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十一篇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

在這個暑假,我有幸參加了生科院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併成為達茂旗小分隊的一員,我們在觀摩達茂旗農牧業局重點項目基地建設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十一篇

在我個人看來,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實踐出真知,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想成為21世紀的合格人才,必須跨出校門,走向社會,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從實踐中不斷分析、總結,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可以幫助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盲目自大,也不過分自卑。社會實踐,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着很大的幫助,對我們的事業心、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幫助。回顧這次社會實踐,我覺得很有意義。生命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奇遇,在行走中邂逅美麗的風景,是驚亦喜,觀望着不同的人在我生命中往來穿梭,偶爾在陽光下微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過程卻很美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我明白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2

這次的實踐主要是以大二的學姐學長為主,所以在最初的日子裏感覺自己真的沒有幫上什麼忙,只是從開始的會議瞭解到的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形式開展社會實踐,去什麼地方進行社會實踐等等,就這樣每次的探討之後結果、方向還是收穫甚少、知之甚少。

不過實踐最終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學長、學姐努力之後定格,我們確定了主要的負責老師,明確了我們調查問卷的主題“有關蕪湖市產業模式的問卷調查”,想必你也能從我們的問卷主題中瞭解到我們的實踐方式也主要是問卷調查,在我最初看來真的沒有什麼亮點,會有多大的意義那?真正實踐之後我不再認為它的簡單。

每一年的暑期“三下鄉”不僅僅是我們那學校堅持的品牌,也成為我們大學生主動接觸社會,瞭解不同地域人文地理的良好機會。因此學校對每個團隊都是進行嚴格審核,這次我校的團隊有走向外省的“五四青年學校陝西下鄉支教隊伍”等等,我們在本市的養老產業團隊當然也得到學校、學院大力支持,獲得“學校重點團隊”稱號,所以我們的在其中的實踐調查也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的調查方式主要是以問卷為主,因此我們耗費較長的時間進行問卷的製作與修改,入黨申請書問卷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18-60歲的青年、中年羣體,另一種是面向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種問卷形式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不同羣體對養老產業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也方便之後的信息整理。

真正的調查開始之前我們進行了活動的啟動大會,對相關的人員、地點進行進一步的安排,老師在會上也給我們提出較高的要求,希望我們獲得突出成績。此刻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和激情……(第一天我們滿懷鬥志踏上“南瑞”的調查之旅)

第一天我們滿懷激情上路。

我是學習社會工作的專業的學生,也開始剛剛接觸了問卷的製作,在課下也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因此我感覺我們這個問卷調查還是蠻簡單的,不就是做做問卷,訪問幾個人就可以的事情嗎?其實非也,在實際的調查中,首先: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人羣,之前我們的問卷是在校園中進行,大部門同學還是很願意和我們進行合作,現在我們的問卷是在學校外進行,有的人會忙於手中的工作不想搭理我們,有的人認為我們這樣的表面性的調查不能產生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因此也不會配合我們,其次,每次的入户,那些冷不丁的回答,那些拒之門外的行為真的很受打擊,這種種的碰壁之後可能會降低我們原本的積極性。原來每一項工作的背後都會有它的無以言表。

這樣伴着一天奔波的勞累,伴着第一天突如而降的雨水,載着那種對社會的小小感慨,載着那種稍稍的同情之心,就這樣五味般的心情結束了第一天的調查之旅。

就這樣回去靜靜地坐在那裏,不知多了怎樣一種心情;就這樣回去慢慢的沖洗,想要衝洗這一天的不快和複雜;就這樣又奉命去開今天的總結大會。

每個負責的組長道出今天的調查經歷,進行調查交流,分配之後的任務,偶爾的嬉笑聲中傳達了內心觸動之後的放鬆。

晚上一個人的宿舍,想起了今天的調查。

一個六旬以上的老奶奶站在垃圾桶旁邊,遠遠地就看着我們這些尤為顯眼的學生,我走過去,説明我們是安徽師範大學的學生正在進行一項有關“蕪湖市養老產業模式的調查”,不知能否有時間接受我們的訪問,她竟然很欣喜的答應,在訪問過程中,我瞭解到她現在是一個人生活,除了政府每月的280元補助沒有其他的生活來源,加上兒女不孝順,平時也只能撿些垃圾進行自我補助,當我問到:“您願不願意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時候,她説自己身體還算健康,自己一個人生活很好,追其原因是擔心生活方式的不同,擔心對子女造成的麻煩。像這樣的回答在調查過程中我聽到很多,雖然當今中國還是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但是大部分的老人還是認為自己如果身體健康還是不願意麻煩子女。

在調查中有一個小區幾乎就是個老年人小區,裏面有很多的獨居老人,他們一方面對我國的政府養老,社區養老存在較大的不認可,另一方面又儘量不想打擾子女的生活,選擇獨自生活。儘管他們有時孤獨,就這樣一個人,但是還是一如既往努力為子女着想。

還記得那個40歲左右的阿姨家裏有一位老人,老人不能自理卧病在牀,自己下崗照顧老人,説出這樣的一番話:像老人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多一點關懷,好好照顧他,像我自己有一個小孩,以後要承擔着四個老人,等我老了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那時候我還是會選擇去福利院……

今天我們中國的養老模式主要有家庭養老、政府養老、社區養老。今天的城市家庭當然還是以家庭養老為主,但是出現的一些家庭等問題也讓我們看到了家庭養老不能滿足當前或者以後的養老。

其實我們的政府養老、社區養老現在還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現在社會在不斷髮展,老齡人口也不斷增長,今後我們也會面臨想發達國家、城市一樣的老齡化問題,我們如何解決?如何讓老人在晚年快快樂樂?如何讓家人社會對我們的養老方式放心?這些都是真實可見的問題。

今天我們的養老模式調查是一個面向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不僅僅是想讓我們的調查獲得多大的成績,還想真實的看到我們調查之後反映的社會問題儘早的得到關注。希望這些在青年時做出眾多貢獻之後,社會在他們老年時仍舊給於關心關注。

今天的我們不僅是要好好學習,也要努力學習關心他人,關心父母,報答社會。

後記:

第一次參加這樣大型的社會實踐,第一次這樣認真的接觸真實的社會,雖然讓我有幾許失落,有時想過放棄,但是他給我了深深的記憶和學到了難忘的人生道理,我也期待再一次社會實踐。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3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夢,即使彼此不相同,能夠與你分享,不論失敗成功都會感動;愛,因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世界就像迷宮,卻又讓我們在此刻相遇,相逢在黔江水田鄉。——題記

沒有人天生就有一雙能飛的翅膀,因為愛才能飛翔。傳遞愛的訊息,追迅夢的足跡,是我們三下鄉服務團每一位成員的職責。夏天的風,有陽光般的味道拂過心田,掀起陣陣熱浪。還記得我們為社會實踐準備的日子,有過迷茫,有過身心疲備,但我們仍舊堅持着,依然滿心期待着。

當車載着我們抵達黔江是,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感覺新鮮而奇妙。雖然經過了7個小時的路途,住宿條件也不是很好,但這裏人民的熱情卻讓我們感受到了親切,絲毫沒有減退我們的激情。簡單安頓後,我們就投入到了準備活動之中。

我們參觀了養蠶基地,相關負責人給我們仔細講解了嫁接等我們所關心的一系列的問題,第一次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我們在學校更多的是學習理論知識,真正獲得實踐的機會是少之又少的。同學們沒有放棄任何可以學到東西的機會,認真的聽着老師的講解,並做好筆記。讓我們受益不淺。

我們走訪了偏遠山區的留守兒童户,他們雖然身處大山之中,卻從未放棄對知識的渴求;雖然家境困難,卻從不輕易認輸。他們堅韌,執着。當看到張貼在牆上的獎狀時,他們滿臉的幸福和滿足。

我們額感觸頗多,他們雖是留守兒童,卻志向遠大,目標明確。他們很聽話,很有才氣,當聽到“鳳凰傳奇” “月亮之上”時,你能想到他們是留守的花朵嗎?當他們有禮貌的跟你揮手告別的時候。你能想到他們是留守的孩子嗎?他們是多麼的優秀!

