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通用10篇)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1

張系保康縣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愛人李曉華系保康縣城關鎮中心學校教師,兒子張天宇在部隊服現役。自疫情出現以來,張一家積極為疫情防控捐資獻物,默默奉獻。在日常生活中,他凡事節儉,家風良好,樂於助人,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是單位職工及家屬學習的好榜樣。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通用10篇)

張自始至終都在自己的職位上辛勤耕耘,默默無聞地奉獻在應急管理事業上,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走街串巷,傾其所能,樂得其所,將清正廉潔記心間,為民眾服務事業獻餘熱。

互敬互愛,和諧維家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諧的基礎,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張全家和睦,夫妻相敬如賓,父慈子孝,生活其樂融融。

他和妻子結婚26年來,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裏時常交流工作體會,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互促共進。在這個家庭中,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他們互相攜手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共同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美滿家庭。

鄰里和睦,傳遞温暖

“熱心公益,幫助他人”是張行動的準則,“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是他的座右銘,他的愛心義舉如同冬日裏的一縷陽光,讓人感到温暖。

提起張一家,左鄰右舍無不豎起大拇指。鄰居們遇到困難,他們總是熱心幫助解決疑難事,用實際行動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一家熱心公益事業,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積極為保康縣公益事業奔走出力,帶領廣大幹部職工捐款捐物,為各鄉鎮、醫院、學校等單位爭取了大量疫情防控物資。

在馬橋鎮黃灣、後坪高碑村和歇馬鎮盤龍駐村期間,張十分關心困難羣眾生活,多次捐獻物資,得到廣大羣眾的一致好評。

在一次農活中,馬橋鎮黃灣村村民陳澤舉因體力過重導致假肢損壞,而家庭的困難又讓他無法再次裝配假肢。在瞭解情況後,張第一時間找到縣殘聯,多次赴省市進行配對,歷經數月奔波,終於幫助裝配成功。雖然假肢裝配費用較高,但在張努力下,陳澤舉未出一分錢,切切實實地解決了羣眾的燃眉之急。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2

20xx年4月10日,崇左市公安局小黎同志派駐憑祥市上石鎮油隘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展扶貧攻堅工作。駐村工作以來,第一書記深入村屯調研、幫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將第一書記駐村以來的先進事蹟例舉如下:

一、深入村屯開展調查研究,全面體察民情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後,首先通過村幹了解油隘村的基本情況和村中比較貧困的農户情況。在村乾的帶領下,用了3個星期的時間對村中12個屯的貧困户、五保户、困難黨員户、村幹部、致富能手户和本村學習、駐軍、派出所等單位進行走訪,併到叫冊互市點了解了互市點的一些基本情況,熟悉了本村各個屯的具體位置和本村的具體民俗習慣及農民的基本生活條件。第一書記除回崇左或憑祥向領導彙報工作外,堅持每日必到村屯開展工作,雙休日經常都在村裏開展工作,把上級組織部門對第一書記駐村的6個100%要求做到位。

二、傾聽羣眾心聲,為羣眾排憂解難

1、到村委工作的第一天,村團支部書記就反映油隘村那浦屯的水利渠道因大量降雨已被洪水沖垮,致使那浦屯下游的村民農田不能灌溉,無法進行春耕,如果不及時把水利渠道維修好,過了春耕的最佳時期,秧苗很難成活。因事情比較緊急,向相關部門彙報情況後,第二天第一書記自己出資到憑祥市購買了16條內孔20cm的水管,還請了憑祥市交警大隊的車輛把水管運送到田頭,並安排該屯村民小組長組織羣眾立即對被毀壞的水利渠道進行臨時的維修。因維修及時,水利渠道水路恢復暢通,保證了村民的灌溉用水供應,順利進行春耕生產,此舉得到了羣眾的讚譽。

2、第一書記在到禮那屯進行走訪調研時,禮那屯的村民反映屯內的道路現狀很差,特別是下雨天的時候,車輛根本無法進入,村民行走也比較困難,小黎書記得知這個信息後,立即組織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召開了屯內的小型會議,決定通過一事一議的方法由村民集資投工投勞對屯內的道路進行硬化,並擬定在施工時聯繫後盾單位進行資金或原材料的投入,得到了村民們的擁護。目前該項目已在村民中進行籌集資金。

3、叫冊屯是油隘村離越南邊境最近的一個屯,只有幾百米的距離,村民飲用的水源都來自越南境內上游的一條小河,第一書記通過走訪村民瞭解到村民們都很希望能夠飲用上安全、衞生的水源。為此,第一書記協同鎮黨委書記和市扶貧辦的領導深入叫冊屯實地進行了多次的調研,並召開了屯內的過半村民的會議,鎮領導和市扶貧辦的領導當場擬定聯繫油隘村的各掛點單位投入資金在叫冊屯修建一座可供全村飲水的水井,並把屯內的道路進行硬化,美化叫冊屯的屯容屯貌,此舉也得到了村民們的高度讚譽。

