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總結的範文

為了進一步推進扶貧工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加大扶貧資金監管力度,完善扶貧評定製度,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找來了扶貧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扶貧工作總結的範文
扶貧工作總結範文篇一

按照“四幫四促”的相關要求和省、市、區、鄉各級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受貴陽市文聯派遣,掛任中國共產黨馬鈴鄉黨委副書記兼凱壩村黨支部副書記,並結合市文聯的工作屬性開展幫扶工作。到任以來,克服各種困難,盡心、盡力、盡職當好鄉、村班子的助手和參謀。當實人、説實話、幹實事。並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建設盡了一些綿薄之力。現將開展工作的相關情況作如下彙報:

一、多渠道開展調研工作,瞭解掌握村情,努力將幹部羣眾的思想行動統一到省、市、區、鄉的決策部署上來。

1、按要求召開掛幫工作會,及時傳達掛幫工作會議內容,讓村民瞭解掛幫工作的重要意義。

2、發放掛幫工作便民聯絡卡。使困難羣眾能夠隨時與掛幫隊員取得聯繫,第一時間瞭解和幫助羣眾解決困難。

3、按時參加鄉政府例會和村支兩委辦公會。及時瞭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

4、在村、組幹部的帶領下,在全村開展走訪工作。

這些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宣傳了掛幫工作。讓羣眾瞭解了中央、省、市、區、鄉關於農業、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實現了幹部、羣眾思想行動與省、市、區、鄉的決策部署相統一。

二、梳理突出問題,實施重點幫扶。

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與村支兩委一起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結合已有的發展思路和存在的實際困難,明確將減貧摘帽工作、自來水改造工程、蔬菜基地建設、村容村貌改善、防盜安全等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

截至今天,共解決了以下問題:

1、按照減貧摘帽工作的相關要求,積極到市扶貧辦、農委等協調資金進行扶貧,到現在為止全村99%以上村民已經脱貧;

2、向村民發放掛幫工作便民聯絡卡500餘張。使困難羣眾能夠隨時與掛幫組和掛幫隊員取得聯繫,第一時間瞭解和幫助羣眾解決困難。

3、接羣眾反映情況電話近百次,處理羣眾內部矛盾10餘起;

4、協助擺茶組自來水工程改造解決了200餘人的生活飲水困難;

5、積極投身維穩工作,爭取經費為凱壩村安裝了平安E家報警系統,解決了全村200餘户村民的防盜安全隱患;

6、協調市文聯資金對凱壩村30餘户困難户進行了慰問,並向困難户發放了慰問品、慰問金等總價為15000餘元;

7、組織市文聯20餘名藝術家送文化到凱壩,現場為村民書寫了春聯、拍攝沖洗全家福照片、同時還走訪探望了困難羣眾30餘户;

8、按照花溪區委組織部、馬鈴鄉政府的要求,積極在村民羣眾中開展關於“並村”的宣傳,廣泛收集各種建議。為下一步 “並村”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現實依據。

9、今年開春,為凱壩蔬菜基地協調到化肥6.5噸,為蔬菜的保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10、為凱壩電機房雷災積極爭取經費,第一時間進行搶修,解決了老百姓的日常用水用電問題。

11、積極參加衞生協調工作,改善了村民的就醫條件。

12、書寫民情日記、掛幫感言等200餘篇,部分民情日記還被省委主辦的《貴州基層黨建網》、省政府主辦的《貴州農經網》、貴陽市政府主辦的《萬村千鄉網》等網站發表轉載。部分掛幫感言被《貴州宣傳》刊用。

三、積極改善村幹部的工作作風、為組織建設建言獻策。

抓好班子建設,是我到村後擬定的又一條工作思路。與村委會的同志一起,制定了學習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日常值班制度等。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使村集體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各項工作走上了正常運行的軌道。

在創先爭優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每一名黨員做好黨內個人分析,排找差距,積極整改,村委會成員率先帶頭,以身作則,在羣眾中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

四、在不斷總結經驗的過程中求進步,求發展。

通過調研發現,凱壩村目前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約佔全村總人數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多為青壯勞力。這勢必會影響到凱壩村的全面發展。經反覆論證得出一條結論即:“要想留住村民,只有讓他們在家裏有活幹、有錢掙、壯有所用、老有所養。”

