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社會實踐報告2篇

本文目錄馬克思社會實踐報告馬克思主義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今夏七月,微熱。從北碚,到巴南,青春的汗水灑滿征途。激動而又熱烈的心永不停止跳動,年輕的生命紮根在廣闊的基層沃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對於大學生、對於廣大羣眾,都具有實質性的重要意義。

馬克思社會實踐報告2篇

——緊跟時代步伐,做好理論宣講。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後,馬克思主義學院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踐行”,着眼長遠、科學規劃、明確目標、及時部署,於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期間開展了主題宣講活動。在全黨上下花大力氣懲治貪污腐敗的同時,本次服務團成員們分別從反腐風暴的到來、腐敗危害的反思、中共的反腐歷程和反腐的有效措施形象地向基層黨員幹部進行宣講,緊緊把握對象特徵,給基層黨員幹部帶去輕鬆的一課,也給他們帶去反思的一課。

總的來看,馬克思主義學院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團牢牢立足理論政策宣講團的定位,利用專業優勢,整合各方資源,做到了政策宣講不空洞、有實效,實現了宣講活動理論性與本土性的有機統一。此外,整個宣講具有濃郁的“重慶特色”,宣講員們操着一口流利的重慶話,使得短短一個多小時的宣講遠遠超出了預期效果;當然,活動開展前一個月宣講員們為了拉近和聽眾的距離,走進基層黨員幹部的話語體系中去,來自山西、河南、甘肅等地的90後宣講員們進行了兩個星期的“重慶話訓練”,總算是有了收穫,他們似乎也成了地地道道的重慶崽兒。

——依託流動課堂,傳遞社會正能量。

“流動課堂”是馬克思主義學院今年着力打造的一項品牌活動,自6月6日啟動以後,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緊緊藉此平台,走進農户家中,幫扶留守兒童、傳遞中國夢的精神實質;與基層黨員面對面座談,瞭解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相關表現;走進看守所,加強高牆內外的聯繫和交流。除此之外,服務團通過自編的壩壩舞,以《最炫民族風》的曲調、配合改編過的歌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流動課堂”在廣大人民羣眾中間吹響了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號角,培育了人人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者的文明新風尚,傳遞了誠信友善的社會正能量,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當代中國的思想引領作用。

——服務形式多樣,細節體現創新。

在本次社會實踐服務團所做的活動中,隊員們運用了多種形式來開展相關的活動。有對於時政、理論的深刻剖析和介紹,也有身體力行地去基層當中體驗生活;有對當地羣眾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理論知識,也有向他們虛心學習、潛心請教的交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與學習相結合,隊員們的理論與實踐素養有了很大的提升。

細節決定成敗,一次活動成功與否,細節問題佔很重要的因素。在看望留守兒童的活動中,隊員們特意買來中國夢的國小版、國中版的學習資料,讓留守的兒童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學習時政熱點;在舉行“青春倡廉”的活動中,同學們蒐集了一些老黨員們所處的那個年代的反腐資料,與他們一同追憶往昔、探討時政……做好細節工作,讓活動的質量更高,流暢性更好。

——“三下鄉”增強了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服務團圍繞主題宣講,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富有感染力的活動,實現了大學生在主題活動中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在基層黨員走訪過程中,老黨員爺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們明白“真正為人民着想的領導才是好乾部”,他們在基層一線,一輩子和老百姓打交道,在最平凡的崗位上,以實際行動踐行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們,要好好向他們學習;村委座談會更讓我們懂得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我們每個人做起,自己做到,才能有資格要求別人做到。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豐富了大學生學習黨政方針的內容,調動了大學生學習形勢政策的積極性,實現了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三下鄉”助推了學院社會服務功能,實現了主題教育面向基層多方位覆蓋。

在活動中,服務團聚焦基層一線,強化體驗教育,開展社會實踐,服務了基層一線的發展;將主題教育宣講帶到社區、農村等基層一線,傳遞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理論成果,助推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創刊併發行《高牆內外》雜誌,引導了高牆內羣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現了主題教育多方位覆蓋。

