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入黨思想彙報:如何做好羣眾工作

在基層,看一名幹部會不會做羣眾工作,大家有個共識:進村入户,村裏的狗會不會叫?意思是説,如果村民家中的狗見到幹部叫,説明這名幹部進村次數太少,以致村裏的狗不認識,羣眾工作自然做不好。見得少、沒感情,羣眾的語言聽不懂、羣眾的難處看不到,談何羣眾工作能力?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解決突出問題之後,一些黨員幹部的羣眾工作如果依然維持,嘴上喊着“血肉聯繫”、面上做着“魚水情深”,實際工作卻脱離羣眾,這樣的活動在羣眾眼裏只會是“一場秀”。因此,黨員幹部當務之急應儘快補好羣眾工作的能力“短板”,在工作中用好羣眾路線這個“傳家寶”。

基層黨員入黨思想彙報:如何做好羣眾工作

羣眾工作能力,在書本上學不到、在辦公室想不出,關鍵是同羣眾建立起感情,獲得羣眾的信任,在和羣眾打交道中獲得提高。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八小時以內進農村入社區,以“人民公僕”的定位來服務羣眾,在搬遷、徵地、信訪等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合理疏導羣眾的顧慮與訴求,開展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八小時以外上門串户就像走親戚,放下架子、彎下身子,同羣眾聊家長話裏短,和羣眾交朋友,以“人民好兒郎”的勁頭來幫羣眾解難事、辦急事、説家常事,同羣眾建立起真感情。在發動羣眾、引導羣眾時,羣眾才聽得進、信得過,開展羣眾工作自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