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作良先進事蹟:激情燃燒的愛

潘作良先進事蹟:激情燃燒的愛

潘作良先進事蹟:激情燃燒的愛

——追記遼中縣信訪局局長潘作良來源遼寧日報

編者按 潘作良,中共黨員,遼中縣信訪局局長。XX年5月9日18時,因帶病連續工作,突發大面積腦出血,昏倒在工作崗位上,經搶救無效,於5月10日10時30分病逝,年僅43歲。

潘作良同志從事基層工作20多年來,始終把羣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真心實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努力化解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為黨分憂、為民解難;他愛崗敬業,奮力拼搏、苦幹實幹,以高度的事業心(範文大全收集整理)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清正廉潔,淡泊名利,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蓬勃朝氣、昂揚鋭氣和浩然正氣。潘作良同志是我省信訪戰線的傑出代表,也是全省各級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潘作良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崇高精神和"奮力拼搏、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必將成為我們建設和諧遼寧和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征途中寶貴的精神財富。深切緬懷潘作良同志,我們就要以他為榜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努力促進社會和諧,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和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各項工作。

今天是潘作良同志離去的第45天,為讓各級黨員幹部和廣大讀者能夠更深刻全面地瞭解潘作良同志的先進事蹟,本報特刊髮長篇通訊《激情燃燒的愛》,敬請關注。

潘作良在生命倒數的第607天,接受了一份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每天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對一張張怒氣衝衝的臉,聽到的是一撥接一撥的罵聲、哭聲和埋怨聲,碰到的是一個個扯不清理還亂的令人頭疼的問題,做不完的是煩事、難事。

然而,正是在信訪這個號稱"天下第一難"的崗位上,潘作良從一個普通的信訪幹部,變成了遼中千千萬萬個父老鄉親心中的一座豐碑。

有一種愛不能以時間論短長,這種愛是激情燃燒的愛。

對崗位的忠誠,對事業的責任,對信念的恪守和對人民的奉獻。所有的言行都濃縮為愛的實質:愛黨、愛人民、愛事業。

607天,只是人生的幾十分之一,但他卻傾盡一生的愛去彈奏和諧的樂章,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至。

這607天,是他43年人生的濃縮,也是他成長曆程的完美鏈接。

潘作良1984年參加工作,從當鄉司法助理、副書記、鄉長、鎮長、鎮黨委書記、縣人大專職常委,到最後定格在縣信訪局長這個崗位,24個春秋,他總是在百姓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為他們化憂、解難。

他付出了一生,不求人們記住他一個字,只願人們懂得一個理:共產黨好!

愛是責任

"民之難即黨之憂,幹工作不能怕困難、怕矛盾。共產黨的幹部就是要為黨分憂,為民解難"

XX年9月,潘作良來到遼中縣信訪

局任局長。這是他面對自己仕途多項選擇而選擇的唯一答案。

平級調動,又是跳到又苦又累的部門,兩年後的今天,人們還在為他的痛快決定而敬佩。

潘作良一上任,就喊出"我是信訪局長",但不是在會議的主席台上,更不是在酒桌上,而是在30多名知青代表圍坐在縣政府上訪的現場。

"有話跟我説,我會盡我所能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有話跟潘作良説沒錯。

接手這件6年前就開始的疑難案,他到瀋陽市的甦家屯、東陵、於洪等區實地調查,搞清楚辦理知青勞保、醫保的每一個環節。

他向有關部門反映其他城市解決知青問題的相關做法。

他請勞動局、工貿局、工商局、社會保障局等八個部門的主要領導到縣信訪局開協商會。

這件案子,光去外地接上訪知青,他就往返了7次。天冷,他把知青請進賓館;渴了餓了,他把水和麪包逐個送到知青的手裏。他對(公文有約收集整理)他們説的話,能裝滿兩火車皮。

16個月的奔走、協調,換來了遼中縣300多名老知青每月的650元生活補貼。這一天,是XX年1月13日。

"有什麼問題就上我信訪局來。"這是潘作良與上訪者分手時説得最多的一句話。

潘作良帶着對黨的愛、對人民的愛、對事業的愛,永遠地離開了他所熱愛的崗位。

一句"上我這來",潘作良付出的是607天的早到晚歸。

信訪局更是天天早早開門,提前上班,只為趕早上訪羣眾在這裏就可以施放怨氣、解決問題,而不去堵別家單位的大門。

一次次親自到外地與上訪者溝通,又一次次將他們親自接回。看着有嚴重腰脱的潘作良坐着長途客車一路顛簸,連上訪者都有些於心不忍,"局長,這活兒您幹嗎要親自來呢?"

