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

第一篇:三下鄉支教實踐心得

大學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

三下鄉個人總結 xxxx年 7 月 24 日我們學院的三下鄉小組的成員帶着 激動的心情前赴金山國小,開始了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活 動,並於 X 月 X 日圓滿完成原定計劃的各項任務。

我們在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深入學習貫徹了鄧 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了自己科學 發展觀,學習實踐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使我們在實踐中經受鍛鍊,認識國情,瞭解社會,增 長才幹,增進與人民羣眾的感情,更加促進我們正確的世界 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我主要負責的是支教,我以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 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對待這次支教活動。雖然四天的時間很 短,但是我真的從這次短暫的支教活動學到了很多,並且堅 定了我想要當一名老師的信念。

在支教過程中,我的感觸頗深,當我看到一雙雙渴望知 識的眼睛,我的內心無比激動。因為金山國小地處偏僻,小 學生們沒有接觸過奧數,考慮到他們的年級,並且結合自身 的專業知識,我給學生們講了一些奧數方面的問題,他們都 很感興趣。我主要給他們講了一些數獨題,孩子們聽的很認 真,並且很聰明,很快就弄明白了,有的同學還和我説要是 以後天天都能上到奧數課就好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感到 很心酸,這時我更覺得支教活動很有必要,能幫助更多的孩 子獲得知識。儘管農村義務教育迎來了曙光,但依然還有許 多需要關注的問題。它沒有好的硬件設施,卻有着全市最好 的學風;它沒有較好的生源, 卻有着艱苦奮鬥、 堅持不懈的精 神,這裏的孩子更需要老師們含辛茹苦、孜孜不倦的教誨。

學生支教就是用我們微薄的力量,去幫助那些孩子,為了那 些山裏的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支援貧困 地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支教不僅僅是在教育別人,同樣對 自己也是磨練,大學生支教活動給了我們一個奉獻愛心的機 會。

支教有着特殊的意義。

當你看到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 越過破舊的教室窗口,穿過貧瘠的土地,真的讓人揪心,為 了可愛的祖國花朵我們應當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培養了我吃苦耐勞 的精神,而且使我形成一種努力拼搏的優良作風,同時在工 作實踐中也增強了我們大家的自我組織管理能力、協調能 力、社交能力和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我發現了自身存在的 問題:實踐動手能力不夠強,在課堂上學的知識往往不能和 實際操作有效的結合起來,有一種紙上談兵的感覺,為此我 更加認識到自己下一學期的努力方向:努力學習理論知識並 積極進行實踐操作,讓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同步發 展,為自己以後的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今後,我會更加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的學習,並積極進行 社會實踐活動,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改變了我們大家對就業方面的 認識,以往我們總認為,大學畢業後應該去繁華的大城市發 展自己,而通過此次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家 認識到了我們更應該去農村儘自己的一份力,為農村教育事 業的發展增磚添瓦。

第二篇:三下鄉支教實踐心得

暑期三下鄉心得 暑期三下鄉心得 2019 年 7 月 16 日,我們“七月心海”志願支教服務隊來到湛江吳川市黃坡 鎮枚陳國小,將進行為期七天的支教服務活動。

懷着我們的熱情,帶着我們的理想,我們笑容滿面的來到了枚陳國小。經過 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在那裏,對於我們來説既陌生又新鮮。

我們把東西一一從車上搬下來,開始整理所需的一切,就這樣,正式開始我們的 暑期三下鄉志願支教服務活動。

支教是我們此次行動的中心內容。支教第一天,我們的首個活動是舉行開班 儀式,所有隊員很重視這個開班儀式,因為這關係到我們這支實踐隊能否順利開 展和完成我們的實踐活動,來參加開班儀式的學生比我們預期的要多,據我們統 計,有一百多名學生回校上課。感謝校長和村長的出席與支持,更感謝有那麼多 學生支持我們!這讓我們更有信心做好一名老師!相信接下來的七天我們會和學 生們相處得很好。

