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蹟材料2022(精選5篇)

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蹟材料2022 篇1

張鈺珊,女,11歲,現就讀於景州聯小四(6)班。她是一個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孝敬長輩、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蹟材料2022(精選5篇)

張鈺珊同學家境貧寒,爸爸在外工作,媽媽又患有慢性病,一人在家操持家務,還要照看幼小的妹妹,家庭收入很低,所以她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在家裏,從來不亂花錢,不買零食吃,吃飯時,從不亂倒飯菜,決不浪費一粒糧食,如果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她總是給媽媽妹妹留着,讓她們先吃,主動地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在學校學習時,她勤儉節約地使用學習用具,不浪費紙張,不追求時尚學習用品,將用過的紙張用來當草稿紙,並感染着身邊的同學,時常鼓勵他們要勤儉節約。另外,有時她會看到水龍頭沒關上,就馬上過去關上它,以防水資源的浪費。每次下課時,她都會主動關閉電燈、電扇等,不讓資源流失。學習中,一張紙,她都不會隨便丟棄;一塊橡皮,她要用到不能再用為止;教室裏,她建議同學們把廢舊紙張扔在一個角落裏,收集起來。收集變賣的錢當做班費。

她覺得勤儉節約是一種品質,會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節約是一種高尚,只有做到勤儉節約,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蹟材料2022 篇2

他叫李傑垚,龍鳳國小一個普通的少先隊員,出生於一個經濟不怎麼寬裕的家庭,生活的困難使他明白上學的重要性,更讓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因此,在學習生活中,他更加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生活中,當李傑垚走過洗手池的時候,他會主動扭緊滴水的開關;當他看到課桌上的剩飯,他會主動邀請>小夥伴一起誦讀唐詩《鋤禾》;當他丟垃圾,看見有的同學隨手亂丟,一走了之的時候,他會一邊制止一邊揀起可回收的垃圾。就個人而言,他覺得節約是一種品質,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節約是一種高尚,只有做到節約,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學習中,一塊橡皮,李傑垚要用到不能再用為止;一枝鉛筆,他要用到握不住為止;一張紙,他都不會隨便丟棄。因為他知道,這些點點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卻是來之不易。教室裏,他建議同學們把廢舊紙張扔在一個角落裏,收集起來。收集變賣的錢,捐給了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在他的帶動下,同學們也都養成不亂丟棄學習用品的習慣。

家庭中,李傑垚承擔了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自已的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衣物也不需要父母料理。因為來自農村,家裏偶爾會給零用錢,但他將這些零用錢小心地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用於日後購買學習用品,從不捨得亂用。他衣着樸素,只求保暖、乾淨就行,從不與同學們攀比,從小養成了勤勞簡樸的良好習慣。

工作中,作為一名班(隊)幹部,李傑垚積極向學校大隊部獻計獻策,倡議開展“爭做綠色小使者”環保活動,號召同學們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通過舉辦環保知識競賽,開展節約用水、收撿塑料品、回收廢舊電池等環保實踐活動,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普遍增強,使環保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李傑垚是一個很平凡很普通的人,但他努力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思想積極上進、不斷進取;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異;工作認真負責、熱情服務;生活勤儉節約,尊重長輩„„國為他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和影響了周圍許多同齡孩子,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做一個為別人的勞動成果負責任的人。

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蹟材料2022 篇3

,女,今年11歲,是X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擔任學習委員,她活潑開朗,陽光自信,是一位品學兼優,有着優秀美德的好學生。勤勞節儉就是她最美的閃光點!

勤勞,讓她閃亮。在她6歲的時候,爸爸媽媽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含淚把她和比她大5歲的弱智姐姐託付給了年邁的奶奶照顧。奶奶因為年歲大,手也不方便,照顧自己都是問題,更何況還要照顧年幼的她和姐姐。身體瘦小的馬潤茁便開始學着洗衣、做飯、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分擔家庭的重擔。她不怕苦,不怕累,擔起了大部分的家務,洗衣、做飯、洗碗、打掃房間等等對於她來説都是家常便飯。

從上國小起,她每天早早起牀,一邊做早飯,一邊抓緊時間把家裏的雞,鴨,豬等餵飽,料理完了家裏的瑣事之後,才趕到學校上課。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有很多同學會去買零食。可是她,卻在撿拾路邊的塑料瓶,一個一個的存起來,換成一毛一毛的錢攢起來。同學們不理解,總會投入異樣的眼光,但當同學們知道她的故事後,都對他敬佩不已!