在這裏—黔江,我們一起用歡樂和汗水共同編制屬於我們的美麗夢想。酸酸甜甜,苦苦鹹鹹。不僅僅承載着我們實踐隊員的愛與汗水,還盤拖着當地孩子和村民的熱情與愛護。能被孩子們這樣簇擁着,喜歡着,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最動人的場景,最美麗的回憶。

在黔江,我們認識了很多的小朋友,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其實在義教的過程中,大家是辛苦的。孩子們的知識參差不齊,我們很難把握義教的知識的深度。知識太簡單,怕他們不感興趣,知識太難,又怕他們接受不多。並且我們不僅僅要帶給他們知識,更多的是要帶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和我們的經驗,啟發他們去思考,幫助他們確定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我們備課到深夜,在那段與星星,蟬鳴做伴的日子裏,我們付出了汗水,但我們收穫的是一份良知,一份責任,一份希望。我們共同編制了我們的美麗夢想!

我們和他們共同完成了一場美輪美奐的.總結晚會。他們的表現讓人驚豔,那個時候他們是最最可愛的天使,最最漂亮的花朵。當我們告訴孩子們我們將要結束此行時,孩子們再也無法抑制住心中的情感,留下了不捨的眼淚。我只能對他們説我們一隻都在你們身旁。

通過本次三下鄉,培養了我們的社會交際、組織工作團隊協作的能力;增強了我們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實現了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提高了我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磨練了意志,砥礪了品格!相信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都會更加的成熟穩重。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4

xx年暑假,我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抱着貼近社會、鍛鍊自己的願望,也希望為家鄉奉獻一份力,我積極爭取成為了校青協赴宜昌社會實踐小分隊的一員,並進行了為期8天的走訪和調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運用所學,為百姓貢獻一份力量。或許是蚍蜉撼大樹,但相信只要堅定意志,真心投入,總會收到可觀的效果。

經過這次三下鄉,我個人認為,社會實踐給我們這些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學生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這次實踐,讓我長了不少見識,增強了敢説敢做的能力,在個人品質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同時,也磨練了我的毅力,增強了我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社會需要的是真正的實幹型人才,那麼我們就應該努力讓自己符合社會的需求。

八天,我們走訪和調查了120多户農家,交流中瞭解其生活現狀,傾聽其心聲。發放問卷,拜訪當地政府,收集許多有效資料。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和挫折,或熱情的招待,或冷淡的排斥。但我們始終沒有氣餒,即使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也阻擋不住我們前行的腳步。翻山越嶺走過千江坪、樹坪、高峯埡等十幾個村,將真心投入這一事業中,使對沙鎮溪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那些調研的日子早已遠去,可回眸,依然歷歷在目,感觸頗深。實踐中讓我體會了很多東西。

首先是在行事處事方面:

第一、要善於溝通。溝通的學問很深,可謂一門需要長期鍛鍊的技術,也是一門藝術,無論和隊友還是和團隊之外的人,它需要技巧和禮貌,需要聆聽和迴應。和諧融洽的氣氛往往可以令事半功倍。讓人感受到我們的真誠才能很好的交流與合作。

第二、要保持自信的心態,克服膽怯心理。作為唯一本地隊員,我擔負着和農家接洽的任務,要簡單明瞭的讓他們明白我們所為何事。我一直害怕 在公共場合出趟,這個任務於我是一種挑戰。然經歷此行後,自信明顯提升,遇事不再是唯唯諾諾。自信、積極向上的姿態不僅可以激勵自己,也可以感染他人。一個人的自信做成一件件小事,一個團隊的自信則做成一件件大事。

第三、要善於總結。古人一日三省,不思不足以知得失。每一次的總結為接下來的行動提供有效性的借鑑和指導,避免資源浪費,行動宂雜,也提高了行事效率。

第四、要有團隊合作精神。俗稱:“眾人划槳推大船。”個人力量有限,個人能力也有差異,能力再強的人也會有他不可達到的領域。合作時,把眾人的價值和能量充分合理挖掘出來,那麼,團隊的力量就能擴大無限倍。優秀的團隊不需要很多優秀的人,但需要發揮每個人的優秀之處。

第五、做事情要有計劃、有條理,循序漸進,有條不紊。計劃不僅是實際行動方案,還要有預見性。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有預見性的計劃清晰明瞭,在突發和變故來臨時不會措手不及。

第六、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這是實踐順利進行的基本要求,於個人,影響自己行動能力,於團隊,不會讓團隊行動脱節。此次我深有體會,當走過鄉間小路,翻山越嶺遠眺峯羣時,當攀上峯頂,踩着雲彩俯瞰大地時,感慨我們之前有過的體能訓練等素質拓展。

其次是對調查結果的感悟:

第一、城鄉差距之大。據中國統計年鑑xx年統計數據顯示,xx年,我國城鎮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差距高達4倍以上。而xx年沙鎮溪鎮人均純收入1916元。許多家庭只能基本解決温飽問題,低保户數量也比較龐大。有的村民看着城鎮的繁華也不禁舉債換新家居。城市的發展之快,是否真的拉動了鄉村的前進?

第二、官民差別之大。記某一村委書記以少量田地少量收入建起豪華洋房,西裝革履,家居潮流,而許多村民雖有大片柑橘園卻任然寄住於飄搖土屋中,衣衫襤褸,生活拮据。這樣是否真的可以以先富致後富?看他大氣的言語,感受不到為民致富的誠意,那麼做官所為何?

第三、政策對策差別之大。相關部門介紹到,在發展上,安排有技術人員指導,也有技術方面的講座。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先進政策與農民落後思想的衝擊,產生誤會以至於農民感受不到政府的好;再如指導的形式虛化,沒有落實,使農民有種愚弄的感覺,對政府更是有了牴觸情緒。這樣幾乎等同於農民自己摸索着前進,要改變現狀前景不佳。必須解決好政府與農民之間的矛盾才能推進更快的發展。

第四、投入收入差別之大。無論是柑橘、茶葉等種植户還是生豬養殖户,因化肥農藥、飼料價格之高,柑橘等產品收購價格之低,淨收入無幾。純樸農民也頗為無奈,想棄田打工,卻不忍拋棄多年心血,年復一年地輪迴這個高投入低收入的狀況。他們的熱忱和真誠又該以何為報?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一份付出,一分收穫。讓我得到錘鍊、啟發,讓我多了一份生活體驗,實踐經驗和組織活動能力,所帶給我的是在書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

此行,體會到了實踐的快樂,也感到了所學知識的不足。在今後必須繼續更加努力學習,學好專業知識,全面發展自己,在實踐中長知識求發展。在今後還將面對更多問題,將承擔更大責任,要認清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有客觀評價,不斷突破,才能不斷進步,並在其中更加成熟和真正走入社會。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5

