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組織和諧研究報告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所確定的一項重大戰略性任務,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按照和諧社會的內涵及和諧社會對基層組織的基本要求,吐峪溝鄉黨委積極探索思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並在其中理出了一些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做了有益鋪墊。

基層組織和諧研究報告

一、*縣吐峪溝鄉農村基層組織現狀

一是農業人口和維吾爾族人口偏多。吐峪溝鄉7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擁有人口2.4萬人,其中維吾爾族人口22047人,佔全鄉總人口91.8%,農業人口23810人,佔總人口的99.2%;二是人均擁有耕地面積少。全鄉耕地面積41720畝,人均佔有耕地1.75畝。實際上土地資源分佈存在不平衡現象,如吐峪溝村,人均只有0.5畝耕地;三是主產業帶動增收空間漸窄。由於受缺水因素及農業科技含量不高等因素制約,做為農民增收主要渠道的葡萄產業存在蕭條趨勢,加之農產品市場疲軟和農民主要發展制幹葡萄,所以增收空間漸窄,有的甚至還存在下滑趨勢;四是農村經濟新增長點發展快,並有望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如全鄉設施農業發展已達到1780餘畝,旅遊業資源開發熱潮逐步興起,都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五是二、三產業相對滯後。受農村經濟發展遲緩的影響,農民的消費水平偏低,二、三產業發展較其它鄉鎮相對滯後,全鄉搞二、三產業的農户共203户,僅佔全鄉總户數3·96%;六是貧困人口較多。吐峪溝鄉有自治區級貧困村3個(現合併為1個行政村),享受低保待遇的243户,共245人,收入870元以下的646户,2760餘人。

二、吐峪溝鄉黨委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探索與實踐

1、以基層組織建設和穩定工作為主線,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提供組織保證和政治保障。

基層組織建設和穩定工作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沒有堅實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沒有安定祥和的社會政治環境,構建和諧農村根本就無從談起。為此,鄉黨委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採取五項措施,抓好基層組織鞏固工作:一是加強鄉黨政班子自身建設,對班子成員合理分工,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集體智慧,集體研究,集思廣益、集體決定,同時,從強化幹部宗旨意識和提高鄉黨政領導幹部執政能力及構建和諧社會能力的角度入手,實行科級領導幹部月初制定工作計劃、月末評審制度,以推進各項工作和各項制度的落實力度;二是配齊配強村級班子,針對工作力量薄弱的澤日甫村、吐峪溝村、潘鹼坎村、麻增坎村四個行政村,採取調查、走訪、座談、民主評測等方式,充分尊重羣眾意願為上述四個村配備了支部副書記,同時從機關選派得力骨幹分派到全鄉7個行政村擔當黨建聯繫員,使行政村工作力量得到加強,各項工作迅速有了起色;三是狠抓學習制度落實,通過學習武裝鄉村幹部頭腦,提高鄉村幹部對構建和諧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四是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進性作用,通過農民黨員挖掘和總結民智民力,把農民羣眾團結在黨組織周圍,推動基層組織決策上台階、上水平;五是轉變幹部作用,要求鄉村幹部主動深入基層,瞭解掌握羣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今年以來,共為羣眾解決熱難點問題31件,辦好事辦實事17件。

同時,鄉黨委還以平安建設為契機,層層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繼續鞏固“十户一聯”羣防羣治體系,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並有效發揮宗教人士這一特殊社會平台的作用,利用宗教人士向羣眾宣傳移風易俗及科學技術等,努力營創安定祥和的社會政治環境。

