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精選19篇)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

不少業內人士説,紀錄片要有一種“靜水流深”的特點,《掬水月在手》可謂對這一特點的很好詮釋。如果選一句詩來形容這部紀錄片給人的感覺,相較標題“掬水月在手”,也許更適合的是曹丕《燕歌行》裏的“短歌微吟不能長”。短歌輕吟,似續還斷,它説明中國藝術需要留白,而留白不等於停頓或缺失,同樣是一種內容的呈現形式。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精選19篇)

電影中有許多看似和主題無關的傳統文化展示,比如細膩地去拍攝一片青瓷,一襲精美的絲綢旗袍,一尊斑駁的摩崖石刻,這些空鏡頭堆疊出詩的韻味。一首詩不能太實,再濃而烈的感情,也需要有一兩筆盪開來,寫寫山裏的葉子,香爐裏快燃盡的灰,地上的月光。看似沒有關聯,但反而是最觸摸心靈的東西,更見詩人的火候。《掬水月在手》作為金爵獎紀錄片官方入選影片,曾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不少觀眾喜愛它詩意的鏡頭和唯美的表現形式,但也有人批評其敍事的支離破碎和過於軟性的細節選取,彷彿不足以支撐起葉嘉瑩一生的創舉和身後波瀾壯闊的時代。這也許是因為,《掬水月在手》選擇了一種詩性的創作方式,而在體裁裏,它更近乎一首婉約詞。

據該片創作團隊介紹,在拍攝過程中,葉嘉瑩的“弱德之美”是最打動團隊的地方之一,也是該片想傳達給觀眾的重要理念。而“弱德之美”是葉嘉瑩對詞體的美感特質提出的一種説法,紀錄片中明確提到“弱德之美”的地方,是葉嘉瑩談論朱彝尊的詞時。顯然,在寫作手法上,電影是偏於慢詞、長調的,但稍顯矛盾的一點是,它選取了《秋興八首》作為隱線敍事,來烘托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主題,略有一種割裂之感。無論“弱德”還是“要眇宜修”,都是詞的一種難以直言的隱曲之美。詞之為體,適宜表現女性之柔美,而用詞去表達離亂興衰,有時會失於晦澀難懂,讓人覺得形式上有些輕和散。鮮少時代的大處落筆,迴避一些直接的現實矛盾,過於清空騷雅,這是《掬水月在手》的不足之處。但我們無須過於苛責它,正如葉嘉瑩自述,“我覺得陳導演取的名字很好,因為那不是真實的我,只是水中的一個影子,大概介紹了我一生的經歷。”至少,它是一首完整的婉約詞,借葉嘉瑩之言,照見了古詩詞之美。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2

《杜甫秋興八首集説》是葉嘉瑩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電影邀請日本音樂家佐藤聰明以杜甫《秋興八首》為本,結合雅樂及現代樂創作電影音樂,為杜甫詩歌帶來新生命,並以杜詩形成電影的隱性雙線敍事結構,由外而內,追尋交織於葉嘉瑩身上的個人生命史和詩史。

影片表層的結構,是以葉嘉瑩在北京察院衚衕的祖宅為章節,從大門走入脈房、庭院、內廂房,循着時間和空間脈絡,一層層進入更深的心靈境地。最後一節沒有名字,似乎暗喻祖宅的被拆,也隱藏了內心深處可意會不可言傳之味。王國維説“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這是葉嘉瑩辛苦坎坷的一生經歷,而一位友人卻説她,“人生最難的就是把自己退到一個位置,用相同的態度去接受一切,輕而化之”。

經歷了這麼多離難興悲,一個人如何能夠承受得了?但葉嘉瑩泰然處之,平靜、疏淡地回憶自己的漂泊輾轉和至親的離去,彷彿都是第三人稱敍事中的雲煙過往,而她沉浸、陶醉其間的,是唐詩宋詞。她津津樂道於王國維的“要眇宜修”難以統領朱彝尊的《靜志居琴趣》,自得於為它找到了一個名詞“弱德之美”。當她沉醉地吟誦《桂殿秋》“思往事,渡江干”,娓娓道來其詩詞之法門時,像在電影裏滴了幾滴她的學術精華,令人想見那些學生為何會仿造聽課證來聆聽她的講學。葉嘉瑩一針見血地道出古詩詞中幽深隱祕的情感,而對於自己親歷的喪亂、生死卻彷彿視而不見,這在電影裏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復調,留給觀眾思考回味。

這種優美的復調形式中,也帶有對古典詩詞呈現形式的一種現代化創新探索。前不久,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鐵血丹心》在網上再次引發熱議,很多網友好奇於其中的男女對唱歌詞全然不同,卻能完美和諧,其中也借鑑了一種詩詞相和的復調形式。在《掬水月在手》中,最為精妙的一處是葉嘉瑩和其師顧隨兩首同題詞作的呈現。他們曾就一殘句“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先後創作兩首《踏莎行》,兩詞意思相和,但文辭不同。電影中,男聲和女聲同時吟誦了這兩首詞,字幕分在左右兩邊,而最後一句合為一處。這令人感受到了詩詞吟和中,文辭雖異,卻能共通共鳴的妙處。稍顯遺憾的是,“對唱”版《踏莎行》朗誦語速稍快,字幕停留太短,未能給觀眾留夠思考和欣賞的間隙。這是復調結構對於大銀幕呈現的挑戰,細節、層次豐富,大量文言文和古詩文穿插呈現,在小屏幕和網絡傳播中,更方便隨時停留查看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衝淡了這種復調結構所帶來的參差錯落之美。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3

不久後,丈夫離世,她精神上的石頭隨之瓦解。女兒畢業、結婚,她肩上的重擔也隨之減輕。當時她想:“我一輩子辛勤勞苦,到晚年,我的兩個女兒都出嫁了,我想我將來可以樂享餘年。”

