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滬青少年快速服務通道”項目調研報告

浦東新區團委內容摘要XX年12月初,浦東新區團委依託曹路鎮青年中心試點成立“來滬青少年快速服務通道”項目,旨在暢通來滬青少年與政府職能部門的訴求表達渠道,尊重來滬青少年的生存和發展權利,使相關職能部門能更為便捷的掌握來滬青少年的需求,完善體制內外的管理服務模式。經過近一年的項目運作,目前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都為進一步開展來滬青少年工作提供了參考和依據。今後,我們將更注重切實維護權益,努力實現平等;依靠融入社區,加強溝通交流;提高文化認同,促進和諧發展。關鍵詞來滬青少年 快速服務 訴求表達一、項目背景與概括(一)基本情況近年來,隨着浦東進一步開發開放,來滬人員大量湧入,他們在對促進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給新區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帶來了較大壓力。為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平安建設任務,構建和諧社會,建立全覆蓋的預防違法犯罪工作體系,浦東新區首個以需求為導向,通過整合政府資源、運用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疏導、幫助來滬青少年融入城市的“來滬青少年快速服務通道”於XX年12月5日在曹路鎮青年中心掛牌成立。據不完全統計,曹路鎮25歲以下來滬青少年有24104人,佔來滬人員總數的38.4%;其中16-25週歲的有19856人。在16-25週歲來滬青少年中,從文化程度看,以國中學歷為主,佔到71.1%;從在滬原因看,以務工的為主,佔到86.5%。今年上半年,曹路鎮被處理的違法犯罪嫌疑人有592人,其中外來人口502人,佔84.8%;25歲以下外來青少年有173人,佔外口違法犯罪嫌疑人總數的34.4%。上述數據顯示,浦東新區曹路鎮外來人口集中,且人數較多,外來人口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為了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幫助來滬青少年更好地認識浦東、瞭解浦東,享受新區政府的一系列有關外來人口的優惠政策,我們在曹路鎮開展來滬青少年服務試點,根據不同羣體的不同需求,通過不同服務模式,在數萬名來滬青少年中實現了有效的工作覆蓋,全方位、多渠道地關注來滬青少年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心理承受和宣泄方式,通過人文關懷,保障來滬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引導他們增加對城市的瞭解,使他們在逐漸成年的過程中,能夠比較好地接受主流價值觀並融入其中。(二)服務模式浦東新區“來滬青少年快速服務通道”旨在尊重來滬青少年的生存和發展權利,暢通來滬青少年與政府職能部門的訴求渠道,使相關職能部門能更為便捷的掌握來滬青少年的需求,完善體制外的管理服務模式。目前,在曹路鎮試點的服務模式主要分為三類:一是直接需求模式。當來滬青少年通過親情熱線、親情信箱等渠道向“快速服務通道”直接表達訴求時,負責該項目的青少年社工將在24小時內進行分析、分類轉介,為來滬青少年提供學歷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並充分運用各類講座和宣傳活動,村民學校、圖書閲覽室等活動陣地,法制培訓中心等政府資源,寓教於樂,加強外口管理。二是間接需求模式。由項目工作小組通過聯繫當地人口綜合協管員、居村委幹部、志願者等渠道,結合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等排摸方式,瞭解來滬青少年的普遍性需求,如充實業餘生活、交友娛樂、提高技能等,並制定相應的服務菜單,如送戲下鄉、流動圖書館、外青夜校培訓課程、放映露天電影、開放免費便民服務地點等,將服務網點和服務內容通過海報、郵件、短信等方式,在當地來滬青少年中廣泛宣傳。三是特殊需求模式。在各種需求表達過程中,對一些較特殊的需求,如因親子矛盾離家出走的青少年,需心理調適、意欲脱離不良朋輩的青少年等,工作小組將這部分特殊需求分離出來作為專業服務對象,以青少年社工專業工作方法、歷奇輔導、危機干預等方式開展特殊需求服務。二、項目實施情況圍繞“青少年的同行者,快速一站式服務”核心角色定位這一目標,通過前期的調查、瞭解,以及對相關機構的摸底工作,工作小組掌握了當地來滬青少年的基本狀況,並通過一些大型活動收集他們的相關信息,綜合評估來滬青少年的各項需求,從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三個維度,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論和工作方法對浦東新區來滬青少年工作、學習和生活現狀深入瞭解,切實提供他們迫切需要的管理和服務。(一)覆蓋層面1、企業層面通過前期摸底工作,工作小組選定了上海京瓷廠作為企業層面的服務試點。上海京瓷廠在紅星路為女工設立了規模龐大的宿舍,可容納1300人,目前住宿900人,平均每間宿舍內住10人,女工年齡集中在18-25歲,大多來自安徽、江蘇和四川等地,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文化程度和職業技能普遍偏低,80%為國中畢業,近60%的女工不具備任何一項職業技能;二是總體生活水平不高,業餘生活單一、社交面窄,由於宿舍地點位於上海城郊,交通設施不便,女孩子除了要買必備的生活用品外,其餘時間很少外出;三是女工普遍對未來充滿迷茫,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更是一片茫然。