村支兩委對此達成共識,採用了“支書牽頭,村民自願入股,年底分紅” 的工作方式辦養殖場。到目前為止,全村共有28户村民入股。共籌集總資金200餘萬元。新建了養殖基地3.4萬平方米、豬舍6800平方米、母豬定位欄300餘個、66立方米高位水池(含自來水設施)1口、辦公樓110平方米、圍牆260米、消毒房間12平方米、飼料加工設備1套、產牀100張、保育舍74張。現養純種母豬60頭、二元母豬42頭、存欄生豬400頭。 初略計算,凱壩養殖場的成功組建,可解決200餘名無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在全村實現“壯有所用、老有所養”。

如何讓新建成的養殖場正常運轉?這是個很棘手的問題。

認識到養殖場存在的問題後,我多次與村委會研究的結果只有一個即:“支部必須帶頭、黨員必須作模範、並廣泛發動羣眾參與”。制定了可執行方案後,從四個方面開展了工作:

1、在鄉黨委的支持下,養殖場成立了周天順任支部書記、陳克佩、周應國任支部委員,鄉機關社保所韋豔梅同志任黨建指導員的黨支部,使養殖場有了思想上的保障。

2、在廣大羣眾中開展了“端正思想、轉變認識”的工作,改變了人民羣眾“等、靠、要”的傳統思想,從而使幹部、羣眾在思想上得到了共識。實現了全村閒散資金的集中,為創造更大財富奠定了基礎。

3、“要想出成果,人才是關鍵”。這又是養殖場總結出來的一條新思路和經驗。先後派5名優秀青年赴外地參加科學養殖學習培訓活動,充分借鑑他人成功經驗來盤活養殖場正常運轉。

4、搶抓多元化發展機遇,實現能源再生產。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凱壩村在拓展生豬養殖的同時,利用現有豬糞作為天然有機肥料,合理開發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結合自然生態、民風民俗等有利條件,開闢了蔬菜種植基地200餘畝。下一步將在打造綠色蔬菜品牌,逐步實現養殖、種植雙盈目標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五、結束語。

我相信,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全村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下,凱壩會越來越好,凱壩的明天會越來越美,持續發展的呼聲也將在凱壩越來越高亢!這種高亢的呼聲和動力,換來的一定是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和幸福生活。

扶貧工作總結範文篇二

從20xx年8月開始,民樂村在進行進農房重建工作同時,開展了“扶貧資金集中、股份經營”這種農村扶貧發展模式的嘗試和探索工作。

項目力圖突破制約農村發展的人力、資金、生產與組織形式等方面的瓶頸,希望在當地政府和外來機構的支持下,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在儘快完成民房重建和村莊基礎建設的同時,讓項目點民眾擁有並管理外來資金、組建經營管理團隊,並在實踐的過程中找到合適的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在社會和市場的競爭中成長並獲取自己的利益。

判斷與假設

基於原有的農村工作經驗,我們認為外來的機構都不太可能在一個村莊進行持續的時間、資金、人員的投入。村民要致富、村莊要發展靠的還是他們自己。在外來機構撤走之後,能留下來的成績一般是項目產生的水、路等一些基礎設施及相關硬件產出。而外來者最為關心的各種制度、條例、運作機制,很多是掛在牆上,留在報告裏,跟村民的實際生活關係不大,在執行中往往容易走樣。在以往的很多數扶貧項目中,ngo、當地政府、項目村及村民是最主要的利益相關方。但項目村和村民一般只是作為信息、人員和場地的提供者而被動存在,ngo和政府的需求往往被擺在了第一位。

而市場改革中推行的龍頭企業帶動的產業扶貧模式往往有以下幾個限制:一、很多貧困村本身並沒有發展規模產業的資源稟賦以及社會經濟基礎;二、村莊及村民很多現實而直接的諸如小額資金、村民就業需求容易被排除在外,對普通村民的意義不大;三、農民只是作為土地上的打工者,原有的主體性喪失,潛在利益受損;四、規模產業項目見效慢,風險高,與現存的小農户為主的經濟社會制度結合難度大,農户的參與性受到限制;五、外來的項目經理人較難在本地紮根,經理人較多的選擇與需求可能導致其追求短期效益。

農村生活的人羣在生活方式、情感、行為選擇等方面往往與有城市教育背景的農村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相對於村民來説,外來者(政府、企業或者項目援助方)作為項目的主導者,資金的提供方,規則和權力的主要制定者,並不能很好的理解、認同在農村實際運行、並且已經為農户掌握的規則和秩序。出於工作的慣性和項目整體的考量,農户往往被要求按照外來者的方式來行事。但邏輯合理、在大城市被證明為有效的規則或方式有可能不符合村莊實際,不被農户認可,並且很難為村民掌握。如果非要農民執行這樣的命令,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項目的效果也容易打折扣。