為貫徹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等5部門《關於組織開展xx年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精神,我校團委於6月下發了“關於組織開展xx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通知對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作了全面的闡述,並對活動主題、內容形式作出了初步的規劃;校團委緊接着又在七月下發了“南京農業大學xx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方案對暑期社會實踐的安排作了周密的部署,各學院結合專業特點,採取不同的方針路線,開展豐富多彩,不同內容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旨在加強我校青年同學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他們將在實踐活動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院組織“新農村建設”博士生考察服務團於7月8日至11日在連雲港東海縣進行為期四天的新農村建設實地考察。同學們本着“磨練自我,服務農村,造福社會”的宗旨,認真紮實地組織開展了本次暑期“新農村建設”社會實踐活動。

(一)籌措準備階段——未雨綢繆、加強組織

1、認真動員,精心組隊。按照慣例,本次的實踐活動除博士生外,主要由xx級本科生組成。由於本科生對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相對有限,因此加大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必要。通過文件通知,材料學習,使得全院本科二年級的同學對社會實踐有了全新的、更為深刻的認識。早在6月底,本科生部的報名工作就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報名人數眾多,遠遠超出需要的人數。經過對所有報名者各方面能力與素質的綜合評定,最終確定了成員名單。7月7日,在院團委學生會例會上,輔導員莊森老師就暑期“三下鄉”人員名單進行了口頭通知,會後學生會辦公室正式下發通知,正式確定了高傑、陳瓊、甘立勝等十名本科生成為隊員。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實踐服務工作的不同需求,學院還召集了不同年級,不同的學歷的成員,總共有兩位老師、四名博士生、一名碩士生和十名本科生組成了新農村建設考察服務團。

2、加強組織、明確分工。考慮到服務團成員特殊的專業背景和應對考察的實際情況,新農村建設考察服務團一行17人被分成兩個小組,每一組有一位老師帶隊,分別前往連雲港市東海縣不同的鄉鎮進行實地考察。在深入各個村走訪農户的時候,分工則更加細緻,每個小組都又被分為三個小分隊,分別前往不同的農户家進行調研。同時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考察團內部也成立了專家組、宣傳組、博士組、本科生組等,各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便於社會實踐工作的順利開展。

3、熟悉情況,擬定實踐內容。新農村建設考察服務團在下鄉之前,就通過因特網查詢了東海縣以及石榴鎮、房山鎮的詳細情況,結合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情況,擬定了以科技支農和農業區域規劃為主的活動內容,選擇了農業經濟發展情況瞭解、農村現狀問卷調研和召開新農村建設主題座談會三個調查步驟。

4、領導重視、專家指導。學院歷來十分重視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在動員大會上,院領導對此次“三下鄉”做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要求各隊在“三下鄉”活動中不但要規範化,還要基地化、科學化,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領導的一席講話鼓舞了“三下鄉”志願者,也使得我們在下鄉過程中要注意許多以往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學院還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帶隊進行指導,保證實踐工作的順利完成。另外,還邀請前兩年參加過暑期“三下鄉”活動的同學在全院召開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經驗總結交流會,為這屆服務團成員提前熱身。

5、積極準備調研問卷、宣傳資料。為將此次考察活動進一步深入進行,考察服務團精心準備了調查問卷。指導老師和隊員們一起,在學習黨中央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和材料的同時,通過網絡、相關書籍、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條文,以及學院專家、學者的建議,編輯整理了“新農村建設”調查問卷。另外為達到“送科技到户”目的,服務員團結合當地實際,通過精心挑選,還帶去很多科技宣傳資料,向當地羣眾發放。

(二)實地考察階段——不畏艱苦,依託專業為農民服務

1、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農業生產排憂解困

7月9日上午,在團縣委李書記的帶領下,第一小組前往縣城郊石榴鎮進行參觀考察。鎮韓書記負責接待工作。農經站範站長對石榴鎮農業生產狀況作了一個簡要介紹。石榴鎮地處城郊,利用地理位置及交通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現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種植以簡易拱棚等為主。農業企業,大户養殖少,種植面積廣。接着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參觀了當地的蔬菜種植基地和果樹栽培基地。

行動二、參觀楊圩村果樹栽培基地。該鎮桃樹種植面積達80畝。據包產大户李蘭廷介紹,當地土質適於種桃,尤其是黃桃,品質好,個頭大,成熟期早,頭年畝產達20xx斤,第二年就能達4000斤,第五到第七年就能達10000斤。他已投資7萬元在自已的40畝桃園上。但在實際栽培中,他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他種植的黃桃雖然口味香甜,但是因為侵染病蟲害,賣相不好,只能銷往罐頭廠進行深加工。除此之外,由於黃桃採收後,果肉容易變軟,在自然條件下貯存期限不宜超過一天,大大影響了其經濟價值。他也曾請了技術人員幫其處理,但是光治蟲不治病,效果並不明顯。見到南農大學生,他分外熱情地介紹了自身情況,並希望師生能為他提供幫助。實踐隊員們返校後經過多方求證,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法,並以信件的方式告知了李蘭廷。

與此同時,第二小組一行7人在縣農業局刑局長的帶領下,由農學院段平華老師帶隊,前往房山鎮。在房山鎮政府,尹鎮長對該鎮的農業生產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後,隊員們先後走訪了興谷村和山前村。通過與農户的深入交談,隊員們瞭解了該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情況,在調研的同時服務團還針對農户的需要發放了一些農業科技書籍、回答了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受到了農民的廣泛歡迎。

2、走訪農户,深入進行訪問調查

7.9下午,新農村建設博士考察服務團一行17人兵分兩路分別去東海縣不同的鄉鎮深入農户進行調研.第一小組7人跟着帶隊老師去了石榴鎮.上午參觀了蔬菜種植基地和桃園之後,隊員們就馬不停蹄的帶上調查問卷,農業科技讀物和一些贈與農民朋友的相關資料開始了調研工作。

第一小組又分成了三個小分隊,開始入户調查。一開始村民有牴觸情緒,覺得調研是搞形式主義,經過隊員們的耐心開導,和農民朋友們坦誠交流,他們才逐漸不再拘束不安,而且還向隊員們訴説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在調查中大家發現村子裏大部分村民的生活還算富足,但是貧困現象還是客觀存在的。

農户乙,51歲婦女,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生活也不和睦,經常因為經濟問題而發生爭執,説到這裏,乙潸然淚下,為自己的悲慘遭遇而感到痛苦不堪,她很希望能夠住到鎮上,但是因為沒有錢,這個願望不能實現。

農户丙,以前的老村支書,備受大家的愛戴,是大家公認的不貪污,不受賄,不拿公家的一針一線的好乾部。但是退休以後基本生活卻得不到保障,他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救濟。

農户丁,他種植的西紅柿因為病蟲害而潰爛,嚴重影響了西紅柿的經濟效益。目前,這一病蟲害沒有辦法根治,丁希望得到時間隊員們的幫助,解決這個難題。隊員們已經把情況詳實記錄下來,並在返校後的第三天通過多種途徑找到了解決方法,並告知了農户丁。

村民中部分人不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況,對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知之甚少,並沒有親身體會到實際效果,覺得只是一個形式而已。但是由於近年來上級加大了檢查力度,亂收費現象有了很大改觀。可是村民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公共設施十分欠缺,教育情況也不容樂觀,村裏只有國小一到三年級,看病也只有一家小小的門診,每家都是用自家建設的簡易廁所,不但不衞生,而且不方便,環境衞生狀況令人擔憂。村裏的垃圾長期沒有人清理,很影響村容。

