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發展低碳經濟問題研究調研報告

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國家即將出台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規劃內容將以核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為主,實質是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推進能源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發展低碳經濟,對於能源資源相對貧乏、環境容量有限的湖北而言意義重大,是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彎道超越”、“提檔進位”的重要途徑。本報告在深入基層企業調研、佔有大量翔實資料的基礎上,對國際國內低碳經濟的歷史背景和最新動向、湖北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如何搶佔發展先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湖北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思路和政策建議。

關於發展低碳經濟問題研究調研報告

一、低碳經濟的歷史背景及國內外動向

(一)何謂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大進步。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發展低碳技術、產品和服務,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消減温室氣體的排放量。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轉變。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歷史背景

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着三大問題:一是能源問題,主要是以煤炭、石油為代表的化石能源危機;二是環境問題,由於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氣候變暖對自然生態系統、人類生存和發展環境產生的嚴重後果已越來越明顯;三是糧食問題,也就是貧困人口和糧食安全問題。要解決上述問題,僅靠傳統方式是難以奏效,必須有新的技術和新的革命,而發展低碳經濟,對於緩解能源緊張、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低碳經濟概念始於英國XX年的《能源白皮書》,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低碳經濟是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的途徑和機會,也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了機會,同時也能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低碳經濟的國際動向

目前,歐美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掀起一場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新工業革命”。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意在佔領新時期產業制高點,為自身經濟尋找新的增長動力。如英國提出,到2050年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對比於1990消減掉60%,並將英國創建為低碳經濟國;德國稱,該國環保技術產業有望在2020年趕超傳統的汽車及機械製造業,成為德國的主導產業;日本提出,1993-2020年用於能源和環境技術研發的財政預算支出達110億美元;美國投入巨資研發低碳技術,從生物燃料、太陽能設備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發電廠,都制定了宏大的開發計劃。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伊始就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催生一個新型產業,帶領美國經濟走向復甦。這正是對下一輪經濟增長週期的復甦帶來的強烈信號。許多專家認為,低碳能源必將成為未來世界的主要能源,低碳經濟也是世界經濟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選擇。種種跡象表明:低碳經濟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激烈的低碳經濟市場爭奪戰已悄然打響。

(四)低碳經濟的國內動向

中國高層領導對發展低碳經濟問題高度重視,XX年,國家xx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明確主張發展低碳經濟,並提出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若干設想。有資料表明,低碳經濟的研究和試驗在國內一些地方已開始啟動。如吉林市已被國家有關部門列為低碳經濟區案例研究試點城市;廣東提出,建議將珠海申請為中國第一個“低碳經濟示範區”;上海已擬定在南匯區臨港新城、崇明島等地建立“低碳經濟實踐區”;河南省已率先組建了低碳集團有限公司,其發展勢頭很好。目前,一些新聞媒體對低碳經濟的宣傳頻率愈來愈高。

(五)低碳經濟的前景分析及主要特徵

眾所周知,我國社會經濟正處於資源、環境約束最為嚴重的時期,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遠未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任務艱鉅。如何化解經濟快速發展對資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賴,如何跨越資源、能源的瓶頸約束成為今後一個時期面臨的主要難題。低碳之路無疑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發展低碳經濟有可能演變為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模式,成為促進國內節能減排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戰略選擇。

1.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新模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成就巨大,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鋭。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改變這種狀況,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低碳經濟,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炭和石油等碳能源消耗的經濟,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與科學發展觀、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2.低碳經濟是新的產業革命。低碳經濟的本質是通過提高效率、轉變能源結構、發展低碳技術、產品及服務,確保經濟穩定持續增長,同時消減温室氣體的排放量,以保護生態環境。發展低碳經濟,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助於加快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有助於促進經濟轉型;有助於轉變人民的生活消費觀念;有助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其意義十分深遠。以德國為代表的一些歐洲國家通過提高能源和資源效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形成了相對成熟和完備的綠色產業,在世界未來經濟發展中搶佔了有利的戰略支點。可再生能源產業已經成為了世界經濟的新熱點,大量的投資、研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正在掀開通向低碳經濟發展的新一輪技術和產業革命。

