,甚至是部分非語文類老師對此的認識卻失之偏頗。23%的學生認為讀課外書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21%的老師對學生讀課外書的態度不夠支持,27%的家長認為讀課外書會耽誤孩子的成績。可見,由於長年來推行應試教育的濃重陰影,使得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閲讀受到了無辜的“冷落”,使得期盼點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與“讀書之樂”無緣。

(二)學生自覺閲讀的興趣不濃。

調查證明:23%的學生每一天都讀課外書,33%的學生經常讀課外書,44%的學生只是偶爾讀課外書。其中30%的學生讀課外書是家長和老師的要求。究其原因,電視、錄象、電腦遊戲等大眾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有極大的衝擊。42%的學生看電視的時間每一天超過一小時,26%的學生每一天超過半小時。數據證明更多的學生在電視與課外書之間更喜歡前者,但是如果讓學生過分地依靠聲像材料,久而久之,就會削弱兒童感受語言文字的潛力。

(三)適應學生讀的好書不多。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因此,要找到適合學生讀的課外書籍尤為重要。然而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40%的學生喜歡讀文學類的書籍,23%的學生喜歡讀科普類,30%的學生喜歡讀漫畫類;41%的家長只是偶爾帶孩子上書店,家裏孩子讀的書有100冊以上的只佔6%,50冊以上佔44%;63%的家長給孩子買書既買練習冊又買課外書,這其中還不乏漫畫類的書。學生課外讀物的匱乏,無疑是學生閲讀潛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四)學生對科學閲讀方法的掌握不夠。

我們常説:得法與課內,就是要在課內嚴格閲讀訓練,讓學生學會閲讀。然而一些老師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以本為本,守本固本,考什麼教什麼,學生即使有課外閲讀,也是在應考模式裏兜圈子,使學生缺乏正確的讀書方法,從而喪失了課外那片肥沃的土地。調查證明30%的語文閲讀課沒有用來閲讀,而是挪作他用。80%的學生期望老師在閲讀課上引導大家讀,89%的家長認為校園很有必要開設課外閲讀指導課,期望老師對學生進行閲讀方法的指導。

四、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的思考與對策

針對這些現狀,提出以下幾點思考,以期儘早改變現狀,使我校的課外閲讀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1、以課本知識為出發點,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新課程強調要面向生活、面向社會,強調學科知識之間的溝通與綜合。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國國小生語文課程在資料編排上呈現出廣泛性、綜合性,就其文章體裁而言,形式多樣,記敍文、散文、詩歌、童話、應用文等,而課程內文章所涉及的知識則更為豐富多彩,有狀物、記事、繪景、想象等方面,因此就其以上特色,為在校學生的課內閲讀帶給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然而,如何做好課內閲讀的鞏固與延伸,其可行之道就是開展好生動搞笑的課外閲讀指導,以課本知識為出發點,結合文章體裁的多樣性和知識面的廣泛綜合性,從多層次、多角度作好課外閲讀指導。如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文後,可指導學生選取安徒生的其它童話進行閲讀,從而領悟童話故事所藴含的道理。又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文後,可誘導學生去閲讀《十萬個為什麼》等科普讀物,增長科技知識。當然,在指導過程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長此以往,必定會使學生養成主動閲讀、樂於閲讀的習慣和興趣。

2、利用現有讀物指導精讀。

新課程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潛力,這要求學生能把課內所掌握的閲讀技巧內化為自己的潛力,利用現有的讀物互相轉閲,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在處理好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兩者關係的基礎上進行引導:①、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讀書時間,每一天不少於1小時,②、教給學生一般的讀書程序,③、提出讀書要求,調動學生在閲讀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使閲讀效果到達最佳狀態,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所提要求應有層次化,低年級重點做到“口到、眼到”由於低年級學生識字量較少,加之朗讀潛力還未成熟,因此,可允許學生動口朗讀,朗讀過程中做到“眼到”,即要求學生到達正確、流利。中年級重點做到“眼到、心到”,在掌握必須詞彙量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看書有必須的速度,同時,在閲讀過程中,善於思考,不懂就問。高年級重點做到“手到、口到”,即閲讀時善於摘錄好詞好句,同時把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即樂於寫體會,寫讀後感)並把自己的情感與同學、老師互相交流,如此以來,學生表達潛力將得到提高,獲得的知識面將更為廣闊,心靈震撼將更為深刻。

