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工作上有問題嗎?

從本週三開始,我將實現保持了30年的一大夢想。我會推出“知心大姐”專欄(agonyaunt)。在本週三的《金融時報》上,我將給大家的職業和職業發展(或者是發展停滯)提供指南。我會就工作野心、中年綜合症、職場禮儀等等提供諸多建議。我會教導人們如何對付自己憎恨的老闆(以及他們喜歡的老闆)。概而言之,我將對職場人生全面地指點迷津,所涉內容無所不包。

你在工作上有問題嗎?

從13歲那年,我就喜歡上這種知心大姐了。當時,我鍾愛的讀物是少年雜誌《傑姬》(jackie),説的全是偶像巨星唐尼?奧斯蒙德(donnyosmond)和中長裙這些內容。我最喜歡的欄目就是有問必答欄目,欄目主持凱茜(cathy)和克萊爾(claire)面對苦惱少年,直言不諱地提出各種建議。比如,有讀者提出男朋友腳踩兩跳船怎麼辦,凱茜和克萊爾會建議她們當機立斷,不再給當擦鞋墊。

年歲稍長,人們開始來找我諮詢。20年前,我加入了《金融時報》,此後不久,我的同事多米尼克#勞森(dominiclawson)有一天煞有介事地説,我長有一張“廁所臉”。多米尼克#勞森是前財政大臣之子,後來出任《旁觀者》(thespectator)和《星期日電訊報》(thesundaytelegraph)總編。

多米尼克這個説法自然不雅,可是他這人一向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他接着解釋,有人到辦公室來,看到一屋子陌生人,如果要找廁所,本能地就會來找像我這樣子的人,這一點我和他媽媽一樣。

現在,我年齡更大了。我相信,自己能夠回答比“請問廁所在哪兒?”更復雜的問題。

我意識到,諮詢領域早已擁擠不堪,到處都是拿這種職場諮詢當飯吃的生活教練、培訓師和顧問。這樣的諮詢往往復雜得讓人發瘋,而且瞎説頗多。不錯,我並非科班出身,不過我在辦公室中已經呆過25年,這期間(甚至比這更長時間)的寫作和閲讀中,也一直在接觸各種職場問題,其中不乏親身經歷。我獨特的賣點是我這種服務童叟無欺,我會用一些簡單明瞭的説法,為職場的各種問題提供解答。

大多數報紙的知心大姐欄目把他們處理的問題稱之為“困境”,這樣顯得不那麼負面,在一個崇尚自我改進的世界,我們當然希望一切都應該積極向上。不過我要出來的問題就叫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再怎麼消極負面都行,悉聽尊便。

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是真實的問題,當然,發表的時候我不會用當事人真名。前一陣子,我在專欄中請大家提問題,結果回覆很多,這很不錯。不過,有些讀者好像不大清楚我要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個人問我能不能幫他解決他所居住的艾塞克斯(essex)村的街道泊車問題。我給出的答案是不行,我幫不了。另一位讀者問我們為什麼《金融時報》網站上的許多文章要收費。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但我並不認為這是問題,因為《金融時報》是個企業,因此我們得掙錢。

本欄目的另外一個特色是這些問題不僅是我回答,您也可以回答。凱茜和克萊爾的回答有時候過於古怪。比如有回有個女孩對自己的接吻技巧感到擔憂,凱茜和克萊爾建議説,她可以用吻自己手背的辦法來練習。雖然我當時才13歲,我都對這種建議心存疑惑。

我的建議或許也同樣風馬牛不相及,要麼是我自己迴避正題,要麼是我的回答並非讀者希望聽到的內容。因此,我鼓勵各位讀者也實現自己的“知心大姐”夢,也一起來提供答案。

每兩週我會挑選出一些問題解答出來,同時列出下一個欄目的問題。我希望這些解答很簡短(200字以內,最好是60-100字)。最好回答者曾經遇到過類似問題,要麼是給解決了,要麼是因為沒有解決而陷入更大的難題。

下週問題:

我小的時候並不想當律師,可是我後來卻成了律師,因為我的成績很好,而且律師的高薪也很吸引我。我已經從業六年了,有好有壞,這些年我一直在寫些計劃書,或者是和同樣乏味的人商談一些乏味的內容。我30出頭的時候離開過,去世界各地旅遊了兩年,但是後來又要回頭做法律工作,以支付房屋按揭。現在,我都快奔四十了,很想做點有趣的事情。不過我有人生責任,而且也有了固定的生活方式。所以我沒有勇氣完全改變,儘管我知道我換種生活或許更開心…可是怎樣才能過上這種新的生活呢?而且這種生活究竟在什麼鬼地方呢?我相信,並不是我一個人希望自己每一刻都有意義。



出處:《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