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近一段時間,朱有勇的先進事蹟被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幹部羣眾普遍認為,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脱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鬥在脱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廣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蹟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朱有勇同志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潛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創新,以科教報國為理念,用滿腔熱血書寫了一名優秀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匠心和奮鬥精神。成長於土地、根植於土地、收穫於土地,“農民教授”成為他最喜愛的稱號。他數十年如一日,紮根自己所深愛的大地,為我們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一名優秀科技工作者、一名優秀人民教師的精神風範和時代。他堅定信仰、情繫農村、躬耕農業的為民初心和擔當精神,他愛崗敬業、明道信道、築夢育人的師者仁心和奉獻精神,他潛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創新的科研匠心和奮鬥精神。

朱有勇院士愛崗敬業、潛心科研、長年根植土地,為雲南當地農業發展和脱貧攻堅作出了巨大貢獻。通過學習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後,中安街道中心幼兒園全體教職工深刻感受到朱有勇同志是一名人民教師,他愛崗敬業、明道信道、築夢育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用滿腔熱血演繹了一名優秀人民教師的師者仁心和奉獻精神。一名黨員幹部,他堅定信仰、情繫農村、躬耕農業,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用滿腔熱血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為民初心和使命擔當。

學後教職工紛紛表示,朱有勇院士是我們身邊最鮮活的榜樣,時刻提醒着我們作為幼兒園的一分子,應該嚴於律己、積極向上、履職盡責,以昂揚的鬥志和精神狀態,投身到幼兒園的保教工作中。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朱有勇院士數十年來紮根土地,在自己熱愛的一方山水間求索,從土地和傳統中汲取智慧,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同時將取得的成果應用到葡萄、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農業生產中,實打實的增加農民的收益,改善農民的生活。羣眾説他是知百姓冷暖、解民生疾苦的貼心人,學生説他是彰學者風範、顯師者情懷的傳道者,同行説他是“頂天立地”、矢志創新的科學家,而他自己卻説:“我不過是一名農民教授,農民在前,教授在後。”在朱有勇院士看來,“老百姓説好,才是真的好”。

學習完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後,大家展開討論暢談學習心得,一至認為,作為科技管理工作者,要向朱有勇院士學習堅定信仰、情繫農村、躬耕農業的為民初心和擔當精神;學習愛崗敬業、明道信道、築夢育人的師者仁心和奉獻精神;學習潛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創新的科研匠心和奮鬥精神,始終不忘作為科技管理工作者的初心,牢記為師生服務的使命,為學校的建設發展作更多的貢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農民院士”是幹部羣眾對時代楷模朱有勇的美稱,這個“美稱”形象詮釋了朱有勇的事業,他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事業和農民的需求融合在一起。他説:“論文得寫在大地上,理論成果要放到實踐中檢驗。老百姓説好,才是真的好。”這種踏踏實實,務求實效的科研作風,恰是新時代院士必須的風采,唯有這種風采,才能讓科研成為國家發展強大的能量源泉,人民幸福的動力源泉。

在時代楷模朱有勇身上,他的信念堅定,志向深遠,情懷美好,是新時代黨員的楷模,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標杆,是新時代公民學習的榜樣。

朱有勇的信念堅定,堅定在具體的工作行動中。他把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到脱貧攻堅的行動中,主動到深度貧困區域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在他這裏,信念就是行動力,信念就是主動力,信念就是表率力。他讓時代楷模的“信念”二字閃爍出温暖的光輝,照亮人生之路。

朱有勇的志向深遠,深遠在農民的幸福夢中。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但是,他沒有躺在成果的榮譽殿堂裏安然享受,而是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把科技成果變成農業生產力,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在他這裏,志向貴在落地生根,落到到農民的需求上;貴在開花結果,芬芳在農民的笑臉上。他讓時代楷模的“志向”二字釋放出強大能量,鋪就羣眾致富路。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穿迷彩服的田間“教書匠”

20__年,中國工程院對口幫扶瀾滄縣開展脱貧攻堅,開會商量由哪個院士來牽頭這一重任。當時60歲的朱有勇毅然決然地説:“我最年輕,我來幹!”

