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寫作教學觀察能力培養的論文

一、引導學生正確觀察

國小語文寫作教學觀察能力培養的論文

(一)按順序觀察

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一定的空間進行觀察,這種觀察方式是找到一個觀察點,然後以此為中心進行從上到下,或者從遠到近的方式進行觀察。這種方式一般試用於風景的觀察等。也可以採用按時間觀察的方式進行,事物的變化都是隨着時間來進行的,如果對某項事物需要進行長時間試論國小語文寫作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江蘇省沭陽縣賢官中心國小湯芹的觀察,通常會採用時間觀察法來進行。例如國小生實驗觀察等。按內容進行觀察,例如,觀察景物之後再觀察人,或者從整體到局部等。教師要注意在什麼的情況下來進行適當的觀察法選擇,引導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觀察。

(二)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

事物本身都有着其各自的特點,也是區別各種不同事物的主要依據。在進行觀察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所觀察事物的重點,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身特點,才能進行更加透徹的觀察。觀察時要注意分清主次,不僅要從整體上進行全面的觀察,更應將事物分割為幾個部分,進行每個細微部分的仔細觀察,這樣才能找到事物的重點所在。國小生普遍觀察事物比較少,他們對事物往往只是看,並不是觀察,當進行寫作描述時學生就會變得啞口無言,無法進行正確的描述。因此,作為國小的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對事物的仔細觀察,利用自己的感官來了解到事物的形態和特徵,一直到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觀察為止。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在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只有讓學生髮揮想象力,寫出的作文才能更加生動形象,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國小生本身就樂於想象,豐富的想象力能夠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在觀察中找到一定的樂趣,從而更好的培養他們的創造力。這也説明了在進行觀察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的進行想象,讓思維能夠得到突破,這樣寫出的作文才不至於有侷限性,對事物還能得到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在生活中找寫作素材

在學生學習到了如何觀察的方法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在生活中找到合適的素材,方便日後進行創作。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景,或者利用其它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也可以採取春遊等形式來讓學生參與到觀察中。此外,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及時提醒學生多對生活細節進行觀察,從平凡中找到亮點,發現不同的意義。

四、培養學生觀察與課堂結合的能力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中,將觀察與課堂學習進行結合,產生的效果將更加明顯。例如:朱自清的《綠》一節課中,一般教師從其描寫的方式和語言等方面進行總結文章的特點。但如果換個角度,從審美的角度進行分析的話,那麼就能感受到作者當時所見的場景。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仔細觀察,充分的理解作者所看和所想,從根本上提高寫作的能力。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國小階段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將對學生的一生都起到良好的影響。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觀察能力,這種觀察力如果不經常鍛鍊,那麼也總將會廢棄,反之,如果不斷的運用這種能力,那麼能力還將得到進一步的突破。在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學生一方面能夠學習到更加豐富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能在觀察中使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利用知識的能力也將得到增強。國小生一旦養成了觀察的習慣,就會在生活中對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並發現事物變化的規律。此外,還能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觀察來積累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在日後的寫作中,也就能夠寫出更加豐富的內容,提高寫作水平。

五、結語

在國小時代,作文是十分重要的,它伴隨着學生的生活,如果能夠將觀察與國小的寫作結合起來,那麼,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觀察事物的能力,在思維能力上也將得到明顯的提高,從而提升寫作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國小生來説至關重要,只有學會了如何觀察,才能找到生活中的樂趣,提高對寫作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現代國小語文寫作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不論是生活中還是課堂中,只要有機會,就要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在日後的寫作中,使自身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