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立養老基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當代社會結構的一個顯著變化是老年人比例越來越大。下面是中國人才網的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針對海南省建立養老基地的進行可行性研究的範文,歡迎參考閲讀!

海南建立養老基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事實上“421家庭”大量湧現,由兩個獨生子女結合的年輕夫婦難以同時贍養和伴隨四位老人,這就使中國社會沿襲幾千年的家庭養老向社會化養老模式轉變,社會養老機構和養老基地將承擔以往子女的贍養任務,異地養老有可能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素以健康島、綠色島、長壽島享譽中外的海南一直都是老年人休閒度假、康復養老的理想場所,具備建立養老基地得天獨厚的條件。

一、海南具備建立養老基地的先天條件

當代社會結構的一個顯著變化是老年人比例越來越大,事實上“421家庭”(4位老人,2位年輕人,1個孩子)大量湧現,越來越多的老年夫婦將不太可能與他們的子女一同居住。因為由兩個獨生子女結合的年輕夫婦,無力同時贍養和伴隨四位老人,這就決定了中國社會沿襲幾千年的“家庭養老”模式必然向“社會化養老”模式轉變,諸多的社會養老機構和養老基地將承擔以往子女“盡孝”的任務;同時,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社會養老”逐漸被更多的人接受,到養老基地歡度晚年不再為眾人恥笑,相反成為一種時尚。

海南年平均氣温23.8℃,擁有豐富的熱帶雨林資源,全島綠化率達55%。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達5~10萬個立方厘米,是天然的“大氧吧”。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報告,按生物丰度、植物覆蓋、水網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負荷等5項指數評價,海南匯集了最優質的空氣、陽光、海水、沙灘、森林、温泉等,環境質量名列全國第一。中國人均壽命為68.55歲,海南人口平均壽命82歲。

羅時祥提出“建設消費島”,把國家關於投資、出口、消費協調拉動經濟的方針與海南旅遊特色和優勢結合起來,把海南建成熱帶度假旅遊勝地、現代服務產業示範區、休閒健康產業和消費產業中心。衞留成提出,要把海南建設成為氣候宜人、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生活舒適的宜居地區,成為理想的“第二居住地”。因為素以健康島、綠色島、長壽島享譽中外的海南,一直都是人們休閒、度假、康復、養老的理想場所。一些社會名流如李敖、餘秋雨、楊振寧都曾説過海南是全球華人最為理想的養老勝地,他們願到海南終此一生。同時,海南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四季果園,物產豐富。海味海鮮有魚、蟹、蝦、貝等;鮑魚、魚翅、梅花參更是極品中的極品,有嘗不盡的鮮美;肥沃的五指山擁有5,000多種珍奇野生動植物,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看不盡的美景。

海南交通便利,海口已躋身國內十大航空港;美蘭、鳳凰兩大國際機場,已開通國內國際各大城市多條高密度航線;粵海、西線鐵路通道早已開通;東線鐵路通道也即將開通。

海南的經濟也正在快速發展。除旅遊經濟的蓬勃發展外,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政府注重培育一批長遠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堅持“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投資600億元以上的項目就有十個;“xx”期間海南將計劃建成中國海洋運輸、石油、醫藥的重要基地。藉助於中國澳門、美國拉斯維加斯、韓國的濟州島等典型“國際旅遊特區”的成功經驗,海南省政府部門已向國務院正式提出申報“建設中國第一個旅遊特區”,計劃投入5,000多億元全力改造海南基礎設施,樹立中國唯一生態省;還邀請國際規劃大師和國外大財團、描繪藍圖。海南正以其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吸引着世人的眼球,有着令人矚目的發展前景。華人商業巨頭李嘉誠、李澤楷父子將在海南鉅額投資;上海家化也表示要在三亞海棠灣開發67km2的亞洲旅遊度假勝地;香港霍英東集團也籌劃將在三亞投資數百億元。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編著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xx――國際現代化研究》中提出,建立海南島自由貿易區,提升中國與亞洲國家的合作水平和互動能力。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説,未來的海南將成為一個“生態型自由島”,成為亞洲國家聯合會的理想會所、“海上明珠”、資本人才技術高地,最後發展成為政治和文化高地。由此可見,海南建立養老基地大有天時地利的優厚條件。

