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一、論文題目:論《水滸傳》中的血腥暴力描寫及其文化內涵

中文系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二、開題報告內容

(一)選題背景

“血腥”,本詞原指血液的腥臭氣味,後來還用以形容戰鬥或屠殺的殘酷。也可表示場面的慘烈。近幾年由於翻拍名著的熱潮一次次湧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都被翻拍成電視劇,其中就不乏像《水滸傳》、《紅樓夢》等這些四大名著。而其中對於新版《水滸傳》翻拍過程中,對原著的極大還原,也使得

一部分人對電視劇中直觀 的血腥暴力場面產生了一陣陣熱議。

《水滸傳》裏有不少兇殺場面的描寫,甚至吃人肉, 開人肉饅頭店等等。我們《水滸傳》的研究者,或熟視無睹, 諱莫如深,或嚴厲譴責,“殘暴”、“血腥”、“殺人魔王”。但是,這都不能解決問題。《水滸傳》裏的殘暴、血腥描寫是客觀存在,迴避不了。亂殺人,吃人肉對不對?當然不對,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問題是為什麼讀者在讀《水滸傳》時並不覺得恐怖?

選擇本題主要是想從歷史、文化、人物、史實等幾個方面對《水滸傳》中血腥暴力描寫的原因和目的進行研究,也通過多方研究,發掘其暴力美學的文化內涵和心理影響。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關於《水滸傳》的研究在國內外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讀,例如, 《水滸》小説主要人物的象徵意義,《水滸傳》的女性意識,水滸中中的象徵主意手法的運用,《水滸中》中的生命倫理意識,《水滸傳》的各種主要人物分析,人名的寓意,所反映的宗教觀、價值觀,通過不同角度對作品的細節進行剖析等等。

關於《水滸傳》中血腥暴力的研究並不是很多,但還是有一些值得借鑑的研究成果。例如:1990年第四期山西師大學報上名為《論<水滸傳>的血腥氣》一文中寫到“小説在表現好漢們奮起抗爭、鋌而走險的時候, 直接地、具體地描寫了許多爭打鬥毆、殺人流血的場面,甚至不加掩飾地描寫血淋淋的兇殺和吃人情景,造成了一種濃重的血腥氣氛,所謂‘説時殺氣侵人冷,講處悲風透骨寒’第十回。《水滸傳》所表現的這類場景,不僅一般人在現實生活中聞所未聞,即使在其他文藝作品中也絕無僅有, 自然引起讀者的注意。” 還有《水滸爭鳴》第九輯中認為“水滸英雄因暴決性格一怒而起的殺人行為, 往往只是憑自己品行便判定對方有錯對方該死, 以自己為標準, 隨意裁斷他人的性命, 這種情況下的殺戮行為, 往往不甚顧及, 也不會在殺戮之前查詢對方是否具有該死的惡行, 這種殺戮行徑, 很多時候給人的感覺實在是草營人命。因此我們説, 水滸英雄因性格自負及暴決而引起的殺戮行為, 雖經種種消解, 給我們帶來的, 更多的還是血腥味。”

學術界不少學者對《水滸傳》所歌頌的梁山好漢形象提出了質疑,如大陸學者陳洪、孫勇進二位先生合著的《漫説水滸》在夏志清教授的基礎上進一步清理了梁山好漢野蠻暴戾的行為,在指責了武松的血濺鴛鴦樓、宋江的計逼秦明入夥、李逵的劈殺小衙內、吳用的燒殺北京城等事件之後不無感慨地説:“水滸世界裏的很多血腥氣沖鼻的行為,連追求正義的幌子都沒有, 完全是為蠻荒的嗜血心理所驅。”

而2017年第二期《明清小説研究》中《對<水滸傳>中血腥、暴力的問題迪考思考》一文中,認為水滸中產生的血腥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不能離開當時的歷史語境;二,不能用現代人的審美觀念代替審美評價;三,把血腥殘暴喜劇化、戲謔化、公式化。”

(三)初步設想

本文擬在抓住關鍵詞“血腥”,通過從本源到深入的方式,將其來源,發展,表現形式及其過去到現在的內涵變化進行較深的剖析,對《水滸傳》中血腥暴力描寫的原因和目的進行研究,也通過多方研究,發掘其暴力美學的文化內涵和心理影響。

(四)擬解決的問題

1.把最重要的——“血腥”的意義進行深刻全面的解析,將血腥與暴力美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彌補以往研究成果陳舊性和狹隘性。

2.將人物,意義,時間等進行相互滲透相互聯繫的分析,以添補以往研究的一些領域的匱乏和粗淺。

三、論文撰寫過程中擬採取的方法和手段

1. 層次分析法

從“血腥”的表面入手,進行更深一層的意義的挖掘。

2. 系統分析法

把《水滸傳》這部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從人物刻畫、寫作方式、寫作特點、文化內涵等幾個方面,分析其血腥描寫的具體含義和文化影響,引出暴力美學的部分內容,最後得出暴力血腥描寫的最終含義。

四、論文撰寫提綱

1. 何為“血腥”

1.1血腥的定義

1.2血腥與其他相關暴力美學的關係

1.3其他作品對血腥和暴力的描寫

2. 《水滸傳》中為什麼會有“血腥”

2.1當時的歷史文化條件

2.2作者與讀者當時的普遍心理與情緒影響

2.3人物刻畫的必備條件

3.此血非彼血——“血腥”的現實文化意義與內涵

3.1 現代社會 審美觀念及其當時歷史語境的不同

3.2 作者的心態以及環境薰染之下衍生出的情感宣泄

3.3作者創作過程中潛在的暴力美學思維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