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關東舞蹈文化的整合範文

中國東北方在古代泛稱“東北”,而明以後又俗稱“關東”, 明代修築山海關、特別是努爾哈赤興起後,“關東”均指函谷關以東或潼關以東。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論關東舞蹈文化的整合

論關東舞蹈文化的整合範文

現在,“關東”專指東北三省。東北三省的北方民族在歷史的發展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關東文化”。關東的舞蹈便根植於深厚的關東民族文化的土壤,它的形成和發展受多層次文化的影響,從而保留着古老社會的原始藝術形態和古樸的美,使其充滿了民族特色。關東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集地區,現今的漢、滿、朝、達翰爾、錫伯、鄂倫春、鄂温克、赫哲、蒙古等民族的舞蹈共同構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關東舞蹈。在歷史的進程中,並隨着人們的風俗習慣世世代代傳承下來,成為具有多民族風格特徵的藝術形式。

在東北這種特有的地域環境中居住的人們,形成了豁達、勇敢、拼搏的性格,也產生了獨特的舞蹈文化因素。舞蹈中保存着原始漁獵、狩獵、畜牧、騎射等古文化的遺風,體現着農耕、遊牧文化的色彩。如朝鮮族長鼓舞、扇子舞,還有我國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吉林省朝鮮族農樂舞;滿族的狩獵舞、腰鈴舞;東北大秧歌;薩滿舞蹈;新時期對東北原始戲劇舞蹈繼承與發展的二人轉舞蹈等等,這些關東舞蹈的形成和他們的原始信仰、所在的地理環境以及民族歷史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歷經時代的積澱融合所形成的關東舞蹈,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東舞蹈的現狀分析

關東舞蹈種類繁多,資源豐富,是關東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創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傳承和開發關東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存在着一些現實的問題。

建立相關的舞蹈學科體系是發展關東舞蹈的關鍵。種類眾多的關東舞蹈大部分是在單一的民族之間或某一地域中流傳,除了大家熟悉的東北大秧歌、朝鮮族、蒙古族的一部分舞蹈外,其它還有很多關東舞蹈並不被人們所熟知,也沒有形成詳細的舞蹈語彙、舞蹈組合的教材、圖書、音像資料等,並缺乏舞蹈理論的支撐。隨着全球趨勢的增強、民族的融合與現代化的衝擊關東舞蹈正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正在被融合、遺忘乃至消亡。建立完整、規範的關東舞蹈學科體系,整合關東舞蹈資源已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