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徵文之改革開放的實踐所檢驗出的真

改革開放三十年徵文之改革開放的實踐所檢驗出的真理

改革開放三十年徵文之改革開放的實踐所檢驗出的真

30年前,光明日報一篇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以及由此引發的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轉折作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為推行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清除了思想障礙。

三十年光陰,在歲月的記憶中或只是彈指一揮間,然而在中國的歷史上所發生的變化卻是翻天覆地、滄海桑田。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生產力的大發展。中國人在三十年裏完成了西方國家以往需要一百年時間才能實現的經濟飛躍,這就是改革開放的實踐對"生產力標準"的檢驗。同時也檢驗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的提出,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對建國以來,特別是十年文革中人們被禁錮了的僵化教條的思想觀念的解放,逐步結束了人們對於"姓社姓資"問題的爭論。特別是鄧小平在此基礎上提出的"三個有利於",為改革開放事業在思想上掃清了障礙。隨着思想的解放,隨着思想障礙的清除,農民取得了土地使用權,私營經濟開始興起並迅速發展,社會民主政治生態逐漸改善,而與之成為正比的是讓中國人民的生活由貧窮走向温飽,中國的國力與國際影響力一步步增強。試想,如果中國仍然停留在"姓社姓資"的束縛下,"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兩個"凡是"不可動搖,那麼,今天我們可能依舊實行那一套"大鍋飯"體制,仍然在牛車速度的計劃經濟的路上徘徊不前

今天的世界風雲變幻,印證了"不進則退"的辨證道理。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稍稍的懈怠都可能被甩在落後、甚至捱打的隊列中。試想,當發達國家正在完成工業化使命,或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之時,我卻板着面孔無休止地重複着什麼是"姓社"的,必須堅持,什麼是"姓資"的要堅決抵制,"凡是"就是不變的真理,想來該是多麼的荒唐可笑?而假設以那種"姓社姓資"或"凡是"思維來應對今天的世界上變幻莫測的政治、經濟與軍事挑戰,豈不是未戰而先敗於家中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的提出,在改寫中國歷史走向過程中,堪稱至為關鍵的一筆;在思想理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原則,儘管出自一篇評論員文章,但它的真正來源則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總結,是中國共產黨人及中國人民革命實踐的結晶,是建立在馬克思唯物主義基礎上的科學理論觀點。不論是改革開放事業由"摸着石頭過河"走向"深水區"的今天,還是社會主義事業在今後的每一個進程中,我們都必須永遠堅持以實踐檢驗真理這個唯一的標準。