成效和社會影響

總體來看,民樂村項目目標基本達成,但經濟項目的盈利則需要更多的時日。

民房重建方面,到20xx年9月份,共發放民房重建補助資金1018.61萬元,其中政府資金850.8萬元,基金會資金167.81萬元。民樂村新建農房511户,1388人;加固6户,25人。到 20xx年10月初,全村517户重建的新房全部建成,村民們陸續搬入了新居。

產業發展方面,合作社現有民富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普惠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兩家企業,分別生產食用菌、獺兔等產品。20xx年度,食用菌項目實際投入120萬,生產菌包20萬棒,完成銷售收入25萬元。獺兔項目一期投入100萬元,其中合作社投入70萬,外來經理人投入30萬元。獺兔項目以生產獺兔種兔為目標,預計年生產兔種3萬隻,年銷售收入300萬元。另有肉兔試驗項目實現銷售收入4.5萬元,已基本實現盈虧平衡。產業項目提供了30個就業崗位。

社區建設方面,以村活動中心為平台,老人唸佛、婦女跳舞、國小生夏令營以及刺繡培訓、電影放映等活動拓展了項目內容、豐富了村民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對整體項目的認同水平,為經濟項目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支持。陽光社區中心項目的落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社工團隊以及社會資金的進駐也將更好的促進民樂村的社會發展。

合作社作為組織和治理的平台,是民樂項目發展的主體。合作社在這兩年經歷了理事長辭職、會計人員改聘、經理人解聘諸多變動。理事長、財會人員也由原來的兼職改為專職,保證了合理的人力投入。原來村兩委與合作社的緊張、相互推脱、指責的現象也由於理事長人員的調整得以改善。本地村民對合作社與產業項目的擁有感和認同感的逐步增加。合作社的例會,理事會、監事會、財務制度也得到了堅持和完善,會議的效率與決策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人員與制度的本土化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經驗及建議

從民樂村的實踐看,在農村推行項目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與農户共同發展的決心和毅力

農村的扶貧和發展具有長期性和艱鉅性。農村的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在時間、人員上必須有足夠的投入。

項目開展需瞭解項目原有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條件

需充分尊重當地村民的行為方式、認知和態度。是非對錯需要在具體的環境中做具體的判斷。在組織及人員的安排上,外來人員最好能有人與當地村民生活在一起,能真正在農村生活,瞭解、接受並認同當地人的生活、情感。教育和改造的任務和效果對農民和外來人員是相互的。

外來機構的權力需要平衡和制約

外來的支持往往不可持續,且本身具有較大的利益需求,可通過財務公開等制度約束各方的權利、義務關係,達到共同監督、協同發展的目的。需要花大力氣通過支持本地團隊正在實踐中成長並擔任主要責任。政府應創造條件支持青年人(創業青年村民、村官、大學生志願者等)到農村工作。

經濟項目的選擇上要求穩、求實效,最好從小項目入手

不能太注重創新性,避免經濟上大的虧損。項目需從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項目的前期成效會影響項目參與的判斷與選擇,信心很重要。

農村的組織和領導工作是必要的

需要充分發揮村民本身的力量,但這並不意味着訂立工作目標後把工作都推給幹部和村民。經濟、組織工作往往鑲嵌在農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網絡之中。針對農村集體經濟薄弱、人心渙散的不利局面,有必要重建併發揮新型農民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內部必須要有合適的激勵機制。作為獨立法人,要明確合作社與村兩委的權責與界限。組織(合作社和村委會)財務與管理需公開、透明,並適當考量村民民主參與的組織、金錢、時間與情感成本。

農村發展需要國家與社會加強投入

在農村不一定都種地,種地不一定都掙錢。小農經濟能低成本保證農產品。農村發展需要國家與社會加強投入,創新社會建設,以便促進農民就業、創業。需要提高農村在地組織對農村公共服務的自我供給能力。政府應鼓勵和支持農民及其聯合體分享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共同成果。

扶貧工作總結範文篇三

20xx年,我局工會在市總工會、市局工會和橋北林業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局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根據年初工作安排及開展“交友幫扶”活動的通知要求,深入基層摸實情,結合實際定措施,真情幫扶促和諧,全心全意抓民生,將扶貧幫困、扶貧幫醫、扶貧幫學活動搞的有聲有色,開創了我局扶貧幫困工作的新局面。 一、幫扶方式

