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經濟評價的幾點認識

投資項目的前期工作是投資決策前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驟,長期以來,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滯後,前期方案深度不夠,建設項目“三超”現象嚴重等是多年來困擾投資管理的問題。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作好投資項目前期工作和經濟評價,實現投資決策科學化,提高投資效益,是投資項目各個層次的決策者以及諮詢人員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對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經濟評價的幾點認識

1 如實做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不斷完善項目評價方法與參數

在項目的投資決策中可行性研究本來應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於各種原因,一段時期以來,有的將可行性研究搞成了上項目的腳踏板,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資體制還不完善,企業還沒有真正的自主權。我國的投資體制改革,開始是投資主體只有國家一個,項目所需資金都靠國家撥款建設,而後改為“撥改貸”,成就了相當多的無本經營企業,企業產權界限不清,管理者權、責不明,利潤要上繳,投資伸手要,撥款也好,貸款也罷,只要能拿到錢就可以上項目,企業就有可能在規模上更上一層樓,造成了嚴重的後遺症;自1986年國家實行了資本金制度,這種情況才開始扭轉,投資主體才開始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資主體。

在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國家正在並繼續改革項目審批制度,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國有企業的改革也在進一步深化。上項目者必須自主決策,投資者要對自己的投資行為負全面責任,在充分做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做到建設項目“三個不建”,即建設項目沒有可行性研究報告不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經濟評價不充分不建,項目經濟評價效益不達標準不建,只有這樣才能如實反映項目的真實效益,作出合理決策。

多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對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作了一些詳簡不同的規定,原國家計委和建設部於1993年4月聯合頒發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二版),在指導我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工作,實現項目決策科學化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在當時條件下,更貼近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使我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和理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金融、投資、財税等方面的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對經濟評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技術經濟工作者適應新形勢,進行新的思考和探索,去研究和解決新的問題,隨着我國加入WTO的臨近,研究如何與國際接軌,從大的方面看,有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結構、市場分析的重點內容、方案比選的方法、資金籌措方案的研究和項目風險的分析等;從細節方面講,評價指標體系的完善和簡化、評價基準的確定、計算價格的選取、重要計算參數的選取等方面的問題都有值得進一步探討之處。目前,前期工作評價指標體系中,主要包括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税率、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淨現值等五項經濟效益評價指標,主要存在兩類問題:一是評價指標不合理。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税率指標過高,如石油行業分別為17%、2%,天然氣分別為1%、12%,此指標是所得税前的評價標準,實際測算中,9%的老油田滾動開發項目都達不到指標要求。二是財務內部收益率存在侷限性,當項目建設期、生產期不相同時,財務內部收益率指標沒有可比性;同時在項目的經濟評價測算中,對於非常規項目,存在同一個項目出現多個內部收益率或沒有內部收益率的情況,缺乏指導意義。總之,項目經濟評價方法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應將所得税前的指標用於與行業標準比較,決定項目取捨;所得税後指標基本能夠反映項目實際運行結果,用於指導和調整項目的實際運行。同時,根據行業實際情況和積累的數據、資料,組織力量對各行業評價參數指標進行修訂並公佈實施。

2 風險分析應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強調的重點內容

當前可行性研究的內容和深度已由法規性文件予以固定下來,目前國內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設有風險分析專篇,而一般的工業項目的風險分析卻重視不夠,尤其對市場、投資以及經濟效益方面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及項目的影響程度分析預測不夠,導致許多項目實施後實際數據與可研出入很大,甚至完全失實。儘管可研報告中作了敏感性分析,並顯示項目效益對一種或幾種不確定因素相當敏感,但決策者認識不夠,依據方案內部收益率和還款期的大小進行決策,顯得過分簡單,容易導致失誤,造成無可挽回損失。投資項目的建設要耗費大量資金、物資和人力等寶貴資源,且一旦建成,難於更改,因此投資項目的風險防範和控制更顯重要。為了有效的防範和控制風險,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認識到不僅在投資項目的前期工作中需進行風險分析和風險對策研究,更重要的是在項目實施過程及經營中應有效地進行風險評價和風險分析。因此當前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分析,重視風險分析的結果是市場經濟下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所必須的。

從經濟風險分析來講,這不等同於經濟評價中一般意義的不確定分析(盈虧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應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各種風險因素變化的可能性,並相應分析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狀況,且應多着眼於不利的因素及其帶來的不利結果。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風險因素很多,如匯率風險、市場和價格風險、原材料供應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開工不足風險等,不同行業,不同項目以及項目前期的不同階段可能不完全相同。而且風險因素具有層次性,應深入分析,以識別最基本的風險單元,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防範風險。例如,我們認識到某項目的市場風險較大,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是價格問題還是市場需求量的影響?如果是市場需求量的影響,要分析是經濟環境問題還是替代品的出現?競爭力又是如何等,只有層層剖析,才能找出關鍵風險因素。風險分析應該定量與定性相結合,以定量為主,如果投資者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就算藉助於敏感性分析的結果,也能粗曉項目風險,作出科學決策。例如,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產品價格降低5%時IRR就低於基準值了,表明項目的價格風險較大,決策時應十分慎重,至少要對價格進一步研究,着重分析價格降低5%的可能性,有條件時應進行概率分析。但如果決策者對這麼重要的價格風險提示置若罔聞,後果可想而知。如果項目評價及其風險分析都以科學的數據説話,建設項目的決策失誤就將會大大減少。