第二小組在房山鎮進行問卷調研。通過調研,隊員們瞭解到,該地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在規劃好的350畝地上建設好整齊的房舍、便利的交通、完備的公共設施等,真正達到新農村要求的“發展生產、經濟增收、管理民主,整潔衞生、鄉風良好”的標準。調研的同時隊員們和農户熱情交流,可以看到農户對新農村建設的滿意和對未來的期待。

3、舉行座談,加強與地方政府聯繫

新農村建設考察服務團多次與當地政府舉行座談會,既交流了經驗,也加強了與當地政府的聯繫。

7月8日晚,服務團與東海縣團縣委和縣農業局的各位領導共同召開座談會,會議就如何實施和開展“新農村建設”這個中心問題展開,雙方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會上,邢局長簡要向大家介紹了東海縣的當前農業發展狀況和農村建設情況,客觀的分析了當地農村建設以及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徵對這些問題,大家展開討論,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方案:新農村建設不僅要趨利,更要弊害。優勢要進一步發展,問題更需要儘快解決,而服務團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去解決問題的。

東海縣團縣委和農業局的領導們肯定了服務團此行任務的重要性和艱鉅性,明確表示要大力支持服務團的工作,並積極配合接下來的的下鄉調研活動,給隊員們的工作減輕一些壓力與負擔.縣團委和農業局表示一定輔助和配合服務團的新農村建設服務工作,並儘可能得為大家提供一切能夠提供的資料和文獻.

本次座談會取得了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為今後下鄉調研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思路,也加深了我們對當地實際情況的瞭解,使調研工作得以更加順利的展開。

7月10日上午,服務團與連雲港東海縣當地政府召開座談會。會議由農業局黨組李書記主持,東海縣王副縣長在座談會上了發表了重要講話。

王副縣長在座談會上對於新農村建設的相關問題作了重要報告,在報告中他對東海縣的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實施作了總體規劃,從糧食生產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政府政策引導到龍頭企業扶持等眾多方面做了詳細介紹。並且以圖表的形式分發給在座所有與會者,讓大家都參與到東海縣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大討論中。

會上,實踐服務團的成員們就水稻種植,蔬菜栽培等問題和與會的作物栽培專家,植物保護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發展東海縣的特色產業蔬菜、瓜果生產獻計獻策。同時,對於農業產業化經營,集約化生產在東海縣的實施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高度評價了東海縣農業產業所取得了成果,並進一步展望了東海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前景。

本次座談會是對這四天來的實踐活動的總結,肯定了大家在考察服務過程中做出的成績,同時也讓大家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考察服務工作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

(三)實踐總結階段——認真總結,讓實踐效果更加深入

在xx年暑期炎熱的日子裏,在團省委的關懷指導、學院領導的關心以及連雲港當地政府支持下,在帶隊老師和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給連雲港的農民朋友帶去了知識,帶去了技術;為當地農民朋友解決了一些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困難,為農民朋友辦了幾件實事。

2.和當地政府加強了聯繫,為以後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開了一個好頭。

3.為當地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獻計獻策,為農業區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儘快實現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4.通過深入農户問卷調研或得了很多有關新農村建設的第一手資料,為農村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貴材料。

5.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不僅宣傳了農學院,更提升了南京農業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南京農業大學始終活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第一線上。

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受到當地政府以及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受到社會各界以及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其中,新華社、新華網、新浪網、中央政府門户網站、西部在線等媒體都對這次農學院赴連雲港考察進行了詳細報道,在我校新聞網的要聞導讀上也可以看到相關鏈接。

實踐隊員們不怕苦不怕累,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利用自身優勢,發揮專業特長,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為農民朋友辦實事。正如農學院黨委戴廷波副書記一再強調,“我們下去(到農村去),是去解決問題的,不是走走形式”。

通過實踐,同學們豐富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隊員們的人際交往經驗,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專業定位,堅定了人生的奮鬥方向。實踐隊員們用知識去貢獻新農村建設,用實際行動去服務“三農”,詮釋“八榮八恥”,實踐青春諾言。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6

7月22日早上7:30,我們開始了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地點是山東省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下面首先就周家村的概況介紹如下:全村230户人,800口人,住房面積200畝左右,耕地1550畝。共有西瓜、葫蘆、花生、辣椒、蘋果、黃煙等共六個經濟項目,其中辣椒、西瓜和葫蘆為產種經濟項目,年畝收入分別為:xx元,4000元及5000元。近來有種植了柿樹,共6000棵左右,其中5000棵已掛果。現在,周家村的人均貿收入已達到3800元,遠遠超出了周圍的村莊。

周家村是一個曾多次被評為省優秀標兵的村子,在去之前,我就在報紙上看到了《周家村三問》這篇文章,對周家村有了一個初步瞭解。當時同學們都不大相信報紙上寫的,認為哪裏會有這麼守秩序、講文明的村莊,那都是寫出來的。但後來經過這幾天在周家村與領導們、村民們、孩子們的交流,對村莊的農舍、經濟園、高效田的餐館,大家都不得不佩服,無一不被周家村精神所感動。

我們一進村子就被寬敞的馬路、整齊劃一的農舍、還有馬路兩旁的柿子樹深深吸引住了。大家都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周家村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周圍的村莊,使得周家村發展如此迅速。經過五天的觀察與體驗,我認為這進步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國家政策好;二是領導踏實能幹,為農民切身利益着想;三是村民素質高,精神文明建設好。下面,我就這三方面説明如下:

第一,首先説國家政策好。雖然是在農村,但對外開放,引進外資這些似乎只在大城市才蓬勃發展的現象卻在這裏同樣影響着農民的生活。説起地裏的西紅柿,大家叫它南韓西紅柿,説起地裏的西瓜,大家叫它香港西瓜。這裏的地大多是一些以培育種子為目的的種田。村裏提供土地和勞動力,在技術人員的定期指導下,種植外國公司提供的種子,收穫後,在由外國公司將產出的種子照價收回。種這樣的地一年純收入兩萬多人民幣。近來上級政府又要求農村上項目,發展鄉鎮企業,要進一步發展農村。雖然現實中還存在一些困難,但這畢竟是農村發展的唯一出路。在與農民大叔、大嬸們一起幹活時,他們説到?"這村裏的地種的再好也就這了,只有靠辦企業了。這些樸實的話語中深深體現了對發展鄉鎮企業的急切盼望與堅決支持,希望幾年後,我們重訪周家村時,那裏已經成為另一番新景象。

説到村領導,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周書記,周書記74年擔任村書記,是這個村的一把手,有五十多歲了,卻仍舊那麼精神,每一個眼神中都顯示着他的堅定。第一次知道他是在三下鄉開始的大會上,他一番樸實的發言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後來我們慢慢了解到,自周主任接任一把手以來,本村從未出現一例刑事案件,甚至民事糾紛,多次被評為優秀村莊。近年來大力發展果園,引進科技,發展高效田、種田,農民生活有了很大進步。

有一天下午,我和一個同學到我們的學生周小菲家的西紅柿地裏摘西紅柿時,問起小菲父母,咱村的經濟是怎樣發展起來的,他們無不感歎道:多虧咱們領導好,常出去跑跑,給咱們聯繫種田,還常常拉咱們出去參觀,開眼界,學經驗。但是每當問起周主任時,他總是謙虛地説:咱文化水平低,就要多學習,咱是怕了拿鄉親的血汗錢搞不出名堂。沒有科學,現在搞什麼也不容易。想搞鄉鎮企業,可我快下任了,在我手裏怕是搞不成了,我就希望像你們這些有文化的人能多來指導指導,幫幫咱們周家村。説到這裏,周書記不禁歎了口氣。聽人説,去年周主任患中風病,但很快就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康復了,連醫生都佩服地説?"從沒見過這門堅強的人。真希望周家村的下一屆領導班子能做得更好,完成周書記和村民的心願。