1976年,命運給了52歲的葉嘉瑩又一次沉重的打擊。當年那個與她相依為命在患難中成長的大女兒,在外出旅遊時出了車禍,與女婿同時罹難。料理完女兒、女婿的後事,她閉門不出,日日哭泣,寫了10首哭女詩,每一句都是對女兒最透徹的思念。

“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痛哭吾兒躬自悼,一生勞瘁竟何為”,她歎命運不公,反思勞瘁一生的意義。年逾半百,痛失愛女,葉嘉瑩悲痛欲絕。但是經此一難,葉嘉瑩突然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個終極的追求和理想。”

1978年,聽聞中國恢復大學聯考,她請願回國教書。她要讓自己從“小我”的家中走出來,要把“餘熱都交給國家,交付給詩詞”,要把“古代詩人的心魂、理想傳達給下一代”。

她曾在信中寫道,自己一生“很多事情沒有選擇的餘地”,而這次是她唯一一次主動地爭取。1979年春,國家同意了葉嘉瑩的申請,最終受邀去南開大學任教。於是,葉嘉瑩在南開大學開始了三十餘年的教書報國路。

每次上講台,葉嘉瑩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期間也很少喝水。雖然因為皮膚過敏,葉嘉瑩的手常會因接觸太多粉筆而皮膚開裂,但是仍常常在黑板上大段板書。

因此,她的課程在南開非常受歡迎,不僅中文系,外系外校甚至外地的學生都來聽講,場場爆滿,甚至有學生為此偽造聽課證。在此期間,葉嘉瑩應邀到國內的幾十所大學講學,以及輾轉國際多所大學講學,她將傳承古典文化作為自己的責任。

除了教課,葉嘉瑩在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以老師顧隨的名義設立“駝庵”獎學金。她在晚年賣掉京津兩處房產,又將自己的稿費、版税收入悉數捐出,累計捐贈3568萬元,在南開大學設立了“迦陵基金”,用以支持研究古典詩詞文化。

將全部財產捐獻,在她看來,不過是實現了她“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的一點願望。莊子説:“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越樸素單純的人,越有內在的芳香,不懼歲月,優雅老去。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4

由陳傳興執導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自20__年10月16日上映以來,排片率最高時也不足1%,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日均票房徘徊在五位數左右,也就是説,這些城市日均觀看這部電影的總人數僅千餘人。截至11月6日,累計票房突破600萬,比起同期熱映首兩日票房就破億的《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這樣的票房成績顯得微不足道。但對一部極其小眾的紀錄電影而言,這又無疑是一個值得矚目的可喜成績。根據貓眼電影的購票評分榜數據顯示,《掬》片以9.4的評分始終佔據評分榜的前列,也正由於這樣的口碑,《掬》片有了儘可能多的排片週期。

這是作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的導演陳傳興,在繼執導詩人鄭愁予紀錄電影《如霧起時》、詩人周夢蝶紀錄電影《化城再來人》後,“詩的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電影記敍了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的生平,既看到了這位女君子磅礴的生命歷程,也看到了她澄明的心靈建樹。電影從籌備、拍攝到上映歷時三年有餘,輾轉亞洲、北美洲,足跡遍及海內外十餘座城市。比起漫長的攝製期和巨大的素材量,影片的最終呈現又極其節制和簡樸,多處選擇了無聲勝有聲的留白,不得不説這是電影向詩的一次迴歸和靠攏,也是沒有矯揉造作的一次紀錄。儘管有很多評論聲音將焦點聚集在片中葉先生所闡述的“弱德之美”上,賦予影作以中心思想,但從更寬廣的視境中去忖度電影本身,對觀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生命的淬純——這其中自然包含了作為“弱者”的人類,需要承受、堅持、完成自我的過程,但又不止於此。

不是所有人都可生平壯闊,於苦難中成就生命的光輝;也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中都可將身外事“輕而化之”,守護心燈。葉先生的做到,在於她把生命的外延銜接到不朽的古詩詞上,所以在片尾,我們看到八十餘歲回到原鄉尋找葉赫水的葉先生竟然並無耄耋老態,只有一個普通尋根人對飄零人生要找到物理棲息地的深情寄望。只是一眼望去,再也尋不到族羣的蹤跡。葉先生回想起上一次踏足,吟誦起《詩經·王風》篇中的“彼黍離離”,最痛是那一句:“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是對生命的追問,也是從詩意到現實人生的比興。

客觀地説,這是一部“難於看懂”的電影。所謂難不是因為晦澀,而是因為“電影詩”的風格,對觀影者的文學積澱有很高的門檻要求。片中多次出現了呢喃般的影音,葉先生如遊吟詩人般對格律的吟誦,唐詩,宋畫……敍事整體看似在時間線上從人物幼時講起,但又總是以詩詞間隔——這當中有古詩,也有新詩,有已亡人的舊篇,也有葉先生的自創。這種材料組織方式讓影片的空間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領會的難度。前一段還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瑣碎事,後一段卻是意味深長的言此及彼。沒有解説詞的紀錄片,很像沒有腳註的文章,如自心不能沉浸和共情,且對文中所引有通曉瞭解,看一遍很難完全明瞭。這是對觀者的挑戰,也是其作為文學紀錄電影的魅力之所在。

大門、脈房、內院、庭院、西廂房……這是葉先生記憶中幼時住過的家園——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落構成,她的自敍就是從記憶中的房門所打開的。而這也一一對應了她從童年到老年的人生歷程。那個“夢中常憶,青蓋亭亭”的精神家園早已不復,留在身後的是一世磊落功與名。可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眼前這位華髮學者,而是當年那個出生在夏荷花期的“小荷子”,她令人無盡遐想和揣摩。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親歷家園淪陷、餓殍遍野,18歲痛失愛母,無愛的婚姻,苛重的家養,無依的海外飄零,中年喪女之殤……除去滿腹才學和矚目成就,這些大概構成了葉先生人生的主要事件,足以證明“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不是妄言。但如果只是驚呼葉先生面對諸種遭遇的剛健不息,恐怕又有些餘味不足。

