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調查報告(精選5篇)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 篇1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着“基本國策”、伴隨着新的世紀正邁着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葱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説拯救地球與我們無關?近年來,隨着地區經濟的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精選5篇)

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然而在人們越來越奢侈的物質享受的背後,卻是生態的失調、環境的惡化。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到處可見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嚴峻的問題正在威脅着人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嚴重影響着經濟的發展。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環境的基本狀況】

寒假,學校大學生實踐調查的作業,因此,我對我家鄉-的環境進行了調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讀書,很少回家,回家也從來沒有好好的瞭解家鄉環境的變化,這一次的調查和實地走訪,説實在話家鄉的環境讓我打吃一驚。小時候,經常從爺爺、奶奶那一輩聽到這樣的説唱:“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魚蟲絕代,七十年代河水氾濫”。我記得小時候,家鄉的河水是清澈見底的,河裏魚蝦成羣結隊,傍晚時分河裏的石頭上會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們就這樣一邊撿着螃蟹,一邊嬉戲,這裏曾是我童年快樂的回憶,是我童年迷戀的地方。那時從來不曾想過這一切都會逝去。可是現在卻應徵了“魚蟲絕代”、

“河水氾濫”的説法。河道里滿是廢器、垃圾,由於垃圾的堆積,沒有清理,河水變得臭氣難聞,河裏沒有了魚蝦,更別説小孩嬉戲了。而且許多水資源也因為人類的過度索取和開發已經枯竭。不僅僅在於河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無得污染。今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天氣也變得異常炎熱,特別是在夏天令人難以接受。

【環境污染的原因】

由於我國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和村鎮住宅建設的激增,不僅城市,農村的生態環境也日趨惡化,許多地區的鄉鎮工業由於缺乏長遠規劃,一方面各種工業任意布點;另一方面又因經濟能力和技術力量的薄弱,企業無力處理“三廢”,污染問題相當嚴重。農村地區對自然資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興建的水利設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自然災害的威脅。隨着生產的發展,化肥農藥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養殖業廢水、廢氣和廢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種污染物在農村地區內循環,造成大面積農村面源污染,水體污染現象十分嚴重。小城鎮衞生條件差,交通擁擠,居住緊張。村鎮或佈局分散,或延展過長,於生產、生活和公共設施的安排都極為不便。村莊內部結構鬆散,空間混雜,生活用水不衞生,道路不規範等。但城鎮建設費用很少,無力改變這種現狀。通過調查發現造成家鄉環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幸好國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還不顯著。希望能有大的作為。)

4、儘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衞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壞,水資源污染嚴重:

1、森林面積減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還有就是認為造成的森林面積減少。人類大量開發森林資源,然而又沒有及時的進行補進;

2、由於森林面積的減少,土壤變得鬆散,雨水下來,泥土衝進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換新,形成污染;

3、森林減少,造成了水土流失問題;

(四)整治仍不徹底。在城區,雞鴨屠宰點和燒肉攤點污染嚴重;花盆和盆景中煙頭、紙屑較多;攤點商户佔道經營較多;車輛亂停亂靠現象依然存在;牛皮癬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傾倒垃圾依然嚴重,河水污濁。在鄉鎮街道,亂丟亂吐亂倒現象嚴重;農貿市場垃圾較多;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小食店清潔衞生問題突出;存在重城鎮輕農村、重幹道公路沿線輕邊遠村社的現象;部分鄉鎮對場鎮和主要公路沿線外的村社還未開始環境整治。在農村,農户院壩散養家禽嚴重;柴草亂堆,垃圾亂倒較為普遍。

(五)設施不夠完善。一是環衞設施數量不夠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運車、路燈、人行道板等環衞設施配套不足,破損嚴重;二是部分設施佈置不合理,有的修(洗、停)車場、水果市場、畜禽交易市場佈局不合理,造成市場交易秩序混亂,影響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設置、垃圾桶擺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環境污染和視覺污染。

(六)、交通工具(、車輛、輪船、飛機等)廢氣和噪音音;

(七)、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

(八)、廢水、廢渣

【境污染的危害】

人類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要擁有健康的生活環境。環境污染不利於人類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氣體,影響呼吸,影響健康;“白色污染”的危害有:1、視覺危害,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2、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保護環境的措施】

