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廠長創業事蹟

在九江市,提起巨石集團九江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夥軍的名字,無論是黨政機關工作人員還是普通市民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他的名字是和九江玻璃纖維廠的成功改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是和他的“四不怕”的改革精神在市民中廣為傳頌的。

優秀廠長創業事蹟

邵夥軍同志1965年12月入伍,轉業之前是部隊的團政委,1986年初轉業到九江玻璃纖維廠工作,他先後擔任廠黨委副書記,副書記兼副廠長、廠長、廠長兼廠黨委書記等職,XX年工廠進行資產重組後被巨石集團聘任為巨石集團九江有限公司總經理至今。

巨石集團九江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九江玻璃纖維廠,始建於1958年,是全國16家大中型玻璃纖維企業之一。在他1990年擔任廠長後工廠也有過輝煌的歷史,取得過“生產年年長,工資年年加,房子年年蓋”的優異成績;在實行市場經濟後,由於體制和機制的原因,企業步入了沒有錢發工資、沒有錢購買原材料、沒有錢交納水電費、沒有錢交納銀行利息、沒有錢繳納“三金”的“五無”境地。儘管我們也進行過多次深化企業內部的改革,企業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走出困境。XX年他在九江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時抓住一個偶然的機會,成功地進行了資產重組,年年邁大步,並實現了由“五無”到“五不欠”即:不欠員工工資、不欠銀行利息、不欠原材料款、不欠社保“三金”、不欠水費電費的巨大轉變。巨石九江公司的廣大員工盛讚邵夥軍同志是員工的貼心人,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帶頭人,是黨的好乾部,是軍轉幹部的楷模,XX年他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下面將他堅持以人為本,鋭意改革創新的事蹟介紹如下。

一、改革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改革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既是體現黨的宗旨,也是他進行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無論是之前的改革還是在XX年的改制中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由於九江玻璃纖維廠是一個辦了幾十年的老廠,職工嚴重超編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現實問題,在資產重組的談判中,中化建從重組後的效益角度出發,不願意全數接收工廠原先的2440多名職工。他在當時參加談判時堅持説:“這些職工多少年來都是和我並肩戰鬥的戰友,過去企業困難發不出工資,為了多數職工的整體利益,有的同志辦了‘兩不找’的停薪留職手續,已經為工廠的整體利益作出了犧牲。現在有的職工已經是接近退休年齡了,有的是一家幾口,老的老小的小,都要靠他們養活,現在馬上要進行資產重組了,工廠發展有希望了,我不能再把他們拒之門外了,只要有一個職工進不了中化建這個籠子重組就免談”,集團公司的領導看到他對職工的感情這樣深厚,態度又這樣堅決,最後同意將九江玻璃纖維廠的2440多名職工全部如數接收。

在資產重組完畢後,有不少過去下崗的職工迫切地要求回來上班,他又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講,“暫時還不能回來,企業剛剛改制,生產規模還沒有擴大,如果又都立即回來上班,跟以前有什麼區別,剛剛出現的一點生機不又要回到老路上去嗎”。經過他耐心地做工作,這些同志都愉快地回去了。隨着工廠生產的不斷髮展,他又要求有關部門,及時安排過去下崗的職工回來上崗,在他的親自過問下,過去300多名下崗的職工,凡願意回來上崗的全部都回來上班了。後來不僅人人有班上,有工資發,而且工資水平還年年有提高。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全體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過去由於企業困難中斷了幾年,兼併之後,大家都迫切希望能接上,通過他和班子成員的共同努力,工廠中斷了幾年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先後都接軌了,現在是在職職工有班上,退休職工有保障,真正做到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前程絲錦,柳暗花明。

二、改革必須發揚“四不怕”精神

改革必須發揚“四不怕”的精神,這是他從90年代中期以來多次進行改革的深刻體會。因為改革是一種創新,是一種嘗試,其實質是利益的再分配,在改革中不可能不觸及一部份人的利益,不可能不得罪一些人,作為改革者也不可能不承擔着改革失敗的風險,同時也會遭到一些人的污衊和人身攻擊,甚至是報復,這是不足為奇的。在XX年的資產重組中,邵夥軍同志的“四不怕”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第一是“不怕丟面子”。“面子是一個人尊嚴的象徵,一個人如果不要面子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但作為改革者,首先是要“不怕丟面子”。他擔任了10多年的廠長,在九江市乃至於在全國同行業都有一定的影響;從政治榮譽上講,從中央到地方的獎勵他都得過,榮獲過全國模範軍轉幹部殊榮、當過多屆省、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委候補委員、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西省優秀廠長(經理)。現在進行改制,工廠被別人兼併了,這個面子往那裏擱?但是,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職工有班上、生活有保障,他把個人的“面子”拋到了一邊,毅然堅持改革,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是“不怕掉帽子”。邵夥軍同志在部隊工作20餘年,他從一個士兵幹到團政委,又從廠黨委副書記提拔到廠長兼黨委書記,這頂帽子來得確實很不容易,他也很珍惜。改制之初他也曾想過,兼併之後如果要他乾的話可能還是廠長,如果不要他乾的話,他就什麼都不是了。但是,他想他個人的這頂帽子和全廠職工的切身利益比起來又顯得何等渺小!只要2400多名職