節儉,讓她閃耀。俗話説:“勞動是幸福的左手,節約是幸福的右手。”錢對於她的家庭來説不容易。爸爸年齡大了打工掙錢不易。幸運的是現在政策好,奶奶有點低保金。但是當別的孩子都隨意地花錢買零食的時候,她卻把奶奶偶爾給她的零花錢偷偷地存在起來。當書包壞了,就自己學着用針線自己縫好,直到用到不能用為止。衣服,雖然舊但是洗得乾乾淨淨!在學校,中午打飯,吃多少打多少,從不亂倒飯菜,不浪費一粒糧食。還號召其他同學不要浪費,努力向同學們宣傳糧食的來之不易!

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在4月20日的雅安地震後, 當學校倡議為災區人民獻愛心時,她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積攢很久的積蓄全都捐了出來。當老師問她為什麼捐這麼多時,她平靜地説:“這麼長時間來,我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從心底裏感激他們。現在,我也要獻愛心,這些錢雖然不多,但它代表着我的心意。” 生活給了她太多的不幸,她卻從中磨練出了堅強樂觀,有了這些她不再脆弱,這就是“勤勞節儉”美德好少年馬潤茁!

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蹟材料2022 篇4

主要事蹟:20xx年10月28日,泉州人黃先生,要在海峽都市報 “我要表揚TA”平台,表揚11歲的國小生傅一涵。原來黃先生不小心丟失9000元,被傅一涵撿到並一分不少歸還,黃先生被一個國小生拾金不昧的精神感動了。

泉州電視台報道傅一涵拾金不昧的事蹟

20xx年一個週六下午4點多,黃先生在豐澤機關幼兒園附近丟了錢包,都準備放棄了,卻意外接到豐澤派出所東塗社區校區警務室的一個電話,錢包找着了!讓他感激又驚訝的是,撿到錢包的是一位年僅11歲的國小生。

這位國小生就是傅一涵。當時,傅一涵在豐澤機關幼兒園附近上鋼琴課,下午5點左右下課後,在幼兒園門口看見了一個褐色錢包。撿還是不撿,她有些遲疑,“萬一別人以為我是在偷錢包,怎麼辦?”但她轉念一想,“如果不撿起來還給失主,那他應該會很着急吧?”猶豫了幾秒,她撿起了錢包,緊張又害怕。小心翼翼地打開錢包,現金竟然有9000多元,“看到這麼多錢,我更害怕了,怕別人看到會説我是偷的”。

離幼兒園兩三百米的街對面就有一個警務室,一涵想都沒想,就要交給警察叔叔。就在這時,舅舅來接她。她將事情告訴舅舅,在他的陪同下,將錢包交到警務室,轉身就回家了。

在豐澤實小,傅一涵拾金不昧的事情早已傳開,在週一的升旗儀式上,她得到了公開表揚。一涵説,平時學校老師、爸媽,都教她要拾金不昧,回家後把這事告訴媽媽,還得到了表揚,“以後再遇到這種事,還會這樣做”。20xx年傅一涵被授予第二屆泉州市“誠實守信”美德少年。

勤勞節儉美德少年事蹟材料2022 篇5

許 女,中國傳媒大學附屬國小五年級學生。擔任科技社團社長,班級中隊委,是一個熱愛集體、團結同學、勇於創新、品學兼優的陽光小創客。

在老師的指導下,許認真學習了電路焊接、麪包板電子製作、單片機編程、3D建模、拼裝賽車、創意建築模型等科技知識,並將所學的科技知識運用到生活學習中,製作了會吃蚊子的青蛙、DDZN的發光盒子、光線提示儀等,多次在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與智能控制大賽、北京市青少年創新大賽、北京市金鵬論壇、北京市動手做比賽以及朝陽區各種科技創新比賽中獲獎。她設計的一説話就能自動打開的“智能語音小藥櫃”,得到了中央電視台《我愛發明》欄目組科普專家的點評,在一次科技展示活動中還獲得了英國牛津大學校長的稱讚。目前,許育連正研製第三代“智能小藥櫃”,當藥物的重量低於100克時就會自動報警,提醒藥房人員添加藥材。作為科技社團的團長,許育連還負責給同學們講課,和社團成員一起完成小製作和小發明,由於成績突出,全國《無線電》雜誌對她帶領的社團進行了報道。

許還積極參加各種文藝活動,在“第xx屆華人少年作文比賽”、朝陽區“xx屆學生藝術節”鋼琴比賽、全國實用英語超級聯賽、“發現家鄉 親近傳統”少兒創意明信片公益大展活動中先後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