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蹟材料範文(精選14篇)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1

1998年1月5日,從全軍數千名優秀飛行員中選拔出的首批14名航天員進駐航天城,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正式成立。這一天,從此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此後的20年,航天員大隊圓滿完成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多人多天、太空出艙、交會對接、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後有11名航天員被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劉伯明就是其中光榮的一員。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精選14篇)

20__年的秋天,神舟七號以天馬行空的優美姿態在太空繪就了當年最美的中國畫面,劉伯明與翟志剛、景海鵬三位航天員經過了68個小時多的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後,將這一壯舉留在了所有中國人的記憶裏。

在入選航天大隊之前,劉伯明和另兩位航天員翟志剛、景海鵬一樣都曾經是飛行員,對於航天事業的熱愛,促使他報名並經過嚴格的選拔,進入了航天大隊。十幾年來,在航天大隊裏,他經歷了嚴格的訓練,做好了隨時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出征太空的準備。在這一次的神七載人航天任務中,他終於夢想成真,實現了自己作為航天員的最高理想,併為祖國和人民帶來了成功太空漫步的捷報!

航天英雄劉伯明,1966年9月出生在齊齊哈爾市依安縣的一個普通農家,他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時候,家裏很窮,劉伯明很懂事。假期裏,他上山放豬。在依安一中讀書時,學校離家有20多裏地,別的同學都住校,但懂事的劉伯明為了省住宿費和餐費,每天騎自行車

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別的孩子早起兩三個鐘頭。為賺學費,劉伯明暑假到附近磚廠做力工。冬天的依安特別冷,即使不下雪,劉伯明騎到學校時也是臉上、脖子上、身上掛滿了白霜,衣服都是濕的,被同學們戲稱為“小雪人”。但是無論雨多猛、雪多大,他從未遲到或早退過。父親劉志生説,雖然每天騎車往返20公里很辛苦,但是劉伯明高中3年從未生過病,連感冒都沒有過。高中3年,鍛鍊了劉伯明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為他日後奠定了堅實基礎。

正是從高中時代的一篇英文課外資料中,劉伯明第一次接觸到了“航天”這個詞。“‘對個人來説,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説,卻是一大步。’讀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時説的這句話,我很震撼。他的境界很高,航天的確是全人類的事業。”劉伯明事後表示。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2

20__年9月15日21時10分,劉伯明作為“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成員,同翟志剛、景海鵬一道,承載着全國人民的企盼與厚望飛向太空,並同翟志剛密切配合,協同操作,完成了太空出艙行走的偉大壯舉,圓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第一次飛向太空,劉伯明驚歎於地球家園的美麗,驚歎於個人的渺小和人類的偉大,更為祖國航天事業的成就感到自豪。受失重的影響,他們在太空中執行任務困難重重。僅僅打開艙門這一個動作,就讓劉伯明和翟志剛的體力完全透支。

我們在電視轉播鏡頭中看到,劉伯明與兩位戰友沉着冷靜地完成每一個步驟,為的就是讓五星紅旗在太空中高高飄揚。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他們準備出艙工作時,劉伯明的耳機中突然響起了陣陣火災報警聲,危急時刻他做出了怎樣的決定呢?

20__年9月27日16時30分許,是翟志剛打開飛船艙門,開始太空行走的計劃時間。一切準備就緒,不料,意外卻發生了:當他開啟艙門時,艙門絲毫沒有反應。此時,飛船即將飛出測控區,若打不開艙門,出艙活動就要延遲。

“決不能讓全國人民失望,決不能辜負祖國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翟志剛和劉伯明、景海鵬迅即啟動預案,用輔助工具連續撬了3次,終於打開了中國人信步蒼穹的大門。就在此時,“意外”接踵而至:軌道艙突然響起火災語音預警,並不斷重複。他們深知,艙外航天服一旦着火,後果將不堪設想。劉伯明當即報告地面,並認真檢查艙內電路,卻未查出原因。為了完成出艙任務,劉伯明臨時改變了操作步驟,把國旗遞給翟志剛,讓他走出艙門後率先揮舞國旗,自己則返回軌道艙排除火災隱患。那時他只有一個想法:“生死不在我們考慮的範圍之內,完成任務才是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不負祖國人民的重託,無愧歷史的選擇。”

