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大學生當3年老闆 支招創業首選無本生意

“我想告訴大學生,學生創業關鍵在於看準趨勢做市場,規劃好目標把想法一步一步實現,就成了。”

22歲大學生當3年老闆 支招創業首選無本生意

今年22歲的何永亮是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的大四學生。今年年底,就在別的同學還在為就業發愁的時候,小何已經創業3年,成為鄭州一家標牌製作公司的老總,固定資產50萬元,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早打算:定個高目標能給自己添動力

何永亮在上大學之前給自己算了一筆賬:每年的學費要將近1萬元,而畢業之後購買房子至少要40萬元,“找個一般工作的話哪能掙這麼多錢呢?只有創業。”

於是,他給自己做了一份詳細的“創業計劃書”,先當銷售人員積累市場經驗,然後利用自己的專業給企業做網站搜索優化,在畢業之前建立自己的公司……

“每年的目標都是確定的,有可能完不成,但是制定一個高目標會給自己增加動力。”

經驗談:大學生創業需要具備三個條件,那就是資金、資源和經驗,“我選擇寒暑假在手機城、旅行社、互聯網公司打工,因為這樣可以使我積累經驗,積累人脈,同時還能攢點資金。”何永亮説。

抓趨勢:看準商機,“順水推舟”好賺錢

今年暑假,何永亮和同學湊熱鬧去北京看奧運會。去之前,他在鄭州買了一些民族工藝品。“老外肯定會在奧運會開幕前逛街,我就在北京的公園或衚衕裏,跟他們聊天,展示我的‘寶貝’。”

一來二去,聊熟了的老外看見工藝品興奮不已非要購買,何永亮就“順水推舟”賣給他們了。“不是騙他們啊,我去北京的商場裏看到一樣的東西要貴好多倍呢!”北京之行,何永亮賺了9000多元錢。

“你要估計這件事情會產生什麼樣的商機,它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看好趨勢提前去做,就一定能賺錢。”

大二下學期,何永亮發現鞏義有5000多家中小企業,許多企業自己建了網站但設計簡陋,鏈接稀少,搜索率低。“這背後潛藏着巨大的市場需求,而幫助企業在網絡上推廣產品又是我的專業和特長。”他到鞏義建立了自己的網絡營銷實訓中心,專門教這些企業家做電子商務。

經驗談:大學生沒有經驗,但是頭腦靈活接受新鮮事物快,咱們要發揮專業優勢突出特長,然後吸取別人的經驗補自己所短。善於發現商機,看準了發展趨勢再入場。

多借力:做“無本生意”吸引資金靠山

XX年下半年,何永亮和朋友阿牛一起接下了一家標牌材料廠,開始實體經營的嘗試。

“我們不用一個業務員,只在網上進行宣傳銷售,成本小、利潤高,省去了傳統渠道的很多費用。”公司一邊做標牌,一邊優化自身企業網站,通過優化設計的企業網站在各大搜索引擎的自然排名始終保持在最前,在各大門户網站裏面也能檢索到自己的企業信息,業務不斷增加。

“有的大學生創業之前向家裏要錢,沒有經驗首先投入設備、店面,往往最後以賠本結束。大學生創業一定要做無本生意。”這個“無本生意”的含義是:用自己的頭腦賺取第一筆原始資金,而不是盲目投資,“投資不是我們乾的事,我們要做的是讓別人給我們投資。”

經驗談 沒有經驗的學生應該先擇業再創業,不要誤打誤撞,比如你想做網絡營銷,可以先到淘寶網練練手,同時應該尋找相關的“靠山”,也就是專門給大學生創業進行指導和扶持的機構。何永亮説自己就通過“大學生創業網”得到了不少前瞻性的指導,這些幫助都是實質性的,“應當學會借力”。

設“基地”:帶動大學生一起富起來

在學生圈裏出了名,現在有不少學校、創業組織邀請何永亮去講自己的創業故事,“除了傳授經驗之外,我想做點實事帶動同學們邁出創業第一步。”他説。

在畢業之前,何永亮的目標是:在母校成立一個“大學生創業基地”,自己和老師以及有創業經驗的同學親自指導更多的大學生創業,“有了學校的幫忙和鼓勵,我們要每年扶持一個大學生項目,讓同學們變就業為創業,儘早自食其力。”他説。

同時,何永亮還想把公司的省轄市加盟都交給大學生去做,他們只需要在當地進行網絡推廣,公司進行統一發貨組織物流,大家一起打造一個“大學生品牌”。

經驗談:市場不是自己的,而是大家聯合做好的。選擇學生夥伴共同創業,不僅可以帶動一個項目,以後還可以提供思路,開發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