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社會實踐報告:英雄棗莊記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在“8·15”日本無條件投降日這一特殊的日子裏,讓我們和由三位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組成的實踐團隊一起,走進棗莊,重温當年的抗戰歲月。

紀念抗戰勝利社會實踐報告:英雄棗莊記

敬由心生

XX年7月15日上午實踐團來到我的家鄉棗莊。棗莊自然比不了井岡山、西柏坡在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但是如果沒有諸多像棗莊這樣的地區的艱苦戰鬥,又何以鑄就星火燎原之勢?棗莊地區的抗戰無疑是全民族抗戰的一個縮影。

鐵道游擊隊展覽館是我們棗莊之行的第一站。置身館中,跨越漫長的時空隧道,我們揭開了電影《鐵道游擊隊》背後真實的故事。這是一支從廣大羣眾中走出來的隊伍,是一支截過火車、襲過洋行、毀過橋樑的游擊隊伍。它曾奪藥品、截布匹,補給魯南軍區;成功護送陳毅、劉少奇等人通過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區)附近的津浦鐵路。這支隊伍用智慧和勇敢,用自己的力量堅持抗戰在鐵道線上,“像一把鋼刀插入敵人的胸膛”。

鐵道游擊隊展覽館作為一個民辦的展覽館,建館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潘先生幾經周折,才建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展覽館。如果沒有他的堅持,沒有他對家鄉真摯的情感,我們也不可能在這裏觸及鐵道游擊隊的英雄事蹟。潘先生提出,希望我們在調研報告中一定註明鐵道游擊隊在抗戰史上的獨特性。他自豪地告訴我們,鐵道游擊隊是唯一一支接受日軍投降的地方性八路軍部隊,有日本軍刀為證。他指着軍刀介紹説,這是日軍連隊長投降後交給鐵道游擊隊的指揮刀,刀上還殘存着中國人的血跡。

一支由當地人民組建的抗日隊伍,頑強地堅守着家園;一位本地的民眾憑着對家鄉的熱愛,傳承着革命精神。我們在聽到潘館長慷慨激昂的講解後、在弄清楚了鐵道游擊隊的英雄事蹟之後,開始對家鄉的這支游擊隊伍,萌生了敬意。

情懷動人

棗莊之行第二站,我們拜訪了93歲高齡的抗日老英雄楊清平先生。先生16歲就參加了抗日戰爭,之後還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戰鬥;因為養傷沒能參加抗美援朝,為此,他至今還覺得遺憾。精神矍鑠的楊先生在提到日本鬼子的惡行時,氣得用手指着地圖,恨不能把日本從地圖上摳下來。他表示如果國家現在需要,他立刻就能上戰場,説着就利索地站了起來。老先生滿腔的革命熱情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坐在楊先生身旁,聽他講着過去的故事,一幅幅血雨腥風的戰鬥場景放映在眼前。看到先生因奪刺刀致使手上留有猙獰的疤痕時,我們才真正意識到戰爭的殘酷。以前聽到“先輩們用血肉之軀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的講法時,我們多是不以為然、不為所動的。此時此刻,我認識到我們錯得多麼離譜,我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敬畏心,麻木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我們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楊先生就是我們這些後輩少年的精神財富,他用屬於那一代人的革命記憶,喚醒了年青一輩的愛國熱情。他提醒着“不識愁滋味”的我們,牢記時代使命、居安思危,方能守得住美好生活。

抗戰史詩

棗莊之行的第三站是台兒莊抗日紀念館、紀念園。台兒莊大戰紀念館,是棗莊地區建成最早的紀念館。館中播放的黑白電影《血戰台兒莊》,把英雄的光芒長久地投映在我心上。棗莊是山東的南大門,是日軍南下徐州,連接南北戰場的最後一道阻礙,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日軍必爭之地。中國軍隊求也十分清楚這個形勢,先後進行了池淮阻擊戰、臨沂大戰。最慘烈的當屬滕縣戰鬥,為拒敵南下,守城的第122師僅剩下寥寥數人,師長王銘章督戰滕縣、壯烈犧牲,滕縣縣長也以身殉城。但是,他們以生命為台兒莊會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李宗仁説:“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台兒莊之大捷?台兒莊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成就也。” 台兒莊大戰的勝利無疑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譜寫了一首悲壯的抗戰史詩。

我們的足跡最後停在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這是幾個紀念館、園中建成最晚的,開館才有一年多;但是,它以其真實的山區特色吸引了不少遊客。它就像一個有着十幾户住家的小山村,13個展廳分佈在13户住家的草屋裏,園中隨處可見石牆堆砌的草屋、用些力氣就能推動的石碾、弄不清如何使用的石磨、盛滿水的飲馬槽,院中還有黏土泥成的灶台,這些都真實地反映了八路軍115師進駐抱犢崮山區後的艱苦生活。

棗莊之行很快就結束了,準確地説,我們接受了三天的愛國主義教育。聆聽老英雄的革命故事,尋找千瘡百孔的戰爭遺存,在紀念館、園中追尋革命歲月,這些都激發起我們對英雄抗戰史的認同感。這段史詩,不僅需要棗莊人民銘記;也應該讓更多的人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