“出艙!”危急關頭,顧不上猶豫,翟志剛果斷決定開門出艙。關鍵時刻,根植革命軍人血脈的堅不可摧信仰信念和生來為戰勝的血性秉性,迸發出強大力量。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把完成任務作為首要選擇,臨時改變出艙程序。16時43分許,身着“飛天”艙外航天服的翟志剛,揮動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向地面報告:“神舟七號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神舟七號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後經查,火警是因煙火敏感器對高真空環境適應性不好所致。在清華大學的一場報告會中,當有學生問起“擔不擔心回不來”時,劉伯明的回答撼動人心:“即便是死,我們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在太空的三天,每當他們飛到北京上空的時候,劉伯明都想趴在舷窗上,抽一點點時間往外看一看。每當遇到困難、累到極限時,他都會想起祖國。劉伯明還向鏡頭展示了一張字條,上面寫着“俯瞰家園,同一個地球村;橫望日月,同一個太空城;三馬飛天,齊祝願;天地連線,一家人。”

一如20多年前那個在家鄉泥濘道路上頂着風雪騎車往返的堅毅少年,今天的劉伯明,用當年的那股韌勁面對航天員艱苦的訓練,並取得驕人成績。從“神五”落選後,劉伯明觸動很大。為彌補差距,他把相關專業書籍都找了出來,進行重新梳理。3個月內,他整理出筆記、資料70多萬字。針對“神七”任務,劉伯明還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比如,他從不死記硬背,而是總結出心理表象記憶法,每天晚上躺在牀上,把白天訓練的操作程序在腦海裏放電影。父親劉志生曾在北京航天城親眼見證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牀上。回憶起這些鏡頭,老人的眼中流露出對兒子的憐惜。如今,劉伯明帶着億萬中國人的夢想,乘坐神舟七號飛向太空。20__年9月27日16時43分,翟志剛穿着我國自主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劉伯明的協助下打開艙門,邁出了中國人在浩瀚太空中的第一步。劉志生得知這個消息非常激動,他説:“沒有白努力,兒子是好樣的!”

神舟七號飛船順利着陸後,劉伯明出艙後發表講話:“我們剛才進行了重力返回再適應,並進行醫監醫保檢測,身體狀況都正常,相信中國航天員是最棒的,請祖國人民放心,感謝祖國人民。”

20__年11月7日上午10點,慶祝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劉伯明“英雄航天員”,並獲頒“航天功勛獎章”。劉伯明與翟志剛、景海鵬三位航天員在太空的身影是20__年的焦點和亮點,他們成就的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太空飛行、太空漫步,更是中華兒女的自信和夢想,他們實現了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飛天夢想。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3

湯洪波,1975年10月出生,湘潭縣雲湖橋鎮飛欄村人。他從一名飛行學員成長為一名航天員,這一路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又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在困難面前,湯洪波迎難而上,勇於直前,敢於衝破一道道難關。

1995年,湯洪波被空軍某航校錄取。可入學後,他遭遇到了第一道難關——體能成績在班裏是最後一名。空軍航校的學員是實行淘汰制的,如果體能通不過,就會被淘汰。怎麼辦?練!只有練,才能增強體能。於是,湯洪波一有空就在跑道上一圈一圈跑,在單槓雙槓上反覆地練,在操場上堅持跳高跳遠。晴天,就在操場上鍛鍊;雨天,就在器械室鍛鍊。不管學業有多忙,他堅持天天練從不間斷。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他的體能成績從最後一名進到優秀行列。

從航校畢業後,湯洪波來到了空軍某部。在進行飛行訓練時,湯洪波駕駛的飛機在落地時,一度把握不穩。於是,他總是拿着飛機模型比劃着起飛降落。夜深人靜時,他躺在牀鋪上,腦子裏還在一次次演練操作飛機的起降,琢磨着眼手腳如何更好地協調;甚至在吃飯時,他也常常拿着飯勺子比劃着。經過幾個月訓練後,他的飛行訓練成績次次被評為優秀。

20__年,湯洪波被選為航天大隊航天員。天空和太空,有着巨大的跨越,航天員要完成上百個課目的訓練。這些訓練,既挑戰學習能力,更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可失重訓練一度是湯洪波邁不過去的坎。失重訓練時,訓練服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的活動。一段時間,他一穿上訓練服,心裏就煩躁。後來,他請教執行過太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如何闖過煩躁關,又請工作人員把訓練服温度儘量調低,以便讓情緒穩定下來。經過反覆訓練後,他終於闖過了這道難關。

20__年12月,湯洪波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20__年6月17日9時22分,他和戰友聶海勝、劉伯明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向了太空。3個月後,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勝利返回地球。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4