2、以農村經濟發展為中心,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經濟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吐峪溝鄉黨委在結合鄉情實際的基礎上,着力構建“三大基地”,利用基地建設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是建立萬畝西甜瓜早熟基地。根據全鄉水資源匱乏的實際,樹“軍彩基地”為龍頭,實施“龍頭帶基地、基地帶書記、書記帶黨員、黨員帶農户”工程。目前,全鄉設施農業發展面積已達1780畝,農民上交設施農業發展保證金已達32萬元;二是打造文化旅遊基地。以吐峪溝大峽谷旅遊開發為契機,結合麻扎村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積極引導、鼓勵周邊羣眾參與旅遊業開發及發展飲食服務行業,並兩次組織農民赴喀什、和田等地觀摩學習經驗。目前,在大峽谷景區周邊已建成農家坊民情風情遊1家,經營民族特色餐飲20餘家;三是建設節水農業發展基地。按照縣委、政府出台的優惠政策,大力宣傳推廣低壓管道及膜下滴灌節水措施,僅XX年以來,全鄉完成低壓管道鋪設31公里,膜下滴灌745畝。此外,鄉黨委還成立科技推廣普及隊伍,定期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或現場實踐培訓。同時,把勞務輸出作為農民增收主渠道,開展了3期農民工崗前就業培訓班,培訓農民工131人,並大力協調本地種植大户使用本鄉剩餘勞動力。今年以來,已外輸內轉勞動力2920人次。

3、以“三級聯創”為總抓手,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提供機制保障。

鄉黨委把“三級聯創”做為農村工作的總抓手,認真落實《農村黨員幹部定期教育培訓制度》及《後備幹部的培養力度》、《發展黨員工作制度》。近三年來,舉辦黨員幹部培訓班15期,培訓黨員幹部790人次,並實施“雙培”工程,三年來共培養鄉村兩級後備幹部47人,發展黨員128人,結合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探索農村黨員發揮作用的平台,建立了《農村黨員設崗定責管理辦法》等系列發揮農村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着力把黨員幹部建設成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主力軍,以此不斷推動“三級聯創”工作深入開展。同時,建立健全了《吐峪溝鄉行政村民主管理制度》、《村民“一事一議”制度》、《“民主日”活動制度》等農村基層組織民主管理機制,要求行政村“兩委”班子認真做好村務財務公開,對村級組織實行規範化管理,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對村級重大事務進行民主決策,並取得了實際效果。

4、以抗震安居工程建設為契機,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鋪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基礎。

抗震安居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也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為了維護好農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完成好縣委分配的抗震安居建設任務,鄉黨委一方面多方協調,為建房農民解決資金及建房材料上的困難,一方面組織農村黨員義務幫扶建房農户,解決建房農民用工難和資金短缺的問題。同時,鄉黨委還結合抗震安居工程建設,大力整治髒亂差的農村環境。僅今年以來,完成了8個村民小組的人畜安全飲水工程改造,修建鄉村道路31公里,在村組周圍植樹1131畝,並且完成了吐峪溝村建房新址的整體規劃和道路建設,使建房新址初顯新農村風貌。

5、以化解矛盾為着力點,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打牢羣眾基礎。

吐峪溝鄉羣眾上訪曾經十分頻繁,黨羣幹羣關係一度極為緊張,為了轉化黨羣幹羣關係,轉變羣眾傳統落後的思想觀念,鄉黨委主要採取以下做法:一是鄉黨政領導幹部主動到基層調查矛盾和了解羣眾的熱難點問題,並竭力解決。如協調石油公司在蘇巴什村建立加油站,解決了蘇巴什村民加油難的問題,化解了吐峪溝村油地索賠糾紛等,僅今年以來,鄉黨政班子通過主動深入基層瞭解並解決羣眾熱難點問題27件;二是加強信訪接待工作,如解決了遺留長達七年之久的潘鹼坎村村民薛培吉的借款問題;三是認真解決貧困羣眾的生活窘迫問題,一方面是在重大節日前解決困難羣眾的過節難問題,一方面是動員機關、站所、教師及廣大黨員對貧困户進行捐助或給予智力上的扶持;四是加大對農民羣眾的宣傳教育力度,如開辦農民工崗前就業培訓班,組織有致富意識的部分農民外出觀摩學習經驗、下發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單,並開展農民培訓班。20*年至今,共培訓農民5710人次,有力地促進了農民羣眾觀念的轉變和思想的解放。

