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31篇)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衞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資料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構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31篇)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家,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進取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日,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大家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景、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大家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僅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禮貌與提高做出更大的貢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大家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職責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鋭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日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我的力量!

大家今日的中學生,將是明天的棟樑。所以大家在學習文化的同時,更應當去學習怎樣愛國。孫中山先生曾説過:“做人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明白怎樣愛國”愛國就要堅定不移,致死不變。愛國就是要以建設祖國,保衞祖國為至上。

做為新世紀的少年一代,大家生活在科技日新月異、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大家怎樣做稱得上愛國呢我認為:首先要認真刻苦地學習基礎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是加強綜合素質方面的鍛鍊和學習,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少年;再則是多讀歌頌愛國主義的書籍,學習革命先烈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用他們的精神鼓舞自我、激勵自我,做一名有夢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將來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我的力量,為人類最完美的夢想——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這就是的愛國,這就是的美德。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

伴着清晨明媚的陽光,剛剛朗誦完岳飛的氣壯山河的傳世名作《滿江紅》。但那高亢悲壯的詩句卻久久縈繞在耳畔。它是宋朝著名愛國將領——岳飛的作品。岳飛將軍一生精忠報國。為了掃蕩敵寇,恢復江山,他以畢生的精力與心血,與敵人拼死相戰。在他眼裏,身為臣子,理應盡全力報效祖國,為國立功。正是這個堅定意志時刻激勵着他為國殺敵立功的豪情,以及重整乾坤的壯志。然而,這首光照日月,流芳百世的《滿江紅》正是岳飛將軍戎馬一生,保家為國的鮮明寫照。

字裏行間無不流露着岳飛將軍那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以及保家為國的壯志豪情。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不禁心潮澎湃。我最喜歡這首詞中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勾奴血”。這句話充分表達了岳飛將軍那收復山河的雄心壯志,以及殺退敵人、報仇雪恨的必勝信念。使一位滿懷報國激情的英雄出現在腦海中。彷彿自己也和岳飛將軍一起在戰場上馳騁殺敵。總之,這首詞裏飽含着岳飛將軍那強烈的愛國情懷,使人不禁被他的壯志豪情深深地振撼了。岳飛將軍就以高亢的音調,豪邁的語言,向人們傾吐了自己的雄心壯志,以及收復江山的堅定決心。我深深地被岳飛感動了。他有雄心壯志,他精忠報國。他這種精神將鼓勵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他的事蹟將永遠被人們牢記,直至千秋萬代。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3

“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的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盡綿薄之力!”這是黃文秀**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時所保持的初心和夢想。她義無反顧地選擇當一名定向選調生,回到自己的家鄉廣西,紮根基層,服務自己的家鄉父老!

回首黃文秀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30歲的年華,美好而又絢爛,但黃文秀的人生卻永遠定格在了30歲。

“我是一名黨員,是來自白色革命老區的壯家兒女,將革命先烈們奮勇前進,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我們青年一代責無旁貸!”**年3月,她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主動請纓,成為樂業縣新華鎮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在百坭村,黃文秀撲下身子,吃住在村,穿村入户瞭解民情,下田幫扶體察民意。短短一年她帶領全村88户417人脱貧,完成了屯內1.5公里的道路硬化,4個蓄水池的新建,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6.38萬元。這一組組數字就是她的執着和堅持換來的脱貧成效,就是對她工作最有力的肯定,就是對她辛苦付出的無上讚揚!

“截至目前,全村還有15户56人未脱貧,百坭村的基礎公共服務還有待建設完善,如何推動產業發展還需繼續謀劃,面對這些,我充滿信心。”對於村裏的情況她如數家珍,對於村裏的脱貧攻堅她胸有成竹!

“我們百色是脱貧攻堅的一個主戰場,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責無旁貸,同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有信心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滿腔熱血的黃文秀扶貧攻堅之路確不幸戛然而止。20xx年6月16日晚,擔心村裏會因為暴雨受災,黃文秀看望了身患癌症剛剛手術完的父親後,連夜驅車趕回駐村點,途中遭遇山洪,所乘車輛被洪水捲走,不幸遇難,年僅30歲。

黃文秀走了,她帶着她未完成的初心和夢想離開了她熱愛的工作崗位,但是黃文秀又沒有離開,因為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還有百餘萬的同路人,他們每一個都是“黃文秀”,他們用無悔的青春和炙熱的初心將“共產黨員”這一身份重新定義!

按照黃文秀的北師大碩士的學歷和能力,她本來可以選擇留在北京或者出國深造,按照流行的“成功學”,可以有“更燦爛的前程”,可是,她還是非常堅定地回到家鄉,這裏面的確有桑梓情結,有樸素的回報感,但可能更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年輕的她有着自己的堅定信仰。

青年共產黨員就是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就是要沉下心來幹工作,心無旁騖的鑽業務,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將“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共產黨員的決心繼續踐行前進!

“有的人死了,但她還活着”。黃文秀把生命奉獻給了百坭村,她永遠活在百坭村羣眾的心裏,也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心中。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4

這些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在學校裏觀看的愛國教育影片《鹿鳴翠谷》讓我深思。

從小小的銀屏上,我第一次真實地領略了抗日小英雄們的風采:抗日戰爭時期,由於鬼子的掃蕩,鐵子哥、鴨蛋姐和文文三個小夥伴和自己的隊伍分散了,他們逃到了山上,正好撿到了失去母親的嬰兒——小石頭,他們躲在山洞裏,忍飢挨餓,他們然而他們沒有被困難嚇倒,一邊照顧小石頭,一邊尋找隊伍的蹤跡。飢寒交迫的時候,一隻被他們所救的母鹿來到他們的身邊,為他們送來了鹿奶,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尋找隊伍的過程中,孩子們幾次與敵人相遇,他們手無寸鐵憑着機智勇敢與鬼子周旋着,許多次都是虎口脱險,遺憾的是,在後來敵人的一次搜山行動中,鐵子哥為了掩護弟弟妹妹,不幸中彈犧牲了。鹿媽媽傷心不已,鳴叫聲響透整個山谷。

影片故事情節深深地打動了我,多麼勇敢的小夥伴啊!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既為鐵子哥的不幸遭遇而流淚,更為鐵子頑強的革命精神而驕傲自豪。此時,憎恨日寇,熱愛祖國的情感自心底裏油然而生,使我渾身充滿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日本侵略者武器先進,軍隊人數多,還有不少_為他們服務。但是他們來到我們中國人的土地上_放火,搶劫資源,讓我們的國家受到莫大的傷害,這種侵略行為,遭到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反對。《鹿鳴翠谷》只是中國人民八年艱苦抗戰的一個小小片段,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何止一個鐵子哥呢?

