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至40歲不同年齡段置業理財經

據相關報告不完全數據統計顯示,中國金融理財投資者的年齡分佈出現了“兩極化”現象。30歲以上投資者佔七成以上,作為投資“新興力量”的“80後”投資者迅速增多,30歲以下的投資羣體佔到了20%,60歲以上的老年投資者也超過一成。

隨着投資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投資理財產品的不斷紛呈,金融理財產品已經廣泛深入社會基層,吸引更多的工薪階層投資者。如何建立正確理財觀念,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其相應的方法。

20至40歲不同年齡段置業理財經

20歲:“80後”職場新人為代表,着重財富積累

“80後”年青人剛剛事業起步,普遍沒有什麼理財經驗。現階段,他們沒有為父母養老的概念,也無妻兒、老公的牽掛。超前消費是他們現行的生活理念,掙的不少,花的更多,享受着“青春”、耗費着“生命”。這就是大多數80年後出生的“新新人類”的普遍生活方式。

理財目標定位:

“80後”新新人類,應當以滿足日常支出為主,建議他們可以將每月工資的一部分轉為定期存款進行儲蓄。如今幾番加息之後,銀行存款利率也在不斷上升而且存款到期後的利息税也進行了調減,對於無法準確把握投資理財目標的“80後”人羣來説,將錢存入銀行是最為保險的理財行為。

理財產品計劃:

投資理財需要量身定製,適合別人的理財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尤其是“80後”新新人類,理財產品計劃的制定更要量體裁衣。量體裁衣時,需要考慮個人收入狀況,消費預算,可支配的儲蓄等主要經濟指標,當然還可以包括工作閒暇程度,教育水平,健康計劃等一些非經濟指標。

理財風險控制:

對於初出茅廬的“80後”人羣來説,理財更要弄清楚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力,這點很重要。因為根據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原則,較高的收益往往伴隨着較大的風險,反之則反。

專家理財建議:

“80後”年青人基本分為“兩派”,“保航派”與“無產派”。所謂“保航派”是指能為子女付出一切、任勞任怨的父母們。有父母們出資作“堅強後盾”,“偉嘉安捷(偉嘉安捷博客|偉嘉安捷新聞)”建議這部分年青人可以選擇保值、升值潛力較大的房產進行投資,或貸款或全款購買兩者皆可。如何選擇貸款買房,那麼銀行貸款在20-30萬左右,首付在10-15萬左右的房屋較為合適“80後”人。如貸款20年,使用等額本息方式還款,月還款額約1483元-2224元左右,對於年輕職場人的“80後”來説,基本可以應對。“無產派”顧名思義就是徹底的無產階級,對於這部分人羣,建議他們還是先艱苦奮鬥一陣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積累一定的本錢後再做定奪。

30歲:30歲以後靠“錢”賺錢,創業黃金時代來臨

30歲以後,正是創業黃金時期。這部分人羣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擁有金錢資本、歷練資本及管理資本。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過社會經濟的騰飛,趕上過福利分房制度的取消,承受着物質社會的不斷刺激,使得他們懂得在壓力中生活,在壓力中進取。具備強烈的事業心,有衝勁、懂得主動出擊,反應力強、學習能量旺盛。

理財目標定位:

人們説:“30歲前賺錢,30歲後理財”。對於30歲以後的人來説,大部分人已經結婚,遭遇自己的創業時期及家庭人口的增長期,準備承擔生兒育女及贍養父母的職責,終日奔波於車子、房子、票子、醫療、保險等問題。所以,在進行投資理財時更要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保守型”、“中庸型”、“激進型”等不同投資策略。

理財產品計劃:

首先,投資理財初學者可選“保守型”投資策略,從低、中風險投資組合入手,買入一系列不同類型的股票、債券、房產等金融資產進行資產組合投資,投入少量資金。其次,擔心風險較大的投資者可以使用“中庸型”投資策略,在投資組合中將高風險資產的權重放小些,按照股票、基金、債券、存款等比重進行重新組合搭配運作。第三,不懼風險者可以採取“激進型”投資策略,在各種風險品種的原有基礎上逐漸增加股票、投資型保險、實業經營等風險較高的投資項目,將高收益資產的權重再放大些,例如將用於理財的資金70%投入的股市,20%投入基金,10%投資債券等。

理財風險控制:

投資理財者“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裏”,應在保持流動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顧投資收益性。舉例來説,投資風險組合中往往需要配備一部分流動性較好的資產如銀行存款等,如果購買組合中的股票突然跌價且價位探底,那麼可以很快的從流動性資產中抽取現金,買入低價股票,從而沖淡損失。

專家理財建議:

個人理財具有很強的年齡階段性。而30歲之後這個年齡階段具備較強的增值潛力,因此,“偉嘉安捷”專家認為,投資理財者應該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繼續深造、轉變角色、提高層次上,逐步提升自我價值和投資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投資收益的目地。

40歲:“不惑之年”穩健、謹慎投資,儲備“養老金”

40歲之後,步入“不惑”之年。家庭、工作和生活已經都已進入正軌,子女通常處於中學教育階段,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開銷很大;父母又面臨年齡增大,需要準備就醫等資金。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四十歲的家庭與年輕家庭相比往往難以承受較大的風險和動盪。

理財目標定位:

40歲以後,面臨着退休的壓力,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冒險投資並且也沒有多餘精力分析太多的融資渠道。因此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分成四種理財渠道。第一種用於儲備養老金;第二種用於準備大病費用;第三種用於旅遊休閒;第四種用於為兒孫存留資產。

理財產品計劃:

40歲時投資理財產品應該以穩健為主,穩步前進。對於此前已經通過投資積累了相當財富,淨資產比較豐厚的家庭來説,可以抽出較多的餘錢來發展其它投資事業,比如再購買一套房產等。對於經濟不甚寬裕,工作收入幾乎是唯一經濟來源但家庭擁有一至兩套住房的家庭來説,在目前房屋租賃市場價格較穩定的情況下,退休後可以將這套房產出租然後“以房養老”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理財風險控制:

就投資理財類產品而言,房產投資是較為保值、升值的,所以風險相較於其它投資類產品像股票、債券等要小很多,風險控制也相對容易些。

專家理財建議:

“偉嘉安捷”專家指出,如果在40歲投資房產,應注意的是在貸款買房時其貸款年限與成數可能不及年青人那樣高。另外,有什麼樣的收入水平就有什麼樣的支出水平,無論貸款者目前的家庭財務狀況多麼好,如果不能做一些提前規劃的話,仍有可能達不到真正的“財務自由”境界。

出處:新浪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