針對上述情況和該廠女工的特點,首先,項目工作小組在女工宿舍開設了旨在提高女工技能的“外青夜校”活動,邀請上海金融學院的大學生志願者每星期日晚7時至8時,為女工開設計算機技能培訓班。截至今年7月共做了10次培訓,服務超過200人次,既豐富了女工的業餘生活,也提高了她們的專業技能。其次,為了加強女工與外界的聯繫和溝通,提升自身形象和對美的認識,還開展了“天使愛美麗”活動,主要從衣着、打扮、色彩搭配、自信提高、環境適應等方面,讓女工對自身的美麗有一個新的認識和理解,該活動已經舉辦了6場,共計服務約60人次,幫助女工們更好地適應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另外,工作小組創辦了《親青簡訊》,通過設立“女工心聲”、“政府信息和政策”、“服務通道開展情況”、“社工迴應和反饋”等專欄,為女工與本地青年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信息平台。目前,《親青簡訊》已出版兩期,報紙發放到京瓷廠、育才國小、興中船廠、船廠技校等周邊地區,閲讀人羣超過XX人次。通過設計各類主題鮮明的專業性小組工作和適合女工施展才華的平台,更強調貼近來滬女工的生活和需求,不再是單一的團康活動,讓女工們在充實生活之餘提升了求知的需求。2、學校層面在學校層面,浦東新區育才國小作為一所專門接受來滬青少年就讀的簡易國小,是私人辦學,在新區政府只屬於備案學校,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學校的硬件設施比較差、校舍比較簡單,在校學生1300人、教學班級22個、教職員工53人,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目前浦東新區有20所這樣的簡易國小,學校教師的文化程度一般為中專、中師,學校的一切開支均來自學生的學費,因此學生家庭在繳納學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壓力。學校外部環境比較差,校園周邊無營業執照的黑網吧及遊戲廳等極大地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調查發現,育才國小的學生在環境適應、人際交往、情感情緒、視野開闊等方面都有大量需求。自“快速服務通道”開通以來,為育才國小的學生提供了以下一些服務。一是“愛心手牽手”。通過前期介入瞭解,項目工作小組在育才國小為8個行為有偏差的學生成立個案,並聯系大學生志願者、司法志願者等與8名學生建立一對一的幫助,即“愛心手牽手”活動,現已服務3次,參與人數近30人次,一方面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另一方面,也在志願者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使來滬青少年與本地青少年拉近距離,相互融合。二是“小記者站”。為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開闊他們的眼界,今年項目工作小組在育才國小成立了由12名六年級同學組成的“小記者站”,通過開展小記者培訓活動,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用他們的筆來描述學校發生的變化、學校開展的活動、對上海的認識和了解,並與另外七所學校互相聯動,出版《陽光少年》通訊文摘,組織“我的暑期生活”徵文比賽等,加強民工學校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繫和互通。三是“裝扮愛心樹”。項目工作小組還與上海國際社區聯繫,整合社會資源為服務對象提供幫助,在育才國小開展“裝扮愛心樹”活動,即在新年的時候由英國德維學校的學生和家長為育才國小的200名學生和家長贈送新年禮物,該活動既體現了社會各界人士對民工子女的關愛,同時也讓這些來滬青少年感受社會的温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快速通道”在來滬青少年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人文、和諧、温馨的學習環境,同時也開闊了他們的眼界。3、社區層面目前,“快速服務通道”項目在社區開展工作的試點單位是陽光苑社區、顧路地區居委和曙光村工地。陽光苑居委和顧路地區居委是來滬青少年比較集中的居住地,並且也是該項目工作小組的辦公所在地,便於附近來滬青少年前來求助和諮詢。而曙光村工地是來滬人口及家庭的集中地,目前該工地有1000多名工人,外加部分家屬和小孩,其中30%為25歲以下的來滬青少年,他們有的在工地做工,有的在附近的學校就讀,但非上學時間大都活躍在工地上。此工地位於城鄉結合處,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相對比較差。另外,根據項目組的調研顯示,當遇到困難時會向政府部門求助的,僅佔被調查人數的3%。在來滬人員羣體中,主要由血緣、地緣網絡編織成聯繫網,這對政府管理來説,存在着一定的不穩定性和難可控性,如果受到外界的不正確引導,可能引發的後果難以預料。因此,如何更好地把共青團組織延伸到來滬青少年中,用我們的組織凝聚實現社區穩定、社會穩定,是“快速通道”項目需要深入探索和深思的。目前,在初步瞭解社區層面普遍特點的基礎上,主要開展瞭如下活動。一是“暑期健康教育”系列活動。今年暑期,項目工作小組率先在陽光苑居委開展了“健康教育·安全行”的健康體檢活動,有350人蔘加了此次體檢,其中80%為來滬青少年,體檢結果除3人視力偏低之外,其餘健康狀況良好,體檢活動採取自願報名原則,不僅受到了來滬青少年的歡迎,在本地人羣中也反響熱烈。