《鹿鳴翠谷》讓我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的不容易,它要求我們繼承革命傳統,愛祖國,愛人民,不怕困難,努力學習,為祖國美好的未來奮鬥,再奮鬥!是啊,對祖國的愛是一種偉大而深沉的愛。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為了祖國貢獻了自己的一切。想當年,南宋名將岳飛,從小立志“精忠報國”,一生馳騁疆場,鼓舞了多少人奮發向上的鬥志;看今朝,邊防軍叔叔們,拋頭顱,灑熱血,扞衞着祖國的尊嚴。

我們今天的少年兒童要樹立熱愛祖國的思想,就要從點滴小事做起:愛家人、愛同學、愛班級、愛公物,為媽媽洗一次腳,為爸爸倒一杯茶,給同學一次幫助,為班級修一次桌椅,為路人指一次路,點點滴滴都能閃射我們的思想,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小事不小,小中見大。我相信,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處處以鐵子來激勵自己,從鐵子身上汲取更多,更豐富的養分,做一名愛國愛家的人,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5

35歲時,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36歲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43歲時,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59歲時,他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享年71歲;而在84歲時,他被授予世界華人節終身成就獎。

他一生獲獎無數,是對全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物理學家之一。或許僅僅從學術成就上,霍金是無法與之相比的。它不僅跟隨時代的洪流,事業也一帆風順,似乎生活中各種好運都會一直伴隨着他,讓人感到心酸。如果上帝註定要眷顧一個人,那一定是他。

但是從20__年他82歲的時候開始,他應該住在28歲的翁帆。這位擁有享譽世界的科學成就的老人無法安寧,她的後半生一直處於風口浪尖。是的,他是楊振寧。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一個學術家庭。他的父親楊武之是當時著名的數學家和教育家。曾在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等頂尖大學任教,培養了一批優秀學者。南開大學校長和著名數學家華都是他的學生。楊振寧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去芝加哥大學學習,後來成為芝加哥大學歷史上第一位中國博士。

基於父親的影響,楊振寧似乎註定要走上科學的道路。當時據説母親已經把楊振寧和他弟弟妹妹的照片發給了在美國的父親。看到楊振寧的照片後,五隻羊寫道:“這孩子好像有點,就像楊福説的。”楊振寧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示了他非凡的才能。年僅16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南林業大學物理系。1945年,23歲的楊振寧獲得了庚子賠款獎學金,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三年後,他成功獲得博士學位,這也為他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美國的第12年,楊振寧教授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個高峯。1957年,他和李政道先生因弱相互作用下的宇宙非守恆理論一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消息震驚了全國。這個獎項不僅是楊振寧和李政道先生的榮譽,也是整個中國世界至高無上的榮譽之王。世界各地的中國人紛紛舉行慶祝活動。楊振寧教授去巴西講學時,大批中國人眼含熱淚守護着機場。他們的獎項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不亞於任何一個種族和國家!我們也可以站在世界科學的頂峯,在人類文明的道路上用現代科學裝點我們的旅程。

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人,楊振寧和李政道創造的價值至今無人能及。正如後來也獲得諾貝爾獎的丁肇中教授所説,是楊振寧為中國人民在世界科學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但是在談到獲獎的感受時,楊振寧教授總是謙虛地説,我對獲獎最大的貢獻就是幫助中國人改變了自卑的心理。的確,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説,中國人民始終處於被誤解和被歧視的狀態,楊振寧先生在物理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這無疑給了當時的中國人民一劑強心針。

但對楊振寧來説,這只是他傳奇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的其他成就更加驚人,比如相變理論的研究,比其他同事早了十幾年,後來引起了愛因斯坦的注意。他的“楊-巴克斯特”方程、超導體通量量子化的理論解釋、“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等諸多理論在後來的物理研究中被廣泛應用,成為現代物理科學的基礎理論。它還在粒子物理、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領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他甚至提出了許多其他的理論和模型。雖然他當時提出的許多內容無法通過實驗來驗證,但隨着近年來科學技術和物理研究的不斷髮展,他的理論越來越被證實。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6

家訪路上,每一個擁抱都讓人動容。

一次,在永勝家訪,由於路途遙遠,休息的時間很少。當時,張桂梅一直咳嗽,並感覺胸口疼痛。她以為是咳嗽引發的疼痛,只吃了幾片止疼藥。可接下來,疼痛加劇,隨後又開始發燒,到了行走都困難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們下學期就要參加大學聯考,便咬牙堅持走完了這些孩子的家。那時張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為路途顛簸,自己的兩根肋骨已經被生生顛斷了。還有一次在家訪途中,張桂梅住在寧蒗一個小旅館裏,因為發燒,半夜口渴找不到熱水喝,也不願意驚醒大家,就在那樣冰冷的冬夜裏,從水管裏接涼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軀扛過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產黨人的信念,支撐着走進每個孩子的家。

10年來,張桂梅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記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忘記了別人的不解、非議,忘記了殊榮,忘記了年齡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中。她就是要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讓他們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温暖;她就是要讓學校培養出能回報社會、真正具有共產主義理想的學生。

為了省錢,她多年來從不吃肉,每天生活費控制在最低標準。但在華坪,張桂梅對別人的慷慨卻是出了名的。張桂梅慷慨的事例不勝枚舉:全國勞模的5000元獎金,她考慮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黨費;優秀共產黨員3萬多元獎金,剛拿到就捐給了災區;昆明市總工會千叮嚀萬囑咐專門撥給她治病的2萬元全部給了山區缺水羣眾打水窖。截至目前,張桂梅捐出的獎金和大部分工資累計達70萬元,通通用於資助學生、幫助困難羣眾和發展教育事業。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7

20__年的3月30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四川涼山森林大火災,讓30條鮮活的生命就此化為烏有。為了讓我們科學地知道四川涼山森林大火災的危害,以敬佩的心態面對那30個救火英雄,吳老師在班上舉行了一次重要的班級討論會,要大家就“森林火災”這個問題發表看法。

班級討論會開始了,郭宇航介紹了四川森林火災大災難,講完之後,有的同學介紹了引發森林火災是天禍還是人禍;有的同學介紹瞭如何預防火災,還有的人説到有一些不法分子出售不合格的滅火器,逃生繩……

