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頻繁跳槽 ,“跳早族”跳出職場尷尬

他們被稱之為“跳早族”,當不少應屆生感歎“工作不好找”的時候,許多往屆畢業生正上演着“頻繁跳槽”的怪事。他們中大多工作幾個月就辭職,已然從“跳蚤”升級成“跳早族”,他們中不乏有得償所願的,但更多卻是跳得越快,得到越少。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眾多大學生成為“跳早族”?

大學生頻繁跳槽 ,“跳早族”跳出職場尷尬

頻繁跳槽 她成了職場“漂流瓶”

去年7月份從寧波一所工程院校的信息科學專業畢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小嬌輾轉了湖州、杭州、寧波、台州等多個城市,換了7份工作,可現在仍處於失業狀態。

畢業後,小嬌陸續在寧波、杭州、湖州幾家信息公司做了幾個月都不滿意,最後在家人的勸説下回了台州老家,託親戚幫忙在一家機械廠找了一個財務的崗位。然而非科班出身的小嬌工作起來非常吃力,在年終核算中頻繁出錯,無奈之下,年初的時候,小嬌又跳了一次。

可這一次再找工作,小嬌發現自己的情況有點尷尬,“在杭州、寧波這些大城市的信息技術公司面前,我資質太淺,又不是名校畢業,人家不要我,可如果是小公司,工資、福利又不高,基本生活都很難支撐,我又不想去。”

嘗試向幾家正規的公司求職無果後,小嬌一邊在寧波這個熟悉的城市過着漂泊生活,一邊通過考公務員等渠道尋找新的出路。她自嘲道:“現在想着都慚愧,畢業這麼久,自己沒攢下什麼錢,生活費還常常要靠家裏接濟。”

跳槽意味着選擇 跳還是不跳

“跳槽就是一個人生選擇的過程,不跳怎麼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這是記者在調查採訪中,許多大學生認可的一個觀點,只不過他們中有些人通過不斷選擇,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職場座標,有些人則像小嬌一樣,越跳越迷茫,成了職場“漂流瓶”。

小蔣前年從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大專畢業,在惠普電腦公司找了份軟件工程師的工作,做了不到一年,小蔣發現這份工作穩定有餘,收入卻不高,後來小蔣經朋友介紹來到另一個電腦品牌的銷售公司做業務員,可這家公司經常拖欠工資、剋扣提成,公司的員工一起來了個“集體跳槽”,小蔣也跟着辭了職。

小蔣並沒有馬上投入工作,而是有了新的打算,“我學歷不高、能力不算出眾,要想成功,得要再給自己充充電。”在家人的支持下,小蔣去電大報了名,準備考一個管理類的本科文憑,另外考一些計算機類的專業證書。

相比之下,小成算是畢業生裏面的幸運兒,去年從寧波工程學院物流專業畢業後,他就找到一家知名的生產企業做銷售工作,薪資、福利等各方面都還不錯,如今他已經是這家工廠駐温州地區的銷售代表,月薪近萬元。小成覺得,頭一份工作要非常重視,根據自身情況和行業特徵綜合確定。“現在想來最感謝自己當時的明智,沒有在一開始隨便挑一個工作來做,仔細斟酌之後才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大學生要做好職業規劃

“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跳槽頻率比以前高了很多,一年跳三四次的都有,跳槽甚至相互影響成了一種習慣。”寧波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胡寶華分析,大學生缺乏職業規劃是造成跳槽頻發的主要原因,“他們對社會發展及用人單位需求狀況不瞭解,對自己的性格、興趣、特長、優勢、劣勢、潛能也缺乏科學分析,求職並沒有明確目標。”

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胡寶華認為,一些企業用人管理不規範也是大學生跳槽頻發的誘因,“有些企業用人機制並不完善,對員工培養不夠,很難為大學生髮展提供良好平台”。

對於頻繁出現的大學生“跳早族”現象,智通人力資源的陳海華認為,“第一份工作對於初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講很重要,頻繁離職很難贏得未來僱主的信賴,也失去了在行業內積累專業技能和人脈的機會。”

陳海華建議,畢業生在求職前務必要準確評估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弄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擅長與不足,在充分了解求職信息的基礎之上,結合當前的職業機會來設定職業目標,並制定短、中、長期的職業規劃。“職場新人可以‘嘗試’,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出現了職業困惑和不適應,應及時調整心態,或儘快到專業機構尋找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