"我的責任大啊!"潘作良語重心長:"只要在這個崗位,就要對這個崗位負責,對你們負責。"

一頭挑着社會穩定,一頭挑着羣眾利益。責任驅使潘作良對工作追求完美。

他給自己規定:凡遇羣眾上訪的急事,自己能辦的立即去辦,自己辦不了的,也要盡全力把有關方面的人員請到現場去處理解決,"一竿子插到底",決不"公文來公文去"。

他説:"民之難即黨之憂,幹工作不能怕困難、怕矛盾。共產黨的幹部就是要為黨分憂,為民解難。"

個人的歷史積案到牽涉面廣的羣訪事件,凡有疑難案件他總是親自接手。只要困難羣眾的難事急事沒解決,他就吃不好睡不安,想方設法也要給羣眾一個交待。

於是,除了出差在外,每天上午潘作良必在接待室親自接待上訪羣眾。而在下午、晚上的時間,則要接二連三地召開調度會研究解決方案,遇到難題時甚至開會到深夜。

607天,潘作良共接待羣眾來信來訪384

8人次,其中解決重大疑難信訪案件107件,息訪104件。平均每天接待6至7人次,每週解決一個疑難案件!

對信訪部門來説,這是一個讓人沒有喘息之機的數字。

為了這份責任,同事們説,潘作良是在跑着工作。潘作良則要求同事,你們能跟上我的腳步就行。

為了這份責任,他甘願放棄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睡眠,自己的假日,自己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自己的健康,乃至---自己的生命!

頭疼,使勁拍拍腦袋,吃點藥就又忙去了。

腰脱病犯了,躺在牀上也要接待上訪羣眾,就為了不讓他們白跑一趟。

嚴重的面部痙攣,直到影響得已經看不了材料了,才到醫院作了手術。

就是這樣一個需要休息半年的開顱手術,他只在醫院躺了7天,就回到單位在北京的信訪工作組---一間小旅館裏指導工作。

很多人曾經不理解潘作良為什麼那麼賣命地工作,如今明白的人愈發多了:潘作良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俯瞰着一個個經他手的案件。

在他眼中,信訪工作不僅是溝通黨和政府與百姓的橋樑,還能對社會前進的車輪起到潤滑作用。

每天接觸到的大多是社會中負面的東西,有人不禁懷疑,它們會不會動搖潘作良的人生信念?

潘作良回答:"正是這些負面的東西讓我更堅定了為黨工作的信念。一個理想的社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然,要我們這些黨員做什麼?"

老百姓相信政府才找政府,真正的悲哀不在於老百姓有冤屈,而是有冤無處訴,有屈無處伸。為羣眾挑擔子、分憂愁、暖心窩,這才是共產黨幹部的本分。

晚上工作到十一、(公文有約收集整理)二點,早五點就離家上班,儘管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潘作良卻總是精神抖擻。人們看起來,他就像一台動力澎湃的高速發動機。

潘作良是富有激情的。他內心的激情就像一泓湧吐不盡的愛的甘泉,擁抱着人民,擁抱着黨,擁抱着事業。

甘泉之上,他更有一顆精神的太陽---信念,他堅信為人民羣眾謀幸福的共產黨的事業是人類最崇高的事業。

愛的激情裏如果沒有執政為民的責任,怎能釋放這堅忍不拔的力量。 >

愛是力量

"要有為民服務的真心,換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負責的責任心,解決難題的決心,長期作戰的恆心"

在遼中,潘作良是名人,以"能耐"出名---能力強,耐心好。

打一個官司XX年解決不了的老上訪户傅玉蘭心非常煩,半夜睡不着,就給潘作良打電話,有時能嘮一、兩個小時,"他從來都是好脾氣,耐心聽、耐心解釋。"即便是電話裏的安撫,也讓傅玉蘭感受到了人間的温暖。

"大風和陽光比威。風説:’我威力大,能把人的衣服吹掉。’一陣狂風,人反把衣服裹緊。太陽無語,陽光暖暖,讓人自然脱掉外衣。"

