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社會實踐報告3篇

本文目錄抗戰老兵社會實踐報告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拾光追憶抗戰老兵尋訪抗戰老兵文化社會實踐報告總結

探訪抗戰老兵暑期實踐貴州小分隊是一支踏實肯幹,不辭艱辛的隊伍。團隊成員9人,其中既有來自貴州的本地嚮導,又有來自草原的異鄉兒女,既有剛毅果決的北方男兒,又有細膩温婉的嶺南女子。這樣的團隊,既能最快領會貴州人的思維,又能用馬背上的豪邁詮釋戰士鐵血,既有勇毅,支持團隊跋山涉水,又有温情,拂去老兵辛酸苦淚。團隊會銘記着浙大求是創新的精神,求歷史真相之是,創人不敢想之新。點兵已畢,只待出征,下個金秋,黔地的戰鬥故事將由我們重現,沙場圖景一卷,還請君看。

抗戰老兵社會實踐報告3篇

“紅旗招展,槍刀閃爍,我軍向西徵;大軍浩蕩,人人英勇,日寇心膽驚。紀律嚴明,到處宣傳,羣眾齊歡迎;創造新區,號召人民,為祖國戰爭!”這首鼓舞人心的《西征歌》,把我們帶回了抗日戰爭的崢嶸歲月。抗戰期間,無論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還是國民黨領導的軍隊,他們集結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下,拋頭顱,灑熱血,衞國殺敵,救民族於水火之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惟有讓我們的後代“記國恥,喚國魂,珍國格,奮國威”,我們的民族才會振興,我們的國家才會富強,我們的人民才有福祉。作為來自浙江大學的“關愛抗戰老兵”暑期社會實踐隊伍湖南小分隊,我們分工明確:財會、攝影師、聯絡員、醫療員、宣傳員等一應俱全,各司其職;我們效率頗高,多次會議都能直奔主題,全員迅速討論解決;我們很“接地氣”,十一人的團隊中就有四位湖南本地人,探訪路上更有保障;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着滿腔的愛國熱情和青年人獨有的朝氣與熱血,對抗戰老兵們懷着濃烈的尊敬與愛戴,願意沉下心來傾聽與感悟每一位老兵的抗戰往事。英雄在風中,我們在路上。

看這片天空蔚藍如洗,八十年前,還染着鋪天蓋地殺戮的血,你見這片土地高樓林立,八十年前,還裂着滿目瘡痍搶掠的傷,你愛這國家繁榮昌盛,八十年前,還浸着落後捱打受辱的痛,你為這巍巍如山的民族自豪,那是八十年前浴血奮戰的抗戰軍人們用生命傳承的不屈精神結晶。八十年過去了,我們沒有遺忘,但是歲月的洪流磨鈍了這痛楚,我們沒有輕視,但是被一些失真的宣傳迷了眼。竺可楨學院抗戰老兵探訪暑假實踐隊,愛護歷史,尊重歷史,希望通過這次暑假實踐活動探訪那一羣民族尊嚴的捍衞者,民族精神的傳承者,認清自我,正視自我。也向老兵們致以我們最誠摯的敬意,帶去我們的關心與慰問,幫助他們向社會傾吐他們的心聲,和他們一起直面歷史的傷痛,減輕現下的生活負擔,度過一個平和安穩,少留遺憾的晚年。

得知服務隊的到來,87歲的李英坤奶奶早早地在橋頭等候着,李奶奶由於前段時間受傷,現在行動還需要拄着雙枴,她不顧雨後濕滑的路面堅持引領着隊伍來到家中。李奶奶向我們講述了她作為衞生兵在抗日戰爭末期和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經歷,戰爭的殘酷讓她面對了很多戰友的傷亡,也倍感現在生活的幸福,如今雖然年歲已高,她依然不願給政府和社會增添麻煩。她還寄語當代大學生,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孝敬父母,愛崗敬業,不管在什麼崗位都要腳踏實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87歲的豆東躍爺爺從9歲開始擔任兒童團團長,16歲參軍,抗日戰爭時期作為偵察員深入到日本兵中,獲取情報,特別是通過藥水將情報記錄在手紙上然後利用化學制劑顯示出來,在唐縣他打過多次漂亮的伏擊戰,在北京作為地下黨完成特殊任務,歷經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他的事蹟(化名張俊臣)被登載入《在北京地下工作的日子裏》一書中,他還獲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章。

