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支部書記調研報告範例

自第三輪第一書記工作啟動以來,全州107個重點移民村整合到位各部門資金50434.75萬元(規劃資金31633萬元),完成兩年規劃資金總額的159%,完成項目1606個。羣眾普遍反映,選派的第一書記事業心和責任心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明顯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移民庫區和諧穩定明顯改善,移民村出現了大發展、大變樣。

農村支部書記調研報告範例

一、主要成效

(一)基層基礎加強夯實,發展活力不斷提升。第一書記把夯實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根本點,建制度、強班子、抓隊伍。

移民村隊伍建設得到加強。結合村“兩委”換屆,調整重點移民村班子成員210名、村支書33名、村主任45人,班子平均年齡下降3歲,國中以上文化佔90%,村幹部年齡和素質結構明顯優化。兩年來,重點移民村發展預備黨員136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61人,培養村級後備幹部244人。保靖縣比耳鎮興隆村原班子成員平均年齡60歲以上,村支書74歲,由於宗族勢力影響,班子長期難以調整,一度處於軟弱渙散狀態。第一書記陳貴通過半年時間逐户走訪,掌握了羣眾“中意人選”後,發動黨員,統一思想,一舉完成換屆。新一屆班子平均年齡下降33歲,全部國中以上文化,新支書是大學文化,帶領村民發展的意願強烈,幹勁十足。

移民村陣地建設不斷完善。按照“十有”標準,第一書記全面加強重點移民村基層組織陣地建設,配合新建組織活動中心34個,為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發揮作用搭建平台。龍山縣灣塘鄉玉河村第一書記李金平籌集資金50多萬元,把村部辦成村 “政治活動中心”“經濟服務鏈條”“文化活動舞台”和“教育培訓基地”。

移民村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第三輪第一書記在推行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上狠下功夫,充分調動幹部和黨員在推動發展、服務羣眾中的重要作用,堅持黨建引領,把黨小組建在網格上,將農村的各項工作都納入到“網”中,把黨員幹部的責任定在“格”上,使黨建工作網格化管理等工作落腳生根,提升了基層組織戰鬥力。

(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村容村貌不斷改觀。

第一書記入村後,團結帶領村幹部和廣大黨員,從移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電路等困難入手,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資金,實施基礎設施建設1113項,完成投資4.3億元。新(整)修公路472.555公里,新修飲水工程163處,107個村全部完成電網改造,完成避險搬遷3955户15585人,修建碼頭68個,整修堤壩2.74公里、山塘28口,移民用上了安全電,喝上了放心水,住上了安居房,庫區和安置區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吉首市雙塘鎮坨豐村來達樹組多年來沒有通電,第一書記劉海生多方努力彙報,讓村民用上了電,村民向他贈送了“人民公僕”錦旗。

為努力把移民村建設成為“佈局合理、村容整潔、景觀協調、山清水秀”的美麗村莊,第一書記廣泛宣傳發動,主動帶領羣眾參加環境衞生整治,引導羣眾樹立生態家庭意識。原來村裏牛屎遍地、蚊子成堆、臭水亂流的髒亂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據統計,在州委、州政府推行城鄉同建同治工作之初,因工作不到位,同建同治工作被動,有33個重點移民村被州、縣市督查組通報批評。第一書記駐村工作後,把城鄉同建同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強力推進,先後投入環境整治資金679.89萬元,哪裏最髒最亂,哪裏就有第一書記的身影。永順縣兩岔鄉河邊村村民評價第一書記楊憶宏説:“多年沒見到上面派下來的幹部脱了鞋襪跳進陰溝挖垃圾,在他的帶動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搞好衞生!”兩年多來,全州重點移民村同建同治工作穩步推進,村容村貌明顯變化,不僅沒有一個村在州、縣市督查中被通報批評,龍山縣要壩鄉萬家棚村等43個重點移民村先後被通報表揚。

(三)產業發展逐步拓寬,脱貧步伐不斷加快。

第一書記堅持把興產業作為移民村加快脱貧的根本途徑和首要任務,同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羣眾深入分析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產業特色和人文條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羣眾致富項目,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引進先進開發模式,幫助移民村提高自我造血功能。