三、影響基層黨組織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因素及形成原因。

1、三種資源的缺乏

首當其衝的是水資源的極度匱乏,成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最明顯的制約瓶頸。吐峪溝鄉地下水位下降十分明顯,突出表現在吐峪溝鄉下游行政村。據測算,地下水位以每年7---12米的速度下降,局部地帶甚至達15米以上。由於地下水位下降迅猛,部分村組幾乎連年打井和更新,不僅造成農民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農民負擔的增多,更嚴重的是隨着新井不斷多,水量卻越來越少。因此,吐峪溝下游行政村尤其是潘鹼坎村瀕臨着水資源斷絕的實際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到羣眾的生計問題,更給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帶來了直接阻力。

其次是農村人才資源的短缺。由於吐峪溝鄉生活和工作條件相對較差,幹部多不安心在鄉工作,退伍軍人及大中專畢業生也不願意回鄉,紛紛奔向城市擇業。據統計,全鄉每年至少有40名以上大中專畢業生,但截止目前,留在農村的大中專畢業生及退伍軍人僅有39名,而且有的已娶妻生子,習慣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村生活,失去了理想信念。同時本地一些稍有致富技能的人也選擇外出務工創收。由於農村留不住人才,選人用人大多屬於“瘸子裏選將軍”,存在很大的侷限性和無奈。

第三是土地資源的缺乏。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但吐峪溝鄉人均只有1.75畝耕地,在吐峪溝村人均只有0.5畝耕地,在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科技含量較低的情況下,人均佔有耕地少直接影響着農牧民的收入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

2、幹部能力普遍較低

一是大多數幹部思想不夠解放,習慣於行政命令,習慣於用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工作方式方法侷限於思維定勢,不善於抓住工作重點,不善於抓住問題本質,因此雖忙得不可開交,但多屬疲於應付,工作局面卻始終維持舊面貌;二是部分基層幹部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不高。習慣於安於現狀,習慣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工作上缺乏應有的激情和熱情,缺乏紮實的工作作風。有的幹部雖然有工作能力但卻不願釋放,有的則處於“撥一下動一下,不撥就不動”的工作狀態。就其本質上來説還是沒有樹立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機關、站所幹部文化程度雖然較高,但所學專業大多跟農村工作有出入,實際工作能力距服務“三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四是村組幹部工作能力普遍不高。在調查中統計,有80%以上基層幹部感覺工作不好乾,太累太苦卻沒有工作成績,有近20%的村組幹部感覺難以應付農村工作。在全鄉127名村組幹部中,有致富能力的僅有12名,具備“雙帶”能力的村組幹部只有3名。

3、農牧民思想觀念保守

主要體現:一是農牧民觀念落後保守。如一些維吾爾族羣眾一天要做五次“乃瑪孜”,把對幸福的追求依託在“真主”身上,而長期處於貧困狀態。一些貧困户不珍惜鄉黨委、政府聯繫的務工機會,私自逃走或酗酒、賭博,造成不良影響;二是由於素質偏低和觀念的狹隘,農牧民接受新知識、新科技速度十分緩慢,有些農民甚至對新事物、新技術存在排斥心理。如吐峪溝鄉農民水資源缺乏已十分苦惱,但在鄉黨委、政府宣傳上級黨組織優惠政策和推廣膜下滴灌等節水設施時,多數農牧民不接受、不支持,不願交納只需要承擔小部分的節水設施建設資金;三是部分農民缺乏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如一些農民羣眾間發生糾紛,寧願採用爭吵鬥毆的方式,也不願用法律武器,有的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4、民主政治建設滯後

一是行政村“兩委”關係協調不順,如個別村支部事無鉅細都要干預,使村委會發揮不了作用。個別村“兩委”表面上一團和氣,背地裏相互拆台,遇到矛盾和問題相互推諉扯皮;二是村民的自治意識十分淡泊,佔80%以上的羣眾對村組重大開支不知情,40%以上的農牧民黨員沒有參與村內重大事務商討和研究,一些村組幹部直接保管理財小組印章,隨需隨用,使理財小組職能作用得不到發揮,從而造成村組財務管理混亂,引起羣眾不滿;三是村務公開不規範,不細緻,而且羣眾最為關心的自然村財務開支沒有納入村務公開範疇。