三、走訪農户,解決矛盾糾紛,排除不安定隱患

1、在油隘村開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工作時,在公告貧困人口名單後,因謠言的原因(民間謠傳列入貧困人口後每月每人可領很多現金補貼),未列入貧困人口的羣眾就到村委、鎮政府、市信訪辦反映情況。期間,每日到村委和鎮政府反映問題的羣眾過百人,最多時達到200多人,造成了不安定的隱患。問題發生後,第一書記每日堅持在村委、鎮政府或憑祥市信訪辦對反映情況的羣眾做思想工作,給羣眾答疑解惑,並在鎮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下,不分雙休日,冒着酷暑連續幾個星期下到村屯逐户進行入户調查、宣傳,期間第一書記走訪了油隘村12個屯所有的農户,並進行了登記造冊。經過走訪和宣傳,現在村民們情緒比較穩定,已經沒有到村委或鎮政府反映情況的現象,排除了不安定的隱患,為下一步扶貧開發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禮那屯有位村民把自己家的山頭承包給外地老闆進行藥材的種植,應老闆的要求,修建一條可供車輛行走的道路,該村民在修建道路時,因未和本屯的村民協調好,就把路修過其他村民的山地,毀壞50多株樹木,並在修路開挖土方時有大量的山石滑落山腳村民的農田,影響了其他村民的耕種,此事引起了村民們的不滿,經自行協商無果後,村民們就到村委找到了第一書記解決這個難題,並表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就準備用暴力進行解決。第一書記在聽了村民們的講述後,次日頂着烈日就召集了村乾和當事人各方到現場進行了實地的調查,發現村民們所説的情況基本屬實,當即對把山地承包給外地老闆的村民做了細緻的思想工作和法律宣講,該村民經第一書記動員後,當即表示願意進行賠償和恢復被損壞的農田,之後第一書記又和村民們説明了修建道路對村民們今後進山進行耕種和運輸農作物時的便利之處,村民們聽了第一書記的勸説後也當即表示接受這次調解,只要能恢復農田的耕作,只需要適當的賠償即可。得到各方當事人的認可後,第一書記就組織各方到村委簽訂了調解協議,並握手言和,使得此次村民糾紛得到了妥善的處理。

四、傳遞政府關懷,警民結對全力幫扶貧困户

第一書記本人認為,此次組織幹部駐村扶貧攻堅的初衷,既是體察民情、幫扶貧困人口脱貧的一項措施,又是傳遞政府温暖和關懷、密切幹羣關係的一種方式。幹部不能脱離羣眾,幹部要幫助羣眾,幹部要把自己的關懷傳遞給羣眾,讓羣眾體會到温暖,感覺到希望。在深刻理解此次駐村活動意義的基礎上,第一書記基本天天下村走家串户,特困户則詢問疾苦,致富户則傾聽經驗,有脱貧意願的農户則幫忙籌劃,讓村中的農户都感覺到政府對他們的關心,使他們形成“政府並沒有忘記我們”的認知,這種認知就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讓羣眾覺得,政府尊重他們的願望,政府會全力幫助他們脱貧致富,從而增加了他們對自己脱貧計劃的信心。

第一書記通過和入農户走訪和談心後,在本村12個屯中選出23户有勞動能力和致富意願的農户進行全面的幫扶,並聯系後盾單位崇左市公安局的各個黨支部對這23户農户進行結對幫扶。崇左市公安局各黨支部在深入到結對農户家中瞭解家庭情況後,根據各個農户的具體情況分別制定了幫扶計劃,並投入了適當的致富啟動資金或物資,使得各農户致富的思路得到了開闊,提升了農户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3

在寶山鄉寶山村寶山屯有這樣一户人家,25年裏無論面臨什麼樣的處境,家人始終和和睦睦,被當地傳為一段佳話。

一走進寶山屯,就能看見一座磚瓦房,養滿雞鴨的院子雖然看似擁擠,但被收拾的乾淨整齊,走進房子,窗明几淨,各種家電一應俱全,一位年近80的老人正坐在炕上看電視,這便是高家,炕上的老人是高公公。每當有人與老人談起兒媳婦的時候,老人總是得意的説:“洪梅嫁到我家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跟我們老人紅過臉,早些年條件困難,有好吃的,洪梅他們三口人從來不捨得吃,都留給我吃,我體不好,洪梅就借錢帶我看病,買補品,跟我的親女兒一樣。雖然我現在去訥河老兒子家生活了,但每年春夏,我都會回來,要不太想他們了”她叫高,今年46歲,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她依託科技致富,用賢惠關愛家人,用善良和正直幫助鄰里鄉親。

1990年中專畢業的高和丈夫朱振喜結連理,兩人是中專的同學,青梅竹馬,婚後便定居在了寶山村寶山屯,剛結婚的時候,家裏條件特別困難,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結婚的婚房都是借住在別人家,平常就吃饅頭鹹菜,夫妻倆現在回想起過去的日子,依然眼中飽滿淚花,那真叫一個苦啊。

