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委文化惠民典型事蹟材料

2011年,**縣按照城鄉統籌、文化惠民的要求,加快農村綜合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設步伐,滿足農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農村羣眾文化素質和文明程度,努力讓“文化惠民”的陽光和雨露——

鄉鎮黨委文化惠民典型事蹟材料

4月15日,**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對主體工程剛剛完工的圖書室進行外牆裝飾。據工程負責人介紹,文化站內部配套設施已經購置到位,預計月底建成投用。

為加快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鎮專門出台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意見。鎮黨委把村級文化大院建設列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羣眾辦的實事之一,要求各村在年內按照標準全部建成。同時,建立以鎮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例會,聽取文化大院建設情況彙報,及時研究辦法、解決難題,並在5月、9月、12月,分三次對村級文化大院按照建設類別考核驗收。

這是**縣加快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

不久前,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作會議指出,加強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為廣大農村羣眾提供基本的文化設施、場所和服務,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是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維護廣大農民羣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廣大農民羣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縣委、縣政府把統籌鎮村文化設施建設,2011年底建成4處國家級鄉鎮綜合文化站,兩年內全部實現鎮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社區有文化中心作為為民辦的10件實事之一,各鎮及有關部門結合工作實際,開拓了有針對性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思路,進一步加快了建設速度,奏響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三部曲”。

從精心選址到掛牌成立,演繹優美的“華爾茲”

2011年是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年,我縣將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視為全年文化工作的頭等大事,在2011年已建成索鎮、**、新城等四處綜合文化站基礎上在全縣範圍內全面鋪開。

綜合文化站如何選址?怎樣做好規劃設計?怎麼建?

“在取得各級黨委政府支持的同時,我們會同各鎮有關人員,廣開思路,實地考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全面調查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現狀的同時,對照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建設標準,合理選址,精心設計,並先期把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的牌子掛起來,結束多年來農村文化場所沒有專門標誌的歷史。**鎮、果裏鎮、馬橋鎮、起鳳鎮、**鎮等已先期掛完。”縣文化局局長曹瑞剛説。

“晚上沒事出來跳跳舞、扭扭秧歌,既娛樂了身心又鍛鍊了身體,何樂而不為!”**鎮**村村民王豔霞説。為了強化服務功能,**鎮在綜合文化站建成的基礎上,2011年繼續投入30萬元完善配套設施,綜合文化站新遷至鎮政府東側,更好地方便羣眾活動。

馬橋鎮通過精心選擇,把鎮綜合文化站建在居民集中居住的鎮中心片區,受到了羣眾廣泛讚譽。馬橋鎮慶三八文藝聯歡活動在新落成的鎮綜合文化站多功能大廳舉行,全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羣眾自編自演的20多個節目令全場觀眾無不拍手叫好。大夥都説:“農村文化找到家了!”

今年以來,馬橋鎮投資100餘萬元建成綜合文化站,**、陳莊、荊家、田莊、果裏等鎮正在規劃建設中,計劃年內各鎮辦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落實到位。

從標準建設到完善配置,演繹激情的“迪斯科”

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建設是縣委、縣政府實施的民生工程之一。根據有關標準,結合各鎮辦實際,完善內部配套設施,是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建設的重中之重。

為此,我縣多次召開文化站長會,集思廣益,以“在當今新形勢下,怎樣合理利用有限資金搞好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內部設施配套”為主題,廣泛展開討論,形成了以政府資金支持為主、社會融資和個人捐助為輔的資金利用方式。

2011年,馬橋鎮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快文化基礎建設和文化事業發展步伐,把建設農村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作為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羣眾所辦實事之一。年初,該鎮投資100餘萬元,改擴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鎮綜合文化站,打造國家級綜合文化站。文化站設有文藝活動室、圖書閲覽室、展覽室、多媒體教室、棋牌室、文藝排練室、電子閲覽室、健身房等,配置計算機20台,圖書3200冊以及投影儀等設施。建有室外塑膠標準化籃球場一處,足球場一處,網球場一處,室內室外羽毛球場各一處,有健身活動器材10餘種。綜合文化站建成後,安排專人負責管理,正常對外開放。

