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大綱

河源龍川縣鶴市鎮中國小教師培訓的現狀分析

調研報告大綱

——調研報告

【摘要】為了瞭解河源市龍川縣鶴市鎮中國小教師培訓現狀,並對該地區教師培訓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優秀經驗進行概括總結,本文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研和訪談調研等調研方法對河源市龍川縣鶴市鎮教師培訓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以期在為該地區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對策的同時為廣東省區域教師培訓現狀的差異性比較研究提供可參考的調研數據。

關鍵詞 教師培訓 現狀分析 調研報告

一、 前言

隨着新課改的推進,新課程學科教師培訓活動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保證; 為了不斷提升教師的新思想、新理念,掌握現代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學校紛紛加大了教師培訓資金的投入,教師培訓出現了空前繁華的景象。但是培訓中出現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特別是在全國實行新課改,教師培訓成為推動新課改的強大動力及有力保障的情況下,教師培訓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廣東省的經濟發展相對不平衡,從而造成教育資源分配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培訓的開展,造成教師培訓呈現區域性特徵。通過對調研地進行多方面的前期調研,結合本次調研需要,調研組選擇了位於粵北的河源龍川縣鶴市鎮作為調研地之一,以瞭解粵北地區教師培訓現狀,以期在為該地區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對策的同時,為廣東省教師培訓現狀的差異性比較研究提供可參考的調研數據。

二、 河源龍川縣鶴市鎮教師培訓現狀調研分析

河源龍川縣鶴市鎮位於廣東北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組對該區的教師培訓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及相關資料的收集,並對當地教育管理者(校長、主任)、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本次調研共整理完整訪談稿4份,回收問卷110份,有效問卷103份,有效率約為93.64%。

(一) 培訓模式的設計和開發

1、 培訓的時間與頻率

培訓的時間與頻率是調查的主要內容。調查數據顯示,該地區教師培訓的頻率不均,51.82%的教師一年培訓一次,33.64%的教師一年培訓兩次,而培訓三次或三次以上的佔很少數。總體來説,教師參加的培訓頻率不高。

圖1教師參加培訓的頻率

2、 培訓的週期

培訓的週期也是調查的主要內容。調查數據顯示,48.18%的教師參加培訓的週期是持續一週,35.45%是1—2天,11.82%是持續一個月,少數是週末上課,持續幾個月。

圖2培訓的週期

3、 培訓的地點

培訓地點,可以間接看出培訓的級別、培訓的專業程度。數據表明,教師中43.64%接受的是當地培訓機構的培訓,20.91%是接受省內高級院校的培訓,18.18%是接受基層教學單位的培訓,15.45%是本校自己的培訓。

圖3參加培訓的地點

(二) 培訓模式的利用

1、 培訓的方式

隨着教師培訓活動的發展,培訓的方式越來越多,從傳統的面授培訓到現代網絡遠程培訓。培訓方式的多樣化,使得教師每人所期望的培訓方式有所不同。經過調查,34.51%的教師接受的是面授培訓,25.22%的教師接受過校本培訓,17.26%的教師接受過遠程網絡培訓。這三種培訓方式佔大部分。

圖4教師參加的培訓方式

2、教師期望的培訓方式

教師們面對多種多樣的培訓方式,教師們內心各有舍取,各自有各自較樂意接受的培訓方式。經過調查,23.64%的教師期望的培訓方式是面授培訓+網絡遠程培訓,20%的教師還是期望傳統的面授培訓,17.27%期望的是外派訪學。

圖5教師期望的培訓方式

3、培訓者隊伍現狀

培訓者隊伍是教師培訓模塊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培訓者的水平對於整個培訓具有關鍵性作用。據調查,培訓者隊伍中36.36%來自當地專科院校專業教師,35.45%來自國內高等院校專業教師。少部分是本校教師。

圖6培訓者隊伍

(三) 模式的管理與評價

1、 參加培訓的原因

從教師們參加培訓的原因,可以瞭解教師參加培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自覺性。調查顯示,21%的教師目的是為了提高專業水平,18.5%是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18%是為了拓寬視野,15.5%是為了解決教學問題。

圖7參加培訓的原因

2、 培訓的考核方式

培訓的考核方式關係到整個培訓過程。數據顯示,40.59%的教師在培訓中是採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實效評價和表現評價所佔的比例相同,都是20.79%,等級激勵制所佔比例是17.82%。