通過調查的我得了: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雖然家鄉現在在的環境狀況不是很樂觀,但是據調查,我們的政府正在努力進行環境保護的工程: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向老百姓宣傳環境保護,提高人們的環境白虎意識等;在政府的努力下,作為這片土地主任的人們,外面更應該努力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愛護它,保護它,從手上的事做起,不亂扔、亂折、亂吐;從身邊的是做起,共同把我們的家鄉建成美好的家園。

【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颳起時,空中就瀰漫着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衞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牢記心中!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 篇2

農村環保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面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為了解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推進農村環保工作的進一步開展,XX年8月至9月,我們對我市農村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先後深入閻良、灞橋、高陵、周至、户縣、藍田等區縣的數十個村、鎮和農户,對我市農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處理、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面源污染、飲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觀的瞭解,就進一步防治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整治鄉鎮環境,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近年來,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能源”為目標,以生態示範創建為載體和抓手,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農村環保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大力推進生態示範創建,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環境保護力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環境安全保障。

(一)生態示範創建取得積極進展。生態示範創建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工程。我市堅持“以點帶面”、“示範帶動”的原則,通過大力開展示範區、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創建和綠色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環保工作的整體推進。截至XX年底,全市獲環境優美鄉鎮1個,省級生態示範區2個,市級生態示範鄉鎮9個、生態示範村43個,綠色文明示範單位800餘家,臨潼區、周至縣通過了生態示範區縣預驗收。為使創建活動順利開展,各區、縣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滻灞生態區、曲江新區強力推進生態創建活動,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生態區驗收。閻良區制定了《閻良生態區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高陵縣制定了《高陵縣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農村生態建設活動。閻良區、灞橋區積極開展治理“三亂”(亂倒垃圾、亂潑污水、亂堆雜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糞便堆、垃圾堆)、推廣“三改”(改水、改廁、改廚)、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門口)活動,優化了農村環境,推動了生態示範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農村飲用水條件逐步得到改善。近年來,市和區、縣都把解決農村羣眾飲水困難、保障飲水安全作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視。劃定水源保護區,加大資金投入,3年來全市建成集中飲水工程600餘項,解決了90.6萬農村羣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市財政XX年投資3700萬元,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和户用沼氣工程建設,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户縣按照政府規劃、環保牽頭、部門配合、鄉鎮監管、村子保護的原則,制定了《户縣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確保農村飲水安全。閻良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的目標,80個行政村全部用上了自來水。藍田縣今年計劃建設飲水工程55處,已建成15處,開工28處,解決了1.5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高陵縣已建成各類集中供水工程91處,解決了16.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臨潼區徐楊街辦新華村、屯劉村建成了飲用水淨化工程。周至縣沿山、沿渭的17個鄉鎮及全縣各處飲用水質均符合標準。灞橋區今年安排資金1300萬元,計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個,單村供水工程20個,可解決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積極開展。大力推進綠色生態養殖,強化養殖業污染防治。強化畜禽養殖環境監管,不斷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導畜禽業生產在農業生態系統內的良性循環。市上下撥110萬元環保專項資金,支持了4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範工程建設,其中户縣馬村養雞場生態示範園區、閻良區綠源瘦肉型豬繁育基地、藍田縣西安旺源養殖廠和臨潼溢盈畜牧養殖公司通過建設沼氣發酵池,使畜禽糞便資源化,實現了“畜-沼-農”循環發展,節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灞橋區以益稼科技公司提供的技術為支撐,開展了三綠生態養殖廠畜禽糞便無寄存化處理試點工作。户縣惠豐有機肥廠收集蒼遊鄉各村散養户雞糞、採取烘乾技術生產有機肥,西安天源綠州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蚯蚓分解牛糞消除污染項目,實現了污染防治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為農村養殖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徑。高陵縣圍繞沼氣池建設改廁、改圈、改灶,已建成6633口沼氣池,有效防止了人畜糞便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