3、以校園為主陣地,創設閲讀條件。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校園、教師多與家長溝通,因此校園能夠組織召開家長會,成立家長校園與家長委員會。對家長全面實施家庭教育輔導,以提高家長的文化素養,增強現代主義教育觀,把新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千家萬户,讓此次改革成為校園、家庭、社會共同的奮鬥任務。校園要努力創設條件,營造良好的氛圍。

首先,要倡導宣傳——構建閲讀的芝蘭之室。

首先要在班上大造輿論,一是宣講讀課外書的好處,二是講述各種名人讀書的故事,三是進行環境佈置(黑板報的讀書角介紹好書、教室裏的圖書角供同學們交流借閲),四是對於認真讀課外書的同學不惜讚語,五是給予必須的讀書時間,甚至不惜用課上的時間開展課外的閲讀,使讀書的風氣首先構成於課內,然後延伸到課外。六是開展讀書的交流活動,更重視平時與學生的交談,從談話中倡導讀書,瞭解學生閲讀狀況。

其次,要薰陶感染——點燃閲讀的情感之火。

我們教師的閲讀情感對於學生也是一種良好的閲讀榜樣。我們要以入神入情的閲讀為學生們作出榜樣。要安排每兩天一次30分鐘的自由閲讀,每逢其時,教師也要手捧一卷,沉浸其中,讀到得意處,有時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教師的這種閲讀情感對於學生有着一種極為重要的薰陶作用,教師的閲讀對學生起着一種巨大的感染力,學生從中體會到讀書之樂、之趣,之令人陶醉,點燃起閲讀的情感之火。體現了主導作用對於主體的喚醒,也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的人文好處,這也是科技發展所無法替代的教師的價值好處。

再次,要引導點撥——探索閲讀的通幽之徑。

校園從整體上加以把握。1.編排各年段的課外閲讀序列;2.制定閲讀指導總目標和子目標;3.劃定資料;《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閲讀總量到達400萬字以上,閲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閲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1-6年級的閲讀量,依次不應少於5萬字、10萬字、20萬字、30萬字、40萬字、50萬字(合計約150萬字)。低段年級以文學作品類的閲讀指導為主,包括兒歌、謎語、古詩、童話等。中段年級以科技知識類閲讀為主,重點指向現代社會中的科技新成就與新問題等方面的資料。在計劃的導航下,讓讀書真正成為學生的習慣,讓書香溢校園,真正實現課外閲讀指導的序列化,目標化和階段化。而對於“怎樣讀”這個問題,則不強求一律,只是介紹幾種讀書方法,比如自己的書能夠採取圈點、評註法;而借來的書,能夠採取摘抄法;能夠是略讀,能夠是詳讀,甚至能夠用寫讀後感、讀書筆記的方法來促進讀書。每個同學都能夠有自己特有的讀書法,可在班級裏組織進行學習交流方面的主題班會,每有好的讀書方法,就向同學們介紹。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互相交流所讀的文章,讀到好文章,要向大家推薦,有好的片斷,就在課堂上朗讀,做到奇文共賞,疑義同析,情感在其中交流,方法滲透其中,讀書的氛圍構成,我以為這就是最好的讀書

方法。教師能夠組織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在讀書的實踐中學會讀書,就是充分發揮了教師在學生課外閲讀生活中的主導作用。

4、利用化現代媒體渠道開展閲讀

自改革開放以來。信息的來源渠道越來越廣泛,而且具有越時空、傳播速度快、資料豐富等特點。針對現實條件,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現代化媒體即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網絡資源等渠道進行信息即知識的涉取。因此,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尤為重要。其中包括“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合作的潛力”。結合我校國小生實際,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網絡資源”四大媒體技術開展閲讀。目前,廣播電視已普及千家萬户。其傳播的速度極快,知識面極廣,有國家新聞、娛樂信息、科技知識、生態環境、少兒節目等等。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利用這四大媒體技術來開展閲讀。其中對信息進行鑑別、篩選、分析、決定潛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要指導學生自覺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擾和侵蝕。個性是在電視節目的選取方面應給予正確引導,鼓勵學生適時、有選取的收看少兒節目、動物世界、新聞聯播等節目,並結合主題隊會開展討論會,發表對當今世界的看法,自然野生動物的分佈狀況等,也可組織學生進行小報設計、故事會等活動。透過這些形式,既能擴充個體知識信息的容量,又能促進學生思維潛力表達潛力的提高,使學生逐步養成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習慣。

