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辦公室裏的小團體


新官上任,發現手下集結成幾個小團體,如果不理會他們,這些小團體勢力強大,能左右領導的施政計劃;與他們親近,又會身陷其中,被其牽制,該如何是好?

面對辦公室裏的小團體

案例:王琳的失敗

經過幾年職場奮鬥,王琳跳槽到廣州一家美資化粧品公司當市場部副經理。本以為憑藉着這幾年的豐富工作經驗和專業水平能在新公司裏有一番大作為,可是沒過三個月,她便發覺事情沒有她想得那麼簡單。部門裏同事間關係複雜而微妙,不少人結成小團體,而首腦就是她的搭檔、市場部的另一名副經理,讓她感到很為難。

王琳是一個不喜歡搞關係、勾心鬥角的人,做事喜歡就事論事。在工作中並沒有偏袒任何人,也因此而得罪了那位副經理的小團體。同事們常常在決策時偏向另一名副經理。最近,王琳在一項重大發展計劃方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公司採用了那名副經理的計劃,原因在於部門的大多數人都投票支持那名副經理。

對於這個結果,王琳既驚訝又憤怒,她自己一直認為那個方案非她莫屬。無論學歷、資歷、業績,王琳都佔優,更重要的是她寫的計劃方案確實比那名副經理更加可行。

“我成為辦公室政治的一個犧牲品。”王琳以前一直覺得外資企業是塊淨土,不需要搞關係,只要幹出成績就可以得到同事的認同、上司的賞識,沒有想到一不小心就陷入尷尬境地。剛坐上新的管理位置,該做的事情本來就千頭萬緒,偏偏遇上這個小團體問題,想要大展身手更是難上加難。王琳該怎麼辦呢?

學習推銷自己

李澤堯:

廣州亞加達minimba教育中心負責人、廣州亞加達學院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廣州亞加達學院“在職經理人mba班”及“國際項目經理文憑班”《項目管理》、《管理學基礎》課程教授、企業常年管理顧問、管理培訓導師。

對於企業裏新來的人,老員工或老同僚難免會心存幾分排斥。於是,明智的人學會了“恭敬不如從命”——在前三個月裏“少説話多做事”。如果不幸部門裏存在小團體,更會令你付出加倍的“學費”。從投入的眼光看,一個人總是在一定的,甚至是既定的邊界條件下去“求解”他的事業和生活,因此我們肯定不能“潔身自好”到“孤芳自賞”的程度。別人接受你有個過程,你拿什麼叫別人信服你?毛澤東時代講究“依靠羣眾”,今天的人們時興“溝通”。

具體地講,你作為副經理,很多事情還是要小組成員一起去做,因此,不可以藉口“不喜歡搞關係、勾心鬥角”,而排斥必要的、重要而致命的“溝通”!——他們瞭解你嗎?他們感受到你像你自己想象的那麼好嗎?按照你的方案對公司及對他們個人都有好處嗎?何況,“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並不等於就要“得罪了另一名副經理的小團體”——我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對“辦公室政治”有一定的敏感性,不能一點感覺都沒有、麻木不仁;二是要知道一點“人性的弱點”,比如中國人的“面子”等等。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裏面,不能“得罪了人還不知道”。你要想得到同事的支持配合,你就不能“看不起”同事——哪怕是他們的弱點,你也得正面面對,甚至是遷就、包涵。

我並沒有要所有的人都去研究和熱衷“人際關係”——從跳出的角度來看,人無完人,你可以放下“人際關係”不管,而純粹憑“豐富工作經驗和專業水平”求生存。但是,這個社會並不“馬上、簡單地”以你的意志為轉移,你不喜歡不等於她不喜歡!——其可能的結果是:你必須“取長補短”——以加倍的“豐富工作經驗和專業水平”才能取得同等的“成績”。

如果你真的是一個“鶴立雞羣”的人,你不妨嘗試“跳出”——看看有沒有相對的“淨土”可尋。因為我們必須承認,有那麼一些企業可能的確“關係複雜”到“老化、死亡”的邊緣——你沒有必要去“陪死”。