朱有勇帶着團隊來到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在村裏建立科技小院,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5年來和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基地示範推廣種植冬季馬鈴薯等作物的過程中,他發現農村羣眾素質性貧困突出。於是他整合雲南農大教師和瀾滄職中教師團隊,創辦了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學員是來自全縣各鄉鎮有脱貧致富願望的農民,課堂就設在田間地頭。從選良種栽種,到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從採收包裝到產品推廣,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專家親自授課。老師和學員一樣,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對農民和藹可親,沒有架子,很多學員培訓回家後,不僅自己種冬季馬鈴薯和林下三七,還帶動全村羣眾一起種,一起增收脱貧。”竹塘鄉鄉長龔老五説。3年多來,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已開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培養了近千名致富帶頭人。

“我們是教書匠,沒有錢,就把科技知識教給農民,教他們發展產業脱貧致富,沒什麼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説。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裏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朱有勇常説。

30多年來,朱有勇潛心鑽研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課題。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為題在《自然》雜誌封面全文發表,成為新中國植保界在這個期刊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構建的水稻品種多樣性控制稻瘟病技術體系累計推廣應用超過1000萬畝,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推廣應用超6000萬畝,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減少農藥使用50%以上,被認為是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他構建了冬季馬鈴薯優質高效技術體系,20__年以來累計推廣1131.2萬畝,促進農民增收200多億元。

朱有勇扶貧不為名。一個多星期前,正在瀾滄各個村寨基地指導農民種植冬季馬鈴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為時代楷模。他依然平靜地繼續指導馬鈴薯種植,多方催促下,幾天後他才不得不離開瀾滄,前往北京領獎。

朱有勇扶貧也不為利。長期跟隨朱有勇在瀾滄扶貧的雲南農大博士黃惠川講了個故事,在瀾滄開始推廣林下三七種植技術時,扶貧團隊裏起初有兩種聲音,有人認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時間不容易,應該技術保密,通過技術轉讓盈利。但朱有勇堅持免費給老百姓使用技術,他説:“不能我們發財了,老百姓用不上。”

20__年12月,朱有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大特別獎勵他200萬元,他毅然決定把學校獎金作為原始基金成立雲南農業大學“有勇獎學基金會”。20__年,他又將自己獲得的“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200萬元捐贈基金會,激勵了更多師生學農愛農、服務三農。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用知識改變農民命運的院士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

5天前,他還是一位在西南邊疆拉祜族自治縣村寨忙於種植冬季馬鈴薯的“農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頒獎成為全國時代楷模。30多年來,他研發的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成為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近5年,他又在雲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躬耕山野科技扶貧,讓上千農民學會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種植技能,帶動了一批深度貧困中的拉祜族羣眾脱貧致富。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

跪在泥土裏的農業科技工作者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剛種植的馬鈴薯地裏,張六均等三個拉祜族村民手杵着鋤頭站在地邊,全神貫注地聽一位老人説話。老人蹲在地上,手握着竹竿,一邊用竹竿丈量地塊,一邊耐心地講解馬鈴薯如何規範種植。老人蹲着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裏,面帶微笑反覆解説示範。在一旁的雲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何朝輝感動地用手機拍下了這珍貴的瞬間。這一幕發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點在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村小組。這位65歲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__年,朱有勇帶領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和雲南農業大學創新團隊,在瀾滄竹塘鄉蒿枝壩開展100畝冬季馬鈴薯示範種植,當年平均每畝為農户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__年在全縣已推廣種植1萬畝。朱有勇團隊還應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瀾滄示範種植7305畝,帶動三七種植農户749户,每户平均增收2.5萬餘元。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這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典範。

12月2日,朱有勇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多年來,他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已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這是堅守初心的科研示範。