趙一成説:“以前有人在森林裏燒紙,有時忘了撲滅火苗,這樣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災。”

這時,張中宇説:“很多人喜歡在野外露營燒烤,燒烤架冒出的火苗,這樣會點燃周圍的小草。”

劉喬雨站起來説:“我要給消防隊員獻花,我十分欽佩他們。”

魏欣茹説:“我長大了要當醫生,要全力以赴地救助消防隊員。”

白紫燕説:“在家裏不要吸煙,我們不可以玩火,煤氣別忘關上。”

……

吳老師説:“大家談的很好,我們可以寫下來,讓人們瞭解我們同學們的心聲。”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8

陳睿瀾踏上排球這條路是在國小三年級,在這一年她被學校挑選到了校排球隊參加訓練,其中一個原因是自小陳睿瀾自小個子就長得很高。

國小時期,陳睿瀾的一天是這樣的,放學後4點開始準時訓練到6點,然後回家開始寫當天的作業。一剛開始的時候教練就是叫她們一起“玩玩兒球”,只是教一些簡單的墊球這種最簡單的動作,這是觀察她們的球感以及大家對排球的興趣。

一起去的小朋友們都想着玩,而陳睿瀾卻在旁邊認真的按照教練的要求進行墊球練習,一個禮拜練下來她已經可以連續墊一千多個球,在一羣小朋友中脱穎而出。隨着時間的推移,當七年級起被選進球隊的小朋友中陸陸續續有離開的了,有的是因為不喜歡、有的是因為爸爸媽媽怕影響學習,而陳睿瀾堅持下來了。

父母覺得女兒太辛苦,也曾經打過退堂鼓,但是當他們看到女兒在球場上專注的樣子,又堅定了要支持她投身到排球運動中的想法,他們覺得排球運動是一項團隊運動項目,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身體,更能培養孩子團隊協作的精神以及頑強拼搏的精神;同時又能把愛好發展成未來的職業,無疑陳睿瀾是幸運的。

國中時,陳睿瀾來到了一個神奇的班級,“運動員班級”。這個班的特點就是:全部都是“標着”運動員身份的國中生,除了她是排球運動員、還有體操、游泳、足球等其他運動的特長生;上午一起在教室上文化課,下午便奔赴各自的訓練場進行專項訓練。

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訓練,但在陳睿瀾看來,訓練是一種不斷磨練自己意志品質、培養團隊合作的過程,打球不僅要考技術和體力,更多的還需要動腦,在場上要想着教練的戰術部署,更要應變能力。

當新聞工作者問到她會不會覺得訓練枯燥無趣時,她説:“不會呀,很有意思啊!雖然過程是辛苦的,訓練也是枯燥,但還是很快樂的,每當訓練中突破瓶頸、特別是比賽贏得勝利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因為平時訓練刻苦,從國中開始陳睿瀾就開始參加各種比賽,20xx年,作為球隊主攻手,她所在的球隊獲得了上海市中學生運動會榮獲排球比賽國中女子組第一名;20xx年,作為球隊隊長兼主攻手的她,帶領球隊獲得了上海市第xx屆運動會排球賽女子C組第一名。20xx年,獲得了“體彩杯”全國青少年U16女子排球錦標賽第二名,此時的陳睿瀾轉到了場上自由人位置。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9

“感動中國”節目如約而至,這批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同往年一樣,儘管他們崗位不同、經歷不同、事蹟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敲擊着人們的心靈。他們身上呈現出的忠誠、敬業、擔當、奉獻、大愛等優秀品質,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裏。“感動中國”人物中“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放棄國外優厚條件,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援藏16年,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鬥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添磚加瓦。

職業孕育事業,事業高於職業,只有把職業當事業來對待,才會激發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感動中國”人物中守島衞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於繞赤道35圈,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堅守三尺講台的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獻給大山裏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當成一種事業,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幹苦幹,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篇章。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出一種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幫困的境界。“感動中國”人物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羣眾生命財產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衝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於負責、敢於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於鬥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展示新作為,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激發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0

95歲的張富清是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榮獲大軍區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退伍後,他自願申請轉業到當時條件堅苦的來鳳縣工作。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載。20__年底,在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時,工作人員發現老人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戰鬥英雄。

“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着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着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麼都不説,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脱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着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説,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71年黨齡,見證“絕對忠誠”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一位黨齡71年的老戰士、老黨員,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對黨“絕對忠誠”。

在張富清老人眼裏,在戰場上,共產黨員應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敢於衝鋒在前、敢於犧牲生命,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黨員應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裏最艱苦就去哪兒”,不講條件、不計得失,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

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認為,做這些,只是共產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誇耀和“顯擺”。軍功章,他壓進了箱底,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幹工作,遇到困難和委屈,想想犧牲的老戰友,他什麼都釋然了。

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也一再改變;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不改初心”,什麼是“淡泊名利”,什麼是“克己奉公”,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燒的共產黨人,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需要共產黨人以同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樣不畏任何艱險的豪情,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1

“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於3月3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綜合頻道播出。20__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顧誦芬當選為年度人物。組委會以唐代詩人韓愈《送汴州監軍俱文珍》中的一句“沖天鵬翅闊”表達了對顧誦芬院士將畢生理想與祖國需要緊密相連,心有大我,赤誠報國,為新中國航空事業和國家科技事業傾盡心血的無限敬仰。

“每當國慶閲兵戰機呼嘯飛過,都是萬眾矚目的時刻。人們在仰望的時候,也是在行注目禮。幾代戰機幾代人,他在長空留下了鮮明的痕跡。”組委會在給予顧誦芬院士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像靜水深流,靜水裏湧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着強國的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考慮到身體原因,今年92歲高齡的顧誦芬院士未能親臨頒獎盛典現場,他以視頻形式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他表示:“組委會將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授予我,自己感到很慚愧。我沒有做出什麼,黨和國家給了我太多了。感謝組委會,感謝全國人民,還要特別感謝一代代為祖國航空事業接續奮鬥的全體航空人。”