(四)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穩步推進。市建委、市愛衞會出台了《關於加強我市農村垃圾處理管理工作的意見》,制定了農村地區建立垃圾集中處理管理體系的總體規劃,市環保局積極推廣村收集、鎮中轉、縣(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一些村組建立了垃圾環衞管理制度,設立了專職保潔員。高陵縣制定了《高陵縣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辦法》,並積極組織落實。閻良區7個街鎮的29個村(234個組)共聘請保潔員275人,形成了“組清掃、村收集、鎮(街)清運、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機制。灞橋區在13個重點村修建了76座垃圾台,配備垃圾密封清運車14輛,收集車9輛,為垃圾規範化處置打下了良好基礎。臨潼區代王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已經建成,並通過驗收。周至縣為20個生態村配備了垃圾清運車、垃圾箱,建立了簡易垃圾填埋場,做到了日產日清。户縣積極開展村組垃圾處理示範活動。長安區上王村每天下午專門將農家樂產生的廢棄物收集起來運送到區上指定的垃圾處理場,並建有村上的污水處理設施。閻良區垃圾資源化處理廠擁有20多項發明專利,採取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仿生實時處理技術,經過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化處理快速生產線,每天可處理200噸生活垃圾。

(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開始啟動。針對我市農村羣眾居住地理位置差異較大的實際,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採取分散和相對集中、環境工程設施與自然淨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我市除城六區外的其他區縣全部開工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同時結合“百鎮”建設,在藍田、周至等區縣同步規劃建設鄉鎮小型污水處理工程。閻良區污水處理廠將周邊農村的生活污水納入管網處理,正在建設關山鎮、武屯鎮污水處理廠以及啟動了武屯鎮全市首個污水生物處理項目的建設,農村的乳品行業廢水處理設施建設也在進行之中。藍田縣動工建設湯峪鎮、葛牌鎮污水處理廠,玉山鎮污水處理廠正做前期論證,湯峪湖森林公園建立了污水處理設施,對產生的生活污水經生化處理後,全部用於花草樹木澆灌,實現了零排放。

(六)土壤污染防治初見成效。過量使用化肥、農藥,使得土壤養分比例失調,土壤有機質、鉀和微量元素嚴重失調,土壤理性化性質惡化,穩定性差,肥力下降。過度使用農藥,不但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而且污染環境。非降解

農膜碎片進入土壤後,會嚴重改變土壤物理性質,影響土壤透氣性,阻礙農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長,導致減產。我市加強對農業用地的環境監測和評估,通過技術、工程等多種手段,積極防治土壤污染。XX年,灞橋區就開展了土壤測土配方工作。周至縣以科學施肥為指導,大力推行測土施肥和減量增效技術,減少農田氮、磷流失,積極鼓勵使用有機肥,發展綠肥種植。目前已完成61萬畝測土配方工作,為建立一批農藥減量控制示範區和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提供了保證。高陵縣加大了對假冒偽劣化肥農藥的檢查打擊力度,堅決取締銷售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劇毒農藥,淨化農藥市場。

(七)農村大氣污染和工業企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我市加大了區域大氣環境整治力度,取締了一些碎石和大白粉加工企業,搗毀了一些廢舊塑料加工點,建立了聯合整治揚塵污染的工作機制及空氣質量預警機制,制定了嚴格的考核辦法,強化了對城鎮工地及渣土拉運車輛的監督檢查。特別是秸杆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成效顯著,今年夏季秸稈禁燒工作實現了未出現一起着火點的可喜成績,秋季秸稈焚燒工作也取得好成績,10月份良好空氣質量比去年多2天。涉農區縣積極推廣玉米硬茬播種、旋耕滅茬播種、秸稈撿拾打捆和秸稈粉碎等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為禁燒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藍田縣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秸稈飼料、秸稈草編等綜合利用措施。閻良區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技術、秸稈氣化技術,武屯鎮三合村、紅豐村秸稈青貯率達到90%,完成秸稈氣化技術近XX户。同時,加大了農村工業企業和造紙企業治理監管力度,使農村老百姓呼吸的空氣更清新,居住的環境更舒適。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 篇3

一、調研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均GDP的增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然而,隨着人均GDP的增長,城鄉收入差距也在急劇加大。20xx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兩者的收入比為3.22:1。隨着我國社會發展的加速和不一樣地區之間、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資料,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核心,沒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教育作為推動社會變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既能夠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效率目標,又能夠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公平目標。社會的教育在社會流動、社會分化中具有“篩選器”的功能,又具有穩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視為實現社會平等“最偉大的工具”。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新要求,我們應當以和諧理念來引領教育發展,經過推進教育的公平、公正,來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經過構建和諧教育,來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僅有農村得以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農村發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地方事業,擔負着為地方培養人才的