“馬橋鎮農村文化大院建設已在全鎮範圍內全面鋪開,這也是紮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具體行動。我們結合各村實際,在綜合利用公共空間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農村文化大院示範點,逐步實現鎮有亮點綜合文化站、村有亮點文化大院的目標。”馬橋鎮副鎮長姜紅説。

為了鼓勵農村文化大院建設,**鎮專門出台了獎勵政策:按照農村文化大院建設標準,對建成並投入使用農村文化大院的村獎勵該村集體6000元。

“今年**鎮把建設省級文化鎮作為目標任務,不斷加快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目前,我們已建成一類農村文化大院10個,還有8個正在創建。”**鎮副鎮長宗紅玉説,“全鎮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已實現鎮村聯網,綜合文化站可以方便地指導農村文化大院,充分利用農家莊户劇團演出、農家書屋傳播知識等,為農村羣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 據悉,宋家、後諸等村的沼氣池建設如火如荼,就是得益於農村文化大院這一強力平台的宣傳。

荊家鎮將通過鎮村聯辦的方式建設綜合文化站,計劃在荊三村建設500平方米的鎮綜合文化站,而各村農村文化大院正在統一掛牌。截至目前,全縣新建成140餘家農村文化大院。

從開放使用到拓寬服務,演繹歡快的“恰恰恰”

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惠民工程,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抓好軟件服務,搞好對外開放,真正做到惠及百姓,尤為重要。

“我們已將此項工作列為各鎮辦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縣文化部門工作人員説,“期間,將組織一系列的文化培訓,以適應當前形勢,最終找出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建設的典型,挖掘出全縣農村文化發展的亮點,總結出今後農村文化發展的基本方向,使這項惠民實事為羣眾帶來更多實惠。”

“每天在圖書室看看書,和朋友們打打門球,充分享受晚年生活,感到非常愜意,過得就像城裏人一樣!”4月5日,在起鳳鎮辛泉村文化大院內,孫立春老人興致勃勃地向記者描述自己的文化娛樂生活。

“我們以綜合文化站為平台,以重要主題節日為主線,開展各類廣場文化活動,豐富了羣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在農村文化大院,以莊户劇團、中老年健身舞為主的文藝隊伍異常活躍,在娛樂中宣傳黨的各項富民政策,推動了新農村建設步伐。”馬橋鎮文化站負責人介紹説,“我們還定期聘請專業教師對各村文化大院的健身舞、莊户劇團等文藝團隊進行培訓輔導,提高羣眾的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

“嗯,網速很快,通過這個窗口就可以瀏覽到家庭保健、農業種養技術等各種信息,確實很方便!”在馬橋鎮綜合文化站內,記者看到20多名羣眾熟練地操作微機。據悉,馬橋鎮中心片區計劃實現文化信息資源户户通,居民在家中就能非常方便地瀏覽各種信息。

而**鎮綜合文化站充分利用“綠色網吧”這一服務平台,延伸服務功能,向百姓宣傳“綠色網吧”的好處,培訓網絡知識。同時,將各種市場信息、種養技術、農業科技知識等刻成光盤,向羣眾開展送技術、送信息、送健康活動,受到了羣眾的歡迎。

真正使綜合文化站實現可持續發展並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要堅持綜合文化站的公益性質,提高為廣大農村羣眾服務的能力,運用先進信息傳媒技術,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增強輻射功能。

提高全縣綜合文化站站長和村文化大院管理員整體素質,是文化藝術隊伍適應新形勢下文化工作的要求,也是繁榮農村文化市場的重要舉措。為此,縣文化部門加強了對鎮(辦)綜合文化站的業務指導,實行人員上崗培訓制度,每年定期進行業務培訓、技能考核等,確保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適應羣眾的需要。

村級文化大院是最基本的文化活動陣地,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縣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農村文化大院建設,使之真正成為農村基層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傳播先進文化和科技知識的重要課堂、豐富農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形成城鄉文化發展一體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