顧誦芬院士出生於1930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是享有盛譽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新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我國航空科技事業的引領者、我國航空界唯一的兩院院士、航空工業第一位航空報國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顧誦芬院士始終致力於推動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的發展。創新設計多型飛機氣動佈局,建立新中國飛機空氣動力學設計體系。主持研製的殲8、殲8Ⅱ超聲速殲擊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殲擊機的先河,殲8系列飛機是20世紀我軍核心主戰裝備。他建立了我國殲擊機研製體系,為航空武器裝備跨代升級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他高度關注國家戰略安全,為大飛機飛上藍天提供決策支持。他對黨忠誠,甘於奉獻,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飛機設計領軍人才,為新中國航空工業70年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航空工業各單位很多幹部職工通過各種形式收看了頒獎典禮,再次被顧誦芬院士為航空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和他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所感動。顧誦芬院士是航空工業瀋陽所的第二任總設計師,作為他的後輩,現任瀋陽所總設計師的孫智孝説:“顧老為新中國飛機設計事業做出了彪炳史冊的開創性貢獻。我是所裏第六任總設計師,雖然肩上擔子很重,但在老一輩飛機設計師們的精神指引下,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完成好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為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來自航空工業成飛的“90後”員工吳鬆澤則表示:“顧老和老一輩飛機設計師們在‘一張白紙’的背景下開創了新中國飛機設計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他們永遠奔騰在祖國航空事業第一線的品格深深打動了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飛機設計師,我要傳承好前輩們忠誠忘我、探索不已的精神,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航空強國建設的接班人。”

“感動中國”自20__年啟動以來,近200位人物和羣體走進大眾視野,他們傳遞出的精神力量激盪人心,令無數國人為之動容。其中,“壯志凌雲”的殲10飛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和“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航空報國英模羅陽分別於20__年和20__年獲得“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們與顧誦芬院士一樣,作為航空人的傑出代表,身上凝結着的“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感染和激勵着後來者們接續奮鬥,也讓更多國人認識“深藏功名塵與土”的航空人,認可“隱祕而偉大”的航空事業。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2

18歲的陳睿瀾展開了雙臂,她快速奔跑在排球訓練館內的場地上,像是註定要奔向榮耀和輝煌。

這裏是一個由三片排球比賽訓練場地的訓練館,坐落在上海青浦區澱山湖畔,這裏是陳睿瀾主場。陳睿瀾,上海光明優倍女子排球俱樂部隊員,位置:自由人。

陳睿瀾在訓練場上的時候並不顯眼,但是當走到你面前時,你還是會感覺到她175cm的身高帶來的“壓迫感”。陳睿瀾是個愛笑的小姑娘,平時無論是見到熟人還是不認識的人,臉上始終帶着淺淺的微笑,贏球的時候則會笑到找不到眼睛;陳睿瀾説她的偶像是小鹿純子——日本連續劇《排球女將》中的人物,雖然知道電視劇裏面很多關於排球的打法都是藝術虛構,但是小鹿純子堅強的毅志、永不服輸和頑強拼搏的那股勁一直在激勵着她。當陳睿瀾説到這個名字時,小心翼翼的。

20xx年12月,陳睿瀾被選入中國國家青年隊的後備人才參加集訓;次年3月入選中國國家青年女排隊,開始代表國家打比賽。

12月20日下午,陳睿瀾正套着厚厚的羽絨服——每一位運動員都要注意生活習慣,防止生病影響訓練——在擺滿健身器械的小身訓館裏(東方綠舟訓練基地還有一個大型綜合身體訓練館),陳瑞瀾坐在其中一個鞍馬上開始了新聞工作者的採訪。這間小型身訓館就設在上海光明優倍女排訓練館裏面,走廊對面就是排球訓練館了,採訪結束她要馬上進去進行每天下午的訓練。

在拍攝視頻的時候,陳睿瀾為自己特意選了一個的背景,這是一面白色的牆,牆上掛滿了一系列比賽獲勝的照片,陳睿瀾背後的一面紅藍交錯的背板上寫着“傳承女排精神”。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3

我想,真正的夢想當如是,如一顆閃耀的火種,隨時等待燃燒的那一刻。現有周秀芳,“搬運”了愛心,“傳遞””能量,“燃”起了希望。未來的未來,優質的種子會破土、發芽、成長,終會形成森森綠源,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帶去更多希望的火種。

周老師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權力、金錢、作秀以及任何商業元素,有的,只有那條件艱苦和充滿了陽光的情感。周老師就是團温暖的光,她離開寧波去温暖更多的人,她也温暖了我們。

周秀芳老師的事蹟,讓人感動,令人振奮,促人奮進,她鼓舞着我們每一位教師要用自己的大愛去譜寫一首壯麗詩篇。

周奶奶用她屬於教育工作者的耐心、愛心、真心幫助漵浦的孩子,為其帶去陽光,這種向陽而生的力量讓我感悟良多,今生追逐光,追逐熱,也發出光,發出熱。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我觀看了“20__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我看了之後,心裏深受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張富清。

95歲的張富清是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榮獲大軍區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退伍後,他自願申請轉業到當時條件堅苦的來鳳縣工作。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載。20__年底,在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時,工作人員發現老人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戰鬥英雄。

“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着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着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麼都不説,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脱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着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説,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__年黨齡,見證“絕對忠誠”

在新中國成立週年之際,一位黨齡__年的老戰士、老黨員,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對黨“絕對忠誠”。

在張富清老人眼裏,在戰場上,共產黨員應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敢於衝鋒在前、敢於犧牲生命,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黨員應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裏最艱苦就去哪兒”,不講條件、不計得失,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

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認為,做這些,只是共產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誇耀和“顯擺”。軍功章,他壓進了箱底,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幹工作,遇到困難和委屈,想想犧牲的老戰友,他什麼都釋然了。

新中國走過了__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也一再改變;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不改初心”,什麼是“淡泊名利”,什麼是“克己奉公”,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__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燒的共產黨人,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需要共產黨人以同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樣不畏任何艱險的豪情,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5

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中華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學家于敏;有為了山區孩子的前途而放棄優越條件去艱苦的地方教學的朱敏才、孫儷那夫婦;有堅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黃張紀清;有跟聽力障礙的兒子同桌16年的母親;也有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犧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讓我最感動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黃張紀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這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木拉提跟他的同事們每天有任務,每天都不分晝夜地工作。因為他們在新疆,眾所周知,新疆是暴恐分子的根據地,所以有很多暴恐分子以及各種各樣的壞人,每年都有許多無辜百姓受到傷害,但因為木拉提以及他的隊伍,使得老百姓能在這裏安居樂業,雖然木拉提他們很可能在某次任務中殉職,但他們依然不畏犧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許多戰友都因為執行危險任務而犧牲離開了我們,但木拉提依然為了和平與暴恐分子勇敢戰鬥着。