同時,“健康教育·小衞士”團體活動、“健康教育·小健將”體育主題活動,以及“英語快車”、“夏夜彩虹”、“心靈手巧”等一系列興趣學習小組,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集娛樂、學習、趣味於一體,培養來滬青少年良好的健康習慣和課外興趣,從而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暑假。此外,項目工作小組開展了健康知識信息發放、健康知識競賽兩次大型活動,為工地上的來滬人員及家庭提供適切的服務。二是成立“陽光義工團”。項目工作小組根據暑期活動的經驗,在社區成立了“陽光義工團”,通過本地青少年組建的義工團服務來滬青少年(主要是育才學校學生),以促進兩地青少年互相認識和了解,達到和諧共融的宗旨和目標。(二)有效做法針對來滬青少年羣體的特性,團區委根據“寓服務於管理”的工作理念,從理論、業務、項目等方面指導“快速通道”項目組開展相關服務。1、注重溝通聯絡,保持渠道暢通保持流暢的溝通渠道是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運行機制。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工作小組注重加強與各職能部門的聯繫,聽取相關部門對工作的指導和建議,為項目正常運行明確方向,排摸基礎數據,暢通運作渠道。隨着項目的開展,社工的工作開展逐漸得到了來滬青少年及相關單位和部門的認可,而這也是渠道暢通的重要因素。2、專業能力建設,提升工作水平隨着項目的深入開展,督導、項目負責人等每週都會召開一次分享會,根據工作的需要和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例會上進行討論,並設計相應的培訓和討論主題,如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技巧、項目工作日常規範與工作守則等,項目組還積極組織工作人員參與各種專題講座和研討會,不斷更新社會工作方面的專業知識。3、以“相互借鑑”模式開展服務為了切實提高項目工作的實際操作效率,尤其是協助新進工作人員儘快適應和熟悉工作環境,瞭解和掌握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同工之間主要以“相互借鑑”模式為主,不斷學習並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技巧,借鑑他人的長處和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相互之間提出適當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結合自身特點、專長以及服務點特點與實際情況,有目的、有重點的紮實推進來滬青少年專項工作。4、服務結合需求,操作更有方向在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小組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對曹路地區來滬青少年進行摸底,目前已掌握400餘名青少年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狀況,設計適合來滬青少年羣體的服務或開展個案服務,對需要幫助的個人和家庭,整合各方資源給予幫助,並適時的開展心理需求諮詢、健康輔導等專業治療手法,突出“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因時因地開展各項活動,提升來滬青少年融入社會、融入浦東的意識和對浦東發展的關注程度。三、成效及存在的問題(一)工作成效1、排摸底數,夯實基礎項目試點工作的基礎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項目小組在進駐曹路鎮後,開展了包括收集資料、定期探訪、確定對象等工作。項目組排摸底數首先是從當地派出所、團(工)委等處獲得第一手資料,由於來滬青少年羣體的流動性較強,獲得的資料有一定的滯後性和階段性,同時還存在是否準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小組進一步向有關方面,如學校、青保辦、居村委、勞務所等相關部門深入細緻地瞭解原有名單的就學、就業新動向及新增的來滬青少年名單。最後,作為補充,項目組通過問卷調查、上門探訪等方法進一步核實服務對象情況,及時滾動排摸和更新,保證數據的即時性和有效性,多管齊下,全方位、多渠道,準確、有效的掌握底數。2、瞭解需求,分析問題在前期排摸底數的基礎上,項目小組對試點區域來滬青少年的狀況有了大致瞭解。為了更好地瞭解這一羣體的不同需求,找到切實有效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項目,項目小組從多方面分析問題,從服務羣體的價值觀、社會經濟因素、社會適應能力、融合度、生活環境、工作壓力、就學問題等多方面獲取信息,通過問卷、面談與服務對象直接接觸,瞭解其需求,尋找合適的介入方法和突破口,制定個性化的服務項目,在不同層面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以促進各個層面的服務對象朝着即定目標穩步前進。3、搭建平台,強化服務一是為來滬青少年提供公共政策信息平台。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流動人口(含流動青少年)的政策、法律、法規和條例,極大地改善了這類羣體在城市的生存環境。但由於信息閉塞,對政策的無知導致了很多青少年在出現問題時尋求不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和公共政策支持。