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寫作中表格的應用規範

醫學論文中的表格是論文內容的重要表達形式,藉助它可以將大量的實驗數據和統計學數據簡潔明瞭地表達出來,使論文論述清晰準確,層次分明,篇幅緊湊,從而避免宂長繁複的文字敍述。如果作者對錶格的運用不熟悉,設計不當,製作不規範,不僅不能準確地表達統計數據的含義和分析結果,反而影響了論文的撰稿質量。為此,筆者結合工作體會,在參考有關文獻的基礎上,就醫學論文撰稿中表格的規範應用簡要介紹如下,供作者參考。

醫學論文寫作中表格的應用規範

1、醫學論文表格的構成

在科技論文中目前普遍倡導和推薦使用“三線表”(是卡線表經簡化和改造而成的),它保留了傳統卡線表的全部功能,使表格以其形式簡潔、功能分明、閲讀方便而被大多數期刊採用。 “ 三線表”通常只有三條線,即頂線、底線和欄目線。其中頂線和底線為粗線,欄目線為細線,必要時可加輔助線。“ 三線表”由表序(表號)、表題(表名)、表頭(項目欄)、表身及表注等項目組成,其構成及繪製如表1[1]。

表1 ××××××表序、表題(略)

注:××××××表注

1.1 表序和表題 表序即表格的序號,一篇論文中如只有1個表格,則表序編為表1,有兩個及以上的表格,應按先後順序標出表的序號。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一般不用羅馬數字和中文數字;表的序號和標題多置於表的上方。表題即表格的名稱,應準確得體(能確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內容)、簡短精練,中間不用標點,末尾不加句號。

1.2 表頭(項目欄) 指表格頂線與欄目線之間的部分,欄目是該欄的名稱,反映了表身中該欄信息的特徵或屬性。

1.3 表身 三線表內底線以上,欄目線以下的部分叫做表身,是表格的主體,表身內的數字一般不帶單位,百分數也不帶百分號,均歸併在欄目中,表身中不應有空項,如確係無數字的欄,應區別情況對待,在表注中簡要説明,不能輕易寫“0”或畫“—”線等填空,因“0”代表實測結果為零,“—”可代表陰性反應。

1.4 表注 必要時,應將表中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需要説明的事項,以最簡練的文字,橫排於表題下,作為表注,也可以附註於表下。

2、表格應用的選擇

2.1 如表格欄目中的內容基本相同或為相同類型的表格,應儘量刪除或合併。

2.2 如表格的內容簡單,僅少數幾組統計數據,可用一兩句話表達清楚的,應以簡要文字敍述。

2.3 如同時使用插圖和表格表述同一內容,應選擇更為合適的表述形式。通常強調事物的形貌或參量變動的總體趨勢時,以插圖為宜;相反,對比事項的隸屬關係或對比量的準確程度時,則以表格為宜。

3、表格製作的要求

3.1 結構完整 一個表格在整體外型上,其表題、標目(總標目、橫標目、縱標目)等應齊全,給讀者一個完整的印象。

3.2 內容突出 表題、表的各欄欄目文字應簡明、貼切,中心思想突出。

3.3 邏輯排列 一個設計合理的表格,其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應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因此,表格的主語、謂語應劃分清楚, 邏輯排列、層次分明。

3.4 對比鮮明 作為分析用的表格,其主要作用就是進行比較。為更好地達到此目的,應將不同的組別,不同參數的數據進行必要的準確的歸類,按比較的需要靠近排列。

3.5 表達準確 醫學論文很多重要結論都是從表的數據中獲得,如果指標計算結果有誤,標準差(s),標準誤(sx)用法不妥,均可導致結論上的錯誤。

3.6 自明性強 表格是完整的、可獨立存在的形象化語言。表格的內容應簡潔直觀,以數字表達為主, 給人以強烈的對比效果,避免夾雜過多的文字。

3.7 主謂清楚 表的橫標目為主語,指表中所要説明的對象;縱標目為謂語,表示對主語的説明,讀表的順序為:主語→謂語→數據。特殊情況時,主、謂語可以換位,但換位後的主謂語的性質不變。作者在精心設計表格時,應力求科學、準確、一目瞭然。一個好的表格應具有語言學上的邏輯性,即主謂清楚、層次分明、標目合理。

4、表格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4.1 表格內的數字 應準確無誤,一律用阿拉伯數字,上下個位數對齊,數字中如有 “±” 或“~”號,則以其為中心對齊。數字為零的例數或百分數應分別寫作“0”和“0.0”。表內不宜用“同上” 、“同左” 、“′”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的數字或文字。未取得數據者以 “…”表示;未做者則以“—”表示。表內有效數字應一致。

4.2 表格內的單位 表格內的單位有共用單位和特有單位,共用單位可直接寫在表題後並加圓括號,特有單位可寫在相應標目後並加圓括號,且表內單位應與正文一致。

4.3 表格的註釋 表中不設“備註”欄,表題、標目或某個數據需註釋時,可在其右上角加標準形式的註釋符號,如*,**,+,++,δ,δδ…等。並在表的底線之下用相同的符號加註相應的文字。對錶需作附加説明者,可在表下加“注:……”,句末不用標點。

4.4 表格中的統計符號 論文中的顯著性檢驗,只在表下注釋p值是不夠的,應將檢驗方法、計算結果及p值均列出,以便讀者進一步瞭解實際差異的大小。一般將統計結果的表示方法如x±s或x±sx寫在表題後面或謂語標目處。t值或p值等作為標目詞時不能只寫“p”、“t”,而應加“值” 。表下注釋p值結果時,應註明比較對象(如××與××比較,t=××,*p<0.05)。

4.5 表格的編排位置 表格的位置應緊隨“見表×”或 “(表×)” 之文字的自然段落之下,即先見文字後見表。

表格是表述醫學論文的重要形式,其使用得當,設計合理,製作規範,不僅可以很好地表達論文內容,而且可以增加論文的視覺效果和可讀性,提高論文撰稿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代焰,靳思源主編.科技期刊編輯系統工程[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