84歲的史洪順爺爺精神矍鑠、聲如洪鐘,年少時因為聶榮臻元帥曾在他家中居住,對他幼小心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9歲起就參加了兒童團,由於語言能力較強,所以一直負責敵後宣傳工作,演唱革命歌曲,表演抗日節目,隨後又擔任了當地國小的教師,投身教育事業,宣傳革命思想。解放後他一直紮根基層,在縣財政局和國税局工作,直至退休。晚年史洪順爺爺查出直腸癌,他以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配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癒效果,術後已經健康生活了20多年。值此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史洪順爺爺還憑藉自己的回憶撰寫了《聶榮臻元帥與日本小姑娘的抗戰情緣》、《“印度白求恩”柯棣華和他的中國夫人》兩份回憶錄,真實的記錄了那一段段耳熟能詳的革命故事。

在唐縣光榮院,服務隊走進五位行動不便的抗戰老兵宿舍,為他們進行了一對一中醫診療服務,向他們表達了廣大師生們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祝願,隨後服務隊來到光榮院多功能廳,為抗戰老兵們送上了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合唱《游擊隊之歌》、《保衞黃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革命歌曲,不時勾起對那個年代的回憶,許多抗戰老兵聽後激動不已、熱淚盈眶,隨着節奏一起唱,會場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同時,服務隊還為老兵們送上了耐心細緻的健康義診,除了心電圖、測血壓等檢查外,專家們把脈開方、鍼灸推拿、生活指導,讓老兵們感受當代中醫青年的關懷和温暖。

在順平縣民政局的幫助下,服務隊還來到了順平縣民政事業服務中心,慰問住在這裏的抗戰老兵。有兩位老兵分別介紹了當年他們的抗戰經歷,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兩位老兵記憶猶新,彷彿一切都在昨天,每到動情時,老兵們的聲音都有些哽咽,廣大師生看着老兵們胸前閃亮的一枚枚軍功章,觸摸着一本本有些發黃的榮譽證書,聽着一段段感人的抗戰故事,內心深受觸動,同學們紛紛走到老兵身邊,認真記錄下每一段歷史瞬間,還分別用手機、相機與老兵們合影留念。隨後服務隊為各位老兵進行了專業的中醫診療。

此次活動中,石家莊户外公益聯盟的志願者全程參與,他們攜帶了專業的影印設備,在八一建軍節這個特殊的節日,為廣大抗戰老兵現場拍攝照片,當場打印製作,為他們送上貼心的節日祝福,老兵們拿着還有些發熱的照片,十分高興,笑容滿面,連聲稱讚。學校團委還利用此次社會實踐的機會,在大學生中開展了“五個一”活動,即聽一段革命故事,唱一首革命歌曲,與老兵合一張影,為老兵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寫一篇與老兵在一起的感想,廣大同學紛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實時發佈活動情況,向大學生們傳遞着青春正能量。

追尋紅色足跡,關愛抗戰老兵,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為廣大抗戰老兵送上貼心的節日祝福,也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堂生動而深遠的革命傳統教育課,廣大師生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傳承革命精神,牢記青春使命,紮實努力,鋭意進取,為振興祖國中醫藥事業、為人民健康幸福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拾光追憶抗戰老兵抗戰老兵社會實踐報告(2) | 返回目錄

無論此時此刻的你在何方、做何事,時間都會地一刻不停地流淌,而你此刻所做的事情也終將會被時光風化。然而七十多年前,當華夏面臨着亡國滅種之時,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是哪些人挺身而出同侵華日軍血戰,又是誰背井離鄉拋家舍業奔赴前線。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段沉重的歷史離我們似乎越來越遠,參與這段歷史的人很多已死去,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記憶。今年是抗戰勝利70年,為了銘記歷史,致敬老兵,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三下鄉”團隊的志願者來到了重慶大足區萬古鎮,專門慰問採訪抗戰老兵。編輯區添加圖片模板,點擊圖片區域可以更換圖片。

