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十篇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

姓名:學號:班級: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十篇

學院:

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年 月 日

關鍵詞:

大學生,消費情況,價值取向,消費觀念

一.前言

1.1調查的背景

大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消費團體,自身有着經濟不獨立的特點,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學生還是有着獨特的消費觀念,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嚮導,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根據此問題,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對此問卷進行了分析整合。

1.2 調查的參加者、時間、地點

調查的參與者: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學生

時間:寒假期間(2月15日~3月15日)

地點:網絡

1.3 調查使用的調研方法——網絡問卷式

1.4 致謝

在此感謝各位填寫調查問卷,參加調查的各位同學對這次課題研究的支持,在問卷中提供的資料為研究分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對了解大學生消費情況,瞭解大學生消費觀念並引導大學生理性合理消費有很大的幫助,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報告主體

2.1調查活動的詳細內容和經過

1.在選題後,首先完成了問卷的設計,針對不同方面,不同的側重點對問卷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邀請好友同學進行問卷調查。

3.回收有效問卷,採有效樣本。其中有效回收34份。

4.針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分析並總結結論。

2.2調查所獲得的數據和事實

統計分析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

1.您的性別:

2. 您所在的年級:

3. 您每月的基本消費水平在:

4. 您每月的消費的主要來源: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2

調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調查地點:

調查目的:

瞭解國小生上網的情況,並提出建議。因為有許多少年兒童沉迷於網絡,已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我們於20xx年xx月xx日對六年班的個學生作抽樣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

上網的目的:我們調查了人,有%的人上網時為了玩遊戲,有%的人是為了聊天,有%的人是為了查資料。還有一些人是查動漫的資料。有%的人去聽音樂等其它事情。

上網地點:有%的人是在家裏上網,有%的人在網吧上網。

上網時間:有%的人上網半小時,有%的人上網一個小時,有%的人上網二小時,沒有人每天都上網,也沒有人上網上到通宵的。有%的人放學時間上網,有%的'人雙休日上網,有%的人放假期間上網。

調查材料分析:

國小生上網的居然會有這麼多,説明網絡對於我們的生活的影響是多麼重要,能上網的人,一般他的視野比較開闊,知識面比較廣。適當上網是好的。但我們也認為不能沉迷於網絡,要充分地利用網絡為我們學習服務。網路是我們的工具,不能把它當着玩具。如果當成玩具玩的話,學習成績絕對是直線下降的。此外,國小生上網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對身體不利尤其是電腦看得太久很容易造成眼睛近視。所以我們要注意掌握上網的分寸。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3

調查人:孫

調查內容及結果:我來到了一條幹淨整潔的黃甫街上。看見一個小吃店門前立了一塊木牌,上面寫着店裏各種食品的名字,而寫到餛飩的時候,竟然寫成了餛燉,可真有趣。又走了一會兒,一個大約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裝寫成了按裝,這樣明顯的錯誤竟然沒有人發現,他們真對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邊一個大木板上用刷子寫了幾個醒目的大字:批發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後直想笑,代和袋差別夠大了,可真夠怪呀!在名氣很大的小辣椒火鍋門前我又發現了一個錯別字,上面本來應該寫黃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卻意外寫着黃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優雅飯店的牆上貼了一張紙,上面寫着店招工一名,差點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寫錯,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見一個布專賣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卻清清楚楚地寫着大浪淘紗國際連鎖,我吃了一驚,國際連鎖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錯別字,看來現在的電腦對於錯別字也看不嚴啊!

導致出現錯字的原因應該有這樣幾點: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寫了不檢查。我想只要把這幾點消滅,錯字應該不會出現,或者出現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見錯字的感受:漢字是老祖宗一筆一畫製造出來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把它們寫好絕對不能看到錯字視而不見。漢字是各種文字的精英,我們不能為了省事就把他們改造。看見街上顯眼的錯別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業中也經常出現錯別字,我應該先把自己的錯別字消滅掉,儘量在寫字前想好要寫的字是什麼樣的,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達到這個樣子,錯字一定會飛到九霄雲外。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4

調查

現在我對全班的同學展開了調查。一共27人,女生11人,男生有16人,女生百分之四十是每週一次,百分之八十為了健康着想,並不是經常購買。男生由於偏愛此類食品,所以百分之百都有吃快餐的習慣,那就按照一週一次的頻率計算,一年12個月,一個月大致四個星期,則一年平均下來就是48次,每次去吃進行保守估計是20元左右,一個月80元,一年就是960元,這只是保底計算,現在國小生過生日搞活動都會選擇這樣的場所,所以更多的錢也就會隨之增加。男生如果去的話,肯定會比女生吃的多,並且偏愛雞塊、漢堡等肉類食品,單價也會提高,所以花的.錢更多。由此看來,國小生吃洋快餐普遍又費錢。

分析

為什麼大家喜歡吃洋快餐呢?