但是苦難並沒有打倒高夫婦,小兩口借錢承包了幾畝農田,開始種植黃豆,她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回家還要洗衣做飯,日子雖然辛苦忙碌,但是小兩口卻樂在其中。可是現實沒有想象的美好,那一年的黃豆遭了病,收成一落千丈,不但沒有賺到錢,欠的債務也沒有還上,雪上加霜的是高公公生病急需人照顧。

面對這些困難,高沒有退縮,她仍然保持着樂觀的`生活態度,她安慰受打擊的丈夫,同時把公公接到自己家裏來贍養。秋去冬來,為貼補家用,高和丈夫朱振上山砍柴,再用爬犁拉到山下販賣,黑龍江的冬天漫長而又寒冷,最低温度可以達到零下30多度,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風,都沒有阻擋住高對家人的愛,她用自己的雙手,靠着賣柴解決了冬天家人的温飽。那個冬天高白天砍柴賣柴,晚上回家給公公洗腳按摩,換洗髒衣服,夜深了,等公公熟睡後,她還要和丈夫研究大豆的栽培技術,希望來年的收成可以好一些。就這樣,一年過去了,1991春節過後,高懷孕了,即將為人母的她,高興之餘多了一絲擔憂,孩子出生後會不會有好日子過,黃豆能不能豐收,公公的病能不能好起來。

但是很快,她就重整精神,重新振作,因為她知道只要努力的生活,一切都會變化的。果然,黃天不負有心人,在高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康復了,身體變得硬朗起來;在鄉農技人員的幫助指導下,大豆也有了好的收成;1991年是難忘的一年,因為這一年,高和朱振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健康的大胖小子,夫妻倆給孩子起名朱小磊,希望兒子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隨着小磊的長大,高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蓋了新房子,雖説房子不大,但那也是屬於自己的窩,自己再也不用住在借來的房子裏了。

生活好了,有人勸高再生一個孩子,一兒一女湊成個“好”字,但是高沒同意,她説:咱們得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一家只生一個好,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人,讓他受教育,長大後回報社會。這是高心聲,也是高理想,她為這理想努力着。她在種地和照顧老人、孩子之餘,開始飼養雞鴨,起初搞養殖只是想用雞鴨蛋給老人和孩子補補身體,但是後來她發現,鄉里的飯館,都是從農户家購買雞鴨,往往還供不應求,她決定把規模擴大,由原來的幾隻,發展到了幾十只,這樣既保證了家人的健康,又補貼了家用。1998年農村集體分地,高家的農地變多了,種起來沒有原來那麼輕鬆了,往往要在地裏一呆就是一天,遠在訥河的小叔子一家看到嫂子的辛苦,決定把老人接去訥河照料,但是高不肯,在小叔子和老人的一再要求下,最終達成協議,每年的春夏兩季老人要回來高家,讓高繼續盡孝道。很快小磊到了上國中的年紀,寶山鄉沒有國中,要讀書只能去縣裏上學,那意味着家裏的開銷又要變大了,很多人勸高,小孩子讀完國小,認識幾個字就足夠了,別念什麼國中了,下地幹活,還能給你搭把手。

高反對的説:我不僅要讓我孩子讀國中還要讓他讀大學,只要他想讀,我就一直供下去。高抱着這個信念,種地,養殖,栽木耳段,日子是過的越來越紅火,不僅給家裏蓋了大磚房,更把小磊培養成了大學生,去年小磊順利從大學畢業,現在成為了信用社的一名工作人員。而高仍在努力着,勞動着,她要讓好日子一直繼續下去。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4

在清清儛水河畔,在悠悠長樂坪村農舍村頭,在隆隆的項目建設工地上,在欣欣的產業發展基地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一位身材清瘦、果敢大方的中年男子在奔波忙碌着,他就是新晃縣興隆鎮長樂坪村的黨支部書記——小張同志。從XX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張書記憑着勤奮、執着、膽識、魄力和一股闖勁帶領村民踏上了致富路,他關心百姓疾苦,反映羣眾的呼聲,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和好評。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我的職責用幾個字概括就是“瞭解民情、傾聽民聲、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聚集民力、排解民憂”。張書記如是説,行動上也似這麼做的。

“先淨其屋,而後敬其客”

公共服務體系作為經濟發展的保障線,其建設的滯後最終影響着農業產業化、農村現代化的進程。張書記當選後,特別是XX年創建新農村示範村以來,他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按照“羣眾自願、村民自治、由易到難、重點突破、點面結合、分佈推進”的建設原則,全面實施“綠化、硬化、淨化、亮化”的四化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行“改水、改廚、改廁、改圈”的四改工程提高村民生活條件,通過“利用條件爭資,發動羣眾捐資,盤活閒置資產籌資,利用在外工作人員助資”等諸多渠道籌集資金上百萬元。到目前,共維修和新修水渠3000多米,全村至各組道路硬化基本完成,架設灌溉用電線路1000多米,完成了25萬元的自來水工程。通過積極實施“四化四改”工程基本改變了過去農户柴草亂放、糞土亂堆、污水亂倒、家禽亂跑、垃圾亂倒的“五亂”現象,改善了人居環境,使廣大村民逐漸形成了講衞生、有禮貌的好習慣。通過幾年努力,目前,全村農業總產值達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60%的農户吃上了城裏的自來水,100%農户走上了平坦整潔的水泥硬化路,60%農户用上了沼氣、液化氣、省柴灶等清潔新能源,80%的農户安裝了電話,90%以上農民掌握2門以上農村農業實用技術,96%以上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障,開辦了農村夜校、文化室、圖書室、電教室,組建了村級籃球隊、腰鼓隊和中老年文藝宣傳隊,基本形成“五保”專人供養機制。

