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管理碩士論文開題報告範例

一、研究問題與文獻綜述(研究背景與問題、相關文獻綜述、主要參考文獻)

土地資源管理碩士論文開題報告範例

研究背景

城市化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必經途徑。而城市規劃區是指城市市區、近郊區以及城市行政區域內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因此,由於其特殊的區域位置,城市規劃區內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顯得尤為重要。提高城市化水平的現實道路就是發展、建設城市規劃區。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建設用地需求大量增加、農地非農化明顯加快的過程當中,與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相比,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耕地更少,這就決定了我國只能走土地集約利用的道路。

近年來,我國實行了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嚴格控制農用地特別是耕地轉為城鎮建設用地,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發展經濟、提高城市化水平與保護耕地之間的矛盾之中,研究和探索城市特別是城市規劃區土地集約利用有利於從宏觀上把握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中土地供需的關係,從而最大程度地化解這個矛盾。因此,無論從加強土地管理、保護土地資源還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處於城市化加速期的城市規劃區土地集約利用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是深化土地利用研究內容的重要手段。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過程,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新思路、新理論的提出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翔實的數據來保證。因此,城市規劃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方案的提出就是一個由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在獲得大量翔實可靠的數據和信息的基礎上,加以總結、提煉和昇華,以進一步完善理論體系。城市規劃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工作,就是要在獲取大量信息數據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能夠較為準確地衡量城市規劃區土地利用狀況的指標體系,並經過數學統計與評價方法,通過對幾年數據變化的對比,利用gis技術完成對城市規劃區土地集約利用程度和挖掘程度的分析,更為直觀的顯示出近幾年時空變異特徵。這一評價能夠對探索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對土地利用的理論的深化提供具體的佐證。

二是緩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時期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是近半個世紀中我國城市發展的最快時期。在未來50多年中,將有約5億農村剩餘勞動力及其家屬進城,變為城市人口。這樣不僅要建立大量新城鎮,而且現有的許多城鎮都要程度不同地擴大其規模。客觀上,城鎮的發展和擴大必定要佔用一部分土地,城市化建設與保護耕地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必須找出一條既能減少耕地佔用,又能及時為城鄉各項建設提供必需的建設用地,保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以緩解城市化建設與保護耕地之間的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途徑是走土地集約化利用的道路。

三是加強土地參與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基本手段。中央在制訂宏觀調控政策時將“地根”與“銀根”一道當成宏觀調控的兩個重要閘門,要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參與宏觀調控。國發32號文要求把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作為土地參與宏觀調控的切入點、突破口,通過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的相關研究,制訂相關的土地利用對策和措施,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

四是提高規劃科學性、改進規劃操作性的重要方面。我國在內生動力與外部發展機遇的雙重催化下,資源開發與城鄉建設熱潮蓄勢待發,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進入加速發展期,城市的擴張與耕地保護矛盾日趨尖鋭。土地集約利用問題研究有助於土地管理部門充分了解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科學地制定土地利用的指導方針和對策,正確引導土地使用方向。同時還有助於土地管理部門瞭解存量土地的利用潛力,加強增量土地供給和存量土地供給的銜接,使土地供應計劃的制定依據更為充分,以確保各城鎮土地供給的科學性、台理性和公平性。土地集約利用的研究還有助於土地管理部門制定和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的有關法律、法規,推動我國土地管理法制建設的進程。

隨着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的發展以及應用的不斷深化,gis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於各個領域之中。近幾年,學術界對gis技術在土地集約利用、城市規劃、土地動態監測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初步的探討,並相應的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gis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監測土地動態變化,同時也可以應用於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分析當中。

綜上所述,土地集約利用是當前國土資源工作的重要內容,是緩解我們當前日益突出的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選擇。開展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研究,不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僅是貫徹土地利用基本國策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提高規劃科學性、改進規劃操作性的重要方面。同時,gis方法的應用,更科學的説明時間與空間上的變化規律,直觀的表現出土地利用當中所暴露出的問題。

相關文獻綜述

土地集約利用這一概念最早是由李嘉圖(davidricardo,1772-1823)等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在地租理論中首次提出,是相對於粗放式土地利用而言的。所謂農業土地集約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生活勞動,使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較小面積的土地上獲得高額產量和收入的一種農業經營方式。按照生產要素投入的構成不同,農業土地集約利用分為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飛速時期,因粗放用地所產生的矛盾和問題已經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平穩的運行。中央領導多次強調,要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和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積極探索建立國土資源管理的新機制,全面落實土地管理的各項措施,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

土地集約利用是指在單位土地面積上投入適當的資金、物質、和技術以提高集約度的土地經營方式。其內涵擴展包括以下3層含義:

1、土地地塊集約利用,它是指區域某一土地利用類型的地塊集約化利用。

2、土地類型集約利用,它是指區域同一土地利用類型土地集約化利用。

3、區域土地集約利用,主要是根據有限土地資源自然屬性(土地經濟、生態、適用性)和社會屬性(市場供求關係、城市發展需求、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優化配置。

有鑑於此,本文對國內外的一些相關土地集約利用的文獻進行了分析和整理,以此找出一些適合於特殊區域的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