張超,中共黨員,金沂蒙集團董事長、臨沂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守法經營、依法納税是張超做人的準則。金沂蒙集團是臨沭縣的納税大户,連續10多年穩居納税貢獻榜榜首。近幾年來,張超帶領金沂蒙集團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重點對“三廢”資源利用進行研發創新,充分利用廢渣、廢氣、沼氣燃燒產蒸汽、發電,實現了從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單向線性生產模式到“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模式的轉變。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5

__鎮__村黨總支革古支部黨小組長__,今年已經__歲,但作為一名老黨員和鎮黨代表,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爆發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身新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中,彰顯了黨員的先鋒本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__在村疫情防控小組的帶領下,日夜堅守在疫情處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線,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努力克服條件簡陋、生活不便、身體疲憊等諸多困難,全力以赴開展疫情宣傳、卡口封堵、消毒滅源等各項工作,年近__歲的他,連續多日的工作,身體有些疲憊,但他依然堅持在一線,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黨員無私奉獻的情懷,彰顯了擔當有為的黨員先鋒本色。以身作則,靠前指揮。__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本色,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精心組織,靠前指揮,以身作則,充分發揮了骨幹帶頭作用。羣眾由衷地説:“在關鍵時刻,還得靠黨的組織。”組織黨員對村組進行地毯式排查,瞭解外來人口,對來自湖北省各市、特別是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武漢返鄉人員和車輛進行勸返、宣傳和登記,確保及時掌握、及時處置,充分發揮了黨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為穩定我村防控形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實,像__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甘願冒着被病毒傳染的風險,衝在一線,向羣眾宣傳疫情形勢的嚴峻和自我防護的重要性,他們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只因他們的名字叫“黨員”,他們的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6

劉,男,今年48歲,現為華煤集團東峽煤礦機電隊的職工,在他得病前,劉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父母身體健康,妻子勤勞温柔,兒子上中學,劉為人勤勞肯幹,擁有一顆熱心腸,不僅通過自己的雙手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對同事鄰居也是有啥忙能幫就幫,在礦區擁有良好的口碑,隨着礦區重組合並,效益越來越好,這個和美的家庭更是充滿了歡聲笑語,濃濃親情。

對於當時的生活劉已經很滿足了,他最大的 心願就是能讓兩位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為了讓兩位老人過 的舒心,在平時生活中,劉確實做到了百善孝為先,侍 奉父母體貼入微,精心照顧父親母親的飲食起居,並每天抽 時間陪老人聊天、散步。礦區裏有什麼活動,只要老人願意 去看,劉就會想方設法滿足老人的心願。劉知道二 老喜愛戲曲,只要有買的他都會買回家,早些年用的錄音機,家裏的戲曲磁帶放了一抽屜,現在是隨身聽,DVD播放機給父母欣賞解悶。閒暇時,一家人會聚在老人的身旁拉家常、 聊天,聽老人嘮叨,逗老人開心。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xx年 正月 -- 這個本來喜慶 的日子, 劉 73歲的老母親卻半夜 突發腦梗塞,連夜緊急送往了縣醫院。在他母親住院的 20多天裏,他是夜以繼日地守在老人的病牀前,為老人喂藥、餵飯、洗衣擦身、接屎倒尿,毫無怨言。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劉母親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 遺症,半邊身體無法移動,大小便無知覺,癱瘓在牀。劉父親因為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緊接着也病倒了。 兩位身體本來還算硬朗的老人,現在是一個偏癱在牀, 一個住院接受治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劉硬是忍 住淚水,挺起臂膀,義不容辭地扛起侍候兩位老人的重擔。 自從把母親接回家後, 劉就開始了兩頭奔走的日子。 他白天照顧住院的父親, 老婆照顧母親; 晚上聯繫家門親戚幫忙看護父親,又馬不停蹄的趕回家陪護母親。這樣的來回奔波,短短時間內,劉瘦了十幾斤,大腿根也越來越疼,每天奔走讓他腿部的疼痛越來越嚴重,有時走路都困難,劉以為是最近太勞累的緣故,也就沒往心去, 父親看着日漸消瘦的兒子,想起自己和老伴給家庭帶來這麼多不便,情緒低落,總是自我埋怨:"老了,給你們添麻煩了……怎麼不早點死呢?"。劉聽了這話,心裏難受極了,一邊忍受着疼痛的身體,卻還要耐心地安慰老人,説"爸,沒事,等你和媽的病好了以後,咱家會和以前一樣,到時候我帶着您二老去山逛逛。" 為了給兩位老人治病,劉瞞着老人買了昂貴的藥品,怕老人心疼錢,總説藥便宜,説是打折買的。劉父母和他自己的鉅額藥費常常讓他們入不敷出,劉愛人甚至把她結婚時買的金項鍊和金戒指賣了支付藥費,並安慰劉:"只要我們都好,讓老人在有生之年幸福快樂的度過有生之年。"劉每每説起眼中都有泛着淚花,暗暗下定決心,就算花完他所有的積蓄哪怕借款、貸款,也要治好父母的病。