第三,再談村民的素質。周家村近年來從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或民事糾紛,並多次被評為優秀村莊。此外因村內規劃整齊,人人愛護馬路,注意保持環境,周家村也多次被評為衞生村莊。這一切都與村民們的共同努力分不開。大叔大嬸們總是非常熱情好客,在門口一遇見我們,就要招呼我們進去吃瓜,往往令人盛情難卻。當我們開聯歡或放電影時,學生們及一些家長也都積極地參加配合,讓人有回到家的感覺。家家門口都有柿子樹,但是柿子熟的時候卻沒有人採摘,他們説這是集體的財產,除非等到全村統一行動,全村老小沒有一個人去動它。每次村裏召開全體村民會議時,再有農活,大家也都無一人缺席,共同討論村子的發展前景。至於每次村裏請科技人員來宣傳科技知識、做講座時,大家更是積極響應。在和村民一同聊天時,有一位大叔對我們説?"咱們農民平時看報紙不多,可國家的事啊,咱也得放在心上,7月30日晚上,俺們一家人一起看電視,知道咱們國家申辦奧運會成功了,馬上拿出家裏的鞭炮慶祝。而且,我們一家人商量,就算再苦、再累,咱也得供孩子上大學,將來有出息了,一起到北京看奧運?"聽過這一番樸實並充滿了愛國心和對未來美好憧憬的話,我們深深體會到了當代農民眼光的遠大和用科學文化發展的決心。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7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由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等中央有關部委聯合推行的一項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是統攬大學生課外活動的龍頭工程,在活躍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為此,信陽師範學院物電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特組織大學生素質拓展服務隊,深入息縣張陶鄉的農村家庭、中國小校、建築工地和田間地頭開展問卷調查、體驗農活等各項活動。

7月9日,素質拓展服務隊一行走訪農户家中,向羣眾們發放調查問卷,並與之親切交談,充分了解了農民生活現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中,隊員們發現農村自治、法治、合作醫療、環境、教育、科技、文化、衞生等問題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問題。要做好新農村建設,必須從農民羣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7月10日,大學生素質拓展服務隊在張陶鄉初級中學開展了多彩的文體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素質拓展服務隊隊員首先詢問了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情況,並給予了耐心指導。隨後,大家來到操場上興致勃勃地參加了“袋鼠跳”、“螃蟹背西瓜”和“趣味接力”等體育活動,儼然一場小型的趣味運動會。雨後涼爽的風夾帶着孩子們陣陣爽朗的歡笑聲縈繞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此外,大學生素質拓展服務隊來到建築工地幫工人們揚沙、運土,並瞭解其家庭、生活及勞動狀況;服務隊還深入農田,幫村民鋤草、犁地,充分體驗勞動的艱辛。

這些素質拓展活動培養了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達到了實踐育人的目的。同時,大學生的素質拓展活動也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於同學們更好的服務“三農”發展,建設美好中原。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8

金工實踐是一門基礎課程,主要是對機械設計,機械工程學生是一門必不可少的選修課程,針對於我們安全工程系的學生來講,瞭解機械的運動,工作基本原理,才能很好地對工作環境的安全狀況更好地分析,對安全的鑑別,安全評價更有指導意義。

短短的金工實踐過程結束,這次不僅是簡單的技能實踐,讓我真正體驗了ner的名言,“如果我們將我們學過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最後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讓我體驗了,鄧小平爺爺所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讓我真正體驗到“紙上得來終覺淺,欲知此事需躬行。”讓我真正體會“我聽到的我會忘掉,我看到的我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我每次實踐結束後,都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我實踐的學得了什麼呢?

我不能保證我實踐的每一個工種我都學會,但我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對我來講,如果把我所沒有實踐過的任何一個工種給我,我會看説明書,查閲資料,能獨立完成每種技能。清華大學的師傅們耐心地從原理給我們講解每一個工種的基本原理,給我們講解適用範圍,然後給我們演示,讓我們知道每一工種“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讓我們理論到實際,在鑄造實踐期間,實踐的每一步都是那麼簡單,但是我有的看師傅演示後,自己操作是還是不會,師傅會給我耐心的提示,讓我親自領會要點,如果我會了,師傅會給我其他問題,讓我開闊視野,在鑄造期間,師傅講解整模造型,讓我們練習一會後,就給我們一個挖沙造型,讓我們先做完的同學自己做,自己思考,後來師傅在給我們講解挖沙造型,師傅們這種讓我們思考的方式,讓我體會了李開復老師所説的那句話,“我不敢保證你們在大學能學得任何技能,但我敢保證你們學完大學以後,將會自己思考,並掌握學習方法,無論你今後遇見什麼新技能,新工藝,你都能遊刃有餘”。

在弧焊過程中,師傅讓我們瞭解了弧焊的基本原理,詳細介紹焊接的相關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項,焊接所產生的氣味和刺眼的光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我們在操作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讓我們練習幾次,甚至幾十次,這對於我們安全工程的學生來講,無疑又極其重要。

在車工實踐過程中,我沒有注意內圓不規則,沒有開車對刀,導致刀具損壞,師傅讓我想一下,給我換了一把刀,沒有批評我,只是提醒我下次小心,師傅的寬容讓我體會清華師傅的寬恕人之心,在數控機牀是,老師先給我們講解原理,教我們編程,讓我們自己按照圖紙編程,讓我學會了簡單的編程,在冼工中,師傅讓我實踐了平面,此輪加工,一不小心,此輪加工壞了,師傅沒有説:“沒有關係,你們在實踐,在學習,你悶在練習,就把它加工完”,在鉗工實踐,用那銼刀在工件上來回幾百次,甚至上千次,讓我體會到了我父母每天在家勞動的辛苦。

這次實踐,我學得不少金工實踐的技能,我真正心得體會不是技能的掌握,技能的練習,而是師傅教給我的自學能力,獨自思考能力,在此感謝清華師傅們在短短的10此課程給我技能,培養我思考能力,自學能力。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9

那個地方,是最美的地方,那羣孩子,是最好的孩子,那裏的人,是最美的人,那些故事,是最難遺忘的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成為我內心最珍貴的回憶,至今回想起來,猶如放電影一般浮現在腦海中。

七月十號我們考完了最後一科的考試,迎來了我們的暑假,於是我開始想象,我們去下鄉的地方怎麼樣,那裏的人會不會不歡迎我們,調研會不會很辛苦,我們能否完成任務,這眾多的問號一一排列出來。十三號,我懷着忐忑、擔心、激動的心情去往下鄉的路上,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汕頭市潮南區司馬浦鎮溪美朱初級中學。初踏入這所學校,一眼就能看到一尊雕像,走近看發現是韓愈,頓時覺得書香氣息撲鼻而來。學校的老師、領導也對我們十分熱情,給我們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並安排我們住下,雖然住的條件無法和自己家相比,但是已經不錯了。

第二天,是我們與孩子們的見面會,是我們下鄉的起點。看着孩子們踩着單車進入學校,陸陸續續走進教室坐好,此時的我還在想,我能否做一個合格的老師,這些比我小一些的弟弟妹妹們會認可我嗎,畢竟這是我第一次當老師。此次見面會,氣氛十分歡快,掌聲不斷,歡聲笑語,感覺孩子們很親切、很歡迎我們的到來。這是我們下鄉一個美好的開始。

