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德治探討文學範文

孔子德治學説的理論前提是人性善論。所謂仁義禮智,我固有之,非外在賦予:“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孔子和德治探討

孔子和德治探討文學範文

人還具有先天的“良知”道德品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知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盡心上》)既然人生來性善,可以接受勸説和教化,那麼,施行德治就是可行的,通過倫理勸諭可以達到理想中的社會秩序。正因如此,道德教化論就成了孔子德治的核心內容之一。

然而,法家完全反對這一主張。並對性善論進行了詳盡的批駁。認為人性本來自私又功利,“民之故計,皆就安利而闢危窮。”(《韓非子·五蠹》)“君臣之計,非父子之親也,計數之所出也。”(《韓非子·難一》)“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買,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做車子的輿人希望人富貴,做棺材的匠人希望人死掉,原因在於利益使然,非人性之善惡。既然人天生自私,趨利弊害,就客觀上為行使賞罰提供了可行性。

另外,人性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上古竟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原因在於“古者……人民少而財有餘,固民不爭。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應薄,固民爭。”可見,人口、財富、社會關係等因素都是不斷變化的,人們的觀念品行也就自然隨之而變化。況且,韓非認為,道德高尚的人是有限的,自覺為善者寡,懼罰遠惡者眾。既然人們並非自覺自願為善而不為惡,就有必要以法治手段逼人棄惡從善。

儒家學説中,道德的作用被渲染到極致。孔子學説就是典型的道德決定論,德治是核心內容之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作為統治者,只有以德為政,民眾才能象羣星繞北斗那樣擁戴統治者。具體地説,一是通過修身,而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二是要靠教化手段,教而化之,以道德感化孜孜為利的小人,提高他們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