20xx年,劉父親前後住了三次醫院,為了方便照顧,劉晚上直接睡在父母家,這樣父母有什麼事,也好叫醒自己。早上起牀後,劉給母親翻身、穿衣、餵飯、喂藥,待安排好老人後,他又趕去上班。天熱了,他給老人勤擦身;天冷了,他就給老人加衣服,晴天時還抱母親到外邊曬太陽。劉本身也患有疾病,坐股骨頭壞死讓他行動也不方便,寒冷的冬夜起來抱母親解大小便很 艱難,但無論多冷,只要母親叫喚,他都會起牀。老人因為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經常拉撒在牀上或衣服上,但他不嫌髒、不怕累,替老人擦洗身體,重新給 老人更換牀單和乾淨的衣服。為了使老人始終保持乾淨無異味,有時一天要洗換好幾次。最難的是冬天,老人晚上尿濕 的小褥子和尿布每天早上就泡兩盆子,因為經常清洗衣物, 劉兩隻手都是皴裂的口子。 老人因長時間不活動及年齡大等原因,經常出現便祕現象,這時劉也不嫌棄,他直接用手指幫老人掏出大便,然後再用温水清洗乾淨。由於對老人照顧得好,老人雖然長 期癱瘓在牀,但老人的牀鋪總是乾乾淨淨,房間沒有任何異味,身上也從來沒有生過褥瘡,周圍的街坊鄰居無不誇獎,稱劉確是個孝子。"我病了這麼久,從來都不嫌棄,叫他幹啥就幹啥,從不惹我生氣,伺候我不嫌髒、不叫累,我是真有福氣啊!,老母親在談起自己的兒子時也是一臉的 "幸福和驕傲。

人常説,"久病牀前無孝子",劉母親從20xx年癱瘓在牀至今已 8年多了,他每天提早起來,很晚休息。周圍的鄰居有了閒時間不是去休閒廣場活動,就是圍成一堆下棋、打牌,而劉一年四季總要陪在父母親身邊照顧。有人對他説:"你日夜侍候老人,難道不累不煩嗎?"他説: "我應該 感到慶幸,我們子女幾個都是吃高價糧長大的,父母親為了供養打我們吃了不少苦,現在生活剛好寫了,雖然他們有病了,至少我還可以去孝順父母!我父母親都已年過 七旬,還有多長時間,現在才是 報答他們恩情的時候,不能讓自己以後感到遺憾。"這些質樸感人的話歷歷在耳,筆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知道劉母親因病久治無效,不幸逝世。

劉十年如一日的將兩位重病老人的起居飲食安排得井井有條。現在母親走了,父親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時候,劉還經常把父親推出來和人聊聊天,掀一會"牛角"。劉説:"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我很慶幸能陪伴在父母身邊,苦也是甜。"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7

王__,女,1962年11月15日出生,回族,中國共產黨員。1981年12月至20_年1月在__市蔬菜公司的蔬菜批發部工作,在工作中積極努力,發揮共青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為單位出板報、寫表揚稿,並在單位的廣播中多次播放,在單位的珠算比武中多次獲得前三名的好成績。由於工作突出,於1984年被調到統計股做統計員。並於1985年考入黑龍江省商學院的夜大,學習商業會計專業。同年考取了__市珠算協會的一級證書。1988年大專畢業。__年任單位收款室組長兼任團支書。20_年8月應聘到新城辦事處建成社區,擔任副主任一職,主管低保工作。

社區低户及低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都是需要社會最要關心和幫助的。王美倩利用業餘時間一家家調查走訪,瞭解各家狀況。通過走訪調查讓她在工作上有了頭緒、有地放失,逐步建立健全了檔案,做到應保即保,流動管理,不怕威脅與恐嚇。她積極幫助困難家庭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為家庭成員找工作,與他們打成一片成為知心朋友。在低保走訪工作中,王美倩深入家庭與特困居民袁樹祥、張雅賢結成幫扶對子,經常以個人名義為他們捐款捐物,購買生活物品,解決生活難題。在她積極努力的工作下,於20__年獲得辦事處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20__年獲得辦事處人口普查先進個人稱號。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8