我作為調研板塊的一員,在下鄉期間主要任務就是外出調研和錄入數據,我們調研的課題是關於農村養老的問題。每次外出調研都是四人一組,剛開始,大家都沒什麼經驗,再加上語言不通的問題,遇到老人,只是説幾句就被拒絕了,雖然每一組都有一位會説潮汕話的同學,但單單隻靠這個同學是不行的,於是大家開始總結經驗,目標對象最好是中年人,五十歲左右的,在這個年齡段一般會説普通話,那些在檔口做生意的也都會説普通話,亦或是找那些年輕人幫忙問那些老人一些問題。在這幾天的下鄉調研中,雖然天氣炎熱,會遭到拒絕,我們的調研任務還是順利完成,但給我頗多感觸的是那些老人的生活、那些老人説的話。尤其是那天,我們四人走進了一個小巷子,敲開門,是一個小的四合院,有天窗,大約有十幾個老人坐在桌子前糊紙,糊好的紙用來拜神,雖然他們大都七十多歲了,依舊每天義務糊紙,每天都笑的那麼開心;走進另一個小巷子,看見一位五十多歲婦女坐在門檻上拿着工具在做假花,其手法之嫻熟可以看出他們做這個工作已多年,一旁坐着她的丈夫,他們熱情的接待我們,告訴我們他們基本上靠賣假花為生,家中還經常被偷被砸,尤其是門鎖經常被偷,基本上那一帶都經常被偷,而小偷被關進去幾個月出來仍舊去各家各户偷盜,雖然有如此遭遇,生活如此不易,他們仍然努力賺錢養家、送小孩上學。在回去的路上,還有老人向我們招手,邀請我們去家裏喝茶、吃飯,這些樸實的老人説着最普通的話,卻也是最動聽的話,想想我們的生活,真的比他們好太多了,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奮鬥呢?

雖然我是調研板塊的,但也有給孩子們上過課,不過我是第一次上課,沒有經驗,孩子們很活躍,只是我上課上得不夠好,加上上課的話題比較敏感,學生們對我不熟悉,我沒能給他們更多的知識,真希望能有再一次的機會去給他們上課,跟他們一起分享。課餘時間還跟他們一起參加趣味運動會,有拔河、兩人三足、接力跑等等,跟他們在一起很快樂、很充實,他們的笑容,他們的調皮,他們的機智,全都烙印在我的腦海中,猶如一種無形的力量鼓勵着我們這支隊伍前行。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司馬浦鎮溪美朱初級中學有一羣可愛的孩子,他們笑着迎我們來,哭着送我們走,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司馬浦鎮有一羣老人,他們熱心的接待我們,耐心的回答我們的問題。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段特別而美好的時光,它將是我無法抹去的記憶。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0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教育一直是治國方針,農村教育的成功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國民素質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而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肩上的使命要求我們必須去踐行人民羣眾的路線。故我們一行十六人於7月17日懷揣激情踏上暑期實踐之路,奔向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石甕鎮,用我們的熱情與責任書寫我們的支農支教,用我們的行動去了解農村教育。

杜家村基本概況:杜家村位於柞水縣偏東南21公里的秦嶺腹地,平均海拔約1200米。省道307貫穿整個村子,受地形限制,房屋基本是沿山沿路修建,這使村子整體呈帶狀分佈,屬於分散型結構。該村還是全國最大的錂鐵礦區,隨着近些年的開採對河水造成了嚴重污染,但礦山多為外地富商經營很少聘用本地人,故對本村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大。加之本村人均7~8分地且多為山地,退耕還林後多化為林地。故耕地面積少,且作物主要用於自給,僅有少量經濟作物,主要是核桃和板栗,農業收入每年最多XX餘元,故全村1800餘人口中有470餘青壯年常年在外務工,村中多為老人、婦女和兒童。

杜家村國小是一所公辦國小,新建XX年,有14位在職教師,學歷基本為大專,其中師範類院校畢業的有3位,學生約100人。學校有完善的體育器材設備,還有計算機室,平時計算機課主要是練習打字。總體上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相對不錯。

此外九年義務教育政策全面實施後,村民家庭負擔相對減輕。另外學生每學年每人只需向學校交52。5元便可享受陽光早餐。該村學生國小畢業後一般到下樑上國中及高中,由於學校是寄宿制故學生一般2~3週迴家一次。初高中學生花銷主要在生活費和書費上,平均每個國中生每學期花費4000多元。村上絕大部分孩子上完國中以後就輟學去打工或賦閒在家。村中上高中和大學的學生比例很低,分別為4%和2%。此外,由於經濟落後,消息閉塞(大多不知道國家助學貸款的相關政策)使得大學負擔沉重。

我們的工作:

7月17日我們到達杜家村國小後,在教務主任的協助下我們熟悉了學校環境,安排了食宿,待一切都安頓下來後,我們開始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我們先是在村裏的醒目位置張貼招生宣傳單然後走進老鄉家招生,在此過程中簡單瞭解學生的學習、性格等方面的情況,並對村子有了初步認識。待做了簡單的整理後,我們具體安排了支教及後期的調研工作。7月18日我們以杜家村為據點,以杜家村國小為核心的暑期支農支教正式展開。

我們接收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孩子,其中以國小為主,我們教他們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物理、舞蹈、科學、美術、舞蹈等科目。我們的目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學習生活。為保障學生安全,我們每天接送他們上下學。

以國小一二年級為例,起初他們普遍膽子小,不敢説話,作為語文老師,我以語文課為平台,通過講故事消除他們對課堂的恐懼進而誘導他們説話,起初我和孩子們圍圈閉眼講故事,我講完故事後讓他們自由發言講述自己聽完後的心得,或是由我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並作出回答,無論是講述還是回答問題均無標準答案,能説就行,若與伊索寓言後面的啟示太遠,我會利用故事中的一些細節給她們再次講述書上的道理。進行兩天之後,學生們上課積極性明顯提高,開始給我及其他同學講故事,我又將講故事搬上講台,培養他們在公眾面前説話的能力。

此外我們還教他們畫畫,唐詩等,文藝匯演上他們成功的表演了兒歌唐詩串燒,裏面包括:集體背誦《遊子吟》,姜路張嬌合唱《小紅帽》,趙鑫、姬鴻運、楊鴻浪吟誦《鵝鵝鵝》,杜玉潔、唐心語吟誦《春曉》,姜路獨唱領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通過交流我們發現這裏學校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下:

1、 本校老師外出做生意增加家庭收入找人代自己上課情況較多。

2、 上課期間老師缺課不在(1。老師打麻將2。年輕教師上網3。其他)。

3、 老師説髒話,給學生造成惡劣影響。

4、 老師佈置作業過多,沒有度,學生課業負擔過重 (國小一年級學生晚上寫3個多小時作業)。

5、 上課時間不固定。主要是幼兒園,下午1:00放學,家長12:30去接時孩子已到家,由於路上車多孩子年齡小,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6、 幼兒園教學不規範,孩子六歲入校,一進學校接觸的就是國小課本,在接受一年的學前教育後升入一年級。