5、農村經濟基礎十分薄弱

主要體現:一是行政村集體經濟積累較為薄弱。對“五個一”工程,多數行政村僅落實了一塊地,個別村甚至連一塊地都沒有。農村税費改革後,行政村主要收入來源掐斷,村組幹部工資單純依靠轉移支付撥付,在全鄉7個行政村中,只有蘇巴什村集體經濟積累突破5萬元,其餘行政村集體經濟積累都不高,甚至還有個別“空殼村”存在。因集體經濟積累薄弱,農村基層組織普遍存在“無錢辦事”的問題;二是農民增收空間十分有限,農村經濟發展緩慢不前。受農業用水緊張,農產品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農民增收幅度非常小,有的甚至出現負增收和返貧現象,出現了部分農民因種不起土地而土地摞荒現象。

6、農村黨員隊伍建設不趨合理

一是黨員隊伍結構不趨合理,年齡普遍老化,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全鄉共有黨員913人,其中35歲以下134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02人,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493人,黨員隊伍結構的不趨合理間接影響了基層黨組織構建和諧社會有序開展;二是農村黨員致富能力不強,在全鄉621名農民黨員中,有致富能力的有19名;三是部分黨員宗旨意識淡化,沒有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身,混同於一般羣眾,有的甚至落後於羣眾,造成黨員在羣眾中威信不高。

以上種種,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要求極不適應,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吐峪溝鄉特殊的環境和現實因素。一方面,吐峪溝鄉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差,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也相對落後,缺乏拴心留人的工作環境氣氛,因此造成農村人才缺乏,幹部不安心。一方面吐峪溝鄉宗教氛圍相對濃厚,伊斯蘭教又與維吾爾族羣眾生活聯繫緊密,加之信息渠道不暢通,造成農牧民羣眾思想不解放、觀念保守落後。同時,吐峪溝鄉乾旱缺水的自然環境以及農田基礎設施的薄弱,使自然災害肆虐,從而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教育管理不善因素

一是基層黨組織不重視教育培訓工作,教育形式單一乏味,激不起幹部羣眾學習的熱情,造成幹部黨員羣眾的整體素質一直處於“原地踏步走”的狀態;二是制度建設不完善,如《幹部工作責任追究制度》、《推薦幹部、黨員責任追究制度》《幹部工作激勵制度》等制度不健全,而現有的一些制度也落實不力,如《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創建工作督查制度》等系列制度,造成農村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作風不實,農村基礎性工作不牢固;三是選人用人不當。把一些作風飄浮、工作能力不強的幹部選拔任用到重要崗位,不僅影響到其他幹部的積極主動性,也影響到黨的羣眾基礎,引起黨羣幹羣關係的惡化。

3、經濟發展緩慢的因素。

由於吐峪溝鄉農村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一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雖然迫在眉睫也無力開展,造成黨組織在羣眾中威信不高,凝聚力不強。同時,農村經濟發展的緩慢也造成農牧民消費水平偏低,使農村市場缺乏活力,二三產業發展滯後,鄉鎮企業先天不足,造成農牧民增收渠道單一,一部分農牧民羣眾只好瞄準外出務工養家餬口。

4、主觀因素。

一是一些幹部自身素質不高,對自身的要求不嚴,不願意在工作上花費時間和精力,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任你如何加壓使力都始終保持巍然不動,導致基層黨組織的安排部署落實不力;二是農牧民思想觀念的保守,導致基層黨組織推行新思路、新技術面臨諸多困難,有少數羣眾甚至認為基層黨組織的新思路和推廣的新技術是多此一舉、無故找茬,是給農民添亂添累,所以故意與基層黨組織“對着幹”;三是基層黨組織距構建和諧社會條件有些先天不足,如部分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不高、對構建和諧社會的認識模糊、領導農村發展經濟的能力不強等等,都制約着基層黨組織構建和諧社會的順利進行。

