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調研報告(通用6篇)

城市建設調研報告 篇1

一、基本現狀

(一)城市規劃工作有序開展。據調研,城市總體規劃評估報告已完成,待政府審查,人大審定,公示後報政府批准。目前已邀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就規劃大綱、功能分區、發展定位、發展規模、發展方向、重要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進行規劃。按照一主(沿口舊縣)、一副(街子)三組團(飛龍白坪組團、萬善組團、烈面組團)的三頭並進城鎮化發展體系,通過不斷完善區域中心城鎮的基礎設施,規範產業聚集區,引導產業項目聚集組團發展等措施,有效增強了各區域中心城鎮的輻射帶動能力,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城鎮功能不斷完善,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大幅提升,城鎮面積達29.45平方公里、人口達28.57萬,城鎮化率提高1.4個百分點。

(二)中心城市框架不斷拓展。美麗家園、城市會客廳、城市綜合體、沿口古鎮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特別是美麗家園工程,將為武勝中心城市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城市會客廳將展示“江灣湖畔休閒城”的城市形象;縣城“東擴、北拓、西進、南移”的各個項目正有力推進。與此同時,武勝縣以營造城市特色、優化人居環境、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魅力為目標,傾力打造的“嘉陵翡翠,陽剛武勝”,取得了可喜成績。

(三)民生工程建設深得民心。強化供水管理,確保市民喝潔淨水、放心水,及時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全面推進一户一表改造。城市綜合供水能力、可靠性及管網水質進一步提高。縣城區自來水覆蓋率達100%,水質綜合合格率達100%,實現安全供水508.2萬噸;加強供氣管理,確保市民用上“安全氣”,定期開展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非法充裝氣行為,規範燃氣市場秩序。積極推進燃氣管網建設,縣城區燃氣普及率達92.5%。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二、存在問題

(一)舊城改造相對滯後。根據估測,全縣舊城區佔全縣城區面積約12%,居住人口約1萬人,歷經多年的發展,現在呈現出房屋破舊、交通擁堵、市政基礎設施滯後、城市管理困難等問題,居住羣眾也迫切希望對舊城實施改造。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舊城房屋密集,空間狹窄,若按照國家規範審批方案,舊房拆除後房屋無法修建。二是鄰里關係複雜,因舊城房屋密度大、空間狹窄,規劃執行過程中觸及周邊利害關係人較多,協調難度大。三是我縣現有舊城更新多為樓房業主進行,未形成有效的片區改造,增加改造難度。四是武勝縣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未通過法定程序審批,執行起來有法律層面的瑕疵。近年來舊城改造多數有法律糾紛。五是從舊城改造成本看,由於舊城區土地相對城郊新區價格更高,拆遷補償難度更大,改不如擴。

(二)城市功能不盡完善。一是城市生活管網與建設不同步。由於在城市建設中,各部門缺乏必要的統籌銜接,“水、電、氣”等配套設施與城市管網鋪設,常常不能同步,造成城市路面反覆開挖的情況。二是中心城區交通路網建設、公共停車場和停車泊位容量難以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車輛迅速增長與路網建設滯後的矛盾日漸凸顯,在中心城區,一遇上下班高峯期和公共節假日,經常車滿為患,擁堵現象十分嚴重,整個縣城沒有一個規範的停車場,城區車輛亂停亂放現象突出,從而嚴重影響城市交通秩序,影響市容市貌;三是沒有規劃進城車輛清洗場所,特別是遇到雨天,車輛帶泥進城,嚴重影響城區環境衞生;四是背街小巷路燈照明設施缺失,造成主街亮而背街小巷黑乎乎的,形成治安、安全事故多發地段。五是為羣眾提供文化、娛樂休閒的公益性設施建設相對不足。隨着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人口不斷增長以及羣眾對文化、娛樂休閒需求的不斷增加,滿足中心城區市民的休閒場所日顯不足,文體“四館”建設遲遲不能落實。

(三)城市建築形式單一。城市建築風貌是人們認識一座城市的開始,是城市物質形態的外部顯現給人的總體印象。目前,武勝城市建築總體存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中軸線不突出、天際輪廓線缺失。二是缺乏城市個性特色。三是建築結構單一。四是與武勝“嘉陵翡翠、陽剛武勝”城市名片不符。五是設計理念陳舊。六是建築物層次混雜,城市建設中的文化品味和現代氣息沒有得到彰現。

(四)城市管理尚有缺失。一是城管局不具備基本的主體執法權。199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其第三章對“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作了嚴格規定:第十五條“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範圍內實施”;第十八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範圍內實施行政處罰”。根據這部法律的規定,武勝縣城管局作為一個事業單位,並不具備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資格。二是設施權屬多元,管理責任不清。道路上的公交站牌、電信杆、電信箱、垃圾箱按職責應由各職能部門、單位負責設置、養護、維修、保潔,但事實上從這些設施建設完成後,就從未進行過保潔,更不用説養護、維修,破爛於路旁,嚴重影響街道的市容環境衞生和城市形象。背街小巷市容環境衞生責任單位是社區,但多數無人管理,成為衞生死角,人居環境較差,居民意見大。三是管理部門多,職責交叉,相互推諉扯皮現象嚴重。如流動攤點的整治管理。工商、城管、住建、公安按各自的職責均對其有管理,但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都能説出不管的理由來,最終誰也不願意管,只有城管孤軍作戰,遊商、攤販與城管隊員打游擊,難以達到規範管理的效果;又如户外廣告的管理,其主管部門為工商和住建兩家,按職責住建主要對户外廣告的設置進行管理,對廣告的規格、式樣、顏色、設置地點及是否影響城市容貌進行審查,對破殘、未按審批要求設置及未辦理設置許可手續的户外廣告進行規範化管理;工商對廣告公司申報的廣告內容的合法性進行審批並對其進行有效的後續管理,但往往其後續管理職責基本上沒履行,對沒有進行申報違規的廣告視而不見,造成大量的户外廣告沒有申報和審批,城市户外廣告就顯得雜亂無章,嚴重影響城市景觀。四是管理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從事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員普遍水平不高,人員來自各個階層,特別是我們的一線職工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和部隊復員,文化層次參差不齊,管理水平相對較弱。專業人才缺乏,如美學、廣告規劃、給排水專業人才短缺,園林綠化等技術人才很少,客觀上限制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投入不足,經費得不到保障。設施設備投入不足。目前,環衞作業方面,縣城僅有灑水車2輛,無現代化清掃作業車,只有1輛是符合規定的垃圾清運車輛,且油耗相對較高,其餘垃圾清運車輛均為電動三輪車,不能達到密閉運輸的要求,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管理的客觀要求。從事環衞工作的一線工作人員工資只有650元,與其勞動強度和工作量極不相符,而從事此項工人作的大部分是年老的女同志(其中70歲以上的佔40%),安全隱患突出。

(五)居民素質有待提高。近幾年來,隨着我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農民、務工人員湧入縣城,由於他們原有的生活習慣,短時間難以改變,還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存在一個教育和引導他們適應城市生活習慣的過程。由於部分市民的綜合素質差,隨地吐痰、亂佔道、闖紅燈、破壞公共設施、私搭濫建、裝修擾民、鄰里矛盾、養寵物隨地大小便等現象還較為普遍。

三、對策建議

(一)儘快研究出台舊城改造政策。舊城改造是改善羣眾居住條件和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舉措。要把加快舊城改造作為改善民生,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的大事來統籌安排,穩步推進。建議:一是儘快研究確定舊城改造相關政策。二是由符合資質的公司作為業主進行片區舊城更新工作,形成規模,減少規劃執行難度。三是對舊城區市政基礎設施進行升級,使舊城區城市功能正常發揮。四是對舊城區破舊危房分步進行改造加固,消除住房安全隱患。五是儘快完善武勝縣城市規劃技術管理規定,並按法定程序審批,從根本上解決法律上的問題。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是要繼續堅持搞好土地清理工作,堅決樹立“先造環境後賣地”的土地管理利用策略,在上宗土地拍賣中,預留一部分資金,用於下宗地塊的道路的鋪設、環境的打造,提升土地市場價值,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發揮土地增值效益,為城市建設開闢融資渠道提供條件。二是構建城市道路骨脊,至少拉通兩條橫縱貫穿的城市主幹道,使城市建設根據主幹道走向規劃。三是開展城市亮化建設,對背街小巷進行全面亮化,安裝路燈,有效降低治安、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四是在中灘橋及嘉陵江大橋適當位置設立兩個進城車輛強制沖洗站,解決泥車進城影響市容問題。五是儘快打通人民北路大通道,分流建設路的客貨車輛,同時,對新規劃的城市會客廳綜合體等項目要預先設地下停車場或建立立體停車場。

(三)加強城市配套設施建設。現代化城市建設是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服務的。作為現代城市還要求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活起來。過去,由於我們對城市功能認識有偏差,對環境建設重視不夠,低水平重複建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因此,城市建設必須樹立“精品”意識,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要從一味追求城市規模轉向尋求優化城市結構、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上來。一是加大公共環衞設施建設力度。實行公共環境設施(公廁、垃圾中轉站等)與房屋建築工程同步規劃建設,一方面有利於與市民生活設施的同步配套,緩解環衞設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後再規劃建設環衞設施時,選址附近的居民反對。二是要把水電氣、公用設施、燈飾工程等建設與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堅決防止道路反覆開挖的情況發生。三是城市建設要量力而行,堅持穩中求進,不能遍地開花。特別是舊城拆遷建設,要堅持開發一片,完善一片,環境建設先行,真正把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和提高生活質量擺到重要位置。