7、 體罰現象普遍。

8、 中學老師為追求教學質量勸學生退學。

9、 學生課外活動缺乏。

10、 學校學生越來越少

11、 老師跨學科代課現象普遍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

1、 提高老師待遇,加強惠師政策的落實力度,加強對老師謀取第二職業的監督及懲罰力度。

2、 加強對老師上課情況的督查。

3、 規範老師上課用語,加強老師在這方面的評比。

4、 規範老師作業的量,加強減負工作的落實與監督,可以聽取家長的意見。

5、 嚴格執行上課時間表,對於幼兒園可以與家長協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完善的作息時間表。

6、 政府加大對幼兒教育的資金投入與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城鎮幼兒園的費用,規範鄉村幼兒園教育。

7、 關於體罰可以讓家長監督,學校可以以勞代罰,畢竟單純説理對某些孩子無效。

8、 規範老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目的,加強檢舉力度,減少勸退現象的發生。

9、 繼續開展慶“六。一”等課外活動,並在此基礎上,增加其它有益的課外活動。

10、 國家應大力扶持農村教育,均衡城鄉教育發展,遏制鄉村“空殼”教育的蔓延

11、 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學環境,吸引老師。財政開支繼續向農村傾斜,改善農村的教學環境,給老師提供更好的教學設備,更大的發揮空間。鼓勵老師改變教學方法,促進素質教育發展。把師生比例調低,適當增加教師編制,在此基礎上,重視為各科教學配備專職的教師。

此外為了解他們的家庭教育,我們又進行了家訪,下面舉幾個特例。

1、母親一心只為兒成才的鄧成鋼家

鄧成鋼,男,5歲,幼兒園,獨生子。四歲以前由奶奶照看,父母在外打工。四歲入學,母親放棄打工專職在家照看兒子,為兒子買了點讀機,唐詩,故事書等學習用具,還給兒子買了各種玩具,縣裏幼兒園常見的玩具家裏全有,每到節假日帶兒子外出旅遊已增長見識。給孩子買各種高檔的健康零食,早餐讓孩子吃的很豐盛,打破村裏孩子不吃早餐的習慣,肯德基、麥當勞也經常帶孩子去吃或是讓人給孩子帶。但對孩子的穿卻不追求太多。雖然孩子沒有上各種輔導班,但孩子通過媽媽買的各種學習用具在各個方面都有涉獵,孩子雖然幼兒園卻能熟練掌握一年級的知識,在母親的要求下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且每篇日記不少於100字,即使暑假母親也未放鬆他的學習,得知我們來支教,特意跑近十里路將其送到外婆家,上午在我們那兒學習,下午再做2套試題,他所做的每一道題母親都會仔細檢查,在此影響下孩子的作業字跡較其他孩子工整。此外他還有極高的自我保護意識如從不坐未經母親同意或告知的同村人的車,還熟悉知道各種應急電話。為讓孩子有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母親和父親在親友的幫助下在下樑買了房,並決定孩子該入國小時轉到下樑去上。

鄧成鋼母親對孩子學習全心付出的動力有:1、相比自己打工時的艱辛,她覺得兩個姐姐通過學習過上了較好的生活,使她相信“知識改變命運”2、當年她嫁給條件不入她家的丈夫時所受到的嘲諷讓她決心要用孩子的成才來證明自己沒有嫁錯郎。

此外,鄧媽媽還向我們講述了另外幾件事。有一個六歲的小女孩由爺爺奶奶照看,整天都是衣服髒髒的,頭髮亂亂的,臉花花的,學習也沒人管,爺爺奶奶只負責吃飽就完事了。她覺得那樣與養寵物差不多,此外就是另一家姐妹倆也是有爺爺奶奶照看,孩子的衞生習慣很糟糕不説,爺爺奶奶也不給孩子打疫苗買資料,在手足口病流行時期還得了這個病,患病後只當感冒治,後來不見好,在其他家長的強烈要求下才送到醫院才知道得了手足口病,其中一個在縣上治好了,另一個送到西安兒童醫院遭拒絕轉到西京醫院又遭拒絕最終在陝醫大附屬醫院住了一個月才治好,險些喪命。

這些事讓她堅信孩子應該自己帶,自己的孩子自己負責,別人説輕了不是打重承不起那個責任。

2、甘心為子女經受貧困的羅媽媽

羅媽媽,女,年近五十,年輕時因重男輕女未完成學業,因大兒子夭折,婆婆一心要孫子放棄工作,放下要強為羅家生兒育女,現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羅家四姐弟全由母親一人帶大,從小母親教會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享,一個饅頭均分六份每人吃一小塊都不能讓一個人獨吞,造成他們現在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從不獨享美食或其他東西。此外,他們國小時母親每天都會在晚上給他們談心,瞭解他們一天的收穫,即使犯錯母親也從不打罵而是耐心講理以感化他們。現在老大上大學,老二高三(年級前十),老三被下樑高中錄取,老小八年級(始終名列年級前茅),羅媽媽經常給他們的班主任打電話以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遇上週末孩子們回家,羅媽媽無論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和他們談心,瞭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幫他們解決心理問題。羅媽媽也從來不會缺席孩子的家長會。為給孩子起到表率作用,羅媽媽從不在閒時打麻將,除非是家裏有事沒辦法,還有就是從不説髒話,也不背後議論東家長西家短,即使對待刁難她的婆婆,她也全心侍奉。此外還要求丈夫不能在孩子面前説消極的話,因為一次丈夫説一人買彩中了數百萬,導致小兒子去學校後買了四注,兒子一同學把一週的生活費全買了彩票。

羅家的四個孩子品行端正,孝順善良,為那間小小的平房增添無限光輝,也成為羅媽媽一人種地養豬開小商店的精神支撐,更是她不後悔自己放棄工作、夢想的慰藉,也成為羅爸爸願意和羅媽媽再奮鬥十年的動力。

羅媽媽語錄:1、孩子不是生了就完了而是要教育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先從自身做起3、先做人後做事4、現在我把房子蓋起來車買回來,那也不過是一套房一輛車,我和他爸把他們教育好,供他們把書念出來,將來就是四套房四輛車。

3、書到用時方恨少並嚴於律己的王家父母

王媽媽在家帶孩子,王爸爸在外打工,家裏有一兒子,一女兒。女兒小時候,由爺爺奶奶照看,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變得調皮貪玩,所以現在才上4年級而同齡孩子上七年級。兒子也是調皮貪玩,為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母親放棄打工,家也由山裏搬到學校附近,但問到平時給孩子輔導功課的情況時,王媽媽表示後悔自己年輕時沒有多讀書,現在無法輔導。

此外王媽媽還向我們講述了另一件事,就是有一鄰居經常打麻將不在家,對孩子的影響很不好,使得孩子14歲不上學私自和同學外出打工,問孩子原因,説是:家裏成天沒人,自己沒有人管。聽到原因後,母親戒了麻將回家陪孩子,又把孩子送回學校,兒子的學習成績立馬好轉。

4、以黃潔、劉洋父母為代表的含蓄愛孩子的父母

黃潔二年級時父母外出打工把她寄養在姑媽家,一年後性格變得內向,也因貧窮,有了思想包袱,變得自卑,她有很好的朗誦天賦卻不願展示。父母便留在家裏照顧她上學,但由於父親是道士看破了塵世,母親要照顧弟弟妹妹,所以與她談心很少,只是告訴她:“只要你能上就一心學習只管往上上,我們無論多艱難都會供給你的”。只要學校要求的資料都會給孩子買,平時的娛樂就是電視。