1月8日,公司機關羣裏發佈了招募隔離點建設及核酸篩查志願者的通知。“我是黨員,我現在就能出發”,牛坤馬上在羣裏回覆。

牛坤的妻子已經懷孕38周。在妻子懷孕期間,他忙於工作,沒有好好陪伴在身邊,就連產檢也大部分都是妻子一個人去的醫院。妻子臨產,作為丈夫的他本應回到妻子身邊細心陪護,但是疫情防控任務艱鉅,他來不及安頓在家待產的妻子,來不及收拾東西,完成了手中的.工作便匆匆出發。

臨行時,牛坤在微信中跟妻子簡單的説了幾句:“你要是感覺不舒服就讓媽先陪你去醫院,特殊時期,我是黨員,我就得衝鋒在前”,便和同事們投入到建設隔離點任務當中。

完成隔離點建設任務已是凌晨四點。顧不上向家人報平安,滿身疲憊的牛坤便志願投身到天津第三次全員核酸大篩查當中,與公司同事一起搭建臨時採集點、組織百姓排隊、掃碼登記、現場消毒,與天津人民在一起,與“奧密克戎”硬剛。

“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離不開的愛。作為央企職工,組織上有需求,我們就要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有義務扛起這份責任,展現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使命”,在第三輪核酸篩查工作完成後牛坤如是説。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9

8月1日,是一個讓國人熱血沸騰的日子。

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一個黃種人身上——蘇炳添。他是我們亞洲之光,是國人的驕傲,是我們中山人的優秀代表。

在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並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他再一次創造了歷史。

整個過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守在屏幕前,屏住呼吸,緊盯着那張被黑色、白色皮膚人種包圍着的面孔,緊盯着那雙充滿堅毅和信心的眼睛!雖然最終決賽沒有拿到獎牌,可是,以32歲的運動員之高齡,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兩次進入10秒大關,已讓世界萬般驚歎,國人無比沸騰。

蘇炳添是廣東中山人,出生在古鎮,是一個地道的廣府仔,從他的身上,我們收穫了太多太多。這個沒有得到任何獎牌的運動員,卻沒有讓大家感到失望和不快樂,反而是讓我們很多人興奮得一夜難眠。

首先,過程勝於結果,雖然喊了那麼多年,但是這一次,卻真切地被大家認同。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獎牌,但是蘇炳添在賽場上拼盡全力、攥緊拳頭,往前衝刺的鏡頭,他那胸前的紅通通的“CHINA”,他那興奮得大吼大叫的馬步和表情……整個過程,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黃種人身上的堅強與鬥志,感受到了他為實現這個目標所付出的百倍艱辛與汗水,感受到了他圓夢之後的狂喜和欣慰!人民日報也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致敬中國速度!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

是啊,全身心付出,超越自己,創造新的紀錄,本身這個過程已經十分精彩絕倫,給人驚喜,至於結果,問心無愧即可!在生活中,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這樣説:“好好努力,只要全力付出了,結果和成績不重要。”可是,來到真正接受現實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嘴上那麼説,心裏還是萬分看重那個結果。

是啊,我們要言行一致,才能給孩子們做好榜樣,既然這麼説了,就要這麼做。蘇炳添的經歷,就是最生動鮮活的教育案例:只要認真和艱辛地付出過,享受過程,超越了自我,即便是結果不如期許,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負能量,哪些東西該大力宣揚,哪些東西該遠離唾棄,每個成熟的人心中應該都有一杆秤,都能明辨是非。8月1日晚上,我帶着兒子看了蘇炳添半決賽跑出9.83秒的那一幕,小傢伙激動得上躥下跳,像個欣喜若狂的猴子,馬上催促我趕緊吃完飯,回家去看決賽。在車上的時候,我給他講了近期發生的事件,有某個明星,剛剛被刑拘了,還沒講完,他已經知道我要説什麼,對我笑了起來。我説,哪些是真正的明星,哪些是真正的英雄,哪些人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我們的心裏,要十分清楚;每一個人,必定要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才能立足於社會;必定要憑自己的實力和問心無愧的付出,才能贏得別人真心的尊重。聽完我一席話,兒子點點頭。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獲得第六名。

蘇炳添,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榜樣。健康自律,訓練刻苦,堅忍不拔,胸懷國家榮譽……當前,我們真的不必要去崇拜那些只會蹦蹦跳跳,靠臉蛋、靠流量去贏得燈光和打賞的小鮮肉們,我們的孩子,需要更堅實更勇敢的榜樣;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時代英雄和正能量,更多的堅韌意志與人生歷練。所謂“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正是這個用意與要求!