四、提高基層黨組織構建和諧社會能力的對策及建議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其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從另一方面來説,基層黨組織是黨與羣眾、政策與實踐之間最重要的橋樑和紐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戰鬥堡壘和源頭活水,只是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才能推動農村和諧社會的不斷實現。對此,我們認為應着力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構建能力。

(一)提高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能力。

1、加強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

一要優化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結構。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和幹部“四化”方針,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風上過得硬,想幹事、能幹事的幹部選拔到基層領導崗位,尤其是要選準配強黨政“一把手”和村“兩委”負責人。在班子配備時要注意從全局出發,合理搭配,突出改善領導班子整體結構,特別要注意增強懂經濟和有駕馭經濟能力的班子成員,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能的效果,不斷增強班子的整體功能。同時,對於工作業績平平、宗旨意識淡泊、羣眾反映差的幹部要堅決調整;二要以堅持不懈的學習為手段,夯實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的理論文化基礎,切實解決一部分基層領導幹部安於現狀、視野狹窄和本領恐慌的問題,培育基層領導幹部開放寬廣的世界眼光,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增強執政求進的意識和能力;三要以貫徹民主集中制為核心,建設團結協作、和諧有力的領導班子。在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基礎上完善黨組織決策機制,健全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後的溝通協調和成效反饋機制,營創民主、友好、競爭、融洽的幹事氛圍,並在此氛圍中把領導幹部個人的能力整合為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增強班子的整體功能,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在行政村則要理順“兩委”關係,強化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建立村黨支部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

2、加強基層黨組織黨員隊伍建設。

構建和諧社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僅靠基層幹部是很難承擔構建和諧農村的重擔,只有把基層黨員的的優勢利用起來,與基層幹部形成工作合力,才能為和諧社會提供不竭動力:一要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強化對黨員的教育培訓。要改進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黨員進行分類分層教育,通過遠程教育、黨校培訓、實地學習等多種教育形式,增強教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前瞻性,使教育工作充滿鮮明的時代氣息,使基層廣大黨員在教育培訓中成長為實用人才、致富能手,成為自覺自覺踐行“三個代表”的典範;三要健全黨內生活制度,並充分利用基層黨員在思想上、感情上貼近羣眾的優勢,激活黨員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和考評機制。同時,基層黨組織要對黨員政治上給予關懷、物質上給予扶持、生活上給予關心,增強黨員的榮譽感,堅定為羣眾服務的信心,也帶動和影響更多的先進分子向黨組織靠攏,使基層黨員隊伍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力軍。

3、村基層黨組織設置。

要改變過去那種單純以行政村為單位設立黨組織的做法,根據市場經濟和產業化建設的需要,按照“就近、方便、服務經濟、發揮優勢”的原則創新當前農村黨組織設置。一是根據農村經濟分類,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條上,成立行業協會及協會黨組織,形成“支部+協會”的發展模式;二是可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及黨員數量的多少,按照50名黨員以上可成立黨總支、100名黨員以上可成立黨委的要求成立黨組織,下轄產業黨支部,產業黨支部再按照活動單位和黨員居住集中情況成立若干黨小組,從而在行政村形成三級組織管理網絡,保證農村黨組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既全面覆蓋,又便於管理,確保基層黨組織常抓常新,充滿活力。