兩年來,落實到位產業發展資金4122.75萬元,107個重點移民村形成了以柑桔、茶業、煙葉、百合等為主的種植業10萬畝,建成水產總量達2萬噸的水產養殖基地7個,2萬多移民從事以農產品加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帶動重點移民村人均年收入增長10%以上,遠超未選派第一書記的村。花垣縣折臘村成功引進湖南湘泉製藥有限責任公司350萬資金,建立500畝吳茱萸、黃姜、菊花等8種藥材基地,庫區羣眾通過土地租賃、參與藥材培育和管理等形式,人均年純收入增加1萬餘元。

第一書記深入推行庫區青年移民科技創業“啟航行動”,移民村投入600萬元以上支持200名青年移民開展創業活動,拓寬產業建設科技含量。保靖縣拔茅村藉助省科技特派員戴振炎教授的水產養殖技術優勢,新增網箱150餘口,走科技產業發家致富的路子。

第一書記大膽探索組建專業合作社、發展紅色股份集體經濟等方式,切實解決村級組織經濟無實力、發展無能力、服務無財力的問題。花垣縣扛掰村成立恆鑫土地專業合作社,入社村民100多户,流轉土地800多畝,每年僅土地流轉資金就達40多萬元。永順縣15個重點移民村實現村級集體收入全覆蓋:3個村在縣中心市場購買了門面,每個門面一年出租2萬元左右;12個村整合移民局資金200萬元,在芙蓉鎮繁華地段集中購買了“農副產品銷售窗口”。

(四)社會事業明顯進步,羣眾實惠不斷增多。

第一書記堅持帶領村支兩委不斷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組織羣眾踴躍參加新農保、新農合,深入實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尚,移民村教育、醫療衞生、文體事業等得到全面發展。兩年來,重點移民村累計投入社會事業建設資金2769.88萬元,新建和改造學校26所,新建村衞生室41個,新建組織活動中心34個,新增農村低保對象2851人,新農合參合率達96%以上,組織廣場舞隊伍21個。吉首市河溪鎮漁溪村第一書記張明軍針對25名學齡兒童讀書不便的問題,多方爭取資金9.6萬元,恢復了村小教學正常開展。

(五)庫區穩定有效保障,和諧建設不斷推進。

第一書記到任後,紮實推進村級各項民主制度建設,規範推行了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讓移民羣眾充分行使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針對重點移民村社會治理的難題,第一書記始終牢記“抓穩定就是抓發展”的理念,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從源頭上了解移民信訪的原因,有效地化解了移民村的問題矛盾舊帳,也大大減少了新問題矛盾的發生,據統計,兩年多來,第一書記選派村化解各類矛盾1486起,重點移民村實現了到省進京“零上訪”,赴州上訪也明顯下降。龍山縣小坪村第一書記田雯發揮自身在司法部門工作的優勢,利用自身所長,成功化解灣塘電站黑名單假户口騙取移民款案、灣塘電站開閘泄洪淹沒百合經濟損失案等6件信訪積案,特別是解決了黃萬明1989年從灣塘鄉遷至常德漢壽大南湖鄉,1996年私自返遷龍山,為解決生產資料、宅基地、生存生活等長達19年的上訪案,田雯以真情換真心贏得了羣眾支持。

二、工作啟示與思考

(一)選派重點移民村第一書記是“全州同步小康”的重要組成。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和庫區移民扶持政策,移民村第一書記是宣傳員、講解員和組織者,為這些政策的落實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州正進入全面推進精準扶貧,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的關鍵時期。全州XX—2020年扶貧開發1200個重點村中,移民村佔309個,278個移民村沒有安排駐村工作隊進駐。

移民村過來為我州乃至全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作出了特殊重要貢獻,但發展仍然滯後,移民羣眾生產生活水平較低。沒有移民村的科學發展,就沒有全州的科學發展;沒有移民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州的小康。未來6年,在移民村發展規劃落實、扶貧對象脱貧、項目爭取和實施等方面,迫切需要堅強有力的幹部隊伍來抓落實。通過選派幹部將一些新理念新思路帶到基層貧困移民村,能夠有效改變當地羣眾的思想觀念和陳舊意識。更為重要的是,憑藉選派幹部在原單位的工作經驗和資源,加上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定能在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提高治村理政水平上有新舉措,進而為全州2020年與全國同步小康做出貢獻。

(二)選派重點移民村第一書記是“幹部增長才幹”的重要途徑。

“到基層鍛鍊、從一線選拔”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xx指出,在實踐中鍛鍊、考驗和提高幹部,始終是培養年輕幹部的一個基本途徑。選派的第一書記深入農村、融入農村,確保了情況在一線瞭解、責任在一線落實、感情在一線融合、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選派幹部在基層農村這個大舞台磨練黨性、改進作風、提升境界、增長才幹。龍山縣大板村第一書記田開旺説:“在機關時我對‘三制一卡’、‘五個基本’等概念都不清楚,現在不僅十分熟悉,還學會了如何運用抓好黨建。”