在張書記引導帶領下,新農村建設正穩步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初具規模,民生大事得到很好改善。正如一村民所説,“張書記工作很有一套,他做事我們大家都放心,他就是我們村老百姓的主心骨……”

“獨樂不樂,眾樂樂”

栽種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張書記帶領下,隨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力度的加大,該村也逐漸焦聚着多方投資者的目光。XX年一位姓曾的金銀花開發商來到長樂坪,意圖租下村小作為金銀花加工廠。此時的村小因為學生都收置興隆鎮中心國小就讀而長期閒置,這給張書記率領的班子發展地方產業帶來了希望。經過協商,曾老闆表示村裏只要免收十年租金,他願意租用校舍30年並自資修通由村部到學校的水泥路。可其後在黨員組長會上,許多人提出每年5000元租金一分不能少。眼看商機就要化為泡影,張書記深思熟慮,從招商可以解決就業,增加村民收入的角度出發,對村民一一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思想動員,通過一次又一次真摯耐心的勸解,終於贏得了羣眾的支持。目前,金銀花加工廠已成功落户該村並正常運轉,30餘名村民加入了該生產隊伍從事生產和管理工作,金銀花廠為該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為村民們帶來了豐厚的實惠。

長樂坪村雖有其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但長期以來由於主導產業不明確、生產力水平不高、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速度緩慢,農業產業發展主要以户為單位各自為政,導致沒有形成規模型經濟開發實體,資源優勢沒有很好轉化為經濟優勢,羣眾沒有獲得較大經濟實惠,農民增產增收困難。針對這一現狀,張書記從實際出發,帶領村班子成員長期苦心經營,出村、出縣考察學習,借鑑先進經驗,結合村裏實際實施了系列改革,助推經濟發展。一是擺脱傳統農業“各自為政”的思想束縛,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按照“抓大户促規模、抓典型帶全面、抓服務增效益”的思路,作好無公害蔬菜、優質水果種植和金銀花加工三篇文章,農業產業結構和農產品結構日趨合理,農業從過去的末端產業逐漸成為長樂坪村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全村共種植無公害蔬菜150多畝,新開發高山葡萄100畝,種植特優水果300畝,新開發金銀花420畝,人均增收300餘元;二是依託地緣區位優勢,積極引進外資,大力發展工業企業建設。先後引資籌資興辦了煤廠、中藥材加工廠、機械器件廠等企業,這些企業安置了該村勞動力220多名,每名月工資達600元以上。此外,今年來為順應全縣“旅遊活縣”的發展大局,張書記帶領村班子努力發掘本村旅遊資源,開發長樂坪休閒旅遊山莊,積極與北京來的外商協商投資事宜。

心繫百姓,意表民生

作為村級組織的主要領導,張書記全心全意為長樂坪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服務。

一個清瘦矯健的身影,一本輕便而厚重的“民生”日誌,每天來回於這片他心中的熱土。走進長樂坪,通過與鄉親們的交談,你會驚異而後是感動。廖冬秀是長樂坪村的鰥寡老人,一個人住在一間小小的木房裏,張書記體諒她的疾苦,經常會送糧食給她,幫老人修房子、劈木柴,老人家説書記真的很貼心,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

當談到張書記時,鄉親們眾口如一地給予親切褒揚,他們會説“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有什麼要求張書記都會耐心聽述和真情解答,並將情況記錄於一個小日誌本中,對於鄉親們反映的問題能立即解決的,張書記馬上會幫你解決。不能當即解決的,張書記會幫你出謀劃策,直到你滿意為止。”翻開張書記那被歲月磨爛邊角的“民生日誌”,你會發現裏面內容的厚重,記錄的是鄉親們憨直樸實的語言,記錄的是各級領導心恤百姓的迴音,記錄的是一個普通農民兒子對父老鄉親的款款深情。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5

家,既是温馨的港灣,也是陳年的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着更多的生命內涵。

小呂,是察右中旗實驗國小的一名教師,丈夫李光宇是一名人民警察。兒子李炅昊今年12歲,就讀於實驗國小六年級1班。她的家庭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他們全家人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於助人,他們用各自的愛,共同構建着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互敬互愛,傳承文明家風