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提高。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研對象

此次我調查的對象就是針對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展開的。基礎教育,就是人們在成長中為了獲取更多學問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識。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國小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報告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有關我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的現狀

三、調研目的

1、經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信息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並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3、經過分析具體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現狀的案例,切實掌握農村基礎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

4、對本地區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進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5、探索解決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途徑,共同探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

四、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分析

自1986年國家義務教育法出台以來,異常是《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實施以來,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由於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後天失調,所以農村教育狀況並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政府投入有限,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必須的財政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異常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佔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義務教育階段所佔比例過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佔總投入的比例始終低於60%,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佔總投入的比重近年還不足30%。並且,在農村義務教育總投人中,政府財政撥款所佔比例也不高。儘管近年中央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到達64.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課題組20xx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鎮一級的負擔竟高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而在國外,中央政府是義務教育資金來源的主渠道,有的國家中央政府投入佔整個基礎教育投入的比重高達80%。

長期以來,農村義務教育主要以農民投入為主。尤其是農村税費改革以前,農村義務教育事實上主要由農民承擔。税費改革後,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來源基本是以鄉鎮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農村教育費附加以及收取學雜費、教育集資等。鄉級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承擔了全部職責。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税費改革之後,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中國小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後,一些中國小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xx年,我國農村地區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國小和國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國小和國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xx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國小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

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由於農村教師待遇低,生活條件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嚴重,很多人不願到農村任教。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寧願在家待崗,也不願當鄉村教師。同時,家裏有門路的、教學水平稍高的教師也想辦法擠入城市。再加上這幾年城市學校擴招,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也開始從農村招聘教師。隨着進城教師的擇優錄取,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流向了城市。由於師資的流失,貧困農村的中國小校裏一個教師跨年級、包班上課的現象司空見慣。在農村許多學校,、機、美術等方面的教師嚴重缺乏,無法適應新課改後的需求。另外,造成農村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單向流動,即優秀教師只具有向上的流動性。如果村裏的教師教得好,則入編進入鎮裏的學校,鎮裏的教師如果教得好,則進入縣城裏的學校。依此類推。這種帶有剛性的評選機制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系統只能得到較差的師資來源。農村師資原本“先天”不足,無奈又遭流失之痛,農村師資嚴重“缺血”。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專業化程度偏低

農村中國小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學歷達標與本事達標存在較大落差,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以湖南省為例,農村國小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佔的比例不到城鎮的20%,國中也只相當於城鎮的一半,如衡陽市農村學校教師第一學歷合格率為22.7%。儘管經過大規模的學歷補償教育和在職培訓,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得到極大提高,但教師素質仍然不能滿足義務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村一些學校的大部分教師是本鎮(縣)未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一些國中畢業生也當起了教師,很多貧困縣還有一部分教師國小畢業。另外,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後,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日,他們無法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使得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構成不了梯隊,專業化程度不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由於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村國小到中心國小,中心國小到縣城國小,優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並將隨着這種惡性循環而趨於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於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我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職業教育極不發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國小都沒有畢業。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展的機會。

五、營勝村基礎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調研我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的一個普通的鄉村-營勝村,調研結果如下

(一)教育現狀

據20xx年數據顯示該村約有人口1500多,學齡兒童接近200多,全村僅有一所國小,六個年級共有教師9名,9名教師中無本科以上學歷者,7名專科學歷,2名國中學歷,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5人。調查發現,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方面,師資力量缺乏教師不配套和跨年級上課現象嚴重,很多教師都是上了這門課再上那門,由於照顧可是來,只能讓一些班級學生自習或做作業。我們還了解到由於農村教師的待遇低,辦公條件差,農村基礎教育崗位難留人,教師調動頻繁。另一方面,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學歷低、職稱低、素質低的“三低”現象。大部分教師為“民轉公”教師,由於他們的年齡偏大,業務素質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由於受政策因素的制約,該村近3年未補充過教師,導致教師嚴重不足和失衡。而鎮上的中心學校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學校教師普遍超編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同時由於一批學歷低、素質不全面的人員進入教師隊伍,再加上“民轉公”教師,

使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農村課程改革對目前的農村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它要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主角行為必須實行全