1、口感好:用了香料

2、有玩具送:玩具好玩,具有標誌性

3、銷售方式:店面普遍,網上訂購便利

結論

1、洋快餐更好吃,裏面放了香料,油炸食品味道更受歡迎。

2、洋快餐的東西包裝比較受消費者喜歡。

建議

洋快餐還是油炸食品為主,致癌物質較多,並且伴隨着這兩年此類快餐食品的安全問題新聞不斷曝光,這類食品更加讓人擔憂,所以,大家還是少吃為好,中餐相比較西方的快餐,還是更加安全可靠的。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5

短暫的寒假即將過去,快樂的時光彌足珍貴,但短暫的經歷總是耐人尋味。這些短暫的社會實踐帶來了汗水、歡笑和沉重的收穫。

寒假的社會實踐結束了。驀然回首,雖然我沒有進行長時間的鍛鍊,但它給我帶來的衝擊還遠沒有結束。它讓我們走出校園,走出教室,走向社會,走上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它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世界,增長自己的才能,磨練自己的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

雖然我做的工作只是簡單的打掃一個小單位的辦公室,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經歷了很多。它帶給我更多的快樂,是得到結果後的快樂。

在這短暫的練習中,我感受到了自己微薄的力量,感受到了自己付出一點點力量所得到的貢獻。雖然這份工作很簡單,似乎只是一點體力勞動,但在這個過程中,我一方面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增強了口頭表達能力,學會了與人交流,真正走出了課堂,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豐富了自己,讓別人享受到自己的成就,讓自己有了收穫後的喜悦。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工作還是有點辛苦和枯燥,但更多的是覺得自己在成長,在有意義的成長。而另一方面,我也覺得自己在紙上得到的東西很淺,要去實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因為我沒有實踐經驗,我處理問題還不夠成熟,書本上的知識和實踐沒有緊密結合,我沒有口才和人交流。而且有些東西以前沒試過,看起來很簡單,但也不是想當然。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我逐漸減少了那些錯誤。

這種做法也讓我明白,我們還處於學習階段,還沒有真正體會到工作的艱難困苦,以及步入社會後會面臨的各種問題。考慮到我現在能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學習,我們應該學會珍惜,而不是整天在家無所事事。當今社會不僅需要有知識的人,還需要各種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人才。如果我們只從學校學習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從現在開始,更重要的是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

另外,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一個人對自己工作的熱情。無論他的`工作是高尚還是卑微,他都應該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它。這無形中給了我對自己更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學到了一個道理: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必須加倍努力。有了一個人的堅持和對工作的堅定信念,他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這個做法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對社會有了更好的理解,而不是恐懼和排斥。無論在與人相處、實際活動、意志等方面。,已經改進了。我學會了認真負責地對待我應該做的每一件事,併為自己的問題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我們在不斷的進步中成長。雖然會有很多起起落落,但我們不怕失敗。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克服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堅定不移地朝着目標前進。我相信只有通過努力,我們的明天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6

大學生信用卡現狀調查:“睡眠卡”和“卡奴”多

現今,刷信用卡已在大學校園中蔚然成風。暑假期間,上海對外貿易學院06級國貿專業的幾名學生在松江大學園區內展開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大學生擁有信用卡,很多人還不止一張,而睡眠卡、壞賬、揮霍、拆東補西等現象也隨之出現。

“睡眠卡”和“卡奴”屢見不鮮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學生利用暑期開展了“大學生信用卡現狀調查”。放假前後,他們在松江大學園區內進行了問卷調查,暑假期間又走訪了多家銀行,並諮詢了經濟學教授,最終分析出大學生熱衷辦卡的原因是:銀行在學校園中發行的信用卡並不需要繳納年費、門檻低和難擋辦卡禮品的誘惑。

目前持卡學生有兩大類,一是“睡眠卡”持有者,他們開卡卻不用、註銷率高,東華大學大二的小李這樣解釋辦卡的`原因:“銀行促銷時表示,辦卡就送名牌水杯,我覺得挺合算的,就辦了卡。但是,我至今從沒有用過那張信用卡。”

其次是刷卡一族,他們深受“花明天的錢,做今天的事”的消費理念影響。不少人還因為開辦信用卡,銀行、家長又欠缺監管導致淪為“卡奴”,每月都要為還款煩惱,外貿大三的小沈説:“自從開辦了信用卡後,我就經常忍不住透支買東西。結果,欠了1000多元還沒還,現在一到13日就擔心利息問題。等我還清錢就要把它註銷。”