俗話説“家和萬事興”,小呂知道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她的愛人李光宇是一位人民警察,因工作需要經常奔波在外,有時好幾天都不能回家,需要經常值班、加班,更是無暇顧及家裏,他總是掛在嘴邊一句話:“舍小家,為大家”。小呂覺得那確實是對警察職業的一種詮釋!對於愛人工作之“忙”,她也給予理解和支持,主動承擔起了家裏的一切事務,好讓丈夫心無旁騖地放手去幹自己所喜愛的、所忠於的事業。丈夫閒暇之餘也會為她和兒子做上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一家人坐在一起説説笑笑,好不温馨。雖然這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像催化劑使我們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樂。小呂遇到不快時,丈夫也會當她的情緒“垃圾桶”,開導她,鼓勵她,他們就這樣相互關心、相互促進。

小呂認為,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思考問題,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世間萬物,因和諧而美麗,因美麗而温馨,社會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在小呂的家裏,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

  愛崗敬業,爭做崗位標兵

從事教育工作將近二十年,為了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小呂及時學習和了解黨的政策、方針,不斷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克服各種困難,一次又一次地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同事們的認可。作為教師,她在注重教學成績的同時,還着力注重習慣養成教育。從學習習慣到個人衞生、生活習慣......她剛當班主任時,發現孩子們不會打掃衞生,於是在每天晚上放學後留下來手把手地交給每個孩子如何去掃地、如何去拖地,如何擺桌子......如何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就這樣連續指導了一個月,果然孩子們都學會了,無論是誰走進班級都會説“哇,這個班真乾淨呀!”

在教育教學中,她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處處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在學校舉辦的一次演出活動中,眼看就要輪她帶領的班上場了,但是有兩個孩子卻在地上焦急地找着什麼。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衣服上別帶子的別針丟了,她拿出來提前準備好的別針為他們整理好衣服,這時那兩個小傢伙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她説:“老師,您可真是我們的救世主啊!”

自從接任班主任以來,她更關注班級,關注學生的方方面面,班裏的谷奇花同學曾説“老師,您就像我們的媽媽啥都得管”。在她的作文中這樣描述道:老師有時“可可愛愛”,有時則“麻麻辣辣”,是個可甜可鹹的大美妞兒!因為小呂的細心關愛,她的教學和班級管理始終受到學生的認同,在學生的心中是一個敬業、嚴厲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靈活性的好老師。

她的愛人李光宇是察右中旗公安局的一位普通民警,也是所在部門的骨幹,業務能力很強,多次受到局裏的表彰,被評為先進個人,最美警察等光榮稱號,深受領導的信任,也得到所有同事的一致好評。為了能夠把案子辦好、把工作做好,經常向老民警請教、學習辦案方法,自己琢磨到深夜,筆記做了滿滿的兩大本,還自己吐槽説,當時唸書時也能像這樣努力就好了。如今已經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辦案達人”了。由於警察工作的特殊性質,有緊急情況時,經常會放下手裏的碗筷,也常常會被電話鈴聲從睡夢中驚醒。每當有案子時,他常常會連夜工作到早上,雖然很累,但是因為熱愛而任勞任怨,從不覺得煩躁。他無數次為報案人解決實際問題,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覺得肩負着重要的使命,在他心中“警察”這兩個字,永遠是神聖而偉大的。為了社會的長治久安,為了人民的安居樂業,為保一方平安,顧不了小家卻顧了千萬家。長年累月,風餐露宿,晝夜不分,他從不顧個人安危,戰鬥在維護社會治安與犯罪分子作鬥爭的第一線。同時,小呂也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的妻子而驕傲、自豪!

環保勤儉,傳承中華美德

環保是當今社會所提倡的主題之一,也是小呂家所倡導的文明科學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他們從不刻意追求名牌,所需之物合適就好。她説:“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要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每件小事做起,從一度電、一滴水做起。”兒子也不會亂花錢,自己還有一個所謂的“保險櫃”,裏面存了好多零錢,每當過時過節他總會用“自己的錢”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買小禮物。她的家庭注重美化環境、強化環保意識,從不亂扔垃圾,就連兒子在樓道里看到廢紙、煙頭都會順手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這些環保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和睦鄰里,踐行雷鋒精神

真心待人是全家的處事態度,一家人與鄰居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事情需要幫忙時,他們都熱心幫助。記得有一次,隔壁家小兩口鬧矛盾,老公喝醉被老婆反鎖在門外,她家警察硬是敲開人家門為其家庭調解了矛盾。小呂也是個熱心腸,當同事遇到問題時,她會主動幫助她們,雖然某些事情也不是很專業,有時候甚至很費力,但卻樂此不疲。兒子李炅昊更是樂於助人、熱愛勞動。有一次為給班裏賣廢品,放學後20分鐘才從廢品站回來,讓小呂一頓好找!小呂一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們這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在國家政策方針的指引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會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讓新時代的“最美家庭”永葆青春、再創佳績!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6