30多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不斷創新突破,從利用物種多樣性創建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體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樣性研究應用在三七、冬季馬鈴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檸檬等特色產業,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讓農民得到實惠。

有人説,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總是難以割捨對土地的感情與牽掛。正如他所説:“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賴化學農藥控制作物病害不足百年。然而在幾千年的傳統農業生產中,農民靠什麼控制病蟲害?這是朱有勇的研究生導師段永嘉先生留下的“一道不會回答的考題”。為了解答這道題,朱有勇開始了數十年的科學探索之路。

作物品種單一化大面積種植易造成病蟲害爆發流行,是世界農業生產的重大難題。如何既減少農藥用量又控制病蟲害?這個命題難倒了全球的農科專家。

人類的智慧往往從“問號”開始。如果換一種思路,在栽培上實現品種多樣性,是否會簡單一些?朱有勇在思考、在探索。

上世紀80年代,雲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很嚴重。一次,正為稻瘟病防控之法苦苦思索的朱有勇出差路過石屏縣,路邊田野裏一個奇異的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發現,有些稻田出現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間栽了高矮不同兩種水稻的田裏患病現象很輕微。“難道稻瘟病的發病率與水稻間栽有關?帶着疑問,朱有勇展開了近千次的試驗研究。

然而,想要走通這條途徑需要回答3個問題,一是能否控制病害?二是控制病害機理是什麼?三是能否推廣應用?

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攻克病蟲害的“細節”慢慢勾勒出來,效果越來越明顯了。經過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團隊逐漸掌握了作物多樣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科學原理。

20__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為題,作為封面文章在《自然》雜誌發表。如今,這項成果已大面積推廣到了滇、黔、川、湘、贛等省份,及老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天拉長、地拉寬、站好隊、換好位。”為了能把這些複雜的機理簡單化,讓老百姓易懂,朱有勇把作物多樣性抗病害的機理,編成了十二字簡單的順口溜。“其實就是改變播種節令,打破傳統的農業結構;以前都是散種,現在排好隊,科學地排列行距和株距;今年這裏種這樣,明年就種另外一樣,利用植物間的相剋相生減少病害,達到優質高產。”朱有勇笑着説。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駐拉祜山村、帶老鄉脱貧,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10月,一場競買會在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大塘子村進行,朱有勇院士扶貧工作站科技扶貧項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現場,各企業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價,他趕緊叫停,“我們要種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價格太高,不是我們種植的目的。”

發明專利20餘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更準確地説,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20__年,中國工程院決定對瀾滄縣開展對口幫扶。這裏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脱貧攻堅主戰場。討論會上,院士雲集,環顧一週,當時已經60歲的朱有勇發現自己最年輕,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輕,我來幹。”

進村考察,朱有勇連連歎氣,漏風漏雨的籬笆房,放上幾張牀,堆着點玉米雜糧,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當。“是真的窮,但是不該這麼窮。”朱有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裏,以種植野谷、玉米和打獵為生。在中國工程院進駐之前,這裏的很多村民還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之下。

全面調研之後,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被確定為科技扶貧示範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餘人的教授、博士專業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

20__年,蒿枝壩就實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設等一系列項目,卻並沒有讓當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這裏不是資源貧困,是典型的素質貧困。”信息閉塞、語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當地貧困的根源。這裏的貧困讓朱有勇一股熱血湧上心頭,“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

“手把手領着老鄉幹,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

調研分析當地的氣候、土壤、降雨後,冬季馬鈴薯成為朱有勇及其團隊試點扶貧的第一個重點項目。

但在項目推廣初期,卻吃了閉門羹。院士的名聲,在這個小壩子上並沒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們懷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間,村裏嘗試種植新品種卻慘遭市場“滑鐵盧”,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陰影。

“難道院士比我們農民更會種地嗎?”“種地就是掙口飯吃,還能指望着掙大錢?”“冬天種了,賣給誰?院士還能管你賣土豆?”