XX年7月16日下午3:00,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三下鄉”團隊的志願者們經過多方詢問打聽來到了老兵黃德昌的家中,當志願者們説明了來意之後,老人立刻顯得激動起來。黃德昌老人1925年生人,今年已經90歲高齡了,17歲參軍,當時還沒有步槍高,曾參加抗日戰爭、抗美援朝,解放戰爭。三下鄉志願者們問起老人在戰爭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老人説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在一次突擊過程中,被敵人的手榴彈炸碎了帽子,自己只是受了一點輕傷,還有就是子彈從自己耳邊飛過。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編入劉伯承元帥率領的第二野戰軍11軍33師99團一營二連擔任排長,參加了新泰、蕪湖一帶的戰役,其中最慘烈的一次是在兗州大橋的戰鬥,一個團攻打到最後僅剩4、5個傷員,老人也在此次戰鬥中獲得了表彰,後又參加淮海戰役,並且由三江口進川參加解放川渝的戰鬥,然而遺憾的是黃老經歷4次搬遷,珍藏的勛章和其他物品在搬遷過程中遺失。編輯區添加圖片模板,點擊圖片區域可以更換圖片。

在老兵的訪談中,對於很多當年抗日戰爭殘酷的經過和回憶,老人幾次哽咽,志願者們也意識到,又讓老人想起了戰友的不幸,而老人的大多數戰友都犧牲於抗日戰爭,通過與老人家屬交流得知,老人一般不主動説起他經歷的那些事情,也不願意回憶那些事情。“如果再有侵略者侵犯我領土……”語音未落,老人便堅定不移地説道:“我的兒子、孫子還會把他們打出去”。一個動作和一句話那一刻震撼了每一位在場的志願者,由此我們也能深深的感受到老兵內心所承受的創傷與煎熬,更能對戰爭的殘酷血腥感同身受。另外,老人告訴我們他的兒子和孫子也都參軍了,這就是中國老兵的傳承與堅定,70多年前,正是靠着這種堅定,中華民族頑強地趕走了日本侵略者;今天也正是這種傳承,人民子弟兵不畏外敵,永遠肩負保家衞國重任。作為當代大學生,出生新時代,成長新時代的,要珍惜先輩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來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生活。編輯區添加圖片模板,點擊圖片區域可以更換圖片。

隨後志願者們腳不停歇地來到了老兵季正祿的家中,這位老人在19歲時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報效祖國,雖然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老人對自己經歷過的沒一場戰役都記憶猶新。老人在參軍期間,曾被地雷彈片炸傷過右腿,也曾被飛機彈片傷及過左肩膀。多次負傷並未奪走老人頑強的生命,反而不斷激勵着他捍衞祖國領土的榮譽感與使命感,老人的軍旅生涯中曾被記二等功。讓人惋惜和遺憾的是由於戰爭的原因,老人膝下並無子女,但是善良的老人終有善報,機緣巧合下認養了一個乾兒子,由其盡孝道,老人也得以安享晚年。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功不可沒的當屬這些無記名的老兵,他們的故事就是一部抗戰史,他們是中國民族波瀾壯闊革命史的見證者和功勛者。作為出生於和平年代的大學生,有責任關愛老兵、解讀老兵、銘記歷史,把這段只屬於大足萬古鎮的歷史記憶傳播開來。

尋訪抗戰老兵文化社會實踐報告總結抗戰老兵社會實踐報告(3) | 返回目錄

為響應團中央的全國大學生抗戰紀念勝利70週年的尋訪活動並結合團中央每年暑假推行的大學生“青春三下鄉”活動。7月12日,我們一行來到了位於南嶽衡山以南、有“雁城”雅稱的衡陽市。

衡陽山水優美、歷史悠久,衡陽會戰的悲壯也使之得到了“ 中國抗戰紀念城”的稱號。在衡陽進行社會實踐的兩天內,我們遊覽了紀念抗日戰爭的景區:嶽屏公園、陸家新屋;尋訪了作為中國遠征軍的一員,入緬作戰的抗戰老兵丁耀輝;同時有幸走進了衡陽大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行了深度交流。

12日上午,我們在衡陽尋訪抗戰光輝印記之路的第一站來到了嶽屏公園。嶽屏公園是衡陽八景之一,坐落於嶽屏山內,翳隱芳林、景緻秀美。剛踏入園中,便被滿目蒼翠、蟬鳴啁啾所吸引,繼續前行,踏着青石小階登上山頂,一座“衡陽抗戰紀念塔”隨即映入眼簾。這座紀念塔屹立於山頂,向下望去,城池街市,一覽無餘,彷彿也象徵着雖然戰火硝煙已散去,但抗戰的痕跡、拼搏的精神仍深深鐫刻在這座城市的記憶裏,迴盪在街頭巷尾的故事裏,銘記於每個衡陽人心目中。瞻仰完紀念塔後,我們遇見了衡陽師範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的同學們,機緣巧合的是,他們同樣在進行尋訪抗戰烽火的社會實踐,針對衡陽的抗戰文化及當代大學生對於抗戰歷史的瞭解,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調查與交流,之後,我們一起參觀了衡陽抗戰歷史紀念館,館內羅列着衡陽保衞戰時的各種珍貴歷史資料,温存着這座小城在烽火在涅磐重生的回憶。緊接着,我們遊覽了紀念碑附近的抗戰雕塑及文化紀念牆,在雕塑的一磚一瓦間、石刻的一筆一劃中,感受衡陽這座抗戰文化名城的文化精魂。