(四)重視城市特色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的特色就是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我縣無太多的歷史文化積澱,但我們有可開發利用的青山綠水,這是武勝城市建設十分珍貴的財富。加強城市的特色建設,首先應加強標誌性建築的設計與建設,建築樣式要力求現代化、多樣化,改變清一色“火柴盒”、“豆腐塊”的狀況;其次應建立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娛樂廣場等公用設施,增加人文景觀,給城市融入文化內涵;另外,要特別重視伊斯蘭民族文化資源和沿口古鎮旅遊資源的開發。

(五)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俗話説“三分建,七分管”,説的是建設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設難,管理更難。隨着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應該堅持城市管理“責、權、利”相統一原則,樹立大城管的理念,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一是理順關係。建議由縣政府組織召開涉及城市管理部門的協調會,對現有的各自管理職能進行整合優化,理順職能職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二是解決城管部門的執法權。縣公安局選派35名熱愛城管事業、政治思想素質好、業務工作能力強的公安幹警,擔任城管執法小隊隊長。選派到城管執法的公安幹警,編制保留在縣公安局,日常工作仍在公安局,只是在進行城管執法時,協助城管局開展相關執法工作。三是加大投入。加大對城市管理的資金投入,特別是環衞資金,購買至少1輛吸掃車,解決目前縣城清掃不徹底,只掃垃圾無法掃除灰塵的現狀。再添置1輛垃圾轉運車,解決目前1輛垃圾轉運車24小時運轉且不能及時完全轉運縣城生活垃圾的現狀。四是從改善城管執法環境着眼,疏堵結合,將人性化管理與嚴格執法有機結合起來,加大對重點地段的城管執法力度,逐步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建議在人口密集的舊城區和市場功能不完善的城區,在不影響交通、不影響市容、不影響羣眾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進行規範管理的疏導點:如修鞋、擦鞋、修自行車、縫補衣服等羣眾生活需要的服務項目,劃出固定的街段進行規範管理,這樣既解決城市管理問題、擴大了就業,完善了城市功能,同時又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體現了城市管理的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促進城市和諧發展。

(六)積極推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建議把管理工作推向市場,變獨家經營為多家經營,使管理水平在市場競爭中得到提高。可以選擇一部分道路的清潔打掃實行招標管理,面向市場確定清掃隊伍,由政府出資購買公共服務。進一步調動社區、單位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通過考核獎懲等辦法將社區工作重心調整到城市管理上來,合理調整社區管理城市的自主權,挖掘潛力,促使市容市貌管理同就業等工作有機結合,調動社區、單位及廣大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為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打下堅實的羣眾基礎。

(七)加強市民文明教育。在城市化進程中,需要同時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軟實力”。一要強化教育引導,多方位推進素質提升。把提高市民素質納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有針對性地制訂長遠和近期的文明教育計劃,從學校、家庭、單位和社區着手,加強對德育工作理論探索和實踐指導。二要完善互動機制。健全常態管理機制,及時推出各項文明建設方法舉措,建立全民監督機制,規範政府部門執法行為,同時提高市民自身的文明意識。三要搭建公共平台,為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的提高,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環境和硬件設施,實現城市建設、經濟發展與人的素質提高和諧共進。

城市建設調研報告 篇2

為了進一步深刻領會黨的**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瞭解和掌握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具體內容和科學內涵,以及今後甘泉城市發展戰略,推動全縣幹部羣眾思想觀念二次解放,促進二次創業,結合開展“學理論、找差距、求創新”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根據縣委常委會安排,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確定由副主任李新生、邢子洲同志帶隊,人大常委會財工委抽調相關人員,於2019年7月3日至7月20日,深入到志丹、綏德、延川兄弟市縣進行考察學習,7月15日召開了由城建局、經發局、財政局、土地局、街道辦、重點企業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對甘泉縣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和今後發展戰略進行了調研。

城市建設與管理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和首要任務。城市建設主要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個方面:城市管理則是一項社會性系統工程。它包羅萬象,關係到千家萬户,大到人們的生存環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從根本上講城市建設與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要改善城市人民的生產生活環境,目的是通過城市帶動農村,拉動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一、我縣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我縣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黨的xx大、xx大精神為指導,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為契機,以改善基礎設施為抓手,以提高城市品位和羣眾生活質量為目標,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強化了城市管理,使全縣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編制完成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在1998年《縣城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先後完成了《北關小區詳細規劃》、《縣城中心區控制性詳規》、《太皇山小區控制性詳規》、《縣屯小區控制性詳規》。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編制了關家溝、太皇山等20個村莊建設性規劃。今年着手對1998年《甘泉縣城總體規劃》實施修編,目前,前期調研論證11000地形現狀圖測繪已完成,預計9月底完成修編任務。

二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近幾年來,縣政府累計投資7006萬元,開工建成了縣城主街道、長青路、康樂路、太皇路、迎賓路、美水路、宴賓路等主要道路和西台巷等23條支巷道改造工程,改造城市道路總長9442.2米,巷道1633米,目前已基本形成,縱橫交錯的城市路網格局。

三是城市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縣城每條道路改造均設地下排水(污)渠,主街道砌築電信、廣電、照明共用地溝,城市公用管道,全部進入共用地溝鋪設,建成縣城中心廣場、美水廣場、火車站廣場;縣城5000方淨化水廠建成;城市綠地面積達14.3萬平方米,人均綠地達5.13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廁11座;2019年投資5萬元在主街道增設四個大型公益廣告牌;縣城路燈總數達562盞;天然氣用户達到5468户,入户率達到75%;啟動縣城污水處理廠,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隨着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相繼建成使用,城市配套功能不斷完善。

四是城市文明形象,人居環境明顯改觀。縣城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4.3萬平方米,城區保潔面積45.6萬平方米,環衞工人由原來78人,增加到現在155人,先後投資54.85萬元,新購置垃圾清運車3輛(1輛垃圾車、2輛三輪車),新投用垃圾桶700個,垃圾處理實現日產日清,使縣城環境衞生狀況大大改善,達到全日保潔。

五是監察執法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整治效果較為明顯。堅持執法與開展宣傳相結合,各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堅持文明執法,按程序執法,採取查糾與規範相結合的監管辦法。針對停車問題,由城建、交警、交通部門實行定點規範管理,劃定停車位,針對居民區施工建築材料亂堆亂放問題,由城建部門結合施工審批,劃定臨時堆放點,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我縣城市建設與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雖然取得顯著成績,但同縣委要求相比,同甘泉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同人民的期望相比,同兄弟縣區發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規劃滯後,品位不高。我縣的總體規劃 1998年制定的,而且只有縣城總體規劃,沒有規劃區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建設性詳細規劃,到2019年以後才制定了規劃區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建設性詳細規劃至今還沒有出台,制定的控制性規劃,僅僅佔到規劃區內35%左右,而志丹縣可以佔到85%以上。由於規劃的“龍頭”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城市建設缺乏理性研究,使我縣建設缺乏超前意識、形象意識和商品意識,出現了“舊城不舊,新城不新,既不傳統,又不現代”,城市建築既沒有風格,也沒有品位,千篇一律。如環城過境路及三岔路口七扭八歪,不夠規範,特別是在建設審批過程中把關不嚴,沒有統籌協調,各自為陣,佈局不合理,特色不顯明。

二是思想不夠解放,經營城市理念陳舊。我縣的城市建設沒有運用市場機制,拓寬融資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不能通過產權置換,盤活城市國有資產,吸納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建設,沒有真正通過招商引資,把個體、民營企業家吸納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

三是城市管理體制不順,重建設輕管理,建管責任落的不實。形成了建設工程搶着抓,管理工作繞着走,給錢就幹,不給錢就看着辦,導致了建築工程造價居高不下,管理工作滯後的被動局面。加之,機制不活,措施不力,建管條塊縱橫交錯,政出多門,説起來是齊抓共管,實際是關係鬆散,職責交叉,各自為戰,形不成整體的城管合力,城市經常化、規範化管理不到位,致使佔道經營、亂倒垃圾、違章建築、破壞綠地、户外廣告和野廣告混亂等現象長期得不到徹底整治,嚴重損害了市容市貌。

四是執法力度不夠,缺乏必要的制約性和強制性。城市建設和管理要上檔次,離不開強有力的法律法規等制約手段作保證,必須採取嚴管重罰加強管理。外出考察兄弟縣以及外省先進城市經驗,一條就是嚴管重罰,提高全民愛護城市的意識,從而達到城市乾淨整潔。近年來,我縣由於管理體制不順,加之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較少,且素質低,城市管理執法不到位的現象比較普遍。