致嚴謹,又親切平和。同事張志每每回憶起工作上的潘作良,就不由想起這則伊索寓言。

旁觀者與當事人,不同的角度,結論卻是一樣:"他像陽光,以無形的力量讓人折服。"

新案,疑案,難案。僅靠過去的知識底子、辦案經驗,僅靠一張笑臉、兩袖清風,遠遠不夠。

"要有為民服務的真心;換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負責的責任心;解決難題的決心;長期作戰的恆心。"潘作良時常這樣向同事傳授。這些無疑是潘作良讓人折服的法寶。

而貼近羣眾的親和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處置問題的能力則構成了潘作良讓人折服的要素。

XX年4月7日,劉二堡鎮100多名貂貉養殖户因對養殖小區補償款數額有異議,傍晚堵在鎮政府門口上訪。

此時的潘作良剛剛從北京回來。他直奔現場。

潘作良立刻被憤怒的人羣團團圍住,哭的、罵的、推搡的都有。

"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都小門小户,投資這麼大,還不掙錢,放到我家,我也不平衡!"

他的一番話使緊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了,接下來,是耐心地傾聽和溝通。

聽完大家的要求,潘作良話鋒一轉,你們採取這種方式也不對!

上訪得依法、逐級、有序,對於補償,上級有關部門是有明確規定的。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看到眼前信訪局長態度這樣誠懇,到晚上11點,上訪户陸續都回去了,一場即將發生的大規模的集體上訪事件提前化解了。

像這樣,一次又一次,在信訪局長這個處於矛盾漩渦中心的崗位上,他化危機為安寧。

有人説,他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和事都記在本上,解決一個,勾掉一個。607天,不知勾掉了多少個。然而他勾掉的,卻成為老百姓心中永久的珍藏。他是天生的信訪局長。但大家更認可的是,他的能力來自於實踐。

長在農村,他了解底層。20多年的農村工作,他懂政策,羣眾觀念強,尤其在化解矛盾方面,他的積累無人能比。

他注重學習,報考法律專業的研究生,在他辦公室堆放着各種各樣的書籍,有思想理論、政策法規、心理學研究等等。他稱這些是練內功。

衡量每一件案件,合法、合理、合情,他都能掰開。政策法律、國情鄉情、人之常情,一個一個對號。

同事説,他的"內存"不僅大,還自動更新。

信訪大廳建設是他607天工作的重點。着力改變傳統模式,從協調督辦到一站式服務,他要把信訪的中轉站變成終點站。

他善於研究

總結信訪工作規律,先後制定和完善多項制度。其中,案件的檔案化管理為全市的信訪部門打樣。

"信訪工作是一門永遠探索不完的藝術,這裏面的學問太大。"

言為心聲。這是他摯愛自己工作的自然流露,也是不斷鞭策自己向前的動力。

他真的像一個藝術家,僅僅607天,就在信訪這個大舞台上,用自己的激情、才華與智慧,完成了一部感人肺腑的劇作。這個劇目的主角就是他自己,一個為黨分憂、為民解難和奮力拼搏、苦幹實幹的黨的普通幹部。

愛是真誠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過得最不容易,沒有難事不會求你,我們要把他們的事當作天大的事"

在遼中,常常會聽到人説:"作良局長是我的好朋友。作良局長像我自家兄弟。"

説這話的人大都是普通百姓。該有多麼深厚的感情和多麼平等的關係,才能讓他們自信地將一個局長稱為自己的兄弟、朋友?

齊靜,遼中縣滿都户鎮東劉家村村民,女兒在縣城一家小醫院剖腹產時被切除子宮。

處於弱勢的齊靜,許久也沒打贏這場官司。

"一定給你個説法!"接手這起信訪案後,潘作良震怒了。他説:"你回去吧,這個案子我親自抓。"

潘作良還從兜裏拿出些錢給她:"在街上吃點東西。"

齊靜一路哭着回了家,不單是為自己的事有人管,而是為"潘局長讓俺心裏熱乎乎的"。

潘作良親手起草案宗,親自主持召開了6次協調會。他和衞生局的領導向瀋陽醫學會的專家探討鑑定方面的有關程序,有時在專家(收集整理)辦公室外一等就是一整天。

不懈的努力,終於為齊靜贏得了17萬元的賠付款,還為齊靜女兒申請了低保。

遼中縣糧食系統有36名因公致殘的職工,多年來他們一直因沒解決的傷殘金而上訪。

潘作良上任後,在逐户瞭解情況和逐個對號政策的基礎上,認定必須給予解決。他從縣裏協調資金,依據傷殘職工不同情況分別予以經濟補償,這個過程僅用一個月。

當看到其中的71歲的馬仁權失去了右腿,又沒有代步車,上肢因拄拐而腫脹,潘作良心疼的眼光彷彿是看着自家哥哥在遭罪。

他立刻協調縣民政局,為老馬解決了代步車,又聯繫殘聯給他安上假肢。老人逢人就誇:"潘作良可親,共產黨好!"