總之,課外閲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諧發展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它需要校園、社會、教師、家長共同關注,齊心協力。與書為友,和孩子同讀,伴孩子一齊成長,讓人人成功起步,應當成為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共同追求。

閲讀調研報告 篇4

大學生課外閲讀調查報告

前言:“我心裏一向在暗暗設想,天堂就應是圖書館的模樣。”(阿根廷博爾赫斯)當我在思考究竟要寫一份關於什麼的實踐報告時,腦海中就浮現出這樣一句話:窗明几淨,書香洋溢是多麼令人愉悦的場景。讀書是一種絕妙的藝術。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靜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閲歷,益與人生。手捧書籍,與書同行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完美享受。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上海電力學院在校大學生課外閲讀狀況,主要採用了問卷調查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調查包括了上海電力學院在校大學生對於課外閲讀的態度、課外閲讀的狀況、課外閲讀的時間及其課外閲讀的動機等。透過以上研究作者進一步對於結果進行分析。課外閲讀對於大學生來講是一種最有效的自助學習的方式之一,透過這次調查作者期望能夠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上海電力學院在校大學生課外閲讀現狀,為教育改革帶給必須的依據。

關鍵詞:大學生;課外閲讀;閲讀態度;興趣;目的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傳承工具,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説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能夠增加內涵、陶冶情操、培養情緒、成熟性格,而課外閲讀更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是學生了解世界、接觸社會、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一個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僅侷限於對課本知識的瞭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素質,拓展知識面,就就應瞭解其在課外閲讀方面的基本狀況,從中發現問題,探索如何解決問題,從而提出合理的推薦,有針對性地給予廣大同學指導和幫忙,努力提高大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和質量,引導當代大學生正確合理地進行課外閲讀。我們小組進行了為期三個禮拜的大學生課外閲讀調查,旨在能夠為校園的第二教育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一、調查基本狀況

調查時間:20xx年5月上旬至20xx年5月中旬。

調查地點:上海電力學院校園內。

調查對象:上海電力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法:採用書面問卷形式(實發問卷100份,收回93

份,有效問卷93份,回收率93%)。

調查目的:瞭解我校大學生課外閲讀狀況,及時發現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大校園園良好讀書風氣的構成。

二、問卷調查

㈠基本狀況

⒈對閲讀課外書的看法:

結果顯示,十分必要,但是務必有選取性佔了53%,在乎個人興趣,喜歡才看和無所謂,看不看都行則各佔了45%和19%,沒有好處,沒必要看則佔有0%。

⒉閲讀書籍來源(如圖):

⒊每一天所花閲讀時間:

調查顯示,31%的同學只花不到半小時的時間作課外閲讀,43%的同學每一天花1小時左右的時間作課外閲讀,21%的同學花1—2小時,6%的同學則花2小時以上的時間。具體狀況如圖:

⒋大學生所閲讀書籍類型:

其直觀圖如下:

⒌課外閲讀動機:感興趣的同學佔了68%,對學習有幫忙的同學佔了42.65%,提高自身素質佔了36.03%,而家長或老師要求佔了17.65%.

⒍影響課外閲讀用心性的因素:

大部分同學認為情緒、時間、環境會影響他們看書的用心性,與此同時,不少同學認為圖書館圖書數量少、更新慢,考試的壓力也是影響自己讀書用心性的因素。

㈡問卷分析

透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⒈課外閲讀興趣,仍是當代大學生最主要的課外活動興趣之一。

課外閲讀佔總人數的36.21%,這也是大學生作為知識文化羣體的主要特徵。調查發現,文學書籍依然是當代大學生課外閲讀興趣中最主要的讀物,這與文學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參政消息》作為大學生最喜愛閲讀的報紙,反應了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仍是現實社會與事實政治。他們個性喜歡迅速客觀的報道和中肯的評價分析,而這正是《參政消息》的辦報宗旨,也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渴求多瞭解中國、瞭解世界的思想狀況。《讀者》是大學生最喜歡閲讀的雜誌。在緊張而有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期望閲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雜誌,而《讀者》所追求的雋永、和諧、親情、人性等風格,十分適合大學生的閲讀心理,因此成了大學生的首選刊物。