五是各級領導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經營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創新意識不強,對全民城市意識教育不夠。沒有真正教育全體市民自覺養成愛護公共設施,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煙蒂等良好習慣。有些甚至法律、法規可以不遵守,我行我素,所以加強對全民的公德意識教育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一)嚴格貫徹執行《規劃法》,真正確立規劃在城市建設與管理中的龍頭作用。一是要加快《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城市形象的塑造,品位的提升,關鍵是規劃。在完善城市建設規劃上必須按照縣委提出的“先規劃後實施,富規劃,窮實施,鐵規劃,鋼實施”的指導思想,堅持“科學規劃,準確定位,拉大框架,詳規區域,整合舊城,開發新區,完善功能,突顯特色”的原則。新修編縣城總體規劃,要根據縣城地理條件,按照立足縣情,突出特色,適度超前的思路,進一步拉大城市建設框架,在此基礎上制定好,分區域小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建設性詳細規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甘泉城鎮的區域位置和經濟基礎,建設定位為“強化一箇中心,建好一個工業區,確立四個支撐點,治理三山遊樂區,開發兩河風景線,整合三級體系”的城鎮規劃佈局和發展方向。(強化一箇中心,就是縣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一個工業園就是麻子街工業區;四個支撐點,就是將姚店、太皇山、縣屯、楊家砭作為縣城連接農村的橋頭堡;治理三山遊樂區就是縣城西山、燈籠山和鳳凰山;開發兩河風景線就是洛河、勞山河;把剩餘的七個鄉鎮劃分三個級別,按照各自承擔的經濟社會責任,逐步發展設施齊全,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的城鎮體系)。優先抓緊對麻子街、姚店工業園區和楊家砭小區南北大門的科學論證,調整好建設佈局,配套好城市服務功能。總之,縣城總體規劃要吸取歷史教訓,汲取百家之長,堅持高起點、高品位,使規劃思路和羣體建築風格既體現地方特色,又突出現代氣息,真正能夠適應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的需要。二是要嚴格執行城市規劃。在執行規劃上,必須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審批一支筆,管理一條龍”。對違章違法建築要不徇私情,嚴格執法,樹立規劃權威。對城市重點開發建設項目要做到功能配套齊全,調整好間距比例,留足空地搞綠化。在舊城整合開發改造,要強化一類區的保護力度。今後縣城規劃區內,每年確定工程建設項目,都要組織力量,提前調研,廣泛徵求意見,論證項目的可研性,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徵求大多數幹部羣眾同意的基礎上予以立項建設,沿街每一個建築物的設計、圖紙和外觀造型、色彩、抗震性能,都要由領導小組把關,縣委、縣政府審定後方可實施。並要同時考慮停車場嚴重不足和公用設施不配套、人文環境、休閒娛樂、凸顯現代城市品位、構建和諧文明新甘泉等因素。三是《縣城總體規劃》修編沒有審批之前,是否暫停審批單位、居民修建,維持現狀。如南台小區、西門坪環城路、楊家砭小區。

(二)運用市場機制,廣開融資渠道,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一是加大城市建設力度,突破城市建設的“瓶頸”制約。首先要抓住國家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機遇,積極謀劃投資項目,加大爭項目的力度。其次要強化經營城市的理念,把城市當作國有資產來經營管理,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城市存量資產,以存量換增量,特別是要強化土地一級市場的管理,通過市場競爭,有償轉讓土地和部分設施的使用權。今後新編制《縣城總體規劃》,新區建設可採取幫畔造地,挖山造田等方式開闢可利用土地,進行開發建設。二是大力實施舊城改造工程。按照新修編縣城總體規劃要求,下硬茬折舊建新,分步實施,在舊城(西台區)改造上實行政府出台優惠政策,採取一事一策的辦法招商引資,放手讓民間資本參與開發建設和經營城市公用設施,共同進行房地產開發和產權置換。最終達到“經營市場化,資源資本化,投資多元化”的經營機制,不斷探索城市經營新路子。

(三)調整各方利益,協調各方關係,調動各方因素,綜合開發城鎮建設,完善城市功能設施。城市建設的經營運作,量大面廣、頭緒繁多,各種矛盾錯綜複雜,涉及部門、單位、鄉村、個人各方面利益的調整和資產的整合,若處理不好,將會引發矛盾,好事不能辦好,所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考慮綜合開發不能單打一,必須做到水、電、路統一規劃,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體現以人為本理念,照顧不同階層各方面羣眾利益,變不利因素為積極因素。為此,在項目建設中堅持三條原則:一是宣傳教育,讓廣大市民認識城市建設和改造工程是給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讓大多數市民擁護和支持。二是遵循市場規律原則。統籌考慮資產的運作方案,充分考慮各方利益,優化配置資產結構,實現資產增值和經濟社會效益發揮。三是讓百姓得實惠的原則。堅持走羣眾路線,把建設和改造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放在為老百姓謀利益、得實惠上來,不是就建設搞建設,就改造搞改造,更不能搞個人政績工程,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鎮建設帶來的好處。

(四)理順體制關係,合理設置建管機構。為了適應城市發展對城市管理的要求,如何解決我縣目前城管工作中機構重疊,職能交叉,責任不清,推諉扯皮等問題,逐步完善城市管理體制,通過考察學習,結合我縣實際,參考各兄弟市縣管理機構設置情況,按照權責相等、權責一致的原則,建議成立“甘泉縣城市管理局”,內設環衞園林處、市容監察大隊、公用事業科、市場管理辦公室。同時撤併市場管理中心,職能交由城管局下設市場管理辦公室管理。重新調整和明確內部管理部門職能。今後,政府要加大城管工作的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標準,按照“全國衞生城”的要求,認真找差距、定措施,強化城關鎮、街道辦、城管局、公安、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門的內部職能,重新劃分責任區,形成城市管理快速反應機制。一要強化依法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辦事。同時,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引入競爭、獎罰、監督、制約等用人機制,切實增強城管執法人員責任感,形成嚴格執法,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以適應新時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二要繼續實行目標管理。抓好門前“四包兩禁止”,層層落實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嚴格驗收獎罰。三要進一步明確街道社區工作職責,充分發揮街道辦的職能作用。今後,街道辦、社區對城市環境衞生實行全方位管理,重點對居民小區、車站、城鄉結合部、洛河、勞山河兩岸、公路、鐵路沿線、城市出入口等部位進行督促整改,實行分片承包管理。四要逐步建立穩定增長經費投入機制。加強城市管理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職責的重要方面。就本級財政保管理,建設投入靠外引,建議每年按比例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市容城管和環境衞生事業發展,建立穩定增長的市容環境管理資金投入機制,保證我縣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五)凝聚各方力量,創新工作機制,努力推動全縣各級幹部的思想大解放。面對日益繁重的城市建設與管理的任務,鑑借兄弟縣區經驗,結合我縣實際,我們必須在縣委的統一領導下,統籌調度縣級幾大班子和全縣領導幹部的力量,推行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的領導包抓項目責任制及逐級組閣制(就是根據包抓項目組閣指揮部及辦公室人員),把重點項目實施責任分解落實到包建領導身上,直接向縣委負責,其中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由縣級領導擔任,年終進行綜合考評,對工作業績突出的領導和幹部進行表彰獎勵。同時要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識,提高全民城市意識,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途徑,也是一項長期的治本工作。因此,政府要制定長期規劃,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地、不間斷地搞好宣傳教育,做到建設現代化城市與培育現代化人同步進行,通過教育,使廣大市民自覺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自覺愛護環境、美化環境,培養遵守城市管理規範的自覺性。

城市建設調研報告 篇3

根據工作計劃安排,最近,我們在分管主任帶領下,對我市城市建設管理工作進行了調查。調查組先後聽取了建設、城管、市政、公安、交通、規劃、城改辦等部門的工作彙報,到有關街道進行了實地調查,走訪了部分人大代表和羣眾。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總的認為,近年來,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以建設富裕和諧現代化強市為目標,以完善城市功能為重點,把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認真落實城市規劃,加快建設進度,規範公共秩序,我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市容市貌明顯改觀,城市品位明顯提升,城市整體功能逐步增強,有效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一)舊城改造和樓宇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根據我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心城地區空間發展規劃以及舊城改造項目規劃,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片區拆遷、組團開發、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的原則,加強協調調度,落實包靠責任,舊城改造和樓宇項目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房產交易、管理和服務等工作上了新水平。截止到目前,全市共規劃高層樓宇469棟,建築面積550萬平方米,已開工298棟,完成封頂176棟;城中村改造拆遷土地面積1300餘畝,開工建設安置樓149棟、封頂89棟;鄉鎮(街道)駐地拆遷改造工作進展順利,推動了我市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城市基礎設施取得新進展

一是拓寬改造了人民路、繁榮路、和平街等城區道路20多條,高標準建設了橫四路、和平街濰河大橋,人民路、繁榮路扶淇河大橋,城區道路網絡進一步優化。投資近5000萬元,更新高檔公交車、線路班車347部,改善了市民出行條件。

二是規劃建設銀河、舜河及舜王、辛興、昌城、相州、林家村七處污水處理廠和密州、龍都、皇華、賈悦、枳溝五處污水長輸管線,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了100%。全面改造城區管網400多公里,市區主要幹道的排水管網基本實現了雨污分流。

三是加強對濰河、扶淇河等重點河流的監控,大力實施濰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新建改建橋樑6座、攔河閘5座,高標準硬化綠化亮化濱河道路37.3公里,配套建設供排水管網23.8公里,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水環境質量。