二、湖北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從湖北省情來看,發展不夠是湖北最大的實際。但由於湖北能源資源相對貧乏,環境容量有限,進一步發展又面臨較大的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而且,國家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對湖北改革和發展的定位已十分明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湖北當前及今後的發展,必須按照“兩型社會”建設的要求,高度重視發展低碳經濟,積極探索和率先走出一條低碳經濟的發展新路。

(一)能源結構、經濟結構和環境狀況,決定了湖北必須走發展低碳經濟之路

1.湖北能源資源相對貧乏。湖北是一個能源資源相對短缺的省份,缺煤少油乏氣,煤炭、石油等能源產品供給主要依靠從外省調入,水電資源雖然較為豐富,但電力的支配權在國家電網,電力由國家統一調配,從而形成了能源消費對外依賴性強的格局。XX年,湖北煤炭生產量為1084萬噸,但煤炭淨調入量達8000萬噸,相當於煤炭產量的8倍;原油生產量為85.84萬噸,原油淨調入量達805萬噸,相當於原油產量的10倍;成品油淨調入量也達到273萬噸。

2.湖北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與發達國家用能方式不同,煤炭在湖北終端能源消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如工業鍋爐和火力發電耗煤量大。目前,煤炭在全省一次性能源消費中的比例仍然高達70%,儘管近年來湖北能源消費結構有所調整,但煤炭消費總量仍在不斷上升。XX年,煤炭實物消費量達到10012萬噸,是XX年的1.54倍,年均增長5.6%。

3.湖北經濟結構偏重。湖北重化工業結構特徵十分明顯,XX年,規模以上重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3.8%,比全國高3.3個百分點。重工業中,高能耗傳統行業比重大,能耗水平高。XX年,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等6大高耗能行業完成的總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37.6%,而能源消費共計5264萬噸標準煤,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總量的82.5%。高耗能行業的能源投入所佔比重明顯大於產出所佔比重。

4.湖北能源強度仍然較高。近年來,湖北在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節能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使得湖北單位gdp能耗逐年降低。XX年,湖北單位gdp能耗為1.31噸/萬元,比XX年的1.51噸/萬元下降12.46%,降幅比全國快2.38個百分點,但單位gdp能耗仍比全國高18%。也就是説,湖北的經濟發展仍主要依靠大量投入,特別是能源的投入實現的,成本代價過高。

從產品單位能耗作進一步觀察可以看出,湖北產品單耗水平偏高。XX年,湖北噸鋼綜合能耗為630.59千克標準煤/噸,高出全國3.3%;每噸水泥綜合能耗為107.23千克標準煤/噸,高出全國3.6%;火力發電單位能耗為332.26克標準煤/千瓦時,高出全國2.5%;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1794.92千克標準煤/噸,高出全國0.9%;單位粗銅綜合能耗506.46千克標準煤/噸,高出全國35.6%。

5.湖北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環境問題已成為影響湖北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與環境容量有限的矛盾在今後一個時期將顯得尤為突出,主要表現為主要污染物存量大、增量多,一些地區環境容量小。全省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儘管在XX年首次實現雙下降,但截至目前,湖北省二氧化硫減排只完成“xx”目標任務的55%,後兩年的減排任務依然十分艱鉅。同時,隨着湖北省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新增污染物排放量還將大幅增加,短期內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十分困難,環境惡化的趨勢仍將存在,環境風險防範任務也很艱鉅。

(二)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獲得國家批准,為湖北搶佔發展低碳經濟的先機提供了平台

1.發展低碳經濟與“兩型社會”建設的根本要求是一致的。XX年12月,中央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其主要任務就是: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以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目的,走出一條有別於傳統模式的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新路,為中部乃至全國深化體制改革、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這與通過提高能源效率、節約能源、發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煤碳的使用,實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可循環、高產出的低碳經濟內涵是一致的。