再次,蘇炳添的人生經歷,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奇蹟總會降臨,逆襲遲早發生!一直以來,因為體質和肌肉構成等原因,黃種人都被認為無法在田徑100米短跑上跑贏那些黑人和白人,而蘇炳添做到了!通過系統而科學的訓練,長年的艱苦付出和不斷突破,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命和逆襲!無論在哪個行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希望,人人皆可通過卓越努力,達到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此外,從蘇炳添成功的人生經歷中,除了他個人艱苦的付出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體育人才系統的培養,也可以佐證,基礎性、系統性的體育建設十分重要,我們要高度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與培養,從小抓起,抓出實效,無論硬件還有軟件,都要加大投入。而現在的“雙減”政策,就是要讓孩子們從繁重的作業和培訓之中解放出來,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給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魄!

只有這樣,才能讓一代又一代身心健康的孩子們,站上自己或者國家的榮譽台,為自己的人生或我們的國家增添絢爛的光彩!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10

自1999年上班以來,李秀芹同志始終把敬業當作一種習慣,對工作滿腔熱忱,對業務精益求精,真正做到了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在剛剛參加工作時候,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哪部門有急活就抽她幫忙。20__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她抽去統計站幫忙,由於她工作認真負責,被亳州市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個人。20__年鄉鎮收村村工程款,她被分到一個村,那時她的孩子6個月還沒有斷奶,她把年幼的孩子放在婆婆家,毅然決然的工作在一線,天天走鄉串户,耐心細緻的做羣眾工作,村村通工程款如數收齊,村村通公路由“泥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20__年計劃生育工作很忙很重要,她又被抽到計生辦工作,由於她出色的工作,多次被蒙城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個人,優秀工作者。

20__年5月份被選為鎮婦聯副主席,自擔任副婦聯主席以來,她把全部的精力和滿腔的熱情都投入到婦女兒童事業上,以解決婦女兒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為切入點,以“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為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開展各種富有時代特色、地方特點的婦女兒童活動。正是因為她的這種工作勁頭和熱情,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高度讚揚,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認同。

一是狠抓基層組織建設。每年舉辦基層婦女幹部培訓班,提高婦女幹部的綜合素質;她堅持黨建帶婦建的原則,實現了100%村(社區)婦女幹部進兩委。她鼓勵村婦聯主席起到帶頭模範作用,目前,已有9名同志入了黨。積極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定期評比美麗庭院、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兒媳,並把她們的先進事蹟推薦在村信息欄中,使村民受到很大的鼓舞和鞭策。為建設和諧文明鄉村做出了貢獻。

二是深入開展巾幗志願服務活動,構建覆蓋鎮、村(社區)的巾幗志願服務網絡,深化婦女兒童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滿足廣大婦女精神文化需求,把婦女健身活動作為組織婦女參與羣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引導婦女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平等、和諧、文明婚姻家庭關係。

三是精心打造“木蘭講堂”,提升個人素質,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調適家庭關係,開展“婚姻家庭講座”,推動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互動,整合力量推動兒童健康成長。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切實承擔起婦聯牽頭家庭教育工作的任務,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深化兒童思想道德教育、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中的作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模範踐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四是以“三八”、“六一”等重大節日宣傳為重點,組織開展法律宣傳、法律援助、法律諮詢服務活動,將普法宣傳融入婦聯各項專題活動之中。她充分利用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等,通過深入基層,着力解決了一批侵害婦女權益,尤其是侵害婦女婚姻家庭權益等案件。一年來鎮婦聯反家暴宣傳13次390人次,憲法宣傳活動6次120人次,其他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等方面諮詢的婦女達100餘人次,調處各類糾紛15起。每一件案件的處理,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她説:發揮自己的特長,要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熱情的態度,幹好自己的工作,走好為婦女兒童的維權之路。

五是多方奔走,精心護苗伴成長。對孩子們的呵護,李秀芹同志始終都是從“心”開始。駝澗村周莊葛寶寶,父母離異,父親再婚後坐牢,葛寶寶跟隨後媽過,家庭比較貧困。李秀芹同志瞭解情況後,積極與鎮民政辦聯繫,多方協調孩子撫養權問題,孩子跟其大爺生活,並幫助他們申請低保,操碎了心。精心護苗,遠不止這些。為關愛、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她每年都開展春蕾助學活動,在重大節日,走訪留守、貧困、殘障兒童;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防溺水教育,舉辦女學生安全防範知識講座等活動,提高她們自我保護能力。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11