方位的轉變。由於農村教師隊伍年齡資歷、學識水平、身心狀況差異較大,所以轉變過程困難很多。

2、學校管理方面有待改善。一是校長結構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輕的又過於年輕,沒有什麼工作經歷,更談不上有較好的工作經驗。二是部分校長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較為片面,只注重學

校教學管理,對教學管理以外的,如學校安全管理,學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夠。

3、學校經費困難。實施“一費制”和“兩免一補”後,人民羣眾的負擔的確減輕了,但學校的辦公經費受到必須影響,由於政府財力有限,上頭的撥款也難以及時足額到位,使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受到必須的影響,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施,如校舍建設、綠化學校的創立等。

六、關於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農村基礎教育出現的困難,今年我國提出了實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理解教育的機會,從政策、物質和資金上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學生所供給的援助。限於農村的基礎,農村地區難以實現教育的自救,所以,進取發揮政府的調節功能,及時實施農村地區的教育救助就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教育經費方面

1、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同時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

緩解基礎教育投入問題的關鍵是解決財政乏力的問題。教育是一種公共產品,應當由政府承擔職責。提議國家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並嚴格規定農村教育投入的恰當比例。我國許多省在農村税費改革後,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被取消,縣鄉財政收入減少,為了保證縣鄉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中央應確定必須比例的税收進行轉移支付,專門用於農村基礎教育。切實發揮國家公共財政資金在配置農村義務教育資源中的絕對主體作用,構建基礎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承擔的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最終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和保障農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機會的長效機制。

2、拓寬籌資渠道,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還沒有到達完全支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水平,所以從長遠發展來看,農村教育經費完全靠國家長久支付的可能性並不大。要想使農村義務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除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證外,還應當經過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籌措經費。比如能夠建立“義務教育基金會”理解來自社會各界的捐助;發行教育彩票,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支持義務教育。所得的資金由政府根據有關政策統一進行調配,切實定向用於農村教育。同時提議國家出台農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證農村教育的優先發展。

(二)師資方面

1、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

農村教師信息閉塞,理解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學方式都與城市的教師有很大差距。所以,各級政府要大力開發並充分利用國內外教育援助項目,加強對農村校長和教師的培訓。同時在教師繼續教育政策方應對農村教師要有所傾斜,比如為農村教師供給免費的培訓,適當增強教師培訓名額等。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資料,同時還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景,注重教師實際教育教學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以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機制

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實現教師的雙向流動。實施“教師交流機制”,把城裏的教師交流到農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帶動農村的教育;農村教師則到城市學校去實習,充實提高,以解決農村教師單向流動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從而有效控制輟學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規定,剛畢業的大學生必須到農村支教一年,並把支教作為將來評職稱的一項條件。同時給予支教大學生提前半年轉正的優惠條件。20xx年,鄭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從20xx年起,鄭州市將在5年內實現所有城市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1年。鄭州市教育局文件規定:從20xx年起,市直學校每年下鄉交流人數應不低於全體教職工的10%。另外,政府也能夠在政策方應對農村有所傾斜,比如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巡迴授課,鼓勵緊缺學科教師的流動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

由於農村學校條件差,工資待遇低,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願到農村去。他們一是害怕無機會再進城市的學校,二是擔心自我到農村會被同化。因為農村教師教育觀念落後,教師專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嚴重不足,新教師難以進行教學改革。為吸引師範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政府就要給予到農村任教的師範畢業生必須的優惠政策。

4、充分利用農村的現有資源與條件開發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在硬件上相差甚遠,在短期內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景下,農村學校的教師也不能總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農村一切可用的現有教育資源,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不足,開發適合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農村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貧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途徑。貧困家庭在社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的享有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如果沒有輔助性的機制保證他們得到教育的公平,那麼貧困本身則有可能成為“世襲”的不幸命運。這種個人命運的惡性循環。最終使整個社會受到危害。所以政府要採取措施,把對貧困學生的教育救助作為農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穩定的教育救助機制