還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動的人物炎黃,炎黃的真名叫張紀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為孤兒院,學校,災區捐贈了許多資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黃的化名填匯款單。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為了捐款,賣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裏,默默地堅持做好事。因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黃,人們找了他三十年,直到因為他在銀行匯捐款時摔倒被送去醫院,人們看到他撒落地上的匯款單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黃。

三十年來,他一共捐了幾十萬元。當主持人問他每次捐款時都怎麼想,他卻説:捐款只是一個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時間長了一點而已。他讓我倍受感動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卻從不留名,其實他的真名是張紀清,正如主持人給予他的頒獎詞:是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祕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為我們點燃。

看完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卻又那麼偉大,他們值得我們敬佩,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貢獻出應有的一份力量!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6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脊骨,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會。我認為當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種開放包容的精神,隨着社會的發展,它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包含自強精神、仁愛精神、勤奮精神、探索精神、創新精神、愛國精神、氣節精神、鬥爭精神、改革精神和開放精神十個主要方面。進一步建設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需要。

愛國就是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衞國家,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國家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國家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國家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動盪的歲月與激烈的戰鬥連綿成一曲激盪人心的軍歌,每當我重温起這段令人激昂的旋律時,在我內心深處跳躍的最猛烈的音符便是這些犧牲的民族英雄和革命戰士,他們倒下去了,倒在了燒焦的泥土上,倒在橫屍遍野的戰場上,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與青春譜寫了一部心靈的選擇。他們走了,帶着他們帶來時的一切。在歷史車輪的輾動下似乎隱淡了。不,我分明看見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他們的靈魂和精神正熠熠生輝!

同學們,難道我們不應該愛自己的國家嗎?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7

看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眼淚濕了眼眶,作為一名支教結束已經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我深知基層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層工作者的一個縮影,我們都應該向文秀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紮根基層、心繫羣眾,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文秀走了,千千萬萬個文秀還在,每一個青年學子都要承擔起光榮的歷史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時代的洪流中,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限度將自己投入到祖國偉大建設當中去。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羣眾,擔當起脱貧攻堅重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看完黃文秀的視頻,我感慨萬分,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短暫的一生,為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文秀走了,帶着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羣眾的脱貧願望、帶着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羣眾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裏,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她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着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不懈奮鬥,繼續前行!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在今後的支教之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祖國奉獻自我的青春力量。

黃文秀同志勇挑重擔,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我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於實踐、不懈奮鬥,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外國語學院劉明晟同學表示,今天學習了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讓我極為感動且備受鼓舞。在此向扶貧先鋒致敬,向第一書記致敬。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投身西部熱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的地方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貢獻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願望。願加入西部計劃,同志願者們攜手共進,以前仆後繼、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脱貧攻堅戰,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紮根西部,融入基層,深入脱貧攻堅戰主戰場,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做好扶貧工作,讓國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計劃志願者的追求和目標。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紮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8

看完感動中國之後發現其意義深遠。

一、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標準有許多,但主要是包括樂於助人、無私奉獻或者是艱苦奮鬥等等事蹟,感動中國人物身上都有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身上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及崇高品格,無論是樂於助人的無私奉獻精神、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還是捨己救人的大無畏精神,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幾年年以來的寶貴結晶,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能久經未衰、朝氣蓬勃的不竭動力,是我們的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和文化財產,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傳承和弘揚下去,感動中國人物他們都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了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宣傳他們,這些傳統美德得以發揚光大,得以熠熠生輝。

二、給廣大人民羣眾起到榜樣作用,有利於營造一個和諧繁榮的社會

通過評選感動中國人物,讓其他人瞭解和熟悉感動中國人物的感人事例,給其他人起到一個榜樣作用,為廣大人民羣眾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他們以感動中國人物為榮,積極地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從而有利於在社會中形成一個温馨和諧、幸福美滿的氛圍,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繁榮進步。

三、號召更多的人積極響應,加入其中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蹟是能讓每一個普通公民的心靈受到觸動,雖然我們這個世界還存在着太多的不足和不如意,但我們身邊永遠不缺乏那些積極向上、英勇無私的好人,只要我們每個人願意積極響應,努力去做到為別人着想,在別人處於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那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想社會也能成為現實。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19

今天,我觀看了期待以久的年度人物頒獎活動,共有11人獲獎,其中有老人有年輕人,也有中年人,我懷惴激動的心情打開了電視。

第一位獲獎者叫黃旭華,三十多年來,黃旭華沒回過幾次家,家裏人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開自己的身份,因為他的工作是保密的。後來,人們親切的稱他為“核潛艇之父”。他那時心裏肯定很糾結也很無奈。

最讓我感動的是91歲的老人劉盛蘭,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一刻開始,73歲的他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資捐了出去,有時候,他竟然同時損助了50多名學生。每天清早,他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就出去撿廢品。這麼多年,他唯一珍藏的就是一個藍布袋,裏面裝滿了給學生的匯款單和學生的回信……老人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即使住進了醫院,還不忘給同學們匯款,怕他們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還有一對父子,35年如一日,父子相繼,只為一株油菜的夢想。一開始,鄉親們都嘲笑他“泥腿子想當科學家”。對於這些嘲笑,沈克泉並沒有氣餒,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產量高的油菜品種,為家鄉解決了吃油難的問題。後來,沈克泉叫來了兒子沈昌建帶着買車錢與他一起改良油菜品種。沈克泉去世前説他最不放心就是新的油菜。經過父子倆35年的努力,培育出的油菜品種都獲得了認可。父子倆的心靈就像油菜花一樣美麗。

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好人我沒發現,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好人。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0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羣人,他們並不富裕,但他們的精神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和衡量的。

醫者他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只有一位醫者做到了,那就是胡佩蘭老奶奶,她是一位婦科醫生,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她仍然去醫治那些婦女,卻不在意自己也是腰間盤突出的病人。曾經有多少嬰兒在她的手上出生。她是醫生中一塊不倒的銘碑,給所有人都豎起了榜樣。

有這樣的一位老爺爺,他已經快90歲了,他的每次匯款雖然都是用幾十來計數的,但這些錢是他從自己的生活中,飯菜中節省下來的。他的一日三餐只是靠自己在垃圾桶裏撿來一些別人不要的菜葉為持生活,他的錢來之不易,是自己撿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塑料瓶,去賣掉後換取來的辛苦錢,他自己不用這些錢,卻用這些錢去匯款給那些撿來報紙中那些有困難的學生。政府給他的補貼費也存着不用,等到足夠了,再去匯款。他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他就是飽經風霜的劉盛蘭老爺爺。他的匯款是給所有中國人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他們雖然只是儘自己的一份責任,但他們的貢獻是誰都可以替代的,他們永遠是中國人的驕傲。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1