劉洋父母物質上滿足孩子,自上六年級來已用了兩個手機。在學習上,放學後督促孩子做作業,對孩子的要求也很嚴格,但是幾乎不和孩子談心,偶爾給孩子講講道理,隨着年齡增長,孩子閒父母囉嗦,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一遇孩子犯錯總是以爭吵收場,不能起到良好效果,也導致孩子在父母面前越來越內向。但父母普遍覺得應該讓孩子上學,因為當今社會如果沒有知識就很難立足,在學習上父母從不吝惜給孩子買學習用具和學習資料,最常對孩子説的是:“好好學習,能上就只管往上上”。

通過家訪我們發現該村的家庭教育和他們村的經濟一樣貧富差距很大,主要問題如下:

1、 父母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少,使孩子與父母關係生疏

2、 孩子過早的拿手機上學,使得上網時間長,每月支出電話費五六十,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學習

3、 飲食習慣不好,父母沒空做飯就給孩子錢買零食,孩子買的多為垃圾食品

4、 父母對孩子打罵過多,鼓勵太少

5、 對孩子的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與引導,使孩子學習無目標無方向

6、 孩子的暑假生活太單調

7、 父母與學校溝通太少,過多的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

8、 家裏娛樂主要打牌、看電視(只看陝西新聞)

9、 國中以上孩子厭學情況普遍

10、 數學普遍較差

11、 少數家長過分溺愛孩子,給孩子買的玩具超過學習支出,替孩子寫作業

12、 留守兒童多,性格內向

對此我們有以下建議:

1、 父母應向羅媽媽學習,適時地經常地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談心瞭解孩子的心理

2、 對於孩子使用手機父母應與學校溝通進行適當的限制,對於手機,父母應依據家庭實際情況及孩子實際需要來決定是否給孩子買,不能盲目從眾,過於滿足孩子物質上的要求。

3、 父母應像鄧成鋼媽媽學習儘量給孩子做早餐或監督孩子的飲食,給孩子講述垃圾食品的危害以確保孩子吃的健康。

4、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批評。

5、 在生活中給孩子設定目標並督促孩子完成,給孩子養成做事有目標的習慣。

6、 暑假多鼓勵孩子走出屋子,離開電視,多和夥伴出去走動,或幫家裏幹些農活,或是在家練習書法等,多鼓勵孩子看新聞,瞭解外面的世界,或是給孩子買些課外讀物在家看。

7、 教育不光是學校的責任,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出配合學校外,要加強與學校的溝通,讓家長會不再是老師的一言堂。

8、 家長農閒時可聚在一塊學些有用的東西,比如:刺繡。以改變打麻將的嗜好,讓王媽媽的鄰居的悲劇不再上演。

9、 孩子厭學是因為不知道學習的結果,家長可以通過身邊的實例給他們講述知識的重要性,實在不行可以讓他們跟隨父輩外出打工體驗沒文化沒技術的苦,以激發他們學習的鬥志。

10、 針對數學較差可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對症下藥,畢竟語文都能學好,數學普遍差不是個體原因。

11、 孩子畢竟都要長大,父母要適時放手,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因為溺愛等於毀壞。

12、 外出出於經濟的無奈,但父母應不時的給孩子打電話進行溝通,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有人要有人疼的娃,增強他們的安全感

通過我們在杜家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對我國目前的農村教育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有了初步認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雖有很多不足之處,卻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希望能對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有微小幫助,能讓更多人關注農村的教育問題。此外也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知識,將來服務農村,回報社會的決心,更讓我明白了我所學到的知識不是沒有用而是還沒到用的時候。同時鍛鍊了我及隊友的能力也增強了我們的團隊意識更擴大了我們西安財經的社會影響力。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1

20xx年7月12日早上7:30,一羣懷揣着夢想與激情,散發着青春與活力的15名川農文法學子浩浩蕩蕩的離開了昔日的象牙塔,前往本次實踐基地——竹鄉沐川,進行一年一度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關注新農村文化建設,關愛農村文化生活發展,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知識,提高農村居民對於文化建設和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度,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繁榮農村文化提供相關實際數據和幫助,組成了四川農業大學文法學院“繁榮農村文化——走進竹鄉沐川”暑期社會實踐分隊,前往樂山市沐川縣金星勝利等村,深入基層,展開“關於沐川縣農村文化生活現狀以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的問卷調查活動。

還記得活動的第一天,我們個個信心滿滿的帶着沉甸甸的問卷,前往勝利村,揭開活動的帷幕。我們用謙遜的語氣請求路人做問卷調查,我們用飽滿的熱情詢問意見,我們用真誠的眼光尋找潛在的“客户”,但是,一個冷漠的.眼神,甚至不會正眼看我們,只是不耐煩的向我們揮手,毫不猶豫的拒絕……這些依然打擊到了我們。在被路人拒絕了很多次後,有的隊員便開始打退堂鼓,覺得傷了自尊;有的隊員開始埋怨他們的冷漠,心想在學校裏做問卷調查這麼容易的事情,為什麼到鄉下卻這麼難;有的隊員望而卻步了,害怕再一次被拒絕。但是,當大家鼓起勇氣,勇敢的邁出去,請做問卷時,還是會有居民很樂意,雖然會被拒絕、會無所收穫,不去做是一定沒有收穫。

平日裏,在學校我們會得到老師、同學的支持與理解,因此,做事情較為順利。但是,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想要做事情,難免會被別人拒絕。有的人被拒絕後,害怕再次拒絕便不再前進;有的人在被拒絕後,礙於顏面便不再繼續。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虛心接受拒絕,從心裏接受,我們便成功了一半,至少,我們不會害怕再被拒絕,我們選擇繼續前進。

我們知道,電影巨星史泰龍十幾年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一百美金,連房子都租不起,睡在金龜車裏。當時,他立志當演員,並自信滿滿地到紐約電影公司應聘,但都因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遭拒絕,當紐約所有500家電影公司都拒絕他之後,他從第一家電影公司開始再度嘗試,在被拒絕了1500次之後,他寫了一個劇本四處推薦,繼續被奚落,一共被拒絕了1855次,終於遇到一個肯拍那個劇本的電影公司老闆時,又遭到對方不准他在電影中演出的要求。但最後,他終成聞名世界的超級巨星。

試問你能面對1855次拒絕仍不放棄嗎?史泰龍能,他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能成功。

還有一個人,他在21歲做生意失敗;22歲角逐州議員落選;24歲做生意再度失敗;26歲愛侶去世;27歲一度精神崩潰;34歲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36歲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45歲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47歲提名副總統落選;49歲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52歲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

這個人是誰?他是林肯,因為他堅信只要接受拒絕,再接再厲,因此能屢敗屢戰,最終成就不凡。

這些例子無一不説明一個道理,生活在這大千世界裏,被人拒絕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坦然接受拒絕,克服畏懼心理,再接再厲。試想,如果我們就因為別人拒絕做問卷調查便心情沮喪,不再繼續了,我們怎麼能完成本次活動,取得一定的效果?史泰龍能在被拒絕了1855次後,堅持自己的夢想,繼續前進;林肯能在多次拒絕和失敗後,努力奮進,最終成為美國總統;我們在基層做問卷調查被拒絕了,難道不能夠坦然接受拒絕,不斷奮進嗎?

有句話説的好“只有千錘百煉,才能成為好鋼”,相信只有經歷多次拒絕與失敗後,才能收穫可貴的成功,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成就別人所不能成就的。讀過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都知道,人類最大的弱點就在於遇到不順便放棄,然而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斷的重來一次。偉人之所以偉大,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多高的智商,而在於是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其實很多偉大的成就都是從點滴做起的,虛心接受拒絕,不斷的堅持,一且就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