二、海南作為養老基地存在的現實條件

老年產業藴涵着巨大的市場和商機,被稱為“銀色產業”、“朝陽產業”。來自民政部門的統計數字表明,到20xx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1.6億,約佔人口總數的12%。每年老年人的離退休金、再就業收入、親朋好友的資助達3,000~4,000億元。預計到20xx年,老年人潛在的市場購買力可望達到1.4億元,社會化養老的市場相當廣闊、潛力巨大。

由於到海南的老人越來越多,海南萬勃投資有限公司、三亞東鑼島地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三亞清平樂”項目。這個“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作為中國老年學學會老齡產業專業委員會老年住宅產業研究示範的養老基地,通過體現人性化設計及專業的老年住宅標準,營造出了一處能夠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生活場所。社區內設有餐廳、洗衣店、綜合超市、餐館、銀行、老年用品專賣店等,提供齊全配套的服務設施;同時還設有健身步道、泳池、健身房、舞蹈教室、多功能培訓教室、圖書報刊閲覽室、書畫室,滿足了老年人娛樂、學習、健身等方面的需求。此外,社區醫療中心為老年人設置了一套健康保障服務體系:户户建立健康檔案,配置個性化健康方案、緊急求助按鈕、社區無線求助追蹤;為重病、行動不便者提供上門接診、免費送藥上門服務,使老年人多了一份健康的保障。除“三亞清平樂”之外,還有位於海南文昌市政府對面佔地面積300餘畝,緊鄰東郊椰林灣,集度假、休閒、養老等功能於一身的“金椰園”,只是因規模小,難以滿足養老市場的需求。因此,隨着首屆中國老齡產業前沿論壇20xx年10月22日在海口召開,大力發展海南養老產業、建立養老基地的呼聲再一次高漲。

三、海南作為養老基地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專門養老機構偏少,政策扶持不到位。目前,海南的專門養老機構不到10家。政策扶持不到位,特別是對民營養老機構扶持不夠。

(二)整體規劃性不強,部分資源閒置。據《南國都市報》報道,海南目前的養老產業並未像想像中那樣紅火。由於養老基地沒有規模化,很多條件簡陋、配套設施欠完善的養老機構,常年入住率偏低。

(三)海南醫療條件整體水平不高,存在着公費醫療體系不銜接等問題。很多外地老人來海南養老主要是為了避免當地的不適氣候或者環境誘發的老年病,如支氣管炎患者,到海南後往往不治而愈。但有些老年病,比如心臟病、腦血栓等疾病爆發力強,死亡率高,需要較高的醫療技術和醫療設備。遺憾的是,海南現有的醫療條件相對落後、整體水平不高,同時公費醫療體系不銜接。例如,內地省市的許多離退休老幹部享受公費醫療,規定只能在所在地區看病報銷,但是來海南養老,看病需要自費,加重了經濟負擔。

(四)文化建設滯後,歸屬感不強。由於文化建設滯後,老人難以擁有適合的休閒方式,缺少一種歸屬感。一些老人離開了原來的生活圈子,面臨着新的人際關係網絡的建立。如何消除老人對海南的遊離感,需要養老基地以及老人自身雙方面的磨合。

四、海南建立養老基地的基本思路與策略

民政部門有關人士指出,社會化養老既代表了一種新的思維觀念,也是一項新興產業,政府應該大力提倡和支持企業、個人參與社會化養老業這種創新行為。特別是養老產業具有投資大、風險大、長效微利的特點,發展初期尤其需要政策法規支持。

(一)明確海南省養老基地發展的目標,成立養老基地發展的工作協調小組,積極開展養老基地的試點工作

1、成立工作協調小組,整體協調解決養老基地試點工作。明確有關各方的職責,建立以土地和城市為依託,大型的、綜合的、連鎖的、企業化的、有經濟活力的養老基地。

2、規劃海南養老基地建設、位置資源等。選擇東線一帶,以三亞為核心,輻射到周邊地區。該區域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有海、山、湖、温泉,氣候適宜。同時,養老基地的面積至少在20km2以上,形成規模優勢,利於服務配套、各種設施規劃。