家庭是一個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的幸福大家庭。,42歲,太和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反貪局局長。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繼承已故優秀共產黨員、父親苗為民的遺志,帶領妻子孟麗傑、女兒苗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關愛、幫助身邊的`特殊弱勢羣體,於20xx年1月發起成立了苗為民愛心社,妻女均是愛心社的志願者,在20xx年8月14日的遺體(器官)捐獻、義診活動中,他們一家三口在《志願捐獻遺體(器官)申請登記表》上鄭重簽字。

兩年來,他們全家走訪摸排了42個特困家庭,建立了7個特困服刑人員家庭檔案,3次組織服刑人員子女前往監獄探監;並開展大型義捐、義診、義演活動62場次,幫扶、慰問孤寡老人、困難黨員200餘人,自費在兩個鄉鎮建立了十幾個圖書室(角),累計更新圖書近20xx冊。20xx年被阜陽市文明委評為“阜陽好人”,被安徽省文明委評為“安徽好人”,“安徽省優秀江淮志願者”;20xx年1月27日當選“20xx年度正義人物”,20xx年1月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7

20xx年11月,小王同志受組織選派到孝昌縣花西鄉廣店村擔任第一書記。履職以來,他堅持以第一書記為紐帶,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嚴守紀律,紮實工作,團結村委會一班人,克難奮進,廣店村的社會經濟建設成效顯著。

一、調查研究,理清思路

小王同志是花西鄉廣店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之子,對村裏情況非常熟悉,但為確保獲得全面真實的村務資料,他通過各種方式詳細瞭解了廣店村的自然環境、組織建設、經濟發展、文化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況。並在此基礎上理清自己作為第一書記的工作思路,即緊緊圍繞發展廣店村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強化班子建設、基礎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有效實施結對幫扶計劃,幫助貧困户脱貧。

二、統一思想,規範工作

廣店村位於花西鄉東北部,交通閉塞,基礎薄弱,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屬典型的貧困村。小王同志上任後,他立即投身村務工作。報道當天,他組織村幹部召開動員會,統一村幹部思想,樹立村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和村幹部一起討論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確定發展目標,以先急後緩的原則幹成幾件實事,贏得羣眾的信任,激發村民全面創業的熱情。他特別注意工作方法,講求工作實效。通過短信、談心等形式,他與村支部書記交流自己近期打算、廣店村的長遠規劃和發展等問題。他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勇於擔當,很快進入了角色。作為第一書記,他能正確處理指導與領導的關係,解決了“處得好”的問題,真正做到了盡責不越位,傾力辦實事,着力謀長遠。他注重加強制度建設,指導健全了村裏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黨員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進村務、黨務公開,使村各項工作開始步入正軌。

三、解決困難,改善民生

改變農村環境要靠建設項目支撐。廣店村地勢起伏不平,耕種方式還停留在肩挑背扛階段,極差的交通狀況嚴重製約着農田機械化作業的廣泛應用;村裏斷頭路多,各自然村與外界聯繫受阻,村民出門不便。針對以上問題,小王同志帶領村委會一班人四方奔走,積極尋找政策支持。一是將廣店村納入孝昌縣20__年度農村整體推進計劃,今年上半年,爭取國家項目資金170萬元,對廣店村的交通、塘堰、田地進行了改造,村裏農田成塊連片,灌溉方便,農資可直接運送至田間地頭,機械化作業水平顯著提高,一改村民肩挑背扛的落後耕作模式。二是爭取國家農村道路硬化指標,將趙餘灣至刺柳灣3.5公里的斷頭路接通並實施硬化,為村民出行、購物、走親訪友等提供了便利;下半年,還將建成村級水泥停車場,有效解決村裏逢年過節交通擁堵難題;村裏還將實施“亮化”工程,安裝路燈,屆時各自然村都將亮起來。

四、密切關係,維護穩定

廣店村財力薄弱,需要投入資金的工作很多,小王同志多方奔走,籌措資金,為村裏排憂解難。一是村委會辦公環境極差,辦公桌椅破舊不堪,沒有會議桌凳,他為村委會配齊了辦公設施。二是為了方便對村民宣傳國家政策和下達相關通知,小王同志依靠私人感情,尋求財力厚實的部門的幫助,籌集一萬元為村裏安裝了“村村響”。三是個人出資結對幫扶村裏5名貧困户,助其脱困,殘疾人王建軍是村裏手藝高超的裁縫。他動員王建軍積極走出廣店村進行創業,並幫他在城裏租房開起裁縫鋪,生意較好。

方嚴灣是個雜姓村,村裏有兩家因瑣事經常鬧矛盾,仇怨較積。小王同志到任不久就碰到了雙方準備打架的突發事,聞聽村幹部電話,他一方面聯繫派出所,一方面給兩家户主分別打電話,曉之以利弊,並及時回村制止了械鬥。之後,積極深入兩家做細緻的協調工作,讓雙方進行有效溝通,達成諒解,最後請鄉幹部、派出所幹警出面讓雙方簽訂和平協定,化干戈為玉帛。