“感動中國”節目被媒體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每一次觀看《感動中國》,感動都會在霎那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無限的力量,強烈地震撼着我的心靈,衝擊着我的每一根神經,直到感動的淚水潸然而下。

_年度的頒獎盛典於2月3日晚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堅持_年愛心長征、改變山區麻風病村的中國台灣愛心人士張平宜。此次當選的“感動中國”人物還有:為新中國核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朱光亞,為官清廉的公安戰線楷模劉金國,為人民羣眾奉獻一生的中國共產黨的基層幹部楊善洲,年屆90依然工作在手術枱上的醫生吳孟超,在危急時刻奮力救下墜樓嬰兒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紮根高原地區支教的教師夫婦胡忠、謝曉君,靠賣羊肉串資助貧困學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從8歲開始伺候癱瘓養母_年的孝順女兒孟佩傑,自小失去雙臂卻創造出生命奇蹟的鋼琴師劉偉。走過0年的“感動中國”活動還向以白方禮老人為代表的長年熱心公益事業而未能獲得榮譽稱號的所有愛心人士表示特別緻敬。

《感動中國》讓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感動,我的心靈也同樣受到震撼和洗禮,感動和淚水之後應該是平靜和思索,我是十三億中的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合同教師,也許我這輩子都做不出讓國人感動的事情,但是我會盡本能來做一些對我身邊人有幫助的事情。我雖然不能像紮根高原地區支教的教師夫婦胡忠、謝曉君那樣為高原付出,但我會全力照顧好我們班的每位幼兒,會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向他伸出援手,會幫助父母做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捐出微不足到的一點錢。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別人,也感動着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時的我們雖不能成為感動中國的人,但一定是個讓中國人感動的人。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2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就在昨晚的中央一台播出,今天我就要將這個公益電視寫成一篇觀後感。

和往年一樣一共有十位這樣的英雄值得現在的青年學生好好學習,以此為榜樣。第一位出場的是一位植物學家鍾楊,1000多種植物,是一位偉大的植物學。這不幸的事是,一次車禍中永遠的離開了人間,曾經多次到達西藏高原,患下了許多疾病,那種。卓絕不怕辛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是經常説嗎有大國才有家,在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第二位出場的就是這個一位在邊境掃雷的一個軍,他在每次工作的時候總是對戰友説:“你退後,讓我來。”我們直接感受他們一之間的深深關愛。我油然而生的想到了課文中學的一個《一個蘋果》裏故事情節一樣,就這樣活活的把自己炸傷了,醫院搶救好幾天才搶救過來。都無法預料的事是:年輕的戰士永遠都失去了他的那雙雙眼和一雙靈巧的手,聽到“你退後,讓我來”這句話,在感受到的他們都隊友之間的友愛,戰友的感情是多麼的深、質樸無華。這些人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我為國家有這樣的戰士感到驕傲。

第三位就是與壞人歹徒搏擊的呂保民,看完知道了兩位人都受到了刀傷,其中有一個人斷了幾根肋骨,經過兩位英雄的搏鬥與捨得,警察局將這位壞人逮捕,還一方安寧,真是一位好英雄,在學習我們都應該互相幫助,一起向英雄們學習。感動中國的人是馬旭的夫婦,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創造財富,自己省吃儉用的幫助山裏的孩子們上學,我們應該勤儉節約不要太浪費食物,夫婦他們多次的幫助貧窮人,有機會去上大學感到幸福,他們已經年齡很大了,他們的行為讓我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善良,我們珍惜現在的生活。接下來的這位英雄更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一下,民航的機長叫做劉傳健,飛行的過程中差點出大事,那麼艱苦低微的環境下去維修飛機的零件,他沉着冷靜的精神值得現在的學生去學習。第六位的他為了大家的的生活犧牲了很多,我覺得他是現在這個社會最美的郵遞員。一輛卡車上面全部都是快遞和信件,那麼高的雪山上,舉步維艱,看到她走1km需要三四天的時間。保護他們的快遞件,常與外邊的人搏鬥。還有這樣另外一對這樣的夫婦,30多年沒有回家過過年陪家人了,在那有一個叫做開山島的地方,堅守那裏,不允許任何東西玷污,沒有受到金錢的一絲誘惑,在這個金錢社會,很多人應該去學習。這一對姓王的夫婦精神可佳,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保護國家的每一寸土地。

在習近平主席積極倡導的“精準扶貧”下,有一位名叫張渠偉的脱貧一線工作人員,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一片土地的生活,經常熬夜的他也落下了青光眼,為了百姓,我們應該積極支持他的工作。這些人物值得我們學習。剩下的兩位裏,一位是園丁,一位是科研研究者,為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有了他們付出,我們才能認真的好好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

我為祖國有這樣的國民感到自豪,你們為人民付出的太多了,希望你們可以遠離傷病,健康的生活,我們會在你們的薰陶下茁壯成長起來的,為了國家努力學習。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3

昨晚如約打開電視機,準時收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節目。

與往年一樣的結果,在這個不平凡的“末日年”裏面,又有很多已經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動着中國。他們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卻都以不同的偉大事蹟感動着這個麻木而又世俗的國度。

我看這個節目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催淚彈”,使人在剛剛過去這個喜慶的春節假期裏,還獲得有一個感受悲情的時刻。每一個獲此殊榮的“英雄”其實都表演了一場悲劇,他們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的是永遠的痛。一貫擅長煽情的央視就不能厚道點呀,能不能不這樣矯情呢?在節目進行中,我一邊觀看一邊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動過呢?由於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還想到了“最美司機”吳彬,還有更多創造了許多“國之第一”紀錄的人,儘管我這一票並不能有什麼作用,並不能算數!