但我要補充的是:所謂“懷才不遇”,常常只是由於我們拿自己的長處去同別人的短處相比的結果——實際上卻是我們自己缺少某一種才,比如推銷自我的才!“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情況其實並不多見——至少,我希望你不要那樣去想。

被別人否定是個契機

王立鶴 林可諮詢(中國)公司項目顧問

辦公室人士的24小時可以這樣詮釋:睡覺,8小時;吃飯,2小時;交通,2小時;工作,12小時......再加上2個小時“辦公室政治”的課後作業。對於新上任的經理們,恐怕這課後作業的比重還要增加。“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三把火往往是從過往團隊的陋習開始的,但是在現代商業組織裏,如果你的職位不夠高,恐怕這三把火還燒不起來呢。

在政治化的環境之中,“是誰”比“是什麼”更重要。就像公司中有人提出新構想,如果提出它的人是老闆,每個人都會認真地考慮,如果是個小職員,最後可能被束之高閣。在一個組織之中,權力的得與失之間,往往便決定了誰贏、誰輸。

絕大多數組織中的人都安於政治化的環境,因為他們無可奈何。他們認為:“只要有組織就有政治。”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希望生活在這樣一個政治化的組織中。這就是為什麼在所有的企業改革中,內部政爭都必定是一項最大的挑戰。

在王琳遇到的問題中,認為外資公司會是一片淨土未免有些太過天真,有人的地方就有小團體,就可能形成派別,更何況外資公司是在中國的地盤上用中國的僱員。在這一點上不管是本土企業還是外資公司,中方領導還是外方經理都是組織或經理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實際上,對於王琳來講,她討厭的真是小團體本身嗎?也許真正讓她覺得不舒服的是遇到了一個不支持她的小團體。我們可以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新經理所希望進行的任何舉措往往都舉步唯艱,獨自面臨工作壓力。但是,在怨恨,唾罵,做無關痛癢的犬儒主義者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改變小團體的傾向其實並不是那麼艱難。這在根本上需要引導的是下屬的真誠情緒。

財富500強中排名第五的奧迪連鎖超市總裁duncan maclean曾經説過:我最信賴的信息來自於清潔工人。我與他們聊天,交朋友,因為全公司只有他們最清楚誰説了什麼,垃圾筒裏是否有為找工作準備的工作簡歷等等。通過這些,我瞭解我的下屬的動態,更好的接近他們,達成有效的管理。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與自己的下屬進行有效溝通是所有領導應該掌握的一項必備的管理技術。這甚至還上升不到藝術的高度,是每一位管理者必須能夠做到的。

工作那麼多年,漸漸發現,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着兩個自己。一個是真實的自己,一個是別人嘴裏流傳的自己。聰明的人總是能將別人嘴裏的自己塑造得很好,而流言,卻總是最容易擊倒害怕它們的人,一個不小心,就會被辦公室政治的漩渦所利用。真相是那麼的難以瞭解,我們何不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試着過的更好呢?

在這裏,我要説的是,不管您即將進入的或已經存在的是怎樣的一個非正式小團體,記住一點——被別人否定不是阻礙,相反地,它是一個契機,因為當別人對你的期待不高的時候,你只要做得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就有可能得到出乎意料的認同。

建議

1.學一點關於人性弱點的東西,這不但讓我們瞭解別人,其實也是瞭解我們自己。不懂得人性的弱點,你就不會懂得“善解人意”,也就不會真正懂得尊重他人。

2.認識到個人同組織的辯證關係——你能離開別人的配合嗎?尊重他人——哪怕是缺點,也都有個尊重的問題。

3.看清自己的不足——在培養發展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完善自己的人格,避免和克服某些個人弱點的負面影響。

4.學習推銷自己,讓別人——記住:那些同事都是你的客户——瞭解你,接受你。不必急功近利——當你的付出大於報酬的時候,客户自然會上門來找你。

5.尊重和重視同事的利益得失,不能只想到公司而忘了員工的利益和期望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