2.湖北應努力搶佔發展低碳經濟的先機。發展低碳經濟有可能演變為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模式,成為促進國內節能減排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戰略選擇。相對國內其他地區,湖北建設生態文明的條件和基礎比較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還比較協調,特別是湖北擁有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這個平台,中央給了湖北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方面先行先試的權力,具有建立低碳經濟示範區的良好基礎和先決條件。因此,我們應進一步解決思想,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按照“兩型社會”和低碳經濟模式的要求,積極主動抓好低碳經濟示範區建設,努力爭取國家把湖北納入全國“低碳經濟示範區”試點地區。

3.湖北能夠搶佔發展低碳經濟的先機。湖北搶佔發展低碳經濟的基礎和條件較好,擇其要者,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武漢城市圈逐步成為科學發展的示範區域。武漢城市圈的產業調整,正逐步向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高端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三高”產業方向發展,產業結構的低碳特徵明顯。

二是具有發展低碳經濟的產業基礎。湖北具備發展風能、核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的優勢。目前風能和生物質能以形成產業基礎。作為湖北低碳技術產業的龍頭,武漢凱迪電力和東湖高新,已形成了以脱硫、生物發電、生物柴油、環保工程為核心的產業鏈。

三是發展空間較為充足。低碳經濟示範區主要將在能源、建築、交通運輸、城市建設等方面進行創新研發,需要足夠的土地資源儲備,湖北武漢城市圈具有較為充足的土地資源。

四是科教人才優勢明顯。湖北省聚集了一大批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具備研發、實施低碳經濟的人才基礎。因此,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紮實工作,搶佔發展低碳經濟的先機就大有希望。

(三)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湖北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機遇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進程,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即每一次危機都孕育着以此為新起點的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面對經濟金融危機,通過開展技術創新,轉變產業結構,發展佔領未來市場制高點的戰略性產業,就能獲得新一輪大發展,轉危為機。上世紀70、80年代,美國在克服滯漲危機時,通過大力發展以電子和空間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新經濟浪潮,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獲得了後來近20年的快速增長。在世界範圍內,在當前及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什麼產業、什麼熱點是拉動經濟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和趨勢判斷,那就是新能源,就是低碳經濟。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轉型,通過核心的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着力發展低碳經濟,是今後發展的戰略先機。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美國奧巴馬政府提出7000億美元的鉅額經濟刺激計劃,把發展新能源作為擺脱經濟衰退、創造就業機會、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戰略產業。其它發達國家也都把發展新能源作為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就業、搶佔未來制高點和防止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

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大了投資力度。這些投資主要用於保增長、擴內需和調結構,特別是用於調整經濟結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方面的投資明顯增加,這無疑為湖北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因此,湖北面對國際國內複雜多變的形勢,應堅持“應急”和“謀遠”兩手抓的方略,在保證當前經濟增長的同時,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要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以發展低碳經濟為突破口,着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緩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促進湖北成為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而不懈努力

三、創造條件率先突破搶佔發展先機

有關專家預測,低碳經濟將是第五次經濟浪潮,必將給社會經濟生活各個層面帶來巨大變化。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根據這一實況,湖北在低碳經濟發展問題上,應創造條件,率先突破,搶佔發展先機。

(一)儘快制定湖北低碳經濟發展戰略

根據國際國內低碳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與湖北省能源供需現狀,為搶佔先機,必須儘快制定湖北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在制定低碳經濟發展戰略上,必須重點做到以下幾個結合。

一是要與“一帶兩圈”發展戰略相結合。為構建湖北成為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加快發展步伐,湖北省委省政府結合本省實際提出了“一帶兩圈、雙輪驅動”發展戰略。而低碳經濟戰略是提升“一帶兩圈”戰略的重要載體。為確保“一帶兩圈”戰略的有效實施,應把低碳經濟發展戰略融於“一帶兩圈”之中。

二是要與“兩型社會”建設戰略相結合。XX年12月武漢城市圈獲批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去年9月,國務院批覆了武漢城市圈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作為“兩型社會”試驗區,如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方向何在?顯然切入點是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而低碳經濟因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徵,發展低碳經濟與“兩型社會”建設正合其時,因此,低碳經濟應與“兩型社會”建設總體方案有機結合,通盤運作。