銀行推銷校園卡花樣百出

大學生市場的巨大潛在利潤促使各銀行用盡辦法瓜分這塊蛋糕,營銷方式也層出不窮。

本次調研活動的隊長、外貿06級國貿專業的陳田園同學介紹,每學期開學,各高校內就會出現眾多推銷信用卡的銀行攤點,他們紛紛向大學生們拋出“繡球”,如建設銀行的維尼靠枕、招商銀行的hellokitty卡等,這些禮品對於大學生頗有“殺傷力”,吸引學生辦了信用卡。

有“卡奴”也有“卡神”。一批學生“乘”着各銀行將大學生市場當作主打的順風車,通過幫助銀行在學校推銷業務、辦卡等賺了一筆。上理工的小朱告訴記者:“我一直在學校裏推銷銀行卡,同學開一張卡我可以賺10元。通常,在宿舍樓裏走一圈,找同學幫忙填填申請單、開個卡,大家都會同意的。”像小朱這樣的學生,本市每所高校都有幾名到幾十名。

建議高校開展“信用卡教育”

調查表明:出現“睡眠卡”和“卡奴”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目前的“信用卡教育”跟不上信用卡的發行速度。在沒有申請信用卡的人中,有38。33%的人表示不申請信用卡的原因是“有申請價值,但不瞭解信用卡的利息計算方法”;有部分申請了信用卡的人也表示“不太瞭解信用卡的利息計算方法”。

如何減少“睡眠卡”和“卡奴”的數量?陳田園同學表示,經過針對性調查、數據分析和專家指導,解決這種現狀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控制大學生信用卡的申請門檻,這能防止繼續出現大量“卡奴”;二是加強信用卡教育,使學生了解利息算法;最後是出台相關法規規範大學生信用卡市場。美國夏威夷州曾在XX年要求大學對校園內的卡營銷進行管理,要求銀行考慮禁止辦卡送禮物的做法;肯塔基州XX年要求大學生申請信用卡應有父母的書面授權。在專家看來,這些國外的經驗都是值得國內銀行和高校借鑑的。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7

我們已經是六年的學生了,當然,學習任務也就更重了,也有很多近視,有同學戴上了眼鏡,但有些同學雖然近視但也沒有戴眼鏡。我調查班上有多少人戴眼鏡了,而又有多少人沒有戴。

上星期,我做了表格,有戴眼鏡的和不戴眼鏡的兩個選項給同學選擇。——

最終結果是:全班有20個人戴了眼鏡,有24個人沒有戴眼鏡。但我們知道的,全班這有六個人不近視,大約有七分之一的人不近視,全班有38個人都是近視的。説明我們班我們班同學的視力還是很成問題的。

但是38個近視的人當中只有20個同學戴了眼鏡,這又説明了這18個同學有可能是不想戴眼鏡,但更多的應該是假性近視。我看了一下,好學生基本上都近視了,成績稍微偏下的學生基本上也都近視了,而不近視的基本上都是中等生和中等偏上。這能反映一個問題,有些同學不是最認真和最努力的。好學生很認真,而差同學的家長老師都督促很多,就算是被逼的也會寫很多作業,上很多課。但這只是單方面的,所以有些同學眼睛保護得好也是一方面。

老師的任務並不是非常重,班上有很多同學並不是因為學習,而是因為經常看電腦而導致近視的,這就非常不好了,要控制好上網的時間和次數。

學校每天都有眼保健操,同時我們也有休息時間,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近視呢?回頭想一想,每次眼保健操,基本上很多近視的人都沒有認真做操,而假性近視的人並沒有認真做眼保健操,怎麼能讓視力恢復呢?為什麼又不去配眼鏡呢?有很多同學在抄英語家業和數學每日一練時看不見就成了一個問題,甚至有人拿看不見為理由不寫作業,這個就要嚴重了。而上課時,有人因為看不見就乾脆不聽講。連鎖反應和惡性循環。

所以,希望同學們能好好保護視力,愛護我們的眼睛。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8

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對我國城鄉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億萬農民進入城市就業,不僅緩解了農村就業壓力,也為城市發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貢獻。農民進城既為農村帶回了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又為家鄉脱貧致富和實現農村城鎮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實踐證明,億萬農民工已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的主力軍。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伴隨超大規模的農村勞動力流動,由於認識及相關政策措施嚴重滯後,農民工領域出現了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通過調查我深深感到,農民工領域的問題堆積如山,已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下面我就從生活狀況,維權進程,子女教育三個方面來總結自己的調查結果:

一. 生活狀況。

從我的調查來看,進城農民工的生活狀況非常差。

在杭州市郊區,每天早晨在路邊都能看到穿着破爛,騎着很舊的自行車去工地的農民工。他們大多都是邊啃着饅頭邊滿頭大汗蹬車,

既要趕速度,又要避開行人和車輛。每天中午大概12點半左右就可以看見有很多農民工結伴在包子店門口買吃的。吃完飯後便在工地上隨便找個地方午休,所以路邊的布做的類似帳篷下面經常看到有農民工中午頂着炎炎烈日休息。但如果要趕活的話就連烈日下的午休也沒有了。七月份有段時間,杭州的日最高氣温達到近40攝氏度,呆在家裏吹着空調都還覺得不夠涼快,那些農民工在工地的艱難日子可想而知。就在高温的幾天,經常可以看到有大批的農民工就拿着席子睡在路邊(因為屋子裏還沒有路邊的風涼快)。

據在工地上上班的一位農民工説,他的三餐基本都是麪食,早晨,中午是饅頭或者包子,晚上就住點面。而他的交通工具則是一輛

在大學工地幹活時撿的大學生丟棄的自行車,這輛車很破,鏈條經常掉,有時上班的路上甚至會掉好幾次,再加上速度又慢,所以算下來並不比不行快多少,有時還為在路上修鏈條而遲到被罰工錢但他説有車總比沒有好,所以自己還是一直留着這輛車。

網上有這樣的一組數據”農民工在城市打工,大多居住在簡陋的宿舍裏。據調查,有29.19%的農民工居住在集體宿舍裏,有20.14%

的農民工居住在缺乏廚衞設施的房間裏,有7.88%的農民工居住在工作地點,有6.45%的農民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裏,還有12.54%的農民工在城裏沒有住所,只能往返於城郊之間,或回農村居住”而我所知道的農民工住在臨時工棚的為100%,其餘幾乎全為0。

他們生病時一般能撐則撐,撐不過去再到藥店買藥吃。並且生病時大多不到正規醫院去看而只是在普通診所裏買點藥。不上正規醫院看病的主要原因一是費用太高,二是沒有去醫院看病的習慣,三是沒錢看病。

受工資水平低限制,大部分農民工的月消費幾乎全部用於住宿和食品消費,而每月的文化娛樂支出很少,主要靠睡覺、閒聊和看電視打發工餘時光

二. 維權進程。

“據調查顯示:農民工的月工資均比較低,主要集中在500元至800元之間。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佔3.58%,300元至500元的佔29.26%,500元至800元的佔39.6%,800元以上的佔27.90%。

調查當中,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合同的農民工僅佔53.70%,沒有簽訂的佔了30.62%,有15.68%的農民工居然不知道什麼是勞動合同。

農民工工作的顯著特徵是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每天工作大多超過8小時。在被調查者中,每天工作時間8小時以內的僅佔13.70%,8小時至9小時之間的達到40.30%,9小時至10小時之間和10小時以上的分別佔23.48%和22.50%。”

根據調查顯示,農民工的工時長,工薪低,掙得一點錢很是不容易。但是他們又能否順利地得到自己應的報酬呢?答案是仍有近50%的人拿不到工錢。我大概問了杭州市郊區近80%的工人,他們幾乎全部的人都説自己曾經無法順利拿到工資,完工後不經過三至四次到工頭家的“造訪”是絕對要不到錢的。甚至還要為此和他們撕破臉才能拿到錢,其中仍有近十分之一的人至今也未拿到錢。

而在遇到這種情況能夠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權益的人在我所調查的民工中還沒有。他們中的大多數只能不斷地去索要,如果遇到工頭逃走的情況,則只能忍氣吞聲了。原因可能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法律意識淡薄,而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經費問題以及維權時間。他們的工資可能就是一萬元左右,但打完官司下來,去掉所有的花銷,就算官司打贏了,可能也所剩無幾了。再加上一般的官司順利的話打下來也至少得半年以上,如果遇到被告人逃跑不在的情況,可能還要再拖時間。所以算下來,加上訴訟費和中間的誤工費,即使官司打贏,民工們剩下的可能也不多了。另一方面就是司法程序問題,需要各種證據。而很多民工在工作之前並沒有和用人單位籤合同,所以他們之間的僱傭和被僱傭關係在法律上很難確定。如此看來,現在維權雖然被喊得很響,但真正算下來,可能並不是那麼的好走。

醫療、養老等各種保險在我調查的人羣中基本沒人辦理。可見在這件事上,很多單位都是上級喊一種口號,下面依然按照自己願意的方式辦事。但最終受到利益傷害的依然是弱者——農民工!