四是對城區供水、供氣、供熱、排水工作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今年全市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9萬平方米,新增管輸燃氣用户2019多户,日供水能力達10萬多方,城市載體功能進一步提高。

(三)城市綜合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為適應現代化城市管理要求,公安、交通、城管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依法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對市容市貌、環境衞生、違章建設、道路交通、佔道經營、亂貼亂畫等行為進行集中整治,城市秩序逐步規範。今年以來,共開展城區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專項行動70餘次,查糾各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7580餘起,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行為1.4萬起,交通秩序明顯好轉。拆除違法建設165處,清理佔道經營、亂設攤點5981處,教育、處罰亂停亂放車輛1394人次,查處車輛撒漏、揚塵污染案件890起,拆除、更換户外廣告牌匾261處,清理亂貼亂畫1.5萬處,髒亂差現象明顯改善。全面推行環衞保潔標準化、精細化、長效化管理,不斷提高環衞保潔水平和標準。目前,城區39條主次幹道和居民區清掃保潔率達到100%,城區環境衞生質量明顯提高。

(四)美化綠化工作上了新水平

圍繞創建生態城市,按照“園在城中,城在綠中”的總體思路,結合我市龍城碧水的特色,加大資金投入,新建擴建了恐龍公園、濰河水利風景區等一批精品工程,大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生態環境。以增加綠量、提升品位為目標,不斷加快城鄉綠化步伐,提升綠化檔次,實施精細管理,力求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確保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城市綠化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目前,我市城區綠化面積已達129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8.5%,人均佔有公共綠化面積19.5平方米;完成林場造林11.4萬畝,植樹總數達到950.3萬株,為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大力實施亮化美化工程,初步形成了以主幹道路燈為脈絡,以景觀燈、霓虹燈為背景,高低錯落、動靜結合、色彩各異的城市亮化新景觀,城市環境更加優美。

我市城市建設管理工作雖然有了較大進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城市規劃相對滯後

我市現有的城市總體規劃是2019年制定並由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期間雖有個別修訂,但從近幾年城市發展情況看,城市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城市規劃水平,也就是説城市規劃已滯後於城市發展。特別是隨着大量樓宇項目的建成,城市功能劃分和部分區域缺少停車場、市場、公共綠地及活動場所的問題逐步顯現;個別單位規劃執行不到位,違規建設、建設走樣、少批多建或建設過程中隨意調整規劃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二是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道路方面:城區主要道路基本完成改造,但部分次幹道和背街小巷年久失修,路況較差。如老泰薛路(舜王路段)、紡織街南段、台下巷等。管網方面:部分供水管網老化生鏽;部分排水管網仍為雨污合流方式,即使新建道路的排水管網進行了雨污分流,但由於路旁的單位和村居、小區未進行同步改造,對雨污分流有着一定影響。其它公用設施方面:垃圾集中處理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垃圾處理廠至今仍未建成;集中供熱、供氣率還不高,尤其是老舊小區及水、熱、氣配套設施落後,急需改造。

三是城市管理有待加強

1、小市場管理不夠規範,中醫院北側小巷和紡織街南段自發形成的市場攤位混亂、佔道經營現象突出,既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又影響了居民出行。

2、個別路段交通秩序需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如府前街國小、實驗國小所在街道在學生上學、放學高峯期經常形成交通堵塞。

3、廣告張貼欄設置少,小廣告等“牛皮癬”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

4、沿街居民樓亂搭亂掛現象經常發生,防護網形狀各異,影響了城市美觀。

5、城區缺少規範的停車場,導致車輛亂停亂放屢禁不止。

6、背街小巷缺乏統一管理,存在髒亂差現象。

關於下步工作,調查組建議:

(一)強化宣傳教育,進一步營造城市建設管理的良好社會氛圍。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城市建設管理有關法律法規、文明市民公約以及公民道德規範等,教育和引導廣大市民不斷增強法制意識、城市意識、責任意識和公德意識,培養文明習慣,爭做文明市民,動員全市上下共同維護、參與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努力創造優美、和諧、整潔、文明的城市環境。同時,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推動市民素質全面提高。

(二)科學合理規劃,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整體水平。城市規劃決定着城市的發展方向。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修訂完善城市規劃,搞好城市總體規劃與鄉鎮總體規劃、詳細規劃以及專業規劃之間的相互銜接,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編制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城市交通、消防、環衞等各類專項規劃,使其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和長遠性,促進城市建設上水平、上台階。規劃一經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嚴格遵照執行,不得隨意變更。要加大規劃執法力度,堅決制止亂規劃、亂建設、亂改造現象,切實維護城市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以土地、電力、供排水等資源為重點,盤活城市資產,拓寬投融資渠道,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運營機制,走出一條以城建城、以城養城、以城興城的城市經營新路子。繼續加強城區道路、配套管網、停車場、污水處理廠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城市燃氣、集中供熱、垃圾處理等問題,抓好城區綠化和亮化,完善城市載體功能,滿足城市發展需求。採取得力措施,加快舊城改造步伐,積極發展樓宇經濟,確保各項在建工程如期或提前竣工。加大對建設工程的技術指導、質量監理和監督檢查力度,做到精心設計、規範施工,建設精品工程。

(四)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要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和“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城市建設管理體制,建立科學、高效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標準和技術規範,進一步明確職能部門、街道和社區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做到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努力構建政府統一領導、主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避免出現“多頭管理”和“誰都不管”的現象。堅持“建管並重,疏導結合,嚴管重罰,務求實效”的原則,運用法律、經濟等手段,以市容市貌、城區污染、交通秩序和社會治安為重點,不斷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加快數字諸城建設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精細化水平。不斷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從制度、考核、體制上着手,形成嚴密的管理網絡和監督體系,做到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促進城市管理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

城市建設調研報告 篇4

今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區政協常委會組織開展了關於我區城市建設情況專題調研。調研組成員深入區建委、房管局、交通局等部門及XX鎮、街道辦事處,通過聽取介紹、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在充分獲取來自各個層面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就我區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現具體報告如下:

一、我區城市建設取得的主要成績城市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帶動力和加速器

幾年來,區委、區政府堅持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並舉,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把城鎮化作為“五化”戰略的重要內容來抓,城市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經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城區已從原來一個農村小集鎮,初步建成了基礎設施比較齊備、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環境容貌明顯改觀、徽派特色較為鮮明的新城區。

(一)城市規劃逐步完善,“龍頭”作用開始顯現在城市建設中,我區始終堅持“要建設先規劃、無規劃不建設”的原則,以規劃為先導,對城區所有建設項目都按總體規劃進行審批,認真實行“一書兩證”制度,增強了項目審批的科學性。

在建設中,堅持徽派建築風格不動搖,除工業園項目外,黃山路、龍井水街、文峯路、永佳大道、濱河路的徽派建築樓羣,集中體現了徽文化底藴和徽派建築特色。各項專業規劃編制工作逐步展開,相繼完成了重要街區、道路等基礎設施修建性規劃編制,完成了文峯公園、濱河南岸、城北工業園、城西經濟園詳細規劃編制,制定了瑤村工業小區概念性規劃,編制了城區排水專項規劃。投資40萬元完成了城西片、過境線北側12平方公里的地形圖測繪任務,為下一步開發建設奠定了基礎,城市規劃的基礎性工作逐步加強。

(二)加大資金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堅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整合城市資源,加大建設投入,穩步推進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幾年來,着眼於拉開城市框架和完善綜合功能,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

濱河南路二、三期、文峯路東段、城東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文峯公園投入使用,寶塔電站建成發電,城北過境線、南岸休閒道全線貫通。城北工業園道路和水電、通訊、排污等基礎設施全面完成。與此同時,加大市政公用設施投入,高標準完成濱河南岸、城東路等綠化工程。全面實施城區主幹道“綠、亮、美、潔”工程;加強了對通信、供電、供水、環衞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據統計,僅20xx年全區完成建設投資達2.5億元。

(三)房地產開發快速升温,城市承載能力明顯增強隨着城區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聚集速度加快,對住宅和商業用房的需求也隨之攀升,城區的房地產市場快速升温。

目前,有23家企業(含分公司、項目部)進入我區從事房地產開發,XX年至XX年我區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285億元,商品房竣工面積11.68萬㎡,銷售面積13.36萬㎡(含XX年前部分開發面積),銷售額為2.37億元。龍井水街、徽州花苑、徽州商貿城、華商山莊、玉虹小區等商住樓羣相繼竣工或快速建設。XX年至XX年,通過房產交易,上繳營業税、契税等達2650萬元,房地產開發可直接拉動我區XX個百分點,是經濟發展中牽動性強的產業。土地市場運營有序推進。根據全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管住總量、集約高效”的原則,基本實現了確保新上項目用地和經營性土地實行“招拍掛”的目標,提高了用地效率。XX年完成城北、城東重點項目計XX畝土地徵用工作,全年收繳土地出讓金4827.5萬元。