來此之前,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安排了許多課程,除了必不可少的第一 課堂之外,我們還安排了許多有趣的第二課堂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書法繪 畫、詩歌朗誦、唱歌舞蹈、武術健美操、摺紙手工、手語、韓語日語等。我們要 盡所能的把我們所學的東西教給學生們,教育他們要學會享受學習中的樂趣。從 學生的表情不難看出,他們對於我們的到來感到很興奮和新鮮,很歡迎我們。第 一節課我們把學生帶回教室準備上課, 但是回到教室裏的學生由於太興奮難以靜 下心來上課,很期待我們可以給他們帶來什麼。上課老師在教室裏與學生們相互 溝通,相互認識,相互瞭解,而沒課的隊員也很期待與興奮,站在教室外想要多 瞭解一下學生。第一節課下課了,學生們都不肯讓老師走,拉着老師問這問那, 看來我們與學生的相處還不錯。希望接下來的支教時間裏我們可以友好相處。第 二節課上課,有些隊員把課堂秩序維持得很好,課也講得很精彩,有些隊員由於 經驗不足,難以維持課堂紀律,讓課堂陷入混亂狀態。當然課堂秩序也要靠學生 們的配合,有些年級的學生很乖很聽話,與老師配合得很好,有些年級的學生過 於活躍,很難維持課堂紀律。課堂上,講台上的老師盡心盡力地授課,講台下的 學生認真地聽課,這就是我們所要的效果。同時也讓我們心裏美滋滋的,那種作 為老師的責任感油然而生!我們對考勤工作也十分重視,因為這關係到學生的安 全,他們回校上課,我們就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安全。有些學生是下課後就再沒有 回來上課的, 為防止這種情況, 我們第一節課和最後一節課都要考勤。

一天下來, 我們的支教活動還算順利的,雖然有一些小狀況出現,但都被我們齊心協力解決 了,而且我們與學生的相處也是不錯的。

第二天一大清早,校園裏就充滿了學生的喧鬧聲,這些喧鬧聲在接下來的時 間裏充當了我們的鬧鐘。學生比我們想象中的要積極,我們是八點開始上課的, 而學生六點就出現在校園裏。由於很多學生都很早到校,我們也只好提早開教室 門,讓學生進教室。學生們都那麼積極,作為老師的我們當然也不能太懶惰。我 們也早早起牀做好上課的準備, 在沒上課之前去與學生聊天或是幫他們複習一下 昨天我們教給他們的知識。

看到他們牢牢記住了, 我們感到很欣慰和高興。

這天, 二年級的學生出了點狀況,就是在課堂上打架,我們的隊員第一時間處理,讓他 們握手言和。看到他們是出自真心的和好,我們的努力不是白費的。

接下來的日子裏,白天,我們一起上課,一起學習,一起玩耍。聽到他們琅 琅的讀書聲,看到他們認真聽課的樣子,是我們最大的欣慰。晚上是不用來學校 的,但學生們下午放學回家吃完飯又跑回學校,平時學校的晚上是靜悄悄的,如 今我們一起聊天,校園裏充滿了歡樂的聲音,夏蟲也為我們歌唱。時間就在我們 的不知不覺中消逝了,我們從不知道這裏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到熟悉與習慣了 這裏的一切,瞭解了這裏的一些習俗,還知道了大部分學生的名字和他們的一些 相關的事。

課堂上,可以聽見我們相互交談,相互瞭解,相互學習的聲音,可以看到我 們一起上武術課、健美操課、舞蹈課、體育課,一起流汗,一起休息的身影。課 間,一樣可以看到我們打成一片並歡樂着。我們與學生的關係不僅是師生關係, 還是好朋友關係,更是兄弟姐妹的關係。

經過這次的實踐,讓我們學會了很多,明白到要成為一名老師不容易,要成 為一名好老師更不容易!也讓我們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教會了我們如何 與學生更有效的交流,更讓我們明白到團隊的力量! 支教的時間是短暫的,更是難忘的。短短七天的支教生活,在我們的心中扎 下了一個個深深的烙印,讓我們感動,讓我們難忘,讓我們受益。

第三篇:三下鄉支教實踐心得

xxxx 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心得 為了把學校裏學到的東西能夠應用到生活中, 我特意報名參加我們學院組織的暑期“三下 鄉”——暑期實踐活動。參加“三下鄉”的活動,不僅是為了去體驗生活,為了給孩子們帶去 知識和快樂,還為了傳遞志願者精神,同時也為了教育他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更為了通過 這次活動展現當代大學生心懷天下的胸襟與抱。

8 月 5 號清晨,我早早起牀,準備自己的三下鄉之旅。我時刻期待着“暑期實踐”活動的開 展,此次“六藝育人”工程能夠完好的完成每一個主題,所以我期待着這個活動能夠讓我變 得更好。