當日下午,在短暫休息後,我們趕赴位於衡陽市城郊的陸家新屋景區即衡陽保衞戰紀念館。陸家新屋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風格古建築,距今已有125年曆史,同時在1945年抗日戰爭中的衡陽保衞戰期間,曾被日軍黑瀨聯隊當作指揮部。在觀賞湘南晚清古民居建築的同時,我們又觀看了衡陽保衞戰陳列展覽,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晚清時期的建築風格給人一種無限的歷史延伸感,古樸的建築中仍保留着數十處當年衡陽保衞戰遺留下來的彈痕和彈洞,我們彷彿身處於抗戰烽火中,感受着那個動盪的年代。走出陸家新屋,我們來到了景區南側的國防教育廣場,廣場上陳列着殲-6戰鬥機、坦克等展品,在學校便聽慣了“航空報國”的我們頓覺十分親切。

行程的第二日,我們懷揣滿心期待,帶着提前準備好的慰問品,來到了抗戰老兵丁耀輝家進行拜訪。丁耀輝爺爺是當年參加入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士兵之一,衡陽市人,今年已91歲高壽,身體卻依舊硬朗,眉眼中仍閃爍着戰士堅毅的光芒。回憶起抗日那段艱辛的歲月,丁耀輝爺爺感慨無限地像我們訴説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與如今和平歲月的美好。“我們到緬甸的時候,天天打仗殺敵。在整個連裏,我年紀最小,等到印度的時候,整個連隊只剩下六七十人,回到中國後只有十幾個人了,你不知道我們在緬甸受了多少苦。”講述到此處,老英雄爺爺淚眼模糊,感慨萬千。我們向丁耀輝爺爺贈送了代表我們西北工業大學的戰鬥機仿真模型,爺爺開心的接受了這份特別的禮物,並意味深長地説:“我們要牢記:貧窮就會捱打,落後就會被人欺負!為了不讓這段屈辱的歷史重演,同學們應該努力學習。一起奮發圖強,學好各項本領,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像丁耀輝爺爺一般的老兵有千千萬萬,雖然此行我們只尋訪了丁耀輝爺爺一人,但老兵心目中永遠燃燒着的熊熊革命激情卻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心靈烙印。這些老戰士將他們的青春和熱血全部獻給了國家,獻給了人民,留下的是累累的傷痕和病痛的身軀,以及內心對祖國永遠的忠誠和熱愛,這如何能不讓我們尊敬?

離開了丁耀輝爺爺的家中,13日下午,我們拜訪了衡陽市大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根植于衡陽本土,專注於品牌文化包裝及活動策劃的文化創意企業。在公司書畫院,管理層領導就同學們感興趣的衡陽保衞戰歷史故事作了深入的講述與交流。董事長許豐華先生從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角度為我們剖析了衡陽保衞戰極具紀念意義卻沒有被廣泛宣傳的原因,同時啟示我們:只有真正的獨立思考才能鑄就人格。接下來總經理馬康偉先生與我們就文化產業的未來走向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兩個話題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他介紹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並解答了我們對創新就業的一些困惑,馬先生提出,未來是屬於高感性族羣的,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創新性思維、設計思維,鼓勵我們多思考多創新,同時對我們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項目給予了許多建設性的提議。

離開了大河文化公司,我們搭乘北上的列車,趕赴長沙,進行下一階段的社會實踐。在衡陽內容富而意義深刻的社會實踐就此劃上句號,抗戰豐碑、歷史名城衡陽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有歷史留下的悲壯與傷痛,還有如涅磐般重生的活力與緊隨時代潮流的創新精神,將會在我們未來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實踐雖告一段落,但我們相信,抗戰激情不熄滅,革命軍魂會永存。這些天來,吃過苦,流過汗,經歷了磨難,但是就結果而言,我們的行程是值得的,我們的付出是快樂的,我們的探訪是温暖的。為了那些不能忘卻的紀念,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