(四)加大監管力度,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新成效近年來,我區嚴把項目審批關,強化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積極組織開展“整頓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羣眾身體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對全區重點污染企業的治理設施、98年以來建設項目環評“三同時”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清理,對未經審批、未落實“三同時”、擅自投產的5家企業依法予以關停。並在全市率先對11家化工企業安裝了“黑匣子”,實現了污染治理設施運轉和廢水排放24小時在線監控。20xx年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3.7%。同時,加快工業企業“退城進郊”、“退城進園”步伐,華惠化工、新力油墨等企業已經完成搬遷,天馬化工、忠誠化工等企業的新廠房建設進入尾聲。通過採取以上措施,有效遏制了污染反彈,鞏固了達標成果,進一步改善了城區環境質量。

(五)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並舉,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十五”期間,我區強力推進了中心城區“東進、西伸、北擴”戰略,逐步拉開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品位。先後實施了對原建安公司、紡織器材廠、物資公司等地段進行改造;完成了永佳大道、黃山路兩側綜合改造,建成了龍井、濱河新區和徽州人民廣場、徽州人民會堂等一批標誌性建築;拓寬改造了永佳大道、文峯路、黃山路、濱本河路、龍井大道、南山路等城市道路,中心城區建成面積擴大到5.5平方公里;防洪工程完成護岸3.35公里;實施徽州迎賓大道拓寬改造工程,進一步增強城區集聚功能,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二、存在問題在肯定近年來我區城市建設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區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管理方面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城市規劃缺乏完整性、前瞻性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的依據。從調研的情況看,我區城市規劃方面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

①民眾對我區城市的總體規劃知曉率不高,即便是區委、政府提出了“東進、西伸、北擴”戰略後,有關部門未將相應的具體發展規劃公諸於眾,且制定牽動性大的發展規劃時未全面執行聽證制度。

②企業佈局集中的工業園區,環保設施跟不上,對企業排污難以徹底集中治理。

③城市文化氛圍不濃,建築體造型、城市雕塑新穎別緻之作缺失,廣告、文字、圖繪等文化“符號”製作缺乏文化品位,徽文化內涵得不到彰顯。

④各種線纜、管網鋪設等專項規劃滯後,往往出現空中佈線凌亂不堪、剛澆好的道路又破面埋管的現象,影響了市容和交通。

(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近年來,我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雖然步伐加快,但與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和居民的需求相比,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①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區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和設施建設滯後的矛盾仍然突出。“”期間對污水、垃圾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將更加繁重,建設資金緊張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②城市公用設施建設不配套。在建設過程中,公廁、停車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的建設缺乏長遠考慮,也未留有足夠的發展餘地。

③城市經營機制尚未全面轉換。XX年,區委、區政府以“永佳大道”冠名權一次性籌集資金150萬元,對沿路的街燈和燈箱進行了改造。除此之外,城市經營的機制尚未放活,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運作的多元化經營城市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

(三)城市管理未能與城市發展同步城市作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標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

而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城市管理將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從我區的情況來看,城市管理未能與城市發展同步,主要表現為:

①城市管理的行政機構不健全。目前我區還沒有一個專門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城市管理部門多而雜,除了城建部門外,還有環保、交通、工商、巡警大隊等部門參與,由於權限不明,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城市管理職能落實不到位。

②土地供應與管理制度不夠規範、有序。從當前我區土地供應的情況來看,商業用地出讓數量偏多,工業用地投資密度不大,土地綜合利用率不夠高。

③物業管理髮展緩慢。我區物業管理起步較晚,發展也不平衡,市民對物業的有償服務意識淡薄。目前,我區經審批建立的物業管理機構僅有四家,且有的名不符實。同時,我區住宅小區建設標準化較低,封閉式的住宅小區寥寥無幾,再加上原竣工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未執行房屋維修資金制度,這就給物業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對策與建議“”期間,隨着我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區人口的不斷集聚,對城市建設又有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城市建設中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行動計劃為統攬,加快中心城區建設,增強城市集聚、輻射能力,努力把城區建設成為人居環境更加優良、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鮮明、城市面貌更加靚麗的新城區。為此,針對我區當前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堅持高起點規劃,不斷提高規劃水平。城市規劃應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設計,體現科學性、前瞻性、連續性、嚴肅性。

1、隨着城區人口和人氣不斷地集聚,應適度拉開城區框架,建議在實施中心城區“東進、西伸、北擴”戰略,推動中心城區與潛口鎮、西溪南鎮無縫對接的同時,着手規劃瑤村—上朱—朱坊的道路和瑤村—羅田的過境線,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提高城區的綜合承載能力。

2、進一步加快我區企業的“退城進郊”、“退城進園”步伐,儘快在城東規劃建設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對城區企業的污水進行集中治理,進一步改善城區環境質量。

3、不斷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建設不是簡單的建築體組合,而要突出自身特色,體現深厚的文化內涵。建議在加快建設區文化娛樂體育中心的同時,在建築體造型、城市雕塑等方面要有所突破,並融入我區的人文歷史、徽文化內涵。

4、正在建設徽州迎賓大道拓寬改造工程和城北工業園區,規劃要有前瞻性,儘可能一步到位。城市建設部門要與有關管網等部門統一協調,制定其專項規劃,避免各種電纜、電線、管道的亂埋、濫布和重複建設。

5、建議城市建設的重大規劃要實行聽證制度,強化對規劃實施的監督,確保規劃執行的嚴肅性、連續性,防止人為地隨意變更。

(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城鎮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滿足廣大人民羣眾強烈願望的需要,也是改善招商引資環境的客觀要求。

1、政府要加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對公園、重點路段進行高標準綠化、亮化和美化,打造出一批新的城市亮點;加快城市垃圾、排水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垃圾的清掃和轉運,並對我區現存的一些老居民區(如紡織器材廠宿舍區、皖機廠宿舍區等)的環衞基礎設施進行重建和完善,從而優化人民生活環境。

2、亮化工程已成為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城市活力,豐富城市景觀的重要手段。文峯塔是我區一座古老的標誌性建築,建議科學設計並實施好文峯塔的亮化工程,使之成為我區一道新的特色景觀。同時黃山路聯通公司—三村大轉盤是城區最為繁華的商業路段,直接關乎我區城市的形象,此路段的路燈已經年久失修,建議城建部門籌措資金予以更換。

3、適當增加城區公廁、停車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以解決人民羣眾出行、停車、農副產品交易中的難題。建議在改造老糧食局地塊時,建造一個地下停車場,以緩解車主停車難的矛盾。

4、廣泛開闢城市建設資金籌措渠道。一是儘快謀劃成立區城市投資公司,以解決我區城市建設資金短缺問題;二是進一步做好經營城市文章。深化市政、公用設施投資運營體制改革,有償轉讓、出讓市政公用設施經營權、廣告權和冠名權,加大城市無形資產的經營力度,盤活存量,提升增量;三是加快改革環衞管理運行機制,推廣道路清掃保潔市場化經營、企業化運作,逐步實行管理層與作業層分離。

(三)以民為本,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城市管理要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建立服務型城管,為我區的“三個文明”建設發揮應有的職能作用。

1、完善區、鎮(街道)、社區(居)三級城市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市民教育網絡。加大對《黃山市文明市民公約》和《市民行為規範》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市民學校、樹立文明標語牌和公益廣告牌等方式對廣大市民進行文明、道德行為的養成教育,不斷增強其城市意識,自覺保護城市基礎設施,共同愛護自己的家園。

2、建議儘快對上爭取併成立徽州區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承擔城市管理職能,負責受理城市管理中的具體性事務。

3、根據拆遷條例規定,被拆遷户有選擇“拆一還一”或“貨幣補償”的權利。而我區在拆遷過程中主要是採用貨幣補償方式。為促進依法、順利拆遷,建議區政府在城北工業園旁邊規劃100畝土地作為拆遷安置用地,儘快啟動安置用房、經濟適用房工程,以便進一步落實好因城市建設需要的拆遷安置工作,滿足被拆遷羣眾的選擇需求。

4、隨着我區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資源將變得更加稀缺和寶貴。建議政府不斷加強土地集中供應權和土地進入市場的調控權,制定相關的政策,控制土地進入市場的總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加快老城區改造步伐,綜合開發老糧食局、工會片、教育賓館片、孫公橋上游兩側等地塊。在開發中,政府主管部門要注重孫公橋上游兩側多年形成的原生態綠化的保護。

5、加大對物業管理目的、意義和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促進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增強做好物業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堅持成片開發、封閉式管理的原則,使我區新增住宅區力爭100%實行物業管理。同時,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應全面執行項目維修資金制度,嚴格物業交接程序,促進物業管理的健康發展。

6、城市水資源一旦遭受污染或失去平衡,治理恢復將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為此建議水利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尤其是保護好我區的母親河—豐樂河飲用水資源。公安、漁政部門要加大打擊懲罰力度,嚴禁在豐樂河上游藥魚、電魚,避免造成嚴重的水污染。

城市建設調研報告 篇5

當前,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如何把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城市競爭力,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現以XX縣在城市建設與發展方面的工作實踐為借鑑,對此課題進行探索和思考。

一、實踐與成果

近年來,XX縣以建設特色城市為目標,堅持前瞻性規化、高質量建設、科學化管理,秉承以城市建設帶動產業發展的工作理念,累計投資40多億元,建設總量是前50年建設總和的39倍,城市建設連續XX年拉動地方經濟增長2-3個百分點。XX縣先後被評為全省小城鎮建設先進縣、城鄉規劃管理先進縣、省級衞生城、全國綠化模範縣,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縣,XX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城鎮。