看完節目後,淚眼婆娑,還有一點遺憾,吳斌師傅為什麼沒有入選呢?按説吳斌師傅當時的行為其實是全社會都需要踐行的基本準則,尤其是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大環境下。也許是由於吳師傅的英雄行為只有短短的幾十秒鐘。張麗莉老師如果憑藉着對學生的愛心和工作的認真努力獲得此榮譽,那將是多麼完美的事情,只可惜她是坐着輪椅上台領獎的。

感動之餘,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覺醒

感動中國到昨天就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其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與發展迅速的物質水平相對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落後了太多太多,以至於被西方某些國家稱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國人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國人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託,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美好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

2、榜樣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動中國》,與其説是對道德模範、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説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蹟通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説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説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感動中國的力量,是榜樣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時間的流逝帶走感動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淚總是停不住,但典禮結束以後,人們又恢復了之前的一切,內心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瀾似乎人們把感動中國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宣泄途徑,把一年的淚水在短短几個小時內流乾淨,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動中國。不信的話,可以捫心自問,你能叫出幾位曾經感動過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遺忘了吧。不管怎樣,我希望被遺忘的僅僅是名字,是符號,而不是其背後藴含的一種精神。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4

有多少電視欄目隨着時間流逝了,又有多少欄目滋生出來,萬花筒般的電視欄目喧囂着變換着,令人眼花繚亂,生生滅滅也如過眼雲煙。然而,有些欄目卻能長久地駐留於觀眾心中。央視的《感動中國》十年了,樣式和風格不變,一年一度的感動不變。多少人觀後流淚,多少人觀後沉思!為什麼?一顆顆心被感動了。

能感動人心的,莫過於人心,莫過於人的良心。所以,每年一次的感動,就是對良心的一次認同,就是對人心的一次校正。在這個商品社會中,燈紅酒綠,紅塵滾滾,人心難免被種種利益所誘惑所糾纏而物化而偏狹,或走火入魔而迷失方向。你要問《感動中國》的價值和意義,我認為,就是一年一次為我們掃除心靈上的塵埃,讓我們在感動中觸摸和體認自己的良心,讓我們的心靈回家。

《感動中國》裏的人物,就來自於我們的生活中,來自於我們身邊,普通而平常,恰恰是在這普通而平常中顯出了人性的善良和品質的高尚。楊善洲,幾十年如一日,談何容易?沒有高尚和純粹是做不到的。他不為利,難道是為名嗎?人都走了,名對於他還有意義嗎?所以,他也不是為了名。他那麼做,是良知使然。不那麼做,良心上過不去。實際上,他是最自然最本色的,所以他是快樂的,良心的快樂!《感動中國》裏的人物無不執着於自己的選擇,身體力行,艱苦着,更快樂着,無論成就多少、貢獻大小,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行動發光發熱,使生命綻放出美好人性的花朵,為人間增加着真善美的色彩。你若問《感動中國》是什麼類型的節目,我的回答是:良心的盛典。我們生活中有那麼多盛典,一個什麼由頭都可以盛典,為什麼就不能為人間的美好心靈作一次盛典呢?《感動中國》恰恰就是這樣一次盛典。無論別的盛典多麼絢爛、絢麗、炫目,而《感動中國》卻永遠是那麼簡約、典雅、樸素。好!美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善良的心是單純的、純淨的、樸素的。形式與內容相統一。

我很欣賞《感動中國》的頒獎詞,沒有高不可及的大話,沒有言過其實的讚美,而是貼着人物的心靈,真實而親切。他們的行為,多數人都能做到,只要我們的心和他們的心靠得近一些,再近一些,就能見賢思齊。

中央電視台有兩台晚會影響深遠,一個是《感動中國》,另一個是《3.15晚會》,一年一度,人們極為關注。這兩台晚會,前者為良心喝彩立傳,彰顯良知,點燃人心中的明燈;後者是曝光那些偽劣假冒,讓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在陽光下曬一曬,使醜惡原形畢露,讓全民共審之,人人喊打之、遠離之,醜惡就不會那麼囂張了。中國社會正在發展中,進步中,媒體應當給社會進步一種助力,應當彰顯出良知的力量。《感動中國》與《3.15晚會》就是最具有良知力量的節目。人們期盼着有更多良知力量的節目提振社會良知的信心。從良心出發,讓社會走向和諧。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5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愛國”二字是神聖的。愛國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是民族精神財富中最珍貴的,它具有很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愛國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種紐帶,一種號令。沒愛有國,國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講愛國,國家將是一盤散沙;沒有愛國主義,就不可能抵禦外侮,一擊就破。

在我眼中,愛國,就意味着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就意味着無條件地服從國家的召喚。當我們在巨大的個人利益誘惑面前,當我們通過自身努力學有所成之時,當國家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時,我們千萬別忘了我們的國家。我們要用生命和汗水捍衞我們國家的尊嚴。如果因為一已私利而損害了國家利益,其人將成為歷史的罪人,永遠遭人唾棄。

在許多人看來,屈原對一個昏君忠心耿耿,似乎有些愚忠,但屈原所忠心的並不是楚懷王,而是他所生存的楚國,對自己並不富裕的故土充滿熱愛併為其發展而努力奔波,這是屈原身上最值得我們推崇的地方,這也是當代許多人應該深思的。愚忠與愛國、赤子不嫌國貧。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鋭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6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着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裏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牀”,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築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裏,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__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於順利成立。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7

周秀芳,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的一名退休教師。20__年,她懷揣支教夢想,不遠千里從寧波來到湖南省漵浦山區支教助學。三年多時間裏,周秀芳發起愛心接力,將寧波、上海、杭州數萬市民的愛心和物資源源不斷地搬運到漵浦山區,如今,愛心團隊已發展到3000多人,在漵浦山區共捐建希望國小22所,其中8所已投入使用,讓322名貧困生得到結對幫扶,建校和資助貧困生累計捐獻款物達20__餘萬元。周秀芳的愛心事蹟在漵浦和家鄉寧波兩地都引起了強烈反響,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支教奶奶”。她先後獲評“20__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浙江好人”、湖南省“最美湘女”等稱號。20__年10月17日,周秀芳榮獲全國脱貧攻堅“奉獻獎”。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8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祖國的希望,不要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尊重我們的父母、長輩及身邊的有所人,從小事做起,愛我們的'國家,要做一個愛國的人!