像齊靜、馬仁權這樣的上訪百姓在潘作良的牽掛中成百上千。&nb

sp;

身為農民的兒子,潘作良更是擁有一顆愛民心,他理解為百姓幫忙是幹部的責任。羣眾的疾苦,也教育他永遠甘守清貧。

因為工作需要,遼中信訪局的幹部每年都要到北京出幾次差。在那兒住個像樣點的旅館,一般每天要花費幾百元,加上吃飯等開支,一趟下來要上萬元。潘作良心疼。

他去北京,經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而吃飯,只需五六元的小籠包成了他的"最愛"。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但老百姓過得最不容易,沒有難事不會求你,我們要把他們的事當作天大的事。"潘作良常和同事説。

"有困難,就找我潘作良,即使我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也要奉獻我的一腔真誠!"潘作良常對上訪人説。

愛就是這樣一種心貼着心的真誠。從當鄉司法助理開始,潘作良就把老百姓當作自家親人看待,他們的事就是自己家的事。他的辦公室永遠是一個"小集市",這裏包括農民在內的形形色色老百姓,都願找他反映不平事,找他嘮嘮掏心窩子話。

潘作良的真誠體現在一點一滴的關心、關注中。他常常拿錢為上訪户買吃的,買車票,買生活日用品。逢年過節,親自去看望老上訪户、老傷殘軍人、貧困老人,給他們買米、買面。

四方台鎮太平莊村的上訪户白桂榮命很苦,先是丈夫被人打後致殘,沒多久去世了;後是唯一的兒子也在幾年前因意外事故摘去了脾,家庭一貧如洗,住着隨時可能倒塌的土房。每次上訪坐不起車就走着去,把鞋子都走破了無數雙。

當時還是四方台鎮鎮長的潘作良,看到白老太太的困境,眼圈紅了,當即從自己腰包掏出200元錢讓大娘種上地。隨後,潘作良主動到縣、市兩級民政部門為她爭取救濟款,還很快幫助她建三間瓦房,又根據實際情況給她辦了低保。

從此,白桂榮家有了一個當官的"親戚",逢年過節多了一份親人的問候。記憶力並不好的白大娘,張口就可説出潘作良的手機號。

不光白大娘這樣窮"親戚"有潘作良的手機號,在遼中縣,無數上訪户手裏都有潘作良的手機號。

潘作良付出的真誠彷彿是一粒種子,它在與每一個上訪者的平等交流中靜靜地生根發芽。

因為真誠,許許多多原本素昧平生的人,把這位信訪局長當作自己的親人、恩人。即便是上訪者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他們也理解。

潘作良的言傳身教影響了周圍的同志,不經意間,真誠在大家與上訪羣眾平等交流的心靈裏悄悄蔓延。

於是,細心的人們會發現,過去信訪大廳的吵吵嚷嚷不復存在,這裏被注入了一種叫做"温馨"的情愫。

是心貼心的情感化解了上訪者內心深處的積怨,讓他們看到希望的燈盞。

愛是犧牲

潘作良沒有充足的睡眠,永遠熬夜---他的時間仍不夠用,一天24小時全忙於工作還是不夠用;他沒有假日,因為假日被工作沒收了

5月13日,遼中的雨和淚交織。

縣裏最繁華的政府路,擠滿了兩萬多自發為潘作良送行的百姓,許多是白髮人。

天剛濛濛

亮,白桂榮就走出了家門,聽説潘局長去世的消息,她一夜未眠,她要趕去看潘局長最後一眼。

從太平莊步行到四方台鎮,從四方台鎮打車到茨榆坨,從茨榆坨坐車到遼中縣城,再打車到殯儀館,一輩子沒打過車的老人竟連打了兩次車。

趕到殯儀館時,她不顧工作人員的阻攔,拉住潘作良冰涼的手失聲痛哭。她哭自己的好領導好親戚走了;她哭逢年過節再也聽不到"老太太,吃上肉了嗎?"的親切問候;她哭自己有心裏話再也不知找誰去説。