(一)堅持科學規劃,打造精品工程。XX縣把城市品位作為城市文明的象徵和巨大的無形資產,牢固樹立精品意識,着力打造建築精品、景觀精品、亮化精品,使每座建築、每項工程、每個景觀都經得起歷史檢驗。幾年來,先後完成了以江畔高層建築為標誌的80多處建築工程,形成鱗次櫛比,風格迥異的城市景觀;完成沿江風景帶、東、北出城口牌樓、人蔘仙子等景觀建設和主題雕塑工程,引岔林河水入城工程,成為全省第一個將清水河引入城區的城市;完成77棟樓宇、1450家商業門房、15處公共設施亮化,主街、樓體和沿江亮化率達到95%、90%和100%。

(二)多方籌措資金,滿足建設需要。幾年來,XX縣在財政收入不足的情況下,採取招商引資吸引一塊、土地出讓增加一塊、集中使用整合一塊、動員社會支持一塊、縣級財政投入一塊等辦法,籌集資金40.5億元,完成城鄉建設項目632項;硬化城市路面69萬平方米,硬化率達到82.3%;樓房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8平方米;村內道路硬化村達到62.2%,通村公路率達到79.3%;改造泥草房近20xx户,農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5平方米,磚瓦化率達到71%;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9.4%。

(三)突出改造配套,提高城市功能。針對城市基礎設施陳舊,功能弱化問題,XX縣集中精力狠抓基礎設施改造配套。新建熱網管線2500延長米,改造3000延長米,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1.8萬平方米,新增供熱用户1200户,供熱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城區大氣污染指數降低9.5個百分點;新建變電站13座、新建和改造電網線路18.5千米,城區輸電線路老化、容量不足、用電半徑過大問題一次性得以解決;新建給水管線1000延長米,排水管線4350延長米,解決重點城區5000多户居民生活難題。

(四)傾力關注民生,改善居住條件。為加快“兩棚一草”改造步伐,XX縣制定出台了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相關配套政策。XX年建設經濟適用住房2.1萬平方米,入住居民378户;廉租房租金補貼標準由每户每月60元增加到150元;制定了拆一還一、產權調換政策,保證被拆遷人都能住上樓房,並對低保户、殘疾户給予特殊照顧。與此同時,大力推進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計劃用3—5年時間基本消滅城市棚户區和農村泥草房。

(五)實施“名城戰略”,提高城管水平。XX縣堅持專羣結合,標本兼治,不斷強化城市管理措施。一方面,更加註重專管。對佔道經營的臨時攤牀、燒烤車、堆積物進行集中整治,全部實現退路進場、進廳、進院;城市環境實現全天候、全程保潔。另一方面,更加註重共管。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廣泛開展愛護環境先進單位、先進户評選活動,城管水平進一步提升。XX年,XX縣通過省級衞生城檢查驗收。

二、體會與問題

在加快城市建設中,觀念的更新,將給城市建設注入巨大活力。XX縣城市建設工作實踐為我們留下深刻體會:

(一)建設特色城市,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增強城市建設生命力。為打造適宜人居、適宜創業、適宜人的全面發展的特色城市,XX縣委、縣政府圍繞人民羣眾關注的難點和熱點,積極推進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建設項目,把羣眾期望的公益事業辦實辦好,贏得廣大市民對城市建設工作的熱情支持。幾年來,城市各項建設項目累計動遷1500餘户,沒有發生一起上訪案件,實現了拆與建和諧發展。

二是建設特色城市,必須樹立規劃先行理念,增強城市建設保障力。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靈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為從根本上提升城市品位,塑造特色城市,XX縣十分注重規劃在城市建設中的戰略地位,聘請專家編制縣域總體規劃、體系規劃和區域規劃,明確城市定位、功能分區、建築風格和城市佈局,做到50年不落後,幾代人不拆遷。

三是建設特色城市,必須樹立開放包容理念,增強城市建設牽動力。XX縣注重用現代理念建設現代化城市,認真學習和借鑑國內外先進的建設思想和建築藝術;注重軟硬環境同步建設,吸引韓國、天津、遼寧、綏芬河等30餘家企業進入城市建設領域,建設了旺宇大廈、津通公寓、世紀大廈、隆達花園小區等一批特色精品工程,增強了城市生命力、凝聚力和輻射力,實現招商向選商轉變,外出居住向回鄉購房轉變,在外發展向返鄉創業轉變。

當前,隨着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不少新情況、新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城市建設就難以在更高起點上穩步推進。

(一)城市綜合定位問題。城市性質定位、文化特徵定位、建設理念定位還不突出,城市的靈魂和生命力還尚未顯現,規劃、建設、管理、營銷各要素還不協調,特色城市魅力尚未凸顯。

(二)“城中村”改造問題。按照“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安置特色化、行為市場化”的要求,城鄉分離還比較明顯,與城市融合度還不緊密。尤其是近郊農區變城區、農民變市民工作難度較大,失地農民利益補償、生產生活、就業保障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

(三)建設資金短缺問題。受各方面條件的制約,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地方財政支撐力不足,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運用市場化手段運作資金還有一定侷限。

三、建議與對策

面對贏得新一輪區域競爭的挑戰,必須在更加註重特色城市建設上不斷努力,運用經營城市理念,拉動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增強城市發展活力。

(一)更加註重城市定位。找準城市建設正確的目標和方向,營造城市資產的獨特個性和優勢,不斷增強城市對經濟增長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不斷做大做強旅遊品牌、產業品牌,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要突出城市性質定位,明確城市發展方向;要突出城市文化定位,全面展現城市靈性;要突出建設理念定位,正確處理好新城與舊城、當前與長遠、功能與特色、地上與地下、建設與管理的關係,努力建設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城市。

(二)更加註重城市經營。牢牢把握政府對城鎮土地的管理權限,通過競價出讓、股本經營、土地置換、成片開發等方式,促進土地價值轉化增值;大力經營城鎮再生資本,對城市部分公益設施,實行有償轉讓冠名權;大力經營延伸資本,充分利用政府公共管理的專營優勢,對路橋、路燈、廣告、公交線路、出租車牌照實行有償使用。通過經營城市,把無形資產轉化為現實財富,再反哺城市建設。

(三)更加註重城市宣傳。把宣傳城市作為發展注意力經濟的重要手段。採取網站發佈、節會宣傳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城市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大力開展以市容市貌整頓為切入口的環境整治活動,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城市成員的認同感、榮譽感和主人翁意識,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贏。

(四)更加註重城市民生。將城市建設與民生所需相統籌,與社會保障相統籌,與就業創業相統籌。充分利用好城市經營收益和公益建設資金,突出城市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為重點的民生工程建設,努力實現拆與建的和諧、城市發展與民生保障相結合,適宜人居與促進創業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

城市建設調研報告 篇6

一、基本情況

為認真收集、彙總好相關單位XX年在城鄉建設工作取得的經驗成績,摸清主要困難,更好地圍繞xx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計劃好明年的工作,XX月XX日-XX日,縣城鄉建設調研組赴11個單位,開展了為期五天的專題調研。調研組主要圍繞各單位的工作亮點、存在困難、來年工作思路及對縣委、政府的意見建議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調研,並採取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形式,掌握到了各單位在服務城鄉建設中的一些具體情況,並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見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二、主要亮點

(一)城鄉規劃工作取得新突破

城市規劃編制方面:《縣城市總體規劃》於XX年XX月XX日獲市人民政府審批同意。完成了城市燃氣、綠地系統統、應急避難場所等專項規劃及黃坊片區、新區、城北片區、城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了南五路至高速出口地塊城市設計及城區部分路網道路景觀設計,實現了近期建設規劃的全覆蓋。

村鎮規劃編制方面:完成了XX年的土坯房集中改造點83個村莊建設規劃和百里湘江範圍內的65個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完成了全縣19個鄉鎮的村莊布點規劃;開展了西江、門嶺、麻州、珠蘭等4個鄉鎮總體規劃修編和周田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面:開展了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數據銜接調整,同時做好縣、鄉規劃數據庫成果糾錯並啟動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調整)工作,編制完成《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估報告》,現已經過省廳專家組評審。

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一是正在編制《縣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爭取納入建設“美麗中國”行動計劃實施試點縣。

二是編制了縣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環境保護八年規劃,現已完成送審稿。

三是積極參與聯合國中國區“環境規劃優秀示範城市”評選活動。XX月XX日,受聯合國環境署、新華社非洲總社邀請,縣環保局主要領導前往非洲肯尼迪聯合國總部,參加“明月行動,綠色中國夢”責任論壇等相關活動,併成為全國唯一獲得聯合國環境署“XX年環境規劃優秀示範城市”的縣級城市,併為我縣頒發了獎牌和證書。

(二)城鄉面貌整治工作取得新進展

“兩違”整治方面:從縣規劃建設局、國土局、公安局、城管局抽調相關人員,並從社會上招聘了30名協管員,組建了“兩違”整治綜合執法大隊,通過抓宣傳、抓調查、抓打擊、抓建章,有力的遏制了“兩違”現象的發生。土地衞片執法檢查方面:對6個違法用地圖斑(宗地數4宗)進行了立案查處,相關責任人已移交紀檢監察部門立案處理,目前我縣XX年度土地衞片執法檢查成果已順利通過市級驗收,數據通過省廳審核。通過例行督察和年度衞片執法檢查,全縣上下形成了依法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圍。