各級政府要成立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貧困學生救助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中國小救助受援捐贈中心”,同時還要增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設立中國小貧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並將助學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責,整合各方面力量,統籌協調和指導本地區的經常性助學活動,推進救助貧困學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對貧困學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資金為主,繼續執行“兩免一補”政策並要落到實處。同時要以經常性捐贈活動為載體,組織和發動各界人士捐款助學,對口幫扶。目前,無論是政府的救助、社會的捐助,還是學校的獎勵與減免,總體來看教育救助覆蓋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額度較低,救助力度偏小。所以,各級財政要每年安排貧困學生專項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擴大教育救助範圍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逐步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已成為可能。20xx年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教育部首次發佈《全民教育國家報告》。該報告列出了我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表:到20xx年,使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費),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到20xx年,全國農村地區將全部實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到20xx年,全國將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然而,政府、社會對高中教育的貧困救助問題,相對來説關注不夠,雖然有一些相關政策,但執行中存在若干問題。從全國範圍看,多數地區至今缺少剛性的制度和措施。所以,在進行教育救助時,要把救助的範圍擴大到高中。

總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多管齊下的教育救助體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農村教育救助及時性、長效性的重要保證。

七、啟示與結語

經過幾天時間的調研,我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初步的認識,以上就是這次實踐活動所獲得的一些具體情景,但光了解情景並不夠,既然是調研報告,就要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頭我將結合我校在09級學生中開設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的具體資料,來簡單闡述和總結下關於這次對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調研活動,以便更好的到達“關注民生,和諧發展”的主題實踐活動的目的。

從調研的對象——營勝村以及參考整個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來看,我認為,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之所以令人堪憂的原因有:一是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農村本身的經濟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教育對經濟的促進就體現不出,長此以往,便構成了惡性循環。這是中國農村基礎教育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二是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和不精。廣大農村地區師資稀少並且專業度相比之下嚴重不足,這對農村教育是嚴重不利的。三是農村家庭本身的貧困問題致使農村基礎教育始終得不到提高,“沒錢上學”是廣大農村孩子受教育的一個嚴重的障礙。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問題是中國的重要問題,而農村的教育問題更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調研的是營勝村而言,他們就亟待靠經濟去幫忙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經濟、推動經濟增長,以此來實現民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才能讓營勝村變得富有,和諧,完美,才能讓中國更加強大,富強,和諧,穩定!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 篇4

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了愛情世界裏。

通過對的湖南理工學院部分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出: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多數女生還是認為愛情需要本身的努力獲得。儘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着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上,通過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許多困難阻礙,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大學生的愛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脱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愛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後會怎麼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着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脱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説:“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通過各種途徑調查的資料可以總結出,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看法是矛盾的,既承認愛情在現實中的不堪一擊,但同時又不否認理想的、浪漫的、忠貞的愛情的存在。大部分同學都對愛情有着憧憬,但又對愛情的未來表示擔憂。這體現出當代大學生關於愛情有着較為理性的思考和體驗。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的內容

我們將企業的財務人員設置、帳冊設置、核算狀況等作為主要調查內容,具體包括1、財務人員設置情況,包括:

1、崗位設置狀況,是否設有總賬、出納、保管.

2、人員素質情況,包括是否有專業證書、是否專職等。

3、賬冊設置情況,包括設置是否齊全,記載是否及時,賬賬、賬證、賬實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準確、真實。5、抽查主要原材料、產成品、現金是否與賬面相一致。

(二)調查的結果

在調查年銷售額300萬元以下的50户中小企業中,

1、崗位設置不全,或不規範的40户,佔調查户數的80%

2、賬冊設置齊全32户,佔調查户數的64%;記載及時,或基本及時的20户,佔調查户的40%;帳實相符5户,佔調查户數的10%

3、成本核算準確、真實的15户,佔調查户數的30%

4、盤存主要原材料、成產品、現金與賬面相不一致45户,佔調查户數的90%.通過這次調查,發現有90%以上的中小企業納税人在財務上存在問題。

二、調查結果的分析

調查的結果是令人吃驚的,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的?