在雲淡風輕回望坎坷身世的葉先生身上,最可貴和最耀眼的精神,是她求學時的恩師顧隨先生所書就的那句:“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它有如雪萊在《西風頌》中擲地有聲的宣言:“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作為知識分子笑對不可控、不可逆悲劇時共有的人文精神。

這不是一部標榜與讚美為傳揚中國古詩詞文化做出傑出貢獻的葉先生的傳記片,而是一首電影詩——以葉嘉瑩的人生軌跡為藍本,用聲畫為媒,所作的電影詩。和無數的璀璨詩篇一樣,它永遠無法一時間盡悟,但是每每捧卷,都是一次新的生命淬鍊。這也是一位中國女性,普通又不普通的一生。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5

也許是因為近年來傳統文化逐漸成為一種流行,也許是因為流行了之後發現除了古人,當下的“偶像”極度稀缺,最近,一部講述葉嘉瑩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成為一時文化現象。讀過葉嘉瑩詩詞的人,並不是人羣中的大多數,但不妨礙這一代年輕人渴望接近她。96歲的葉嘉瑩,突然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電影只有120分鐘,拍攝過程卻累積了幾十位受訪者的百萬餘字素材,同名衍生圖書《掬水月在手——鏡中的葉嘉瑩》的出版,可以算是彌補了影片篇幅有限的缺憾。

陳傳興想把一個女詩人的個人歷史、一段家國的近現代歷史、中國古詩詞的幾千年歷史,投射到同一個落點上。我相信每一種歷史都是真實的,但相伴發生的未必是完全的因果關係。所以,我更看重不同的人對葉嘉瑩的描述。“盲人摸象”並不一定是貶義詞,每一部分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除了“穿裙子的士”“詩的女兒”這些頭銜,她也是女兒、妻子、母親、學生、老師……如果説葉嘉瑩在古典詩詞上的成就如朗月當空,清輝萬里,那每位受訪者就彷彿江河湖海,分別映照出她的不同側面,她不是神,是一個鮮活靈動的人,波光粼粼,是謂月映千川。

詩人席慕蓉的朋友是葉嘉瑩在中國台灣大學的學生,她與她由此結識。葉嘉瑩第一次見到席慕蓉,第一句話是:“我也是蒙古人(族)。”葉嘉瑩從未在任何作品裏提過自己的族姓葉赫那拉,她的祖上雖然是旗人,居住在葉赫水畔,卻本屬蒙古族土默特部。

無論回到中國,還是回到北京,回鄉——這個千百年中國詩人的關鍵詞,也貫穿了葉嘉瑩大半生的念想。在她快80歲的時候,一個秋天,席慕蓉陪着她去葉赫(現吉林省梨樹縣葉赫鎮)尋找祖先的故鄉。

葉赫古城遺址如今只是一片高出來的土堆,陪同的一個熱心人先行跑上去探路,回頭説,葉老師您不用上來了,上面什麼都沒有,就是片玉米地。葉嘉瑩還是繼續往上走,日已西斜,秋天的紅玉米掛在那裏,紫紅的穗子垂下來,風一吹,發出陣陣沙沙的聲響。

葉嘉瑩站着看了一會兒,轉過頭説:“這不就是《詩經·黍離》中描繪的景象嗎?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我現在的心情和詩裏説得一模一樣。”

快80歲的葉嘉瑩,是他們家族第一個回到葉赫水畔的人,她還找到了三千年前特地為她寫的詩。3年後,81歲的她又想去看蒙古高原,席慕蓉陪着她又出發了。在海拉爾,葉嘉瑩口占的第一首絕句是:“餘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飄零敢自傷。已是故家平毀後,卻來萬里覓原鄉。”

葉嘉瑩是他們家裏唯一一個在一百年、甚至三百年裏,回到土默特蒙古高原的族人。她跟席慕蓉説,她在北京的家已經沒有了,可是到了蒙古高原,天穹低處盡吾鄉,突然之間,人就打開了。

有時候我想,如果人生是電影,就能在不順遂的時候黑屏,出一行小字“某年以後”,把悲傷快進到煙消雲散。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又説,詩人有兩種: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閲世,閲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閲世,閲世愈淺,則性情愈真。葉嘉瑩大概屬於後者。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靜是葉嘉瑩在南開大學時的助手。她記得,有一次葉嘉瑩在國家圖書館講女性詞的時候,談到法國作家法郎士寫過一本《紅百合花》,書裏説一個女子如果出生在一個比較幸福美滿的家庭,婚後的生活也比較甜蜜,到30歲的時候連一場大病都沒有生過,那麼,註定她對人生的認識是膚淺的。

當花間詞的作者用女性口吻表達男性的陰柔一面時,葉嘉瑩在一個被壓抑的環境裏半生飄零,站在高原之上説“餘年老去始能狂”,這個場景,讓人想起蘇東坡、辛棄疾。在訪談中,葉嘉瑩和她的學生,也會反覆提到《人間詞話》裏的那句話,“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

在這本訪談集中,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這幾十個人的記憶中,葉嘉瑩都是以一個獨立個體存在的,她與家人的親密關係只存在於她自己的口述中。難得有人提到她先生,還説的是“她的先生很不講理,她自己這麼精彩的一個人,竟然都可以忍下來”。

1971年的夏天,文化史學者鄭培凱在哈佛大學學習,經常去哈佛燕京圖書館找各種各樣的善本,經常碰到葉嘉瑩,“葉老師只要進了圖書館,就一整天不出來”。鄭培凱到香港後,創立香港城市大學的中國文化中心,曾請葉嘉瑩來擔任客座教授。讓他驚訝的是,葉嘉瑩竟然是一個人來的,還帶着個很大的箱子。就這樣,她一個人住了一個學期,那一年,她80多歲了。

離開香港前,鄭培凱去送行,一進門就看見她自己在那兒收拾行李。她把所有行李收拾在一個大箱子裏,外面再用帶子綁起來,綁得非常好。她對鄭培凱説:“我都習慣了,旅行的時候都是這樣,都是自己做。”