3 投資項目有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是編制好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必要前提

可行性研究報告一般是由諮詢單位完成,有理由要求諮詢單位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但在實際上要做到這一點卻困難重重。諮詢工作受到各方面的制約,一是審批限額的存在,導致為了將項目的審批權留在地方,不得不壓低投資(比如控制在多少萬元以內),特別是將流動資金作為調節投資大小的“砝碼”,導致流動資金準備不足,甚至影響項目的生產經營。其次是為了要把項目爭到手,不得不誇大項目的效益,模糊項目的風險,這些制約的因素主要在業主,而不是諮詢單位本身;再者若是對於依託老廠的項目,需要老廠的現狀資料以及對有無項目狀況的預測,這些工作都必須要由業主來完成。同時,各級主管部門和審批機構握有項目的“生殺”大權,對促進項目前期工作的健康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總之,做好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是有關各方的共同責任,也只有各方面都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可行性研究才能給出客觀公正的結論。

4 正確對待市場與價格的預測

對於一個具體建設項目特別是經營性項目來説,市場和價格就是項目存在的關鍵所在。財務評價的敏感性分析中,對經濟效益影響最敏感的因素無疑就是產品銷售價格,往往變化1~2種價格,項目就可能從不可行變成可行,一種不合理的價格體系將使可行性研究報告變成為可批性研究報告。因此,市場和價格的預測在經濟評價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市場走向和價格高低往往成為項目經濟上是否可行的最重要砝碼,預測的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經濟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當前財務評價中,普遍採用現行價格或所謂生產初期的預測價格,這種提法與評價中簡化計算以及反映相對準確性的原則是一致的,但往往差之毫釐、繆之千里,甚至導致完全相反的評價結果,究其原因,其一是目前我國市場經濟尚不健全,不規範,市場經濟的規律性不明顯;其二是我國經濟與國際市場尚未完全接軌,區域性強,產品價格波動大,特別是供求量相對較小的產品,價格的規律性更難掌握;再者,目前我國諮詢機構缺乏必要的、完整的價格信息系統,僅僅依靠技術經濟工作者經驗進行判斷,隨意性較大,難以得到相對準確的預測結果。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即一種產品的銷售價格在短短几個月內漲落很大,甚至達到5%以上。同一個項目半年之內的財務評價結果可能截然相反,問題就在於產品銷售價格預測。因此,要保持評價結果的科學性,且經得住時間的推敲,必須重視市場與價格的預測。要確定合理的預測價格,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國內外市場走向、開工率,市場佔有率、市場服務範圍、區域條件、運輸條件、外貿進出口情況、相關行業的情況、税收等,要制定合理預測模型,進行必要的概率分析,預測應該是有科學根據的預測,不能是隨意和盲目的人為取捨。

《方法與參數》僅對價格作了原則性的説明,而對數據的測算、選取及具體應用並未加以詳細説明。為了規範這方面的工作,保證評價的質量,應該增加這方面的內容或在有關實施細則中加以明確,並且規定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加深市場預測與價格分析的內容,描述必要的預測過程以及採用的數據和預測模型。

5 通貨膨脹及其影響應予以考慮

近年來,許多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失實,與過於簡化評價影響因素是分不開的,通貨膨脹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基礎數據之一。西方把通貨膨脹作為項目評價中相當重要的基礎數據之一,儘管在計算FIRR等盈利能力指標時,剔除通貨膨脹因素,但通貨膨脹對清償能力的影響不容忽視。世界銀行在項目評價中,把所採用價格分為其基價、現價和實價,這種劃分很有道理,不同的價格有不同的用途,目的是真實地反映項目實際財務狀況,使財務評價結果更趨於相對合理和準確。

無論是稱為物價上漲因素,還是通貨膨脹,既然存在,並且可能對財務評價結果產生重要影響,就應該予以考慮。

產品銷售價格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供求關係;二是通貨膨脹。如上所述,目前我國市場經濟尚不規範,市場經濟規律性不明顯,這也會給通貨膨脹和供求發展趨勢等數據預測帶來一定的困難,但隨着加入WTO臨近,中國經濟畢竟要與世界接軌,項目的經濟評價方法同樣存在與世界接軌的問題。因此,在財務評價模型會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是必要的。