譚迎春,女,1980年2月出生,現年35歲,祖籍湖南,出生於湖北荊州。20__年7月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畢業,20__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__年2月進入安康日報社工作,先後為記者、編輯、採訪中心副主任、編報中心副主任,20__年2月至今任《科教週刊》編輯部主任。期間,20__年10月兼任安康日報社婦委會主任,_年10月又兼任安康日報社工會女工委主任。

20__年,剛讀大二的譚迎春,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比別人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是她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到安康日報社工作以後,她把這份忠誠和信念具體到這份地方黨報上,將其作為發揮聰明才智和施展夢想的人生舞台。

從事新聞工作12年,譚迎春始終牢記和踐行“記者永遠在路上”這一理念。在日常的新聞編採工作中,她始終身先士卒,甘當表率,肯吃虧,願吃苦,時時處處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她走遍了安康的每一個縣區和絕大部分鄉鎮,採訪了數不清的人物,發表了數千篇報道。她發自內心地珍視記者這個身份,也真正喜歡黨報記者這份職業。每一次採訪,她都當成是一次學習和鍛鍊的機會,讓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不斷得到淨化和昇華,用這份報紙來承載夢想和希望。

20__年7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得知石泉有個安康唯一的鄉村女郵遞員趙明翠,且事蹟非常感人之後,譚迎春冒着7月的暴雨,獨自一人趕到石泉。為了深入挖掘人物內涵,將這個普通的鄉村女共產黨員表現得更加生動鮮活,為廣大讀者呈現一個真實可信的趙明翠,譚迎春用了3天時間,不分白天黑夜,跟隨趙明翠和她的郵路,坐車走路、爬山渡河,完整地體驗了一次鄉郵員的生活軌跡。週末回到安康後,她又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加點,迅速將五六十頁的採訪筆記形成報道。《直抵人心的郵路——記陝西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石泉縣鄉村女郵遞員趙明翠》見報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此篇稿件也獲得當年度陝西新聞獎二等獎。趙明翠也以此為起點,從石泉走向安康、陝西乃至全國,獲得了不少國家級的榮譽和表彰,家庭困境也因此得到妥善解決。對譚迎春來説,既通過報道彰顯了基層女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又通過報紙這個平台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這是最能體現她記者價值的.時刻。

經譚迎春報道的典型人物有很多,對安康全局性工作的報道她也做過不少。在負責《科教週刊》報紙編排的同時,她還經常承擔報社的重點採訪任務,為報紙撰寫社論、新年獻辭和評論員文章。負責《科教週刊》以後,譚迎春鋭意改革,大膽改版,針對教育、醫療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做了一系列深度報道,推出了責任醫師團隊“茨溝模式”、“寧陝式醫改”等先進典型。同時,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大力培養部門的年輕人,為他們快速成長提供寬廣的舞台。

在業務工作上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精益求精,是譚迎春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她同時在其他方面不斷突破,力爭將自己的作用發揮得更充分。20__年和_年安康日報社編輯二支部支委改選,她先後任紀檢委員、組織委員。不管在哪個崗位,她都盡職盡責。積極在報社內部培養、發展年輕黨員,鼓勵大家一起成長,為報社發展和安康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她是市社保中心、市人民醫院的行風監督員,數次被市婦聯聘為新聞宣傳指導員。她多次代表報社參加市記協組織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業務能力和道德品行在宣傳領域和讀者羣中獲得了積極正面的評價。

20__年10月安康日報社婦委會換屆,經民主推薦和社黨委研究,由譚迎春兼任報社婦委會主任一職。在這個全新的工作崗位上,她一如既往地盡職盡責,熱心關注報社女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組織報社婦女同志積極參與市婦聯開展的各項活動,發揮職業優勢熱心為婦女工作服務,主動參與、積極協調全市婦女事業宣傳報道工作,努力為安康婦聯工作的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兼任報社工會女工委主任職務後,通過工會平台積極為維護婦女姐妹切身利益奔走呼籲。

在多年的新聞工作中,譚迎春先後獲陝西新聞獎近10次,獲安康新聞獎一等獎十餘次,先後被評為省、市反腐倡廉宣傳報道優秀記者、安康市優秀新聞工作者、抗洪救災新聞宣傳先進個人、安康市“三八紅旗手”、“第二屆文明市民”、“黨員八帶頭標兵”,連續多年被報社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新聞永遠在路上,黨的記者也永遠在路上。在譚迎春心中,黨報記者必須做得更好,弘揚正能量,傳遞正聲音,因為這是黨的力量,是報紙的力量,是她作為一名女性記者永不枯竭的力量。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12