水環境及河道整治方面: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工作已全面啟動,省水利廳已定把我縣作為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呈報到水利部審批,已聘請省水科院專家來我縣調研,相關設計工作正在進行中。圍繞我縣百里湘江綠色生態長廊建設,對全縣水庫水環境進行整治,開展了水庫水源地的保護,努力打造水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開展了規範性碼頭建設,整頓禁採區內砂場。14個規範性碼頭總投資1750萬元,到位資金1750萬元,已撥付資金800萬元,可於本月底完工並交付使用。拆除了禁採區和延伸禁採區內的11户砂場,叫停了8户影響綠道建設的砂場。

(三)城鄉建設安全生產水平得到新提升

建築市場安全管理方面:一是全面實行項目法人制、合同備案制、項目經理責任制、施工圖審查備案制、施工許可等制度,對應監理工程實施強制監理,受監工程達到100%。

二是嚴格施工現場管理,每季度進行了安全質量大檢查,全年未發生一起建築責任安全事故。

三是強化了對保障性安居住房的質量監督執法,確保讓住房困難羣眾住上放心房。交通運輸市場安全管理方面:在元旦、春節、“兩會”、“五一”、“十一”及敏感時期,及時對運輸站場、運輸企業和重點單位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消除整治安全隱患。電網安全保障方面:通過紮實開展安全生產事故警示周、安全宣傳諮詢日、安全文化周和安全生產應急演練等一系列活動,並狠抓了現場安全管控和現場作業安全措施落實,提高了安全生產的精細化水平,有效防範了電網、人身和設備事故。

環境安全執法方面:一是着力抓好我縣重點企業環保核查整治,對金龍錫業、九二鹽業、紅山銅業、慧敏礦業、鷹鵬化工等10家重點企業開展環保核查。

二是集中力量打擊了筠門嶺鎮下陽村、長嶺村、周田鎮雷公壩水庫、中村鄉曾坑村等8家(次)非法電子垃圾焚燒項目。取締了富城鄉小砂村1家非法焚燒輪胎廠項目。

(四)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我縣把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總體項目和系列子項目進行運作,以項目板塊化理念來推進整個城市建設。先後高標準完成了周田“兩新”、第三國小、新職校、會杉線升級改造等一大批重點城建項目,完成了城市主幹道綜合改造;投資13億元、規劃面積達2.14平方公里的新區和投資6億多元的縣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觀工程、投資3億元的環城南路改造工程、投資40億元的台商基地、投資16.13億元的百里湘江綠色通道工程等一批重大城建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尤其是2019年,我縣積極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按照“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一批在建項目、按期竣工一批重點項目”的工作思路,計劃實施178個項目,其中城建項目75個,總投資約129億元,是我縣城市建設歷史上項目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年。

交通重點項目建設方面:

①濟廣高速出口路林崗大橋以南整治改造工程。已徵土地214.687畝,未徵土地86.133畝;房屋丈量6户4264.48平方米,簽訂房屋拆遷協議1户807.76平方米,未籤房屋拆遷協議14户。

②百里湘江綠色通道工程:正按照指揮部的部署有序組織實施,工程進展良好。

③、林崗、湘水大橋拓寬工程:三座大橋已開工建設,目前正在進行下部構造樁基礎施工工作,預計年底可完成水下樁基礎、系樑及部分立柱、蓋樑等工程施工。重點項目建設的有力推進,拉動了固投的快速持續增長。全縣500萬元以上固投按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最長增速為46.6%,月均完成投資8.3億元。

(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成就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是贛龍鐵路、鷹梅鐵路工作進展順利。贛龍鐵路擴能工程徵地拆遷方面已經基本全面完工,現正進入收官階段;鷹梅鐵路前期工作積極跟進,且各項工作正在提速。XX月XX日,鐵路總公司組織召開了鷹梅鐵路調整預可研審查會,並通過了預可研報告。XX月XX日鷹梅鐵路設計人員到我縣勘察設計境內線路走向及火車站場設置,進一步調整優化線路設計方案,爭取今年底或明年初通過國家發改委立項,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二是幹線公路和通組公路建設順利實施。全長33.6公里的會杉線公路升級改造工程於XX年XX月順利完工並交付使用,完成工程總投資2.74億元;全長25.64公里的站塘至洞頭公路改造工程已完成總量的95.6%。筠門嶺至清溪公路改造工程:全長16.7公里的筠清線公路已完成總投資的90%。通村組路已完成39條,計47.7公里。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是開展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今年完成了10座XX年開工加固的國家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9座省級規劃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完工1座,其餘18座水庫正在施工,預計在今年XX月份完成12座水庫的主體工程施工。

二是實施了“三江六岸”路堤景觀工程建設。湘江左岸林崗大橋至湘江大橋市政道路XX月份開工建設,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完成投資343萬元,約佔總投資的40%。

三是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今年完成了XX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投資3223萬元,現已完成57%的工程量;XX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投資為1549萬元,該工程由於招投標工作週期長,拖延了施工時間,導致項目開工遲,現只完成10%的工程量。

四是開展了電站增效擴容。今年全縣有13座水電站列入國家電站增效擴容實施計劃,工程總投資3206萬元(包括自籌資金400萬元),目前到位資金249萬元,現在正在開展招投標工作。

五是城鄉供水一體化穩步推進。實施了2萬噸/日供水擴建工程、新區內渾水管遷移、城區管網、新區管網、台商創業基地管網、城區出入口管網及會杉線農飲項目,年度投入資金9117萬元。電網建設方面:啟動了燕子窩工業園220千伏輸變電新增主變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3.19億元,項目單位已全部進場施工。農網改造年度計劃投資3000萬元,目前已完成總量的73.33%,整體工程預計在明年3月全面完工。

(六)土地利用及保障工作取得新業績

一是積極為發展“爭指標、保用地”。今年累計報批建設用地4,510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9%。

二是對土地進行差別化管理,開闢綠色通道,優先保障贛南蘇區振興發展項目、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項目的用地需求。為老年福利中心、鄉(鎮)示範幼兒園、汽車商貿綜合市場、國防教育訓練基地等60個建設項目4293畝項目用地進行了用地預審(初審)。為禾坑口水電站、高速公路養護中心、漢仙巖遊客集散中心、贛龍鐵路(段)等19個建設項目辦理了8146.56畝劃撥供地手續。

三是加強了土地出讓工作。成立了縣土地出讓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縣加快推進土地出讓工作實施方案》,根據市場形勢科學編制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截至XX月XX日,共出讓土地30宗(含燕子窩工業園改變用途1宗),出讓面積1201.45畝,成交總價款7.14億元。四是積極開展了節約集約用地模範縣創建活動。目前已順利通過全省節約集約模範縣達標考核,經廳長辦公會通過,並上報國土資源部審核;縣燕子窩工業園節約集約利用評價更新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評審,省級工業園區擴區調區工作進展順利。五是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再創佳績。2019年申報立項規模959.78畝,其中建新區面積460畝,拆舊區面積499.78畝,待省廳組織專家評審,年度增減掛工作得到了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問題

一是重建設輕管理問題嚴重。換屆以來,我縣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農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極大地改善了羣眾生產生活條件,但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後,基本的管理維護沒有得到相應加強,導致諸如農村道路等設施損害嚴重而無人監管維護。

二是老城區改造建設較薄弱。目前,我縣新城區建設推進力度大,鄉鎮、農村建設也在大力實施當中,但縣城老城區的改造建設相對比較滯後,老城區居民面臨的生產生活條件也比較惡劣,羣眾對老城區改造的願望比較迫切。

三是城鄉規劃執行有待加強。由於羣眾的規劃意識淡薄、各種規劃之間的銜接不力等原因,城鄉違規違章建設和隨意改變土地功能性質、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緊挨道路兩旁建房子、拉電線的現象比較嚴重,這就造成以後對公路改造時出現新的房屋拆遷和電力杆線遷移的問題。

四是土地實際利用效率不高。隨着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項目建設比較多,很多企業用地需求量大,我縣當前用地規模與發展要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城鄉建設節約用地與集約用地意識與貫徹落實力度有待加強,土地投資強度必須得到相應提高。

五是徵地拆遷工作難度加大。造成徵地拆遷難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有:(1)雖然縣裏徵地拆遷補償標準相對統一,但各指揮部、責任單位對各自的拆遷户額外的利益有高有低,幫助拆遷户解決的問題也不相同,容易造成拆遷户之間的攀比。

(2)以往的徵地拆遷模式有一定的優勢,但越來越不適應發展的要求,如房屋先拆遷後安置的問題。

(3)徵地拆遷補償標準特別是房屋拆遷標準相對偏低,拆遷户會權衡補償資金能否建起新房的問題。另外,隨着xx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羣眾對國家土地政策改革的關注度、期待值比較高,對政策的誤解誤讀導致等待觀望現象也普遍存在。

