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實例

春節鞭炮燃放的減少看中國文化變化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實例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春節燃放鞭炮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我們中國人重視春節,也喜歡熱鬧,所以歷年來為增強熱鬧氣氛而大量燃放鞭炮的事並不罕見,尤其是在農村。而近年來,春節鞭炮燃放量逐漸減少,這到底意味着中國文化的怎樣變化呢?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五十六個民族共同慶祝的一個節日,是一年的結束,來年的開始,是對過去的總結,對未來的期望。春節燃放鞭炮在中國是一種最常見、最基本的慶祝方式,而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佈消息,《XX 年危化品和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重點工作》方案已經確定,安監部門將繼續推動城區安全風險大的危化企業搬遷工作,努力實現“xx”末全國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數量比XX 年減少 20%。今年過年時我也深刻感受到我家鄉的鞭炮燃放量有所減少,大家也説過多燃放鞭炮沒有意義,一來造成的污染太多,二來還存在安全隱患。説到污染,我是深有感觸,每年過年放鞭炮噼噼啪啪的,煙霧滾滾,還要打掃一大堆紙屑,真是一件極其煩心的事。再説安全問題,燃放鞭炮時,鞭炮點燃後離手一定要快,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炸到自己,同時鞭炮的巨響也很有可能造成耳聾。

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衝擊,傳統節日越來越不被重視,而西方的聖誕節等節日卻倍受青睞,這不能不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衰退。但是,鞭炮燃放的減少是否也意味着傳統文化的衰退呢?春節燃放鞭炮是從 XX 多年前開始的,可以説是歷史悠久。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衰退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我認為春節燃放鞭炮的減少並不是文化衰退的表現,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也有許多是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而我認為燃放鞭炮就是落後文化之一。中國發明火藥最開始是用來製造煙花,而經過流通到達國外,卻製成了大炮,不僅轟炸了國外資本主義冰冷的城堡,而且外國侵略主義還用它打開中國的國門。這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中國人自己發明的東西卻被別人利用,反而打中國自己人。

由煙花爆竹引發的慘劇也是不能忽視的,XX 年 2 月 26 日 20時,廣東揭陽市普寧市軍埠鎮石橋頭村,一村民燃放煙花引起爆炸,導致附近幾户民宅玻璃被震碎,並有一户民宅起火,造成 19 人死亡,50人不同程度受傷;XX 年 5 月 8 日,欽州市欽北煙花炮竹總廠固引工房發生爆炸事故,造成 4 人死亡;XX 年 2 月 1 日上午,連霍高速河南三門峽段義昌大橋上一輛載着煙花爆竹的貨車爆炸,導致橋體坍塌,事故造成 26 人死亡。類似此類由煙花爆竹引發的事故還比比皆是,這些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意外。

以上事實都説明春節減少鞭炮的燃放不僅不是傳統文化的衰退,反而是中國文化進步和人們思想觀念解放的表現。減少鞭炮的燃放對環境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它可以減少噪音污染、空氣污染、固體垃圾污染等,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中國文化的進步是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它不僅體現在鞭炮上,我們可以從很多地方看到: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從xx的“三個代表”到科學發展觀;從“神五”到“神九”;再有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無一不昭示着中國文化的進步。

春節鞭炮燃放的減少是一件可喜的事,它是中國文化進步、人民思想觀念進一步解放的直接表現。但是春節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熱鬧不可或缺,我覺得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要尊重節日習俗,不能弱化傳統節日對我們的影響。我們應該加強科技力量,研發更環保、更安全的慶祝工具,使中國的節日在安全、喜慶的氛圍中度過,讓世界看到我們中國文化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