三. 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

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的凸顯,一方面,農民工子女受户籍制度限制,難以享受到和城裏孩子同等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由於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相關政策還沒有充分落實,仍存在很多障礙,相當一部分農民工把子女留在農村,形成了大規模的留守兒童羣體。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發現農民工的現狀任然不容樂觀:生活條件差,相關權益得不到相應的保障,子女教育問題解決不了等等。雖然國家近年來一直都在加大對這個羣體的關注,也出台了很多相關的政策,但在政策的執行上並不是很好。而有的單位還是能從中找到漏洞,從而想盡一切辦法來回避這些政策的執行。所以政府在出台相關政策的同時更應該關注這些政策是否被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阻礙,應該怎樣來解決這些漏洞,從而使這些政策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另外他們的法律意識任然很淡薄,雖然一直在強調工作之前要簽訂合同,但因為認識不到合同的重要性所以真正籤的人卻少之又少,因此可以在他們外出之前進行相關的教育。

另外還想給農民工點建議:農民工不要將自己定位為只能幹苦、髒、累工種的勞動力,其實,農民工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努力學習,也能熟練地掌握一門技術,成為一名技術工人。畢竟,幹苦力活不能做一輩子。農民工可以借空閒下來的時間,參加勞動部門指定的定點就業再就業培訓機構舉辦的免費職業技術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學習一門專業技術,為今後的就業和自主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農民工作為現今社會的一個大羣體,為社會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城裏的狀況卻不是很好,希望我們全社會的人都能夠關注這個羣體,為他們條件的改善顯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全社會的温暖。

近四成農民工未與單位簽訂任何勞動合同或協議,有一半的農民工拿不到加班補貼,57%的農民工得不到工傷補償,近八成的農民工不能帶薪休假,90%以上的農民工沒有享受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還有八成的女職工無法享受帶薪休產假制度。

權益受保障程度偏低

調查表明,51.47%的農民工反映其工作崗位的安全防護措施有一些,但不夠嚴密。勞動時間偏長,且一半以上農民工沒有加班報酬。參加社會保險率低。74.81%的農民工未參加任何保險,其中,有73.37%、73.77%、84.65%和67.46%的農民工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

月消費幾乎全部用於食宿

一是農民工生活、衞生條件差。受工資水平低限制,大部分農民工的月消費幾乎全部用於住宿和食品消費,而每月的文化娛樂支出很少,主要靠睡覺、閒聊和看電視打發工餘時光;二是居住環境質量差;三是子女受教育難;四是農民工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不到位。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9

摘要:

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現狀問題是一個有着重大現實意義的社會問題,因為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社會未來的希望,作為青年知識分子,他們的精神價值選擇,將直接影響到未來中國社會乃至人類的精神價值走向。那麼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情況如何?據這一次調查顯示,從目前高校的實際來看,大學生思想純淨,理想高遠,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多數具有較高的責任感。但是,勿庸諱言,一部分大學生的責任感明顯淡化的現實令人擔憂,他們漠視自己的責任,不願承擔自己應盡的義務、本文將對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的研究進行簡單的梳理、綜述,併為高校進一步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為完整、系統化的政策建議。

調查目的:

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是一個人對國家、集體以及他人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大學生是我們為社會培養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否樹立強烈而牢固的社會責任感,不僅關係個體理想信念的實踐,更與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悠悠相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使其積極承擔自己的人生責任,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調查形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實踐之前,我上網蒐集了調查報告的相關資料,認真研究了這次實踐活動的行動安排、計劃方案,從而以確保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有廣度、有深度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的發放和回收工作由本組成員全程負責,共發放問卷40份,收回32份,其中有效問卷是30份,有效率為75%,符合問卷調查的一般規律和標準,可以進行數據分析。

調查內容:

1、我們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①你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是否缺乏社會責任感?

②你是否認為應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羣體?

③你是否參加過愛心活動?

④你是否願意做些工作,改變你認為社會存在的弊端?

⑤你是否在公共場所注意自己的行為等?

2、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擬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採取的方法及實施方案:

(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思想上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夠客觀。

②行為上重視個人價值,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價值。

③實踐上重視權利的享受,輕視義務的履行等

(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的成因

①不同思想文化的衝擊。

②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③我國學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單一化。

④家庭環境的影響。

(三)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途徑

①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的認知能力。

②要善於挖掘校園生活的育人功能,發揮體驗教育的重要作用。

③要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創新型教師隊伍。

④創造良好環境。

關鍵字:

社會責任感、價值觀淡化、提升民族精神、社會公德集體主義

調查分析:

一、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現狀與特徵

1、調查發現,大學生中有社會責任感的比例不高。34%的人認為非常缺乏社會責任感,42%的人有一點缺乏,10%的人認為不缺乏,還有14%的人不清楚。這些數據反映出我校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意識相當薄弱。相比過去,他們更注重真才實學,更加務實,而表現出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但這種自我責任感明顯強於社會責任感。同時當今大學生也普遍表示當前最缺乏的就是社會責任感。所以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容忽視。

2、對於去服務大西北、省內不發達地區、基層的問題上,只有12%的在校大學生會去,而有14%的大學生是為了有利於今後就業工作,從此數據再一次反映出大學生的自我責任感意識明顯強於社會責任感。

3、對於是否認為應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羣體,在別人困難時盡力幫忙的問題,有46%的大學生認為別人在困難時應盡力幫忙,只有10%的大學生認為不應該,44%的大學生認為視情況而定。

4 、20%大學生認為見義勇為犧牲自己不值得。普遍學生反應:“社會需要見義勇為,我們贊成見義勇為,但我們要在思想考慮完全和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去實施我們的智慧和力量,見義勇為的結果都是想幫助成功,盲目的行為再勇敢也只能帶來更大的傷害和損失,讓我們運用智慧去勇為,期待一個好的結果。見義勇為雖好,但是幫助別人之前,要先想好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如果你還沒有能力保護好他人和自己,那麼就不要衝動。遇到事情,我們應做到見義智為。情形假設者有之、認為應理智趨避者有之,媒體的社論一貫地取中庸之態,無甚定論。我敬佩英雄的行為,而我也必須承認自己類似情形下的弱勢。我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無法判斷什麼情形下才是既能保護自己又能見義勇為。”

5、對於在公交車上你看到扒手在行竊,你會怎麼做的問題,有40%的學生採取悄悄提醒受害者,有26%的學生會採取與其他人一道制止,只有4%的大學生對不關己的事,採取迴避、冷漠的態度。

6 、“你是否會闖紅燈,或橫跨欄杆”,38%的大學生偶爾,因為有要緊事。26%的大學生表示在車比較少的時候會闖紅燈,跨欄杆。還有16%的學生表示經常闖紅燈、橫跨欄杆,只有20%的大學生表示從來沒有。

7、有20%的大學生十分願意做些工作,改變你認為社會存在的弊端,有24%的大學生不知道,還有28%的大學生不願意。

結論:

社會責任感對國家、民族、社會舉足輕重,是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大學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社會責任感從廣義上説是指個人、組織對自己、他人、家庭及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從狹義上説是指個人、組織對社會的責任。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要求高校及其教師有針對性地通過理論灌輸、理性分析引導、情境激發、行為養成、實踐體驗等途徑,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得以形成、鞏固、提升和發展。

從目前高校的實際來看,大學生思想純淨,理想高遠,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多數具有較高的責任感。他們有着高尚的愛國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並展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時代風采。但是,勿庸諱言,一部分大學生的責任感明顯淡化的現實令人擔憂,他們漠視自己的責任,理想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弱化,意志品質比較脆弱,不能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願承擔自己應盡的義務等,具體表現為:

1、思想上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夠客觀。

一部分學生不瞭解什麼是社會責任感,對其認識不夠全面,不夠均衡,甚至把社會責任感與家庭責任感混為一談。同時,也有一些大學生認為社會責任感與自己毫無關係,對其持無所謂的態度。一旦觸及到具體問題,他們總是寄託於外界環境的改變,而不從自身找原因,只是一味的抱怨環境、而行動上無所作為,這實際上也是責任心缺乏的表現。

2、行為上重視個人價值,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價值。

在市場經濟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對競爭的壓力,開始標榜個人主義,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利益。他們凡事從“我”出發,以“我”為中心,重視個人利益,輕視集體主義,對社會缺少主人翁責任感。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只強調個體,並以“我”為主,缺乏為社會和集體犧牲的精神,過於強調自我。

3、實踐上重視權利的享受,輕視義務的履行。

不可否認的是,一部分大學生在提到社會責任感時,總是苛求別人,苛求社會該怎樣做。但在自身的義務履行方面,卻又避之不談,他們忘了自己有義務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很明顯他們存在着從意識到實踐的斷裂,如缺少社會公德意識,缺少積極實踐的行為。

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的成因

1、不同思想文化的衝擊。

在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人活在各種責任之中,人的個性,自由很少得到釋放,人的個性被禁錮。而隨着多種文化的衝擊和碰撞,西方國家的一些無限度的獨立、自由、個性解放等觀念,被一些大學生不加分析的借用。他們過分注重自我,而忽視個人與社會的內在聯繫。因此,在現代化的今天,西方的個性文化使大學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個性和自由的展示,一定程度上衝淡了個人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