五、狠抓落實,搞好生產

一是指導村民利用農閒時間加強塘堰建設。去年冬季較往年暖和,他和村幹部發動、指導村民將部分多年失修的塘堰進行挖深加固,他有時和羣眾一起幹活,一起吃飯,一身土,一身泥,但毫無怨言。二是全力夏收。堅持早協調、早謀劃,他與村幹部就夏收工作認真研究,傾聽羣眾意見,制定了夏收工作實施方案,並組織收割機,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了顆粒歸倉,羣眾非常滿意。三是認真防火。按照鄉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他與村幹部組建了有20人組成的防火小分隊,晝夜24小時值班巡邏,確保萬無一失。麥收期間,廣店村沒有發生一起火情,保障了三夏生產的順利進行和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六、積極普法,科技興農

小王作縣第二高級中學的校長,任廣店村第一書記期間特別重視村民的普法宣傳和文化教育。他任職期間,廣店村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兩基”成果得到鞏固,教學條件得到改善,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創歷史最好水平;穩定低生育水平;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保率達100﹪,實現了大病統籌;文明創建、依法治村工作全面推進;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加大。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小王同志就是這樣心繫廣店村,用真心、真情、實幹的工作激情抒寫着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詩篇。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8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這是x鎮維新村喬一家三口人的一句響亮的口號。喬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丈夫是x村的黨委副書記,兒子大學畢業已走上工作崗位,多年來,喬把營建“綠色家庭”作為家庭建設的主要目標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營造綠色氛圍,引領綠色新風尚

喬家住維新村的新川苑小區,和普通老百姓一樣是一幢拆遷後建的別墅小區裏的一個,“生活在綠色盎然的環境,我們的心也變成了綠色的了”。幾年來,喬家裏在洗衣物、洗浴時,儘量使用香皂、藥皂、洗衣皂等,在清潔餐具衞生設施時都選用無磷洗衣粉和含氧清潔劑,她通過自己使用的效果和經驗,經常向親戚朋友及周圍熟悉的人講解如何使用環保型衞生用品。喬家當初房子建成裝修,為防止化學污染,堅決不使用甲醛、苯、反射性超標的裝修材料。她總把家裏打掃得整潔有序,雖沒有鬧市廣廈的豪華,卻有小樓庭院之幽雅,門前花園零零碎碎的種着很多小樹,在屋內主要是放些小盆栽,這樣既不佔地方,而且還能美化家裏的環境,淨化家裏的空氣。喬常在房前屋後栽種各樣花木,一年四季爭芳鬥豔,引來許多鳥兒在樹上每天歡唱飛躍,令人賞心悦目、心曠神怡。只要到過喬家的人都會為她家中的優雅環境所吸引,因此周圍鄰居也特別喜歡到她家來玩,既可以欣賞美麗景色、呼吸新鮮空氣,也可以聽喬傳授栽培花木的心得,鼓勵鄰居在各自的房前屋後種些花木以美化環境,同時她還無償為別人提供花草,並在栽培技術上予以指導。除了把自己家裏打掃乾淨、裝扮漂亮,喬也不忘庭院之外的村徑,每天勤於打掃,保持一塵不染。村民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自然也就不忍心在路上亂扔髒物和廢棄物了。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在營造綠色家園的同時,引領着整個小區的綠色家庭創建,形成保護綠化人人有責、家家參與的社會風尚。

二、融入工作環節,勇當綠色傳播者。

喬丈夫在擔任村委領導的同時,也是村裏的環保監督員,他説:“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僅僅自己一家創建成綠色家庭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全社會成員都擁有了綠色觀念,那麼,整個社會才會更文明、更和諧。如何做一名綠色使者,把“綠”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角落?身為環保監督員,他對小區及居民家庭、温州工業園區、富豪工業園區的節能減排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及時改變不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做法,從而保證了節能減排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每年舉辦科普進社區活動中,給各個企業、居民發放了購物環保袋以及相關環保書籍、廢舊電池回收箱,還向居民發出綠色消費的倡議。他們不但把家裏的廢舊電池放到電池收集點,還把廢舊手機電池送到移動公司的手機電池回收箱。作為村委幹部,他不僅自己給居民做環保講座,還聘請專家給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等知識講座,每年他都和鄰村、社區一起舉辦宣傳活動,還通過宣傳欄、電子屏等向羣眾宣傳環保知識,在教育他人的同時教育自己,以強化創建綠色環保家庭意識。

喬説:“雖然,我的力量微不足道,我們一家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努力的過程是快樂的”,我們相信,喬一家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然會影響周圍更多的人。只要人人都來參與綠色行動,我們新農村環境建設一定會越來越美,我們的社會必然更加美麗、和諧。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9

小楊,一名普通的國小教師,擁有着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她和丈夫是大學同學,畢業之後步入婚姻殿堂,組建了小家庭,婚後相互幫助、相濡以沫、和諧恩愛、家庭幸福美滿。

20__年迎來了她們的“小天使”女兒,女兒的出生讓她們體會到了初為父母的喜悦與不易,生活也變得忙碌起來。而丈夫的工作在這一年也有了變動,成為了一名脱貧攻堅駐村幹部,每天工作特別忙。常年早出晚歸,有時一個月才難能見一面,而她既當爹又當媽,辛苦滋味可想而知。儘管很辛苦,但是她們夫妻倆心心相印、互敬互愛,女兒懂事乖巧,日子雖然忙碌,但幸福温暖。