⒉對社會流行粗淺讀物興趣倍增。

在課外所閲讀的書籍中,體育、娛樂雜誌佔了31%,這也暴露了當前大學生課外閲讀中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質量太低,深度不夠。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些讀物質量普遍存在問題,甚至無聊至極。而大學生卻對此仍認識不夠,實在令人擔憂。

3.大學生課外閲讀時間較少。

從課外閲讀時間上,我們能夠直接瞭解到人們對課外閲讀的態度及重視程度:31%的同學只花不到半小時的時間作課外閲讀,43%的同學每一天花1小時左右的時間作課外閲讀,21%的同學花1—2小時,6%的同學則花2小時以上的時間。所花時間在兩小時以內的佔總人數的95%,超過兩小時的僅佔6%。這説明我校大學生在課外閲讀上所花的時間還是偏少。因為大學是相別於高中的,我們有着很多的課餘時間,從時間上看,我校學生對課外閲讀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

4.大學生對課外閲讀有比較理性的思考。感興趣的同學佔了68%,對學習有幫忙的佔了28%,提高自身素質的佔了1%,家長或老師要求佔了3%。這説明在課外閲讀中,人們的功利意識並不是太強,並不是單純的為了提大學聯考分、拿到學分、在考試中能夠不“掛”,而是上升到一個高度,即為了自身發展,提高自己的素質,全面發展自己,培養自己的人格,也是為了指導自己的學習,使自己的行為更加合理化和科學化。從大學生的閲讀動機中我們能夠了解到,課外閲讀已經成為大學生提高自我修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經成為大學生全面發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專業學習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沒有課外閲讀的調節和補充,大學生的業餘生活也是不可想象的。

5.圖書館的閲讀條件有待改善。

圖書館是同學們課外閲讀資料的主要來源,但多數同學認為限制自己課外閲讀的因素中選取圖書館圖書書籍量過少,更新過慢。這需要校園的相關方面進行改善,加強。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課外閲讀無疑是重要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説的:“課外閲讀,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他的話形象地告訴我們,課外閲讀是開拓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路的一條重要途徑。

透過調查,我們對大學生閲讀狀況得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㈠當代大學生的興趣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

本次調查證明在課外閲讀興趣等方面,當代大學生的閲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雖然在調查中,我們明白的是大學生對文學類讀

物比較偏愛,但這並不能掩蓋閲讀的多樣化傾向,大學生注重從多方面去發展提高自己,需要從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養。

㈡當代大學生的課外閲讀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

個體興趣自身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的特徵,對滿足大學生課外業餘活動和閒暇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好處,也是大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和自身社會化不可或缺的途徑。例如大學生對文學類課外讀物的興趣,滿足了他們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生活,並藉以抒發和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達自己對生活憧憬的完美意願和情感,這對他們強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聯繫在一齊。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的過多重視,而埋頭於對他人生活的解讀,忽視了自己的現實生活,這也顯然不利於大學生個體素質的提高。

㈢大學生的課外閲讀具有無目的性。

從調查中我們能夠看到,大學生閲讀並不是有針對性的,而是“泛讀”,讀後也沒有進行思索。這説明我們並沒有把課外閲讀當作是一種獲得新知識的手段。我們應當看到自己的閲讀分析潛力是比較差的。只有在平時的閲讀當中進行反覆練習,培訓這種潛力,我們才能把課外閲讀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才能到達課外閲讀的真正目的。

對此,我們認為要處理好閲讀與人生理想,閲讀與學業發展,閲讀與職業選取,閲讀與大學生生活,閲讀與特長髮展,閲讀與贏得機遇,閲讀與創造幸福的關係。在大學課程中,重視理論聯繫社會實際,把日常閲讀與教學資料、平時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與自己的生涯規劃結合起來。使四年的學習生涯慢慢凝聚成自我內發展的合力,構成適合自我發展目標的基因,這是觀念目標的本意。在有目的的構成自己這種基因時,要個性注重自我內發展諸素養的培訓。

讀一本好的書,就像沐浴在春風中,讓人心曠神怡,讀者與作者彷彿超越了時間和空間,應對面地在交流,在這種感召下,讀者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而這種共鳴可能會伴隨讀者一生。可見,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心理、思維等還在成長的中學生來説,是多麼重要的阿!它對於提大學生的文化底藴和人文素養,激勵他們去創新的好處是十分重大的,應努力去弘揚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透過此次調查,我們初步得知了我校大學生課外閲讀的基本狀況,同時期望各位同學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多讀一些好書,自身用心、主動地去理解先進的、優秀的文化作品,以提升自我,發展自我。