(三)選派重點移民村第一書記是“預防信訪反彈”的重要保障。

在早期水庫修建過程中,由於歷史原因,存在“重工程輕移民”的傾向,我州已建水庫遺留問題較多,解決移民信訪問題具有艱鉅性、複雜性和長期性。現階段,居住在滑坡體、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和水上漂泊的特困移民,面臨着二次搬遷,矛盾隱患一觸即發。隨着落水洞電站、大興寨水庫等新上水庫的建設,又將有大批移民離開故土,開闢新的生活,由於水庫移民搬遷具有非自願的強制性特徵,導致了移民心理出現“大壩不倒、問題不了”的心態,使移民信訪具有長期性。在移民沒有真正富起來之前,信訪問題會反反覆覆,不歇不停。從龍山縣小坪村第一書記田雯的例子可以看出,第一書記發揮部門工作的優勢解決信訪問題的效果十分明顯。

(四)選派重點移民村第一書記是“羣眾得到實惠”的重要舉措。

選派重點移民村第一書記工作,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贏得廣大移民羣眾和基層黨員幹部的好口碑,就是因為第一書記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把移民村當家鄉,把移民當家人,為移民羣眾辦實事做好事,維護羣眾合法權益,改善全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讓羣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第一書記用務實重乾的工作作風和真心為民的情懷,贏得了羣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龍山縣萬家棚村第一書記肖海濱,全村村民都非常熟悉他,連村裏的盲人遠遠聽到他的聲音都會打招呼:“肖書記,你來啦!”。

(五)選派重點移民村第一書記是 “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實踐。

第一書記制度按照“經濟部門派經濟窮村、黨政部門派班子差村、產業部門派產業弱村、政法部門派治安亂村”的原則選派幹部,確保了“人崗相適、發揮特長、人盡其才”,實現了“因村選人”的精準。在駐村過程中,以識別對象、結對幫扶、設施建設、產業開發、教育培訓、民生服務等為抓手,精確瞄準,精準發力,重點施策,確保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精準扶貧。第一書記選派工作整合了各部門資源,明確縣市工作職責,建立健全選派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定期研究選派工作,切實幫助選派村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按照“綜合配套、整體推進、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要求,形成黨委統一領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格局。

三、建議

(一)繼續實施移民村第一書記選派制度。

從三輪選派來看,移民羣眾對第一書記認可度高,對有行業優勢並具有農村基層工作經驗的第一書記需求大,重點移民村發展也需要第一書記制度的支持,建議把向重點移民村選派第一書記作為一項長效機制堅持下去。

(二)推進第一書記制度與精準扶貧相結合。

沒有列為XX—2020年全州扶貧開發重點村的重點移民村,繼續從機關優秀後備幹部中選拔第一書記(暫不考慮鄉鎮幹部),年齡45歲以下,任期為兩輪六年,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補充,與精準扶貧同要求同管理同考核同驗收。

(三)完善第一書記考核管理。

第一書記考核與幹部年終考核掛鈎,實行縣市考核,州級督促、檢查、指導,捆綁縣市考核責任,加大鄉鎮考核權重,並與派出單位的年終考核掛鈎,在考核內容中捆綁產業項目佔比和穩定工作責任。對考核不合格者,實行中途換人制度。重視第一書記考核成果的運用,把對第一書記考核的成果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依據。

(四)堅持第一書記待遇不變。

加大第一書記提拔使用力度,縣直機關和鄉鎮領導職位出現空缺時,考核結果為優秀的第一書記,優先考慮安排。對第一書記的政治和經濟待遇不變,財政部門為每村每年解決1萬元工作經費,移民部門為每村每年解決1萬元培訓經費。此外,以每月22天的工作日計算,確保每天50元工作經費。

(五)確保第一書記取得實效。

考慮到重點移民村的特殊性,建議繼續由組織部門牽頭,組織移民開發、扶貧開發等部門,指導幫助重點移民村制訂精準扶貧六年規劃,實行六年連續扶持,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移發開發、扶貧開發等項目資金,其中移民項目每村每年不低於30萬元,扶貧開發、財政、水利、交通、農業、電力等部門根據移民村實際,給予項目資金支持,專項用於重點移民村的精準扶貧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