互敬互信,共築幸福

互敬互信是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是家庭美麗的源泉。她和丈夫婚後十年來,在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她倆經常在電話裏交流工作體會,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煩惱相互開導勸慰。她工作非常繁忙辛苦,經常是下了講台上灶台。為了盡力支持她的工作,丈夫每次回來,總是主動洗衣做飯、整理房間,抽空去照顧父母、陪伴父母,幫父母洗洗擦擦,帶孩子出去鍛鍊和玩耍,儘自己最大能力為她和孩子創造便利的生活條件。雖然她們遇到的是許多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這些小事就像催化劑使她們的平凡的小家庭變得美麗而温馨。

熱心公益,同情弱者

有人説,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麼這種愛是小愛,如果把這種愛,這份情延伸到親朋鄰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種大愛。她們一家一直樂於關心幫助鄰里朋友和同事,只要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她們一定二話不説,儘可能地給予熱心的幫助。她們除了關心鄰里朋友,還能夠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在疫情防控時主動跟社區聯繫,當疫情防控志願者,對社會上的貧困家庭能夠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她們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募捐活動,孩子也很少買零食吃,每年把自己的零花錢基本都捐給了殘疾兒童、特困學生。對在街上乞討的老人、殘疾人或小孩,她們經常會讓女兒拿些零錢給他們,教育孩子對社會弱勢羣體不歧視,要有愛心。

用心教子,以德育人

她們夫妻倆不管多忙,也抽時間教育孩子。她們全家統一教育思想,不能嬌縱、溺愛孩子,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她學做人,要創造一個温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境,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她們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她;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機會讓她孝敬長輩;發現她有對人不敬的行為及時教育、引導,使她學會辨明是非,改正缺點。為了培養女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她們已經教會她收拾房間、洗碗、等家務事,儘量給機會讓她做力所能及的事,家裏的事情讓她參與做。

由於她們平時崇尚文明、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講責任講義務,培養良好的家風,因此,形成一個温馨、快樂、和諧、奉獻社會的幸福家庭,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樂生活、孩子認真學習健康成長。

村幹部最美家庭事蹟材料 篇10

,馬家店街道辦事處安保巡邏隊一名普通的安保隊員,妻子楊金娥是個體經營户,女兒今年三歲,他們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他們全家人勤於學習、工作踏實、鄰里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崇尚科學,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幸福家庭。饒星20__年11月至今在枝江市馬家店安保巡邏大隊上班,20__年2月被枝江市公安局評為“20__年度全市治安積極分子”、20__年7月獲得“20__年度優秀治安積極分子”。20__年7月獲得“宜昌市長安杯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個人”。

一、勤於學習、工作踏實。

饒星作為一名安保巡邏隊員時刻以高標準、嚴要求要求自己,併發揚了刻苦嚴謹,求真鑽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樂於奉獻,默默無聞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踐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長期的工作煉就一雙“火眼金睛”,讓犯罪嫌疑人無處藏身。同時他有着強烈的正義感,嫉惡如仇。只要是讓他發現的犯罪份子都沒能逃脱過。饒星在

工作中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能力的同時,不忘帶好隊伍,處處身先士卒,用心做好工作、做出表率;以誠懇友愛的態度對待同事、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同事和百姓,他號召並帶領隊員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掌握業務知識,提高專業水平,讓每個隊員都知道自己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不論與同事在一起,他總是以真心誠摯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幫助他人。以此凝心聚力,打造出一個協作型的團隊。

二、鄰里和睦、尊老愛幼。

饒星同志不僅工作認真,在平時生活中也擅於做熱心人,能主動去幫助周圍鄰居和羣眾解決困難,20__年3月的`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雨,饒星一家走親戚路過水產路,見一水果店還沒有收攤,一位老婆婆不停在門口徘徊張望,饒星迅速上前詢問,得知今天下班店員走的比較早,老婆婆的兒子也一直沒有回家,附近的店主也都關門回家,一個人搬不了這麼多東西,饒星迅速下車,冒着雨幫助老人家把外面的貨物一一搬到屋內,老婆婆為了表示感謝,硬是拉他們到屋內喝口水再走。饒星謝絕老婆婆的好意後並督促關好店門並離開。在他們住的院子裏,誰家有困難,總會想到這個熱心快腸樸實的小夥子一家。

三、勤儉持家,崇尚科學。

他們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雖然他們一家人工作收入都不高,由於他們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家裏生活也是過得紅紅火火,妻子楊金娥時常教導孩子:“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他們的孩子今年才3歲,有時吃飯時把米粒掉到了桌子上,小傢伙都要撿起來,還自言自語道:“不能浪費糧食,粒粒皆辛苦”。家裏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儘量使其再發揮作用。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成隨手關燈的良好習慣,這一勤儉節約的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