為了保證項目投資打足,便於資金籌措,在投資估算會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已被廣泛認可和接受,但財務評價中其他價格水平如何考慮,在實際操作中理論與實踐可能完全脱節,有人認為,既然預測困難,乾脆迴避,否則,可能更加虛假。但另一部分人認為,國內的項目評價與國外的差距,就在於迴避的問題太多,僅考慮相對價格變化,以保證盈利能力指標的可比性,並不會由此造成實質性誤差。但投資估算、資金籌措及清償能力計算,又需要儘量與實際數據一致,特別是計算期內的前5年或1年更為重要,根據國家的宏觀政策以及經濟發展狀況,上述期限內的通貨膨脹率應該是可以預測的。

6 清償能力分析應給予重視

在項目評價中,一般以全部投資FIRR高低來判定經濟上的可行性,人們對盈利能力分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要高於清償能力分析。然而,清償能力指標分析決不能忽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清償能力指標較盈利能力指標來得更為直觀、清晰,一個項目如果揹着沉重的債務包袱,那是極其危險的。

國內現行財務評價以最大還款能力計算貸款償還期,僅是一種理論計算,與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不一致的,任何一項貸款,事先必須明確貸款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是還款期限,如果不能滿足,則另選融資方式和途徑,以最大能力計算還款期,實際上是未考慮任何風險因素,是一種理想的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一般是很難實現的。通常做法是根據還款期限等計算各年償債額,再分析資金運用狀況和清償能力,償債率指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設置的,它反映了債務償還的保證程度。

清償能力,勢必聯繫到資金籌措。目前實行項目資本金制度,項目資本金制度要求,建設項目資本金的比例,根據不同行業和項目的經濟效益等因素確定的,石油化工類項目為2%,對不同行業的各種經營性項目分別規定了三檔資本金比例最低要求,分別為2%、25%、35%。試行項目資本金制度,對於保證項目負債在合理範圍內,以及投產後在良好的財務狀況下運轉是有益的。但參照目前國內外實際情況,上述比例偏低,一般以不低於3%~4%為宜,而對於技術改造或擴建等由現有企業法人作為投資主體的項目,規定項目資本金的比例則意義不大,因為項目債務是企業法人的債務,由企業法人負責償還,因此應對企業法人的資產負債情況加以限定,而不是對項目本身,如果一個企業儘管新項目全部依靠貨款建設,資產負債率仍維持在比較合適的水平;另一企業同樣投資借款較少,大部分由自有資金籌措,而整個企業資產負債率很高,從清償能力角度看,兩個企業融資條件的優劣是很清楚的。清償能力分析還包括許多指標,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體系。目前流動資金估算失實較為嚴重,很多項目投產後,因為流動資金不足,導致開工不足,甚至停產,這一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7 國民經濟評價亟待規範

對於一般的工業項目,在可研階段進行國民經濟評價已日趨減少,這與《方法與參數》的初衷是不一致的,大中型項目,特別是有關國計民生的大型項目,完全有必要從國民經濟總體角度考慮,進行國民經濟評價,對於非盈利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行必要的國民經濟評價更是必不可少。同時《方法與參數》有關國民經濟評價內容亟待規範、補充和完善,應有專門的政府機構或由權威的社會中介諮詢機構定期發佈有關經濟評價參數,供諮詢機構使用。

8 合理發揮技術經濟人員的作用

投資項目的前期工作需要眾多人員為之努力,其中技術人員的作用不可忽視,遺憾的是在不少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過程中,技術經濟人員似一台算帳的機器,點到哪裏,算到哪裏,幾乎沒有自主權,同時,技術經濟人員往往被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工作,以保證質量,還存在工作量與報酬不相配的問題。

要真正做好經濟評價工作,技術經濟工作者應具備以下素質:首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過去基本建設中的一些重大失誤,某種程度上是沒有重視技術經濟學和技術經濟人才的結果,技術經濟工作應深感責任重大。其次,要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對國家和各個地方的有關法規加以掌握和運用,如經濟、法律、税收、投資政策等。第三,需要紮實的基礎,廣博的知識,可行性研究中技術經濟人員擔任重要的角色,工作涉及到許多相關專業,許多諮詢單位還委派技術經濟人員擔任可研報告的編制負責人,技術經濟人員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難以勝任的。第四,要善於調查研究和進行綜合分析。經濟評價的大量工作主要反映在調查研究階段,各種基礎數據的調查、預測、取定,集中反映了技術經濟人員的綜合分析業務水平的高低。經濟評價結果的準確與否,主要取決於基礎數據的可靠性,取決於技術經濟人員的綜合分析能力。一個好的評價軟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簡單計算的錯誤,但決不是萬能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技術經濟人員,自己應該具備開發、消化和修改評價軟件的能力,而不是被動地去使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