(4)幹部積極性有待加強。由於缺乏激勵機制,造成很多徵地拆遷幹部做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工作沒有激情甚至產生厭倦的心態,應付了事。

(5)部分公幹家庭的拆遷工作難做,在拆遷户中造成比較惡劣的影響。

六是城鎮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由於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經濟基礎差、財政收入少,能用於城鎮建設的資金非常有限,而城鎮建設點多面廣,顯得“僧多粥少”,城鎮建設投入壓力越來越重。

七是城鎮配套功能仍不完善。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城鎮人口急劇增加,城鎮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生產生活環境與廣大人民羣眾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消費需求的矛盾日益明顯。如車站建設、公交服務、城區道路、老城區環境衞生等。

八是部門統籌協調機制不暢。

(1)職能部門與鄉鎮協調配合不暢。如供電部門架設杆線時村民發生矛盾,鄉鎮協調處理力度不夠;部分鄉鎮對規劃意識不強,仍有2個鄉鎮的總規修編工作沒有完成。

(2)職能部門之間協調配合不暢。如工程招投標問題、資金撥付問題、各種規劃銜接的問題,等等。造成工作推進難度大,進展偏慢,怠誤發展。

九是工程建設管理秩序混亂。由於我縣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工程建設量急劇增加,而工程建設主體方的意識薄弱,以及相應的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少、執法難度大、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等原因,造成在實施工程建設過程中手續不齊全、不按程序走、未批先建的現象普遍存在,工程建設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安全施工難以確保落到實處。

四、對策建議

(一)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

1、要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體系。依據縣城第四輪總體規劃、各片區控規、村莊佈局規劃等,研究編制全縣新型城鎮化總體發展規劃;加快制定完善小城鎮和村莊建設規劃;制定完善與城鄉建設相配套的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等專項規劃。在編制規劃中,注重城鄉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部門的專業規劃相銜接,努力形成完善的規劃體系。

二是要要體現城鄉特色。把的地域特點、文化特色體現在縣城、小城鎮和村莊建設規劃之中,彰顯城鎮建設的個性,提升城鎮建設的文化內涵。應重視城市標誌性地帶、標誌性景觀、標誌性建築的規劃,避免城鄉建設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質化問題發生,努力打造城鄉建設的亮點。

三是要維護規劃權威。領導幹部要自覺服從規劃、帶頭執行規劃、嚴格落實規劃,當好城鄉規劃的執行員、宣傳員、監督員,形成全社會共同支持、維護城鄉規劃的良好氛圍,切實保持規劃實施的連續性和嚴肅性。

2、要加緊編制好《縣農村環境保護規劃》。儘快拿出規劃成果,爭取納入建設“美麗中國”行動計劃實施試點縣。

(二)進一步加快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500萬以上固投方面:預計XX年全年續建、新建500萬以上固投項目73個,總投資110億元,年內完成投資45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新建項目30個,總投資36.6億元,預計2019年完成投資16.1元;續建項目43個,總投資73.4億元,預計2019年完成28.9億元。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方面:全以力赴加快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城區路網暢通、百里湘江綠色通道、“三江六岸”路堤景觀工程等一系列續建項目。儘快啟動城北、城西南、城北二、二等安置小區,城區管道天然氣、汽車商貿城,建材專業市場、污水處理廠二期,西北街棚户區改造等一批續建項目。

(三)進一步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1.加強城鎮路網建設。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綜合交通體系是現代城鎮發展的重要標誌。要以縣城為樞紐,以鄉鎮集鎮為節點,以新型農村社區為網點,建立起干支銜接、暢通快捷的綜合交通體系。

一是要突出抓好鷹梅鐵路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有利時機,爭取在XX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立項,並開展線路測定和施工設計,爭取在XX年下半年開工建設,爭取在我縣設立客運、貨運、危化品站及危化品專線。

二是要加快城鎮路網建設進度。高水平、高標準編制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將縣城道路向周邊組團縣城、重要旅遊景點延伸,將縣城道路向周邊鄉鎮延伸,將鄉鎮道路向各中心村延伸。加快推進莊口鎮、站塘新區、筠門嶺鎮新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及縣城水東大道東延、教育大道建設、同濟大道拓寬、濟廣高速出口連接線、206國道東移等項目。

三是要提升道路建設水平。建議對舊城區的道路進行升級改造,逐步取消主要幹道上的綠化帶,最大限度地拓寬路面;對背街小巷加快治理,提高城市路網密度。四是要加強停車場、公交站點等配套設施建設。在新區建設,棚户區改造時,要充分考慮公共交通的需要,必須規劃公共停車場、公交停車場,在主要街道同步建設港灣式公交站點。在土地出讓、税收等方面給予一些優惠政策,彌補新車站搬遷的資金缺口,儘快實施好新車站的搬遷工作。五是加快縣城中心物流園區建設。建成以此為中心輻射南至九二氟鹽化工基地,北至西江紅獅水泥廠的物流網絡。同時加大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

2.建設完善的城鎮水、電供應系統。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供水能力和重複利用率。針對城區快速發展、用水需求量不斷增大的實際,建議加強石壁坑庫區的環境保護,確保水質不受污染;加大自來水廠和供水管網的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供水量。重點推進會杉線農飲項目、市政管網、台商工業基地管網建設。把推動飲水工程納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提高社區供水水平。要加快電網改造進度,全力推進燕子窩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及農網升級改造,提升電網供應能力,提高城鄉供電質量。

3.加快防洪、水利和環保設施建設。在城市防洪設施建設上,重視現有河流的治理。切實抓好企業的環境監管,落實綜合治理規劃的建設項目,確保我縣百里湘江符合“兩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水利設施建設方面,XX年計劃解決規劃內剩餘4.4057萬農村居民和1.074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5座。儘早完成重點水源工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高效節水灌溉等項目的前期設計工作,做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收尾。在環保設施建設方面,要特別注意產業集聚區和城市居民集中居住區的排污管網及污水處理廠建設,提高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加快城市垃圾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增加街道和農貿市場垃圾箱的數量,充分利用建築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生活垃圾。每年選取1-2家條件較好的重點企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先進的工藝技術,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四)進一步加強土地利用和保障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保障發展用地需求。用足用活《若干意見》政策,想方設法,積極向上爭取用地計劃指標,及時保障重點產業、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等項目用地。

二是強化集約節約用地。堅持“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的工作思路,建立源頭把關機制,從源頭上加快土地供應速度,增強用地單位依法用地意識,着力提高供地率,確保土地報供用道路暢通。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根據市場形勢科學編制土地出讓計劃,合理推出土地。

三是做好徵地拆遷工作。提前介入,對重點項目工程用地情況進行摸底,積極做好項目的徵地拆遷工作。把好政策法規關,做到程序合法、和諧拆遷、平安拆遷,確保全縣重點工程項目及時落地。

四是抓好土地出讓工作。籌劃舉辦“陽光地產·魅力”專題土地推介會和信息發佈會,進一步打開土地市場;嚴格土地市場準入制度,限制欠繳土地出讓金的單位參加土地招拍掛出讓;強化土地出讓金收繳力度,規範土地出讓金收繳程序,確保順利完成土地出讓目標任務,為縣域經濟發展和財政增收做貢獻。

(五)進一步加快構建新型城鎮體系

1.進一步推進小城鎮建設,提高服務農民、帶動鄉村的能力。

一要制訂和落實優惠政策。進一步放寬農村居民到城鎮的入户條件;在小城鎮範圍內收取的土地出讓收益、城市維護建設税和配套費,除按規定上繳集中調劑使用的部分外,其餘應全額返還給鄉鎮,用於小城鎮公用事業和公共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改革城鎮公共設施的價格機制,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費、公平負擔的原則確定價格,逐步實行企業化運作;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允許不同集體經濟組織之間按照“等質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則進行土地調整交換;運用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扶貧移民的政策,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步伐;充分運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進小城鎮開發。

二要建立財政引導、民間投入、外資進入的多元投入機制。應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資金向小城鎮建設傾斜;積極爭取信貸投入;實行以地生財、以財建鎮,最大限度盤活土地資源,以特許權經營、轉讓資產權益方式及資產收益抵押方式,籌集建設資金;經營好城鎮有形和無形資產,可將市政設施的使用權、經營權實行市場營運,通過轉讓、拍賣城鎮空間、廣告經營權、線路經營權、設施冠名權等獲得收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個人和外商投資建設和經營自來水廠、燃氣、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城鎮基礎設施,或者經商興辦鄉鎮企業。

2.結合小城鎮建設,大力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

一是圍繞產業建特色社區。有特色產業的村莊,如特色農產品、礦產品、人文和生態旅遊等優勢明顯、農業產業化水平較高的村莊,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引進或壯大龍頭企業,建設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基地、特色產業園區、交易市場、特色商業街區、特色景觀旅遊區等形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

二是結合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建設新型社區。在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工作中,有序引導農民向縣城集中、向產業園區集中、向圩鎮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建設一批20户以上的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設點,建設新型社區。三是結合扶貧移民搬遷建設新型社區。對深山庫區、地質災害威脅區等不宜居住的村莊,結合扶貧搬遷實施整村搬遷,直接進縣城、小城鎮或產業集聚區建設新型農村社區。

3.進一步推進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創建工作。制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