(二)提高基層組織領導農村發展經濟的能力。

貧困是產生社會不和諧的根本原因,而發展則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和關鍵,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根本途徑。和諧社會是物質財富不斷湧流的社會,要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首先提高基層組織領導農村發展經濟的能力,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一要走出計劃經濟下形成的思維定勢,吃透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立足鄉情實際選準一條既能讓本地資源優勢和地域優勢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使國家的政策得到用足用活、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二要跳出就農業抓農業、就有限的土地抓增收的窠臼,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生態帶動、項目帶動、科技帶動的致富之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條件,整合農村水土資源向大户集中,引導農民從土地中走出去,從事勞務輸出、二三產業、綜合養殖等行業,實現農民增收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雙贏”;三要摒棄“小進則滿,小富即安”的思想觀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線,培育龍頭產業,實施龍頭企業+基地+農户的生產模式,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四要解除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後頸不足的困境。採取聯繫領導和單位幫扶、盤活集體固定資產等形式發展集體經濟,解決基層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同時,上級黨組織要加大對農村的政策、資金幫扶力度,實施工業帶動、城鎮帶動等模式,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三)提高基層黨組織維護一方穩定的工作能力

社會穩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諧社會根本無從談起。因此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提高基層黨組織維護一方穩定的工作能力。

一要提高基層黨組織做羣眾工作的本領。羣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活力和催生動力的源泉所在。基層組織只有做好羣眾思想政治工作,妥善解決不同利益羣體的羣眾問題,才能保證和諧社會建設落到實處。一方面要堅持人民羣眾是創造歷史動力的唯物主義觀點,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循序漸進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有針對性地培育適用和諧社會要求的新型農民,有針對性地化解不同社會羣體的思想問題,有針對性地挖掘羣眾的智慧、集結羣眾的智慧,推進基層黨組織的決策更加貼近民意、更加科學合理。一方面要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工作路線,以維護羣眾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切實深入到羣眾中去,下力氣解決羣眾關注的熱難點問題,尤其是要解決好貧困人口的生活問題,採取物質扶貧、政策扶貧、信息扶貧、智力扶貧相結合的扶貧措施,使貧困人口儘快走出困境步入佳境。同時,基層組織要善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發動羣眾、團結羣眾、組織羣眾,善於調動羣眾的積極主動性,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湧流。

二要建立一套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網絡運行機制。可通過情報信息員、“兩級”代表、黨員、羣眾瞭解社情民意,並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以保證基層組織及時瞭解影響穩定的隱患因素及羣眾關注的敏感問題,及時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要增強引領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本領。通過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擴大黨的羣眾基礎、加大教育培訓等措施有針對性地淡化宗教氛圍。同時,繼續落實宗教人士定期學習制度,並在學習的方式方法及培訓實效上下功夫,在加強宗教人士學習教育的基礎上有效發揮宗教人士這一特殊社會平台的作用,並利用宗教人士引導農牧民羣眾開展羣防羣治,引導農牧民羣眾衝破墨守陳規的迂腐觀念,樹立求發展、用科技致富的思想意識。

同時,基層黨組織還要做好綜治常規性工作,整合農村維穩工作力量,防止出現各行其是、兩張皮的現象,竭力營創整體聯動的維穩工作格局。

(四)提高基層組織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的能力。

農村基層主主政治建設是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推動器,只有不斷完善村民自治的水平,才能真正建立農村和諧社會。一要建立完善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落實好“兩委”議事規則、村委會定期向村黨支部報告工作制度等制度,為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二要廣泛宣傳《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基層民主管理的系列制度,並在農村幹部的選舉任用上充分尊重羣眾意願,落實好羣眾的參與權、知情權;三要針對羣眾比較敏感的農村財務問題,實行“村財鄉管縣監督”。同時,推行《村民“一事一議”制度》、《村民問事及質詢制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等制度,定期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切實做好會前、會中和會後的各項工作,着力提高村民代表會議的質量和決策功能,落實好羣眾的自主權;四要健全村民理財監督小組工作規則,對理財監督小組的成員條件、職責、作用等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切實發揮好民主監督組織的監督作用,落實好羣眾的監督權;五要加強對幹部羣眾的培訓教育,通過培訓增強羣眾的主人翁意識,提高農村幹部的民主法制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促使基層幹部轉變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遇事同羣眾商量,真正做到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同時,基層組織也要適應新形勢,研究基層民主政治管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探索民主政治管理新路子,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有序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