葉嘉瑩有一個自創的概念——弱德之美,意思是要把內心的感情收起來,要有一種持守、一種道德,而這個道德是在被壓抑之中的,不能表達出來的。但“弱德”不是軟弱,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仍有一種精神力量支持。

葉嘉瑩説過,有時候集大成的時代,比如西晉太康時期,正是質樸的五言詩在風格上將轉未轉的一個階段,卻沒出現一個可以集大成的天才,那是詩人對不起時代;有時候詩人很有才華,可是遇到的時代不是文學發展集大成的時代,比如江西詩派,那是時代對不起詩人。

從1924年至今的近百年間,是不是一個對得起葉嘉瑩的時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她一定是對得起時代的。

有一天,葉嘉瑩打電話給學生施淑儀,請她把自己夢中偶得的詩句用書法寫出來。那首詩是“換朱成碧餘芳盡,變海為田夙願休。總把春山掃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青春年華已經遠去,但還是要把眉黛掃成春山,那是無望中的希望。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6

聶海勝,男,漢族,湖北省襄陽市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__年10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__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

坐在聶海勝面前,這是我們能想到的第一個詞。

他身材挺拔,笑容憨厚,一如8年前。

20__年那個秋季,41歲的他在神六飛行中度過了115個小時。8年後,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將再次以指令長的身份率領神十乘組飛向太空。

擁有“英雄航天員”稱號和少將軍銜的他,不得不一次次面對人們的疑惑:為什麼還要飛?

“飛行是我的職業,我的使命;無論將軍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榮。”聶海勝説,只要我還能飛,就要做好一切準備;只要任務需要,就當義無反顧。“誰説拿了一次獎牌的運動員就再也不參加奧運會啦?”

以前當空軍飛行員時,聶海勝曾在飛行任務中被迫跳傘。巨大的心理衝擊下,遇到這種情形的飛行員往往需要療養一段時間。而他一刻也不願耽擱,經過短短几天調整就成功復飛。

險情尚且動搖不了他重返藍天的決心,昨日的榮譽又怎能構成再迎挑戰的障礙?

人們的另一個疑問隨之而來:他還能飛嗎?

執飛神十,聶海勝將成為我國飛向太空的最年長航天員。

“國外五六十歲的航天員多着呢!”聶海勝説。進入中國航天員大隊15年以來,他的各項訓練和體育鍛煉從未間斷。面對每一次新的任務,選擇一如既往——學習理論知識、苦練操作技能、參加乘組選拔,他入選了自神舟五號以來每一次任務的飛行梯隊。20__年第一次飛天以來的8年間,當他的普通同齡人經歷着正常的生理衰退時,聶海勝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骨骼代謝變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和心血管功能更是普通人無法相比。

這是一項屬於聶海勝的中國紀錄。這是一個職業航天員時刻準備出征的狀態。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7

12年前,一位剛剛考入大學的學生,為了讀大學,而又不得不同時要照顧自己患病的母親,所以只能揹着自己的瘋娘一起上大學。他的故事當年感動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那麼12年過去了,這位不惜千里背瘋娘上大學的劉秀祥如今怎麼樣了呢?

他叫劉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個貴州偏遠的普通農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順其自然的,那麼也許大家也就都不會認識他了。但是他正因為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而收穫了成千上萬人的眼淚和感動。

他在家裏他排行老三,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本來最小的他應該是得到哥哥姐姐們的照顧,和父母的寵愛的。生活即使過得有點艱難,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然而上天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他四歲開始就要承擔起所有家庭的責任。

在劉秀祥四歲那年,命運的魔爪便毫無聲息地扼着了他的咽喉,讓他本來幸福的家庭偏離了軌道。這一年,劉秀祥的父親突然發病,被緊急送往醫院後不久便去世了。這對於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説,也許還不知道什麼是生死,什麼是永別了。

劉秀祥的父親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更別説他怎麼託付別人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了。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緊接着他的母親也因為承受不住這天大的打擊,患上了間接性精神失常。屋漏偏逢連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這三個未成年人身上。

在經受了這樣的打擊,4歲的劉秀祥本來還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沒想到7年後自己的哥哥姐姐因為忍受不了這樣不堪的生活離家出走,再無音訊傳回。劉秀祥從此過上了更加艱難的生活,只能依靠村裏的一些鄰居幫襯過日子,好在哥哥姐姐這些年教會了他如何種地,才讓這11歲的孩子可以維持生存下去。

剛讀三年級的劉秀祥,承擔起了照顧患病母親的重擔,忍受着成年人都難以承受的痛苦。正是因為這種磨練,讓他懂得了堅強,懂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每天他為了不影響去上課,迎着還未褪去光華的月亮就得起牀了,去地裏種菜,去山上砍柴,為一天的生活提前做好準備,最後給母親做好早飯才能放心去上學。

生活已然怎麼艱難,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的念頭,所以他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當時學校離他家很遠很遠,每天來回就得花4個小時,這不得不使他要比別人跑得更快,所以腳常常都被磨破了皮,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

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中學,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的,因為他付不起高額的學費,也不能去太遠的地方讀書,家裏喪失自理能力的母親還需要他照顧。最終他做出了一個堅強的決定,選擇了一個不要學費的民辦中學就讀。

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他帶着母親到縣城上學,為了解決住宿問題,他在學校的附近山上搭起了簡易的棚子,這裏便成了他臨時的家。

這樣艱苦的條件並沒有影響他求學的信念,白天他在學校心無旁騖地上課,晚上他就出去撿破爛來換生活費,去菜市場撿剩菜拿去做飯,吃肉對於他來説是一種奢望。為了夢想和母親,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而是保持着樂觀向上的精神。

在那個金光燦燦的夏天他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通知書,高興得在自己的“家”的上坡上跑了好幾圈。為了湊足自己的學費,他揹着自己的母親到山東賺學費。當然大學他同樣是揹着自己的瘋娘去學校,在經過了報道之後,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好心人開始向他伸出援手,在學校的幫助下,他最終比較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大學學業。