村民的疑慮,是擺在朱有勇面前最實際的問題。為證明自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選擇了用事實説話。

在當地政府和雲山村村委會的支持下,100畝冬季馬鈴薯示範種植項目正式上馬。帶着新研發的馬鈴薯品種,朱有勇扛起了鋤頭。每天一大早,就在田裏紮了根,有時候甚至直接跪在田裏,雙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質和農作物生長情況。

20__年11月,冬季馬鈴薯的種子正式在蒿枝壩種下。從播種、看護、澆水,每個環節,朱有勇和他的扶貧團隊都精益求精。20__年3月,密密麻麻的馬鈴薯破土而出,平均畝產3.3噸,最高畝產4.7噸,產值達90萬元。

劉扎襪是第一批貸款入股種植的村民,這個項目讓他增收上萬元,“沒想到院士還真的管我們賣土豆啊。”過去的冬季閒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門檻快被村民們踏破了。“要讓村民們真正看到效益,我們可以手把手領着老鄉幹,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朱有勇的科技種子在這裏結出了果實。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

冬季馬鈴薯只是當地致富的一塊敲門磚。“冬閒田”變成“效益田”,不曾開發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於科學種植有機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種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轉化,讓朱有勇的理想一點點實現,“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

從20__年駐村蒿枝壩以來,朱有勇一大半時間都在村裏度過。很多當地村民不會漢語,為能順利溝通,他還從頭學起了拉祜話。

朱有勇有晨跑的習慣,繞着蒿枝壩,每天5圈,雷打不動。開始,只要聽見村裏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來的扶貧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裏的狗不叫了,來蒿枝壩參與扶貧的教授、專家也加入晨跑。

好幾次,每當朱有勇要離開村子,村民就跟在後面,一起唱當地的民族歌曲《實在捨不得》:“最怕就是要分開,要多難過有多難過,最想麼就是你再來,要多快樂有多快樂……”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他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朱有勇説。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這眾多榮譽的背後,是他不忘初心,紮根基層,苦心鑽研的深刻體現。在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後他曾説“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這種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獲得的一切榮譽。

不忘初心,信念堅定,以祖國強大為一生奮鬥目標。朱有勇辛辛苦苦做了幾十年的科技工作,本該退休頤養天年的他卻主動去找活幹,而且乾的還不是一般的活,啃的是扶貧的硬骨頭,在條件艱苦的窮鄉僻壤大山溝裏一干就是五年。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一名先進分子,就應站在高處,胸懷全局,以看到還有貧窮的羣眾自己也吃不下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祖國強大為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

不怕困難,刻苦鑽研,用科技改變家鄉貧困。開展扶貧工作後,朱有勇經過全面調研,把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確定為科技扶貧示範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餘人的教授、博士專業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面對諸多困難,朱有勇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迎難而上,他認為“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在他身上,人民羣眾真切地感受了黨員幹部一心為民的赤子之心。

不負桑梓,發揮餘熱,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發明專利20餘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他説他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他就是一名農家子弟,是黨和人民把他培養成院士,樹高千尺不忘根,他始終不忘這份恩情,始終關注着家鄉人民的生活。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和大學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輩人才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視線投向國家發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業的舞台,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珍惜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恆奮鬥,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20__年9月12日,“千户萬燈”公益項目遠赴20__公里外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為安龍縣龍廣鎮的低保户趙立勇免費更換了家中的電氣線路,完成了“千户萬燈”公益項目貴州行的首户改造。

“走千户、修萬燈、暖人心”,20.8萬公里行程、96.75萬米管線鋪設……“千户萬燈”的公益力量沿着電網線路不斷延伸,觸及西藏、吉林、貴州等地的困難家庭,目前累計完成改造6047户,受惠羣體達6萬餘人。20__年、20__年,該項目兩次獲得中央財政支持。

