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創業“零成果”問題出在哪?

《江南時報》3月30日刊登了一篇“南京大學生村官創業成果為零”的記者調查,文中寫道:“記者從南京市委組織部瞭解到,目前該市153名大學生村官不僅創業成果一個沒有,有創業計劃的人也很少”。被各界熱捧的大學生“村官”創業何以“創”了一個“零記錄”?而這種“零創業”現象的根源又在哪呢?

大學生村官創業“零成果”問題出在哪?

首先,太多的“政治許諾”滋長了大學生的浮躁心裏。大學生當“村官”之前,聽得最多的並不是如何幹得長、留得下,而是“加分考研”、“優先進公務員隊伍”等等。於是,在就業壓力空前增大、創業風險依然存在之際,大學生們想借“村官”這塊“跳板”當公務員。筆者曾接觸一名大學生“村官”,他説:創業既要投錢,還得買機器、找市場,太難了,只有考上公務員才什麼也不用愁。可見有些人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而這種官本位思想讓他們對創業既怕艱難,又不屑一顧。

其次,“溺愛”式的拔苗助長,讓大學生“村官”過早學會了沽名釣譽。筆者與鄰縣一村支書朋友聊起過大學生“村官”創業之事,他説,去年為了按“上面要求”把一個大學生“村官”樹為“創業典型”,只好把幾年前鋪成的道路説成是大學生“村官”來了才鋪的;把農民自己養鵝説成是大學生“村官”幫助拿貸款搞的;把一個辦了多年的私營企業也説成是大學生“村官”創辦的。結果,差點讓“惱羞成怒”的企業主“捅”上了被告席!顯然,這種事除了折射出大學生創業並不容易之外,還暴露出有的人已經在開始“愛慕虛榮”了。當然,領導之所以要拔苗助長,還因為時下招聘、使用大學生“村官”也成了一種政績,所以,為了多出政績,就只好對大學生“村官”格外垂青了。

第三,“後村官時代”的不確定性,也讓大學生“村官”害怕創業。凡是投資創業一般都不是三年兩載的事,而大學生“村官”不得不考慮任期結束之後何去何從。假如“村官”當不成、公務員未考上的話,説他是農民,卻沒有土地,享受不到反哺“三農”的優惠政策;説他是幹部,又沒能通過考試。有這種“官不官民不民”的尷尬身份,安心創業又談何容易。

由此看來,大學生“村官”的創業問題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