"我們的貼心人,我們的好弟弟,你走得太突然了!你才43歲啊!"劉玉蘭等50多名知青齊刷刷地跪在潘作良遺體面前,頭磕得直響。

"您是為老百姓而累死的啊!如果時光能倒流,我再也不會半夜打電話,影響您休息了。"上訪户王秀俊失聲痛哭。

潘作良沒有充足的睡眠,永遠熬夜——他的時間仍不夠用,一天24小時全忙於工作還是不夠用;他沒有假日,因為假日被工作沒收了。

潘作良生命的最後24小時是這樣度過的:

5月8日18時至19時,彙報信訪工作及信訪大廳維修建設情況;19時至23時30分,開信訪穩定工作座談會;24時到家後只睡覺4個多小時;

5月9日5時30分至7時,在新建信訪大廳檢查大廳建設情況;8時至9時,與副局長研究部署當天工作;9時至12時20分,參加縣長辦公會,他第一個發言,發言時間也最長;中午在食堂匆匆吃過午飯,13時至16時許,接待2名上訪人員;16時至17時,檢查新建信訪大廳建設情況;17時至18時,強忍劇烈頭痛與同志們研究信訪案件,直至昏倒在工作崗位上。這期間他接到上訪户電話不下20個。

這最後24小時的節奏是潘作良工作的一個縮影。

潘作良去世後,人(公文有約收集整理)們看到了他的手機通話記錄。3月份通話記錄1201條,4月份1444條,平均每天都達到了四五十條,這還不包括接聽的座機電話。

可想而知,他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

每天不停地超負荷運轉,只有妻子賈麗娟知道,丈夫已經累到骨子裏。很多次,她準備好熱水,等着為深夜回家的丈夫燙燙腳、去去乏,可就在她去端水的這點工夫,丈夫已經和衣躺倒睡着了。

更不捨得花費時間去醫院。頭痛、腰痛……但他吃點藥就又忙去了。他的辦公桌抽屜裏全是藥。

他沒有時間陪家人,甚至沒有時間盡孝,他有的只是最終也沒能實現的心願。他説,春暖花開時要帶老父親到北京天安門看一看;孩子畢業要帶她好好玩玩;他永遠説,等忙完這陣子,把家好好收拾收拾。

要收拾的家有20年房齡,不足70平方米,一抹兒的大白灰牆壁,過時的傢俱、家電,每一個房間的天花板上都吊着那種老式的像棍子一樣的日光燈,門廳馬賽克鋪成的地面已經踩碎。

妻子對他也有抱怨。工作以來,潘玉良的職位一直在變動,而賈麗娟卻一直是燃氣收費員。

夫人如此,家裏親屬也如此。

但妻子也理解丈夫,他為人正派、事

業心強,擁有一個要求進步男人所具備的品質,我何苦拖他的後腿?

"潘局長,您魂牽夢繞的新信訪大廳就要啟用了,您不能一甩手就走,要是工作沒做好,您可以批評我們啊!"同事們都管不住自己的眼淚和聲音。

潘作良一句話也沒有留下,但同事於守福卻説,他留下了囑託。

此前,縣裏決定推薦潘作良為瀋陽市勞動模範。但他堅持把"勞模"讓給一線工作的於守福。於守福堅信,這個"勞模"的稱號,就是潘局長的囑託、希望和鼓勵!

心繫百姓身雖死,萬古長青靈長存。

一句話沒有留下的潘作良留下了一道需要回答的問題。

一個共產黨人應該留下什麼名聲?又有什麼樣的精神能穿越變遷的時代,非但不朽,反而長青?

家中,妻子坐在丈夫的(範文大全收集整理)遺像前,跟照片上的他拉家常:"你總唸叨,家裏該買個熱水器了,回家能洗個澡就好了。天熱了,我’捎’去的熱水器收到了嗎?你可以在那邊沖沖涼,享受一下了。"

自從潘作良去世後,妻子天天如此。

此時,工作24年的潘作良,與妻子結髮20年的潘作良,終於可以歇在家裏,與妻子和孩子做伴了。

潘作良生前工作過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