這一路上,錢海軍的同行者越來越多。如今,“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從最初的126名註冊志願者發展到1200餘人,還有500餘名社會志願者和掌起陽光託養中心等16家集體志願者參與共鑄“錢海軍”公益品牌。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新年前夕,在鞏固脱貧成果、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黃詩燕卻倒下了,把生命融入到炎陵這片山河之間。

注視黃詩燕的人生年輪,眼前會躍動“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大情大義,耳邊會縈繞“脱貧功成、務必在我”的誓言。“一夜驚憐絲吐盡,三鄉切盼燕歸來”,人們用它來表達對黃詩燕的深切悼念和無盡追思。是什麼,令黨員幹部肅然起敬,讓百姓羣眾心心念念?

人們懷念他的赤子初心、忘我奉獻。他是共產黨員,如釘子般“釘”在脱貧攻堅的陣地。“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羅霄山脈,這片灑下無數英烈鮮血的英雄土地,如今又矗立起一位共產黨人的豐碑。黃詩燕雖倒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黎明時分,卻把莊嚴承諾鐫刻在百年夢想的征途上。

人們懷念他的實幹有成、鋭意創新。作為主政一方的縣委書記,黃詩燕耗盡最後一分心力,換來了炎陵大變樣。從市委大院到邊陲山區,拿慣了筆桿子的温潤書生,為富民興縣殫精竭慮:謀劃“四老四地”,佈局綠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遊,壯大黃桃產業……樁樁件件,都是打底子、夯基礎的“潛績”;點點滴滴,相伴着那個不知疲倦的身影。

人們懷念他的公僕情懷、俯仰無愧。他是農民之子,燕子銜泥般壘起老百姓的“幸福窩”。黃桃熟了,一句“為脱貧站台,我怕什麼”,彰顯這位書記的民本情懷;人心暖了,一首“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的順口溜,是炎陵百姓對這位扶貧書記的最美頌揚。心中裝有人民,做事為了羣眾,正因堅定這樣的信念,多大的苦都能撐着,多大的難都能闖過。

人們懷念他的簡單樸素、一身正氣。清白之人,自有一股清正之氣。縣委書記任上,不接受任何私人宴請。身為幹部,為人清廉,如江水般清澈;性格堅毅,如大山般沉穩。家人心中,他善良有愛,亦如陽光般温暖。修身又齊家,正己亦正人,黃詩燕不只濯清自我,更涵養着炎陵的政治生態。

政聲人去後,山花爛漫時。追憶黃詩燕,既是對他本人壯志無違的緬懷,也是致敬那些與黃詩燕一樣,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踐行使命的扶貧幹部。自脱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國280萬扶貧幹部奔赴戰場,其中700多人倒在衝鋒路上。在這份沉甸甸的名單中,有縣委書記、縣長、大學教授,也有鄉鎮幹部、駐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退伍老兵……

“有奮鬥,就會有犧牲。”雖説和平時期的犧牲誰也不願發生,但英雄的脱貧攻堅將士,以自己的奮不顧身,鑄就了新時代共產黨人和中華健兒的精神豐碑。完勝脱貧攻堅戰之時,我們當奉上一杯慶功酒,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羅霄山下,炎帝陵前,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奮鬥精神,薪傳着永不熄滅的紅色“火種”。遠山巍巍,思念綿綿,由星星點點的微芒,聚合為燃燒生命的熊熊之光。山風習習,只爭朝夕的扶貧身影,閃耀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花火,凝結為決勝全面小康的不竭動力。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看完朱有勇院士的事蹟後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高尚情操和他腳踏實地的幹事創業精神令人肅然起敬。”基礎信息工作學院的馬月炎決心學習朱院士認真、誠懇、心繫農民和永遠心懷感恩之心的品質,在將來的工作學習中做一個勤奮敬業的有用之才。

基礎與信息工程學院的王舒萍説,從朱院士身上我看到了謙和、務實和敢於創新,今後無論在什麼工作崗位,我都會向他學習敢想、敢做、敢於創新的品質和執着堅守的毅力,國家、社會、人民需要這樣的人,人生在世就應該創造自己的價值,我一定要加油努力。