三是要與產業結構調整戰略相結合。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要優先發展低碳產業。所謂低碳產業是指能源利用效率高、排放低、污染少的產業及應用前景廣的新能源產業等,包括先進製造業、節能建築、服務業和新能源、資源的循環利用等。目前,湖北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在全省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基本相同,但能耗所佔比重相差較大。XX年,第二、三產業每萬元增加值能耗分別為2.05噸標煤和0.35噸標煤。按此計算在湖北省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構成中,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是非工業部門的8.1倍左右,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需要多消耗能源約120萬噸標煤。與此同時,工業內部不同行業能耗差別也較大,XX年,火力發電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等這六大行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為3.72噸標準煤,比電子信息等七大先進製造業高出2.8倍。可見降低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將是降低全省萬元gdp能耗的主要可行手段之一,而發展先進製造業是最有效的途徑。要把服務業的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實現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要通過發展低碳產業,促進全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從而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四是要與節能減排戰略相結合。根據國家總體部署,“xx”時期,湖北單位gdp能耗水平要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以上,大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到85%以上。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大力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產品的消費量。有關專家預測,“xx”時期,我國很有可能制定並出台降低碳排放量的考核政策。因此,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多措並舉,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根據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發展低碳經濟必須多措並舉,有序推進。在低碳經濟發展指導思想上,既要着眼於解決能源瓶頸制約問題,又要通過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力爭使低碳經濟產業成為湖北新的支柱產業。低碳經濟的核心是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1.積極發展核電。核能是一種安全、清潔、可靠的經濟能源。與火電相比,核電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煙塵等氮氧化物。對於缺煤、少油、乏氣的湖北來説,發展核電其經濟意義更為顯著。目前,核電已成為一種成熟技術,在世界上得到廣泛應用,核電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居於重要地位。據有關資料統計,核電年發電量已佔到世界發電總量的17%左右。

經過前期的不懈努力,湖北發展核電工作正在有序推進。XX年初,國家正式明確啟動我國內陸核電建設,同意湖北開展前期工作,並明確湖北核電投資業主。當前,一是要科學編制湖北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二是科學做好核電廠址選定工作;三是要廣泛應用世界最先進的核電技術,提高科技含量;四是對已確定的核電項目要加快進程,力求早日開工建設;五是積極研發核電項目與相關產業的關聯效應,力爭通過核電站的建設帶動一批產業。

2.大力開發風力發電。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各地正地興起風電建設熱潮。湖北風能資源比較豐富,發展潛力較大。合理開發風力發電,可以有效緩解全省水電豐枯矛盾,實現風電水電互補。而且風電是環保型能源,沒有廢氣排放,且建設週期短,見效快。因此,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大有可為。為實現湖北風力發電的快速發展,一是要加大風能資源勘測力度,儘快摸清全省風力資源潛力,為合理開發風力發電提供科學依據;二是大力吸收先進風力發電技術,當前重點是支持發展磁懸浮風力發電技術;三是鼓勵風電多元投資,風力發電具有規模較小,適合分散投資等特點,應出台相關政策,允許多元投資風電;四是加快風電設備產業的發展,以滿足風力發電的需要。

3.穩步開發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唯一可以轉化為液體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不僅具有能源功能,而且還有其它可再生能源不具備的材料功能,同時,還具有生態保護功能。湖北具備發展森林木本生物能源的廣闊空間。現有林地1.29億畝,其中可改造的低產低效林、可利用的荒山、荒地、荒灘、荒坡約4000多萬畝,為湖北木本生物能源的種植提供了充足空間。湖北已初步具備木本生物質能源工業化的技術條件。凱迪研究院經過四年多的艱苦探索,已成功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從生物質中提取各類能源的核心技術,該技術具有世界領先地位。為加快湖北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一是要儘快制訂扶持生物質能源的優惠政策,包括支持公司和農户開發改造能源林規模等;二是爭取國家能源林基地建設的財政補貼;三是建立融資平台,多渠道籌措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的建設資金;四是加大生物質能源研發投入。