【頒獎詞】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羣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事蹟】人物介紹:1968年出生,雲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從20xx年9月起,陳家順先後深入多家用工企業,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到企業“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陳家順關照過的農民工眼裏,“陳老師”好像什麼都不怕。但陳家順説自己有“軟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説你們幹部騙人”。

現年45歲的陳家順,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記者在演播室內見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顯單薄,臉上多少看得出知識分子氣息。雖然在舞台上盡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沒法兒掩飾平日走路頻率很快的習慣。

幾年前,陳家順被派往浙江義烏,擔任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麻煩事接踵而來:此前勞務輸出由鄉鎮、村負責宣傳動員,但是鄉親出去後常説外面的情況和聽到的宣傳不一樣。陳家順成了鄉親們的“出氣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頓。

陳家順輾轉反側,問題出哪兒了?為把真實的用工信息傳達給鄉親,也為了更好地給鄉親們維權,他下了決心:以一個普通農民工的身份去求職,實地體驗農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幾年。他幾次進出工廠和農民工子弟學校,當過組裝工、裝卸工,看過倉庫,當過“豬倌”。“你是農民工嗎?”他説剛開始“卧底”時,別人常直截了當地問他,因為他的書生氣與幹活手勢,看着十有八九是個“假民工”。去一家養殖場面試時,陳家順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視眼鏡,廠方説他不像養豬人,他立馬迴應“別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幹得下來!”

“最受不了難聞的氣味,開始兩天連飯都吃不下去,直到一週後才基本適應。每天早上起來最辛苦的就是清洗豬舍,剛開始時要花3小時才清洗完,後來熟能生巧,只花1小時就能幹完了。”一個月後,陳家順在重點收集了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工資待遇、子女上學等“情報”後辭職,推薦了幾位鄉親來這裏務工。

為了儘可能多地瞭解各行業信息,陳家順逼着自己快速學習、上手。比如,剛學會養豬,又得適應工廠流水線上的作業。“卧底”打工時,但凡找到用工條件相對優越的,總會眼前一亮。他曾應聘到一家中等規模的飾品廠,待遇和條件很不錯:保底工資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廠裏會補發加班費,還有免費的工作餐。一個月後,他介紹了20多名老鄉過來,事先鄭重其事和老闆談好條件:報銷工人過來的車費,每月的工資按時發,儘量給工人安排技術性崗位……

有人説他這樣做太辛苦了,他卻認個死理:“別總覺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實他們講究的就是實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怎麼指望大夥兒相信你?我們當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麼指望讓老百姓相信你描繪的藍圖?”

陳家順愛給自己找麻煩,很多農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機號,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他們中的一分子。“我們再辛苦,終究背後是有組織依靠的,而農民工呢?他們漂泊異鄉,無依無靠,那是真的辛苦!”隨着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斷增多,現在陳家順“卧底”越來越難了,但他説,只要心裏裝着農民工朋友,即便換個方式,也可以為他們做事。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13

_年前,她曾參與抗擊非典,走進隔離病房,火線入黨。17年後,她再次主動請纓,1月26日赴晉中市傳染病醫院支援。因為她深深知道:“我是黨員,應該衝鋒在前,我是白衣天使,要解除患者病痛,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轉,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她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從1月27日起,她便進入隔離病房開始工作。在工作中為了避免上廁所,上班前三個小時不敢吃飯喝水,臉頰旁全被口罩繫帶勒出了深深的痕跡,雙手被雙層橡膠手套捂得蜕皮發白,可她卻從不叫苦、叫累。進入污染區她不僅要分管病人的打針,輸液,抽血,心電圖,口服藥,霧化治療,吸氧等工作,還要做好病人的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負責病區所有清潔消毒工作。因為穿着厚重不透氣的連體隔離衣,一切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日常醫護工作,卻變得異常艱辛,她是當之無愧的白衣天使,是優秀的共產黨員。

人物事蹟材料範文 篇14

何玥:主動捐獻器官的國小生

【頒獎詞】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事蹟】人物介紹: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國小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20xx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願,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去年4月,何玥即將國小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説生命只剩3個月時,何玥做出了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那天,何玥對剛打工回家的父親説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嚇了一大跳的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後屍體被剖開無異於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小何玥在醫院裏走完了短短20xx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裏,何玥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孩子。家裏滿滿一面牆貼着“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20xx年汶川地震時,她曾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為她捐錢,她卻要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

為了給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經欠下了10萬元的債務。但為了完成女兒的遺願,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也從未主動找過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們想以最美的方式,實現女兒 陳家順:“變身”民工的“卧底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