“朱院士的無私奉獻、對農民的愛深深打動了我,他用自己的行動、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堅持造福了萬千老百姓,值得我們每一位農大學子學習,並以此為標杆努力拼搏,報效國家、回報社會、實現自我價值。”動科院唐正這樣説。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畢業生緱敏琪一進校就聽説農大有著名的兩“zhu”——朱有勇和版納微型豬近交系。通過四年的學習,緱敏琪更加佩服這位“農民教授”,他在事業上取得驕人成績,仍懷揣感恩之心紮根田間地頭帶領老百姓致富。他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方向標,指引我們農大學子植根沃土,書寫人生新篇。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它滿載着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對和平的渴望、對生命的尊重,是代言和平的‘中國名片’。”一位中國駐外大使曾這樣向當地民眾介紹和平方舟醫院船。

作為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級大型海上醫療救護平台,入列20xx年來,和平方舟先後訪問43個國家,為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患者提供診療服務超過20萬人次,接待38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登船參觀。

這是一艘生命之舟——和平方舟醫護人員或頭頂烈日,深入偏遠村莊;或乘舟踏浪,登上海島環礁,他們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和南丁格爾精神,救死扶傷,託舉生命,為各國民眾送去健康。

這是一艘友誼之舟——從亞非到中南美,從太平洋到加勒比海,從醫療服務到艦艇開放,從學術交流到文化聯誼,和平方舟張開雙臂熱情迎接各國民眾,播撒友誼種子,傳遞愛與關懷。

這更是一艘和平之舟——沒有冰冷的武器裝備,有的是先進的醫療設施;沒有戰爭的威脅,有的是對和平的堅守,這艘潔白的醫院船,帶給世人健康和希望,向世界傳播中國和平發展的理念。

從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到撤離也門中外人員,再到“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任務,一道道航跡繪就安全新圖景,一次次握手架起合作新橋樑,一個個微笑見證友誼新高度。中國海軍的卓越表現,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中國軍隊捍衞和平、中國發展走和平道路的堅定決心。

新時代賦予中國軍隊新使命,新使命呼喚中國軍隊新擔當。“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的航跡見證,中國軍隊堅持和平發展理念,正以越來越開放、自信、積極的姿態,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歷史和事實證明,中國和中國軍隊的強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我們堅信,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新徵程中,中國軍隊必將更加積極地履行責任義務,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1997年,38歲的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作出驚人決定——修公路。

下莊村位於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被四面千米高山絕壁合圍,猶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難如登天。

當時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條“108道拐”的古道,去縣城一來一回至少4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莊村民,近一半人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貧窮閉塞成為下莊人難以擺脱的宿命。

“咱不能一直當窮漢,就算再難,我也要帶頭衝一衝。”毛相林在村民大會上給大家鼓勁:“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這輩人修不出路來,下輩人接着修,摳也要摳出一條路來。”

那年冬天,改變下莊人命運的這條路開工了。全村青壯年帶着工具和乾糧上山,吃住在山洞,睡覺就在腰間拴根繩子,另一頭在老樹根上打個結,以防夜裏翻身掉下懸崖。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在山上住了3個月沒回家。

修路遠比想象的難。四周陡峭巖壁,很難找到落腳之地,膽子大的腰繫長繩站在籮筐裏,吊在幾百米高的懸崖邊鑽炮眼,先炸出一小塊立足之地,再用鋤頭、鋼釺和大錘,一塊一塊把石頭鑿下來。

村民楊亨雙回憶,有一次鑽炮眼,他站在懸崖邊,腿抖得兇,頭頂還不時掉碎石。就在那時,毛相林説,你們都別動,我先下去探探底,一個人繫上繩子下去了。工地上,遇到危險情況,毛相林總是第一個上,最重的活總是他帶頭幹。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20__年大學聯考成績出爐後,張桂梅有些不滿意。