這次的宜黃縣XX鎮XX中學支教, 我們都很用心準備。

各個隊員都將會拿出自己的看家 本領、 自己的特長展示給當地學生看, 並將把自己擅長的技能、 實用的知識教授給當地學生。

這將是這次支教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了。

來到XX中學的第一天,我們迅速的分好了自己的宿舍,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吃完了午飯, 開了個簡短的會議,安排各個組的任務,馬上投入到其中,我們自己招生,自己做海報,在 一個下午的時間裏,我們招了差不多快 100 名學生,最小的只有 8 歲,第二天,我們開始正 式上課了。以前都是我們坐在教室聽老師講,現在角色變換,自己站在講台給學生講課。以 “老師”這一身份站在講台上授課,對於很多人來説都是人生第一次,感覺真是新鮮,但同時 又有點壓力——擔心自己講不好。

我這次是來教音樂的。課安排在下午,連續上兩節,上兩個下午。這兩天的音樂課,都是有 三個老師一起上,每個老師講得內容都不一樣。我要教的是簡譜知識,另外兩個同學教的分 別教的是聲樂演唱和鼓樂。

我們在上課之前給學生表演了各自的特長。

我們分別都唱了一首 歌。他們都好認真聽,好認真看。

節目演完,我們就開始上課了。首先可能是因為第一天的原因,一邊上課也一邊會有小孩子 陸陸續續的來我們音樂班報名上課。

我們也是有人數限制的當人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 我 們也就不再收人了,因為我們此次下來還有一個特色活動那幾是“以藝託三”大手拉小手的 活動,然後在上午課程結束後我也很明確的告訴他們,我們的學習就是為了,最後的晚會, 也告訴他們強調這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所以我們教的歌曲也是以感恩有關的如:

《讓世界充 滿愛》《感恩的心》《送別》還有一個志願者和小朋友們共同演繹的歌曲聯唱也是展現了此 次“以藝託三”的主題。

總結自己做的不足之處:

首先是自己在課堂裏有時候沒有什麼次序, 也沒有完整的按照教案 上教學的。準備方面還不算很好,覺得我應該可以準備一些小遊戲,穿插在講課中,增添課 堂的趣味性。 無論怎樣,在其他兩位隊友的配合下,還是很順利完成了授課工作。讓我感到最開心的 是終於實現了自己年幼時做老師的夢想。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站在講台,拿着粉筆,面對 學生講課的愉快心情。也讓我對教師這一行業有了更深的體會。我想,當我回到大學,坐在 教室的時候,會更加認真地去聽課,因為我知道,這是講台上的老師的最期望得到的尊重。

我沒課的時候就去聽別的隊員上課,發現課堂氣氛活躍的課都有些共同點:一,講課的老師 在課堂上像個綜藝節目主持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把班裏 的學生進行分組,整堂課都是各組之間進行搶答問題 pk,分出勝負。上數學、語文、英語 這些課隊友們都可以把課堂氣氛搞得那麼活躍, 我在聽這些課的時候, 都感覺到特別的興奮 和激動,也一起投入到課堂氣氛中了。聽完課後,為學生的機智靈活感到驚歎,更為講課老 師的創新的教學方式感到折服。

事實上, 在上課時候只能片面瞭解一些學生的反應能力或是知識水平, 如果要真真正正去了 解一位學生,想知道他們有什麼困難要幫忙的,那這真得花心思。利用課餘時間和他們打開 心扉暢談,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老師想去跟學生交朋友,想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問 題,只要有“誠心”,是不難的。我們這支隊伍中的人,都是很喜歡學生的,都想在支教這段 時間可以給與學生最大的幫助和交予他們最多的知識, 不管是成績好還是成績不好的。

我們 抱着真誠的態度去與學生交往,所以,贏得了學生的喜愛。他們心中的小祕密,或是生活中 的困擾都會跟我們説,希望我們可以給他們建議或是幫助。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如,與朋友 相處不愉快、不理解爸媽、早戀、成績下滑等。這些問題我們這些大學生們在中學時代也曾 經遇到過,我們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給他們建議,幫他們想辦法解決。

這與講台上上課不一樣。講台上的課是已經備好的,在講之前是有打好稿的了。而幫助學生 解決困難就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 從自己所經歷過的事情中提取經驗方法來跟他們説。

如 何説, 怎麼表達也是很重要的。

這就是平時大學裏老師們強調大學生要在學會的“溝通能力”。

由於我們的真誠與努力,這一次的三下鄉支教,大家都圓滿完成了任務。我們不僅收穫了知 識,體驗了生活,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下鄉,我們服務了社會,回報了社會,傳承發揚了志 願者精神。我們將繼續前行,努力學好本領,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