畢業那年,很多單位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絕了。在面對前程似錦的未來時,他又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鄉做一名鄉村老師。也許在大城市裏工作會更好,工資也會更高,但是他説,他要回饋這個家鄉,回饋這個社會,要用自己的經歷去激勵更多的孩子,讓他們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這樣他帶着母親回到了曾經的故鄉,成為了當地的一名普通老師,不再過漂泊不定了生活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如今他已經是縣裏實驗高中的副校長,不過他仍然堅持在教育一線的崗位上給孩子們上課。

20__年劉秀祥入選了中國好教師,他説這只是幸運,而沒有覺得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是上限了,他覺得自己還要更加努力。

20__年劉秀祥榮獲了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説這是碰巧,他的內心到底有多偉大才能承榮譽時而沒有半點驕傲。

他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人生沒有戰勝不了的磨難,不拋棄,不放棄就會成功。我們出身的環境沒法改變,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他用自己最勵志的人生告訴我們,“倘若命不眷你那便與命爭,倘若天下不容你那便與天鬥。”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8

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孫家棟 ——星斗煥文章

#感動中國#【孫家棟 功勛科學家】87歲的孫家棟是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也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等多個“第一”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他領導發射的衞星佔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他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感動中國#20xx年度獲獎人物頒獎詞【孫家棟:星斗煥文章】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樑。導彈、衞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9

29日下午,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民政廳、濟南軍區政治部和淄博市委共同舉辦的朱彥夫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濟南舉行。

報告會前,省委書記姜異康親切會見了朱彥夫同志先進事蹟報告團一行。姜異康説,新中國成立以來,山東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湧現出許多先進典型,朱彥夫同志就是其中之一。朱彥夫同志的先進事蹟,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體現了一名基層黨員幹部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體現了一名傷殘軍人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事蹟讓我們很受感動、很受教育,值得全社會學習。特別是在當前正在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中,這樣的典型、這樣的榜樣,將成為激勵我們踐行黨的羣眾路線、踐行黨的宗旨的強大力量。

姜異康強調,當前,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蘭考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以先模人物為榜樣,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按照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宣傳好、學習好朱彥夫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批示要求,精心組織開展好向朱彥夫同志學習活動。要把學習朱彥夫同志先進事蹟,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與正在開展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與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朱彥夫同志煥發出來的工作熱情轉化為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強大動力。

省及濟南軍區領導高曉兵、孫守剛、孫紹騁、呂民鬆參加會見。

報告會上,沂源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黃雪頌,濟南軍區“沂蒙旅”一營教導員汪祥鬆,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原大隊長張茂興,朱彥夫同志的女兒朱向欣,淄博市委講師團副團長于濤等5位報告團成員,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講述了朱彥夫的感人事蹟。報告感人肺腑、催人奮進,會場一次次響起熱烈掌聲。

孫守剛在主持報告會時指出,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朱彥夫同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像他那樣,不斷強化精神之“鈣”,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地去拼搏、去奮鬥;要學習朱彥夫同志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像他那樣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時刻把羣眾的冷暖放在心上,與羣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艱苦創業,不辱使命;要學習朱彥夫同志自強不息、勇於拼搏的奮鬥精神,像他那樣胸懷遠大的理想抱負,不畏艱難、勇於擔當,書寫精彩人生。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0

20__年,劉秀祥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各種幫助也隨之而來。臨沂大學為他和母親提供了臨時住處,並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崗位。

入學後,不少熱心人士和企業都曾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但都被他拒絕了。劉秀祥説,他害怕別人是因為可憐他而提供幫助,“我覺得人活着不應該讓他人覺得可憐,而是讓人覺得可親和可敬”。

雖然拒絕他人幫助,但劉秀祥卻積極幫助他人。

大學期間,他課餘時間外出做兼職,並將部分收入寄回貴州,用以支持國中拾荒時認識的三個弟弟妹妹上學。“我每個月給他們每個人寄300元的生活費。”劉秀祥説,兩個弟弟妹妹後來考上了大學,現在有着不錯的工作。

20__年,劉秀祥即將大學畢業,最初他並不打算回貴州工作,而是計劃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後將工資寄回去,幫助老家那些像曾經的他一樣需要幫助的人。

劉秀祥收到了不少企業的橄欖枝,但從家鄉打來的一通電話,讓他改變了想法。

電話是國中拾荒時認識的一個妹妹打來的,她告訴劉秀祥,自己不想讀書,準備結婚了。

通話很短,卻改變了劉秀祥的想法。

劉秀祥説,聽到妹妹的決定後,他很震驚、心酸,覺得自己必須回去。

就這樣,離開望謨八年後,劉秀祥又帶着母親回到家鄉,成為打易中學的一名歷史老師,不久後被調入望謨縣民族中學任教。20__年8月,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成立,他被任命為副校長。

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劉秀祥,成了別人的“守夢人”。

劉秀祥説,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他想通過自身經歷,告訴那些處於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須有夢想。“如果我沒有夢想的話,可能早就放棄了。”

為此,除了常規教學和處理行政事務,劉秀祥還會應邀到各個地方演講。目前,他已經演講超過1000場,足跡遍佈貴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還應邀去了浙江寧波。

近年來,劉秀祥先後被授予“中國好教師”“中國五四青年獎章”“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也曾有機會去到更好的平台發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出去可能對我自己會更好,但我更願意留在這裏。”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1

身穿開線的毛線背心,披着薄棉軍大衣,“穿”着解放鞋的兩條假肢並立牀前,端坐牀上的朱彥夫,似乎隨時都會披衣下地,抬“腳”出門。

“很想回去看看。”4月1日,朱彥夫説,想去曾經熱鬧一時的張家泉村夜校舊址走走,去流水淙淙、繁花朵朵的大寨田逛逛,去看看鄉親們。只是看看。

鄉親們也惦記着他。從張家泉村嫁出去的蔡淑英一直念着朱彥夫的救命之恩。她説,“最近老是從電視上、報紙上見老書記,特別想親眼見見他。”

朱彥夫不當村支書有32年了,大夥兒為啥還惦記着他?