儘管,這所免費女子高中,已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100%,1800多名貧困女孩從這裏走出大山、走進大學。

“今年華坪女高的大學聯考成績‘兩頭’比較突出,600分以上的相對歷屆較多,但今年達到專科成績的學生也多,達9人之多,往年就兩三個。”張桂梅説。

作為在雲南待了大半輩子的東北人,張桂梅對待學生成績時的“苛刻”,一如她一生的倔強和堅韌。

1974年10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隨姐姐從東北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此後的時間裏,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

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後張桂梅放棄了大理優越的工作環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華坪縣。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並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

1997年4月,張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療。但為了不耽誤九年級畢業班的教學進度,她偷偷把檢驗結果藏起來,直到7月份把學生送進會考考場後,才住院接受手術。

得知張桂梅身患重病,縣婦聯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時看望了她。幾天後的縣婦代會上,全體代表為這個“外來的姑娘”捐款。有人借錢捐款、有人把給孩子買衣服的錢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費……縣領導説:“張老師,你放心,我們再窮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手捧着這山鄉的情義,張桂梅的淚水奪眶而出:“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從那時起,張桂梅的生命就和華坪、和教育扶貧連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後,張桂梅沒有再組建家庭,沒有親生兒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業。20__年,她一邊在民族中學當老師,一邊兼任“兒童之家”院長,成了眾多孤兒的“媽媽”。20__年,維持“兒童之家”的資金面臨短缺。為緩解窘境,張桂梅到華坪各部門籌措資金,“求人很丟人,但如果孩子們生活得不好,我這個義務院長更丟人。”

20__年至20__年的寒暑假,張桂梅在昆明為孩子們籌措到兩萬多元。對此她説,一切辛苦都值了。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此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海油劉鋭,黃大年,王鈺,黃大發等人,在此我就不一一例舉她們的偉大貢獻和令人深思的舉動了。還有一個特別的致敬團體---塞罕壩林場建築者。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呼,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是的,前輩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響應黨的建設,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們更應該牢記並且積極響應團的建設: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全團的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和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把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頂基本原則統一起來,使黨的基本路線在團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二、堅持先進性和羣眾性的統一。教育、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廣泛團結青年,與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繫。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要充分發揚民主,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四、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團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堅持黨建帶團建。把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團的建設之中,使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

六、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基層組織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領導機關要確立基層第一的觀念,發揚務實求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不斷增強基層活力。

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獨立活動,關心青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為青年服務,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開展社會監督,同各種危害青少年的現象作鬥爭,保護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學校是建起來了,如何留住孩子卻成了難題。

為留住這些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學生家的路太難走,連車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個假期甚至兩個假期,即便馬不停蹄,張桂梅也只能走訪完一屆學生的家庭。儘管如此,她依然堅持,“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親自到每一名學生的家裏去看看。”

一次家訪,到了山下,司機告訴張桂梅,車上不去了。學生的家在山頂,僅有一條不到半米寬的山路,路的一邊是萬丈懸崖,走路的話需要6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張桂梅搭乘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當時坐在車上,我都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入懸崖粉身碎骨。”想起當時的場景,張桂梅至今心有餘悸。

學生下山來接她,在半山相遇時,張桂梅第一句話就問她,“你為什麼要回這兒來啊?你怎麼還老想回這兒啊?這地方你怎麼回來的啊?”女孩低着頭淡淡地説,“老師,我不回來,我上哪兒去啊?”張桂梅無言以對。

這樣的家訪已持續11年,覆蓋學生1345名,行程近11萬公里,張桂梅摔斷過肋骨、迷過路、發過高燒,還舊病復發暈倒在路上……可正是這一次次的家訪,更加堅定了張桂梅將女子高中繼續發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裏的孩子因為沒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歲的年紀就結婚生子,然後將缺失文化帶來的無知和貧困又一代代傳下去……

