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綱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週年,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解放思想”,一扇塵封的大門被推開,釋放出壓抑已久的旺盛生命力,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改革開放三十年,黨帶領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這三十年裏,國內農民的生活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了親身感受改革開放給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帶來的翻天覆地新變化,我們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團於10月25日至26日赴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天下第一村”江蘇省華西村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綱

25日清晨6點,我們一行人登車起程了。26日早晨,大巴駛進了久負盛名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初到華西村,村口大型展牌上“天下第一村”的大字映入眼簾,鱗次櫛比、井然有序的別墅羣,讓我們不禁嘖嘖稱歎。“車看華西有福氣,船看華西有財氣,山看華西有神氣,步行華西有靈氣,細看華西有骨氣。”這段精到的評價,不僅是華西人的自信,也是所有到過華西村的人對這裏的讚美。我們在沿路欣賞了華西世界公園、龍西湖風景之後,跟隨當地導遊參觀了華西高科技農業示範園。之後,我們參觀了“華西之路”圖片教育展,聽取了華西村黨支部副書記周麗的報告,觀看了華西特色藝術團的表演。這讓我們切身體會了華西“五容”、“五子”、“五業”、“五統”、“五湖四海”的宏偉規劃,感受到了吳仁寶老書記一切從實際出發、走華西特色的先進思想。遊幸福園、走訪農家、登塔俯瞰“大華西”。在華西看到的一切,無不透露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氣象。

下午3點,實踐團在華西村7號塔會議室與村幹部面對面座談交流,我們就華西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請教了與會的華西村村幹部們。“我們在分配製度上採取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按勞分配和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共富不等於均富,獎勵採用現金和股份”。村幹部這一番話語讓我們隱約發現了華西村致富的真諦。

下午4點半,實踐團的大巴駛離華西。可是,我的心,彷彿還在華西遊蕩。那巍峨挺拔的華西金塔,那精彩紛呈的藝術表演,那聳立在那半山之巔的“天安門”……威武的雄姿,從容的氣魄,每一樣都折射着華西人民勵志進取,高歌猛進的精神,每一樣都凝結着華西人民的智慧與美德,每一樣都見證着改革開放帶給華西村的巨大變化,更見證着人民共和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留下的深深足跡。

回到學校,我的思緒一直沉浸在華西村給我的震撼裏,這樣一個小小的村子,到底有着什麼樣的魔力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在網上找了大量關於華西村的資料。看了這些,才明白,為何華西村會從一個貧困的小村莊奮鬥成為今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代表。

長江滾滾,沃土莽莽,演繹30年滄桑鉅變,見證30年輝煌歷程。華西村在村黨委老書記吳仁寶同志的帶領下,以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和鋭意進取的創新實踐,建成了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從上個世紀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廠、90年代造城,華西人抓住了每一個歷史發展的節點,發揚 “困難難不倒、威嚇嚇不倒、表揚誇不倒”的“華西精神”,實事求是、自強不息、勇於奉獻,敢為人先、敢於超越。因而華西村從一個60年代的窮鄉僻壤一躍而成為如今聞名中外的“天下第一村”。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代表,其發展經驗對新農村建設有諸多啟示。

啟示之一

新農村建設必須有一個好的領路人。如果説華西村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完全是吳仁寶一個人的功勞,可能連吳仁寶自己都不認可,但是,吳仁寶在其中發揮的核心作用,卻是無人能夠取代的。沒有吳仁寶,華西固然也能像其它農村一樣能得到發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鉅變,恐怕很難。正是由於有吳仁寶這樣的好帶頭人,華西才先後實現了“電話村”、“彩電村”、“空調村”、“汽車村”、“別墅村”。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有一個無私奉獻、信念堅定、能領着鄉親們艱苦創業的好帶頭人。

啟示之二

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千難萬難,實事求是最難。華西村富就富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富就富在他們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村實際的科學發展道路。當人們“抓革命,促生產”時,華西卻“抓生產,促革命”;當人家割資本主義尾巴時,華西村創辦了五金加工廠;當全國農村轟轟烈烈地包田到户時,華西村卻決定由30名種田能手集體承包全村糧田,絕大多數勞力轉移到工業上去;當中央説“抓大放小”時,華西卻“抓大扶小”,甚至要“抓小放大”…… 。這種始終從實際出發,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華西村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光。建設新農村千頭萬緒,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同樣只有從實際出發,找準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道路,才能擺脱貧困,走上富裕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啟示之三

新農村建設必須大力發展經濟不動搖。吳仁寶曾説:“我是窮過來的,看到有人窮我就心疼,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窮人過好日子,這是我的原動力。”他還説 :“是共產黨的幹部就要讓人民過好日子!如果我們這些幹部不能讓人民過好日子,算什麼共產黨員?”幾十年來,在“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的思想指引下,華西村興辦了一個又一個企業,並逐漸成為企業集團。目前江蘇華西集團擁有58家企業,八大上市公司,雄居全國XX萬個鄉鎮企業之首,XX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因為有這樣的經濟實力,華西的村民才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啟示之四

新農村建設必須壯大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讓所有的羣眾都過上好日子,是共產黨人的一個理想和奮鬥目標。怎樣才能實現這樣的理想呢?過去,我們實行的人民公社制度,在消除兩極分化、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和羣眾就醫問題等方面有巨大的貢獻;農村大包乾靈活的生產方式有利於釋放人們的熱情、幹勁,但在實踐中均遇到了不少問題,尤其是村級經濟薄弱使農村的公益事業發展緩慢;農村的社會動員能力、應急反應能力差;社會救濟、社會扶持基本上依靠村民個人的少量募捐和政府的財政性撥款,很難大面積解決羣眾遇到的困難。華西的實踐證明,只有走集體經濟道路,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在農村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實現共同富裕。我們看到,在不少地方,農民自覺自願成立的新興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已經不斷湧現。這些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改變了過去村民一家一户的散亂局面,在生產銷售信息發佈、農村弱勢羣體扶助等方面,已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這樣的組織雖不同於過去的人民公社,但只要引導得好,卻完全可以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的來説,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同學們進一步接觸社會,擴大了視野,培養了同學獨立思考和社會調查的能力,積累了寶貴的社會實踐經驗。同時還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華西村的飛躍説明了“華西精神”是值得全中國鄉村、城鎮學習的。這種精神不僅對一個村鎮和企業有着鼓舞作用,對於我們在校大學生也有較強的激勵作用,它指引我們要胸懷大志,把個人成才與發展同社會的共同進步相結合;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夯實專業基礎,立志將來更好的服務人民、服務社會,讓更多的“華西神話”傳遍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