“為羣眾做事,幹不幹,實不實,帶頭不帶頭,境界不一樣,影響不一樣,結果更不一樣!”沂源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黃雪頌説,朱彥夫幹村支書25年,光假肢就磨壞了7副。他帶領鄉親種植蘋果和花椒,綠化荒山近千畝,在貧瘠的山地上造出一塊塊旱澇保收的“小平原”。至今,當年種下的果樹還在開花結果,造福村民。“朱彥夫心裏裝的都是羣眾,唯獨沒有他自己,這樣的人,過上一百年,大夥兒也能記住他。”

“沒有手,卻把羣眾的事辦得更實;沒有腳,卻為羣眾趟出了一條希望之路。他與羣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基層幹部衝鋒在前、務實為民的責任擔當。”黃雪頌説,朱彥夫值得沂源縣全體黨員領導幹部學習。

濟南市天橋區桑梓店鎮桑梓店村村支書滕長利瞭解到朱彥夫的事蹟後非常感動。他告訴記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朱彥夫剛回村當支書時,每月拿36元的傷殘補助金,是鄉里唯一吃“皇糧”的,可他竟然也是全村欠債最多的人。

錢都去哪兒了?

1956年,朱彥夫傾盡積蓄湊了172元,在沂源農村辦起了第一個圖書室;大女兒朱向華出嫁時,村裏打井修渠正到關鍵時刻,他把手裏的錢都貼到工程上,沒給一分錢嫁粧;村民蔡淑英10歲時,先天性心臟病發作,他揣上撫卹金及時送醫,蔡淑英得以脱險。

羣眾有苦,他自己難甜;羣眾受窮,他心裏難安;羣眾有難,他慷慨相助。滕長利説,朱彥夫把羣眾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關心羣眾勝過自己,贏得了父老鄉親發自肺腑的擁護和愛戴。“如果我們所有的村支書,能做到像朱彥夫這樣,一心為民、從不為己,學習他真正植根人民、嚴格自律、廉潔奉公的崇高品質,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底線,我們廣大的農村基層,會不會比現在更有凝聚力?”滕長利又彷彿是喃喃自語,“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呢?”

“什麼是幸福?”在舉國上下掀起學習朱彥夫的熱潮之際,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發出這樣的疑問?毫無疑問,朱彥夫用一輩子的實際行動作出了他的回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一心為羣眾着想、為百姓謀福。

“現在有些價值觀認為,幸福就是房大不大,錢多不多,為追求幸福不擇手段,甚至有些黨員領導幹部也如此。這是享樂主義的幸福觀。”王忠武認為,當今中國,亟需補足“精神的短腿”。

“要像朱彥夫那樣,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時刻把羣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羣眾所想,幫羣眾所需,從實際出發,真抓實幹,艱苦創業,不圖虛名,不辱使命。如果沒有奉獻精神,作為執政黨就沒有感召力,作為民族就沒有凝聚力和前途。要實現中國夢,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樹立朱彥夫奉獻本位的價值觀。”王忠武説。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2

學習體育兩不誤

蘇炳添不僅是國家隊的中國速度,還是暨南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樣非常讚賞,“蘇炳添陽光、努力且十分謙虛。雖然因為訓練的原因不常在學校,但是和同學老師的聯繫和溝通從不間斷。在學習上,雖然是體育特長生,但卻十分認真。本科論文還是‘優’!平時因為訓練缺課,都會及時補上。是體育生中很努力、很認真的人,願意學習的一個孩子。”

正是因為謙遜的性格,在張培萌跑出10秒成績後,蘇炳添和張培萌成為了互相推進的搭檔,兩人攜手奪得亞運會接力冠軍,並刷新了全國紀錄。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3

【頒獎詞】崇仁厚德

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事蹟】劉盛蘭,男,91歲,山東省煙台市蠶莊鎮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着50多名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着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20xx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裏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麼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着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4

古希臘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幸運的是,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生長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國度——中國,生長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逐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是由於有了黨的好政策,他們夫妻才找到了生命的支點,創造了生命的奇蹟。現將對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先進事蹟的幾點啟示簡述如下:

一、學習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的“三種精神特質”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是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芭蕉箐小組的殘疾人羣眾,他們是脱貧攻堅路上雲南殘疾人不等不靠、勇敢追夢的典型代表,他們夫妻共同譜寫了雲南殘疾人脱貧攻堅的壯麗篇章,他們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內心強大,樂於助人,活出了精彩的人生,為雲南脱貧事業奉獻了光和熱,為實現中華人民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他們的感人事蹟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關注和表揚,經中央、省市媒體持續關注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良好的反響。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是在脱貧攻堅中湧現出的優秀殘疾人代表,他們曾獲20__年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20__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20__年全國最美家庭、20__年全國文明家庭、20__年雲南十大新聞人物、20__年雲南省最美家庭、20__年雲南省光榮脱貧户等殊榮。為深入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雲南省殘聯率先在全省殘聯繫統發起了向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學習的號召。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精神是前進中源源不絕的動力,任何時候,精神支柱永遠都不能倒下。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的精神概括起來主要有四種: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永不言棄的抗爭精神,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勇於創造的創新精神。

(一)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兩人加起來,只有一隻手,兩隻腳,但是,他們身殘志堅,自立自強,樹立了“脱貧光榮,爭貧可恥”的信心,不等、不靠、不要、不爭貧,他們付出了超越常人數千倍、數萬倍的艱辛艱苦和汗水心血,才實現了脱貧致富奔小康,真正應驗了一句話:“凡自強不息者,必獲自救”。