一、引導大學生構成正確的課外閲讀原則,培養其良好的閲讀習慣

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而別林斯基説:“閲讀一本不適合自己讀的書,比不閲讀還壞”。書海無涯,然而同樣良莠不齊。高校需要儘早引導和幫忙大學生學會選取書籍,構成正確的閲讀原則。

大學生的課外閲讀需要建立的閲讀原則包括目標性原則、選取性原則、計劃性原則、廣泛原則、科學性原則等。要引導大學生廣泛涉獵,但同時務必用心主動地按照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或自己的愛好來確定大致閲讀目標,有選取性地選取書目,科學地規定閲讀時間、資料、順序和方法,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順序,配合學科本身的資料體系和知識體系,循序漸進進行課外閲讀,並透過課外閲讀不斷拓寬知識視野,提高綜合素質。③筆者所在的學院就堅持結合學科特色和專業培養目標,為學生開具“閲讀書目”,為學生帶給閲讀指南。

二、改善大學生的不良閲讀傾向,提高其閲讀品位

不少大學生的課外閲讀存在不良傾向,如長期沉溺於品位不高的武俠、言情、網絡小説等難以自拔,甚至出現精神不振,不思進取,影響學習的現象,高雅文化已經被擠兑到邊緣,這樣的傾向不得以改善將會最終影響大學生的人格完善。

針對這樣的不良閲讀傾向,要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閲讀活動,推薦好作品,引導大學生轉移閲讀方向,多讀書,讀好書,學會欣賞高雅的文學名著,教他們懂得深層次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提高他們的辨析潛力、鑑賞水平和審美情趣。必要時候圖書館還能夠在借閲制度上加以限制和閲讀上進行引導。透過改善大學生的不良閲讀傾向,提高其閲讀品位,能夠進而引導大學生提高人生品位,對於自己的未來有科學、合理的規劃。

三、引導大學生提高閲讀效果,培養正確的閲讀方法

閲讀效果是大學生透過讀書活動提高文化素質的關鍵,指導大學生們把所讀的書讀好,提高閲讀效果,對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學正確的閲讀方法直接影響閲讀的效益和質量。能夠透過等多種方式和手段,有計劃地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掌握科學的閲讀方法。引導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閲讀,控制好閲讀的速度,有層次、有針對性、有個人特色地進行閲讀。如有理論特長的學生能夠閲讀資料精深獨到的專著以獲得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及理論的系統性和邏輯的完整性等知識;而智力較高的學生可閲讀多種參考書加快學習進程或接觸其它學科領域謀求文理相通或理工相結合,以調節和完善自己的知識

結構。

四、合理利用網絡來提高大學生的閲讀潛力

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課外閲讀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網絡閲讀的影響好比一把雙刃劍,它既為大學生開闢了廣闊的空間,拓寬了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又可能造成閲讀興趣的泛化。高校應以培養大學生信息潛力和閲讀潛力為宗旨,正確引導大學生讀者的信息意識、信息觀念、信息道德、信息獲取技能以及學習計算機和網絡方面知識,引導大學生掌握高效的獲取信息技能和最新的文獻信息獲取手段,並利用網絡來培養其閲讀潛力,指導大學生用心利用網絡媒介的優勢,透過網絡閲讀書籍、購買書籍、查詢資料等。

高校要用心發揮校園網的功能,建立網絡信息資源目錄,為大學生讀者帶給集成化的閲讀信息檢索服務,同時帶給便捷及時地網絡閲讀導航,在校園網上實現書目導讀,把那些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的優秀書籍推薦給大學生,有意識地對大學生的讀書方向給予引導,避免大學生盲目瀏覽,節約其時間,提高其閲讀效果。

近年來,隨着大學課程的增加和課外活動的豐富多彩,透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我校大學生課外閲讀中也存在着一些明顯的不足,我校學生閲讀率普遍偏低,甚至有下降的趨勢,這與我們建設和諧校園是不相貼合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夠涵養性情,陶冶情操,培養直麪人生的心態,構成成熟的性格。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這天,課外閲讀更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我們期望藉此能引起校園更為廣泛的關注,期望在老師的指導下,改正錯誤,克服缺點,把課外閲讀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好處,更好的指導大學生們讀好書,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