圖8培訓的考核方式

3、 個人反思

教師對培訓過程的自我反思,對整個培訓活動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於今後培訓的開展具有指導作用。數據顯示,49.09%的教師經常有對自己的培訓進行反思,38.18%偶爾會進行反思,有2.73%從未進行過反思。

圖9個人反思

4、 個人對培訓的態度

個人對培訓的態度對於今後培訓的開展具有借鑑作用。數據顯示,71.82%的教師對培訓基本滿意,12.73%很滿意,還有6.36%表示不滿意。

圖10個人滿意度

5、 個人認為培訓需要改進的地方

教師培訓還屬於一項新的培訓活動,特別是融入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信息技術,對於整個教育體系來説是一個革命。調研的各項數據顯示,培訓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這應該引起有關領導機構的高度重視。

圖11培訓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 結論與建議

(一) 教師培訓的不足與優秀經驗

1、 不足之處

(1) 粵北地區經濟比較落後,經費問題成為首要問題

被調查的該鎮處於粵北經濟比較落後地區,教師的工資不高,勉強可以維持基本的生活。參加教師培訓的過程中,由於教育機構,包括學校等提供的經費很少,教師去參加培訓自己要繳納培訓費用,去外地培訓還得自己支付住宿費用。這對於一個在經濟比較落後地區的教師來説,是一個負擔。有些領導和教師認為培訓活動有時是一項“勞民傷財”的活動。教師們的希望在參加培訓時,相關教育機構能加大資金的投入,從而減輕教師們的經濟負擔,對培訓的積極性也會提高

(2) 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成效不高

有些學校、教育機構對教師培訓的重視程度不高,只是為了應付上級交給的任務。導致很多教師在培訓過程中積極性不高,上課不認真,只是人到,心卻沒到。有的教師去參加培訓只是為了評上職稱,從而調高工資,通俗一點來講,就是去混個學分回來。

(3) 教師總體素質不高

該地區大部分教師的總體素質不高,有些是從之前的業餘代課教師轉正式的。這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説地理、經濟等方面的客觀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教師參加的各種培訓較少,正規的培訓較少開展。另外,教師的信息素養比較低,缺乏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

2、 優秀經驗

培訓在“艱難”中開展

雖然培訓在該地區開展遇到不少挫折,其中資金問題是最迫切的。但是十多年來,教師培訓仍在繼續開展,可以説實在艱難中蹣跚走過來,不過培訓的級別、程度高不高,總體來説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位於市區的一些重點高中,如:龍川一中,學校各方面的建設,包括師資建設可以説是一流的,該學校已被評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二) 建議

1、教學新模式和新理念的應用

教育改革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大綱和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模式上要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在教學模式和新理念的探索中,高等師範院校教育技術系在這方面有了更多的探索成果。如果高等師範院校能夠與一線教師進行合作,在幫助中國小一線教師進行教學模式上探索的同時,也有助於高等師範院校的實踐能力的提高以及一線資料的搜索。

2、各級政府、教育機構要加大資金的投入

在新的培訓體制下,加大資金的投入,可以減輕教師參加培訓的分擔,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同時,引入先進的培訓理念和培訓設備,從本質上提高培訓的總體水平。

3、加大專業培訓人員的投入

加大培訓人員的投入,有利於培訓面的擴展,使培訓涵蓋的範圍更廣,培訓的質量提高。

4、改善激勵機制

目前的激勵機制對於參加培訓的教師來説,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約束力,激勵機制與評職稱、工資掛鈎,是教師產生不好的心理壓力,不利於教師的發展。

5、改善評價措施

與上項建議相似,改善評價措施與評職稱等的關係,讓教師從心底真正樂意接受培訓,從而來提升自己的素質,完善自己。

參考文獻

[1] 袁小梅.農村教師培訓需求分析[d].西南大學,XX.

[2] 倪婷婷.農村教師培訓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江西省鉛山縣為例[d].蘇州大學,XX.

[3] 慈航.簡論農村教師的培訓模式[j].科技信息,XX,(14).

[4] 張紅巖.河北省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的現狀調查與對策思考[d].河北師範大學,XX.

[5] 劉紅磊.新課改背景下農村教師培訓面臨的困境和思考[j].科教文匯,XX-10.

[6] 李紅霞.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中的教師培訓研究[j].和諧校園,XX - 11b

[7] 吳霞飛,韓天壽.開展農村國小教師培訓促進農村教育發展[j]. 中國成人教育,XX-11.

[8] 李海燕,郭彬.對當前農村中國小教師培訓的思考[j]. 中國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