1、“一對一“”包扶:一名科級領導幹部包扶一名困難職工。

2、項目幫扶:對有一定勞動技能申請創辦第二產業的困難職工,發放一定數額的扶貧幫困週轉金。

3、一次性救助:對因天災人禍、子女上大學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職工給予扶貧幫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二、主要幫扶措施

1、制定了我局扶貧幫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幫扶長效機制。

2、設立了橋北林業局扶貧幫困基金,成立了扶貧幫困基金領導小組,出台了幫扶基金審批、使用、管理辦法。

3、深入調研,摸清底數。對全局分流職工基本情況、職工子女待業情況、困難職工子女入學情況、特困職工緻困原因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摸底調查,建立了困難職工、職工待業子女、職工子女就學情況電子檔案,做到了困難職工人數清、致困原因清、困難程度清;技能特長清、就業需求清。

4、認真分析,理清思路。通過對全局困難職工緻困原因、困難程度、技能特長、就業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別制定出了不同的幫扶方案,因人制宜採取不同方式進行幫扶。

5、實行“交友幫扶”活動獎懲制度。對“交友幫扶”活動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凡“交友幫扶”活動整體工作開展情況良好,能夠在全局發揮榜樣示範作用的單位,獎給班子成員正職現金1000元,副職現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對象率先脱貧,年自營純收入達萬元以上的獎勵幫扶人現金1000元。反之,進行通報批評。包扶困難職工工作兩年不見成效,包扶領導不得被評為先進,應繼續幫扶直至收到明顯成效或徹底脱貧。

6.加大了扶貧幫困信息反饋工作,要求各級工會隨時掌握和上報困難職工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真實上報年度困難職工脱貧情況。

三、幫扶內容

1、幫思想。即真心與困難職工交朋友,傾真情瞭解困難職工的思想狀況,幫助困難職工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提高認識,樹立搞好本職工作、克服困難的堅定信念和決心。

2、幫創收。即幫助困難職工在圓滿完成工作任務的前提下,利用林區的有利條件搞產業開發,或者通過其它合法途徑增加自營收入,走勤勞致富之路。

3、幫信息和技術。積極熱情主動地向困難職工提供脱貧致富的信息和技術幫助,竭誠為他們排擾解難。

4、幫資金。當困難職工在產業開發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伸出熱情之手,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資金難題,使其渡過難關。

5、幫子女入學與就業。在困難職工子女入學遇到困難時,要想法設法幫助其解決子女入學上的困難,保證困難職工子女能按時入學。同時要及時收集就業信息,多方尋找就業門路積極幫助困難職工解決子女就業問題。

6、幫就醫。即在困難職工及其家庭成員就醫遇到突出困難時,要盡最大努力給予幫助,以便使其病有所醫。

四、幫扶成效

2、多方籌措資金,使各項幫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從市總工會為楊志清、郭曉芹等7名特困職工爭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為李萬軍,温建強等三名困難職工發放扶貧幫困金2500元,為張志才、王佐東、劉亞莉等6名大病職工發放大病慰問金5500元。從市總工會為雷百林,曹改花等10名困難職工子女上大學爭取到助學金xx0元,又從市民政局為趙霞雲,雷百林,劉定海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學爭取到助學金6000元,獎勵考上大學本科以上的職工家庭8900元,為減少女職工婦科病多發的風險,減輕女職工肩負工作與家庭雙重壓力,在“三八”期間為女工進行了婦女病普查。

3、制定了 “三必訪”制度,即遇婚喪嫁娶必訪、職工生病住院必訪、家庭出現矛盾糾紛必訪。半年來看望生病職工20多人、解決家,庭紛爭5起,成立婚喪事理事會12個,幫助職工解決婚喪嫁娶中的具體事宜。使職工切實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温暖,增強了工會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4、為全局914名在冊職工(包括離退休職工)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體檢,建立了全局職工健康情況電子檔案。 6、不斷提高困難職工的勞動技能,實現分流職工的再就業。協助有關科室進行了各項勞動技能培訓,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20期次,參加培訓人員累計達400多人次,使238名分流職工中有112人從事二、三產業,8人一次性安置,118人投身於養殖業、種植業中。項目幫扶分流職工37名,發放幫扶週轉金累計達82500多元,幫扶脱貧率達到40%以上。

雖然我局扶貧幫困工作取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扶貧幫困的力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扶貧的具體措施、方法還需進一步完善。相信在我局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的扶貧幫困工作一定會取得新的提高與突破。

看過“扶貧工作總結範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