一是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態勢。部分納税人產生了重生產經營管理,輕財務核算;重營銷隊伍建設,輕財務人員培訓。少數納税人文化層次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徵管法》和税務機關的要求建賬,主觀隨意性太大,收支無發票,收入隨意報,記賬的業務只是非開票不可的業務,有的記賬只是形式主義,為了應付税務機關。

二是財務人員、辦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由於新辦企業不斷增加財務人員緊缺,老會計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幾個單位的帳,時間上不能保證;新會計不是缺理論知識,就是少實踐經驗;更主要的原因是企業是老闆,工資由老闆發,不聽老闆的就被炒魷魚,所以會計只能根據老闆提供的票據“做賬”、“圓賬”。

三是税務部門管理不到位。税務部門特別是管理部門由於工作的千頭萬緒,疏於對納税人的財務管理,不能按照徵管法的要求加強税收徵管,部分税務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遇到問題不是很好地對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迴避矛盾,將納税人存在的問題私自消化。在系統內部,對税務人員的執法責任追究重於書面與形式,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税務人員思想上產生麻痺,得過且過的觀點左右了少數人的執法行為。

四是現行法律法規對納税人未按規定建賬的處罰較輕。對納税人未按規定建賬的處罰,徵管法第六十條第二項規定,納税人未按規定設置賬簿、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由税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如納税人偷税數額較大,而故意銷燬或隱慝賬簿憑證的,税務機關最多也只能給予納税人罰款一萬元。

五是現行財税法規對財務不健全缺少切實的、有效的、統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條文只是把“賬證不全”、“不能準確的核算銷項税金、進項税金、應納税金”籠統的稱作財務不健全,但具體的什麼叫做“賬證不全”、 什麼叫“不能準確的核算銷項税金、進項税金、應納税金”沒有完整的、清楚的、統一的,操作性強的量化的標準,計算的規範尺度,“不全”、“不能準確”應達到的程度是什麼,讓人感到模糊不清,財務狀況是否健全難以界定且費時費力,税務管理人員無法把握財務不健全的“度”,客觀上造成税務人員疏於對這類問題的管理。

三、加強管理的思考

切實加強中小企業納税人會計核算與賬冊管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已迫在眉睫,經過思考,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税法宣傳。堅持日常宣傳與宣傳月宣傳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的税法意識,使廣大公民牢固樹立依法納税、誠信納税和偷税漏税違法的觀念,讓納税人心中有“税”,明白“誠信納税”與“誠信做人”一樣重要,明白“誠信納税”與“商譽”一樣的有價值。在日常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税法宣傳,通過會計例會、業餘税校等陣地進行經常性税法宣傳,通過納税評估、涉税事項調查等進行專項輔導,促進涉税專業人員專業知識提高。通過税法宣傳教育,使中小企業業主明白從“誠信做帳”開始“依法誠信納税”。

二是強化辦税人員的培訓管理。辦税人員是聯繫税務機關與納税人的橋樑,是税法宣傳聲音的傳播者,是決定徵管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應以辦税人員管理為突破口,實現誠信做賬意識的增強。

1、建立辦税人員檔案,成立辦税人員協會,明確分片辦税負責人,通過自律組織,交流工作體會,提高業務。

2、加大管理力度,堅持辦税人員例會制和考核制,定期進行活動,宣傳税收政策法規和税收徵管工作要求。建立《辦税人員考核登記簿》,重點考核財務核算水平、日常工作能力、工作業績,通過日常徵管、納税評估、涉税調查來綜合評價。

三是嚴把認定關。税務認定中涉及到對賬冊、憑證管理的有一般納税人預認定、正式認定、年檢和所得税徵收方式鑑定等,在各種認定、年檢、鑑定中,要嚴格把關,不能遷就,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符合規定不能讓其過關。

四是減少責任區人員“不務正業”的時間。税務部門的絕大部分工作都會落實到基層管理分局,責任區的管理人員更千頭萬緒,經常要應付各種學習、考試、檢查,不斷要寫小結、寫心得、寫信息、報報表,不但要管理、評估更要搞創建,每月到責任區巡查的時間一般不超過5個工作日。因此上級部門必須保證基層管理人員到責任區的時間,每月最好不少於12個工作日。

五是加大評税、稽查力度。納税評估是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評估中發現賬外經營、做假賬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門處理;在稽查中發現做假賬故意偷税的建議處於二倍以上罰款。

總之,切實加強中小企業納税人會計核算與賬冊管理已迫在眉睫,但誰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間有個多大的變化,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全”,就是要求納税人設置全總賬、出納、保管崗位,設置全相應賬冊;

第二步是“實”,就是要求納税人如實、全面記賬;

第三是“規範”,就是要求納税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記賬。在做好以上五項工作,經過這三個步驟後,中小企業納税人財務狀況一定會有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