因此,“快速通道”通過讓來滬青少年充分了解自己所享有的權利,來減少因為無知而產生的社會和個人問題。二是為來滬青少年搭建一個溝通平台。來滬青少年的總體生活水平不高,休閒娛樂的方式也比較單一,社交面狹窄,為他們搭建活動和相互交流平台既能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又能與本地青少年相互融合,滿足他們渴望與外界交流的心聲,並在此過程中將共青團組織延伸到來滬青少年中,利用組織凝聚力強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寓服務於管理,預防違法犯罪、保障社會穩定。4、拓展思路,勇於創新面對龐大的來滬青少年羣體及其需求的多層次性,光靠傳統的社會工作理念顯然是不行的。因此,項目組多方調研、汲取經驗,不斷拓展思路、積極創新,為“快速通道”項目的順利開展和有序進行奠定了基礎。首先,“快速服務通道”項目一改傳統的防範式管理模式,而是通過服務式管理,甚至純粹的服務在目標羣體中開展項目,突出對來滬羣體的尊重,包括對其人格、尊嚴和自決權等各方面的尊重。同時,重視並理解自身與服務對象之間可能存在的價值觀差異,鼓勵服務對象討論他們的觀點、提出他們的需求,以軟性服務使得項目工作順利開展。其次,“快速服務通道”項目採用政社合作模式,購買非政府組織的服務,通過民間力量協助完成這一社會工作,通過政府部門與民間力量的合作,體制內與體制外攜手,共同推進來滬青少年工作的開展。同時,通過承接一些社會服務和管理功能,發育和壯大民間組織,為來滬青少年工作提供更具專業性和針對性的服務,使項目工作取得較大的突破性進展。第三,“快速服務通道”項目充分利用志願者資源,在高校、社區等組建志願者隊伍,充分發揮志願者積極性,一方面直接緩解了工作人員面對龐大服務羣體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組建一支穩定、高效、高素質的志願者隊伍,建立健全志願者的管理和激勵制度,也是推動來滬青少年社會工作發展的有力方向。(二)存在的問題1、項目服務覆蓋面有待拓寬目前,項目小組主要以2所學校、1個企業、3個社區為主要試點開展工作,服務對象共計約5000人,而曹路鎮25歲以下的來滬青少年約為25000人,目前社工服務的人羣僅佔20%,覆蓋面相對較窄。另外,在服務來滬青少年的同時,也應關注與來滬青少年有密切關係的學校、家庭及社區,通過多種方式設計相應服務,如招募大學生志願者為民工子弟開設興趣輔導班、對民工學校的老師進行培訓等,不斷拓寬項目服務領域,使更多的來滬青少年瞭解“快速通道”、走進“快速通道”。2、項目評估機制有待健全來滬青少年的流動性較大、服務領域較寬,針對各類人羣的不同需求開展工作並取得一定成效還有賴於建立項目工作評估和考核機制,加強現場督導,瞭解和掌握具體操作過程,對每一階段的工作及時總結和提煉,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結合不同試點、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地開展項目工作,創建品牌項目和特色項目,形成工作的長效機制。3、項目宣傳力度有待加強雖然項目小組對每個月的工作進行了分析統計,但在資料梳理的過程中,還有待研究和深思,如進一步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形式,瞭解來滬青少年的迫切需求和存在的問題,研究項目運作的機制,探索青少年社工專業化和職業化的發展道路,並將工作中形成的典型案例彙編成冊、製作宣傳片,將特色工作項目印製成宣傳單片進行宣傳和報道,打造品牌項目,將試點覆蓋面擴展到全區,通過不同的途徑宣傳“快速通道”,為更多的來滬青少年所知所用。4、項目特色工作有待探索項目小組在全年的工作中以基礎工作為基點,以穩步推進為前提,以探索項目專業化、正常化、規範化為着力點,夯實工作基礎,嘗試性探索開展了一些特色活動和服務,但由於缺少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及時溝通和交流,在瞭解和熟知政府資源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存在滯後性,不能及時將政府的優惠政策帶到來滬青少年身邊,為他們提供具有“快速通道”特色的服務。5、項目資金募集有待加大“快速服務通道”要真正做到項目化運作,還應增強平台的自我“造血”功能,大力募集民間資金,充實項目運作費用,擴大服務項目平台。同時,由於目前針對這一羣體的社會工作仍比較少,對來滬青少年的社會工作關注度更是少之又少,大力提高“快速服務通道”項目的民間資金募集,既能引起社會對這一羣體的生存狀況和發展需要的關注度,使更多的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來滬青少年羣體,為支持和改善來滬青少年就學、就業現狀出一份力,又能積極推動來滬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發展,擴大影響力、社會知曉度和認同度。三、相關對策和建議我們認為,“快速服務通道”項目應秉持“以服務促管理,以服務促成才,以服務促穩定,紮紮實實為來滬青少年辦實事、辦好事”的理念,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探索。