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農工子女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大綱

一:實踐基本概況

關愛農工子女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大綱

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

今年7月12號,我參加了由校團委倡導,我院組織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團隊名稱是“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服務團隊”。 我們實踐團隊共由十一人組成,成員組成如下:初等教育學院團總支書記邵老師、副書記鹿雄波及學生幹部和優秀學生代表等。我們團隊這次下鄉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做好關於 “三農”問題的問卷調查;通過座談等形式,瞭解鄉鎮基層黨建現狀及存在的困難,開展慶祝建黨九十週年主題活動;調查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情況,宣傳解讀教育新政策;宣傳XX西安世園會,為世園會做貢獻;走訪當地貧困學生,宣傳我院貧困生福利政策;深入農村、走進農户、貼近農民,做到了解農民疾苦,真實的反映農村的現狀,呼籲社會給予“留守老人”“留守兒童”足夠的關注。

二:實踐經過及內容

1.情繫三農 愛抵青龍

7月14日早上,我們團隊一行十一人在城堡大酒店門口集合,坐車前往我們此次下鄉的目的地---安康市城關鎮青龍村。經過三個小時的長途奔波,我們於中午13時30分左右到達目的地。當地村委領導謝書記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把我們的食宿地點安排在了他們家中。稍事休息之後,我們整理安排了這幾天的工作計劃,為以後開展活動做好了準備。

下午,城關鎮李鎮長、黃部長和村上的領導們來謝書記家看望我們,對我們表示了親切的慰問。他們表示將對我們的實踐活動給予大力支持,希望我們圓滿完成此次實踐活動。

經過和領導們的交流,我初步瞭解了當地的概況。城關鎮地處秦嶺南麓,三面環山,被長安河、漁洞河、東河三水相擁,北至平河梁,南連湯坪鎮,西與太山廟鄉、龍王鎮接壤。總面積360平方公里,。全鎮轄12個行政村,共XX0人左右。黨支部18個,黨員人數400多人。有學校15所,其中完全國小6所,共有教師66名,在校學生一千多人。

境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面積達80%,盛產香菇、木耳、板栗、核桃、天麻等山貨特產,XX年被縣政府列為生態建設示範鎮,全鎮退耕還林面積4萬畝,經濟林特園達5萬畝。

等我們送走了領導之後,我們召開了每日例會,座談討論了第二天行動的計劃,精心設計以後的實踐方案,讓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2.親情陪伴 心靈溝通

實踐活動的第二天,按計劃安排,我們進行的是“親情陪伴 心理幫扶”主題活動。大清早,我們把活動需要的物品剛準備好,孩子們就來到了我們的活動場地。首先,我們和孩子們坐在一起聊天,進行自我介紹,一會兒我們彼此熟悉起來了。我們按計劃先和孩子們玩了經典的心理學遊戲—疊加遊戲。這個遊戲意在拉近孩子們和我們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助於我們和孩子們打成一片,而且也拉近了我們和孩子們之間心與心的距離。遊戲之中,我們和孩子們之間的氣氛其樂融融,十分開心。

時間在我們的歡笑聲中慢慢流逝,利用休息時間,我們給孩子們教了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曲《明天會更好》,在一片歌聲盪漾中我們開始了“波濤洶湧”遊戲。此次遊戲的主旨在於幫助孩子們找到一種排泄心中不快的方法。孩子們用心中的“悶氣”充滿氣球,再把他們高高的拍打在空中,在快樂中排泄着心中的苦悶。所有的孩子們把氣球拋向空中,氣球最後落地的那一個就是贏家,最後,我們給孩子們發放了我們的獎品。

最後,我們給孩子們講授了我們在學校學到的跳繩技能,孩子們熱情高漲,一會就領略到跳繩的技巧,我們玩的其樂融融。

在遊戲的同時,我們不忘自己的本職。遊戲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孩子不喜歡與人溝通交流,有自閉症的傾向。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分組對孩子們進行心理輔導,瞭解問題的根源所在。我們發現,那些孩子因為長期處在山區,與外界接觸較少,與人溝通不積極主動,導致害羞心理嚴重。我們與孩子試着溝通,最後一起製作心願卡,讓孩子們寫下了心中的心願、想對父母説的心裏話和對今天活動的感想及對我們的印象。經過耐心的開導,孩子們的笑容掛在了臉上,看着那一張張真摯的笑臉,我感覺到此次活動的珍貴之處在於,我們彼此都是用心在交流,真心去付出,希望他們永遠開心、快樂。

3. 發揮特長 作業輔導

按照計劃,“三下鄉”的第三天我們進行的是主題為“作業輔導 排憂解難”實踐活動。我們都是國小教育專業的大學生,經過了一兩年的學習,在國小教育教學方面有着相應的優勢。接受我們輔導的孩子大多在一年級到六年級,還有兩個孩子是七年級的。他們的學習問題大都是學校遺留的和暑假作業中不會的難題。經過前兩天的接觸,孩子們會主動向我們提問,因此我們採用“分組討論,全面講解,單獨輔導”的教授模式。孩子們有不會的問題先組內討論,小組解決不了再由我們實踐隊員統一進行講解,若講解完畢還有不會的孩子,我們派人進行單獨輔導。這種講解模式簡單有效,解決了不少問題。