(二)永不言棄的抗爭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不拋棄、不放棄”,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他們夫妻合力奏出了與生命不屈抗爭的最強音。正如貝多芬所説的:“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他們夫妻永遠不向命運低頭,攻堅克難,永不言棄;生命不息,就與命運抗爭不止。

(三)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不等不靠,迎難而上,艱苦奮鬥;迎接挑戰,戰勝自我,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雄辯地證明了“奮鬥,改變人生;夢想,使我們與眾不同。”在他們夫妻頑強地拼搏下,女兒大學畢業,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兒子長大成人,現已外出務工,“脱貧致富奔小康,鄉村振興放光芒”,現在,他們家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紅紅火火。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5

來自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芭蕉箐小組的村民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榮獲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多年來,他們憑藉“一隻手+兩條腿”相依為命、自強不息,在戰貧鬥困中奮發、奮鬥、奮進,書寫“無腳踏出脱貧路,無手撐起半邊天”的感人事蹟。

“兩個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倆都是一級殘疾。丈夫右手和雙腳先後截肢,只剩下一隻左手;妻子生下來就沒有手,只有一雙腳。在常人眼裏,他們並不適合組建家庭。

“當初,我到她家提親時,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兩個殘疾人在一起無法生活。”張順東説,他並沒有放棄,最終以真誠打動了她,組建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結婚後,他們經歷了短暫的甜蜜,但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相繼而來。家裏貧窮、住房破舊,感覺“日子過得像爬大山一樣難,兩人想死的心都曾有過,覺得自己的命實在是太苦了”。

隨着兩個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李國秀常常流着淚説:“我這一生最大的虧欠,就是不能給孩子一個擁抱。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用雙手抱大的,而我家的兩個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腳”

家中有小是個寶,兒女是全家人的希望。“決不能把貧困傳給下一代,再苦再難也要供孩子讀書。”

不論天陰還是下雨,常常是別人還沒有起牀,夫妻倆就上山找豬草,下地種莊稼。

“靠養牲口、種莊稼增加收入,是我們靠自己努力能夠做到的。”張順東説,妻子雖然沒有雙手,但她的腳像手一樣靈活、有力,煮飯、喂牲口、針線活等家務,她樣樣能幹;除草、收花生、種紅薯等農活,她樣樣在行。

夫妻同心,黃土也能變成金。面對困難,張順東總鼓勵妻子説:“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腳,沒有什麼坎過不去。”夫妻倆就這樣相互扶持着走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

春天,他在山溝山窪圍水,她在稻田裏用腳插秧;夏天,他修枝打杈,她在地裏除草;秋天,他用一隻手掰包穀,她揹着籃子站在地裏接着;冬天,他劈柴、生火,她縫補衣服、教孩子讀書。

“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張順東説,身體殘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直面生活、改變命運。所以,在自身奮力拼搏苦幹的同時,他還擔任殘疾人聯絡員,為村裏的87户97名殘疾人提供聯絡服務。他堅信,一根草頂一顆露水珠,只要自立自強、奮發向上,每個人都會像小草一樣活下來,殘疾人一樣能夠脱貧奔小康,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6

1985年6月,高中畢業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飛行基地學校來依安一中招飛行員,他聽説考上飛行員讀大學不用花錢,還管吃管穿管用,就悄悄報考軍校。父親得知後,他對父親説:“家裏負擔太重,當兵能省一大筆費用,”面對懂事的兒子,父親感到欣慰。經嚴格考試和重重體檢,最後一輪到齊齊哈爾市體檢合格,他成為依安一中唯一被選上的飛行員,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軍校的四年,讓劉伯明完成了從地方學生到軍人、飛行員的轉變,也讓他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養成了良好的軍事素質。那段時間裏,他特別愛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等方面的史料書籍,深切感受到了前輩英雄們的偉大事蹟,也更加堅定了保家衞國的決心。1989年7月,他被分配到空軍某基地,對飛行操作技能進行強化訓練。

1990年9月,劉伯明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那時,他所在師裏的一個團飛殲8,一個團飛殲6,他主動向上級申請去飛殲8,領導考慮他飛行經驗少,沒有立即批准他的申請。但劉伯明相信天道酬勤,也深知要飛最先進的戰機就必須要有最過硬的技術。訓練中他主動“加碼”,經過兩年的刻苦訓練,1992年12月,終於如願以償飛上了殲8。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但他並不滿足,經幾年刻苦訓練,無論飛行技能還是戰鬥機飛行員的作風養成,都有快速進步。在一次編隊訓練中,他曾遭遇飛機與鷹相撞的險情,在右側機翼撞出一個大洞的情況下,他依然冷靜地穩住駕駛杆,完成編隊任務。

1996年,劉伯明聽説了選招航天員的消息。他想,航天一定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事業,自己的性格遇事比較冷靜,身體素質也不錯,應該具備當航天員的基礎,就第一時間報了名。後來,他順利通過了體檢、特檢,1997年底,接到了被錄取的通知,能夠開闢一個全新的事業,他的心裏非常高興。1998年1月,經多年航天員訓練,完成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劉伯明和其他13名戰友一起加入到航天員大隊,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面對鮮豔的國旗,他們莊嚴宣誓:甘願為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身!

