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的是錢更是人生體驗

首次創業無疾而終 黃金組合被迫解散

賺的是錢更是人生體驗

康正寧XX年第一次創業時的起點不低——他組建的創業團隊是一個10多人的“黃金組合”,成員包括世界軟件大賽冠軍隊隊員、中國漫畫大賽亞軍、有經驗的界面設計者等。

他最初萌動的創業構想,是經營一家中國最好的互聯網遊戲企業。

當年互聯網遊戲剛剛在中國市場出現,正在讀通信工程的大三學生康正寧自然而然瞄準了這一方向。他聽説國外網絡遊戲已經很火,而中國市場由於寬帶網絡還未開始推廣,大部分網民使用的都是速度為56K的撥號網絡,也就是窄帶,所以市面上僅有的幾款網絡遊戲都屬於嘗試性產品,無法很好地適應低帶寬的網絡環境。

康正寧意識到其中存在的商機——可以節省帶寬來適應低帶寬的網絡遊戲需求已經凸現出來了。

於是,一羣志同道合的年輕創業者通過一系列的市場調研,驗證了康正寧對市場需求把握的準確性。“黃金組合”一致認為如果產品能夠上市的話,肯定能夠一炮打響。沒多久,產品雛形、商業計劃都準備成熟了。

然而,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了面前——錢從哪裏來?“黃金組合”除了少數幾個剛開始參加工作,其餘的都是學生。他們想到了求助風險投資。康正寧毛遂自薦,找遍了當時上海幾乎所有的風險投資機構,最後終於得到了幾個知名風險投資的關注和承諾。回想這段經歷,康正寧説,當年他沒有任何社會關係,靠的是最原始的方法,一家一家上門找。

可惜好事多磨,XX年遇到了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美國納斯達克股指不斷下滑。風險投資因懼怕遭遇失敗,也裹足不前。

“黃金組合”得不到足夠的資金支持,甚至團隊的一些成員也已無法維持基本生活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體只能被迫解散。

不能只做個理想家 腳踏實地打工學習

創業初戰失利後,康正寧面臨的卻是失業。因為創業,他錯過了大四時的學校招聘會,失去了最好的擇業時機。於是,當康正寧要找工作的時候,許多好公司已經招到了人。他徘徊於各大招聘會上,屢屢碰壁。

從創業者變為失業者,許多人可能會一籌莫展,但康正寧迅速想通了這樣一個道理: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只做一個理想家,一定要先腳踏實地地去幹去學習,把理想落實到行動中。

最終,他找到了一家普通的信息技術企業,全身心地投入了自己的打工生涯。“那時工作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活動。”第一年結束,他的業務量在公司中是做得最多的。不久後,康正寧被提拔為公司的中層幹部。

幾年後,康正寧跳槽到另一家規模較大的公司工作。在工作之餘,康正寧順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班,攻讀IT項目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他把學習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通過實際應用,加深理解並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並最終將經驗變成了能力

在學校和工作崗位這兩個課堂上,他都遊刃有餘。只是在他心中一直不能放下的是創業理想。

XX年,康正寧和公司的合同正好到期,於是,他大膽放棄了穩定的工作,第二次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再次創業的公司名叫“思亮信息技術公司”,意思是“思考亮光”,他需要的是不斷求新求變。

騎車踏上再創業路 業務轉型一炮打響

再次創業,康正寧的起點很低。

一開始思亮公司只有他一個人,辦公地點也沒有,他借用了朋友的辦公室聯繫電話,印了名片,騎着自行車就踏上了再次創業之路。他選擇的入門業務是最容易做但競爭最激烈的電腦銷售。

康正寧説:“這其實是很鍛鍊人的,因為你發現一個人在搞定所有的事情後,你賺到的不僅是錢,更多的是經驗。”

這年康正寧只有27歲,再加上長相又特別顯小,這非常不利於開展業務。不過,闖勁十足的他還是開了個好頭。

同時,康正寧依舊熱衷軟件開發業務。由於資金的流轉速度非常慢,客户需求變化多端,項目預算也就非常少。康正寧做的軟件業務非常不成功,幾乎又到了失敗的邊緣。

但當時的康正寧已經有了很多應變的經驗,他馬上將業務轉型,並很快發現了新的市場契機——XX年上海迎來了六國峯會。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思亮公司找到了非常好的機會,為六國峯會設計了視頻會議系統軟件,思亮品牌得以一炮打響。當年,公司的業務量就達到了200多萬。

如今,思亮的業務已經涉足建築智能化和智能監控領域。提及智能監控,康正寧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照相機有笑臉模式,可以清晰捕捉人臉;而智能監控就是使一般的攝像頭也能夠清晰捕捉人臉。這種技術在許多領域都會得到應用。”

康正寧最為驕傲的是,今年的世博會期間,世博地區周邊的監控系統就是思亮安裝的。

康正寧原本的目標是到40歲時可以把企業做上市,不過,如今他新成立了一家公司,完全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模式構建的,並且希望公司能在3—5年內成功上市。目標提前了,對此,康正寧充滿信心。

「康正寧創業感悟」

誠如國學大家王國維先生所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我以為,創業的過程必須走過三個步驟:第一步,實為確定方向;第二步,當為樹立起剛毅的信念;而第三步,則必須專注於工作。經過千百度的求索,才會有瞬間的頓悟。

「記者手記」

一個骨子裏透着創業激情的人

康正寧第一次創業起點不低——他的創業團隊成員有世界軟件大賽冠軍隊隊員、中國漫畫大賽亞軍等,他也得到了風投公司的關注,可謂出手不凡。

康正寧再次創業的時候起點很低——他只有一個人,一輛自行車和一疊名片,沒有辦公地點,借用了朋友的辦公室聯繫電話,可謂白手起家。

結果是迥異的,這其中固然有種種客觀因素,但是採訪康正寧時,你會發現:今年只有31歲的他,骨子裏有一種創業的激情。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何會在起點不低的第一次創業失敗後,在另一次起點很低的創業中東山再起的真正原因。

第一次創業失敗欠了債,他寧可靠XX元的月薪省吃儉用自己還。第二次創業辭了不錯的工作,寧可一個人騎着自行車東奔西跑還樂在其中。如今事業有成,康正寧依舊保持了當年的衝勁,對待每一份工作,他付出的都是十二分的熱情。

一個骨子裏透着創業的激情的人。加上敏鋭的商業嗅覺,獨立的判斷力,並時刻把經歷化為經驗,創業很難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