工生活有着落,只要這種改革能得到他們的理解和參與;只要改制能夠成功,無論對市委、市政府還是對全廠職工都有一個圓滿的交待,他就心滿意足了。

第三是“不怕當兒子”。在工廠召開廠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改制問題時,有很多職工代表對改制存在種種顧慮,説我們現在是企業的主人,改制後就成了別人的“打工仔”、成了別人的“兒子”了。針對這種思想觀念,他耐心工給職工代表做工作,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説:“要説改制失落感最大的應該是我這個當廠長的,現在我什麼都可以説了算,到時候我可能什麼都説了不算,要説當‘打工仔’的話,首先是我這個當廠長的當‘打工仔’,要説當‘兒子’首先也是我這個當廠長的當‘兒子’,只要2400多名職工有班上,有工資發,生活有保障,別説是當“兒子”,就是當‘孫子’我也認了”。由於他有這種“不怕掉帽子”的精神,參加會議的148名職工代表一致同意工廠進行改制。

第四是“不怕出亂子”。改革必然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也必然會衝擊相當一部分人滯後的觀念。如在XX年的改制開始時,中化建投巨資對原有的設備進行改造的過程中,在折除陳舊設備時,一些老工人看到新設備還沒有進廠,陳舊的設備被當作廢舊物資賣了,擔心舊的賣了,新的不進來怎麼辦?有的人甚至還流眼淚;又如,在改制前,退休工人的工資都是由工廠代發,改制後,他們怕以後工廠説了不算數,要求實行社會化發放,一時還沒有協調好,幾百名退休工人就到廠裏來鬧;再如,工廠和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是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在改制前也簽過。改制後,為了理順勞動關係,工廠將勞動合同發到職工手上而且內容也和以往的差不多,有相當一部分職工就戴着有色眼鏡看待新合同,對新合同説三道四,加之有些個人利益在改革中受到衝擊的人在幕後挑撥扇動,最後還出現了後道工序幾百人罷工的問題,有的人直接對邵夥軍同志個人進行人身攻擊。在這些問題面前,他始終堅信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哲理,堅持忍辱負重,不迴避、不退縮,而是直面職工羣眾做工作,使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三、改革必須不斷髮展生產力

“檢驗企業改革成功與否的標誌就是要看企業的生產力發展了沒有,經濟效益提高了沒有,職工的思想觀念轉變了沒有,員工工資收入增長了沒有”。這是他評判企業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在XX年底邵夥軍同志在向市委、市政府彙報關於九江玻璃纖維廠改制情況時説:“九玻廠已經到了非常困難的時期,如果再不改制,結果只能是國家多一堆死資產,銀行多一筆死債務,九江多一支上訪隊伍,社會多一份不安定的因素”。實際情況也確實是如此,如果不是及時抓住改革的機遇,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及時作出果斷的決策,九江玻璃纖維廠可能是早已關門走人了。

改制成功後,中化建迅速投巨資對企業原有設備進行改造,生產能力有了巨大提高,當年就實現產值兩億多元,實現利潤700多萬元,實現了當年投資,當年見效,當年受益。改制後的巨石集團九江有限公司生產能力不斷擴大,8年來,巨石總投資金5億餘元,改造了1條生產線,建造了2座池窯,年產能由兼併時的0.6萬噸提到了8萬餘噸,累積完成玻纖紗38.5萬噸,實現利潤3.1億元,上交税金2.1億元,已形成了年產8萬噸玻璃纖維生產能力,是改制前的十多倍。

九玻廠始建時離市區較遠,是九江市的工業區。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市的擴大,這裏與市區連成一片,成為比較集中的居民區和商業區。工廠生產時所產生的粉塵、煙塵、污水和噪音,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和環境。所以,巨石集團高層響應九江市政府的號召,退城進園,這既是形勢的需要,也是國家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這一善舉將使我們生活的城市更美,使我們居住的環境更好!同時讓巨石九江有限公司有更大的發展空間。2011年巨石集團適時作出重大決策,巨石九江有限公司實行“退城進園”,整廠搬遷,並投資47億元建設35萬噸玻纖生產基地。目前,工程項目進展順利,一期工程土建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相信巨石九江公司又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

從企業的鉅變可以看出,在邵夥軍同志帶領下的九江玻璃纖維廠的國企改革,是一個成功的典範,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也穩定了職工隊伍;既提高了職工的收入,又為九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國企改革任重道遠,相信在九江市市委和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巨石九江公司將更加興旺,九江市的國企改革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