(一)構建宏觀調控機制1、提供政策支持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的溝通與協商,對來滬青少年就學市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鼓勵支持私人辦學的基礎上,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明確學校的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的配備標準;從促進浦東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角度出發,對來滬務工人員的勞動安全、工資發放、權益保護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制定公平的就業政策;建議加大來滬人員居住情況的監管力度,提供廉租房、集體公寓等優惠政策;突破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把來滬人員的養老、醫療等納入社會統籌和城市管理體制中,切實保障他們的健康發展。2、加強部門聯動做好來滬青少年的權益保障工作不僅是共青團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還涉及到公安、勞動、宣傳、文化、政法等部門和單位,是需要各部門統一協調配合的系統工程,要建立由政府牽頭、相關單位和部門共同組織的來滬青少年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共同協助,緊密配合,積極推動“快速通道”項目工作。(二)構建法律保障機制1、加強法制教育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與教育,切實提高來滬青少年學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2、維護合法權益廣泛動員與來滬青少年教育、服務和管理有關的部門和單位,通過開展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構建維權網絡,並在市、區、街鎮層面形成維權區域聯動,方便來滬青少年及時便捷地投訴和尋求法律保護;要在來滬人員集中的地方建立維權聯繫點、舉報電話,把侵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要依託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建立青少年維權崗服務站、維權網站、法律服務站等設施,為社區中需要維權的來滬青少年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針對來滬青少年權益受侵害的突出問題,聯合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嚴厲懲處不法分子,制止不法行為,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來滬青少年,真正為來滬青少年成長創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三)構建發展激勵機制1、強化教育培訓提高來滬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是保障他們自身合法權益的必由之路。要積極建立政府牽頭、勞動部門主辦、社會有關方面參與的來滬青少年培訓體系,對他們開展分層次、多渠道、有針對性的系統培訓,提高他們的實用技能,並聯合勞動保障部門建立起學習、考核、發證、上崗“四位一體”的管理機制,確保培訓工作的權威性和實效性,並建立學習成才的激勵機制,制定獎勵辦法,設立獎勵基金,對學有所成的來滬青少年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2、樹典型廣宣傳要運用各種宣傳輿論手段,廣泛宣傳來滬青少年在浦東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引導城市居民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他們對浦東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貢獻,大膽揭露、批評侵害來滬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企業、個人和行為。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定期開展優秀來滬青少年評選表彰活動,積極選樹典型,激勵廣大來滬青少年樹立榮譽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識,帶動更多的來滬青少年爭做守法的公民、學習的模範、創業的先鋒、致富的骨幹。(四)構建文化促動機制1、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沒有文化底藴的企業,員工的積極性難以發揮,來滬務工青年的權益也難以保障。因此,要充分發揮來滬青少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建設符合非公有制企業實際的,具有良好的凝聚功能、約束功能、導向功能和溝通輻射功能的企業文化。唯有建設好這樣的企業文化,在經營決策、產權管理、用人用工等方面才會有一個根本的轉變,來滬青少年的權益保障狀況才會有一個根本的改觀。2、塑造健康向上的打工文化要通過因地制宜地建立青年文化廣場、青年之家等文化活動陣地,組建文學社、讀書俱樂部等方式,組織來滬青少年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活躍他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增進彼此的聯繫和友誼,充分展示富有時代特色和浦東特點的打工文化,激發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熱情。(徐惠麗)

“來滬青少年快速服務通道”項目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