4.加快發展太陽能產業。湖北太陽能產業具有廣闊前景,開發利用潛力大,除鄂西南外,大部分地區均具有較好的太陽能光能資源,年平均太陽輻射能大於100千卡/平均釐米。太陽能具有能量大、利用範圍廣、清潔安全等優點。當前,在太陽能利用方面有很多文章可做,從近期來看,可從以下方面進行開發利用。一是積極穩妥推廣太陽能熱利用產品應用,以減少高碳能源的消費;二是大力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集羣,擴大太陽能發展規模;三是加大太陽能熱利用宣傳和推廣力度,擴大覆蓋面;四是加快光伏產業發展步伐,充分利用武漢“中國光谷”,開闢光伏產業發展新路。

(三)對加快湖北低碳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1.成立省低碳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發展低碳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求很高,為了統籌全省低碳經濟發展,建議成立省低碳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全省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低碳經濟開發、推廣、對外合作、技術引進等重大政策;組織協調解決低碳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困難。

2.着手建立湖北低碳經濟試驗區。低碳經濟是一場新的技術革命,無論是產品開發,還是技術推廣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完善,為了把握低碳經濟發展機遇,建議設立低碳經濟試驗區。對於試驗區,省裏可安排一些低碳經濟重點開發項目,並從資金、技術、税收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傾斜。

3.積極爭取國家在湖北設立低碳經濟試驗區。湖北爭取國家在鄂設立低碳經濟試驗區有利條件較多:一是湖北是能源匱乏省份,需要大力發展新能源;二是武漢城市圈是國家“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兩型社會”建設的要求與發展低碳經濟完全一致;三是湖北科教實力雄厚、自然資源豐富,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省有關部門應儘早向國家相關部委做好彙報,多爭取一些低碳經濟試驗和推廣項目。

4.抓緊出台扶持激勵政策。建議責成有關部門就發展低碳經濟政策、技術、應用等問題作出專題研究,並從税收、信貸、土地、產業等方面,對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提出具體支持意見,特別是新能源和高效節能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給予激勵政策。

5.加大低碳經濟宣傳力度。低碳經濟是一項新生事物,推廣應用低碳經濟利國利民,為使廣大民眾瞭解低碳經濟發展的好處,並變為全社會自覺行動,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建議省委常委會組織一次低碳經濟的集中學習,以起到示範作用。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重要作用,廣泛宣傳發展低碳經濟的作用、意義和好處,形成政府推動、市場引導、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四、以發展低碳經濟為契機,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

面臨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湖北是全國老工業基地之一,傳統產業、重化工業比重大,經濟增長的粗放型特徵比較明顯,能源資源相對缺乏,環境容量有限,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而低碳經濟正好反映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共性要求,有利於發揮湖北綜合優勢,激活各種經濟資源,形成湖北發展的新動力源和新支撐點。因此,發展低碳經濟將為湖北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經濟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經濟實力,實現“彎道超越”、“提檔進位”,加快把湖北建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帶來新的契機。

(一)用低碳經濟的理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節能減排

汽車、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電力、建材、紡織等是湖北的傳統支柱產業,這些產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這些產業多為高耗能、高排放產業,是節能減排的壓力所在。這種狀況若得不到有效改觀,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傳統的產業不能用傳統的辦法求發展,而必須運用低碳經濟的新理念和新發展模式來謀劃傳統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目前,用低碳經濟的理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節能減排,應着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節能。認真落實湖北節能降耗三體系方案,突出抓好石油化工、鋼鐵、建材、電力、有色金屬、機械汽車等重點耗能行業的節能降耗。強化年綜合能耗5千噸標準煤以上重點企業節能管理。

二是加快節能降耗技術開發與推廣運用。把技術創新作為推進工業節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技術創新體系。對重點行業現有生產能力進行調整和改造,找準行業節能的關鍵點,用高新技術、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生產工藝,提高現有生產能力的能源利用水平。

三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深入推進全省循環經濟發展,在搞好和總結第一批工業循環經濟試點的基礎上儘快啟動第二批試點。逐步完善企業、產業園區和區域3個層面的循環鏈條,形成一批循環經濟優秀示範企業、工業園區和工業循環經濟示範縣(市、區)。