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兩位外國遊客在中國旅遊。在參觀景點時,褲兜裏的一個面值五角的硬幣掉到了地上,那位遊客還在興致勃勃的參觀景點,沒有注意他們的腳已經踩到了這枚硬幣上。這時,一名武警戰士跑了過來。請外國遊客把腳拿開,他便撿起這枚硬幣,小心翼翼的用紙擦拭起來。兩位還沒有發覺的遊客問:“你有什麼事嗎?”那名武警戰士説:“您掉硬幣了!”於是便把硬幣還給了他“請您好好保管!”外國遊客不解的問:“這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幣,為什麼要好好保管?”那名武警戰士嚴肅的説:“這枚硬幣上刻有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您踩到了硬幣也就等於踩到了國徽。國徽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形象,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尊重!”那名外國遊客立即把這枚硬幣放到了錢夾裏,並説:“真對不起,我踩到了你們國家的國徽!對不起!”那名武警戰士一笑,隨即走開了。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事情,就體現了我們中國人那愛國的高尚品質。我想,那位外國友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我是一名國小生,當看到晚會上李連杰叔叔號召我們拿起手機發送短信,為中國台灣災區建一所國小,我馬上拿起全家人的手機發送短信,雖然一條短信才捐助1元錢。但是,人多力量大,只要您奉獻一點愛心,中國台灣的孩子們就有了自己的新學校!在國家號召的“無車日”時,我讓媽媽不要開車送我上學,我自己坐公共汽車去上學,為節能減排做一份小小的貢獻。所以,我們在建國60週年時,要做一個文明、高尚、熱愛祖國的人!從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比如:撿起我們身邊的那張紙花,為環境加一分。在公共汽車上,為老人、孕婦讓一個坐,為品德高尚加一分……讓我們行動起來,在祖國的60年華誕時,為祖國做一點貢獻,哪怕是小小的一點讓我們一點一點的積累,小溪定會變成汪.洋!

我們雖然還小,但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讓我們祝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祝願祖國媽媽生日快樂。少年強則中國強!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29

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火場平均海拔4000米,地形複雜、坡陡谷深,交通、通訊不便,而且多處火點位於懸崖峭壁上。

3月31日下午,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經全力搜救,4月1日18時30分,30名在撲火中遇難人員遺體已全部找到。

30名遇難者中有涼山州木裏縣林業局局長楊達瓦、川林五處職工鄒平和木裏縣雅礱江鎮立爾村村民捌斤也遇難,其餘27名全部為森林消防員,2位00後、24位90後、1位80後。

昨天是愚人節,所有人都希望這只是一個天大的玩笑。

然而, 不是!這是一場真實的悲劇。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30

在網上看了關於砸車事件的新聞後,我覺得很氣憤。日本人欺負中國人也就罷了,中國人居然欺負自己的同胞,實在是不可原諒。

砸的雖然是日本車,但實際上損失的卻是中國人自己的財產。也許這可以起到一個警示作用,讓國人都不敢再買日貨,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砸車的人是痛快了,是把自己的“愛國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了,可這讓車主情何以堪呢?也許人家也不富裕,人家為了買輛車可能付出是大半輩子的心血呢?怎麼能説砸就砸!這麼愛國,這麼有氣節的話,怎麼不自己去買輛來砸啊?砸別人的車毫不心疼,但這事如果發生在自己或親屬身上,又該作何感想?而且有些傢伙砸完車,燒個店後,還順帶洗劫一番,連我都要懷疑他砸車是出於什麼目的了。我記得網上有一幅挺有意思的漫畫,講的是兩個劫匪,其中一個戴頭套的劫匪教育另一個沒戴頭套的劫匪:“你這樣出去打劫太危險了。”那個戴頭套的劫匪問:“那應該怎麼出去?”然後兩個劫匪就在頭上綁着面中國國旗出去打劫了。

我認為,這種砸車的行為實在是與搶劫無異。抵制日貨是必須的,但並不是體現在這種砸人車輛,毀人財務的行為上。如果這在砸車者看來是愛國的表現的話,他還不如背顆原子彈去轟了日本比較實際,那樣説不定祖國會為他驕傲。

我們都知道“勿忘國恥”,卻理解得並不一樣。在那些砸車者看來,“勿忘國恥”便是破壞,而不是超越。破壞是人人都能會搞的,但超越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想有一天,中國的產品在性能上超越日本,以自己的技術走向世界,把日本的產品比下去,那才叫真正的揚眉吐氣。砸車算什麼?那隻能證明你技不如人!不如把這份精力投入到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上去,那樣也許國人會記住你的名字,而不是在這裏,砸完車後偷偷摸摸地像老鼠一樣溜走。

以技術立國,才是最為重要的,愛國並不是體現在這些愚蠢的行為上,所以,請理性愛國。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篇31

愛國,是一種深切的情感。每個人都愛養育自己的父母雙親,都愛自己的家,愛自己舒適的小院,進而愛自己生於斯的故土、長於斯的祖國。愛國不是一種抽象化的概念,它時刻藴藏在人們的心底,人們對祖國的感情,就像與父母家人一樣,永遠割捨不斷。

愛國是我們心底的激情,又是我們心中的信念。每一箇中國人,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應當的事。這種信念植根於我們祖國曆史上無數愛國英雄的心中。愛國將領史可法堅持抗清鬥爭,被俘後英勇不屈,慨然就義;飛機設計師馮如為國爭氣,設計我國第一架飛機,在國際上引起轟動,而他不為國外榮華富貴所動,毅然回國……這些事蹟説不盡、數不完,可以説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歷史,一步民族自強不息的歷史。作為這部歷史的續寫者——我們愛國的信念,正是在祖先們愛國精神的滋養下,開始抽芽、長大,並堅定的樹立起來。80後的大學生們喊出來這樣的口號:在我們心中的價值天平上。祖國是最重的砝碼!愛國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更應該是中華子孫的美德。

愛國更是一種責任。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長年累月地堅持。郭明義,16年捐出工資總額的一半參加希望工程,資助特困學生180多人,撐起了180個家庭的天;20載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條鮮活的生命。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倡議,600多名礦業職工積極響應;他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1700多人踴躍追隨;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已有2800多人蔘與,資助孩子1000多名。他不但以德束己,而且以德樹人,他的高尚行動,感染甚至教育了很多人;他不僅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很多人,特別是那些因貧困而失學的孩子,因他而感受到人間的温暖;他積極獻血、熱心公益,他的愛心和感召力,使他一個人的力量最終形成了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以致推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他不但正己,而且正人,他用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端正了社會風氣,增強了人們對社會公平公正和奉獻社會的理解和認識。這種精神,包含着當代公民具有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表現為當代公民濃烈的人文關愛、國家情懷與自覺擔當。這種精神,內化為個人品質,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與良好的公民素質;外鑄成社會力量,就是為他人奉獻、為社會分憂、為國家盡責。

愛國是一種深切的感情,是一種堅定的民族信念,是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推動着我們,為了祖國光明的前途,為了民族燦爛的未來,幹!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