(二)爭取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參與養老基地建設。由政府有關部門率先出台系列促進養老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保證各種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的開發。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各個方面參與、發展養老事業,並逐漸使之成為一項新興產業。基本形成以國家興辦的社會養老機構為示範、其他多種所有制形式的社會養老機構為骨幹、社區老年福利服務為依託、“居家養老”為基礎的社會化養老服務網絡。同時,將各級老齡組織設為養老基地的主管部門,制定基地管理、資金管理等具體政策,組織協調科研部門加強技術指導,科學管理等。

(三)夯實養老基地的根基。隨着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許多老人有進入養老基地養老的意向。而另一個現實是,海南擁有眾多各級各類療養院,近年來由於養員不足,普遍處於閒置和虧損狀態,閒置了大量廠房、招待所、托幼所等,為建立養老基地提供了有利條件。建議在不斷增加政府對養老事業投入的基礎上,以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為重點,以“三亞清平樂”為示範,國辦、民辦、內資、外資,高、中、低檔一齊上,力爭十年之內將海南建成全國最大的養老基地。

(四)促進多元投資,始終堅持“壯大一批、扶持一批、發展一批”這一政策思路。所謂“壯大一批”,即不斷壯大國有養老機構實力,若財政允許,政府部分出資,對福利院進行改造擴建,全面興建高標準的養老基地。

“扶持一批”,即政府對社會力量興辦的各類社會養老事業給予積極支持和幫助,可參照其他省市(如大連市)的先進管理經驗。

“發展一批”,即以經濟、法律手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基地的建設與發展。為此,規定建立養老基地的各類經濟實體在徵地、配套、審批、税收以及註冊時,可以享受國家、省、市給予的優惠政策,支持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個人和跨區域組織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開辦養老院、老年人公寓、日託護理中心,開發養老產品、興辦養老基地。

在發展養老產業的過程中,注重加強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養老基地的發展水平。通過加大對國辦福利機構的投入,引導和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基地建設,促進多元化的投資新格局,把老年服務機構納入到社區服務管理之中,有效整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

同時,為達到養老與就業雙贏的目標,必須大力培養各類養老服務人才;強化教育培訓制度,嚴格按照國際養老服務標準,對新從業人員,先培訓、後上崗,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定期組織專業培訓班,借鑑國際養老機構的先進服務管理模式,建立全覆蓋的服務質量管理體系;開闢老年服務專業教育新路,與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辦老年服務管理教育等。

(五)做好海南養老基地的老年人醫療服務等工作。如何解決海南養老基地的老年人就醫問題,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但把急救工作做好,見效快、投入少,因此目前海南醫療部門的關鍵是做好急救工作。同時,建議有關政府部門制定與之配套的異地養老政策,落實異地養老領取養老金、解決公費醫療報銷等方面的限制問題。

(六)採取薄利多銷大規模經營、長久運作模式,同時跳出將養老基地做成純福利事業或純房地產業兩個誤區。由於有些人認為,所謂養老產業,就意味着可以像其他產業那樣來辦。如此一來,養老產業針對的對象就是那些“富裕老人”。經濟條件差的老人,最終還得靠國家的福利性和公益性養老事業。按照國際糧農組織的標準,恩格爾係數超過60%為貧困,照此計算,目前中國城市老年人口有27.8%,農村有41.6%處於貧困狀態,可見生活拮据的老人所佔的比例還相當大。此外,與歐美國家不同,中國是在沒有充分工業化、沒有建立完善的退休金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情況下進入老年社會的,這樣的宏觀背景註定了當前的養老產業不可能飛速發展,更不可能成為“淘金”的熱門領域。所以,建議養老項目採取薄利多銷大規模經營、長久運作模式,同時必須跳出兩個誤區:一是做成純福利事業,因為對企業而言,這樣做基本沒什麼利潤,保障利潤是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二是不能做成純房地產業,不能追求暴利,否則過高的價格會令一般的老人們無法承受,失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