2、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隨着價值的多元化和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社會中滋長了個體本位觀念,為己觀念,金錢萬能觀念。這三種觀念導致社會上出現了某些消極腐敗現象,不正當競爭。這些觀念和消極腐敗現象的存在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3、我國學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單一化。

一直以來,學校德育工作重政治教育,而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性發展的重視不足。學校總是希望培養在思想品德方面完美的人,經常要求學生要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卻很少倡導學生關心、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結果是學生的主體性被壓抑、心靈受傷害,毫無責任感可言。而“灌輸式”的教育方法至今仍佔主動地位,學生主動參與的少,其社會主體意識在這種教育中並未得到有效的增強。

4、家庭環境的影響。

親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由於父母對子女的過分關愛,使得他們習慣於索取與享受而疏於付出和奉獻。一些父母甚至承擔了所有的責任,使得他們的子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學生意志薄弱,抗挫折力差。與以前的大學生相比,他們意志顯得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差。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他人、社會的要求高而多,對自我的要求低而少。因此,很多大學生對社會責任感的淡漠與家庭教育不無關聯。

三、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途徑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豐富和深化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內涵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倡導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旋律,為此,必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內容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進入學生頭腦,幫助他們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個人的發展與民族的振興緊密聯繫在一起,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奠定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深厚的人文底藴。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能夠使大學生擺脱非文明、低級趣味的影響,可以培養大學生對人類命運的關愛、對國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社會歷史責任感。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一是要深入挖掘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融入教育中。二是拓寬視野,重視結合專業教學進行人文教育。三是重視隱性教育,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人文教育。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拓寬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途徑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利用校內第二課堂培養。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定時間的積澱。而校園文化建設對於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使之成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新載體、新平台。一是要廣泛開展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努力使責任意識成為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識和規範。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覆蓋力和影響力。三是要大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活動在責任感教育中潛移默化的作用。

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利用社會大課堂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是知、情、行的統一,而社會實踐則是實現這種統一的重要途徑。首先,社會實踐是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需要,大學生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承擔責任,只有在承擔責任的實踐中產生了愉快體驗,才會在今後更樂於參與類似的實踐活動,進而提高和鞏固己形成的社會責任感及其層次。其次,社會實踐可以滿足大學生對社會認同的需要、對未來期望及成就感的需要等高層次的需要。第三,社會實踐為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提供了廣闊背景,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要培養和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必須在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水平的同時,讓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通過社會實踐磨練大學生的意志,真正建立社會責任感。

(三)構建社會、家庭、學校通力協作的一體化教育體系,提升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實效。

培養大學生責任意識環境對人的一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説理論學習是顯性教育的話,環境氛圍的薰陶則是隱性教育。昔有“孟母三遷”的典故,今有家長花錢擇校,無非都是為子女選擇一個有利於他們發展的環境。學校、家庭、社會是學生生活的三大空間。高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愈來愈多,也使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繫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更加緊密,學生一方面在聆聽着家長的教誨,接受着學校的正規教育,同時也在經受着社會的洗禮。因此,責任教育不僅是德育工作者的事,學校、家庭、社會應該通力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來共同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首先,學校教育要充分重視環境的美化,發揮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這比單純的理論教育更具有説服力。教育學生要有責任意識,首先教育者自己必須要有責任意識。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明確自己在學校管理、學生髮展中的責任。對社會消極現象既不迴避,也不放棄正確的理論引導,充分顯示對教育對象的尊重和對社會效果的負責。這種人格的魅力,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學生,不説假話,面對現實。其次,家長應更多地關心孩子的人格、品質的發展,而不是僅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日常生活中,更應注意自身的言行,身教重於言教。另外,社會要形成一種輿論力量和道德機制,倡導明確的主流價值觀和責任觀,指導道德選擇,加大對非責任現象的監督和打擊力度。大眾傳媒是學生認識社會的主要中介之一,而傳媒中一些不科學、不健康的宣傳報道,使得那些辨別力較差的學生在責任意識規範的認同與責任行為的選擇等方面出現了迷茫,而且由於一些失導的宣傳片面迎合了部分學生的心態,他們往往還能抵消學生的多年來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因此,大眾傳媒應對主流的價值觀、責任觀的推介更為清晰、明朗。同時政府對社會上一些不負責任的現象,如製假、販假,偷逃漏税等,也應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學校、家庭、社會應形成一種合力,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有利於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環境,這也是對祖國的未來負責。

調查總結:

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是一個人對國家、集體以及他人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大學生是我們為社會培養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否樹立強烈而牢固的社會責任感,不僅關係個體理想信念的實踐,更與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悠悠相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使其積極承擔自己的人生責任,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不僅僅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事,學校、家庭、社會應該通力協作,共同努力,為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就家庭而言,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氣氛的好壞都直接影響着孩子責任意識的形成。總之,父母不僅要求孩子學會做事,還要學會做人,學會承擔各種責任。就學校而言,除了要完善和深化教育內容以及改進教育方式,還要完善責任感教育的評價、監督、獎懲機制,營造從教學到教育、從管理到服務、從學生的學習到生活全方位的責任感教育氛圍。通過這些措施讓大學生在學校中承擔各種責任,獲得直接而深刻的責任體驗。此外,學校要加強與學生家庭的溝通以及與社會合作,與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就社會而言,從根本上説,社會責任與精神世界不單是一個教育問題,也是一個制度性問題。目前我國的社會責任制度缺陷,主要表為在一些社會生活領域,部分公民社會責任的制度規範基本屬於空白。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必須在教育和制度規範上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是國家和政府各部門要在立法和制度規定上進一步明確企業、團體和個人的社會責任。

二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要積極開發利用道德教育資源,為大學生的責任感培養提供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

三是社會要倡導明確的主流價值觀和責任觀,指導道德選擇,加大對背棄社會責任行為的監督和批評,形成一種輿論力量和道德機制。

三是各級政府要努力為大學生履行社會責任創造條件實踐條件,使大學生在知行合一中實現社會責任感的自身的完善。作者,我們對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現狀感受比較直接,也比較客觀。因此,探討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十分緊迫而意義重大的課題。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0

最近,學校裏近視的人越來越多了,特別是高年級的同學。校園裏,進進出出的同學有不少人戴起了小眼鏡。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臉上一副十分稚氣的樣子,可鼻樑上卻已經掛起了沉甸甸的眼鏡。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戴眼鏡的同學可真不少!我們很想知道為什麼,就在這下了一番功夫。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針對近視做了關於少先隊員近視率與用眼習慣的調查。

在查找資料時,我看到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是世界第2位,發病率為50%。其中,國小生近視率為22.78%,國中生為 55.22%,高中生為70.34%,大學生高達80%以上。我國中國小生患近視的人數佔整個學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數超過6000萬。居世界首位。看了這一則網訊,我心中不禁一顫,產生了疑雲:“為什麼國小生也有那麼多人近視呢?為什麼大學生近視人數那麼多呢?從國小生到大學生人數逐漸上升,近視和年齡有關嗎?”一切疑問,都在我心中產生。我又查找到了其他資料,猜測造成近視的原因是用眼習慣不良與學習任務加重。

在蔣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又拿到了學校20xx年9月份的學生視力表,經過統計,我得到如下近視(視力不到5.0)數據:一年級92人中有12人近視;二年級82人中有8人近視;三年級92人中有7人近視;四年級94人中有5人近視;五年級130人中有15人近視;六年級133人有42人近視。我發現近視人數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逐漸減少,但五、六年級卻又增加了,特別是六年級近視人數大約佔了六年級總人數的30%。“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針對近視做了進一步的調查。

不體會生活,就不知道生活的甜。同樣,不問同學,怎麼能知道近視的原因呢?我們採取了詢問法。我來到六年級班中詢問了同學。其中A同學説,他在家裏經常上網玩遊戲,時常玩到半夜才睡覺,放假時還玩個通宵;B同學説,她看書寫字喜歡趴在桌子上,有時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離電視機很近;C同學説,他做眼保健操時經常與同學説笑吵鬧,眼睛痛時還經常用髒手擦;D同學是又矮又胖的,他説他喜歡吃巧克力、糖等甜食,不喜歡吃西紅柿、桔子等含維生素的食物。許許多多的同學都説出了日常不良的用眼習慣。通過詢問,我知道了同學有許多不良用眼習慣,發現同學們近視的主要原因是:

1、閲讀時間太長,注意力集中,視力工作時間長。

2、缺乏應有的體育鍛煉和室外活動。

3、看書、寫字姿勢不端正。

4、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視力健康。

5、卧牀、躺在車廂裏看書。

6、在太強、太暗的燈光下看書、寫字。

7、近距離、長時間看電視、上網。

8、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9、營養結構不合理。

10、學習負擔重,心裏壓力大。

11、經常用髒手擦、揉眼睛。

12、發現遠視力不好,不及時檢查、治療。

在網上,我還了解到:近視很少有病發症的可能;近視原因還有先天性近視,遺傳性近視,但可能性只達1%……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探索萬物的工具,更是我們身體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尋找光明的眼睛,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一片黑暗。同學們,一定要保護好眼睛,做眼睛的好主人。記住,千萬不要做到以上12點,還要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哦!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用科學的方法保護眼睛,愛護我們心靈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