執行飛天任務的航天員選拔是嚴格而殘酷的,儘管14名航天員都具備了獨立執行任務的能力,但神舟五號任務,只有一人能夠實現飛天夢想。20__年,“神舟五號”飛船上天前,作為“神五”飛船首飛梯隊隊員劉伯明,在信心滿滿地備戰神五時,突然聽到母親病故噩耗。母親的去世讓劉伯明沉浸在深深的悲慟之中。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裏,劉伯明始終鬱鬱寡歡。後來。劉伯明的妻子、戰友也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並帶他做心理治療。大約過了半年時間,他才從母親去世的陰影中擺脱出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學習訓練,用最好的成績告慰母親在天之靈,回報領導和戰友的關心幫助,並用加倍的努力,早日實現飛天夢想,回報母親的恩情。

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中,劉伯明雖然進入了備份乘組,卻再次與飛天擦肩而過。雖然最終沒能上天,但他沒有氣餒,選拔沒有失敗,只有認真總結提高,更加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才能早日圓夢。與“神五”“神六”任務不同,備戰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時,新增了3個地面大型訓練設備:模擬失重水槽、低壓艙和出艙程序模擬器。學習訓練的內容和強度成倍增加,劉伯明從難從嚴圓滿完成訓練任務,並取得優異成績。20__年底,劉伯明被選入“神七”乘組。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7

1988年劉秀祥出生在貴州省望謨縣,這個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貧困閉塞。直到20__年11月才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小秀祥四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丟下了三個孩子。母親不堪生活的重壓,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後來,哥哥出外打工,杳無音信;姐姐也離開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親和小秀祥孤兒寡母兩個人。那年小秀祥11歲,獨自撐起了家庭的重擔,一個人照顧母親。

他身單力薄,無力下田幹活,就把家裏的農田租了出去,換些口糧和母親餬口。小秀祥一邊照顧着母親的生活起居,一邊撿垃圾、挖藥材換些生活開支,就這樣和母親相依為命,勉強度日。

背母踏上求學之路

小秀祥從小就具有遠見卓識,他認準了只有文化知識,才能改變貧窮落後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學習格外努力,國小畢業時的成績排在全縣第三。可是由於家裏經濟條件的原因,無法去上最好的縣中學,而是去了縣裏的一所民辦中學,以摸底考試第一的成績免費入學。

小秀祥帶着母親離家來到縣城上學,舉目無親,首先要解決的是食宿問題。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學校旁邊的山坡上搭了一間窩棚,在地上挖了鍋灶,作為自己和母親的容身之處,就這樣安頓了下來。小秀祥還利用課餘時間撿廢品、打零工賺點花銷,支撐着把書讀下去。

三年後,國中畢業,小秀祥考入了安龍縣第一中學。

小秀祥又帶着母親來到安龍縣開始了高中的求學生活。在縣裏租不起住房,這裏也沒有條件再搭窩棚,小秀祥就想辦法租下了農户不用的豬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幾元錢。小秀祥將豬圈打掃乾淨,用編織袋遮擋住四周,勉強能夠遮風擋雨,算是解決了兩人的住處問題。

小秀祥還是一邊勤工儉學,一邊刻苦讀書。長期的營養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壓力,小秀祥終於在大學聯考前病倒了,大學聯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擇

這個多年來一直支撐着他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堅持不住了,他要離開,永遠地告別這個帶給他這麼多痛苦和磨難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着東西,做着離開前的最後準備。

他翻看着自己的一本日記,自己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驀地映入眼簾:“當你抱怨自己沒有鞋子時,卻發現旁邊還有沒有腳的人。”

這句話像一道閃電擊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難道就這樣放棄嗎?就這樣拋下自己的母親離開嗎?我有手有腳,有母親,還有家,比起那些無依無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還可以重新來過!”

小秀祥又振作起來了,他找了個學校復讀,準備再次參加大學聯考。在這一年的時間裏,小秀祥發奮苦讀,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來自臨沂師範學院(現在的臨沂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親喜極而泣。

可是隨之而來的學費、路費問題又擺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決心,“只要能夠答應他帶着母親去求學,解決學費和路費問題,他可以不惜任何代價,並且簽下協議。”

秀祥帶母求學的經歷被媒體報道了出來,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也感動了校方。校方為他和母親提供了住處,還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的工作,秀祥順利地開始了大學生涯。

秀祥的生活開始慢慢好轉,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回饋社會。秀祥把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寄回家鄉,給他一起拾破爛時結識的三個弟弟妹妹,資助他們上學。

大學畢業在即,秀祥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就業該何去何從的難題,擺在了秀祥面前。此時他一直資助上學的一個妹妹打電話告訴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繼續讀書了。

這個電話讓秀祥感到非常震驚,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放棄留在城市的機會,畢業後返回家鄉,做一名教師。“我要回去,我要告訴他們,夢想的力量有多大。”回到家鄉,他可以幫助那些和他曾經是一樣的孩子們,通過教育改變他們的命運,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家鄉更需要他。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8

江西奉新泥洋國小教師 支月英——芳蘭振惠葉

#感動中國#【支月英 紮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1980年江西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19歲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隻身到離家兩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國小,成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她從“支姐姐”到“支媽媽”,絢爛了大山裏兩代人的童年。

#感動中國#20xx年度獲獎人物頒獎詞【支月英:芳蘭振蕙葉】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感動中國2022人物葉嘉瑩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19

劉秀祥1986年出生,20__年,劉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學”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並獲得“中國好人”稱號。20__年,大學畢業的劉秀祥放棄高薪就業機會,毅然選擇回鄉教書育人。從教至今,劉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他走遍村莊,只為通過教育改變更多大山孩子的命運;他致力公益,牽線“一對一”資助上千名貧困學生,開展公益勵志演講上千場,聽眾達上百萬人,只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家鄉的孩子們奮鬥的力量。20__年,劉秀祥先後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和全國“最美教師”稱號。

劉秀祥畢業後收到了多家企業的入職邀請,而且待遇不錯,月薪上萬,可他最終決定放棄高薪工作,回到貴州老家當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去幫助更多像他一樣深陷貧窮境地的孩子。

現在的劉秀祥,已經是貴州望謨縣實驗高中的副校長,獲得諸多榮譽,兩次入選“中國好人榜”,也成為“中國最美教師”。

工作之餘,劉秀祥積極開展公益活動,全國巡迴勵志演講1000多場,聽眾上百萬人,還資助貧困學生1700多人。

八年過去了,望謨縣越來越多的孩子通過教育走出了大山。劉秀祥堅信:“無論我們的孩子身居何處,怎樣的家庭和怎樣的環境,都應該有更好的未來。通過教育扶貧才能徹底拔掉窮根,越是偏遠的地方越需要優質的教育,因為孩子們的未來就在現在的課堂裏。”

劉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師,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希望他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