學校創辦初期各方面都很艱難,整個學校只有一棟教學樓,沒有食堂、廁所,學生和女教師擠在教室裏睡覺,男教師睡在樓梯間。由於學校的院壩沒有硬化,風一吹,整個校園滿是灰塵,老師每天下午五點半還得清掃校園。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時,17名老師,9人辭職,只剩下8人。

張桂梅坐在學校的旗杆下抹淚:“怎麼辦?學校是不是辦不下去了?”哭完後,她回到辦公室去整理學校的檔案時意外地發現,留下的8名教師中,居然有5名是黨員,加上自己,學校有6名黨員。

“只要有黨員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張桂梅心中暗想。“我説咱們開始重温入黨誓詞。我們沒有錢,就在二樓畫了一個黨旗,把誓詞寫在了上面。我們宣誓,沒宣誓完,全哭了。”

從那之後,學校開始了軍事化管理,每件事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定時間內。看似有點殘酷,但她們對得起自己肩上這份責任和使命。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亦師亦母,“校長媽媽”大愛無疆

清晨5點15分,張桂梅和往常一樣,從女生宿舍的鋼架牀上爬起,坐着宿管員的電摩來到教學樓,在學生到來前,把每層樓的燈一一打開。

10多年來,張桂梅每個上學日都堅持着這個頗具儀式感的習慣。“姑娘們怕黑,提前把燈打開讓她們更安心。”她説。

愛人早年病故,張桂梅膝下沒有兒女,她把母愛奉獻給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時間去學生家中挨個家訪。10多年來,她的足跡遍佈麗江市一區四縣,行程超過10萬公里。

有年寒假,張桂梅到華坪縣榮將鎮家訪。在街頭,張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學生山啟燕正在路邊賣甘蔗。“都要大學聯考了,不好好在家看書,咋跑來賣甘蔗?”張桂梅生氣地問。

瞭解到山啟燕父親患病、家庭困難,張桂梅經常偷偷給她塞生活費,直到她順利考上大學。如今,大學畢業的山啟燕已成為一名幼師。

張桂梅名下幾乎沒有任何財產,她沒有房、沒有車,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學生們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__年初,張桂梅病危入院,華坪縣縣長到醫院看望她。躺在病牀上的張桂梅拉住縣長的手説:“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着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大家怎麼看?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0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生動展示中國工人階級在奮鬥中創造精彩人生的時代風采,中央宣傳部以雲發佈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錢海軍同志的先進事蹟,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錢海軍,男,漢族,1970年2月生,中共黨員,現為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社區經理、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理事長。他從事電力服務工作30年,從一名普通的電力工人成長為有口皆碑的“萬能電工”。他總結提出“有疑必解釋、有問必解答、有難必解決、為羣眾解困、為政府解憂”的“五解服務法”,為社區提供用電諮詢、業務代辦、糾紛調解等便民服務。他結對幫助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幫扶學生27名,服務用户1.3萬餘人次。他註冊成立寧波、慈溪兩級志願服務中心,積極推動困難殘疾人住房照明線路改造項目,帶領1200多名志願者足跡遍佈浙、藏、吉、黔、川五省(區),使“千户萬燈”的光明照亮雪域高原、偏遠山區、扶貧結對和東西部協作地區,受到廣泛讚譽。他曾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最美志願者、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團隊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獲評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等稱號。

錢海軍同志的先進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廣大幹部羣眾認為,錢海軍同志對黨忠誠、牢記宗旨,愛崗敬業、甘於奉獻,滿腔熱情投入到電力服務工作中,用實際行動架起黨羣“連心橋”,帶領團隊特別是青年職工投身脱貧攻堅、鄉村振興一線,大力開展志願服務和慈善活動,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頑強拼搏、不懈奮鬥,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新時代新徵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時代楷模”發佈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錢海軍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他先進事蹟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為錢海軍同志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章和證書,國務院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國家電網公司和浙江省委負責同志以及錢海軍同志的親屬、同事和高校師生代表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