為了宣傳新教育理念,我們勞逸結合進行輔導。在休息時間我們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使學習生活不再枯燥無味,緩解他們的腦疲勞。同時,我們將在學校學習的簡筆畫繪畫技巧和毛筆的簡單使用方法教授給了孩子們。一聽要畫畫和寫毛筆字,他們熱情高漲,學習勁頭十足。經過我們耐心的講解和示範,孩子們精美的作品逐一展現在我們面前。我發現山裏的孩子極其聰明,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只是因為條件的限制,扼殺了他們某些方面的天賦,希望山裏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條件早日和城市接軌,讓山裏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當天作業輔導活動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學院的科研處處長張運良、院團委書記袁衞敏、院團委副書記李昉、團委劉立焱老師和鎮上的領導們來看望慰問我們。領導看到孩子們的作品,對我們的實踐活動給予大力肯定和支持,併為我們帶來了生活必需品和捐贈品。孩子們的表現、領導的表揚和肯定,無疑是我們幾天汗水付出最好的回報,我們為自己的付出感到自豪。

4.貧困走訪 政策宣傳

實踐活動得第四天,我們按計劃一部分人深入大山、走進農户、貼近農民,宣傳“三農”新政策,宣傳XX西安世園會相關知識,並對當地教育情況做初步瞭解,宣傳我校相關政策,一部分人繼續對孩子們進行作業輔導活動。我們大清早就開始進山,將提前準備的宣傳資料散發給村民,並和村民進行交流談話。“三農”政策在當地並不陌生,村民大多都有了解,他們表示已享受到政策的實惠。也有不少人詢問有關世園會的知識,我們將自己知道的一一告訴了他們。

經過我們的努力,聯繫到了我校文學院0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陳海水。她本人屬我院貧困生,家境確實艱難。她家有4口人,父親在外務工,母親在家務農,其弟還在讀書,生活極其不易。她本人表示已經享受到我院貧困生的福利,並説在學校的資助下她才得以繼續就讀。

實踐第五天,我們得知我院09級學生龍瑾同學因意外車禍受傷。她本人也屬我院貧困生,品學兼優。我們去走訪看望了她本人,希望她早日康復。

5.教師交流 教育調查

我們計劃與當地學校進行溝通,在龍瑾學姐的幫助之下,我們聯繫到當地兩所學校:寧陝國小和皇冠國小。寧陝國小是寧陝縣的重點國小,裏面設施齊全,教學質量較高,而皇冠國小教育教學條件相對較差。經過和老師們的交談,我們瞭解到了這裏教育教學的整體狀況和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狀況,這裏的教育資源還算充足,但是需要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年輕的血液。

與那些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交談之後,我們受益匪淺。老師們的教學經驗是課本上學習不到的,我相信這次經歷對我們走上教師這一職業有着莫大的幫助。

6.離別匯演 情誼難捨

7月20,是我們實踐活動的最後一天。大清早起來,我們將此次募捐的物品整理好,等待孩子們的到來。沒到約定時間,孩子們就早早地到了,不少孩子給我們帶了自己家裏的水果,牽動了我們離別的心,想着就要離開這裏,離開這羣可愛的孩子,心裏莫名的難受。

為了留下更多的記憶,讓我們的實踐活動不留遺憾,我們舉辦了小型的文藝匯演。文藝匯演在村委領導謝書記的講話中來開了帷幕。為了慶祝建黨九十週年,隊員馮海龍給我們帶來了一首紅歌《北京的金山上》,贏得熱烈掌聲。李倩小朋友也不甘落後,一曲《愛的供養》令我們震驚。我和張豔、楊樂、謝文軍合演了一出《三句半》,惹得大家笑容連連。接下來的我們和小朋友一起唱兒歌。我選的是《粉刷匠》,儘管唱的不是那麼動聽,可快樂的氣氛令我忘卻了離別的憂愁。

文藝匯演在我們合唱主題曲《明天會更好》中結束。

演出結束之後,我們進行了捐贈儀式,將我們募捐道德物資交到了孩子們手中。我們一起用彩筆在白色橫幅上繪畫出了心中美好的嚮往,在“同在一片藍天下 心手相牽助成長”的橫幅上寫下了自己的姓名和願望,表達出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們將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實現這些願望,讓他們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們坐上離別的車時,許多孩子哭了,惹得我們心裏不是滋味。千里相會終有一別,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那個留下眾多記憶的地方。

三、實踐心得體會

在為期一個星期的下鄉過程中,我們做了許多,走訪、座談、參觀學習、交流體悟。這短短七天的實踐路途並非一帆風順,相反卻是坎坷前行。在實踐時,農户表現出的熱情讓我們很開心,但他們無法使用普通話與我們交流讓我們的交談有點艱難,快速的方言着實讓人難以理解,不過失落並沒有挫敗我們對實踐的熱情,我們不斷努力,逐一分析,慢慢解決了這一問題。實踐出真知,古人誠不欺我也。只有親身參與經歷實踐,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收穫,不斷完善自身,真正意義上的鍛鍊自我,以在將來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務他人。

記得聊天時有學生説他們都很喜歡我們,喜歡我們教唱歌、搞知識競賽、趣味遊戲等等課堂和活動,這些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他們平時學校正常上課都沒有的。我想,很多同學聽到學生這樣的評價都會感到欣慰。

七天如白駒過隙般劃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

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説起我們這些大學生,空有書本知識,到基層鍛鍊的機會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層的確可以鍛鍊人,能將人的優秀品質充分展現。基層是苦,條件是差,可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況且基層是那麼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能參加這次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深感榮幸。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見識世面,增長才幹,以實際行動去回報。七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着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寧陝縣城關鎮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一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更是當地人的勤勞、豪爽、熱情的生活作風,在告別了當地的父老鄉親們,我們又將背上行囊,返回學校,走入一個新學期的開始。

這趟三下鄉之行,我們下鄉的隊友都認真熱情付出了,儘可能把知識帶來的樂趣和外面的精彩向他們呈現,激發他們的自信和對未來生活美好的展望;我們無法預知短短的七天能在那些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説,經歷過了,意義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