——“三下鄉”堅定了大學生實現中國夢的理想信念,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過學習理論,宣講理論,加深了大學生對時政理論的認識,增強了青年大學生理論修養,堅定了青年大學生跟當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激勵着一代代青年大學生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實現了青年大學生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的有機契合,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暑期社會實踐報告馬克思社會實踐報告(2) | 返回目錄

XX年,為學習貫徹xx系列講話精神,引領廣大青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河北創新發展,綠色崛起貢獻智慧和力量,響應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調查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特組織6支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開展調研活動。7月15日上午,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師生同聚一起,開展暑期社會活動出征儀式。在學院老師指導下,小分隊成員個個飽含熱情,紛紛表示要積極參加實踐,認真學習相關知識,鍛鍊自我,磨練意志,認真完成實踐任務。

領略周家莊風采,集體經濟功勞大

7月22日,周家莊鄉小分隊前往河北省石家莊晉州市周家莊鄉開始調研。上午,我隊負責人樑晶晶帶領隊員採訪慰問了周家莊鄉黨委顧問劉國運同志,通過採訪我們初步瞭解了周家莊鄉特色發展模式。周家莊鄉位於河北晉州,土地面積18046畝,人口約為13564人,是中國現存唯一的人民公社,全鄉依靠集體計劃經濟生活,記工分、分口糧、集中耕作、統一分配。近年來,該鄉不斷挖掘自身優勢,順應時代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特色之路,經濟上大興紅色旅遊、農業觀光采摘園,奶牛養殖示範園區。村鎮依託歷史文化優勢,建有文化宮,農民影劇院,圖書閲覽室,崗前綜合培訓中心和農民樂園,對全村實行統一規劃建設,加強綠化、亮化和淨化,使周家莊鄉呈現一片繁榮新農村景象。

7月23日,我們參觀了周家莊鄉採摘園,瞭解了採摘園發展模式及經營狀況,深刻感受到農民喜悦生活。下午,團隊成員參觀了烈士陵園、農民文化宮、圖書展覽館、農民樂園,同時,我們向村民介紹了團隊成員專業,鄉負責人詢問了人才需求及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學習參觀,我們深刻感受到周家莊集體化的優勢,認識到勞動的偉大,了當地紅色文化氛圍,為我們學習前輩精神,學習文化知識,促進將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發問卷,體民情

7月24日,全隊成員分組進行問卷發放與收集,問卷圍繞周家莊鄉生活狀況,經濟發展模式及未來暢想,挨家挨户發放問卷,並在調查過程中與農民進行交流談話,瞭解農民困難以及急需解決問題。每到一户,叔叔、阿姨總是親切接待我們,讓我們品嚐當地特色家常菜,並邀請我們經常來家做客,贈送我們新鮮的水果等,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農民淳樸真摯的熱情。

田間“作樂”,歡樂無限

7月25日,在隊長的帶領下我們深入田間地頭,參加農活,幫助農民做農活,與農民做了親切交談,體驗農業勞動,隊員大多數是第一次下地幹活,身上被葡萄枝葉劃傷的有之,得熱風感冒仍然堅持一起做下去的有之,烈日炎炎之下,每個隊員都發揚了中國艱苦奮鬥,不怕吃苦的優良傳統。就連村民也為之感動並改變了之前的想法:“總覺得你們大學生吃不了苦頭,地裏又髒又曬,瘦瘦弱弱的女孩子肯定堅持不下來幹農活。可整個過程下來,我們這些村民可真得為你們點個贊呀!”田地幹活是累的,心情卻總是晴朗的。在這過程中,我們發現周家莊鄉發展模式雖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是這裏的農民卻享受着其他農民沒有享受的福利,農民們願意堅持這一模式,羣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們要繼承老一輩革命傳統,自力更生,開拓進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

一點感悟

通過幾天的實地參觀採訪,我們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我們學習研究周家莊鄉發展模式,瞭解周家莊鄉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社會保障等方面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提供重要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