四是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加大淘汰電力、鋼鐵、建材、電解鋁、鐵合金、平板玻璃、造紙等行業的落後產能,重點落實小造紙、小水泥、小煤礦、小煉焦等“十五小”和“新五小”專項治理工作,從源頭上控制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五是形成有效的工業節能降耗激勵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配置和價格改革,加大對黃磷、電石、鐵合金、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實施差別電價的力度。貫徹落實國家促進節能降耗的財税、金融、價格、准入等政策措施。

(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

高新技術產業是低能耗、低污染、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業,是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的產業之一。科教優勢是湖北最大的優勢。發揮科技優勢,關鍵要在推進產業化上下功夫。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研人員進入國民經濟主戰場,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移,努力把科技能量、科教優勢轉化為新的資源財富、產能和市場需求,把科教實力轉化為經濟實力。要突破性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東湖、襄樊兩個國家級高新區為主要載體,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和優勢領域,加快實施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重大項目。

完善智力資本股權激勵政策,激勵科研人員走向市場,領辦、創辦科技型企業。加大對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扶持力度,抓好科技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建設,加快培育、壯大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要切實用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生物和光電子信息產業專項扶持資金、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基金和創新投資引導基金,發揮財政科技投入資金的作用。

(三)發揮水力資源優勢,合理開發水力發電

水電是清潔、可再生能源,具有明顯的環保效益和建成後低成本的優勢。湖北能源資源相對貧乏,缺煤、少油、乏氣,但水能資源豐富。湖北山多、河多、湖多,充沛的水量、較大的河道落差,為湖北提供了寶貴的水能資源。全省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為3591萬千瓦,可開發的500千瓦及以上水力發電裝機容量2994萬千瓦,僅次於川、滇、藏而居全國第4位。如全部開發,年發電量可達到1493.5億千瓦時,相當於6000萬噸標準煤。

各地要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講求實效,把水電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在財税、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合理建設水電項目,促進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化方向發展。同時,加強對潔淨煤發電技術與節能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高湖北電力行業環境保護水平,實現湖北電業的可持續發展。適應水火調節、負荷發展和跨省聯網的需要,加強電網建設,提高供電可靠性。

(四)大力推廣節能新技術,全面促進節能減排

技術創新是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節能減排的關鍵因素之一。發展低碳經濟,應以技術進步為基礎,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在減緩氣候變化呼聲日益高漲的形勢下,廣泛應用清潔燃料交通工具、節能型建築、節能型家電、環保型農業等領域的低碳技術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其技術轉移、設備製造、產品生產和相關服務將成為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力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能否利用後發優勢在工業化進程中實現低碳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研發工作,重點着眼於中長期戰略技術的儲備;融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理順企業風險投融資體制,鼓勵企業開發低碳等先進技術;加強地區間交流與合作,促進發達地區對湖北的技術轉讓。通過以上手段,實現低碳技術發展的“跨越式”進步。

新能源汽車作為現代交通領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趨勢,已成為全球汽車企業爭奪的焦點。從某種意義上説,誰能率先實現新能源在汽車上的產業化應用,誰就能佔據未來的發展先機。在政府的支持下,武漢在全國率先啟動電動汽車研發和運營,近年已為電動汽車建充電場站28個。目前,全市投入運營的319台各類新能源汽車運營總里程超過1600萬公里,運送乘客超過3000萬人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00噸,節油1100萬升,其示範效應已全面凸現。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預計到XX年,國家將通過税收及財政補貼的方式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投入200多億元。因此,我們必須搶抓這一機遇,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步伐,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制高點。

為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在城鄉建築領域的應用,今年,財政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財政將根據XX年符合條件的光電建築實際安裝應用量,相應安排補貼資金,以確保光電建築應用示範工作的順利實施。各級政府也要按照《湖北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的規定,設立建築節能專項資金,對建築節能的科學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運用、新型牆體材料和綠色建築的推廣應用等建築節能給予鼓勵和扶持。對生產、使用列入推廣目錄的建築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和新材料的,依法享受税收優惠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